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题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题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题第三单元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1.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B〕。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且不断减少C.为负值,且不断增加D.为负值,且不断减少2.无差异曲线上商品X、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3.某商品价格下跌,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反而使该商品消费量下降,收入效应为负值,该商品为〔B〕。

A.正常商品B.劣等品C.耐用品D.替代品4.假设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为dY/dX=-1/2,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舍弃〔A〕单位的X而获得一单位Y。

A.O.5B.2C.1D.155.需求曲线从〔A〕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无差异曲线D.预算线二、多项选择1.当物品的数量增加时,总效用的变化可能是〔CD〕。

A.随物品的边际效用增加而增加B.随物品的边际效用增加而下降C.随物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增加D.随物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下降2.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特点〔ABCD〕。

A.向右下方倾斜B.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具有较大的效用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D.是斜率为负的曲线3.假如商品X关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小于X和Y的价格之比,那么〔CD〕。

A.该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B.该消费者应该增加X的消费,减少Y的消费C.该消费者应该减少X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D.该消费者没有获得最大效用4.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能够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的值能够是〔ABC〕。

A.正值B.负值C.零D.任意数5.假如实现了消费者均衡,那么,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时一定有〔ACD〕。

A.实现了效用最大化B.实现了边际效用的最大化C.最后消费一个单位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D.花费最后一个单位货币在任何一种商品上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三、判定题1.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从每单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随着这种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效用论(试题含答案)

效用论(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当总效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是(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为负值,但不断增加2.当总效用曲线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曲线( )A.达到最小B.达到最大C.为零D.为正3.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获90效用,消费三单位获得121效用,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该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为( )A.87B.40C.31D.714.一条代表某消费者可以通过花费其所有收入从而购买的商品组合的曲线是( )A.需求曲线B.供给曲线C.无差异曲线D.预算线5.预算约束线的条件决定于( )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收入C.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D.商品的价格6.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A.它的边际效用B.它的使用价值C.它的市场供求状况D.它的总效应7.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某人在购买第1到第5个单位的该商品时分别愿意支付的价格为18、16、14、11、9,那么该消费者在消费该商品中所获取的消费者剩余为( )A.18B.19C.68D.508.如果商品x 、y 的价格分别为Px 、Py 是即定的,当PyPx MRSxy 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A.增多消费x ,减少消费yB.同时增多消费x 和yC.减少消费x ,增多消费yD.同时减少消费x 和y 。

9.当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的数量增加时,其总效用的变化可能是()A.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增加B.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下降C.A和B都对D.以上都不对10.某消费者只消费x和y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意味着,沿一条无差异曲线,随着他对x的消费增加()A.以y衡量的再多一单位x的价值在下降B.以y衡量的再多一单位x的价值在上升C.为获得再多一单位的x,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在下降D.为获得再多一单位的y,必须放弃的x的数量在下降11.替代效应可表示为()的结果A.移向一条新的预算约束和一条新的无差异曲线B.移向一条新的预算约束线但保持在原来的一条无差异曲线上C.移向一条新的无差异曲线但保持在原来的一条预算约束上D.决定于所讨论的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12.对于低档商品,价格下降()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B.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少C.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13.序数效用论从()推导出需求曲线A.价格消费曲线B.无差异曲线C.效用可能性曲线D.收入消费曲线14.需求曲线上每一价格水平所对应的需求量都是能给消费者带来()效用。

《经济学基础》章节题库(消费者行为理论)【圣才出品】

《经济学基础》章节题库(消费者行为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需求价格由()决定。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偏好C.该商品的边际效用D.该商品的平均成本E.该商品的边际成本【答案】C【解析】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具体地说,如果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越高;反之,如果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越低。

2.当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B.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D.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E.以上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

