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学案5.1意识的本质
生活与哲学教案: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能力目标:使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教学难点】意识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整个世界包括三部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由物质决定的。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为什么人的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讲授新课: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火中放置一个香蕉,人用杯子从附近的水缸中取水灭火后拿出香蕉来吃,猩猩很快学会了.当人把火堆放到猩猩经常玩耍的小河边时,人们发现猩猩并没有从身边的小河中取水灭火,而是走过小桥,从远处的水缸中取水,再走回来灭火。
我们可以从这个实验看出,猩猩并不知道小河的水和水缸的水都是可以灭火的,对它来说,有用来玩耍的水,还有用来灭火的水,二者是不一样的。
猩猩只是机械地模仿人,其智力水平仍然属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并不是意识。
黑猩猩和人都属于高等动物,为什么只有人具有高级的反应形式——意识呢?人的意识是某个神赐予人类的吗?(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板书)物质通过自身的发展产生意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由无机物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的产生这样几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生命物质的简单反应形式.(图片:自然界的“岩石风化"、“水滴石穿”铁生锈踏雪留痕水中映月等现象。
)地球上最早存在的无生命的无机物,尽管还没有感觉、意识,但都具有简单的反应形式。
这是一种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过程,是没有选择性的、完全被动的反应形式。
第二阶段是低级生物对外界刺激的感应特性.(图片:1.向日葵总是面向太阳的方向,2. 变形虫受到食物刺激,就会接近实物,把它吸入体内3.用手触摸含羞草的叶片,叶片卷起)无机物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有机物,出现了生物反应形式。
哲学与生活《意识的本质》教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意识的本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忆目标: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2、理解目标(1)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3、运用目标结合所学哲学原理,分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能力目标通过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教学重点难点:意识的本质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导入新课】“神九飞行”是一次非常完美的飞行任务,又一次让载人航天精神“从地面升到天空,从天空安全返回”。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思考讨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体现怎样的哲学道理?我国为什么要提倡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一、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课堂探究】P35页想一想,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探究提示】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等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这是物体在外部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
如滴水穿石、风吹草动、铁皮生锈。
B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5.1意识的本质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第4、5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 唯物辩证法 第7-10课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 的世界,世 界的真正统 一性就在于 它的物质性
整个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意识(精神) 世界,为什么却说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无机物
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人
滴水 石穿
植物 向阳
动物的 反射
思维着的 精神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简单 反应
刺激 感应
感觉和 心理
人类 意识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由最低级的反 应形式逐步进化的结果。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猎狗捕猎
猴子表演节目
黑猩猩吃香蕉
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上述动物 很聪明,那么这些动物的心理能称之为人的意识 吗?为什么?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阅读思考:
(1)如何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脑与动物的大脑有何不同?动物的大脑 为何不能成为意识的物质器官? (3)为什么说离开了客观对象,意识也就无法 产生和发展?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思维着的精神(意识)
探究1:人与猴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了解意识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 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 反映。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 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 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 真务实,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生活与哲学第5课1框 意识的本质

如果为了安全而不和大海在一起,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No.8316 31311.科学家的试验表明,猴子经过训练可以学会用水桶从水缸里打水浇灭燃烧着的火。
但它不会就近用别的水来灭火。
因为它A.没有感觉B.不会说话C.没有“凡是水都能灭火”这种意识D.没有经过进一步的训练 12.从意识的产生来看,意识更重要的是____的产物。
A .自然界长期发展B .物质世界C .大脑D .社会发展 13.材料一 “表象不是头脑的(生理的、心理的、心理物理的)机能。
”“思维也不是头脑的产物,甚至也不是头脑的生理机能或一般状态。
” ——阿芬那留斯,转引自《列宁全集》第18卷,第255页。
材料二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材料三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列宁)材料四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晴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 ——《鲁迅全集》第6卷,第219页。
材料五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 l12页。
请问答:(1)材料一、二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2)材料三、四、五阐述了哪些哲学原理?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3.11.17【预习案】【学习目标】把握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两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意识的本质》教案

《意识的本质》教案《意识的本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意识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2、掌握意识的本质,了解意识的作用和价值。
3、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观。
二、教学内容1、意识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2、意识的本质。
3、意识的作用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一些意识现象,如意识到身体的动作、意识到外界的刺激等,引入本课主题——意识的本质。
2、新课内容(1)意识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
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也包括内在的情感、意志和意愿等。
基本特征:意识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它有明确的目标和意图,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进行判断和决策,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它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的存在依赖于人脑的生理基础,人脑可以处理外界的信息,产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同时,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在长期进化中所获得的文化和知识。
(3)意识的作用和价值。
意识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调整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反应。
同时,意识也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身和周围的世界,提高个人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的文化水平。
3、课堂小结:总结意识的本质、作用和价值,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成功地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意识现象,引发学生对意识的探究兴趣。
同时,通过讲解意识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本质、作用和价值,使学生对意识这一概念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2、不足之处:在讲解意识的作用和价值时,可能有些表述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意识的本质教案范文

