重大危险源定义

合集下载

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什么是重大危险源,危险源等级划分、分类与评估报告是怎样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七章附则中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从这一规定看,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有三个层次的含义:1、重大危险源是一类场所或者设施(合称单元);2、重大危险源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场所或者设施;3、重大危险源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或者设施。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核心因素是危险物品的数量是否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

所谓临界量,是指对某种或某类危险物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者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应定为重大危险源。

具体危险物质的临界量,由危险物品的性质决定。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两种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基本相同。

具体办法,2000年9月17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18218-2)“重大危险源辨识”作了具体规定。

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发生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

危险源分级实质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

按事故出现可能性大小可分为非常容易发生、容易发生、较容易发生、不容易发生、难以发生、极难发生。

根据危害程度可分为可忽略、临界的、危险的、破坏性等级别。

也可按单项指标来划分等级,如高处作业根据高差指标将坠落事故危险源划分为4级(一级2m至5m,二级5m至15m,三级15m至30m,特级30m以上);按压力指标将压力容器划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4级。

从控制管理角度,通常根据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大小、控制难易程度、事故可能造成损失情况进行综合分级。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前言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源日益增多,如化工生产单位中的储罐区、混合区、爆炸物品储存区等工艺装置,这些地方一旦发生事故,会给生产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对此,政府部门和企业在管理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要求企业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并通过对实现监测和预警等手段有效控制危险源的风险。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了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与分类:“公司应当根据工艺特点、设施条件,以及可能对周围环境、公众安全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区分较大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关于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如下:•引起事故风险大,一旦发生危害环境和人员,且后果难以控制;•被列入重点监管的危险源名录。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制定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要详细规定危险源相关工艺流程、作业手续、设备条件和应急预案等方面内容,确保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实施风险评估企业应该根据危险源的类型和运行状态,对其进行全面的危险评估,对危险源何时、如何威胁正常生产和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于制定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全面预判潜在风险,为防范危险源事故奠定基础。

完善应急预案对于重大危险源,应完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明确责任、工作流程和措施,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实现应急预案的快速响应和实效性。

强化检查和监督企业应该加强对危险源的监管和检查力度,严禁违规操作和不合格设备,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或区域,应立即进行排查和整改,消除风险隐患。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企业应该针对重大危险源开展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危险源的危害和安全管理措施,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和面对危险源的安全意识。

结论重大危险源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重中之重,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关键。

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

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

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是安全生产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而重大危险源则是指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危险源头。

本文将从定义、范围、影响和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区别。

一、定义区别事故隐患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这些不安全因素可能是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环境缺陷、管理漏洞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

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随机性、危害性等特点,一旦失控,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

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头。

这些危险源头可能是高风险设备、高风险作业场所、高风险工艺过程等。

重大危险源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性,一旦失控,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二、范围区别事故隐患的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领域。

例如,化工行业中的易燃易爆品、矿山行业中的冒顶片帮、交通运输行业中的交通事故等,都可能成为事故隐患。

此外,事故隐患还可能存在于设备维护、员工宿舍、食堂等环节中。

重大危险源主要存在于高风险行业和领域,如石油化工、煤化工、烟花爆竹等行业,以及交通运输、水电站等场所。

这些行业和领域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危险物质和能量,一旦失控,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三、影响区别事故隐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上。

事故隐患的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等危害。

虽然事故隐患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但一旦失控,其潜在的危害性却可能非常巨大。

重大危险源的影响则更为严重。

由于重大危险源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性,一旦失控,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对于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管理区别对于事故隐患的管理,主要包括识别、评估、控制和整改等环节。

首先,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及时发现和识别出潜在的事故隐患。

接着,对识别出的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判断其危害程度和可能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课件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课件
应急预案的演练: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 的能力和水平。
专业救援队伍:由专业人员组成,具备丰富的救援经验和技能 志愿者救援队伍:由志愿者组成,具备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企业内部救援队伍:由企业内部员工组成,具备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政府救援队伍:由政府相关部门组成,具备丰富的救援经验和技能
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 故障或操 作不当导 致的人员 伤害
高温高压: 高温高压 设备或环 境导致的 人员伤害
电气伤害: 电气设备 故障或操 作不当导 致的人员 伤害
坍塌事故: 建筑物、 构筑物或 设备倒塌 导致的人 员伤害
造成人员伤亡: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影响生命安全 财产损失: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影响经济利益 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社会影响:可能导致社会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众信心
到位 案例三:某核电站泄漏事故,原因:设计缺陷、维护不当 案例四:某石油管道泄漏事故,原因:管道老化、维护不当
案例五:某化工厂火灾事故,原因:设备老化、操作不当 案例六:某核电站泄漏事故,原因:设计缺陷、维护不当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通过现场检查、 根据风险评估 针对不同等级
资料查阅等方 结果,将危险 的危险源,采
式,识别危险 源划分为不同 取相应的风险

