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涵义及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浅谈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浅谈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摘要]人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人才就是生产力。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作为培养创新人才主阵地的高等学校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把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抓紧制订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构筑人才高地。

[关键词]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途径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相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重视人才培养,把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

一、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含义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社会上具有较高水平的创造性人才,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多少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创造能力和创造水平的高低。

那么,到底什么人才称得上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呢?笔者以为,所谓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指既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拥有最新前沿知识的人;是指既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不断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命中创新,又能够首创前所未有的知识、事物的人;是指既熟悉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受到社会尊重的人;是指既胸怀大志、充满朝气,又脚踏实地,成熟稳健,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人。

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特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特点,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1.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具备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拥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

当今的社会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社会,拥有高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人才将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高层次人才标准

高层次人才标准

高层次人才标准
高层次人才标准是指高水平的素质、人格和能力标准,来衡量一
个人是否能作为高层次人才。

高层次人才通常具有以下六项能力:一
是宏观的分析能力,能够从宏观上分析问题,并为组织提出有效和科
学的解决方案;二是实践经验,对经济、文化、社会及其他必要条件
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三是创新思维,能够深入理解问题并为解决问
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四是组织协调能力,通过组织日常工作活动、管理团队及沟通与协调,提高团队整体运转效率;五是良好的沟通和
游说能力,可以有效地将不同观点进行综合性的推理;六是高度的责
任感和自我驱动力,可以主动进取以及客观、审慎地做出决定。

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是一个受到关注的研究话题,它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创造性的认知过程,从而更好地提高创造性。

首先,高创造性者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

他们不仅有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能够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使他们在创新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此外,高创造性者具有很强的知识探索能力,他们能够快速理解新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其次,高创造性者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想像力。

他们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想法和观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此外,高创造性者具有很强的创造力,能够快速将想法变成实际行动,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此外,高创造性者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发现能力。

他们能够独立地思考和表达,而不受外界影响。

此外,他们还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定位和解决问题。

最后,高创造性者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他们能够在极端情况下保持平和,并且不会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

此外,他们还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能够更好地把握抗压能力。

以上是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它们对于我们提升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这些特征的发掘和发展,从而提高我们的创造力。

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分析

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分析

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分析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分析一、我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1. 高层次人才什么人是高层次人才?在界定高层次人才之前,先了解一下高层次人才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高层次人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高层次;(2)类别性;(3)相对性;(4)稀缺性;(5)动态性。

有学者认为,高层次人才具有如下本质特征:(1)高创造性;(2)高流动性;(3)大协作性;(4)强时效性;(5)相对性;(6)地域不均衡性。

也有学者认为,高层次人才具有以下特点:(1)高层次人才的职业特点是高风险性、稀缺性、难配置性;(2)高层次人才投入的特点是资本投资高、教育周期长、成长的条件要求高;(3)高层次人才产出的特点是产出的高效益性、产出的多样性、产出以精神形态为主;(4)高层次人才劳动消费的特点是劳动的复杂性、劳动的连续性、劳动的高难度性、劳动的创造性、劳动的国际化。

以上界定有一定道理,但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根据人才“四不唯”理念,高层次人才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能力强。

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成为一个高层次人才的基本前提;(2)业绩大。

光有能力,没有业绩,显然也不是人才,更谈不上是高层次人才;(3)相对性。

知识分子中有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中也有高层次人才,农村人才中同样也有高层次人才。

在每个不同的人才群体,都有各自的高层次人才。

当然,一个领域中的高层次人才,在另一个领域中可能连普通人才也算不上。

如一个高技能人才,如果放在知识分子队伍中,可能就称不上人才了;(4)时间性。

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如果不能持续提高能力,今天的高层次人才,明天就会落伍。

(5)区域性。

在人才集中的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就会高一些;而在人才相对缺乏的落后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界定就宽松一些。

把握了高层次人才的特点,界定高层次人才概念就有了基础。

首先分析一些现有关于高层次人才的界定。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和较高威望,在重要岗位上工作、承担重要任务、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较大作用的人才。

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及需求分析

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及需求分析

一、引言经济增长理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资本决定论阶段、技术决定论阶段和人力资本论阶段,目前已经是第四个阶段,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阶段,即新经济增长阶段。

新经济增长的经济收益递增模式是以知识创新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实质是以创新知识的大量生产、应用等知识价值的发挥为基础的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

