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科研选题方法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科研选题方法

第二节 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选择 和确定尚未认识而又必须探索和认识的问题。简言之,
本节主要介绍: 科研选题在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研选题的步骤和方法、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科研选题的类型。
一、科研选题在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广义上说,选题 包括两个方面,即确定研究方向和选定研究课题, 决 定研究者在较长时间内科学研究的方向, 则是在主攻 方向上选定研究的内容。
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所选出来的课题必须符 合社会的需要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1) 社会的需要主要包括:
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的需要等 。
(2)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基础性研究。 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主要指在选题过程中,还应
该注意选择那些基础科学研究和理论科学研究方面的课题。 一般来说,由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课题,
③主客观条件相结合。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即选择课题时必须考虑仅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 时间的合理运用;把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与学术价值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要以尽可能 少的投入来研究出更大的科研成果。
树立总体观念、全面考虑、综合考察。总之, 需要性原则是选题的 ; 科学性原则是 ; 创造性原则是 ; 可行性原则是 ; 合理效益性是
科研选题的步骤和方法
阶段。运用科研选题的原则,从若干个科
学问题中
这一阶
段主要靠研究者的科研经验、知识、才能而决定。
有利于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以便对课题进行修改、充 实和完善。
①研究哪些理论或技术问题;②课题的全称、分题、副题 ③课题的来源和立题的依据;④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⑤国内外对本问题的进展情况;⑥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⑦采用什么方法;⑧完成的时间和预期的结果等。

科研方法设计PPT课件

科研方法设计PPT课件
靠性。
03
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调查研究法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研究社会现 象的方法。它通过调查、观察、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运 用统计、描述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社会现 象的本质和规律。
特点
调查研究法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它通过科 学的方法和程序,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从而得出客观、准确的研究结果。
实验设计法包括实验目的、假设、变量选择、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分析、结论等步骤。
详细描述
实验设计法的步骤包括确定实验目的和假设,选择适当的变量和实验操作方法,进行实 验操作并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推 广性。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无关变量和误差变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确定研究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 的,确定研究范围和对象。
实施调查
按照调查方案进行调查,收集 数据。
撰写报告
将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对研 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并提 出建议和展望。
04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来获得研究 数据的方法。
详细描述
VS
详细描述
文献研究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 各种学科领域的研究。例如,社会科学、 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经 常使用文献研究法来研究各种社会现象、 历史事件、经济趋势和组织管理等。此外 ,对于一些难以进行实地调查或实验的研 究对象,文献研究法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
文献研究法的步骤
总结词
案例二:调查研究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结词

科研方法

科研方法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含义研究是指人们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以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活动探究。

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1)现象与客观事实;(2)科学理论(3)方法技术。

学前教育研究就是研究者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究,以揭示学前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解决学前教育实践的问题、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活动。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一)按研究的目的,学前教育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又称基本理论研究,是研究教育的事理,揭示教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法则或规律的研究,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它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基础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以揭示教育现象的规律、形成教育理论为目的;一般不考虑教育眼前的实际问题,其成果也不一定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所采用;一般由专家、学者承担;研究结果注重一般知识、普遍原理原则的建立,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

应用研究是将教育法则或规律运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以直接指导或改进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的研究,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前的实际的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它回答“是什么”及“怎么办”的问题。

应用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特定的应用目标;在将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化过程中提出较强针对性的应用理论和方法;研究结果一般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

(二)按研究方法的性质(即研究是否关心数量变化),学前教育研究分为定性研究(质的研究)和定量研究(量的研究)定性研究是基于描述性的研究,是运用文字来描述教育现象,以此理解其性质或意义的研究。

定性研究本质上是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事例中归纳出一般的原理。

定量研究是运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对象,通过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以判定事物的性质和变化、得出有意义结论的研究。

定量研究本质上是个演绎的过程,即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事例。

(三)按研究所针对问题的内容和性质,学前教育研究分为价值研究和事实研究价值研究是以教育中的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要回答的是“为什么、为谁、什么目的”等问题,研究结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主体或其所代表人群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

