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素质教育的提高,小学生认识新生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再加之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关于小学阅读教学近年来各学校都有相应的提高,很多教师还积累了许多的教学经验。
下面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教学方法。
一、朗读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再现文章思想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得出:朗读活动的过程,实质是人的脑、眼、口、耳等协调并用的一种智能活动的过程。
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运用好,会提高同学们多方面的能力。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课堂上朗读正确发音指导。
2、课堂上朗读理解内容指导。
3、课堂上朗读表达技巧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如何处理好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二、整体感知法这种教学法是对传统分解型阅读教学法模式的挑战,它主要强调阅读的真正目的,即按照阅读教学法的客观规律,教师有效地传达,学生有效地领会课文的精华要点。
记得讲《月光曲》一课时,首先问:《月光曲》这首优美的乐曲你听过吗?你知道它是谁创作的吗?本文就给我们讲述了它的创作经过,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群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
现在我们就去文中探讨这个感人故事吧。
这样学生理解的全过程就会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又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
近几年来,这种教学法很适合现代教学的阅读要求,尤其是现代的信息社会,希望人们获得大量资料,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这样一来,从整体上掌握一篇文章的内容,也是时代的要求,小学教师要从小为同学们打好基础。
三、讨论发现法这种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提供一些具体事例或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脑思考、独立探索、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好处多多,自从学校实行“三段六步”教学法后,这种教学法经常运用课堂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
语文教学中几种阅读方法
浅谈语文教学中几种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占的时间最长。
在运用异步教学进行阅读学习时,在自学这一环节上所花的时间最多。
所以,如何使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科学的阅读方法就成了提高阅读效率,保证阅读质量的关键。
在实施异步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在借鉴前人的经验,总结自己进行学法改革的实践的基础上,归纳了语文阅读的几种方法,可供教师指导阅读时参考。
一、入境法这里所说的“入境”,包括两个含义:其一是指进入阅读活动的情境之中,即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阅读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干扰,清除别念,提高单位时间的阅读效率,保证阅读的质量。
其二是指进入作品所描写的情境之中。
演员表演时,讲究要进入角色,我们阅读时也要有这种意识,要以作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身临其境地去体察,去感悟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这样,就可以缩小读者与作者之间在时代、经历、认识和情感等方面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达到与作者感同心合,从而加深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认识。
比如,阅读《天山景物记》时,如果把自己想象成正“骑马穿行林中”的作者碧野,那么你就会对天山原始森林的大、密、静、暗等特点产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同样,用这种方法去阅读《故都的秋》,你对作品何以要紧扣“清”、“静”、“悲凉”落笔,而不去描写北平的著名景点,不去歌颂北国之秋的绚丽色彩,就不会感到大惑不解了,因为这时的你已然把自己看成了迫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陷入苦闷之中的郁达夫了。
读者进入作者的角色,能对作品理解得不深吗?二、“三到”法朱熹的《讲古斋规》中有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阅读时,要眼看、口念(可以有发声的动作但不发声),心想,这就是所谓的“三到”读书法。
心到、眼到、口到,这三者之问既密切联系,又有主有从,正如朱熹所言:“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所说的虽然是诵读记忆,但其中所含的道理同样适用于阅读理解。
浅谈几种阅读方法的比较
浅谈几种阅读方法的比较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
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教参的翻版”,变成“长脚的书橱”。
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
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递、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
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强调“学法”指导,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将给令人窒息的现状带来很大的改观。
下面本人仅就阅读方面列举几种较为可行的阅读方法。
1. 框架阅读法这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的阅读方法。
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结构“框架”。
在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便可按已有的“框架”去归纳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记忆。
如学习议论文《谈骨气》《反对自由主义》《开动机器》等即可采用此法。
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构成议论文的阅读框架。
按这一框架,我们在读以上几篇文章时,就要看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用了哪些内容作论据,是怎样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也就是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边读边考虑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读完以后就会对这一类文体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得更清楚全面。
当然,框架阅读法的关键在于制定出适合的“框架”。
而且该“框架”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一般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如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的三要素,就是现成的框架。
具体的阅读依靠框架的引导,而框架又不断受具体阅读内容的补充、丰富和完善,这样便能使阅读既多快好省,又不失其灵活性。
从而掌握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条理化,越来越巩固。
2. 逆向阅读法“逆向”是与“一般”“习惯”相悖的。
即阅读时不按常规先阅读文章内容,而是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时,先考虑这样的标题,这样的论点让我自己来写该如何写。
如在阅读《驳“实惠”论》一文之前。
同学们先对“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1. 引言1.1 引言在小学教育中,语文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展知识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将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实践和评估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阅读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展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丰富内心世界。
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能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教师需要注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提升阅读的品质和效果。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方法,使阅读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和爱好。
2.2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参与阅读活动,并且乐于接触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
