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吸收NO中的用该装置制备少量白色的答案:D解析:A.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能用水除去一氧化氮中的二氧化氮,A项正确;B.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铝,能是品红溶液褪色,并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做到尾气处理,B 项正确;C.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打开C利用氢气排除装置中的氧气,然后关闭C,利用氢气将硫酸亚铁溶液压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C项正确;D.硫酸没有挥发性,不能在空气中看到白烟,D项错误。

故选D。

2、碘仿(CHI3)是一种外用消毒剂。

某实验小组通过电解KI和丙酮(CH3COCH3)来制备碘仿。

制得的粗碘仿中含少量石墨粉,分离提纯碘仿的操作中,下列仪器没有用到的是已知几种物质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A.B.C.D.答案:B解析:碘仿熔点是123℃,在常温下是固体,不溶于水,用过滤法分离分离提纯碘仿,过滤用到的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不需要坩埚,故选B。

3、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其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A.a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保存食品B.液态b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C.b→a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D.b→d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c为-3价的碱,即NH3•H2O,b为-3价的氢化物,即NH3,a为N2,d为+2价的氧化物,即NO,e为+4价的氧化物,即NO2,f为+5价的含氧酸,即HNO3。

A. a为N2,含有N≡N键,键能很大,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保存食品,故A正确;B. b为NH3,液氨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故B正确;C.b→a的过程属于氮的化合物转为氮气,不属于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是指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故C 错误;D . b 为NH 3,d 为NO ,氨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故D 正确; 故选C 。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是氮氧化物(NO x)储存还原的工作原理:NO x的储存过程与还原过程在不同时刻是交替进行的。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过程中,Ba(NO3)2转化为BaOB.在储存还原过程中,Pt作催化剂C.在储存还原过程中,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若还原性气体为H2,则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LSO2反应生成Na2SO4,转移电子数目为N AC.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3.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24-B.1.0 mol·L-1的FeCl2溶液:NO3-、Na+、K+、ClO-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l-、SO24-、Fe3+D.酸性溶液中:NO3-、SO24-、Fe3+、Mg2+4.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验证浓H2SO4的脱水性、强氧制备少量O2,其优证明非金属性强弱:N配制100 mL一定物化性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Si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A.A B.B C.C D.D5.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O2、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O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 6.运输化学药品浓硫酸的车辆,应该张贴的标志为( )A.B.C.D.7.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一定是酸。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章节(知识点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章节(知识点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重要非金属元素综合应用(知识点考试试题)1.下列有关物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C.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 Cu2++2NO2↑+2H2O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3.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能共存且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NH3、O2、N2B.NO、N2、O2C.NH3、O2、CO2D.O2、H2S、H24.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下列现象对应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现象解释或结论A 维生素C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维生素C表现还原性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酸将久置的Na2SO3粉末放入盐酸酸化的Na2SO3已变质CBaCl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D 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铁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5.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种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K5-1A.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丙反应可生成乙B.若A为氧气,丙在通常状况下为红棕色气体,则甲一定为非金属单质C.若乙为NaHCO3,则A可能是盐酸,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D.若甲为淡黄色固体单质,则丙与水形成的浓溶液与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都可以生成乙6.向盛有氯化钡溶液的甲、乙两试管中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7.如图K5-2装置可用于制取、提纯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图K5-2选项气体 a b cA 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 SO2浓硫酸Cu 酸性KMnO4溶液C 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 CO2稀硝酸CaCO3浓硫酸8.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A该溶液中含S产生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B该溶液中含N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C该溶液中含Fe2+量氯水后,溶液变成红色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时,向氯水中加入氯水中含H+ D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9.SO2被称为“空中死神”,其对环境的危害极大。

高考化学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对于1L 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若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存在如下关系:c(H2SO4)+c(HNO3)═1.0mol•L﹣1.则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A.1.0mol B.0.8mol C.0.72mol D.0.6mol【答案】D【详解】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会反应,但是可以和稀硝酸之间反应,硫酸存在条件下硝酸根可以全部被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3Cu+2NO3﹣+8H+=3Cu2++2NO↑+4H2O,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恰好反应,溶解的Cu最多。