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

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

演绎法的 形式
2
1
演绎的条件
逻辑方法
3
演绎的局限性
4
演绎的作用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逻辑方法
类比的类型
1
简单共存类比 因果关系类比
2
3
对称类比
4
协变类比
5
综合类比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A
肉眼观察
量的观察
D
观察的 类型
B
仪器观 察
质验方法
1
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
——数理方法
假说的 来源
科学观察或科学实验中发现了旧理论无法解 释的新现象,需要提出一种试探性的假说。
原有的理论存在某些缺陷,为了解决新事实 与旧事实的矛盾提出新假说。
假说的 来源
假说的 来源
某个领域内的一组经验材料已经充分,却缺 少某种秩序或规律把这些经验组织起来,这 时促使人们提出新假说。 某个领域内的一组经验材料已经充分,却缺 少某种秩序或规律把这些经验组织起来,这 时促使人们提出新假说。 假说的 来源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实验的基本要求与要领
过程要规范 记录要详细周密 数据要真实可靠 有明确的目的性 有准确性和排他性 有简单性和可行性 有可再现性和稳健性
结果必须能够重复
结论需经历理性思辨
注意结果的反常性
基本要求
要领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实验目标的 制定
实验方案的 设计
实验的程序
演绎法
-通过一般进一步认识个别的主要思维方法就是演绎
类比法
-而通过个别认识个别、或者通过一般认识一般的思

人民大202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教学课件002第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类型与程序

人民大202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教学课件002第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类型与程序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提 出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事实上,假设就是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假 设的提出,会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明确和具体化。
三、设计研究方法
有了假设以后,就要着手设计检验假设的方法,即进行方法 的研究设计。研究设计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认定与问题和假设 有关的变量,选择研究的工具和方法,等等。设计研究方法的前 提是掌握这些方法,了解每种方法的使用前提和条件以及适用范 围,清楚每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有助于选择适当的研究 方法。
六、研究控制的困难性
教育科学研究存在控制的困难性主要是因为教育研究者根本无法 将自身与教育现象隔离开来。在研究形式上,不管研究者是否参与到 研究情境中去,无论研究者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研究者的历史性、 社会性和价值判断都会进入教育情境中去。在教育研究的每个阶段, 包括理论的建构、假设的建立、语言的使用以及结果的解释等都隐含 着教育研究者对教育现象的诠释内容。此外,要对被研究者进行控制 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被研究者的情绪、情感、知识、能力及经验等 都可能会影响研究的结果。
三、根据研究思维的方法分类
(1)思辨研究 (2)实证研究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追求的目的不同。思辨研究追求的是对 真理的认识,实证研究追求的是事实和数据。第二,研究的手段不同。 思辨研究的手段是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实证研究的手段是实验和调 查。
两者的联系在于:一般来说,在实际的教育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 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另 外,思辨研究不一定要与实证研究结合,但实证研究则必须要以一定 的理论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类型与程序
关键词:研究特点 研究类型 研究程序 本章重点: 1.教育研究目的的独特性 2.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3.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什么是科研特色课程设计

什么是科研特色课程设计

什么是科研特色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科研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掌握科研伦理和规范;了解科研项目的和管理。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科研方法独立思考问题,设计实验或研究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学会撰写科研论文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科研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科研伦理和规范、科研项目的和管理、科研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科研论文的撰写等。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科研概述第二章:科研方法第三章:科研伦理和规范第四章:科研项目的和管理第五章:科研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第六章:科研论文的撰写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包括:讲授法:通过讲解科研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科研的基础知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科研案例,使学生了解科研的实际应用和过程。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科研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主要包括《科研方法与应用》等;参考书包括《科研伦理与规范》等;多媒体资料包括科研案例视频、实验操作视频等;实验设备包括实验室、电脑等。

这些资源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作业:布置相关的科研案例分析、实验报告等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运用能力。

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以书面形式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科研方法论全

科研方法论全

科研方法论第一章导论1、19世纪下半叶,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启蒙思想家福泽瑜吉首次把Science译为“科学”。

2、12世纪初,宇宙论者威廉提出了“科学是知识”的思想,认为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的一部分,从而与神学区分开来。

3、《不列颠百科全书》对“science”的解释是“任何涉及真实世界和它的现象的知识系统,这一知识系统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化的实验。

4、科学活动不是人和对象“两体”,而是科学共同体、科学范式和特定的客观对象三体活动,是一项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