下面介绍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1.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阅读相关的音频、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阅读。
可以在教室中设立一个小型阅读角,布置文学作品、图书等,让学生随时都可以接触到阅读材料。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前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文本信息的主要手段。
因此,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进行探讨。
一、略读预判在阅读的初期,通过对全文进行略读,把握文章的大意,明确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有助于提前预判到文中的重要句段,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避免阅读时的迷茫和无从下手。
二、圈点标记在读到重点句段时,可以使用圈点标记的方式突出这些句段,以便更加专注和深入地了解这些句段。
同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不同类型的重点句段进行区别标记,如一些比喻、象征和代表性的语句,可以使用红色高亮标出;强调语调的句子,可以使用黄色标示。
三、注音悬念将重点句段进行注音悬念也是获取内容的重要方法。
当我们在阅读时,发现有些关键词汇比较生僻或不熟悉,就可以对这些词进行拼音注音,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四、剖析句式语文阅读中,把握句子的结构和句式纵向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通过把句子分解成各部分,理解每个部分在表达什么、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重点句段所表达的意思。
五、比较矛盾有些难以理解的重点句段,在理解时可以试着通过比较,进一步分析其矛盾之处。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句子的前后文来理解其中的矛盾,或者通过与其他文章中的类似句子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不同点和矛盾之处,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其真正意义。
六、总结归纳当我们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以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重点句段提取出来,进行逐一分析,并将其与整篇文章进行联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义。
结尾以上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进行探讨。
当然,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看,要想真正掌握这些方法,还必须不断地反复练习和应用。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开展阅读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开展阅读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中阅读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文字语言和文学知识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由于教师的不同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阅读教学可能会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我们需要收集和探索一些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产生兴趣。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为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需要提供来自多种类型和领域的阅读材料。
例如,老师可以选择文学作品、科学材料、历史文章或散文,并形成多种分层次、分阶段或单独分组等不同的阅读课程。
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阅读课程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面和兴趣。
此外,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让他们享受阅读的过程并产生更多的阅读习惯。
开展阅读交流和讨论在阅读之后,让学生共同分享、交流或讨论阅读体验和想法会增强氛围、减少孤独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全体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或想法阅读文本,并发现一些深层次的思想发展或技巧。
这样做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和互相尊重、从而共同建立共识和推广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重构阅读教学也可以通过语言重构来发掘文本背后的重要信息,并在积极的阅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重构倡导学生在阅读后重组知识和信息,提高理解和交流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排列故事的细节,分析文章中的概念、隐喻或转折点,从而检查和加强自己阅读的理解和语言表述能力。
这样做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技能。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化评估对于阅读教学中的学术进步,学生需要进行个人化反思和评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评估、评价和调整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接受的文本。
浅谈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及方法
浅谈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及方法名著阅读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升思维素质的重要手段。
同时,名著阅读也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为了更好地进行名著阅读教学,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模式。
一、经典文本导读法这种方法重在导学,即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导读,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方法的重点是对经典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教师可以通过对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等的分析,将深奥难懂的文本变得浅显易懂。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方式,更容易对经典文本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主题导读法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抓住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题,解读主题,领悟主题。
通过对主题的深入阐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经典文本,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内涵。
三、名人故事法这种方法利用名人的故事来导入和阅读经典文本,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亲和力,使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如果能够将名人故事和经典文本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那么教学效果将更佳。
四、情景再现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生动情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文本。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情节,或者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经典文本中的情节和情感。
五、综合分析法这种方法对经典文本进行系统性分析,互相呼应,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方位的阅读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或理解一个文本的三个方面:作者、文本、读者。
学生通过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更能真切地体会经典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模式对于名著阅读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文化背景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模式。
通过创新和钻研,不断优化名著阅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的高效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的高效教学方法语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
