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陕西省户县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17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沁.园( qìn) 油膏.( gāo ) 僵.硬( jiāng ) 灰烬.(jìn)
B. 分.外( fèn ) 凝.望(níng ) 昏晕.( yūn) 扶掖.(yè)
C. 劳累.(lèi) 承蜩.(tiáo) 宽恕.(shù) 禁锢.( gù)
D. 赦.免(shè) 骈.进(pián) 谀.词(yú) 丝缕.( lǔ)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污蔑怜悯繁衍怒不可遏
B.茸茸弥留稍逊化为乌有
C.旁骛署光诉讼无与伦比
D.凌驾庸碌讨伐忠心耿耿
3. 请从每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 分)
(1)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从2015年3月1日起,成都铁路运输两级法院的民商事案件扩大到铁路运输、城市轨道运输、航空运输和成都绕城高速范围。(管制管辖管理)(2)如今,西安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要凝聚全市上下力量,营造一个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好中求快,加快发展,西安美好的明天。(屈指可数指日可待为期不远)
4、默写(6分)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尽千帆皆不是,。
(4)__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5)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6)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 分)
①原创歌剧《貂蝉》走南闯北,带回了一个个大奖,赢得了观众的口碑;小说《我的帐篷里有平安》,闯进了鲁迅文学奖的神圣殿堂;陇上“文学八骏”,树立了甘肃作家在全国的群体形象……过去一年来,打上甘肃烙印的优秀文化产品提升了甘肃人的文化自信。②优秀文化产品的创立,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③在文化大省建设中,我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品牌建设规划。④包括“敦煌画派”“纪录片大省”“西部影视剧本工程”等在内的甘肃文化品牌建设不断深入,文艺精品相继涌现。
( 1 )请提取第③句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分)
( 2 )第②句有语病,请修改。(1 分)
( 3 )第①句的横线处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l 分)
6.名著阅读(2分)
请指出下列古语中所对应的梁山好汉:
①花石纲,生辰纲,予及女偕亡——()
②面如铁,性如火,东京只两斧——()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键盘拼写的便捷,使汉字逐渐失去了手写练习的机会,用惯键盘拼写的人,汉字书写能力明显下降,‘提笔忘字’成为常态。长此以往,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将持续下降,中华文化的根基与传承将会动摇和缺失。”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从下面的图表,你能读出什么信息?(2分)
(2)阅读【材料】,概括出“提笔忘字”的原因。(2分)
【材料】许多文化和教育界人士担忧,电脑网络的普及会使“提笔忘字”现象愈演愈烈,甚至会使汉字文化的传承陷入危机境地。“提笔忘字”已趋向低龄化。这种“提笔忘字”的现象,在年轻人的身上表现得愈来愈明显,被人称为“电脑失写症”,对于这种症状还有分析:由于在电脑和手机上敲字,缺少笔迹的书写感和印痕感,对大脑的语言中枢产生不了刺激作用,从而造成了失写现象。主要表现在电脑或手机的使用者由于长期连续地面对电脑手机打
字,单调且重复的刺激造成了对大脑皮层的暂时性失忆。如对大量常用汉字的“失写”,手写的文字潦草、难以辨认,用错别字、网络语言或网络符号代替一般的文字,甚至提笔写字时首先想到的是简单的汉语拼音和各种代码等。
(3)请你将“书写古老文字,传承灿烂历史”写在田字格中。(1分)
(4)小明书写潦草,你怎么劝说他?(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8-11题(12分)
朗读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这是一个迅速的、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代。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人要记住什么,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将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方法上来。比如读书,不光是看,还要朗读。古文,好的小说,诗,应该朗读。这是个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联想和回忆。对理想的追求,对境界的领会,都在同一时间里得到加强。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需要声音去传递和强化。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记得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个文学的耳朵;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觉上,而是从听觉上,越快越好。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布包好,走几十里路,只为了去找一个人——为了说不清的热爱,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
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为山的那一边有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