5、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科学的三条划界标准:第一,方法论认识;第二,令人信服的确定性;第三,普遍有效性。

6、科学分为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社会科学。

现代科学还包括以人类思维存在为对象的思维科学。

7、哲学与科学的联系在于:科学史全部真正哲学的条件,任何从事哲学思维活动的人都必须熟悉科学的方法。

8、科学按照研究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9、哲学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规律性认识,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概括与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0、自然科学包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它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部分组成。

11、社会科学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

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12、我国教育部讲科学研究定义为: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13、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就表现为创新性和继承性。

14、从研究过程看,科学研究的类型可分为: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

15、基础科学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

16、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

科研方法PPT课件

科研方法PPT课件

总结词
问卷目的明确、问题简洁明了、样本代 表性、数据分析方法选择
VS
详细描述
社会调查问卷设计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 的方法之一,通过设计问卷来收集数据并 探究社会现象。问卷设计时需要明确问卷 目的,问题应简洁明了,具有可操作性。 样本的代表性也是问卷设计的关键因素之 一,最后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分 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THANKSຫໍສະໝຸດ 感谢观看实验设计总结词
实验设计是实验法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实验的效度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实验设计需要考虑研究目的、实验条件、操作流程、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因素 ,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实验设计还需要遵循随机、对照和 重复的原则,以提高实验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
总结词
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是实验法的实施阶段,需要严格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并准确记录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撰写研究报告
将研究过程、方法和结果整理成报告,供学术交流和成 果分享。
研究方法的评估与优化
评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01
根据研究结果,评估所选研究方法是否适合解决特定问题。
优化研究方法
02
根据评估结果,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或调整,以提高研究的效
率和准确性。
探索新的研究方法
VS
详细描述
统计分析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如描述性 统计、推论性统计等,以揭示数据的内在 规律和特点。同时,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 解释和讨论,以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03
观察法
观察法的定义与特点
观察法的定义
观察法是一种通过直接感知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特征和环境条件等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课件(1-5章)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课件(1-5章)
重一基要环础、,研最看究复作杂是、具最有关决键定的性
作用的一步。
应用研究
30
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
选择研究课题的思维策略
研究者的科研能力体现在 能否发现问题、能否在别 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 现新的问题。
31
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
一、怀疑
怀疑是发现问题时最常用 的思维策略。怀疑是每个 人的天赋权利。 由于教育学科还比较年轻,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发展 的水平和层次还不高,因此 通过怀疑产生新问题的机 会不少。
37
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
假设的作用
研究者的科研能力体现在 能否发现问题、能否在别 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 现新的问题。
38
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
假设的类型
39
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
假设的特征
40
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
好的假设的标准
41
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
决定研究变量
研究变量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 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 。通俗地说,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 的因素。 在教育研究中,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研 究要探讨的只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5
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16
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教育研究发展的分类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17
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教育研究发展的分类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18
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教育研究发展的分类
教育研究的范围宽泛,除以上两类划分外,还可按不同标 准进行划分。 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的,具有相对性,有时是互相交叉 重复的。了解教育研究的分类,有利于研究者明确研究 课题的目的和要求,确定研究对象,有利于探索每种研究 方法的基本特点、适用条件和范围。

第二章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常用设计方案

第二章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常用设计方案

第⼆章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常⽤设计⽅案第⼆章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常⽤设计⽅案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中最常⽤、最重要的研究。

临床研究的基本⽬的在于阐明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然病程及其预后等⽅⾯的重要问题,从⽽认识疾病的本质,并进⾏有效的防治,达到保障⼈类健康和促进医学科学进步。

临床研究包括选题、临床研究⽅案的设计、研究的执⾏与观察及总结分析撰写报告等⼏个部分,本章节主要讨论临床研究⽅案的设计。

从临床研究的⽅法划分,可以分为两⼤类:试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

试验性研究可以⼈为地控制条件,能随机分组,有⽬的地设置各种对照,直接探讨某个(些)被研究因素与疾病或事件之间的联系。

常⽤的试验性研究是临床试验,如随机对照试验、前后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系统病例分析等。