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硝酸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x+y=1,y:(2x+y)=1:4,联立解得:x=0.6,y=0.4。

设参加反应的铜的最大物质的量是z,则:3Cu+2NO3﹣+8H+=3Cu2++2NO↑+4H2O3 2z 0.4mol3:2=z:0.4mol解得:z=0.6mol故选:D。

2.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镁离子,可能有铝离子,故A错误;B.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铁离子,故B正确;C.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可能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D.取样,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有钾离子,故D错误;故选B。

3.将51.2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NaOH的浓度为A.2mol/L B.1.8mol/L C.2.4 mol/L D.3.6 mol/L【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n(Cu)=51.2g÷64g/mol=0.8mol,由于Cu是+2价的金属,所以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n(e-)=0.8mol×2=1.6mol;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变为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关于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A .3NaHCO 用作烘焙糕点膨松剂 B .2SO 用作食品添加剂 C .34Fe O 用作磁性材料D .Si 做光导纤维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FeS 22O高温−−−→SO 222H O −−−→H 2SO 4 B .NH 32O ,Δ催化剂−−−→NO 22H O −−−→HNO 3 C .C 6H 5ONa ()HCl aq −−−→C 6H 5OH ()23Na CO aq −−−−→CO 2D .SiO 2(s)2H O −−−→H 2SiO 3(s)()NaOH aq →Na 2SiO 3(aq)3.下列气体呈红棕色的是 A .Cl2B .SO2C .NO2D .CO24.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

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无机物质(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NH Cl 和3NaHCO 都是常用的化肥B .4NH Cl 和23Na CO 受热时都易分解C .3NH 具有还原性D .上述转化关系中只有2个氧化还原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故SO 2有漂白性B .NO 2与水反应生成HNO 3,故NO 2是酸性氧化物C .H 2SiO 3的酸性弱于H 2CO 3,故非金属性C 强于SiD .CaCO 3难溶于水,故CO 2能与CaCl 2溶液反应 6.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透明溶液中:+K 、+Na 、3Fe +、Cl -B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2+Mg 、3HCO -、24SO -C .KI 溶液中: H +、+K 、ClO -、-3NOD .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2+Mg 、2+Ba 、3CH COO -、-3NO7.以粗铜为原料制取并收集NO 2 。

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回收Cu(NO 3)2 • 6H 2O 。

人教高一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高一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高一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某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溶液100 mL,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SO4浓度为4 mol/LB.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C.原混合酸中NO3-浓度为0.2 mol/LD.AB段反应为:Fe+2Fe3+=3Fe2+【答案】C【分析】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最终消耗Fe为22.4g,此时溶液中溶质为 FeSO4,则n( FeSO4)=n(Fe),由硫酸根守恒n(H2SO4)=n( FeSO4),根据OA段离子方程式计算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再根据c=nV计算c(H2SO4)、c(NO3-)。

【详解】A、反应消耗22.4g铁,也就是22.4g÷56g/mol=0.4mol,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根据硫酸根守恒,所以每份含硫酸0.4mol,所以硫酸的浓度是4mol/L,A正确;B、硝酸全部被还原,没有显酸性的硝酸,因为溶液中有硫酸根,并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亚铁离子,所以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B正确;C、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所以n (NO3-)=n(Fe)=0.2mol,NO3-浓度为2mol/L,C错误;D、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D正确。

答案选C。

【点晴】该题难度较大,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象分析各段发生的反应,注意与铁的反应中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

在做此类题目时,应当先分析反应的过程,即先发生的是哪一步反应,后发生的是哪一步。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检测题 (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检测题 (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名片”中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

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复兴号”车厢连接处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解析A项,“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金属材料;B项,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性能上比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适用于不同的要求。

如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等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二氧化硅为光导纤维的成分。

答案 C2.沪昆高速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线路,在工程建设中用量最大的硅酸盐材料是( )A.钢筋B.水泥C.玻璃D.陶瓷解析钢筋属于金属材料,A项错误;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材料,B项正确;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但是在沪昆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用量不大,C项错误;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但是在沪昆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用量不大,D项错误。

