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选址六要素

商业地产选址六要素
商业地产选址六要素

商业地产选址六要素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商业地产选址六要素

首先,我们谈到的商业地产主要是指消费类经营场所,例如商业街、步行街、百货类商场、商办、商贸中心等。前四类在市区居多,而最后一类的商贸中心,是指家居建材市场、汽配摩配、乃至小商品城,地处较偏远或建造于特定

位置。

对于日常消费办公类的商业地产选址,我们这里要谈到四点要素:位置、

配套、消费结构、发展空间。

第一,位置为王:好的位置不是说绝对的就会带来好生意,带来旺人气,但所谓的好位置100%跟风水有关。举个例子,南京中央、新百所处的步行街区域中,也就是在屈臣氏的街对面,一茶一笙的楼下商城,开了多少年,换了多少个经营者,依然冷清,懂得朋友看的很真切,那个位置就是死穴,做什么都会关门打烊的。所以做商业地产选址的人士,对于风水还需要有一些研究才

是。

另外在位置的选择上,要清晰界定商圈,项目所在商圈的功能是什么,怎么区隔与交集商圈,你所要做的项目在其中是否符合或者互补其商业需求和氛

围等等。

第二,配套:你开餐饮,周边就需要有停车位;你开炒货店,旁边就应该有饮料店;简单通俗的道理,配套的周全会让消费者快速养成消费习惯,而先入为主的消费印象分尤其重要,试想第一次来消费,这也没有、那也没有,还

会有愉快的后续吗?

当然,商业项目的配套是个严谨而又专业的课题,项目内部的配套设施,周边的配套设施,不能过度重复、叠加效果相得益彰,才能有效吸引投资者和

消费者。

第三,消费结构:我们选址的目的是什么?建造项目---招商---开业---管理经营。而不论是招商环节还是经营管理环节,消费者始终是我们要着重研究的对象,所谓消费结构就是你的目标客群收入水平、消费力度、消费频度、消费特点等的具体结论,这样在项目定位、对外推广宣传中,才能有的放矢的将

开发商有限的宣传费用好,亦可选择好针对性的营销工具。

第四,发展空间:这里的发展是指项目的延伸性,我们在经营一个项目,前提是做好近期2年的、远期5年的发展规划,那么针对可能会发生的经营状况和周边情况变故,我们选址过程要有策略的调整项目的格局、业态、商业政策等等,亦需要考虑到发展起来之后的,商业项目的扩张、升级等等,做好了提前的物理空间和经营空间的规划,有了既定的路线,势必稳妥。

那么对于特定或者相对来说较为偏僻位置的商业项目选址,我们除了以上四要素中,要加以灵活应用外,还有重要的两点要素:

一是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购物便捷,二是要特别注意土地的性质和使用期

限。

一般来说,建材、汽配城这些项目多是选在城乡结合部之类地段,周片的配套不会是非常完善,但消费者的购物便捷就提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与市区购物不同,市区的公交、的士等都很方便,在此类商贸中心的选址谈判上有必要先行与公交部门商谈开通链接市区中心、火车站、汽车站的公交线路,以及直通车线路,最大程度的方便消费者购物,不是说现在私家车多了,大家都愿意开车去郊外采购,服务的意识上了台阶,深入人心的购物便捷通道打开了,自然上门的消费者多,这就是解决郊区购物中心的一大人流量难题。

在此类地段的项目,土地的价格多是较为便宜,但对于土地的使用性质,不是每个开发商都会去深究,特别是在使用期限和该地块的所属权限问题,涉及到乡镇的土地所用权和市里对其的发展规划要求,都应列入选址需要探索清

楚的目录里。

绍兴市商业地产市场调查分析(1)

绍兴市商业地产市场调查分析 世茂集团商业地产部 2005.3

一、绍兴市商业整体情况介绍 (3) (一)、现状 (3) (二)、动向 (4) 二、绍兴市各主要商业业态分析 (5) 1、百货 (5) 2、超市便利店 (6) 3、大卖场 (6) 4、专业店 (7) 5、餐饮业 (8) 三、绍兴市商业地产整体分析 (8) 1、现状 (8) 2、开发情况 (10) 四、绍兴市商业地产区域情况分析 (11) 1、古城区板块 (11) 2、袍江板块 (12) 3、绍兴生态产业园板块 (13) 五、典型案例 (13) (一)、国际广场 (13) (二)、国际摩尔城 (15) (三)、财富中心 (16) (三)、世纪广场 (17) (四)、府山乐购 (18) 六、地块分析 (19)

