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导学案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预习案 一、题解及背景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二、诵读诗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诗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注意停顿、语调与感情,体味情感,读出韵味 2、利用文下注释译读诗文,不懂得地方做标记 3、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4、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探究案 阅读诗文,思考问题: 1、开头两句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3、诗歌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4、《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 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诗歌是不是含有什么深 刻寓意呢? (写作背景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 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 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 小结:咏怀诗的特点是 当堂检测: (一) 文本理解 1、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 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 .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 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 .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 白的行为。 D .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二)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 憾事、满腹“怨 恨” 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 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 请思考: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 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选代表发言) 2、美文赏析《美女赌江山》 《美女赌江山》 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历史却在她们面前 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风尘. (一) 朝为浣沙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记得起,就注定了西施命 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
年级 高一实验 学科 语文 编制人 朱兆同 备课组长
包科领导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钟情于范蠡,却不得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
做着背叛他的
事。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注是江山。勾践很聪
明,一个美女
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残忍,为了他的野心,西施付出了美
貌与青春,付
出了爱情与爱人!而她,只是勾践手中的一颗棋子!
有人说西施回国后被视为红颜祸水沉湖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远离。我宁愿接受后者,因为我不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卧薪尝胆”的勾践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我不想西施本是悲惨的人生以更悲惨的故事结局。
(二)
汉宫内,汉帝御笔一点,王昭君被这漫不经心地一点,历史却因此打了个回旋。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交往与厮杀,竟然都由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承担!
倾国倾城,汉帝盛怒之下,杀死毛延寿。她在汉帝懊悔与不舍的目光中,一步步走汉宫,走向那茫茫的大漠,走向不可知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美貌与青春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百十年后,当她的后代,她的族人被汉朝的骑兵赶往更恶劣的地北方,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缓兵之计,她,只不过是一块挡箭牌。她若泉下有知,会不会流泪,会不会心痛?只是,她已经成为那方青冢,她的情感,已经迷离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三)
西施、昭君等皆为美女,因为美,她们才成为政客手中的工具:拿她们的美貌赌江山,拿她们的青春赌明天,使她们成为一代王朝的随葬品。在后人对她们或褒或贬的评价中,有谁真正理解她们的苦痛;有谁真正同情她们所做出的牺牲;又有谁真正关注她们的命运。她们的裙裾,飘扬在硝烟与战火中,使那段历史变得凝重。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和一支笨拙的笔,来怀念这些在历史的书页中留下深深一痕的女性!
附答案
探究案
(1)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3)明确:对比、反衬,用典等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有“去”和“留”的对比, 离开了不该离开的古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前”可以“识”却没有被“识”,“死后”不能“归”却“魂归来”,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紫台”对“青冢”对比,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通过 “紫台”,“朔漠”,“黄昏”,“青冢”等这些对比,反衬出了王昭君生前的不幸与孤苦和死后的孤寂与冷落,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画图省识春风面”用了一个典故,写王昭君生前在汉宫不被赏识的寥落。
(4)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所以,诗歌对王昭君给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以及羁旅他乡的苦闷和惆怅。(咏怀诗的特点:借古人写自己,抒己怀。)
小结咏怀诗的特点:借古人写自己,抒己怀。 当堂检测:1、B
年级 高一实验 学科 语文 编制人 吴兆娟 备课组长
包科领导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