意识的本质教案范文教案:意识的本质教学目标:1.了解意识的定义和特征;2.探讨意识与大脑活动之间的关系;3.探究意识的本质及其在思维、知觉和情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意识的定义和特征;2.意识与大脑活动的关系;3.意识的本质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 ppt;2.视频资源:意识和大脑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提问:你们对意识的定义了解多少?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Step 2:讲解意识的定义和特征(10分钟)用ppt展示意识的定义和特征,解释每个特征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讨论,意识的定义和特征对我们了解意识有何帮助。
Step 3:观看视频(10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个关于意识和大脑活动之间关系的视频。
视频中会有一些实验和案例,用来说明意识和大脑的关系。
Step 4:讨论意识和大脑活动的关系(10分钟)学生观看视频之后,老师提问:你们通过视频了解到了哪些关于意识和大脑活动的信息?你们觉得意识和大脑活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Step 5:讲解意识的本质(15分钟)使用ppt讲解意识的本质。
引导学生思考: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它在我们的思维、知觉和情感中起到什么作用?Step 6: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你认为意识的本质是什么?2.意识如何在我们的思维、知觉和情感中发挥作用?Step 7:小结和展望(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
展望下节课的主题:睡眠与意识。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
生活与哲学5.1 意识的本质

D
•探究三: •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那么 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 了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 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 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生活习性和 狼一样,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 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 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 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
促进了意识的表 达手段:语言的 产生,提供和丰 富了意识内容。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探究二:有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 超过人脑? 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 人脑的水平? 以上探究说明了什么?
科幻电影定义为包含着某种因素的电影,这些 因素是基于科学(包括现有的科学和假设的科学) 而假想出来的。在今天的世界中,它们是不可能 发生的,或还没有发生的。由此可见科幻电影的 产生 A.来源于人们对未来的设想 B.以自然科学的产生为基础 C.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根源于人们创造的主观世界
c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 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 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 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 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 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 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意识的本质
• 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 •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 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 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 映象。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5.1 意识的本质(共22张PPT)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5.1 意识的本质

第一信号系统 (具体事物刺激) 第二信号系统 (语言刺激)
望梅止渴 说梅止渴 谈虎色变
动物与 人共有
人类特有
探究四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 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呢?
狼孩的故事
由于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所以不可能产生意识。
狼孩
1929年,在印度加尔各 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 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 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个 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 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 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 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母狼 养大的裸体女孩,小的有七 八岁,大的只有十一二岁。 她们的习性象狼,吃生食, 爬行,不会说话,不会思维, 只会象狼一样嗥叫,常常在 晚上出来觅食。
探究二
2、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 而来的,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 发展为人的意识?
动物心理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其根本原因:
动物不能使用劳动工具劳动,没有高度发 达、高度完善的人脑。 纯碎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劳动是整个人 类生活的第一个基 本条件。劳动不是 消极地适应环境, 而是积极地支配自 然,改造自然。制 造和使用工具的需 要使人直立行走, 解放双手。
注意: 1.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动 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活动。 2.不能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看成是直 观的镜子对事物的反映。因为意识活动具有 创造性特点。 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大 脑对客观事物的放映。因此,动物的大脑不 能产生意识。 4、电脑 ≠ 人脑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 能。“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 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 的区别。电脑不能产生意识。
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一框意识的本质学案1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一框意识的本质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意识的本质。
2.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通过对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反映的事例,分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通过人与动物心理的形成区别,分析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的学习,使自己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意识的本质的学习,感悟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课前知识准备依据题纲通读教材,思考后面问题:(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起源看)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⑴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⑵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是:2、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一开始是的产物,的产物。
它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看)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⑴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⑵人脑结构的性和组织的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的实现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活动实现的【点拔】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的本能。
条件反射包括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一信号系统以及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点拔】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4.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结论】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的,意识是派生的,决定。
问题:1.非生命物质对外来刺激有哪些反应?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对外来刺激又有哪些反应?2.劳动在促使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了怎样的作用?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活与哲学:5.1《意识的本质》课件

