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教案2019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_3

高三语文教案2019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_3

2019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导入新课⒈趣味练习:请将下面这首诗重新标点,使之变成另一篇作品。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改写为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⒉过渡古代的文献典籍是没有标点的,句末停顿用“。

”表示,叫“句”;句中停顿用“、”表示,叫“读”。

明辨句读被看作读懂古书的起点,句读训练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唐语林》引用谡下之谚说:“学识何如观点书。

”可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

标点符号也是高考菜单上的一道家常菜。

不过,出于种种原因,标点符号的考查隐身“幕后”五年(1999-XX年)。

沉寂多年后,XX年“标点符号”的考查重新走上高考“舞台”,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记忆。

从XX年高考试卷可以看出,多数省份都在此考点设了题。

从近三年的情况看, XX年江西卷、重庆卷,XX年湖北卷,XX 年山东卷、江西卷、湖北卷考了标点。

虽然涉及的地区不多,但我们对标点符号这种建筑文章大厦必不可少的材料绝不能忽视。

在今后的备考中不但要掌握标点符号的具体的用法,了解其命题特点,还要对标点符号的常见设错方式进行梳理,以便快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及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高考链接㈠考点分解释要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分值在2-5分之间。

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doc

2019 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点复习设计考点分解说要本考点要修业生熟习标点符号的种类, 掌握各样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地点 , 侧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更正或补出, 做到书写规范 , 使用正确。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 高考对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 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分值在 2-5 分之间。

近几年来, 考试频次最高的知识点有 : ①问号的使用。

②引号与有关点号的地点关系。

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1987 年以来 , 本考点的命题形式有两种 , 一是单项选择题 , 一是综合语用题中的改错题。

知识重点梳理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 年国家语委和新闻第一版署从头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

包含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胃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侧重号、连结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

下边分别表达:[ 点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 , 主要表示语句的停留、构造关系的语气。

按照使用的不一样地点 , 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1.句末点号包含句号、问号、叹息号三种 ,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留。

(1)句号(。

)句号用在陈说句的末端, 表示陈说句完了以后的停留。

比如:①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 都要仔细学习和认识祖国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②请把门关上。

③今日我们一定回去。

④下课了。

句子不论长短, 只需构造完好 , 意思独立的陈说句 , 句后都应用句号停留。

语气舒缓的析使句 ( 如例② ), 有重申意味的陈说句 ( 如例③ ), 有时独词句元主句 ( 如例④ ) 表示陈说语气时也用句号。

(2) 问号 (?) 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 , 表示疑问的语气。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文言复习 含解析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文言复习 含解析

高考文言文复习课题●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辨析文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难点重点:1.识记运用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翻译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难点:1.在语境中对相关实词迁移运用的能力2.整体把握语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堂反馈●一、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划横线的字:、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1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3、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4、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玉盘珍馐直万钱。

、金樽清酒斗十千,5) 6、生而眇者不识日(《日喻》二、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划横线的字: 1则思慎始而敬终、忧懈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 3、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4三、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划横线的字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2、至丹以荆卿为计,如速祸焉3、势拔五岳掩赤城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6、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7、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课后测评薛潭学讴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翻译划线的句子● PPT (见附件)第二课时●课堂反馈解释下文中加点的词语。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河北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专题复习52教案

河北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专题复习52教案
答: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4.精准识贫 精准施策 常不懈 协同发力
5.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4分)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语言表达专题复习5 2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习题52




知识与技能
夯实基础,学习做题技巧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点滴积累的好习惯
重难点
文言类文本阅读解答技巧
教学内容
活动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①内容全面;②不超过50字。(4分)
答:6.聚乳酸 合成 新进展 复合应用
7.阅读下列材料,概括两则新闻报道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6分)材料一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也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通过的首部慈善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依法治善,将让公益更加有公信力。对于大众而言,慈善法的意义远远不止规范慈善机构这么简单。依法治理慈善机构,可以增强慈善机构本身的公益性,避免慈善机构运行不规范带来社会信任的损害。当“大慈善”的行为得到了规范之后,慈善机构的聚合效应将会更加明显,捐赠的群体和受助的群体将会稳步扩大。

2019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准确鲜明生动

2019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准确鲜明生动

2019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准确鲜明生动(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单元作文、话题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英语作文、作文素材、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unit composition, topic composition, genre composition, post-reading feeling,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aterial,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9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准确鲜明生动考点诠释“准确鲜明生动”是XX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

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XX年高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之十二修辞手法及运用XX年春季高考试题给近年的语文高考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题型,那就是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这就要求考生要对修辞这一考点有一个新的认识;另一方面,修辞的应用性较强,在仿写语句、扩展语句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