一、绍兴市商业整体情况介绍 (一)、现状 绍兴市位于经济富庶的浙江省的北部,2004年全市、市区人均GDP同时超过3万元。其中全市人均GDP为30254元、市区人均GDP为35753元,分别折合3655美元和4320美元,各比上年增长15.2和15.6%。人均GDP已达到2003年所定的绍兴市全面小康标准3500美元,比预期提前一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2元,比上年增长12.0%;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43元,比上年增长8.0%。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9%、39.9%,分别比去年下降2.2和2.0个百分点。均居国内城市前列,整体国民生产总值也达到千亿以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市。 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绍兴的商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04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分地区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172.49亿元,增长14.6%;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19.50亿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3.58亿元,增长13.4%;餐饮业零售额28.05亿元,增长6.5%;其他各种行业零售额10.36亿元,增长9.9%。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个私经济零售额为164.61亿元,增长9.8%。市区消费品市场尤为繁荣,商业经营结构和经营模式快速调整,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7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以下为绍兴市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趋势图: 虽然发展比较迅速,但绍兴市商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商贸服务业发展总体上相对滞后,与周边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从目前来看,当地消费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的购买上,而更高层次的高档消费以及休闲娱乐消费则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2016年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观点地产网讯:4月12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深圳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巴曙松指出,即使是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新屋销售和新开工面积之间的传导周期越来越长,这是典型的行业在逐步收缩的趋势。 关于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巴曙松认为,跟这些一线城市长期供应不足有关,如,与一线城市长期土地供应不足,容积率定得偏低,对于人员流动趋势判断没有充足的预见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改变不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逐步在往下回落的趋势。 对此,他提出建议要化弊为利,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其中强调城市土地建设。 他表示,房价上涨的城市基本上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货币选票选出的中心城市。下一步配套的改革要变成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比如深圳,如果地价上涨让很多制造环节在深圳有压力,就应该主动迁到东莞、惠州。相应的,深圳和东莞、惠州的地铁、城际的交通、生活的便利就要打破原来的土地制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制度,要有城市群的布局规划大格局。 巴曙松总结称,要把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顺势引导成建设未来城市群的正面发展动力。 2015年 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走上转型之路 目前,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从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情况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入世纪以来,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地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地支柱.在这种大地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地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地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地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地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地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地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地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地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地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而本文地研究在理论上金额以指导我们今后更好地完善这个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地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地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地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地绝大部分,年这一比例约在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年有较小回落,年至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地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地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地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地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地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地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地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地想法,也有地方政府地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发布地《个市县年至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地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年联合召开地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年月至年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月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宗,涉及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地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地波动,从年至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地,国家统计局公布地数据显示,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首度超过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地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但是这一情况到年随着国家调控地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年房地产市场相比年下降了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地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地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地主观意愿,房地产地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地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规模是非常巨大地,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地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地变化,也直接

北京市商业地产总体市场分析

北京市商业地产总体市场分析(二) 十一、投资者需求与商业供应对比分析 投资者作为商业地产有力的支撑,对北京市商业物业投资者的分析也可以发现北京市商业市场的发展和期望。 上图是投资客投资物业比例图表,通过我司对500家投资客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选择投资写字楼物业的投资客比例占有效问卷的27%,选择投资商业物业的投资客比例占 70%,二者均可投资客比例占有效问卷的18%,表明投资客对于投资商业物业的选择性很强。

上图是投资客承受租金额比例图表,通过我司对500家投资客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资金额承受能力在200万以下的投资客比例占有效问卷的28%,200万-300万的投资客比例占有效问卷的48%,资金额承受能力在300万-500万的投资客比例占16%,资金额承受能力在500万以上的投资客比例占8%,表明投资客的资金承受能力主要是选择一些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不易造成资金压力的项目为主要选择目标,对于500万以上投资额的项目则相对较为慎重。

上图是投资客希望租金水平比例图表,通过我司对500家投资客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希望租金水平在4元以下/天/平米的投资客比例占有效问卷的12%,4-6元/天/平米的投资客比例占有效问卷的32%,希望租金水平在6-8元/天/平米的投资客比例占37%,希望租金水平在10元/天/平米以上的投资客比例占19%,表明大多数投资客的希望租金水平在4-10元/天/平米左右,相对于10元/天/平米以上的高租金则相对承受能力较低,这说明投资者趋于理性。 尽管这几年北京的商业地产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盲目开发、结构不合理、价格虚高等问题。据伟业商业《商铺大全》不完全统计,2004—2005年之间,北京商业地产有300万平方米左右的供应量。 所以,随着投资者的理性化发展和北京市商业地产市场供应量的科学化,加上北京奥运即将举行,北京的经济发展形势乐观等宏观利好因素,来自国内或国外的商业物业投

中国商业地产十个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地产十个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地产十个发展趋势中国商业地产十个发展趋 势 一、商业地产供应洪峰已至,但高水平商业地产发展商寥寥可数 目前,中国市场上,有三大力量在驱动着商业地产的开发热。一是政府的主导力量。基于对城市发展的需求,政府往往主导着城市规划,其中包括大量商业用地的规划及推出,对于开发商而言,商业开发能力成为目前开发企业取地的竞争力。二是市场榜样的力量。一些优质商业项目,特别是购物中心的兴起,高额的销售带来的收益回报,以及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都驱使着大量开发企业继而模仿、打造商业产品。三是商业地产开发主体的扩容。其中零售商这块,是鉴于租金上涨压力以及零售扩张的需求;住宅开发商这块是主动转型商业开发或者由于拿地被迫加入商业地产开 发行列。商业地产开发商这块是其商业开发和经营经验日渐成熟,进而加大了对商业品牌的复制和扩张。预计2015年 有望达到4500家,商业建筑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从现在到2025年,还会有7000家建成开业,届时购物中心将超