作为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3.一般而言,对两种商品形成的无差异曲线不具有以下哪种特征?()A.向下倾斜B.消费者更偏好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C.决不交叉D.沿着同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动,各点边际效用相等E.沿着同一条无差异曲线,各点效用相等【答案】D【解析】对于正常的无差异曲线而言,其斜率为负,凸向原点,而且互不相交,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各点的效用是相等的,并不代表各点边际效用也相等。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正B.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C.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各点都是效用最大点D.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表明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都达到了饱和E.消费者需求曲线上左上方点的效用大于右下方点的效用【答案】C【解析】A项,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应为0;B项,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使得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D项,无差异曲线水平,只表明对一种商品(本例中为X轴代表的商品)已达饱和,如图3-1表明对X商品已经饱和,即使用再多的X,消费者也不会放弃一个Y;E项,消费者需求曲线上左上方点的效用小于右下方点的效用。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第三章.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名词解释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预算线无差异曲线吉芬物品完全互补品完全替代品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判断题1.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

一般来说,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移动,边际替代率递减。

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边际替代率越大。

3.当预算增加时,预算线向外平移。

4.X轴上的商品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预算线向内旋转。

5.要实现效用最大化就必须将全部预算用于消费。

6.边际效用是当总效用最大化时,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愿意7.支付的最高价格。

.8.在预算线上的各种商品的组合其支出是相等的。

9.对一种物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由该物品的边际效用决定。

10.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很多想换出去的物品,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交换另一种物品。

11.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越困难,无差异曲线就越凸向原点。

12.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1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1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物品是正常品,那么收入效应引起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1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品。

单项选择题1、商品消费越多,每额外增加一单位消费的边际效用(),所以消费者愿意花费()去获得额外一单位商品。

A减少,更少B增加,更多C减少,更多D增加,更少2、消费者选择理论中,在既定的预算下,使得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的条件是()A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B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C边际替代率不变 D以上均不对3、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A可以互补的 B完全替代的 C完全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数量5、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A无差异曲线B边际替代率C预算约束线D消费限制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正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7、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 )A中石化加油站的汽油和中石油加油站的汽油B右脚鞋和左脚鞋C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雪花啤酒和哈尔滨啤酒D.8、消费者剩余是()A在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B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C在需求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D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9、买者的支付意愿是()A买者的消费者剩余B买者的生产者剩余C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大量D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小量10、一种物品的价格沿着一条不变的需求曲线上升将()A增加消费者剩余B减少消费者剩余C消费者剩余不变D以上都有可能11、假设可以购买三个相同的花瓶。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思考练习一、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花费既定代价使自己得到的效用最大化,或者说消费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效用量而使自己所花费的代价最小的一种状态。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消费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曲线。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认为,收入少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大于其他消费支出;收入多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小于其他消费支出。

换言之,越是贫穷的家庭或国家,收入或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越大。

随着消费者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这就是恩格尔定律。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其他商品相对价格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较便宜商品的购买对较昂贵商品的购买的替代。

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商品购买量反方向变动。

总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三、计算题1. 解:(1)因为:M=P A A+P B B M=120 P A=40,P B=20所以:120=40X+20Y当A=0时,B=6;当A=1时,B=4;当A=2时,B=2;当A=3时,B=0;如上所示,A和B商品共有4种组合。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消费者行为)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20XX年XX月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壹、名词解释题:1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于壹定时间内,消费壹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于壹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3 .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俩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4 .家庭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于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5 .价格--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价格——消费曲线。

6 .收入——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收入——消费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1 .C2.B3.D4.D5.B6.C7.C8.B9.D10. A11 . B12 . C13 .D14.B三、多项选择题:1 . ABC2 . ACE3 . CE4 . ACE5 . BDE6 . BCDE7 . AD8 . ADE四、判断题:1.V2.x3.V4.x5.V6.x7.V8.x9.x10.x五、问答题: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总效用是指消费者于壹定时间内,消费壹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于壹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参见课件P292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如图所示:上图表明如消费者购买Q1商品,则商品价格为P1,实际支付总价格为0P l CQ1。