等级
控制措施
风险管理:建 立风险管理体 系,对重大危 险源进行持续
监控和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危害
火灾爆炸: 易燃易爆 物质引起 的火灾、 爆炸事故
泄漏污染: 有毒有害 物质泄漏 造成的环 境污染和 人员伤害
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传感器实 时监测危险源的状态,数据处理系统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报警系统在发 现异常时发出警报

不要错用“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不要错用“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不要错用“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在GB/T28001:2019标准中,并不存在“重大危险源”这个术语。

“重大危险源”是GB18218—2019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概念,它的定义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其中,危险物质的定义是:“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生产场所的定义是:“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贮存区的定义是:“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得区域。

”单元的定义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的定义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资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通常,重大危险源分类遵循的原则是:1)从可操作性出发,以重大危险源所处的场所或设备、设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2)再按相似相容性原则,依据各大类重大危险源各自的特性进行有层次的展开。

按上述原则,重大危险源可分为七大类: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库);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5)压力管道;6)锅炉;7)压力容器。

例1:硝酸铵,某仓库贮存数量大于临界量250t时,即可定为重大危险源;某生产现场贮存数量大于临界量25t 时,即可定为重大危险源;例2:汽油,某油库贮存数量大于临界量20t,即可定为重大危险源;某生产现场贮存数量大于临界量2t时,即可定为重大危险源。

但是,在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是根据安全科学理论对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防范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必须对企业内部存在的危险进行辨识、评估、防范和控制。

因此,建立一套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至关重要。

一、重大危险源定义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现场危险源标识规定》及《安全生产法》等规定,重大危险源可以定义为:可能导致特别严重事故,并对人员、财产等造成严重威胁的场所、设备、物质及作业活动等。

二、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1.企业现场实地勘察:对企业的场所、设备、物质等进行实地勘察,发现潜在危险。

同时,对已经发生事故的地点进行再次检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2.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如企业相关文件、政府部门发布的安全规范和标准等。

3.专家评估:请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对可能造成后果严重的危险源进行分级,确定危险源的等级和范畴。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编制1.建立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编制小组,确定方案编制的时间表和计划,决定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明确指挥部、备份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职责。

2.确定方案编制的依据,对企业现状作出详细摸底,获取详实的信息。

3.采用以上辨识方法进行勘察及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生成完整的危险源清单,保证清单中的风险分类准确。

4.针对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预案、管理及应急措施等。

5.制定危险源存档方案,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方案的实施与完善1.方案实施前,进行验证并培训相关人员。

2.持续监控和沟通危险源辨识工作,根据工作变化对清单及应对预案进行调整。

3.辨识工作的结果要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参考,需及时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并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

4.逐步完善和磨合方案,在方案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完善清单和预案,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以上是关于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的介绍。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预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必须引起重视。

企业应加大对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工作,完善相应的预案和应急措施,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工作平稳有序,保障工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项目。 ( 2)1997年开展普查试点(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深圳和
成都等六城市)。 (3)2000年制定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4)2004年国家局下发《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
导意见》,扩展了重大危险源的申报范围,开始重大危险源第二次普查试 点工作。
(5) 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大力推进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与监控 系统建设,为各地提供技术服务,全国共有8家单位开发的软件通过了 总局组织的专家组的应用技术审查。
复习思考题
二.单项选择p120 三.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可以分为: ①划分作业活动; ②辨
识危害; ③确定风险; ④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⑤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⑥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是正确的操作步骤。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① ○ C ③④⑤⑥①② D ④⑤⑥①②③
)和(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的
控制和管理。
复习思考题
一个工厂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属于同一个单元。
○ A一定
B不可能
○ C可能
D边缘距离小于500米,不可能
( )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起,按时序逻辑分析判断危险源的方法。
○ A事故树
B事件树
○ C安全检查表 D现场观察法
二、单项选择P116、 P118
复习思考题
二.单项选择p119
针对重大危险源每年至少开展(
专项应急演练。
●A 一 ●C 三
B二 D四
)次综合应急演练或
复习思考题
三.判断对错p116、 p116、 p120
1. 危险源辨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 ) 2. 厂址、厂区平面布局总图、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和装辨识的着入点和辨识过程不同;不同辨识方法灵活运用。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以及控制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以及控制
第2页
重大危险源的例子(一)
第3页
重大危险源的例子(二)
第4页
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
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2.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3.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5.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7. 对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第7页
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
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 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 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 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备案;
第8页
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
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
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 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原理(续) 1.个人风险的计算(续)
对于区域内的任一危险源,其对区域内某一空间处产生的 个人风险可由叠加公式计算:
R(x, y) s fsvs (x, y)
公式中,用R(x,y)为该危险源在位置(x,y)处产生的个人 风险,fs为第s个事故情景发生的概率,vs(x,y)为由第s个 事故情景在位置(x,y)处引起个体死亡的概率,求总和。
第33页
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
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 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原理(续)
1.个人风险的计算
通常事故的可能性为危险源某一事故情景 发生的概率,时间的跨度为一年,单位为 次事件/年;事故的后果则仅仅考虑对人员 的影响,只保留死亡的情况,不考虑受伤、 财产损失和环境的破坏。
第34页
第3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重大危险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重大危险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重大危险源一、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法律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生产法中,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严重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工艺、设备、物质和作业环节等因素。

