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练习
1,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A.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部、部、部、部和工部。
B.古诗文中经常提到“岁寒三友”,它们是松、、;“花中四君子”是指梅、、竹、。
C.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如已死的皇帝为,已死的父亲为,已死的母亲为,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
2,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A.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官员到职工作叫;授予官职叫;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
B.古人表示年龄都有专门的代称:二十岁叫,三十岁叫,四十岁叫,六十岁叫。
C.我国不少城市有古称或别称,如南京叫金陵,苏州叫,扬州叫,杭州叫,开封叫。
3,在古诗文中,同一事物往往有若干名称。
以下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月亮被称为“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等。
B.雪被称为“琼玉”、“碎玉”、“碎琼乱玉”、“冰花”、“六出”、“梨花”等。
C.信被称为“鸿”、“尺牍”、“尺素”、“函”、“札”等。
D.酒被称为“琼浆”、“玉液”、“玉醴”、“杜康”等。
4,在下面几种语境中敬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语境:①麻烦别人②请人改文③求人原谅④请人批评
A.打扰斧正指教包涵
B.劳驾打扰赐教斧正
C.打扰斧正包涵指教
D.包涵打扰赐教斧正
5,在古诗文中,下列词语各指代什么?
①“汗青”代②“须眉”代③“巾帼”代
④“桑梓”代⑤“轩辕”代⑥“三尺”代
6,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都是海,所以也用“海内”指中国。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使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使北为阳。
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在古代,“仆”可作为成年男子的谦称,“妾”可作为成年女子的谦称。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7,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
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
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8,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
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B.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
变徵,声调悲凉。
C.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刎颈之交、莫逆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
9,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元宵、七夕、重阳、春节
B.春节、中秋、端阳、除夕
C.元宵、中秋、清明、元旦
D.元旦、七夕、重阳、元宵
10,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
按节令的顺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④千门万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①②④③D.④②③①
11,写出下列诗句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民间传统节令的名称。
①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②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刊悲
③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④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
答:①②③④
12,古人文集题名(A)或称作者的字或号,(B)或称其谥号,(C)或称其官职,(D)或称其籍贯。
分别指出下边六种文集属哪一类。
①《杜工部集》()②《稼轩长短句》()
③《昌黎先生集》()④《临川集》()
⑤《欧阳文忠集》()⑥《白氏长庆集》()
⑦《东坡文集》()⑧《柳河东集》()
13.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来称呼人。
14.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等。
15.“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是一副写给岁老人的寿联。
16.古代兄弟之间用“”表示排行。
“”表示最大,“”表示最小。
17.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陕西省的华阴位于华山之。
18,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1996年全国高考题)
(1)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2)"文房四宝"是对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四种文具的统称。
(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_____ 和_______ 。
(4)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1995年是农历年,1996年是农历丙子年,1997年是农历_____________ 年。
19,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2分)(1997年全国高考题)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南岳衡山、西岳、北岳恒山、中岳。
(2)《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3)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四种角色行当扮演。
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2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2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2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合”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它指曲意逢迎。
B.“舅姑”指丈夫或妻子的父母,在本文指的是丈夫的父母。
C.“国家”在古代有国家和帝王别称两个意思,在本文中是前一种。
D.“易”指的是《周易》,它是儒家重要经典,是六经之一。
2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
B.“台阁”在东汉时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
后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功曹”是古代官名,亦称功曹史。
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事务。
D.“桎梏”,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
在手上戴的为桎,在脚上戴的梏。
2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
“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代,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C.“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词语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
2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
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
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
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
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
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2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鼓”就是二更天,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二鼓便是二更的意思。
相当于现在的晚上9点至11点。
B. “国子生” 是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但一般为官员子弟。
C. “尚书” 为各部的部长,副手为侍郎,吏部尚书就相当于人事部部长。
D. “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也就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2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同治帝、光绪帝等。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指山海关。
如曹操《蒿里行》中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的“关”,指函谷关。
D.文中“谥忠介”的“ 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本文中“致仕”指获得官职。
29.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东”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关东、关西。
B.“姒娣”即娣姒,古代同夫诸妾互称;即妯娌,兄弟的妻子的合称。
文中是指后者。
C.“擢拜”提拔授官。
如《后汉书·赵岐传》:“会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公卿举岐,擢拜并州刺史。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0、下列对文言文相关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B.“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
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
C.“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
而文中则是官名的总称。
D.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芝草。
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
3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
B.伏法,指犯罪分子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表示愿意接受法律制裁。
C.庙堂,太庙里的殿堂,借指国君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
D.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用于任官封爵、奖励或告诫臣僚。
32、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
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3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34、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 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 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
”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
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
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 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3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
A.陛,是宫殿。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
合称“三秦”。
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
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参考答案
1,(1)户、礼、兵、刑(2)竹、梅;兰、菊(3)先帝、先考、先妣、先贤
2,(1)下车、视事、拜或除、乞骸骨(2)加冠或弱冠、而立、不惑、花甲(3)姑苏、维扬、临安或武林、东京
3,B
4,C
5,①史册②男子③妇女④故乡⑤祖国⑥法律
6,C
7,A 以“神器”喻老师,错
8,D 布衣之交、忘年之交、车笠之交、竹马之交,这些词语虽都表明有交情,但不一定很深。
9,A
10,D ④元宵②寒食③七夕(乞巧)①中秋
11,①七夕(乞巧)②寒食③清明④重阳
12,①D、②B、③A、④D、⑤C、⑥D
13.官职、谥号、号
14.令尊家慈
15.141
16.伯仲叔季、伯、季、
17、北、北、华山、
18,(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笔墨纸砚(3)榜眼探花(4)乙亥丁丑
答对一题得1分,答对两题得满分。
如内容残缺或有错别字,则该题不得分。
19,(1)泰山华山嵩山 (2)经史子集 (3)旦净丑
答对一题得1分,答对两题得满分。
如内容残缺或有错别字,则该题不得分。
20,C
21、【答案】A“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22、【答案】C从文章来看,此处的“国家”应是帝王别称,指皇上。
23、【解析】D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桎。
24、【解析】D宿儒是年老博学的读书人,宿指年老的,长期从事某种工作的。
25、【解析】A内艰指遭遇母亲丧事。
26.解析“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叫庙号,和年号不同。
27.A;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C.“关”,指山海关错,这里泛指边关。
D.不是“一种褒扬的评价”而是“一种褒贬的评价”。
)
28.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29、B、(应是前者之意)
30、B项“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说法错误,古代一般指农业,有时也指根本事物、本身的行业等。
本题考查古文化知识,难度为古文化常识E。
31.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伏法亦称伏诛,指犯罪的人被依照法律条文处以死刑。
结合文意并调动相关文化常识解答,文中“今大憝江彬、钱宁皆已伏法,三人实其党与。
乞速正天诛,用章国典”,根据下句“正天诛”字,可推断出“伏法”与“诛”(杀头)意思相同,再结合自己对“伏法”相关意义的积累,便可断定其错误。
32.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
帝后的死当称为“崩”。
)
33、(3分)C
34、(3分)B
35、A(陛,是宫殿的台阶。
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