观察性研究则不能⼈为地控制试验条件,只能在⾃然情况下,尽量地控制⾮研究性因素,以得到真实性结果。

观察性研究有描述性研究、横断⾯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

其中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设⽴对照组进⾏⽐较性研究,论证强度⽐前两个研究⾼,⼜称为分析性研究。

从临床研究的时向可划分为:前瞻性研究(如随机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等)、回顾性研究(回顾性系统病例分析、回顾性队列研究等)及描述性研究(横断⾯研究、个案报告等)。

第⼀节临床研究的特点和常见偏倚临床医学研究是以⼈为研究对象,尤其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具有⽣物—⼼理—社会属性,这些属性往往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产⽣有意或⽆意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因此,临床研究不同于⼀般的其他科学研究的。

⼀、临床研究的特点(⼀)个体差异⼤,实验条件不易控制众所周知,⼈是最复杂的⽣命体,⼈体的⽣命现象是最⾼级的物质运动形式,不但有⽣理、病理活动,还有⼼理思想活动;不但有⽣物性活动,还有社会性活动。

⼈体之间的差异⼗分显著,既包括⽣理、病理、诊断、性别、年龄及种族等⽣物学指标的差异,也包括社会环境、⽣活习惯、价值取向等⽂化差异。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题库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题库

第一章科学研究概论一、判断题1.技术科学一般要物质生产部门所需要解决的应用问题而划分。

(×)2.对已有知识的分析、整理、综合以及规范化、系统化的实践活动不属于科学研究的内容。

(×)3.应用研究的成功率低于基础研究的成功率。

(×)4.信息论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5.随着科学的发展,特殊研究方法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一般研究方法。

(√)二、单选题1.以下哪个学科不属于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C)A.物理学B.生物学C.医学D.天文学2.以下(D)属于开发研究的特点。

A.研究周期长B.不急于评价C. 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专刊、原理模型D.有很强的保密性3. (C)系统地运用科学实验方法,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A.亚里士多德B.达芬奇C.伽利略D.培根4.《自然辩证法》的作者是(C)A.黑格尔B.马克思C.恩格斯D.维纳5.在自然科学研究诸环节中,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飞跃阶段是(C)A.收集科学事实B.实验探索C.提出科学假说D.验证三、多选题1.哲学传统上包括(ABD)A.形而上学B.知识论C.数学D.伦理学2.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ABCD)A.逻辑方法B.经验方法C.数理方法D.现代方法3.科研方法中的现代方法包括(ABCD)等。

A.系统论B.控制论C.耗散结构论D.协同论4.经验方法包括(BCD)等方法。

A.归纳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量法5.科研能力包括(ABCD)。

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想象能力D.实际操作能力C.生物学中的同位素示踪方法D.突变论方法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一、判断题1.不完全归纳法可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

(√)2.伽利略仅运用实验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的错误观点。

(×)3.在各种逻辑推理方法中,类比法的可靠性最小。

(√)4.运用数学方法最关键的一步是求数学方法的解。

(×)5.概念不能成为科学假说的形式。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章 选择研究课题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章 选择研究课题

例如,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
投掷技术的
生物力学分析
3 研究对象 + 研究内容 + 研究程度
例如,现代篮球运动
浅谈
发展趋势的
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
初探
几个显著特征
⑵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这部分主要是概
括叙述国内外有关本研究课题的研究状况,包括
现阶段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的研究方法、
主要的不同学术观点、当前研究的发展趋势、有
第二章 选择研究课题
本章概要 研究课题的选择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是整个科学研究 工作的首要环节。善于从科学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已知和未知的矛 盾来揭示和提出有创见性的问题,并从各种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 又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是科学研究工作者走向成功的开始。本章 从课题选择的意义、课题的来源、课题选择的原则、课题选择的 方法、课题选择的程序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和介绍了有关课 题选择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科学 家,对于研究课题的选择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 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 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 的真正进步。”
⑸研究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和研究经费的预算
等。根据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数量,列出本课
题研究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已有的和需要购买
的或需要借用的应分列清楚)和研究经费的预算
表。
总之,研究课题的选题报告是科研主管部门审 批课题的依据,是同行专家讨论、评价课题的主 要材料。研究者撰写选题报告时要力求做到概念 明确、层次分明、简明扼要、言之有据,能很好 的反映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无锡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修课《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思考问答题及答案