因此,新经济增长时代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高层次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

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科技层次与其人才队伍状况密切相关,培养与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成为所有国家优先考虑的问题。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组织来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对一个动态、复杂和充满激烈竞争的环境,获取、开发、使用以及保持一支关键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每个组织都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

而实践中对于人才的管理实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整体的人才管理战略也没有完全实施。

因此,把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掌握不同组织对高层次创新人才能力的要求,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开发至关重要。

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征高层次创新人才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他们依靠拥有的专业技术知识,运用特殊智慧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最终形成创新成果、做出巨大贡献。

从事创新活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具有自己的特征。

1.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内涵人才在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早已得到各类组织的认可,而关于人才的界定并没有一致性的看法,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关于人才管理的讨论中认为人才是人的多项能力的集合,包括“固有才能、技能、知识、经验、智力、判断、态度、品质、动机,以及学习的能力”。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个较难界定的概念,不同的地域根据研究需要会做出不同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层次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

不过,仍然可以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对高层次创新人才进行界定。

从内涵上讲,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对经济、科技产生重大影响、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即高层次创新人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并作出特殊社会贡献的特征。

创造型人才的品格和特征

创造型人才的品格和特征

创造型人才的品格和特征创造型人才的品格和特征条件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主动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积极进取。

洞察力富于直觉,对环境有敏锐的感受力,可以觉察到别人所未注意的情况和细节。

非凡的重大科学创造,起源于对细微末节的观察。

变通性思想敏锐通畅,善于举一反三。

能想出许多好点子,提出非凡的见解,做出异常的成就。

疑问性不盲从,敢于大胆发问,冲破旧的观念。

见人之所见,发人之所未发,思人之所未思。

独创性有独出心裁的见解,与众不同的方法。

勇于弃旧图新,别开生面。

坚持力有百折不饶、坚持不解的毅力和意志,富有挑战精神。

自信心深信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即使受到阻绕和诽谤,也不改变信念,直至达到预期的目的。

想象力不断有新的观念、形象,来自合理的联想、幻想。

想象力丰富的人有利于创造。

严密性灵活的火花闪过之后,能深思熟虑、精细推敲,以求达到完美的结果。

幽默感幽默的性格使人们不因别人讽刺和轻视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创造。

勇气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必需面对常人无法忍受的困难和勇气。

有梦想因为有梦想,就有了属于生命的传奇。

因为如此多的梦想在这里兑现成真,北京奥运会竖立起了又一座人类为了梦想挑战拼搏的丰碑。

品格一个真正的强者,不仅要在思想上、知识上、胆略上、战略远见上、以至政治手段上都是强者;而且在身体上、精力上、意志上、忍受力上也是强者。

历史不会给怯懦者以同情,只给怯懦者以冷酷的失败和尖锐的嘲讽。

同时,强者还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消耗在许多令人心力交瘁的琐事上;提防各种阴谋诡计、打击报复;承担一些个人难免的感情痛苦。

基本要素德不仅是指一般的道德品质,还包含积极向上、事业心强、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品德和超人的胆略。

识指见识。

洞察历史前进的方向,能驾驭环境;也包括学识,看出所从事的专业的发展方向,能抓住机遇、抓住关键和重大意义的课题;还包括有自知之明和敏感的观察力、决断力。

才指才能、技巧、方法。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课件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课件

创造型人才知│
└ 自学与探索分析能力
识、能力结构│

┌ 自然科学
├─ 基本知识 ┤ 社会科学

└ 横向科学


┌ 自然素质
└─ 基本素质 ┤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精 神 素 质
二、创造型人才品质
德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成就最大和成 就最小的两组人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造 成这种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个性意 志品质的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人在进取 心、自信心、责任心、坚韧性等方面,都 明显高于成就最小的那一组人。这充分说 明,非智力因素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具 有积极的作用。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2)知识性原则 观察力的高低与知识的高低有着密切 联系。一方面观察力的发展可以丰富人们 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发展又可以促进 人们的观察力。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研究青霉素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3)思维性原则 一切观察都包含两种因素,即观察 的感知性和思维性。 哈雷慧星命名 爱滋病病毒疫苗的产生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思考题
1、什么是创造型人才? 2、创造型人才品质包括那些方面? 3、如何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5、操作能力 发明创造活动中,不但要注意、观察、 记忆等智力因素参与,以便不放过任何能引 起新发现的线索,进入创造佳境;而且需要 创造者眼明手快、心灵手巧、善于操作,否 则也会陷入“心有余力而不足”的窘况。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6、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必须要形成正确的自学 动机、树立坚定的自学信心、养成良好的自 学习惯、锻练顽强的自学意志、培养稳定的 自学情绪、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 培养自学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习能力、 信息收集和应用能力。