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试题2](★★★★★)依照下面句子,用“不是”和“如同”各造一个句子。

①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

承诺不是②承诺如同珍珠,它是莹润的蚌痛苦的代价,也是蚌的荣耀。

承诺如同●案例探究[案例1](★★★★)(XX年春季高考试题)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2019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教案1、切切切脉翻箱倒箧(qiè) 谋(móu)死苌(cháng)弘化碧司马懿(yì) 惊骇(hài) 疮(chuāng)疤2、诘(jié)问遗孀(shuāng) 簌簌(sù) 迂(yū)回蹒(pán)跚(shān) 擦拭(shì) 颓(tuí)唐杨绛(jiàng)3、伛(yǔ)偻佝(gōu)偻(lóu) 愧怍(zuò) 攥(zuàn) 拳取缔(dì) 克kè 扣接济(jì) 唏(xī)嘘(xū)4、呵hē斥焦灼(zhuó) 伎(俩(liǎng) 颠(diān)沛吊唁(yàn) 文绉绉(zhōu) 郦(lì)道元骊山lí5、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刹(chà)那青春永驻驻(足zhù) 丘壑(hè) 镂空(lōu) 蟠(pán)龙6、脊(jǐ)椎褶(zhě)皱藩(fān)篱唠唠(láo)叨叨(dāo) 喷嚏(tì) 淤(yū)泥垂髫(tiáo) 始龀(chèn)7、顷(qǐng)刻晨曦(xī) 颔(hàn)首窥(kuī)探狩(shòu)猎遗骸(hái) 劫难(nàn) 啸(xiào)聚山林8、潜(qián)意识面颊(jiá) 嘈(cáo)杂豁(huò)然开朗湍(tuān)急漱(shù) 口追溯(sù) 9、髭(zī)须锃(zèng)亮觅(mì)食锦簇(cù) 荷戟(jǐ) 虐(nuè)待鞭挞(tà 罪孽(niè)10、蜿(ǎo) 住起兴(xìng) 酬和(hè) 11、熹(xī)微譬(pì)喻招徕(lái) 荸(bí)荠(qí) 香饽饽(bō) 秫(shú)杆皲(jūn)裂布衾(qīn)12、斗(dǒu)折蛇行幽邃(suì) 浩浩汤汤(shāng 觥(gōng)筹交错妖娆(ráo) 襁(qiǎng)褓(bǎo) 13、噩(è)耗强聒(guō) 灵柩(jiù) 扶掖(yē) 谀(yú)词忐(tǎn)忑(tè) 一抔(póu)黄土脚踝(huái)14、鄙(bǐ)夷嗤(chī)笑惘(ǔ)蛎(lì) 蚝(háo)油拮(jié)据(jū)15、煞(shà)白抽噎(yē) 汲(jí)取吹毛求疵(cī) 狡黠(xiá) 咬文嚼(jiáo)字豁(huō)然16、诓(kuāng)骗兀()害麾(huī) 下亚(yà)元桑梓(zǐ) 蝼(lóu)蚁17、干瘪(biě) 胚(pēi)芽阔绰(chuò) 孱(càn) 头蘸(zhàn) 水咯(kā)吧酉(yǒu) 时共12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12。

2019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教案笔记本学习计划二十四一、字音天天读(注意加黑字的注音)觊觎jìyú 龃龉jǔyǔ 囹圄língyǔ 魍魉wǎngliǎng 纨绔wánkù 鳜鱼guì 耄耋màodié 饕餮tāotiè痤疮cuóchuāng 踟躇chíchú 倥偬kǒnɡzǒnɡ 倥侗kōngdòng 彳亍chìchù 谄媚chǎnmèi女红nǚgōng 古同“工” 佝偻gōulóu 蓓蕾bèilěi 蹀躞diéxiè 迤逦yǐlǐ狡黠xiá 猥亵wěixiè委蛇wēiyí 蟾蜍chánchú 迷惘wǎnɡ 趔趄lièqie 窥觑kuīqù 肄业yì叱咤chìzhà纶巾guān徜徉chánɡyánɡ 也作倘佯绸缪chóumóu咄嗟duōjiē 罹难lín 龌龊wòchuò 促狭cùxiá皈依guī旮旯gālá 戛然jiá 参差cēncī 鳏夫guān 皴裂cūnliè 妊娠rènshēn老鸨bǎo东莞guǎn孑孓jiéjué 逡巡qūn 趑趄zīqiè 斡旋wò 弹劾hé 旌旗jīng沟壑hè 媾和jgòu菁华jīng毓婷yùtíng 拈花niān 旖旎yǐnǐ 褴褛lánlǚ 执拗zhíniù 匍匐púfú 暴殄tiǎn拥趸dǔn氤氲yīnyūn 整饬chì 踽踽jǔjǔ 弑君shì 舐犊shìdú 澹台tán 复姓单于chán 尉迟yù噱头xué 劓刑yìxíng木讷nè 薄荷bòhe 耆宿qísù 确凿záo 枣核zǎohé 念hú时通常后加儿化音。