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为Q2,则商品支付价格为P2,实际支付总价格为OP2DQ2。

消费者行为习题

消费者行为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预算线基数效用序数效用二、选择题1.“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

A.相对性 B.同一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2.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 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A.A.停止购买B.增加X,减少YC.增加Y, 减少XD.同时增购X,Y 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4. 若消费者甲的MRSXY 大于消费者乙的MRSXY,那么甲应该()。

A.用X换乙的Y B、用Y换乙的X C、或放弃X或放弃Y D、无法判断5.卢卡斯喜欢将两种不同的三明治作为自带午餐:花生黄油加奶油干酪三明治和奶油干酪加果子冻三明治。

对于卢卡斯来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花生黄油和果子冻是互补品B.奶油干酪和果子冻是替代品C.花生黄油和奶油干酪是替代品D.花生黄油和果子冻是替代品6.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偏好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7.在两种商品的预算约束中,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则消费者预算线( )。

A.不动B.向右上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绕着某一点转动8.假设消费者预算方程是P1X1+P2X2=M。

如果政府决定征U单位的总额税、对商品1征T单位的数量税和对商品2补贴S,新的预算线公式是()。

A.(P1+T)X1+(P2-S)X2=M-U B.(P1-T)X1+(P2+S)X2=M-UC.(P1-T)X1+(P2+S)X2=M+U D.(P1+T)X1+(P2-S)X2=M+U10.若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150美元时的消费者剩余是()A.2500单位B.5000单位C.7500单位D.17500单位1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引起均衡点变化的轨迹被称为( )。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 练习题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  练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2、消费者收入为3000美元。

一杯红酒3美元,一磅奶酪6美元。

画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

这条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多少?图3-1A13、画出消费者对红酒和奶酪的无差异曲线。

描述并解释这些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图3—2A14、选出红酒与奶酪无差异曲线上的一点,说明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告诉我们什么?15.说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以及红酒与奶酪的无差异曲线。

说明最优消费选择。

如果一杯红酒的价格是3美元,而一磅奶酪的价格是6美元,在这种最优时边际替代率是多少?图3—3A16。

消费红酒和奶酪的人得到晋升,因此,收入从30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

说明如果红酒和奶酪是正常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动。

再说明如果奶酪是低档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动。

图3—4A图3—5A17。

奶酪的价格由1磅6美元上升为1磅10美元,而红酒的价格仍然是1杯3美元。

对一个收入为3000美元不变的消费者来说,红酒和奶酪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把这种变动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图3-6A7。

奶酪价格上升有可能使消费者购买更多奶酪吗?解释原因。

问题与应用1。

Jennifer把他的收入用于消费咖啡和牛角面包(这两种都是正常物品)上。

巴西早来的寒流使美国咖啡价格大幅度上升.a。

说明寒流对Jennifer顶算约束线的影响.b.假定牛角面包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说明寒流对Jennifer最优消费组合的影响.c.假定牛角面包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说明寒流对Jennifer最优消费组合的影响。

图3—7A图3-8A2。

比较下列两对物品:.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滑雪板和滑雪板上的固定装置a。

在哪一种情况下两种物品是互补品?在哪一种情况下它们是替代品?b.在哪种情况下你预期无差异曲线完全是一条直线?而在哪种情况下你预期无差异曲线凸性很强?c。

在哪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反应更大?3. Mario只消费奶酪和饼干。

a.对Mario来说,奶酪和饼干能都是低档物品吗?解释原因.b。

习的题目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习的题目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 A )项指的是边际效用。

A.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B.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C.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D.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2.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B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3.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

若张某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 C )。

A.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B.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C.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张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4.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则( D )。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C.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5.若X的价格变化,X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X是( C )。

A.正常品或低档品B.低档品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D.必需品6.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群包含( C )。

A.少数几条无差异曲线B.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C.无数的无差异曲线7.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A )。

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商品的价格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B )。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9.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 C )。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C.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10. 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B )。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C.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11. 预算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B )。