创新型人才名词解释

创新型人才名词解释

创新型人才名词解释
"创新型人才" 是指那些在各个领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新颖解决方案的人才。

这一术语通常与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有积极影响的个体相联系。

创新型人才在各行各业都起着关键作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创新型人才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创造性思维:能够独立、灵活地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问题解决能力:擅长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够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跨学科能力:具备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跨学科合作的能力,促进知识交叉融合。

学习能力: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团队合作: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推动项目和创新活动的进展。

风险承受能力:对于尝试新思路和方法,敢于冒险,不畏惧失
败。

对社会价值的认识:关注社会问题,致力于为社会创造积极的影响。

创新型人才在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现代社会中备受重视的人才类型。

许多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竞争力。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人才
社会类术语
01 构成要素
03 时代作用
目录
02 人格特征 04 培养途径
创造性人才,是指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们。能力人人皆有,但在征服自然和改 造社会过程中,各人能力发挥作用的大小、水平的高低却是有差别的。只有那些具有思维的敏锐和创新性,能在 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和新问题面前,充分发挥其才能,以新颖独特的创造,去解决问题的人,才称得上创造 性人才。
第三,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考试手段应注重考核学生 捕获、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考学生的基本知识,更要考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以激励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人格特征
创造性人才在许多人格特征上都具有一致性,体现在:
(1)坚定的创造动机。创造活动开始于新动机,创新动机越强烈,创造活动越有可能成功,社会价值也越 大。
(2)充分的自信心。对于创造性人才而言,自信是发挥其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
(3)高度的独立性。是指敢于坦然地对事物和关系大胆置疑,依靠自己思想去决定,不盲从,不轻附众议, 不受习惯势力的限制和约束,并且不屈从于权威意见。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人才从事的是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这些复杂的脑力劳动不同于农业经济时代 和工业经济时代的脑力劳动,它是以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对象和产业为工作和劳动根本点的,劳动的水平代表着 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和工作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的复杂劳动的特点,
一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够解决难度更大、范围更广、涉及许多学科和矛盾问题。
二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界定与识别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界定与识别

的青 年学术带 头人 和学 术 骨干 , 动 高等 学校 教 师队 伍整 带 体索质 的提升 。随着时 代 的发展 , 高层 次 创造性 人 才 的 内 涵和概念 在不 断变化 , 只是 高等 学校 需要 高层 次 创造 性 不 人才 , 整个 现代社会 都需 要高 层次 创 造性 人才 。将 视 角扩
张 倩
( 尔滨工程 大学 经 济管理 学院 , 龙 江 哈 尔滨 100 ) 哈 黑 5 0 1 摘 要 : 人 类 不 断 向前 发 展 的 进 程 中 , 与 国之 间 的 竞 争 日益 激 烈 , 高 层 次 创 造 性 人 才 是 一 个 国 家 在 未 在 国 而
来 国际竞争 中赢得竞 争优 势 的关键 所在 。对 高层 次创造性人 才 的涵义 与特征 进行 了阐释 , 此基 础上 对 高 在
果 去衡 量 与 识 别 的 , 是对 国 家 、 区 或 行 业 的经 济 、 但 地 政
治 、 化 和社 会 发 展提 出重 大战 略 思想 、 生重 大管 理 创 文 产 新影 响的 高层 次 创 造性 人 才 。上 述人 才 具 有 较 大 的重 合
性。
1 2 高层次 创造 性人才 的特征 .
大 至 国 家 层 面 , 层 次 创 造 性 人 才 是 推 动 国 家 整 体 创 新 水 高
1 高 层 次 创 造 性 人 才 的界 定
“ 才强 国” 略在我 国不 仅 已成 为一 种普 遍 的共 识 , 人 战
也成 为构建 2 1世 纪 竞 争 优 势 的 行 动 纲 领 。 那 么 , 竟 什 究
基 金获得 者 ;④“ 百千万 人才工程 ” 百” 杰 出青年 科学 中“ 名 家 和。 名学 术技 术 带头 人 ;⑤ 国家 “ 6 千” 8 3计 划 ” “ 7 、 9 3计 划” 等重 要项 目的首 席科学 家 ; 半 隐性 人 才 , ⑥ 指难 以 用成