无锡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修课《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思考问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科学研究的概论1、科学的定义P12、科学的分类P23、科学研究的概念、内容、特征P3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概念及特点P 4~65、科研方法的概念与种类6、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7、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8、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9、专技人员具备的科研能力4、系统方法的定义P715、系统方法的特点P726、系统方法的原则P 73~747、系统解决问题的程序P748、系统方法的作用P759、控制论的概念与研究对象10、控制过程的步骤P 77~7811、管理控制的概念P 78~79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1、经典科研方法分类P262、逻辑方法的分类P263、归纳法的概念与类型P 26~294、演绎法的概念与主要形式P295、演绎法的作用于局限性P 30~316、类比的定义特点P 32~337、类比的类型与格式P 33~358、类比的步骤与作用P 35~369、分析、综合、抽象、具体的特点10、科研中的经验方法定义与分类P3911、观察的定义与类型12、科学观察的原则P4113、实验的定义与基本要素P 42~43 14、实验的特点与作用P 43~4415、实验的类型P4516、实验的基本要求、要领与程序P 46~4817、测量的要求、指标、信度P 48-4918、统计的特点、作用、种类与局限P 50~5119、数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P52~5420、运用数学方法的步骤P5521、数学模型P5522、模拟实验的定义与特点23、模拟的作用于种类P 57~5824、理想模型的特点与作用25、理想实验的作用P6126、科学假说的来源、特征、作用、形式P 62~6427、怎样建立与验证科学假说P 64~66第三章1、老三论与新三论的定义P672、、贝塔朗菲定律P683、系统的概念与特征P 69~7110、结题材料的种类P17411、处理结题材料的原则P1751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P7913、管理控制的目的P 79~8014、信息的概念与特点P8115、信息技术革命的过程P8216、信息反馈P8217、信息方法的作用P8318、新三论的构成P 83~85 第四章1、科学问题的概念、结构P872、科学问题的分类P883、科研选题的概念P884、科研选题的分类与意义P895、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的区别与联系P906、科研选题的来源P 91~957、科研选题的原则P 95~1008、选择科研题目充分估计条件P989、科研选题策略P10110、科研选题的方法P10211、科研选题的程序P103~10712、选题计划包括的内容P10713、确定课题名称的注意事项P10714、科研选题的注意事项P108~110 第五章1、科研资料的特征P1112、科研文献的概念、级别和种类3、学位论文的种类P1144、标准文献包括P1155、专利文献的核心P1166、查阅文献的重要性P1187、如何根据查阅目的明确查阅方向P119~1208、检索工具书的定义种类P1209、国内外知名文献数据库10、搜集文献资料的主要渠道P 120~12611、搜集文献资料的注意事项12、文献搜索的途径和选择原则7、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行为规范P168P 7~9P13P14~17P17~19P20~24P76~77P36~39 P39~41 P56~57P59~60P112~113P121~124P126~127P127~13213、文献搜索的步骤P132~13414、如何鉴别文献资料15、如何整理文献资料16、怎样阅读文献资料弟八早1、国家级研究项目包括P141~1482、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P158~1593、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流程P159~1604、科研项目申报书的主要内容P160~1615、科研项目申报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要求P161~1646、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的技巧P134~135P135~136P137~139P165~167P169~170P176~1778、影响项目负责人作用发挥的因素P1699、项目实施方案应包括12、结题报告的内容和结构13、结题报告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P177~18 714、常见的结题报告形式P182~18315、科研成果的分类P183~18416、科研成果鉴定内容与形式P184~18517、科研成果鉴定的程序P185~18718、知识产权的定义P19019、知识产权的类型P19220、专利申请的类型P19321、科研成果转化分类P196 第七章1、科研论文的概念2、科研论文的特征3、衡量专著的标准4、期刊论文的定义与种类5、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规范P206~208大标题6、参考文献的目的P 2087、论文标题的基本要求P209~2108、层次标题的规范P 210~2119、拟定论文标题的方法和技巧P211~212大标题10、摘要的主要内容P214~21511、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P 21612、摘要的主要类型P217~21813、如何选择不同的摘要类型14、选择关键词的基本规范、顺序和技巧15、引言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6、综述的写作要求P 22417、专题研究论文的征文写作要求P225~22618、征文的写作要点P227~22819、结论的内容P 22820、结论的撰写要求P22921、参考文献的定义P 23022、参考文献著录的作用23、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与原则24、作者及署名规范P236~23725、编、编著和著的定义和区别P 23726、引用的定义和形式27、合理引用和适当引用的规定P240~24228、注释的定义、形式和规定P242~243第八章1、论文内容的检查修改P 2462、提交论文的方式P 2503、如何投稿P244~254大标题4、发表论文涉及的问题P 2445、论文发表程序P255~259标题6、编审初审的内容P 2557、著作权定义P 2578、国内期刊论文发表费用类型P 2589、学术会议定义P 25910、学术会议类型P 26011、国际学术会议模式基本要素12、学术报告定义与类型P262~26313、参加学术会议注意事项P265~26615、学术批评规范P 28016、人及实验研究对象规范P280~28117、科研不端行为及其表现形式P 28218、科研不端行为的危害P 28319、抄袭、剽窃行为的定义、形式和界定20、伪造和篡改的定义、形式和危害I21、一稿多投的定义、形式和界定22、重复发表的定义P 29123、哪些重复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24、如何惩处科研不端行为P293~294 第九章1、科学共同体概念P 2682、科学道德责任主要体现在P 2693、科学道德定义P 2694、科研人员应具备的道德观念和科学品格P270~2715、科研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P198P199~201大标题P 204P202~203P218~219P219~221 P221~222P231~232P232~233P239~240P261~262P284~286P287~288P290~293P292~293P272~273P274~2756、学术规范的概念P 2737、科研人员应遵守的学术规范P274~281大标题8、科研查新的作用P 2749、项目申请应遵守的规范10、引文和注释应遵守的规范P275~27611、参考文献应遵守的规范P 27612、学术成果发表及后续的工作规范P276~27813、学术评价的概念P 27814、学术评价应遵循的规范P279~280一、单项选择题1.科研的()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确立科研课题获取科技事实提出假说设计理论技术检验2.()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论著之分。

