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3部分,19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卷相对应的位置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共 24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夜幕中,雪白色的晶莹的莲花在碧波莲叶间相互依偎着,有的躲在莲叶下娇羞欲语,有的沐浴着月色含(bāo)▲欲放,有的帖着水面如睡美人般娇柔地打盹儿。朦胧月光下的光与影,以及远处的蛙鸣声,交织成一首和谐的旋律。

凝视着恬静无暇的湖面,我仿佛进到一个远离喧(xiāo)▲的空灵世界,感到一种超凡的宁静,诉说着生命的感动,洗(dí)▲浮世的尘埃。叫我漫步于此怎能不每每(zhù)▲足。

⑴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含(bāo)欲放▲②喧(xiāo)▲③洗(dí)▲④(zhù)足▲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为▲②▲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禅房花木深。(常建《▲》)

②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③▲,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⑤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⑥▲,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根据名著,回答下列问题。(5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傅聪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B、傅雷在1956年2月29日的信里表明他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艺术家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参加革命后多次受伤或生病,其中让大家都以为他已经去世的那次是在布琼尼骑兵部队作战中头部被弹片击伤,右眼失明。

D、“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保尔在瞻仰烈士墓地时候产生的内心思想,此时保尔想到一个人的一生应当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保尔在修铁道工地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请问朱赫来说的“这样炼

成”具体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其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故宫有“太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讲究“琴瑟和谐”等。古籍中也对“和”有很多阐述。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论语·子路》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

(材料二)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解决了家人与邻居因围墙而起的纷争,两家互相忍让,各自把围墙退后三尺,空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

(材料三)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你对“和”的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共 36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5-7题。(共7分)

自河南经乱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①散作九秋②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辞根:草木离开根部。②九秋:秋天。

5.对本首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主要反映了战乱年代中家人离散的痛苦现实。

B、本诗揭露了田园荒芜,百姓挨饿受冻的社会现实。

C、本诗嘲讽了朝廷的腐败无能,以至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D、本诗表达了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们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6.从修辞的角度,简述你对诗歌颈联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出了战乱年代时人们的生活思想状况。请分析“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8-11题。(共10分)

(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