浅析创新型人才的含义与特征

浅析创新型人才的含义与特征

浅析创新型人才的含义与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社会进入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创新型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

那么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具备哪些特征呢?接下来,笔者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含义与特征进行浅析。

一、创新型人才的含义创新型人才是指拥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驱动技术和产业创新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更大的价值。

创新型人才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来保持竞争优势。

创新型人才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方案,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创新型人才的特征1. 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敏锐的问题发现能力,可以发现市场、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痛点,然后寻找解决方案,促进创新实践。

2. 创新思维的能力创新型人才拥有开放、前瞻、反思和勇于挑战的思维方式,能够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他们可以利用新的信息和技术来创造新的价值,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创新。

3. 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型人才不仅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可以与不同部门或领域的人士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在合作中,创新型人才也能够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4. 抗压能力创新型人才必须能够承受各种类型的压力,例如时间压力、经验不足的压力、财务压力、竞争压力等。

在面对压力时,他们能够保持冷静,寻求解决方案,克服困难。

5. 不断学习的能力创新型人才认识到学习是创新的源泉,他们具有持续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理解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推动技术和产业的不断更新和进步。

三、总结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们具备敏锐的问题发现能力、开放的创新思维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坚韧的抗压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日益迫切。

然而,要成为一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内涵和遵循一定的成长规律。

本文将探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及其成长规律。

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在科技领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学科知识,并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科技研究和创新实践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人才。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

他们应该在所从事的领域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对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有深入的了解。

其次,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次,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他们应该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潜力,并能够在团队中起到领导者的作用。

最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追求卓越和持续学习的精神。

他们应该保持对科技发展的敏感性和求知欲,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路径。

下面介绍几个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首先,知识基础的扎实是成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基础。

只有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和理论基础,才能够在科技研究和创新实践中有所建树。

其次,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成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关键。

培养创新思维需要不断跳出舒适区,勇于挑战传统思维,培养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是成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必备条件。

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与特征(一)

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与特征(一)

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与特征(一)摘要:高校高层次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其所在院校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

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类型多种多样,其核心特征是高学历、高职称与高水平,同时具有事业上的高进取性、科研上的高创造性、需求上的高稀缺性和地域上的高流动性等一般性特征。

关键词: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特征高层次人才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因素。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场所,研究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概念,界定其范围,揭示其类型与特征,对把握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规律、分析高层次人才队伍状况,创新高校人才政策和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内涵的不同界定高校高层次人才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界及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不同地域、不同省市、不同层次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认定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一)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界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水平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一支生力军。

”“要进一步构建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努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带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周济部长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是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

根据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实施的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以及1998年通过《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可以看出,教育行政部门高等教育人才发展战略正在构建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这一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主,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

创造型人才的五大特征

创造型人才的五大特征

创造型人才的五大特征相关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已经确定了创造型人才共有的很多特征,其中最显著的五大特征如下:一、创造型人才充满活力与大多数人不同,创造型人才不允许自己的头脑变得被动、轻信、不加质疑。

他们努力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或者至少会重新点燃好奇心。

这种心智活力的一个方面是游戏心态。

像小孩玩积木一样,创造型人才喜欢摆弄想法,把它们搭成新的组合,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它们。

对于这种活动,艾萨克·牛顿这样写道:“我不知道在世界眼中我算什么,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始终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男孩,醉心于时不时地发现……一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或者一个非常漂亮的贝壳,而在我的前面,浩瀚的真理之海留下了更多的未知。