10000家。因此在当前商业地产领域,特别是在城市综合体是有非常明确的泡沫趋势。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商业地产,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好商业地产。当前有5万多家登记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真正做的好的也就近二十家。只有真正懂商业的,对人的购物、休闲、娱乐需求都把握非常准的企业,才可能真正把商业地产做好。 二、商业地产市场,从租售并举变成自持为主 对于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成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地产的开发销售阶段,以分割的产权式商铺为导向;那么第二阶段将进入租售并举阶段。这个阶段以销售和自持商铺并重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商业地产金融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物业持有主体将被金融证券化的趋势影响。 从当前现状来看,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商业基本全部自持,一线城市郊区和二线城市的部分非核心地段,才会存在租售并举的产品,这种能够产品一般的持有比率达到50%左右。只有在三、四线城市,现在还存在着大比例散售的项目存在。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将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进入自持阶段,政府对商业项目散售的审批和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三、艺术、生态、体验式商业成为发展共识 发展到2014年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体验性已经从营销口号转入产品实战。这种商业地产的体验感已经无需细说,各

北京商业地产市场研究分析

目录 第一章北京商业地产的发展时机 (6) 一、促进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6) 1、首都经济的持续增长 (6) 2、北京商业的全面发展 (6) 3、发展规划的出台实施 (6) 4、市场调控的规范加强 (7) 5、区域商圈的功能变化 (7) 6、重大事件的突发影响 (7) 7、宏观环境的不断优化 (7) 8、消费投资的逐渐理性 (7) 二、引起快速升温的直接原因 (8) 1、投资转移 (8) 2、需求拉动 (8) 3、利益驱动 (9) 4、运作灵活 (9) 第二章北京商业地产的市场形势 (9) 一、整体市场 (9) (一)市场概况 (9) 1、全国市场 (9) 2、北京市场 (10)

(二)主要情况 (11) 1、市场供给 (11) 2、市场需求 (12) 3、市场行情(资源来源:易铺网) (12) 4、运作方式 (14) 5、价格分布 (14) 6、项目分布 (15) 二、区域市场 (16) (一)CBD地区 (16) 1、供给方面 (16) 2、新旧主要项目 (16) 3、需求方面 (17) 4、市场形势 (17) (二)中关村 (18) 1、中国硅谷助推投资热潮 (18) 2、供求关系决定市场高价 (19) 3、住宅底商有利可图 (19) 4、中小投资者不容忽视 (19) (三)亚运村 (19) 1、供需矛盾突出 (19) 2、市场持续热销 (20) (四)南城地区 (20)

1、商业地产渐成规模 (20) 2、市级物流中心初步显现 (21) 3、三大城区广汇商机 (21) 第三章北京商业地产的未来趋势 (21) 一、北京商业的规划发展 (21) (一)北京“十五”期间商业发展规划 (21) 1、发展基本目标 (21) 2、商业发展重点 (22) 3、业态引进重点 (22) (二)区域规划情况 (23) 1、市级商业中心,新一轮的升级调整启动。 (23) 2、区级商业中心,完善、发展、同步、预留。 (23) 3、社区商业中心。 (23) 4、特色商业街。 (23) (三)北京商业的发展趋势 (24) 1、北京的流通业 (24) 2、北京的商业街 (24) 3、北京的零售业 (24) 二、市场存在的问题现象 (25) (一)自身不足 (25) 1、开发资金匮乏。 (25) 2、复合人才稀缺。 (25)

商业地产成功运营的十大要素

商业地产成功运营的十大要素 第一,理念决定成败 目前,国内商业地产开发商大部分都是由房地产商转化而来,很多人缺乏现代商业地产经营运作理念,往往只重选址和招商,但轻布局和开业。套用房地产思路开发商业地产,以物管方式管理活生生的商场,缺乏专业化开发技能。尽管商场选址好却回报差,招商火爆、炒作轰动,开业却很冷清,往往赚了楼市(或写字楼)却亏了商场。 第二,要规划更要策划 从前期选址、定位、规划布局,到中期招商、租售,再到后期的竞争力经营管理、物业增值等,都离不开整体精心策划的环环紧扣。 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商业地产同样要项目未动,策划先行。整体策划在商业地产运作中是整个项目的灵魂,好策划往往事半功倍,缺乏整体商业形象的商业地产很难开发成功,有了一个好的策划往往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整体布局事关开发成败 商业地产的整体规划与住宅的规划有着根本不同,布局时理应先商业后地产,而当前国内开发商业地产却往往先地产后商业,一味套用房地产模式搞规划、搞布局。 商业地产必须要有突出商业主题,突出现代商业运作规律的整体规划布局。重选址招商,轻规划布局已成为商业地产的误区之一。由于缺乏商业地产基本概念,缺乏现代商业经营实践,房产专家设计出来的商场往往好看不中用,最终变成"死"场一个,无法后续经营。