第二章科学研究基本方法

第二章科学研究基本方法

第二章科学研究基本方法
科学研究是指利用科学方法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进行深入探究、验证和解释的过程。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现象的特点和规律,收集数据
和材料。

观察法适用于一些场景明显、浅显易懂的现象,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等。

二、实验法: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设置变量并进行系统性的实验,测定数据和结果,验证其合理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法是科学研究
中重要的方法,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直接考察变量与结果之间
的关系。

三、统计法:通过测量、计数、分析和比较数据,运用概率论、
统计学和数学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和描述,从而推断出规律。

统计法常用于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领域。

四、建模法:利用模型来模拟和预测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建立
理论框架、分析模型、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推导出普遍规律。

建模法
适用于大量数据,物理、社会和经济体系等。

五、比较法: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出现象之间的关系,找出共性
和个性,找到规律和解释差异的原因。

比较法适用于不同国家、地区、群体或时间段之间的比较,如比较文化差异等。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
其次取决于研究问题的需求和目标。

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
要全面、深入、系统的思考和分析。

只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才能使研
究结果得到更加准确、科学的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数理方法
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 提供定量分析和理论 计算方法
•可以为科学技术研 究提供严密的推理工 具
•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抽象、 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数理方法
数学方法的应用
1
2
3
....
....
....
抽取数量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
对数学模 型求解
对模型解做出 解释和评价
• 数学方法
–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 运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方法和技巧, 进行数量和结构方面的分析、描述、推导、 运算和判断,揭示其规律性的一种方法,是 人们辨证思维的辅助工具和手段。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数理方法
高度的抽象性 严密的逻辑性 高度的精确性 应用的广泛性
数学方法的 特点
演绎法的 形式
2
1
演绎的条件
逻辑方法
3
演绎的局限性
4
演绎的作用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逻辑方法
类比的类型
1
简单共存类比 因果关系类比
2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称类比
4
协变类比
5
综合类比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A
肉眼观察
量的观察
D
观察的 类型
B
仪器观 察
质的观察
C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1
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实验的类型
1
按实验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实验
2 按实验在科研中起到作用的不同进行分类
析因实验、判决实验、比较(对照)实验、中间实验
3 按实验结果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
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果分析实验
4
按实验场所的不同进行分类
地面实验、空间实验、地下实验
5 按实验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
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
——数理方法
假说的 来源
科学观察或科学实验中发现了旧理论无法解 释的新现象,需要提出一种试探性的假说。
原有的理论存在某些缺陷,为了解决新事实 与旧事实的矛盾提出新假说。
假说的 来源
假说的 来源
某个领域内的一组经验材料已经充分,却缺 少某种秩序或规律把这些经验组织起来,这 时促使人们提出新假说。 某个领域内的一组经验材料已经充分,却缺 少某种秩序或规律把这些经验组织起来,这 时促使人们提出新假说。 假说的 来源