答案 B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氨B.氨水C.漂白粉D.氯水解析液氨(液态的氨气)是纯净物。

氨水(氨气的水溶液)、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氯水(氯气的水溶液)都是混合物。

答案 A4.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硫黄发生反应,且硫作还原剂的是( )A.O2B.FeC.H2D.Zn解析硫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

硫与活泼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硫与金属单质、氢气等反应时,表现出氧化性;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金属的硫化物。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习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新教材实验,如图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mLNO(标况),然后吸入5mL水。

若再吸入30mL空气(标况,O2占15计算),夹住弹簧夹,让内外大气压相同,观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最后变成无色B.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缓缓向右移动C.最终剩余气体体积约为36mLD.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约为0.07mol/L2.下列表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表述Ⅰ表述ⅡA SO2具有漂白性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SiO2具有弱氧化性工业上利用SiO2与焦炭制备粗硅C NH3是电解质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H2S气体D.D3.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铁在冷的浓硫酸中和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都没有明显变化C.SO2、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4.当我们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SO2。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正确的是()A.SO2属于非法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B.SO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C.SO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5.将3.84g铜粉与一定质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溶解时,收集到NO、NO2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酸的物质的量是A.0.1mol B.0.11mol C.0.16mol D.0.22mol6.铁铜合金中逐滴加入稀硝酸的过程中,下列离子方程式较难发生的是A.Fe + 4H++ NO-3→ Fe3++ NO↑+ 2H2OB.3Fe + 8H++ 2 NO-3→ 3Fe2++ 2NO↑+ 4H2OC.3Cu + 8H++ 2 NO-3→ 3Cu2++ 2NO↑+ 4H2OD.3Fe2+ + 4H+ + NO-3→ 3Fe3++ NO↑ + 2H2O7.1.76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 40 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344 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3.12 g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有Fe和Fe2O3的混合物27.2g溶于100ml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H2 2.24L (标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未见血红色。

混合物中单质Fe的质量为()A.5.6g B.8.4g C.11.2g D.16.8g【答案】C【详解】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氢气,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不显红色,且无固体剩余物,则最终溶液中溶质为FeSO4,反应生成 H2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0.1mol,则:Fe+H2SO4=FeSO4+H2↑0.1mol 0.1mol 0.1mol设原混合物中Fe2O3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Fe+Fe2O3+3H2SO4=3Fe S O4+3H2Ox mol x mol 3x mol由题意可知:(x+0.1)mol×56g/mol+x mol×160g/mol=27.2g,解得x=0.1mol,混合物中m (Fe2O3)=0.1 mol×160 g•mol-1=16g,m(Fe)=27.2g-16g=11.2g,答案选C。

2.已知:稀硝酸能与SO2或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HNO3+H2O=3H2SO4+2NO。

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的是( )A.Fe(NO3)2溶液→通入SO2+过量盐酸→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B.Ba(NO3)2溶液→加过量盐酸→加Na2SO3溶液→白色沉淀C.无色溶液→加稀HNO3→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溶液→加过量盐酸→无色溶液→加BaCl2溶液→白色溶液【答案】C【详解】A.硝酸亚铁中有硝酸根离子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就相当于硝酸存在,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水生成亚硫酸,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加氯化钡最终生成BaSO4沉淀,A不符合题意;B.硝酸钡溶液中有硝酸根离子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就相当于硝酸存在,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一定是硫酸钡白色沉淀,B不符合题意;C.无色溶液加入稀硝酸,加入氯化钡,Ag+可能干扰,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C符合题意;D.无色溶液,加盐酸无沉淀,就排除了亚硫酸钡和氯化银,因为亚硫酸钡会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再加氯化钡有生成沉淀,所以一定是硫酸钡白色沉淀,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3.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镁离子,可能有铝离子,故A错误;B.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铁离子,故B正确;C.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可能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D.取样,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有钾离子,故D错误;故选B。