消费者行为理论练习题

消费者行为理论练习题

消费者行为理论练习题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练习题一、判断题1、从消费者均衡理论中可引申出的结论是,为使消费所获得的总效用最大化,消费的产品要多样化。

2、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都会同时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3、效用完全取决于消费品的客观物质属性,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无关。

4、预算线在平面几何图上的位置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和有关商品的价格。

5、收入效应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了变化二、单项选择题1.消费者剩余意味着A.消费者得到了实际货币利益B.消费者支付的货币额比他愿支付的数额小C.消费者获得的效用超出他原本预期的效用D.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数量比他原本打算购买的多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斜率的绝对值代表了A.消费者为了提高效用而获得另一些商品时愿意放弃的某一种商品的数量B.消费者花在各种商品上的货币总值C.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D.在确保消费者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替代比率3.消费者均衡意味着A.消费者花费的货币额最小B.消费者购买了其希望购买的全部商品C.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了给其提供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D.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的各种商品都分别是市价最低的4. 预算线以同横轴(代表X商品量)的交点为轴心,按顺时针方向运行,说明A.X价格下降;B.X价格上升;C.Y价格下降;D.Y价格上升。

5、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8角、2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的X为5件,第5件提供的边际效用为28单位,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Y提供的边际效用为A. 20B. 4C. 70D. 256.设PE、PF分别表示商品E、F的价格,M表示消费者收入。

下列哪一需求函数表示E 与F属于互补商品关系并且E属于奢侈品A. QE=200-10PE+8PF+9MB. QE=250-12PE-7PF-5MC. QE=-9MD. QE=350-10PE-8PF+5M7.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 有些正常品甚至奢侈品可能会演变为低档品。

第3部分 消费者行为理论.doc

第3部分 消费者行为理论.doc

3、消费者行为理论1、随着一种物品消费的增加(a )A、总效用增加B、总效用减少C、总效用保持不变D、边际效用增加2、第四张比萨饼带来的满足不如第三张比萨饼这一事实是下列哪一个概念的例子?(c )A、消费者剩余B、总效用递减C、边际效用递减D、价值之谜3、一个人从物品与劳务消费中得到的好处或满足( b )A、边际效用B、效用C、消费需求D、消费者均衡4、参见表3-1。

表3-1数量效用边际效用0 1 2 3 4 020AB63201815C在表3-1中,B的值应该是( c )A、38B、48C、53D、635、在表3-1中,C的值应该是( a )A、10B、13C、15D、226、如果实现了消费者均衡,那么( a )A、在消费者收入与物品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效用最大化B、在消费者收入与物品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边际效用最大化C、每种物品最后1单位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D、A与C都对7、某人消费苹果与香蕉,而且处于消费者均衡。

最后一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0。

最后一根香蕉的边际效用为5。

如果苹果的价格为0.5元,我们就可以知道,香蕉的价格应该是( b)A、0.10元B、0.25元C、0.05元D、1.00元8、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边际效用理论的假设( b )A、消费者从消费物品中得到效用B、边际效用为正数C、当用于所有物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效用实现了最大化D、随着一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9、一种物品价格上升会使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这种现象被称为( b )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C、需求规律D、消费者均衡10、如果一个人把所有收入用于支出,他的消费计划是用于X物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为4,用于Y物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为2那么( a )A、增加X物品的消费减少Y物品的消费可以增加效用B、减少X物品的消费增加Y物品的消费可以增加效用C、Y的价格一定是X的价格的两倍D、实现了效用最大化11、参见表3-2表3-2X物品数量(价格2元)X物品的效用Y物品数量(价格1元)Y物品的效用1 2 3 4 5 6 203242485254123456142432374042根据3-2。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总目录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导论第二篇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第五章产品市场理论第六章生产要素理论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第三篇宏观经济理论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二章开放经济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部分联系的2、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指()A.技术B.信息C.价格D.行政命令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是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D.由于存在资源浪费而产生的稀缺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市场出清D.完全理性6、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B.通货膨胀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7、关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并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相互补充的。