如何才能高效地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呢?本文将从阅读教学的目标、方法和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读懂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情感体验能力。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读懂文字的层面,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只有明确了阅读教学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读比赛、PPT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体会,从而真正领悟文章的内涵。
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选取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和案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在感受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合理选择阅读材料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要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实践经验,拓展思维空间。
要注意材料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尽量选取生动有趣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可以选取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四、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
要教会学生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能够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概括。
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分析文章的优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还要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浅谈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
浅谈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什么是阅读自主学习方法阅读自主学习方法指的是学习者利用自身的学习资源、借助外在的信息和资源,自主学习阅读的方法。
这种方法给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度和独立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效和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方法对阅读教育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素养。
而在阅读教育中,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他们个人发展和全面成长。
自主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灵活性,通过自主选择和使用教材、阅读材料、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阅读习惯的形成,在阅读中得到个性化体验和自我反思。
此外,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还能够增加其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其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这些能力和素养对于学生后期学习和自我拓展都非常重要。
自主学习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如何将自主学习方法应用到阅读教育中呢?以下是一些方法建议:1.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各不相同,为了照顾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教师可以提供多种类型和题材的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应该包括学习教材、教学报纸、杂志、小说、博客等多种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索。
2.让学生参与课堂的阅读过程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和感想。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启示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启示。
这种反馈和启示包括个性化指导、问题解答、鼓励和信心建立等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自主学习。
4.鼓励学生开展阅读分享和阅读活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组织阅读社群和活动,包括阅读分享、阅读讨论、阅读角落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浅谈阅读课教学的导入方法
浅谈阅读课教学的导入方法一、以旧带新导入。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以掌握较低层次的知识为前提,才能保证与此相关联的较高层次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同类知识要提升到新的台阶,更需要原有知识做铺垫,教师在导入新语言知识前复习旧知识,既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又能以旧代新过度自然,使学生尽快进入。
启动思维,为新课的讲授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10 I’d like some noodles ? Section B 2b 文章时,说We all have a birthday,but 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 ?然后引导学生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回答:have a birthday party,have some delicious food , have a birthday cake,have noodles and so on,当学生们回答的热情高涨时又问,What do people eat in many other countries?从而引出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轻松过渡,学生易于接受。
二、设疑启思导入。
“ 学贵有疑”,疑是积极思维和探索问题的动力。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设疑要有一定的技巧,要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疑时问题最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且所提问题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去。
三、简笔画导入。
简笔画是应用广泛的直观教具,它作为英语阅读课的导入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形象的画面创造情景可以直观的展示事物的复杂结构。
简笔画往往几笔就能表达丰富的语言信息或概念,即可使课堂气氛活跃。
也易于教师把握课堂节奏,清楚的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大幅度提高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2 This is my sister. Section B 2b文章时。
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浅谈小学语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黄纯记得一位语教学专家曾说过:语教学就是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
在小学中高段句和篇的教学成为重中之重。
读懂篇是建立在读懂句的基础之上的。
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段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小学语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在小学高段的目标与内容中规定:能联系上下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人教版语教材中有多个单元涉及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理解重点句段的目标要求,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等。
这些重点句段,要么就是含义深刻、深沉储蓄有哲理的句子;要么就是言约意丰,读后让人回味不已的句子;要么就是表现中心,画龙点睛,揭示本质的句子。
所以,结合课标要求,年段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学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理解重点句段的有效方法。
根据多年的中高段语教学实践,在指导学生理解课重点句段方面总结出如下常用方法。
一、突破句段中的关键词语部分重点句段中有一些关键性的字眼,词语,只要突破了这些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就能迎刃而解。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熟读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内容,并在阅读中找出句子的关键词语。