根据法律的规定,具体表现为事故发生概率较大、一旦发生将造成重大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工艺、设备和环境条件等。

在生产经营中,如果不合理、不科学地控制重大危险源,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安全和环境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重大危险源,企业需要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

企业应对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系统的排查和分析,以确定其对安全生产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应对各种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因素进行评价,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情况、作业环节、物质性能等。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监管。

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防范措施针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防范,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以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核查和登记,建立和健全预防和控制机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预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等。

企业还应该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不断提高生产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科学合理地识别、评价和控制重大危险源,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

企业在实施重大危险源管理和防范措施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重大危险源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只有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裙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结回顾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重大危险源与预防措施

重大危险源与预防措施

重大危险源及预防一、工程项目开工前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监控措施1.1 重大危险源定义《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为: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的单元.1.2 工程项目开工前对重大危险源监控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的要求,监理规划应在签订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完成后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并应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

而第一次工地会议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参加.为此在开工前,监理单位应针对建筑工程类型、特点、规模等情况,根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地方性规程等文件,在编制监理规划时,应将本工程施工各阶段、各部位所需控制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一一列出,将其中导致事故发生可能性较大、且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确定为重大危险源,提出预控措施。

二、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类型2.1 高空坠落造成高空坠落的主要因素有: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脚手架上高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不符合要求;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不符合要求;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操作.2.2 触电造成触电的主要因素有:临时用电防护、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线路不符合要求;配电箱、开关箱、现场照明、电气设备、变配电装置等不符合要求,架空线路距建筑近防护措施不到位等.2.3 施工坍塌这里的施工坍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基坑工程,二是脚手架和模板支撑工程。

2.3.1深基坑坍塌深基坑是指挖掘深度超过1.5m的沟槽和开挖深度超过5.0m的基坑以及对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有影响的基坑(槽)。

造成深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有:边坡未放坡或放坡坡度不符合要求;超挖;在坑边1.0m范围内堆土,或在1.0m范围外堆土,但堆土高度超过要求;雨季坑内未及时排水。

2.3.2脚手架、模板支撑坍塌造成脚手架、模板支撑坍塌的主要因素有:搭设、拆除未按已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荷载超过允许荷载。

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

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

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
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是指用于确定在特定工作场所中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危险源的一套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机构制定,旨在保护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

具体的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可能因国家和行业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考虑:
1. 潜在的危害性:评估危险源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威胁。

这可能涉及到危险源的能量释放、毒性、爆炸性、火灾风险等方面的考虑。

2. 影响范围:确定危险源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的影响范围。

这包括考虑可能的事故后果和扩散路径。

3. 控制措施可行性:评估是否存在可以有效控制危险源的可行措施。

这可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考虑。

4. 监测和预警能力:考虑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一、重大危险源概述。

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储存、使用等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设施或活动。

重大危险源包括化工厂、石油化工企业、煤矿、危险化学品储存点等。

二、应急预案目的。

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环境安全。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组织。

建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指挥系统的顺畅运转。

2. 应急预警。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3. 应急救援。

组织专业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4. 应急处置。

根据事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散,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 应急评估。

对事故影响进行评估,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社会发布事故情况和应对措施。

6. 应急后勤。

保障救援人员的生活和安全,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

四、应急预案执行。

1. 应急预案的执行由应急指挥部负责,各部门按照预案的要求积极配合,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五、应急预案的完善。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应急工作的及时、有效。

六、应急预案的宣传。

将应急预案向社会公开宣传,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增强社会应急能力。

七、应急预案的监督。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以上为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在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环境安全。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Identificationofmajorhazardinstallation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掘业;d)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危险物质hazardous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单元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第 5.9.1条和第5.9.2条规定,对公司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定义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性的工业设施。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2)一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3、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企业应对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要求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则应在其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报告。

安全报告应详细说明重大危险源的情况,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现场应急预案等。

安全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部门经常检查和评审。

5、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负责制定现场应急预案,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预案和程序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场外应急预案的目的是抑制突发事件,减少事故对工人、居民和环境的危害。

重大危险源概念

重大危险源概念

重大危险源概念
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物质、设备、工艺等因素。

这些危险源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破坏、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包括:1.潜在的危险性高,一旦出现事故可能导致重大损失;2.具有广泛的影响范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和扩散效应;3.难以控制和管理,需要采取多种预防和控制措施;4.存在明显的隐患和风险,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加强监管和监测,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和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等体系,以保障人员安全和社会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危险源定义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企业应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重大危险源应监测监控并并到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如下:
1) 贮罐区(贮罐);
2) 库区(库);
3) 生产场所;
4) 压力管道;
5) 锅炉;
6) 压力容器;
7) 煤矿(井工开采);
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 尾矿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