2019届高考语文讲座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讲座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讲座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复习第11讲语言表达扩展语句扩展语句是本世纪开始时高考新增加的一个考点,就全国卷来说,只直接考过一两次。

但是,因为它是新考点,又只考过一两次,所以要分外留意。

扩写语句的基本要求是,根据规定的情境,丰富一句话的内涵或进行扩写(包括续写)补足意思。

一、扩写的形式扩写语句的形式,通常有三种:1.根据情境扩展的一段话这种形式一般是提供几个相关的词语,作为一种情境,要求根据这种情境写一段话。

例1: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种情景,把它们分别扩写成不少于30个字的一段话情景一:清晨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情景二: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本题提供两种情景,一是“清晨”,表时间,“太阳就要升起来了”表示描写的景物。

要注意“就要”的限制,不要误以为是太阳升起来了,应该接着描写“就要升起来了”的情景。

二是“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应描写“升起来了”的情景。

2.对句子本身作适当的扩展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所给的句子是完整的,它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所谓扩展,就是增添附加成分,使之更丰富鲜明。

例2:阅读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位置上增加四个修饰成分,使句意更丰足。

傍晚,我离开人群,坐在山顶上,看着云霞,思索着人生奥秘。

增加修饰成功,首先要准确理解原句提供的情境。

原句的时间是“傍晚”,人物是“我”,事件是“离开人群”、“坐在山顶”、“看云霞”思考人生“奥秘”的增加的修饰成分,就要与这种情景相契合并丰富意蕴。

可以在“离开”之前加“悄悄”,在其后加“喧闹”;可以在“坐”之前加“独自”、“山顶”之前加“幽静”;可以在“云霞”之前加“变幻莫测”、在“人生”前加“难以捉摸”。

增加了这些修饰成分,语意更丰富,情味更浓郁。

3.续写句子这种扩展的形式,一般开头提供一句话,要求顺着这个句子的意思向下扩展。

例3:以下面的句子为总说,再写两个分说的句子,每个分句不少于30个字。

共7页,当前第1页1234567。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19)文学作品阅读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19)文学作品阅读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19)文学作品阅读XX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16)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学重点】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语句3.根据试题要求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4.研究文章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5.理清顺序,抓住要点,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能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6.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文章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评讲结合【教学课时】本专题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 4344452019--22XX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16)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学重点】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语句3.根据试题要求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4.研究文章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5.理清顺序,抓住要点,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能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6.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文章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点复习设计考点分解释要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分值在2-5分之间。

近几年来,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

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

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1987年以来,本考点的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单项选择题,一是综合语用题中的改错题。

知识要点梳理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胃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

下面分别叙述:[点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

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1.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1) 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① 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② 请把门关上。

③ 今天我们必须回去。

④下课了。

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

语气舒缓的析使句(如例②),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如例③),有时独词句元主句(如例④)表示陈述语气时也用句号。

(2) 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例如: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使用问号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 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教案备考必读【考点明示】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能力层级: A【考点解读】所谓“重要作家” ,是指在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

属于中国的,要掌握其所处时代、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的有关内容。

属于外国的,要掌握其国别、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有关内容。

所谓“文学体裁” ,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作品体裁所说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此外还要对古代有关诗、词、曲的文体特点,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典小说的不同名称和特点,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的不同特点等有明确的了解。

【考情分析】就文学常识这一考点来说,虽然《考试大纲》规定了比较详细的考查内容,但实际上,每年考查的力度都不大,特别是近些年来,考查的形式基本上是与名句名篇的默写放在一起考查的,且令非常小。

应该说,这不是高考命题人关注的“热点” ,“新课程”考试大纲中对这一考点已做了删除的改动,其考查的意义不言而喻。

【复习指津】文学常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但很多学生认为文学常识内容多、分值小,花太多时间去记不太划算,倒不如记一两个近义词或成语,于是就放弃。

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文学常识固然内容多,但只要有巧妙灵活的方法,就可以化繁为简、化多为少,轻松而又高效率地记住。

先向大家介绍几种好的记忆方法:一、穿针引线法如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以时间为线,用这条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一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记忆情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联想法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联想有多种,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接近联想也叫相关联想,即由某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物的心理过程。

2019届高考语文综合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综合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综合复习教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讲座第二讲:压缩语段的命题形式与解题策略技法点拨压缩语段是通过对一个句群或几个自然段的信息作筛选、提炼、整合,以达到概括信息的目的。