弄清关键词的本义及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从而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如《落花生》一中: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理解这句话时,就要先理解什么是体面?再理解什么是“只讲体面”,理解好了这两个词,整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人要做对社会有实际用处,有贡献的人,不能只图外表光鲜。
再如《詹天佑》一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轻蔑”一词就是句中的关键词,把帝国主义国家瞧不起中国工程人员,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的嘴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
浅谈几种常用阅读方法的指导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总结
⾼中语⽂阅读教学⽅法总结 备课是上好⼀堂课的前提。
在过去教师备课就是写教案,就是把教材变成讲稿。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中语⽂阅读教学的⽅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家阅读参考学习! 1⾼中语⽂阅读教学的⽅法 1、课前要做好充分有效的备课⼯作 备课是上好⼀堂课的前提。
在过去教师备课就是写教案,就是把教材变成讲稿。
备课时教师只考虑⾃⼰教什么,⽽不考虑课堂上怎么教,学⽣怎么学。
教师在上课时,往往是⾃⼰把教案读完,这节课也就结束了。
教师很少关注学⽣是否愿意听,学⽣的思维是否被调动起来,学⽣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参与进来等问题,导致很多课是低效的,甚⾄⽆效的。
在素质教育下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以学⽣为本,以学⽣的发展为教学⽬标。
《⾼中语⽂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中语⽂课程应进⼀步提⾼学⽣的语⽂素养,使学⽣具有较强的语⽂应⽤能⼒和⼀定的审美能⼒、探究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为终⾝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和相关的课程资源还要备学法、教法、等,更重要的是要备学⽣,⽴⾜学⽣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的发展,以学论教,以学促教。
常⾔道:“凡是预则⽴,不预则废”。
作为站在教育岗位上的⼀线教师,⼀定要备好课,⽅能成⽵在胸;才能上好每⼀节课;才能确保每⼀节课都是有效课堂;才能上出⾃⼰的风格。
2、课堂上要为学⽣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 《⾼中语⽂新课程标准》写道:“阅读教学是学⽣、教师、教材编者、⽂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出⾊作品,品味语⾔,感受其思想、艺术艺术魅⼒,发展想象⼒和审美⼒;在阅读中,体味⼤⾃然和⼈⽣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活、珍爱⾃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的感情,体会中华⽂化的博⼤精深,追求⾼尚情趣,提⾼道德修养。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个学⽣的个体阅读。
几种常用阅读方法指导
浅谈几种常用阅读方法的指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为了回应上级的号召,认真落实:“真正让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因此,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是终身受用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边读边想的方法阅读和思考相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则不知其味……”说明边读书边想,读思结合,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对小学生来说,边读边想是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基本方法。
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想什么,怎么想,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想什么,凡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词句段篇等方面的内容,都属于阅读时思考的范围。
比如,不懂的字词、一些科技名词术语。
难理解的句子,像《鸟的天堂》里的“……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另外,不懂的或值得怀疑的问题,也应当列入思考的范围之中。
至于怎样想,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是学会用联系的方法进行思考。
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想什么,可以有所侧重。
如,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摆出不懂的或想了解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要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进而想全文主要讲了什么,要说明什么,给自己哪些启发、教育;最后还要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在今后作文时可以学习什么。
总之,以一边读一边想,所想的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应当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综合,有梯度、分层次。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思维活跃起来。
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词语、句子,如果就词语解词,就句析句,往往难以理解。
如果把他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琢磨,就能确切地理解。
例如《我们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第一段有一句话:“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其中“爱戴”这个词的意思,一般可以解释为“爱”是热爱、敬爱;“戴”是拥戴、拥护。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英语语感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几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浅谈。
一、听读法听读法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也是最早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之一。
教师会先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跟读。
学生通过听读课文,逐渐了解词汇、语言、语法规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但缺点是无法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
二、图文互动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图文互动法。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小说或故事,并与图片相结合,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同时可以从图片中引导学生理解的方向,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计算时间法计算时间法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师可以把一段文字的读完所需时间算出来,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该段话。
这可以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加快吸收和理解阅读材料的速度。
四、分层次法分层次法是一种将课文分为简单、中等和困难三个层次的方法。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选择适当难度的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表演法表演法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趣的对话或情境式文章,要求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模拟出其中的情境或对话。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兴趣愉悦地学习英语。
六、轮流朗读法轮流朗读法是指让学生轮流朗读一段英文文章。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并且还可以激发他们对阅读兴趣的培养。
以上便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种方法的浅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
浅谈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及方法