”爱因斯坦对此有更深入的思索,他把这种游戏心态看成是“创造性思考的本质特征”。

但是,不管游戏心态在创造型人才的特征中排第几,有一点是肯定的:跟普通人比起来,游戏心态能让创造型人才产生更丰富、更多样的想法。

二、创造型人才敢于冒险对有创造力的人来说,思考是一种冒险。

因为他们相对来说没有成见和偏见,所以不容易被流行的看法左右,不会眼光狭隘,也不会盲从。

他们敢于设想,乐于接纳不受欢迎的想法和看似不可能的事物。

因此,像伽利略、哥伦布、爱迪生和莱特兄弟一样,他们比普通人更容易接受创新思想。

他们的勇敢还有另一个好处:跟别人比起来,他们不那么爱面子。

他们愿意面对不愉快的经历,愿意发动自己的求知欲来从中学习。

因此,他们就不容易重蹈同样的覆辙。

三、创造型人才足智多谋足智多谋是指能够有效地行动并把解决方法概念化,即使别人已束手无策或者可用的资源少得可怜。

这种能力不能用智商测验来衡量,然而它却是实践智慧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半个多世纪之前,《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报道过一个戏剧性的实例。

在西部某州的一座监狱里,一个囚犯越狱了,但是几周后被抓了回来。

监狱的官员连续审问了他好几天:“你是从哪儿弄到锯子来锯断栅栏的?”最后囚犯崩溃了,交代了他锯断栅栏的方法。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特征及成长规律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特征及成长规律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特征及成长规律作者:徐爱萍高爽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19期摘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未来我国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本文界定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分析了他们的基本特征,探讨了他们成长的规律。

这是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研究的前提。

关键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内涵;基本特征;成长规律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62-020 引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智力支撑,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

”因此,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研究与培养,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1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特征及范围1.1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1.1.1 科技人才的内涵归纳学术界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①延续历史上的说法,认为科技人才是“才华杰出者”,或再加上“德才兼备”;②从教育的角度,以学历为依据,认为科技人才“是指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科技工作者”;③从人才管理的角度,以专业技术职称为依据,认为科技人才是具有技术员或相当于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④从人才学研究的角度,以才能和实绩为依据,认为科技人才是“以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实际上科技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人才”概念,应界定在科学技术领域。

正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科技人才是指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科技活动,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在创造活动中作出贡献的人员”1.1.2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定义。

美国等国多数学者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在大学任助理教授以上,在研究所或大公司的研发部门中任科学家职衔以上的人员。

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特点

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特点

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特点来自:中国人事报高层次人才,一般指人才队伍中层次比较高的优秀人才,他们往往处于各个领域的专业前沿,素质高、能力强、贡献大、影响广。

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

培养大批活跃于各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创建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环境,首先需要了解高层次人才成长的五个特点。

高层次人才由普通人才发展而成,其成长过程既有普通人才的成长规律,又有自身的成长特点。

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具有资本性、自主性、创新性、团队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资本性成长普通人才具有社会的广泛性,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即可。

而高层次人才则不然,他们必须在各自的专业范围内能独占鳌头,对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了如指掌,熟练有效地解决本专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开拓新的局面。

这就要求高层次人才必须拥有更多的人才资本存量。

人才资本不仅包括知识、技能、健康、心态等要素,而且还包括经历、经验以及发展潜力等要素。

高层次人才成长过程的结果就是形成具有很高资本存量的高层次人才。

专深知识和高超技能的获得必须经过系统而严格的学习、训练和实践才能获得,尤其需要把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向本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学习,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就没有高效益的产出。

不仅高学历学习和高层次培训交流需要大量投入,而且高起点的研究与开发等实践条件更需要大量投入。

对于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而言,对他们的投资过程就是其资本形成的过程,国家、单位和个人都要不断增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投资。

自主性成长如果说普通人才的成长是批量生产的话,那么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就是个别生产。

与普通人才的批量生产相比,高层次人才的个别生产不是他因性的生产,而是自主性的生产,或称为自主性的成长。

可以这么说,高层次人才的成长不论是对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而言,还是对经验和经历的积累而言,都是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今日的高层次人才,若不能时刻完善和发展自己,明日便有可能遭受历史的遗弃,蜕变成较低层次的人才。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解读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解读

1、“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解读摘自《中国教育报》【编者按】根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教育部决定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本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一个体系、三个层次和八项措施,本刊在此对该计划作一解读。

一个体系“一个体系”,是指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

这一体系旨在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支持优秀人才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个层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按照支持对象不同,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看点:新设创新团队项目是一个崭新的项目,每年遴选支持60个创新团队。

增加增加了讲座教授数额,由过去的每年10人增加到100人。

扩大实施范围扩大到高校的人文社会学科领域。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教育部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主要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该计划包括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两个项目。