目前国内约有70%的商业地产项目就是因为整体布局先天不足造成失误或失败的,"整体布局事关商业地产的开发成败,绝非危言耸听!" 第四,招商成功不等于万事成功 不少开发商认为,商业地产开发的重中之重就是招商。因此往往对商业地产的前期选址、定位、规划布局少做论证分析,一味只重招商,甚至急功近利,商场各种软硬件设施未完善就带"病"招商,以房地产模式搞招商,以求早日回笼资金获得回报。 商业地产开发以经营效益论成败,招商顺利并不代表今后一切都顺利。现实中宣传炒作越轰动,招商租售越火爆的商业地产,开业后往往并不成功,效益差、失败收场都有可能。 有的开发商招商时只顾眼前利益,一味追求招商率,缺乏全盘统筹规划。许多商家不管理主力店、次主力店、小摊档,也很少顾及功能区域、布局位置、经营业态。只要有人租赁商铺就放租出去,套用房地产模式搞商业地产招商,势必会埋下重重隐患。 第五,商业地产开业需要好策略 开发商普遍认为,招商成功后,只要通知客户按时开业就是了,却从根本上忽视商业地产开业需要好策略,缺乏营造一个热闹兴旺的商业氛围的能力。有的甚至不惜孤注一掷,缺乏开业运作资金,负债也开业,如此一来,往往造成开业"开坏头",场面冷清,难以为继,失败也是迟早的事。 开业必须讲究策略和时机,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好的开业策略需要审时度势,做到知彼知己,因市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以求得天时、得地利、得人和。

(房地产市场分析)北京市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北京市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一、商业地产发展态势良好 目前,北京市商业物业已经形成了三大需求群体:跨国零售企业、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国内外投资机构和中小投资者。 具体来看,随着各国零售业巨头抢滩北京零售业市场,跨国零售企业对大型主力店的需求明显增加,美国沃尔玛、法国法宝、英国百安居等竞相在京选址开店;同时,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的扩张形成了北京市商业物业需求的另一主力,如2003年10月新燕莎集团在世纪金源签下18.2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表现出国内大型零售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自2005年初,国内外机构、基金在北京商业地产的投资力度加大,其中以新加坡凯德置地为典型,头三个月在北京的投资近50亿;另外,许多中小投资者纷纷看好北京商业市场的投资潜力,成为北京商业地产的强有力需求者。 沃尔玛选址并在石景山开店,德国第一家居超市欧倍德落户海淀和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国欧尚在西四环开业,英国百安居在西三环、望京和东三环开店充分显示出国外零售企业看好北京商业市场。今年外资企业投资北京将继续升温,进一步扩充北京商业市场。整体来看,北京商业地产的需求比较旺盛,特别是西部、南部的商业需求开始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 二、各个商圈商业物业供应充足 从王府井和西单的商圈看,王府井和西单商圈的租金现在是整个北京市场租金之

首,指数也高于其他商圈,这两年持续上升。伴随大型综合项目的新建与临街的改造,这两个区域商业面积大约增加20多万平方米。 CBD商圈是以商务概念为主的朝阳新区商圈,功能和特点百花齐放。但该区域在建达78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规模和现状17万平方米的规模形成比较大的对照。CBD变成旗舰店、概念店、精品店的发展方向为未来两年的发展主流。 亚运村商圈属于典型的餐饮、娱乐、超市等生活配套商圈的气氛,但鉴于周边未来庞大的商业地产规模,该区域的竞争风险会很大。商圈的消费规模虽然在增加,但与商业地产规模的增加相比似乎有些失衡。北辰购物中心属于该区域最有影响的集中商业,未来几年新商业并不容易改变这种局面。 朝外商圈,联通二环和三环中间,朝外大街规划面积是100万平方米,朝外现在建了64万平方米,还有三分之一在未来两年内出现。 北京2004年1万平米以上的大型商业项目63个,285万平方米的体量,但是2005年北京规模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规划有126个,初步估算2005至2006年之间大概新增的体量是610万平方米,未来这两年新增量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当前,大量商业地产项目在开发,绝大多数属于规划控制之外,所以开发商、投资者需要谨慎投资。 为防止过度供应,北京市将控制城市中心区的大型百货和现有购物中心的数量及规模。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划,今后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只能布局在市级商业中心和大型多功能购物中心内,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仓储式商场只能布局在三环路以外,5千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与相邻的大型超市之间距离不得少于4000

商业地产项目选址系统分析

摘要: 本文介绍了商业地产的基本概念,指出了目前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选址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商业地产项目选址的一些建议。 内容提要: 一、选题背景 二、商业地产项目选址的定性分析 三、解释结构模型 四、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实例分析 五、建议 小结 一、选题背景 根据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研究中心给出的定义,商业地产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地产概念是指各种非生产性、非居住性物业,包括写字楼、公寓、会议中心以及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等。而狭义的商业地产概念是专指用于商业服务业经营用途的物业形式,包括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设施等,其开发模式、融资模式、经营模式以及功能用途都有别于住宅、公寓、写字楼等房地产形式。本文主要研究集零售、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购物中心(mall)这类商业地产的选址问题。 近年来,中国大中城市纷纷出现了商业地产开发与建设的热潮。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对住宅房地产增长过快进行抑制后,部分住宅地产商纷纷转向商业地产开发来弥补盈利的不足。中国的商业地产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发展速度更为惊人,建设规模己经赶超了许多发达国家。但遗憾的,随着商业地产空置面积的不断增加,商业地产项目的不断死亡,商业地产也暴露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商业地产的选址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二、项目选址的定性分析 商业地产的选址对项目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有人说地产投资中经典的一句话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但是项目选址在考虑地段因素时,必须进行立体综合的分析,并不是