4.下列实验中,固体不会..溶解的是( )A.氧化铝与足量的稀盐酸混合B.过氧化钠与足量水混合C.氢氧化铝与足量的氨水混合D.木炭与足量浓硫酸共热【答案】C【详解】A.氧化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完全溶解,故A错误;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可完全溶解,故B错误;C.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固体不能溶解,故C正确;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木炭与足量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可完全溶解,故D错误;故选C。

5.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X Y Z A Na NaOH NaHCO 3 B Cu CuSO 4 Cu(OH)2 C Al 2O 3 AlO 2- Al(OH)3 DSiSiO 2H 2SiO 3A .AB .BC .CD .D【答案】C 【详解】A .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碳酸氢钠不能直接生成金属钠,故A 错误;B .铜能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但氢氧化铜不能直接生成金属铜,故B 错误;C .氧化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偏铝酸根在溶液中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铝,故C 正确;D .硅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故D 错误; 故选C 。

6.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相应气体后,各离子组还能大量存在的是 A .二氧化碳:K +、Na +、2-3CO 、Cl - B .氨气:Mg 2+、Al 3+、Na +、-3NO C .氯化氢:Ca 2+、Fe 3+、-3NO 、Cl - D .氯气:Na +、Ba 2+、-3HCO 、-3HSO【答案】C 【详解】A .CO 2、2-3CO 、H 2O 会发生反应产生3HCO,不能大量共存,A 不符合题意; B .NH 3·H 2O 与Mg 2+、Al 3+会发生反应产生Mg(OH)2、Al(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 不符合题意;C .HCl 溶于水电离产生H +、Cl -,与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 符合题意;D .氯气溶于水,反应产生HCl 、HClO ,HCl 与-3HCO 会反应产生H 2O 、CO 2;HClO 与-3HS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

7.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已知类推A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B向稀硫酸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H++OH-=H2O 向H2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H++OH-=H2O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Al3++4OH-=AlO2-+2H2O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D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OH-=HCO3-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OH-=HSO3-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钠会优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A错误;B、硫酸与氢氧化钡除了生成水还生成硫酸钡沉淀,B错误;C、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C错误;D、CO2和SO2均为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时类似,D正确;答案选D。

8.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B.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D.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答案】C【解析】【详解】A、甲可用于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沉淀,符合,错误;B、脱脂棉燃烧,说明反应放热,合理,错误;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有排水法收集,不合理,正确;D、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正确;答案选C。

9.将一定质量的镁、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全部是NO)。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生成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一定为100mL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molC.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D.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一定是6.6g【答案】B【解析】【分析】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发生反应为3Mg+8HNO3(稀)=3Mg(NO3)2+2NO↑+4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发生反应为Mg(NO3)2+2NaOH=Mg (OH)2↓+2NaNO3、Cu(NO3)2+2NaOH=Cu(OH)2↓+2NaNO3,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5.1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5.1g÷17g/mol =0.3mol。

金属在反应中均失去2个电子,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0.3mol÷2=0.15mol;【详解】A、若硝酸无剩余,则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0.3mol,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0.3mol÷3mol/L =0.1L=100mL,硝酸若有剩余,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大于100mL,A错误;B、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15mol×8/3 =0.4mol,B正确;C、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NO物质的量为0.3mol÷3 =0.1mol。

若为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但NO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C错误;D、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假定全为镁,质量为0.15mol×24g/mol=3.6g,若全为铜,质量为0.15mol×64g/mol=9.6g,所以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为3.6g<m<9.6g,D 错误;答案选B。

10.标况下,将一盛有等体积NO、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设试管中的溶质不往试管外扩散)A.此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B.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mol/LC.溶液体积占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D.若将试管中的气体换为氯化氢或者氨气,则水充满试管【答案】C【详解】A、将一盛有等体积NO、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A正确;B.试管内溶液中溶质是硝酸,设试管容积为V浓度为122322.41223VV⨯⨯=1/22.4 mol/L,B正确;C.溶液体积占试管容积的1223V⨯,C错误;D.若将试管中的气体换为氯化氢或者氨气,则水充满试管,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注意一氧化氮与水不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掌握反应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