长江学者项目,是1998年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继续和发展。

该项目紧紧围绕国家重点科研领域、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发展方向设置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由高等学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带领本学科跟踪国际科学前沿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论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论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论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赵雪梅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人才,重点是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文章阐述了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特征,提出了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创新性人才培养作者简介:赵雪梅,女,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呈现出崭新的态势,即对知识、技术的高度依赖。

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又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人才,重点是高层次创新性人才。

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必须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也已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一、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新的形式,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的需要,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既紧迫又重大的任务。

(一)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创新的概念本身就从经济学中移植而来。

一切创新的目标或目的都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切创新行为都必须进入社会经济领域才能成为新的生产力要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创新的要求。

当前,人类正处在以计算机等高新科技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社会。

与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经济社会、以手工劳动为标志的农业经济社会相比较,知识经济社会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将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到空前的高度,知识创新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的、决定性的因素。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概念、意义与建设对策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概念、意义与建设对策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概念、意义与建设对策
李燕萍;吴绍棠;夏义堃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明确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概念,论述了加强高
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对策建议:加强统筹领导,成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协调机构;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现有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品牌;汲取经验教训,加强各地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研究与推广;建立人才信息库,开发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与预测系统等等。

【总页数】5页(P77-80,109)
【作者】李燕萍;吴绍棠;夏义堃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人事部,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0
【相关文献】
1.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研究
2.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概念、意义
与建设对策3.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与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4.集聚高层
次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泸州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5.高层次创
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机制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0年第 1 朗
S in e a d Te科 技o ) 研究 ce c n e n lg’M a a e h o 管 理 n g men Re e rh t s ac
2 0 No O1 .1
文章 编 号 :10 00—79 (0 0 l O 7 0 65 2 l )0 — l0— 4
为 、知 识 与技 能 、 工作 三 个方 面 对其 特 征 进 行 了全 面分 析 。 关 键 词 :人 才 ;创 造 性 ; 高层 次人 才 ;创 造 型人 才 ;高 层 次创 造 性 人 才
中图分 类 号 :G 1 36 文 献标 识 码 :A
2 世纪 的竞 争是 知 识 的 竞 争 ,人 才 的 竞 争 。无 论 是 发 达 l 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部把人才 资源视为战略资 源和提升 国 家 竞 争力 的 核 心 因 素 。提 高 综 合 国力 所 依 靠 是 先 进 的 科 学 技 术 ,先进的科学技术依靠 的是高质量 、高素质的创造性 的人 才 ,维持国家的安 全、稳定与发 展所依靠的就是 高质量 、高 素质 的 创 造性 的人 才 … 。高 层 次 创 造 性 人 才 是 推 动 创 新 的 核 心 载体 ,他们 能 走 在 技 术 与 知 识 的 前 沿 ,是 各 类 创 新 活 动 的
高 层 次 创造 性 人才 的 涵义 及 特征 分 析
刘洪德 ,王 路璐
( 尔滨 工程 大 学经 济 管理 学 院 ,黑龙 江哈 尔滨 10 0 ) 哈 50 1
摘 要 :培 养 高层 次创 造性 人 才 是 增 强 我 国综 合 国 力 和 国际 竞 争 力 的 需要 ,也 是 可 持 续 经 济 发 展 的 需要 对 人 才 、 高层 次人 才和创 造 型 人 才 的 涵 义进 行 了研 究 ,在 此 基 础 上 , 总结 出 高层 次创 造 性 人 才 的 涵 义 ,从 心理 与 行
领军 人 物 ,此 类 人 才 的 成 长 和 队 伍 建 设 决 定 了 各 个 行 业 及 不
同领 域 的 创新 起 点的高 度 。 “ 层 次 创 造 性 人 才 ” 这 一 概 念 高 首 先 由 教 育部 提 出 ,但 对 其 涵 义 和 特 征 的深 入 研 究 却 并 不 多
见 。 本 文试 图 对 这一 问题 进 行 全 面分 析 。
1 3 创 造 性 人 才 .
1 高层 次创造性 人才的 涵义
1 1 人 才 .
“ 才” 一 词 , 中 国 古 代 指 有 德 行 、有 才 干 的 人 ,古 人 人 对人 才 常 用 “ ” “ ” “ ” 来 称 呼 。对 人 才 的其 它 定 贤 、 能 、 士 义很 多 , 也不 尽 相 同 ,都从 不 同 角 度 揭示 了人 才 的 属性 ,归 纳 起 来 可 以得 出一 般性 定 义 :人 才 ,是 具 有 优 越 的 内在 素 质 , 以其 创造 性 的 劳 动 成果 做 出 超 常 贡 献 的人 。人 才 具 备 了创 造 性 就决 定 了他 能 够取 得 比前 人 更 大 的成 就 ,超 过 一 般 人 所 取 得 的 成就 ,因 而人 才 的 贡献 要 远 大 于 一 般 人 ; 另 外从 宏 观 管 理 角度 看 ,人 才还 具 有 稀 缺 性 。 《 中共 中 央 、 国务 院关 于 进 步 加 强 人才 工作 的 决 定 》 对 “ 才 ” 的 定 义 进 行 了新 的 阐 人 释 : “ 要 具 有 一 定 的 知 识 或 技 能 ,能 够 进 行 创 造 性 劳 动 , 只 为 推 进 社会 主 义 物 质 文 明 、政 治 文 明 、精 神 文 明建 没 ,在 建 设 中国 特 色社 会 主 义 伟 大 事 业 中 做 出 积 极 贡 献 ,都 是 党 和 国 家 需 要 的 人才 ” 。 12 高 层 次人 才 .
历 ;有 副 高 、高级 技 师 以上 职 称 ;有 副 处 以上 职 位 的 人 。 目前 ,理论研究和人 才实践 中 ,对 高层次人才 尚无公 认 的定 义 。有 人认 为 ,可 以根 据 岗位 的 重 要 程 度 划 分 人 才 的 层 次 ,高 层 次 人 才是 在 关 键 、重 要 岗位 上 任 职的 人 ;有人 认 为 , 可 以根 据 人 才 自身 创 造 能 力 的 大 小 划 分 人 才 ,高 层 次 人 才 是 做 出重 大 创造 或作 出 重 大 贡 献 的 人 ;还 有 人认 为 ,从 经 济 学 角度看 ,高层 次人才是在单位劳 动时 间内创造的价值大大 高 于 一 般 人 的人 。尽 管 这 些 观点 所 采 取 的划 分 人 才 的 根据 不 同 , 但都反映出了高层次人才 的一些基本特 征:高层次性 、类别 性 、相对 性 、稀 缺性 和 动 态 性 。 总 的 来 说 ,就 是 素 质 优 于 一 般 人 才 、贡 献 大 于 一般 人才 的人 才 ,即人 才 中 的 佼佼 者 。

