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语文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学员论文”

对《语文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四川省荣县正紫中学龚让能

一般认为,“课程评价是根据某种标准,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及其结果等进行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①《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第四点中提出了“评价建议”,并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作了详细的说明。这是建国以来,说得最清、叫得最响的一次,因而思考新的语文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改革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是新的语文课程改革的第一步

“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这是当前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怎么考就怎么教,学生跟着老师走,教师跟着考试走,考试跟着’专家’走,’专家’跟着感觉走,这是当前中国语文教育界一首独特的风景线。”②似乎教师、学生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应付那些没完没了的考试。“可怜的语文教师们就必须永远苦口婆心地教学生学习划分段落、修辞手法、语法结构、中心思想,做那些’作者无意,学者多情’的考题。语文教师如果想要另辟蹊径,跳出应试的阴影,一旦’均分’不理想,领导叫,家长跳,连学生都怪你害她考试失败,你这个教育改革先锋便马上被杀个片甲不留。语文教师们若没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

育’并举的把握,又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捋应试教育的虎须?”③

勿庸置疑,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直接作用于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改革旧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新评价体系”④已势在必行,也是顺利实施新语文课程改革的第一步。

二、走出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几个误区

1.过分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标》认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但是为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革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显而易见,甄别好坏、优劣,选拔人才,不是课程标准的惟一目的。如果过分强调,则难免有重蹈应试教育之嫌,更不用其科学与否了。

2.把量化和客观化作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量化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数量化的描述。……它常以纸笔测验为主要形式进行标准测验和常模测验。……只有定量的研究,量化的数据才是科学的。”⑤但教育毕竟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是不可能准确定量的,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简单的数据,不但不能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更重要的是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因此,这样量化出来的结果必然是不科学的。同时,量化带来的是片面追求分数的极值,从而

忽视对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其弊端众所周知。

客观化带来的是试题的标准化。语文题型无非就是判断、选择、填空、简答等,内容也无非是段落层次、修辞手法、语法结构、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答案也是标准的,因为这些答案都是“专家”、“权威”钦定的,如果哪个学生异想天开,其结果必然是用“叉”问斩了。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请问,又哪来惟一答案?又有哪个答案就是标准或不标准的呢?题型标准化带来的是学生思维的标准化。学生只能在预先确定好的思维框架内思考,决不允许有个人的独立看法,从而禁锢并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直接违背了“语文学习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⑥,与《课标》背道而驰。

3.一张试卷定乾坤。以期末(升学)考试成绩来决定一个学生或教师的名次,甚至各方面的优劣,这还是一个极普遍的情形,为此,师生们多年来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应付那张试卷,以致部分师生在考前猜题、押题,甚至在考场或考卷上铤而走险——作弊。试想,这样考查出来的学生的语文素养何在?这样的评价结果是客观公正的吗?

三、构建新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1.过去,我们的语文教育重知识的掌握、技能、解题能力和勤奋刻苦精神的培养,这是值得发扬的;但却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情感体验和自尊自信的培养,缺乏对

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照,缺乏一种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的认识。因此《课标》指出:“突出语文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包含哪些方面呢?《课标》指出:“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她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她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以前,我们强调的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比较重视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无疑,这是正确的。但这些都还只是低层、外层的语文素质,真正要形成语文素养,还必须重视“中层的思维品质(IQ)、情感水平(EQ)和人格结构”⑦的培养。否则,就可能造成不会学习、不会合作、不能自主、难以表示、难以适应的畸形低能儿。

2.语文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即要加强形成性评价。

过去,我们的课程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结果,经过学习结果的评价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课程实施效果,以及教师教学状况,这当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