2020年商业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商业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1.商业地产:大消费价值链下的万亿租金市场 1.1 什么是商业地产? 有别于用于销售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投资性物业(Investment property)业务主要是指 企业或金融机构自建或收购物业并用于持有投资的业务。商业地产是投资性物业的一个主要大类,其中又包含了办公、零售、酒店等物业。由于细分行业仍是不同的市场,仍 需分别研究。海外根据零售地产的规模、形式又将零售地产又分为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区域购物中心(regional mall)、独立门店(free standing)等。本文主要研究商业 地产中最具吸引力同时经营门槛也最高的零售型商业地产(海外称作retail property), 并且以购物中心为主。按国际购物中心协会(ICSC)的定义:购物中心是由开发商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商业设施,拥有大型核心店、多样化商品街和停车场,能满足消费者 的购买需求与日常活动的商业场所。中国购物中心的建设始于20 世纪90 年代末期,至今约20 多年时间。除特别说明外,本文所指商业地产均指体量在3 万方以上的购物中心。 图表1:房地产业务和商业地产业务分类 资料来源:XXX市场研究部绘制 *本报告主要讨论零售型商业地产 1.2 商业地产:坐拥大消费价值链 商业地产与住宅开发有商业模式上的本质差别。住宅开发的业务赚取的是销售住宅物业本身获取的利润,而商业地产则以持有物业为基础,将空间出租给商户,赚取固定租金(按面积计算)和抽成租金(按销售额计算)。因此其所在的价值链是大消费行业价值链。 我们从租售比角度定量分析商业地产在消费价值链中的占比。以大悦城为例,2018 年6 个样本购物中心的总租金收入占当年零售额比例自2012 年至今有所下降的原因推测是由于刚开业项目收取固定租金为主,客流量和销售额还在培育期,分母较小。近3 年稳定在12%左右。华润置地公告披露的7 个2012 年以前开业的项目和27 个2012 年以后开业项目的租售比分别为14%、15%。

2020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1、中国商业地产投资:占比趋于下降 商业地产,是指用于各种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从经营模式、功能和用途上区别于普通住宅、公寓、写字楼、别墅等房地产形式。商业地产用途广泛,其中包括酒店、商场、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商务楼、特色商业街、会展中心等。 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最普遍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就是大型购物中心。购物中心的地产开发模式起源于商业地产模式,在房地产领域,购物中心的开发与经营与商业地产开发与经营相通。 201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亿元,同比增长9.9%,2020年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3484亿元,同比增长5.6%。

2015-202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办公楼与商业营业用房投资总额及占比呈下降趋势。2019年我国132194亿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业地产投资即办公楼与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分别为6163亿元和13226亿元,商业地产投资总额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4.67%,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015-2020年商业地产新开工面积及占比同样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商业地产新开工面积占比由2015年的18.84%下降至2020年1-7月份的11.09%,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

2、中国商业地产租赁市场:需求下降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商业地产投资的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居民生产生活受限、消费活动减少,商业地产市场面临挑战;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商铺租金指数对全国重点城市主要商业街和典型购物中心商铺租赁样本的调查数据,在样本商业街中,租金环比上涨的商业街占12.1%,租金环比下跌的商业街占83.3%,4.5%的商业街租金与上期持平;在样本商圈(购物中心)中,租金环比

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精)

■胡葆森/文 中国房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作为业内人士,我几乎目睹和参与了这一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对其发展的大脉络有些观察和思考,现予阶段性总结并呈上,以期与大家分享。 在25年的长期发展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业从起步、摸索、动荡、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这一过程又一次印证了发达国家已经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达到800~1000美元时,房地产业开始起步;达到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开始加速;达到7000美元左右时,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达到12000~1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进入饱和期。2013年底,我国的人均GDP 已经接近7000美元,与发达国家总结出的规律完全契合。 再过十年,我国人均GDP 超过13000美元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达到供需的饱和点,行业的发展也将从顶峰开始回落。可是,作为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城镇化率去年为53%,如不包括2.5亿非户籍人口,也只有36%,离实现70%的城镇化目标,还需要大约2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我国房地产业在未来的15~20年内,仍有持续的增长空间。 当下: 细分时代已经到来 25年后的今天,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发展现状突出的特征就是“细分”。这种细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的细分。 当市场真正处于理性后,行业的基本属性开始发挥作用,商品的价值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房价格短期内升降的经济学原理、城市开发总量与总体消费需求决定泡沫存在与否的道理,开始为人们所认知。

那些简单武断地预测中国房地产业何时崩盘的论断显得过于哗众取宠;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关于“三四线城市泡沫大于一二线城市泡沫”的推断也不免显得过于草率。简言之,当市场的“六大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开发商、媒体、消费者、专家学者)逐步成熟后,就不应该再像以往一样以“线”划线,以点及面,而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经济总量、供求状况、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等,区别判定每一个城市的市场状况。 例如:郑州、武汉、西安同属二线省会城市,武汉和西安的人口达到本省人口总数的20%左右,而郑州因设省会仅有60年历史,全市人口仅占本省人口总数的8%左右。由于地处全国交通枢纽位置,加之中原经济区、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铁十字枢纽等有利因素,与武汉、西安相比,作为1.06亿人口的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城市化的提升空间势必大于其他两市。 即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也不均衡,一些四线县级城市如神木县等,因在建规模过大,供需严重失衡;但在一些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中西部人口大县,仍不乏“日光盘”案例。因此,我们在判定市场状况时,还是应回到它的基本面上,按照相关的基本指标对其做出细分和判断。 2. 开发商的细分。 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开发商阵营在不断地进行分化。 以企业概念区分,有价值观驱动型,也有商业利益驱动型;有战略导向型,也有机会导向型;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有激进扩张型,也有稳健甚至保守型;有跨国、跨省扩张型, 也有区域发展型;有多业态综合开发型,也有单业态专业开发型。 2004年“8·31大限”后,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日益显露,与资本市场完成对接的上市公司加快了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步伐,迅即拉开了市场格局调整的大幕。