对于创造性人 才 ,多数观点认 为其 等 同于创新 型人 才 , 是指 具 有 强 烈 的 创 新 意 识 或 创 新 精 神 .具 有 很 好 的 创 新 思 维 和很 强 的 创 新 能力 ,从 而 能 做 出 创新 性 成 果 、有 所 建 树 的人 。 创新与创造的共 同点 主要是新颖性 ,但从严格 意义上讲 两 者 还 是 有 一 些 区 别 的 。 创 新 (noao ) 原 意 有 三 层 含 invtn i 义 :第一 ,更 新。第 二 ,创造新 的东 西。第三 ,改变。 “ 创 新”这个概念在 《 现代汉语词典》 中解释为 “ 抛弃旧的 ,创 造新的。 是指提 出别人 未提 出的思想 ,和做别 人未 做过 的 ” 事情 ,它 是 在 原 来 事 物 基 础 上 ,通 过 重 新 排 列 组 合 ,引 伸 发 散 ,否 定 重 构 等 ,设 计 创 造 出 一 种 与 原 来 既有 一 定 联 系又 有 明显 区别 的新 事 物 ,在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创 新 就 是 对 旧 有 的错 误 的东 西 进 行 否 定 。 创 新 更 侧 重 于 管 理 、意 识 形 态 、观 念 、 理 念 等 各 个 方 面 。创 新 概 念 的 外 延 比创 造 小 得 多 ,它 是 具 有 定 价 值 性 的 创 造 ,是 具 有 系统 性 的 创 造 。 创 造 ( r t n c ao) ei 是 指 提 供 新颖 的 、独 特 的 ,具 有 社 会 意 义 的产 物 的 活 动 。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