浅谈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及方法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名著的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名著阅读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名著内容深奥、语言古雅,教学方式也很容易呈现出单一、枯燥的特点。
如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成为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名著阅读教学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基本表现形式。
在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方面,我们可以探讨以下几种常见的模式:1. 传统模式:以解读名著原著文本为主,强调学生对名著的语言、结构、情节和人物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强,学生接受性强,教师对名著的诠释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传统的纯文本解读难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育效果较为有限。
2. 互动模式: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拓展名著阅读的渠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
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探究性的关系,通过互动,激发出名著的更多内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模式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
3. 多媒体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多媒体资源,将名著的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以丰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名著的魅力,增加名著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多媒体模式适应了学生对多样化、多媒体信息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1. 多角度解读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该提供多个角度供学生解读名著。
教师可以通过名著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文学风格、思想内涵等多种角度对名著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树立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多角度的解读,更全面地理解名著,感受到名著的丰富内涵。
2. 情境再现法: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名著的情节和人物,增强情感色彩,提高阅读体验。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2000字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阅读理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环节。
掌握阅读严谨、科学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和语文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理解重点句段的方法。
一、认真阅读文段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
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词汇量和学习经验有限,有时会碰到一些生疏的词或不理解的句子,需要认真阅读、琢磨。
二、识别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中,有些关键的句子或段落会呈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针对这些句子或段落,要抓取其中的关键词,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思想,减轻阅读压力,提高阅读效率。
三、识别重点句段在文章中,有些句子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信息的,这些句子可以称之为重点句段。
学生在阅读中,要识别这些句段并理解其中的信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当学生遇到一些长句或复杂句时,要主动切入其中的重点句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解和分析。
四、标注关键词在认真阅读文段的基础上,要注意标注部分关键词。
标注关键词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和思路,有利于后续理解和运用。
标注方式可以是,用彩笔或荧光笔在文段上圈注,或在草稿纸上记录关键词等。
五、多角度思考在理解重点句段的过程中,要遵循多角度思考的原则,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句段的意义,例如自身体验、逻辑推理、比较分析、对比理解等。
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文段的内涵和意义。
六、解析重点词汇在文段中,有一些重点词汇能够决定句子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
因此,遇到重点词汇时要主动解析,把握其含义和用法,并且注意分析它们对句子和文章的作用。
如“因为”、“结果”、“但是”等连接词,对文章的逻辑关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七、练习速读速读是指在短时间内快速阅读一个长段落或一篇文章,把握其中的主要信息和思路。
浅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方法
浅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方法阅读教学是低年级的重要教学任务,但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阅读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读起来就不像高年级那样得心应手。
所以,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有它的特点。
在多年的教学积累中,我觉得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引起兴趣,指导阅读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如果规定他们读多少书,就会使学生失去了读书的兴趣。
因此,老师应引导他们读一些他们喜欢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1)通过语文课文内容引导。
在每节语文课中,我都要从中挖掘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使学生不但对课文内容感兴趣,而且对课文中引出的故事感兴趣,并且课后引导他们去读这个故事。
如学习《女娲补天》时,给学生讲精彩的神话故事;学习《天鹅、大虾和梭鱼》时,给学生讲寓言故事等,这样,老师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了。
(2)通过品德课讲故事。
在品德课上,我准备好于品德课有关的故事,把故事穿插在课文中讲。
在讲故事的同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疑问。
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
如学习《我可爱的家乡》时,给学生讲讲家乡的故事;学习《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时,给学生讲保护环境的故事;学习《做环保小卫士》时给学生讲《绿色使者》的故事等。
(3)、转换角色,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
表演朗读是低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阅读形式,因为低年级的课文故事情节鲜明、富有童趣。
用表演读的形式来表现课文内容,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及相关语言的表达、记忆;通过演读,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能很好地突出课文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
《一片树叶》这篇有趣的故事,通过小黄牛栽下了一棵小椿树,为了保护好小树,小黄牛还在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爱护小树”。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教学方法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而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情趣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阅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朗读、朗读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喜欢上阅读。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鼓励他们多读书多讲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习惯,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阅读。