商业地产市场分析

2004年郑州市非住宅市场分析 1.非住宅市场整体情况 2004年,郑州市共投放各类非住宅物业81.04万平方米,较去年增加24.63万平方米,占全年商品房投放的14.8%,投放量比去年同期增幅43.7%。其中商业物业投放67.48万平方米,办公物业投放8.12万平方米。 全年共销售各类非住宅物业5239套,面积达43.5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15.23万平方米,增幅53.7%。其中,商业物业销售4241套,29.46万平方米;办公物业销售359套,12.35万平方米;车库,地下室共计销售639套,1.78万平方米。销售价格方面,非住宅均价为5984元/平方米,较去年上涨806元/平方米:商业物业均价7294元/平方米,较去年上涨1356元/平方米;办公物业3492元/平方米,较去年上涨147元/平方米。 与去年相比,纵观整个2004年非住宅市场,投放面积和销售面积大幅上升,销售价格一路上扬,商业物业的发展更是蓬勃一片。郑州非住宅市场呈现大好的发展势头。 2.非住宅市场投放情况 2.1年度投放情况

纵观2001年至今的非住宅投放情况,投放面积和项目数量一路上扬。投资者和广大开发商对郑州非住宅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前景非常看好,投资开发热情日益高涨。2004年非住宅项目投放面积更是逐季度递增,全年投放面积是2001年的3.1倍,仅第4季度的投放面积就超过了2001年全年投放量。 2.2分类型投放情况 2.2.1商业用房投放情况 2004年商业用房投放面积67.48万平方米,占整个非住宅市场投放量的83.27%,是2003年投放量的1.8倍;投放项目较去年全年增加11个。今年商业投放又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大体量商业物业的投资越来越受到青睐:单个项目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就达到4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个,它们的面积总和达到51.01万平方米,占全部商业用房投放量的57.6%;单个项目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商业物业达20个之多:恒泰服饰广场和百年德化购物广场

中国房产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几年的房地产发展趋势 六月二十六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三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樊钢:未来三十年中国仍将快速增长》。该文章提出了四个重要观点:其一,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真实的;其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等背景因素的支持;其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长时期的增长(例如英国持续了七十年,美国持续了六十年等);其四,由于尚未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未来至少还存在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 如果说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未来也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增长空间,以下的若干理由应当足以说明这个推论。 1.经济成长: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多年呈两位数增长,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发展、住房扩大、投资增加和流动性过剩。中国百姓的平均收入几乎每4年就会提升一倍,人们购房和投资的能力也随之增加,而对改变住房的量与质最为迫切的中产阶级的家庭数量更呈“崛起”之势; 2.支柱产业:以其对经济影响的比重和所拉动的相关行业的数量(超过90个)而言,房地产业已经是今后肯定还会长期是国家和大多数各类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3.人口存量: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人,并且还在增长中。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和家庭总量中,目前还有相当大的比例(约70%)尚未真正解决好住房问题; 4.人口增量: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量约有1,000万人,这是一个接近澳大利亚(其国土面积与中国接近)全国人口总量的数量,仅此人口增量所引起的每年住房增量约为1亿平方米(考虑了城市化比率); 5.人口质量:中国的人口质量在发生改变。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在增长(同1995年相比,当今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增长了近2岁),健康状况在提升,知识结构在改善,因而人们对所需住房的量和质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6.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亿。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对房地产市场有直接的影响,“银发族”已开始出现对家庭式居住和非家庭式居住等不同居住类型的选择; 7.换房需求:当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和住房市场都在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居住产品正在不断地升级和换代,吸引着有条件的人们去投资。中国当前商品住房市场中最主要的结构是改善性需求,即换房居住的需求。尚有过半数的居民对现有的住房条件不满意。目前中国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约26平方米,此数并不大,还有提高的必要。而人均居住面积每提高1平方米,全国就会新增13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 8.第二套房:随着中产阶级和财富人群的发展(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为1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公布了这一数据。),有能力购

大数据告诉你:未来商业地产发展趋势

尽管如此,电商分流仍导致了零售业态增长受阻。零售网购总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2013年底占比7.8%,2014年前三季度达到9.7%。网购消费额增速远高于社会零售品增速,随着网购、移动电商等渗透率进一步上升,未来电商的分流效应会进一步加剧。 百货收入增速大幅低于社零水平直接反映了其持续被新业态分流的现状 网购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不断上升 网购增速远高于社零增速