C
5. 在客观世界中,本来没有上帝鬼神,但在宗教 中却有上帝鬼神之类的观念。从本质上看,宗教 是( ) A、人脑对客观事物所做出的超前反映 B、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D、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
5. 在客观世界中,本来没有上帝鬼神,但在宗教 中却有上帝鬼神之类的观念。从本质上看,宗教 是( )
• 1秒内,人脑会发生10万种不同的化学 反应,进行形式多样的意识活动,形成 人们感觉、知觉、情绪、感情、记忆、 思维等心理现象 • 打乒乓时,视 神经以120米/秒的速度报 告大脑,大脑在1/1000秒内作出反应、 判断并通过神经系统传到手、胳膊、腿 等器官
• 人的大脑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每个神经 细胞都好象一架电子计算机,可输入信息, 也可输出信息。据推测一个人的脑子一生可 储存1000万亿个信息单位,相当于世界图书 馆藏书的信息总量。 • 人脑还有200多个功能区,它们各司其职,分 工合作。
3. 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 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 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 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 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
C
①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②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③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④可以在人间找到它的原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但却有鬼神 观念,可见,错误的思想不是对客观 事物的反映.???
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象 西方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 神的。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
鬼神观念的形成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 ‘天马行空’ 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 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 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意识的本质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一框意识的本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
②理解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进一步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能力目标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学习重、难点】①重点: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难点:意识的起源。
【自主梳理与课堂探究】一、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⑴__________ 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⑵________ 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的----________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_________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拓展提升】意识的产生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具有反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想一想:1、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2、如果人一出生就不在社会中生活,那么人就不会形成意识,这说明了什么?【实例探究】一.1.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级)A.物质的反应特性B.人脑C.思维着的精神D.生物的反应形式2.“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级)A.有了人的存在就一定会有意识 B.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C.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三十多个婴儿是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其中狼孩最多,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5.1意识的本质 课件

