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墓本政治制度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它分布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建设)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3.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4.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6.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7.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8.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涵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主要特征: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1.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传统产业比重很大,是我国经济实力的支柱产业。
应当充分利用一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必须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之各自发挥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3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4项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5个坚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1.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3.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4.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5.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三)扩大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2.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基本政策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基本政策主要内容第三章基本政策主要内容概述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三章基本政策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和方向,深入阐述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章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该章节重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发展社会主义,并为此提供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支持。
2. 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章节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该章节详细阐述了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和路径,包括党的总揽全局、决策核心、稳定团结、引领方向等。
3. 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该章节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目标。
其中包括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建设目标,为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全面小康、资源全面有序禀赋提供了指导。
4. 增强国家安全:第三章还强调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基础,并确立了国家安全观和主要原则。
该章节提出了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自然生态安全等多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
5.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该章节明确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党的纪律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
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实现党的内部团结和党的建设的关键所在。
总结起来,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三章基本政策主要包括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安全以及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内容。
这些政策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基本路线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
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共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党的基本路线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墓本政治制度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它分布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
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2
(一)关于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目前国家在农村实施的惠农政策总计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23项。
1、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简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
因为此两项补贴都统一采用小麦播种面积兑付,所以合在一起讲。
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粮食直补政策,在我市补贴品种仅限于小麦。
从2006年起,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又新增加了农资综合直补,2006—2009年补贴标准分别为14.2元/亩和69.97元/亩,补贴面积等同于同一年度的粮食直补面积。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全市历年合计直补面积1976.87万亩,补贴资金9亿元。
2、良种推广补贴。
我市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从2003年开始试点,今年开始,中央加大了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以农民的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
小麦预安排面积为今年核定的小麦直补贴面积342.34万亩。
玉米预拨资金面积为去年的统计面积271.42万亩。
水稻预拨资金面积为去年的良种补贴核定面积3811.39亩。
棉花良种补贴面积为45052.41亩。
在粮食直补工作中重点把好“两关”,即:⑴面积核实关。
由种粮农民自报折实面积、村委会核实、公示、乡(镇)政府确定、县(市、区)政府统计上报五个环节组成。
⑵资金发放关。
按照规定补贴标准和上级要求的发放时限,由乡镇农村信用社,通过“齐鲁惠农一卡通”发放到农民手中。
在良种补贴工作中重点把好“五关”,即公司招标关、品种选择关、种子质量关、技术推广关和检查验收关。
除此之外,目前在全省范围实施的还有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优质后备母牛补贴、家畜良种补贴等20项惠农政策,因时间关系,在这里仅给大家介绍一下题目:1、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2、粮食最低收购价。
3、优质后备母牛补贴。
4、家畜良种补贴。
5、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6、家电下乡补贴。
7、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
8、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补助。
9、新型农民创业培训补助。
10、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减免、补贴。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冯松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党的纲领和路线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奋斗目标和基本政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内容.经济纲领: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策: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政治纲领:目标: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策: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文化纲领:目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传统,汲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墓本政治制度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它分布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
党和国家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党的基本路线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
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共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党的基本路线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编版
党的基本路线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
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共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党的基本路线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完整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近几年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方针政策: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a、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d、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e、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②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③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④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高中政治政党部分知识点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历史事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新中共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设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4、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①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党领导的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法执政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全套)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共六安市委党校王成周整理一、十七大确立的方针政策(一)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〇二〇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二)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回顾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
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为贯彻十六大精神,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定“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三)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2、党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
2、党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党的民族政策包括以下八个方面: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社会改革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政策、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惯的政策、宗教自由的政策。
党和国家对待和处理散杂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各民族不分大小,不论聚居或散居、杂居,都一律平等,要充分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二是诚心诚意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搞好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三是建立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形式,扶持民族乡的发展。
党的民族政策是为了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强调了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而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此外,各项法律条款都强调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党和国家对待和处理散杂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为了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
此外,建立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形式,扶持民族乡的发展,也是为了加强民族团结。
4、我们应该尊重散居在各地的少数民族的风俗惯和宗教自由。
5、我们应该保障散居在各地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6、我们应该选拔、培养和使用散居在各地的少数民族干部。
7、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并确定少数民族公民的民族成份。
8、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确定中国公民的民族成份1990年5月,___、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___发布了《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
其中规定:一、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任何人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党和国家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党的基本路线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
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共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党的基本路线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我国基本国防政策
我国基本国防政策导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保卫国家安全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
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制定了一整套基本国防政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的基本国防政策,包括其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重要性我国基本国防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领土争端、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海上安全问题等。
保卫国家安全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确保国家的安全,中国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主要内容我国基本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军队建设、国际安全合作和外交政策等方面。
首先,军队建设是我国基本国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军队力量的建设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国军队致力于打造一支现代化的军队,通过军事技术创新、训练和装备升级等方面的努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加强军队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其有效地履行国家安全维护的职责。
其次,国际安全合作也是我国基本国防政策的重要方面。
中国积极倡导和参与国际安全合作,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犯罪活动、恐怖主义和其他非传统安全威胁,共同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交流与合作,以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此外,我国的外交政策也是基本国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恪守不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事务,推动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为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我国将继续坚持基本国防政策,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
首先,在军队建设方面,中国将继续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军事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改革军队组织和管理,提高战略能力和应对多样化安全威胁的能力。
其次,在国际安全合作方面,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安全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1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
2.2.1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人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大量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施科教兴国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
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1.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
2.坚持合理布局,形成城镇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格局。
3.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来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道路。
4.坚持因地制宜,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2.2.2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和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为我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1.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2.2.5.2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面对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解决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诸多问题和矛盾。这就决定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战略,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正确抉择,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的福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育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2.2.4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一般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当前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所追求的是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 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对国际社会作出了保护环境的庄严承诺。前几年,我国政府又核准了《&1t;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再次表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行动。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更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可以保持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 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总之,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关键在于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着力解决好影响我国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1.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人,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2.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3.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贯彻落实这一新要求,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重
点推进。
一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 二是应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三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四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五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六是应着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2.1.1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5.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2.2.6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国新阶段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东中西部地区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
自主创新。
5.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
第二章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描绘出我国到202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