对实验结果的评 价和分析处理
实验实施
实验数据的 处理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测量要求
•测量指标
测量 •测量信度 •测量效度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统计的特点
统计的作用
统计的种类
•数量性
•分析解释
•技术性
•条件性
•简化描述
•判断推论
•描述分析 •统计推论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数理方法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
L/O/G/O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
经典科研方法分类
逻辑方法 经验方法 数理方法
归纳法 演绎法 类比法 分析与综合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量法 统计法
数学方法 政治学 模拟实验 经济学 理想化方法 法学
科学假说 教育学
文艺学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逻辑方法
归纳法
-由个别认识一般的思维方法,就是归纳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数理方法
模拟的特点
以相拟理论为基础
模拟的条件
模型与原型相拟
模拟的作用
扩大领域,提高效率,减少危险
模拟实验
模拟的种类
物理模拟,数学模拟,智能模拟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数理方法
• 所谓理想模型,是指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建 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
– 如:原子模型、层子模型、DNA双螺旋模型、弯曲时 空模型、大地的板块构造模型、大气的环流模型等。
⑴思想模型是科学抽象的产物。 ⑵思想模型是在实验基础上对原型的映像和摹写。 ⑶思想模型是科学理论研究的直接对象。 科学研究的对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理论研究所思考的直 接对象却并非现实存在的客体,而是思想模型。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数理方法
理想模型的特点
理想模型的作用
可变动性
解释功能 判据功能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
——数理方法
建立科学假说的三个阶段
孕 育 阶 段
形 成 阶 段
检 验 阶 段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
——数理方法
科学假说的检验
逻辑分析
M1
实践检验
M2
M4
M3
直接检验
间接检验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
——数理方法
B
假说被部分地修正和 补充而发展为理论
A
假说及其预言被越来越 多的观察实验所证实, 可靠性很高,逐渐被人 们接受为理论
演绎法
-通过一般进一步认识个别的主要思维方法就是演绎
类比法
-而通过个别认识个别、或者通过一般认识一般的思
维方法就是类比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逻辑方法
不同类型的归纳法各有其不同的优缺点,运用归纳法时应根据 研究对象的特点选用其中的某一种类型
完全 归纳法
简单 枚举法
科学 归纳法
归纳法的类型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逻辑方法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实验的基本要求与要领
过程要规范 记录要详细周密 数据要真实可靠 有明确的目的性 有准确性和排他性 有简单性和可行性 有可再现性和稳健性
结果必须能够重复
结论需经历理性思辨
注意结果的反常性
基本要求
要领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实验目标的 制定
实验方案的 设计
实验的程序
假说的 发展
D
假说因全部被推翻而 为新假说新理论所取 代
C
假说本身错误但引出 了正确的理论
谢谢!
L/O/G/O
2
坚持观察的辩证性
4
科学观察的原则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
坚持观察的系统性
3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实验水平的 重要标志
实验 手段 实验 对象 实验者
实验的客体
实验的基本要素
实验的主体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主动变革 性
M1
控制性
M2
实验的特点
M4 M3
因果性
创造性
第二章
经典科研方法——经验方法
条件性
系统性
预见功能
第二章 •
经典科研方法——数理方法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 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 的推测和说明。
– 科学假说的特征:
科学性、假定性、多样性与易变性
科学假说的作用
•假说是通向理论的桥梁,是形成和发展科学 理论的必经途径 •假说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重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