B.规范经济学是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是以规范经济学作为指导的。

C.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的、决策性的问题,就越具有规范性。

D.以上说法都对二、多项选择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体格决定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A.宏观经济政策B.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下列关于资源稀缺性的正确的说法有()A.资源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B.地球上的资源本来就少C.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D.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三、判断题1、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何维达《经济学教程》章节题库(消费者行为理论)【圣才出品】

何维达《经济学教程》章节题库(消费者行为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1.效用答: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

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

2.基数效用答: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做效用单位。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1/P1=MU2/P2=λ。

式中,MU1、MU2分别表示产品1和产品2的边际效用,P1、P2分别表示产品1和产品2的价格,λ表示货币的边际效用。

该消费者均衡条件意味着: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3.序数效用答: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一个有点类似于香、臭、美、丑的概念,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RS12=P1/P2。

式中,MRS12表示产品1对产品2的边际替代率,P1、P2分别表示产品1和产品2的价格。

该消费者均衡条件意味着: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MRS12),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P1/P2)。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有:①人的欲望虽然多种多样,永无止境,但生理等因素的限制,就每个具体的欲望满足来说则是有限的。

最初欲望最大,因而消费每一单位商品时得到的满足也最大,随着商品消费的增加,欲望也随之减少,从而感觉上的满足程度递减,以致当要满足的欲望消失时还增加消费的话,反而会引起讨厌的感觉。

消费行为理论答案

消费行为理论答案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D .不变动 B .消费者的偏好 D .货币的购买力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需求定理。

基数效用论的边际 效用分析和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都是用来解释消费者行为的, 这两种方法说明的道 理是同样的,即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

本章重点:(1) 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 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关系。

(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5) 无差异曲线及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6) 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7) 价格消费曲线与收入消费曲线。

习题1、 名词解释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剩余、无差异 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恩 格尔定律。

2、单项选择题1)当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B )。

A. 边际效用为最大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 2)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B )。

A .可以替代的B .完全替代的C .互补的D .互不相关的 (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 4)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 X 和 Y 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C )。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D .边际成本之比(5)商品 X 和 Y 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C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 6)预算线反映了(A )。

A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C.消费者人数(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则会( A )这种商品的购买。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 - 副本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 - 副本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欲望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可能线补偿预算线消费者剩余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二、简答题1.根据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是怎样的?2.用实例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基数效用论如何论证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的实现?基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4.序数效用论如何论证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的实现?序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5.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6.序数效用论是如何说明价格---消费曲线的?7.什么是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为什么呈现递减趋势?8.用已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投资谚语:“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计算题1.已知某消费者每月收入为1200元,花费用于X和Y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的价格P X=20,Y的价格P Y=30,求:(1)为使他获得的效用最大,他所购买的X和Y商品的数量各应该是多少?(2)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保持他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3)假设该消费者的消费组合正好代表全社会的平均数,因而他原有的购买量可以作为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加权数,当X的价格提高44%时,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多少?2.某人的效用总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个单位的X产品与14个单位的Y产品,试求:①消费者的总效用。

②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的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个单位的Y产品?3.某消费者的月收入为500元,可购买两种商品X和Y其价格分别为P X=20元,P Y=50元,决定预算线方程式和斜率分别是多少?如果月收入从500元增加到700元,会不会改变预算线的方程式和斜率?4.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X和商品Y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20元和P Y=3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Y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5.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21所示。

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线价格—消费线二、填空题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分析法。

2.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用和来解释。

4. 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

5. 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6.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的曲线,其斜率为,表明两种商品不能同时或。

7.如果无差异曲线上某点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个单位的X而获得1个单位的Y。

8. 在同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效用。

9. 边际替代率可以转换成之比。

10*. 互补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与横轴平行的部分MRS= ,而与纵轴平行的部分MRS= 。