“压缩语段”的题目,特别体现思维的外化,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能力:①理解材料的能力;②筛选信息的能力;③整合信息的能力。

压缩语段的命题形式。

(一)改写一句话新闻,或为新闻补导语。

将一则文字较多的新闻改写为一句话新闻,从而检测压缩语段的能力。

例如: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

(XX年北京高考题)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

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本题是拟写一句话新闻。

通观上面这则新闻,主要内容是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恒星,然后细化要点:天文学家的国籍是“德国”,恒星的特点是“不含金属元素,有140亿年,属首次发现”,最后将以上要点组合成一个句子(即题目答案):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二)拟标题。

通过拟标题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例一: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XX重庆高考卷)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

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

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

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以上要求为一则议论性文字拟定标题。

拟出的标题要能体现议论文的特色。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小说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教案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小说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教案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小说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教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小说专题复——小说的叙述视角及叙述人称考点分析作为高考必考内容,高考命题人设计问题往往注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

常常在以下题型中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②揣摩人物形象;③赏析环境描写;④概括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小说的标题。

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是属于小说考点中情节的艺术技巧。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还没有公布,但我们从《2018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来看,除了考试内容中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由选考变为必考,考情变化中有一点值得注意:“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这意味着高考语文侧重更高层级的能力要求。

叙述视角与人称是小说的难点,也是整个一轮复的难点之一,搞懂这个知识点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1.高一、高二在上课文中的小说单元和小说专题的时候,几乎没有涉及到叙述视角及人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

2.一轮复教材《创新方案》分册一中对这个点讲得很简朴,要对这个知识点联合教材和考题进行扩大。

教学目标1.经由过程教材实际研究及举例,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及叙述人称。

2.归纳答题模板,掌握小说在叙述视角方面的考题并掌握基本答题方法。

课前准备1.请同学们阅读并思考一轮复资料《创新方案》分册一26-27页,做导学案。

2.重温教材必修三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思考其叙述角度的独到的地方。

教学内容一、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1、概念解释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简单地说叙述视角就是作者是以什么角度来讲故事的。

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通常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

2.改编故事,体会人称和视角。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

小和尚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庙门口,老和尚虽然日子清贫,身有顽疾,仍然收留了他,给他取名弥生。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一、(2018·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

”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

”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

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20xx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2019 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language special reviewlesson pla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20xx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点复习设计考点分解释要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分值在2-5分之间。

近几年来,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

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

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1987年以来,本考点的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单项选择题,一是综合语用题中的改错题。

知识要点梳理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胃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

下面分别叙述:[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

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1.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1) 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① 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② 请把门关上。

③ 今天我们必须回去。

④下课了。

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

语气舒缓的析使句(如例②),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如例③),有时独词句元主句(如例④)表示陈述语气时也用句号。

(2) 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例如: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使用问号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②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如:她是从四叔家里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③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析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如: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你来一下好不好?④ 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未。

例如:怎么啦,你?⑤ 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如: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3) 感叹号(!)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①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如:一旦扎下根,不怕遭践踏被蹂躏,还是一回回地爬起来,开出小小花朵来的蒲公英!歌唱吧,为迎接香港回归!② 语气很重,很强烈的析使句也用叹号。

例如:祥林嫂,你放着罢!③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也用叹号。

例如: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④ 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叹号。

例如:长途!飞机!啊呀!你走错了。

⑤ 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都用感叹号。

2.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1)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① 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② 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如: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他,就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

你啊,真不争气。

③ 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话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

例如: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④ 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

例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⑤ 状语在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例如: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⑥ 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例如: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菇奋郁郁的。

(定语后置)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

(状语后置)⑦ 用在并列词组之间。

例如: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半张办公桌。

(因并列的各个成分有的较长,停顿大)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

(因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⑧ 用在关联词之后。

例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⑨ 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

例如: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

.......(同位词)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插入语)(2)分号。

①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例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② 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

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转折关系)这个句子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

例如:早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用在因果关系句中表示两层意思)使用分号应注意的几点:①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②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平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3)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例如:(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箱子、耀、水赖、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①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②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③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④ 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例如: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4) 冒号(:)① 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② 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而的话。

例如: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③ 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例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④ 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

例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⑤ 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未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如:......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

老妈已到北京去了。

小红上了高中。

"使用冒号应注意:使用"xx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

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同志们!"区委书记说,"这张全区党员登记表上的34个人,除去老赵和黄淑英同志以外,除去叛徒黄有才以外,其余的都在这里。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

"老板娘面带着歉意说。

[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九种。

(1) 引号①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例如: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 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 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④ 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⑤ 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例如:"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使用引号应注意:① 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