水滴石穿
铁制品生锈
岩石风化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第二阶段: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5
刺激感应性,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 感觉是在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含羞草
向日葵
第三阶段: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6
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和简单的 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 已具有初步综合和分析的能力。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14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15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 器官。
(2)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 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16
思考: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注意1: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注意1: 意识产生的前提: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9
思考
高等动物如猎狗、狐狸、 海豚等有较复杂的心理活 动,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 的意识呢?
10
劳 动
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与
社 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生成
会
19
客观存在 原材料
实践 人脑
生活
加工 形成
厂房和机器
意识 产品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则是客观的。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内容、本质)
20
你看到了什么人? 少女? 老妇?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5.1意识的本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5.1 意识的本质一、明确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意识的本质。
(2)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通过对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反映的事例,分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通过人与动物心理的形成区别,分析说明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能力目标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自己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意识的本质的学习,理解人的意识的形成,进一步感悟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三)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法探究法点拨法二、课前预习案(一)教材助读(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______ _____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 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___的产物,_________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_____ ________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____________的产物。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没有_____ __________,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_______的机能。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_____ _______。
不管是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都是人脑对_____________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因此,意识是_________的主观映象。
离开了_________,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_ ____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______________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_____________的主观映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导学案【基础知识梳理】一.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⑴.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⑵.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是:2.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比较高等动物复杂心理活动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是因为:二.意识的生理基础⑴.产生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⑵.意识活动的实现过程:三.意识的内容⑴.从形式上看:⑵.从内容上看:【知识拓展】1.正确理解意识的产生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反应特性刺激感应感觉心理意识⑵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2.准确把握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⑴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⑵①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不能说意识来源于人脑,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不要把人脑说成是大脑。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电脑不能产生意识。
3.准确理解意识的内容与形式①意识生成的因素: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生活和实践是生成意识的源泉。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从性质上来看,意识有正误之分;从层次上看,意识有感觉和思维之分;从内容上看,有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有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还有对未来的预测。
无论是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③“反映”不是“直接的等同”,不是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体现着人们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这种能动性表现在它具有选择性、抽象性和创造性。
【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活动一:找一盆含羞草让学生试验它的应激性,用课件展示图片:《葵花的向阳特性》、《岩石的风化》、《小狗啃骨头》,并阅读下面的笑话:《驯驴》郑板桥的出生地兴化镇,有个凶狠阴险的绅士。
他在镇上开当铺,在乡间置田产,是一个老奸巨滑的吸血鬼。
更刻薄的是,他制定一条规矩:凡欠他的债,种他的田,进出他家当铺的人,见到他都得给他叩头、让路,如有抗拒,他就送你坐牢。
痛恶这个劣绅的少年郑板桥,发现他有个癖好--有事出门就骑驴。
郑板桥琢磨抓住他这个习惯治治这个坏蛋,替大家出口怨气。
那绅士的毛驴总拴在他家房前的一棵槐树下。
郑板桥趁人不在偷偷地上前用竹鞭猛抽驴屁股,抽一鞭,就向驴打个躬,这样反复多次地打,也反复多次地给驴鞠躬。
时间长了,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向驴打个躬,那驴子就像被打疼了屁股似的,惊得乱踢乱蹦。
一天早上,劣绅骑上毛驴到官府答对一件案子,要官府替他整治"刁民"。
郑板桥迎面走来,恭恭敬敬地给绅士老爷深深鞠躬,绅士满心高兴,可是他的坐骑却吓得连蹦带踢,顿时把他狠狠的摔到乱石堆里,摔得鼻青脸肿。
从此郑板桥见他骑驴,总是打躬,他也总是挨摔,吃了不少的苦头。
绅士回到家里,悄悄地对他的小老婆说:"郑家那小子,别看他家穷,将来必定大富大贵。
他向我打躬行礼,我都受用不起,每回都从驴背上摔下来。
"他老婆说:"以后你就让他免礼吧。
"思考和讨论: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在自然界里,一切物质,不论是有没有生命的,都会有一些反应特性:向日葵会向着太阳转,含羞草被碰到之后就会把叶子收起来,小狗和驴子的条件反射,这些是否就是意识呢?如果不是,它们和意识又存在什么关系?活动二:用课件展示狼孩的图片和资料: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
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一岁半。
都是在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
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
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都是在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
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
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都是在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
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
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
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
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
她们惧怕人,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其次中小孩。
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处乱窜,象狼那样嚎叫,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
中国也有类似狼孩、猪孩的报道,结果和印度狼孩大致相似。
讨论:1.狼孩有没有意识?说说你们的看法。
2.为什么狼孩没有意识?: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
人脑的绝对量大大超过其他高等动物的脑量,黑猩猩的脑量大约400克,大猩猩的脑量大约是540克,猿人的脑脑量在850-1000克之间,现代人的脑量约为1500克。
人的脑重约为体重的1/50,黑猩猩约为1/150。
人脑具有复杂的结构。
人脑是具有高度组织和复杂结构的物质系统。
整个人脑的神经细胞多达1 100亿个,其中仅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有150亿至300亿个。
每一个神经细胞都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接,并和感觉器官的神经末梢相联系,形成“等级式”的网络结构。
人脑的不同部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大脑左半球是主管语言、符号、抽象逻辑思维的神经中枢,右半球是主管颜色、声音、空间位置、形象思维的神经中枢。
主客体相互作用时,信息通过耳、眼、鼻、舌、身各种感官转化为神经冲动,由神经传导到大脑,引起大脑皮层活动,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绪等意识活动。
离开了人脑神经活动生理过程,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
人脑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完善的功能,可以说人脑是一个超级信息处理器。
讨论:人类从小有狼抚养会变得跟狼一样,无法产生意识。
那么,狼由人来抚养,会不会表现得像人一样,产生人类的意识呢。
活动三: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星人、鬼神的图片材料二:龙的图片和资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是地球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龙”,那么“龙”的观念又是从何而来呢?“龙”的观念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
当时人们为了表明自己祖先的强悍,就从他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种动物身上取材,逐步创造了“龙的”形象。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东汉人王符曾指出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它能在天上飞、地上跑、水中游,集海陆空于一身。
材料三:(笑话)两个住在茅屋里的姑娘畅想当上皇后的享受。
一个说:“我若当上皇后,一定找两个丫鬟,一个帮我喂猪,一个替我打草”。
另一个说:“我若当上皇后,一定预备两个大罐子,一个盛红糖,一个盛白糖,想吃红糖有红糖,想吃白糖有白糖。
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加以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根据以上图片和材料,如何理解这句话。
【当堂达标】1. (2010·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读下表:左右脑迥异的八大特征据表,人脑是()A.意识的来源B.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2.(2011·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 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
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
这种观点否认了() ①意识不仅仅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②意识是人脑的特有的机能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②纯粹的动物心理也会自发地产生意识③人类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④意识从来就是社会的人的意识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4.《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了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 )A.意识无法反映未来B.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C.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5.(2010·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11月期中)据推测,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埃及人就恐惧死亡,相信来世或多或少能摆脱这种恐惧,因此,当时的人们在埋葬死者时就进行了精心准备。
进入法老时代,由于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级制度逐渐森严,人们对美好来世的向往更加迫切,进而形成了对死者尸体的崇拜。
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并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D.错误意识是人们凭空想象的6.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狼孩”、“猪孩”等虽为人所生,但是他们长期脱离社会,因此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这表明( )A.意识并非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大脑的产物C.意识并非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11·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
此次亚运会的会徽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
这个设计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
此次亚运会的会徽设计,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说明()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2010·潍坊期中)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观念。
对此解释错误的是()A.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特殊形式的反映B.意识可以凭借人们的主观想象而产生C.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D.意识可以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3.近几年来,约有8000条新词产生。
诸如驴友、粉丝、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等。
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4.(2011·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高二下模块考试)“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祁《玉楼景·春景》中的名句。
清代著名诗词评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其作过如下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但同时代的著名的诗人李渔却在《窥词管见》里说:“此语殊难索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