1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为。

12.当商品价格不变,收入水平发生变动时,预算线。

13.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三、选择题1.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A.取决于它的有用性的大小; B.取决于它的价格;C.可以比较; D.A和C;2.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为()A. 正值;B. 负值;C. 零;D. 不确定;3.消费者购买每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A.消费者从消费第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B.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物品中获得的总效用;C.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D.消费者消费最后一单位物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4.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为50元,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5元和4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和5单位Y,商品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A. 按原计划购买; B.减少X和Y的购买量;C.增加X、Y的购买量; D.增加X的购买量同时减少Y的购买量;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 D.消费剩余部分;6.对一个消费者来说古典音乐的磁带对流行音乐的磁带的边际替代率是1/3,如果()。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二、选择题1、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A.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趋势;B.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的趋势;C.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效用有下降趋势;D.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4、小明消费了5个单位的妙芙蛋糕,第一块蛋糕的边际效用为10,第二块的边际效用为12,第三块为8,第四块为3,第五块为-2;当他消费者五块蛋糕时,他从中得到的总效用为A. 信息不够。

算不出总效用;B. 31个单位;C. –2个单位;D. 35个单位。

5、如果无差异曲线呈现直角型的话,说明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替代品;B. 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互补品;C.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偏好较强,对两一种商品无所谓;D. 两种商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厌恶品。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 消费者偏好;B. 消费者收入;C. 所购商品的价格;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沿着某一条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A. 说明消费者收入的增加;B. 说明消费者对两种产品是无差异的;C. 说明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D. 说明当消费者多消费一个单位X时,如果要保持效用水平不变,将少消费Y。

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名词解释
总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
吉芬物品
完全互补品
完全替代品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判断题
1.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

2.一般来说,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移动,边际替代率递减。

3.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边际替代率越大。

4.当预算增加时,预算线向外平移。

5.X 轴上的商品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预算线向内旋转。

6.要实现效用最大化就必须将全部预算用于消费。

7.边际效用是当总效用最大化时,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

8.在预算线上的各种商品的组合其支出是相等的。

9.对一种物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由该物品的边际效用决定。

10.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很多想换出去的物品,他
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交换另一种物品。

11.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越困难,无差异曲线就越凸向原点。

12.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1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1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物品是正常品,那么收入效应引起该
物品需求量减少。

1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品。

单项选择题
1、商品消费越多,每额外增加一单位消费的边际效用(),所以消费者愿意
花费()去获得额外一单位商品。

A 减少,更少
B 增加,更多
C 减少,更多
D 增加,更少
2、消费者选择理论中,在既定的预算下,使得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的条件是()
A 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
B 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
C 边际替代率不变
D 以上均不对
3、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 可以互补的
B 完全替代的
C 完全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数量
5、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
A 无差异曲线
B 边际替代率
C 预算约束线
D 消费限制
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 边际效用为正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负
D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7、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 )
A 中石化加油站的汽油和中石油加油站的汽油
B 右脚鞋和左脚鞋
C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 雪花啤酒和哈尔滨啤酒8、
消费者剩余是()
A 在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
B 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
C 在需求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
D 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
9、买者的支付意愿是()
A 买者的消费者剩余
B 买者的生产者剩余
C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大量
D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小量
10、一种物品的价格沿着一条不变的需求曲线上升将()
A 增加消费者剩余
B 减少消费者剩余
C 消费者剩余不变
D 以上都有可能
11、假设可以购买三个相同的花瓶。