网民数量连年攀升,复合增速达 31% 网购总额、人均网购额复合增速达 64%、30%

2、受四万亿刺激,08-12 年商业物业大量开工,12-16年竣工面积激增 社零高增长、08年刺激政策推动商业地产大跃进:2008年金融危机后4万亿刺激政策将商业物业投资增速拉升至不可持续的高点;随着经济中枢回落和三公消费控制,我国商业物业供给从2013年开始出现大幅放量。预计14-15年全国商业综合体面积(含零售、写字楼)前22城市总新增供给达13年水平的75%,其中北京、深圳、天津、广州、上海14-15年商业综合体面积总增速分别达29%、119%、98%、31%、21%;全国、前28城、前20城14年购物中心增速分别达29%、36%、30%,达到07年以来增速最高点。此轮商业物业供给高峰将于15年结束(增速回落至15%以下,与12年结束的投资高峰相对应),大量供给在短期内会给整个行业造成较大冲击。 2008-2012年商业物业大量开工,未来供给激增 2014年2季度全球各城市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前20位中,我国城市占据13个

城市间供需分化加剧,一线城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上海(1.1平)、北京(0.7平)、广州(0.4平)、深圳(0.4平)、天津(0.5平)等一线城市人均购物中心面积较低,而且由于人口持续净流入,购物中心随城镇外延仍有较大扩展空间。部分二线城市未来供需存在失衡的倾向,风险较大,例如沈阳、常州、佛山等地。 城市间购物中心饱和度差异明显:北京、天津等城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一线城市过剩情况不明显。 由于沈阳购物中心人均占有面积远超均衡水平,因此可以观察到其租金水平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同时优质零售物业的空置率水平超过15%,远高于行业平均,新增供给给行业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 沈阳空置率常年远高于6%的正常值,零售物业租金表现疲软

2019年商业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商业地产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9月

目录 一、商业地产景气度相对平稳,细分行业供需结构差异显著 (5) 1、商场零售:不同城市供需分化明显,租金整体弱稳 (6) (1)供应增量:一线城市整体增量高于二线城市 (6) (2)空置率:广深空置率下滑,二线城市内部走势分化 (7) ①一线城市优质零售物业空置率内部走势各异 (7) ②二线核心城市空置率高低水平差距较大,内部走势较分化 (7) (3)租金:当前一二线城市整体租金维持弱稳 (8) 2、写字楼:供应增速放缓,整体租金稳中走强 (9) (1)供应存量:一二线城市甲级写字楼存量规模呈增长趋势 (9) (2)供应增量:沪、深优质写字楼供应增量较大,一二线城市整体增量逐渐放缓10 (3)空置率:2018下半年以来一线城市空置率提升,二线城市表现分化 (11) (4)租金:一线城市平缓上升,二线城市整体平稳 (12) 3、工业物业:行业景气度相对较高,租金水平持续上升 (13) 4、酒店物业:供给过剩放缓,行业景气度维持弱稳 (14) 二、重点商业地产公司简析 (14) 1、万达商管集团:体量领先国内商业地产行业 (16) 2、华润置地:开发物业+投资物业+X战略 (20) 3、大悦城:完成重组,蓄势待发 (23) 4、龙湖集团:主打“天街”系列,在建储备丰富保证后期高成长 (27) 5、万科:稳住开发基本盘,多元化业务发展 (30) 6、中国国贸:北京核心地段高档商贸服务综合体 (32) 7、新城控股:“住宅+商业”双轮驱动 (35) 8、旭辉控股集团:开启“房地产+”战略 (39)

商业地产下游需求呈弱周期性,租金收入有稳有增。商业地产需求呈弱周期性,行业景气度相对平稳。商业地产行业景气度相对平稳,零售物业、写字楼等需求受人口、经济、收入、消费水平、区域结构 等众多因素影响,需求波动相比开发型物业呈现弱周期性,整体景气度相对平稳。目前零售物业供需平稳,写字楼景气度较好。1)零售物业:虽受电商影响线下零售物业的租金水平有所下滑,但目前一二线核心城市的空置率整体水平较低且稳定可控,租金水平维持弱稳。 目前一线城市中的广州、深圳商场零售的空置率呈下降趋势。2)写字楼:写字楼行业整体供需平稳,一线城市租金水平缓慢上涨,二线 城市租金水平维持平稳,供给端增量放缓,需求端维持平稳。3)工业物业:受产业发展及转移、政策推动等因素影响,工业物业行业景 气度尚可,其中一线城市物流仓储工业用地租金平稳上涨。4)酒店物业:行业景气度一般,虽供给增速放缓,但当前下游需求偏弱,整 体行业供需维持弱稳。 租金收入有保障,现金流表现优异,估值仍有提升空间。稳定租金收入,现金流充裕应享受估值溢价。在开发型物业成长性见顶时, 获取稳定租金、现金流表现优异的持有型物业公司的性价比明显提升。1)大悦城是中粮集团旗下融合住宅开发与商业运营一体化的平台, 享有央企信用背书优势,集团内业务实现重组,后期有望继续借力国改完善管理制度;2)华润置地确立“开发物业+投资物业+X 战略”的商业模式,持有物业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充足的在建商业储备将有效保障公司后续租金和业绩提升,得益于国企资质,融资优势突

商业地产各类业态选址基本要求和条件(精华)