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校园中,可以建立起丰富的图书馆资源,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通过阅读来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鼓励学生在班级之间进行读书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老师还可以通过赠送阅读奖励、设立阅读角、开展读书分享等方式,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学习。
只有营造出这样的良好氛围,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喜欢上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老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
对于优秀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名著、文学名篇、名家作品等精品材料进行教学,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文学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对于一般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文章,让学生在欣赏文章的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简单、感情真挚的作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也可以引进一些外国优秀的童话、寓言、小故事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了解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和生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文学素养。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
教法研究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文兴康摘要:采用多种方法,培养阅读习惯;运用信息技术,培养阅读能力;准确深入,多角度解读文本;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读写结合,多练笔,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关键词:阅读习惯;解读文本;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具有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
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与体验,进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那么,我们就要把握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采用多种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
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阅读教学的前提。
所以,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诸多做法中,我认为最朴素、最有效的一条就是教师的“身先士卒”。
当老师都津津有味地在阅读的时候,班级的书香氛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我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上采用了多种方法。
1、同背经典名句,同读好书。
老师和学生同背经典名句,学生的背诵热情便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便会延伸至课外。
一本好书阅读需要潜心去读,但不仅是学生,就是成年人有时也很难耐心埋头于一本著名的阅读中。
因此教师和学生同读名著,有利于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
与学生交流感受,同品文中精彩章节,达成心灵上的共鸣。
2、自荐好书,资源共享。
在班级图书柜中的书必须是自己看过的书籍,要在封面处贴上标签,上面写明推荐的理由—这实际上就是书评或读后感,让同学共享资源,分享阅读快乐。
3、帮助家长制定亲子共读计划确定基本的共读数量,推动家长和孩子共读。
能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财富。
让学生热爱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伴,正是我们老师能给予学生最珍贵的礼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
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递、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
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语文阅读应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主,强调“学法”指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仅就阅读方面谈谈几种较为可行的阅读方法。
1 文体结构阅读
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个文体“结构”。
在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便可按已有的“结构”去归纳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记忆。
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构成议论文的阅读框架。
按这一文章结构,我们在读以上几篇文章时,就要看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用了哪些内容作论据,是怎样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也就是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边读边考虑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读完以后就会对这一类文体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得更清楚全面。
一般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如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的三要素,就是现成的结构。
2 换位思考阅读
即阅读时不按常规先阅读文章内容,而是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时,先考虑这样的标题,这样的论点让我自己来写该如何写,也就是换位思考。
如在阅读《驳“实惠”论》一文之前。
先对“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大量的个人观点发表后,再去阅读课文,审查作者巍巍的论证思路,发现巍巍正是从逻辑上,从人生观上,从揭示“实惠”论的本质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三个方面来层层驳斥“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
与自己的想法比较,其差别是明显的。
这样的阅读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留下的印象也更强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逆向阅读法一般遵循的顺序是:问题──思考──求证──对照──彻底理解。
同时也可以看出,这种阅读方法的核心是独立换位思考,只有强调善于独立换位思考,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同中求异阅读
在看似相同的内容中,仔细寻找细微差别,往往会有不到的收获。
如在学习
《孔乙己》一文时,大家注意到: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同样表现孔乙己死爱面子,自欺欺人的情景,在文中前后两处的描写却极不相同。
A、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
B、“取笑?要是不偷,怎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A处虽不可辩却硬要辩故意混淆“偷”“窃”的概念,迂腐可笑、自欺欺人。
B 处无法辩而不得辩。
虽已写服辩但还是遭闷打,无可奈何,只能自欺欺人,谎称“跌断”。
如果说A处的“自欺欺人”还能为孔乙己争回一点所谓“读书人的清高”的话,那么B处的“自欺欺人”已完全陷一种弱者的可怜的“哀求”。
A到B处的变化,正显示了孔乙己从窘迫到穷途末路的生活轨迹,透露出悲剧的色彩。
4 异中求同阅读
在个性中寻找共性。
如对《故乡》中闰土人物形象的分析,除了可以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前后变化来分析,还可结合其它的人物加以比较来分析:如本文中的杨二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
这些人,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身份各异,但他们都是旧社会下层人民群众的形象,他们同样热爱生活向往自由,但又同样愚昧麻木,最终被封建制度无声无息地吞噬,却又对自己的命运百思不得其解。
找到这些共同特点,我们就会对鲁迅以“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出发”揭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写作动机有新的认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目标是见证学生自己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进行写作。
聪明的教师教方法,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这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忽略教学细节,在教学的继承中探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