买者甲愿意为一个花瓶支付30 元,买者乙愿意为一个花瓶支付25 元,买者丙愿意为一个花瓶支付20 元。

如果价格是25 元,将卖出多少花瓶?这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A 将卖出一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30 元
B 将卖出一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5 元
C 将卖出两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5 元
D 将卖出三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0 元
E 将卖出三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80 元
12、假设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三明治和比萨饼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我们用横轴表示比萨饼数量,用纵轴表示三明治数量,而且,如果比萨饼的价格是10 元,三明治的价格是5 元,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
A5 B10 C2 D0.5
13、假设我们用横轴表示X 物品的量,用纵轴表示Y 物品的量。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几个单位X 来获得1 单位Y?()
A5 B1 C1/4 D4
14、假定X 和Y 的价格P X和P Y已定,当MRS(XY)>P X/P 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将()
A 增购X 减少Y
B 减少X 增购Y
C 同时增加X、Y
D 同时减少X、Y
15、如果闲暇是一种正常品,工资增加()
A 总会增加劳动供给量
B 总会减少劳动供给量
C 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就增加劳动供给量
D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增加劳动供给量
简答题
1、李华的午餐是面包和饮料。

他发现,对他来说,MU 面包/P 面包超过了MU 饮料/P 饮料,而他并
不想改变自己在午餐上的支出,面包、饮料的市场价格又既定不变,
则他应当多买些面包还是多买些饮料才能使总效用增加?
2、根据序数效用论(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
3、假设你只能得到两种物品——苹果和橘子。

假设苹果核橘子的价格翻一番,你的收入也翻一番。

你选择消费的苹果和橘子会发生什么变动?
4、为什么大多数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计算题
1、花椰菜的供求如下式所述:需求:Q d=100-2P,这里Q d是需求量,P 是需求价格。

供给:Q s=4P-80,这里Q s是供给量,P 是供给价格。

计算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

2、已知某君收入每月 120 元,花费于两种商品X 与Y,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 的价格P X=2 元,Y 的价格P Y=3 元。

(1)为使获得的效用为极大,他购买的X 与Y 各为多少?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各为多少?
3、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所示,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品2 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U 型曲线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均衡点。

已知商品 1 的价格P1=2 元。

X
1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 的P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 点的MRS12的值。

4、消费 x、y 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方程为 M=xy,x、y 的价格均为 4,
消费者的收入为 144。

(1)求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量;
(2)若x 的价格上升到 9,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量有何变化?
(3)x 价格上升至 9 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满足程度,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
多少?
(4)求 x 价格上升至 9,所带来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综合运用题
1、Jim 只买牛奶和点心
(1)在第一年中,Jim 赚了100 美元,牛奶为每夸脱2 美元,点心为每打4 美元。

画出Jim 的预算线。

(2)现在假设在第二年所有价格都上升了10%。

而Jim 的薪水也增加了10%。

画出Jim 的新预算线。

与第一年的最优组合相比,第二年牛奶和点心的最优组合会怎么变动?
2、一个大学生有两种吃饭的选择:到食堂吃每份6 元的饭,或者吃每份1.5 元的方便面。

他每周的食物预算是60 元。

(1)画出表示到食堂吃饭和吃方便面的预算线。

假设二者的指出量相等,画出一条表示最优选择的无差异曲线,用A 点来表示最优选择。

(2)假设方便面的价格现在上升到2 元。

用(1)中的图说明这种价格变动的结果。

假设现在学生只能把30%的收入用于到食堂吃饭。

用B 点标出新的最优点。

(3)由于这种价格变动方便面的消费量会发生什么变动?这种结果说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什么样的?
(4)用A 点和B 点画一条方便面的需求曲线。

这种物品是什么类型的?
3、考虑一对夫妇关于要多少孩子的决策。

假定这对夫妇一生中有20 万个小事可以用于工作或是抚养孩子。

工资为每小时10 美元,抚养一个孩子需要2 万个小事。

(1)画出表示一生消费和孩子数量之间的预算线(不考虑孩子只能以整数进入家庭这一事实)。

说明无差异曲线和最优选择。

(2)假设工资增加到每小时12 美元,预算线怎样变动?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讨论这种变动对孩子数量和一生消费的影响。

(3)我们发现,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一般人要的孩子数量也少了。

该事实与这个模型一致吗?解释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