商业店面选址要求目录: 一、经济型酒店 二、咖啡店 三、超市 四、火锅店 五、普通餐厅连锁快餐厅 六、面馆 七、一般精品店、服饰、运动品牌专卖店 八、酒吧、茶餐厅等 九、电器卖场 十、国美电器 十一、KFC 麦当劳 一、经济型酒店选址要求: 1、区位要求:邻近主要公路(或高速公路)的交叉道口,交通便利,有通往商业区及机场、火(汽)车站的公交线路;市郊结合部。 2、建筑要求:独栋,周边有停车场。 3、面积租期:建筑面积3000—6000平方米,基本年限10年以上。 4、合作方式主要有三种:特许经营、租赁、共同投资。 二、咖啡店选址要求: 商圈要求:商住楼、高档住宅区、饮食街、大酒店附近,人流充足。 建筑要求:层高4米以上,要有适合装修的招牌位及广告悬挂点,排污、排烟管道铺设方便。有充足的停车位,至少10个以上。 面积和租期要求:一般在300——500平米之间。房租控制在4.5元-5.5元/平米/天,租房年限5年以上,一般至少7到9年。 三、超市选址要求: 1、商圈要求:市口较好,位于市中心,新老城区结合部或大型住宅小区内的门面房;对于大型超市消费者步行到达店址所需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范围为核心商圈,所需10--30分钟的范围为边际商圈,商圈内具有固定住所的常住人口为主体的现有及潜在人口总数,要求在15-20万人,且周边人口具有一定的增长趋势;社区型综合超市 商圈要求:消费者步行到达店址所需时间在20分种以内的商圈范围,商圈内具有固定住所的常住人口及潜在增长人口总数要求在5--8万人,且周边人口具有一定的增长趋势。 物业要求: 2、建筑形态:最好框架结构,期房、现房都可。楼层不超过三层,层高净高不低于3.2米,柱距以8米×8米为宜,物业纵深以30--50米为佳; 3、面积和租期:便利店面积80~120平方米、标准超市面积800~2000平方米、社区店面积2000~5000平方米、大型卖场面积5000~20000平方米;购买用房面积一般为10000-20000平方米。 4、合作方式:租赁、联建、购买 四、火锅店选址要求: 1、商圈选择:选址于人口不少于5万人的居住区域或社区型、区域型、都市型商圈。 2、建筑要求:框架式建筑,厨房可小于餐厅营业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余同餐厅。楼上商铺

中国商业地产:三大现状、四大问题、五大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地产:三大现状、四大问题、五大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所谓的过剩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即便是在饱和的商圈里,只要有好的业态组合、优秀的运营团队,就一定有生存空间,而反面是,即便是在不饱和的商圈,如果业态不好,运营糟糕,那也早晚会被淘汰。 中国商业地产的三大现状 第一,商业地产持续快速增长,区域泡沫化风险增大。2013年中国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完成11945亿元,增长28.28%;重庆、沈阳、青岛及厦门几个城市的购物中心空置率高达15%~20%。而10%,是购物中心通常可接受的警戒线。 第二,零售增长放缓、商业项目并购频现。 可以说,2013年的商业地产(专题阅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观者应接不暇。一方面,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78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1%,虽跑赢GDP大盘,但增速却较上年放缓1.2个百分点,这已是连续第三年下滑,更是2004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另一方面,并购频现。华润吞并乐购,光耀东方收购中关村购物广场,王府井收购春天百货,银泰退出鄂武商,翠微并购当代和甘家口大厦等,2013年的并购案几乎是2012年的4倍。同时,还有很多未实现的交易同样应受关注,如物美并购卜蜂莲花流产,百佳欲卖又停,东方家园停业。其中,最受人瞩目的当属娃哈哈商场的未来。娃哈哈梦醒零售业,未来举步维艰。 第三,电商增量大,实体店体量大,融合模式多样化。 2013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近1.9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高达42.8%,来势凶猛,但只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4%。所以说,电商增量大,实体体量大。 另一方面,电商、传统零售商相互渗透,新模式层出不穷,电商进军实体店,如:京东的全球第一家实体店在新加坡的Chinatown-point开业,聚美优品的首家实体店于2013年12月开业,乐蜂网也有实体店开业计划。实体店涉足电子商务,如万达上线万汇网,南京中央商场集团推出云中央,王府井百货启动网上商城等。连物流公司也来凑热闹,我们知道:让马云佩服的人不多,快递公司顺丰的老总王卫算一个,在5月18日,“我要发”的日子,顺丰在全国开业518家嘿客便利店,疯狂进入O2O,除可以提供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还具备A TM、冷链物流、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护等功能,此举势必会对电商格局和零售业带来冲击。 四大问题 第一,地方整体规划缺失、商业布局失衡。 不少地方政府并没有将城市规划与商业网点规划统筹安排,硬性搭配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比例,缺乏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和人口布局的考虑。而一些开发商追求短期获利,采用以销售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也往往使得商业地产项目前期市场调查不足,后期规划马虎,无心经营,这直接导致很多城市热点区域商业项目扎堆入市,而其他区域却商业配套不足,出现整个城市商业布局失衡的现象。 第二,地产商缺乏经验,商业地产重量轻质。 中国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的平均体量已从2012年的7万平方米增长至2013年的逾8万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建300个左右的购物中心。中国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量上去了,我们再看看质。体现购物中心价值的最重要的两项指标租金和空置率,目前的情况是租金下降,空置率上升。如沈阳商业购物中心空置率高达24.3%,位居全国第一。北京(楼盘)、广州(楼盘)优质商圈的商铺空置率分别为11.5%和10.0%。二线城市中,成都、沈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