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以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不等式的解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我也注重知识的巩固,通过设计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
2.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释不等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不等式表示的意义。
3.教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引导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分享解法。
2.小组内讨论:学生相互交流心得,共同探讨解法。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教学案例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秀表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导入: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例,如购物时比较价格,引入不等式的概念。
2.动画情境: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二)问题导向
1.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例如:“不等式有哪些特点?”,“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等。
2.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发现规律,自主探究解法。
2.要求学生总结反思: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解题经验和不足。
3.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后向教师请教问题,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危险岛上的安全速度?”、“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停止撤离?”等问题。
2. 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不等式应用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 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使他们养成认真、细致、推理的思维习惯。
4. 通过对不等式应用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逃离危险岛”的动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不等式应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 让学生尝试解决“逃离危险岛”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善于倾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1. 引导学生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解法,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2. 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异同,让学生明确它们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逃离危险岛”的动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危险岛上保证同学们的安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学设计:9.2 第2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学设计:9.2 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对解方程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并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并能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学会将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并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PPT,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身高1.6米,小华比小明高,小华的身高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答案是不等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并用生动的动画展示解不等式的过程。
同时,教师给出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跟随PPT一起解题,让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有更直观的认识。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现实生活情境的创设:通过以超市购物为主题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合作交流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问题导向、情境创设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对购物场景的设置,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数学的魅力。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以“超市购物”为主题设计了一节实践性强的课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经常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购物时的问题,如计算打折后的价格、比较不同商品的性价比等。因此,我选取了几个典型的购物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并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 9.2 第3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9.2 第3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2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和分析。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和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具体的实例,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00元,打八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案设计
课题: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进一步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类考虑、讨论问题的能力,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体会不等式和方程同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3.情感目标: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在解决问题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培养互相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量关系。
关键:突出建模思想,刻画出数量关系,从实际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注意问题中隐含的不等量关系,列代数式得到不等式,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求解。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研究新知这个周末我们要去杜氏旅游渡假村,为此我们要做两个准备:先选择一家旅行社,然后购买一些必需的旅游用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碰到一些问题,看同学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问题1:中国旅行社的原价是每人100元,可以给我们打7.7折;蓝天旅行社的原价和他们相同,但可以三人免费,并且其他人费用打8折;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要选择哪一家比较省钱?(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是一个最优方案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解这类问题,一般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分别计算结果,再比较、择优。
本题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分析题中相关条件,找到不等关系。
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应用。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求差值比较大小”这一方式,使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新的比较两个量之间大小的方式;同时体会到分类考虑问题的思考方式)观察探讨,实际操作选定了旅行社以后,咱们要去购物了,正好商店为了吸引顾客在举行优惠打折活动问题2: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我们选择商店购物才获得更大优惠?分析:这个问题较复杂,从何处入手呢?甲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___元后;乙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过___元后.启发提问:我们是否应分情况考虑?可以怎样分情况呢?(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店购物花费有区别吗?(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则在哪家商店购物花费小?为什么?关键是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分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研究的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探索、合作与交流,涌现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感知不等式的建模,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实际作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案设计
小结
学生思考并回答,互相补充,进一步提高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程度。教师可适当补充和提高。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温习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梳理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将数学知识形成体系,体会收获的喜悦。
活动六:
布置作业
课本:
必做题134页1、2、3题
选做题135页5、6、7题
学生独立完成
完整的解题过程的展现,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活动三:
1、某商品的单价为a元,买15件这样的商品总费用不高于350元,则( )。
2、甲、乙两地相距26千米,某人要在6.5小时内从甲地走到乙地,设这人每小时至少走x千米,用不等式表示题目中的关系为( )。
3、某产品进价110元,共有20件,为使利润不低于1200元,那么这件产品的定价x至少为多少?用不等式表示题目中的关系为( )。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题中较明显的不等关系列不等式,为在实际问题中寻找不等关系做铺垫。
活动二:
甲、乙两个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同时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措施.甲商场的优惠措施是: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乙商场则是: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选择哪个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多的优惠?
这个问题较复杂,从何处入手考虑它呢?
甲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___元后;
乙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过___元情况呢?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店购物花费有区别吗?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而不超过100元,则在哪家商店购物花费小?为什么?
(3)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那么在甲店购物花费小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是学生在掌握了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出不等式的解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能。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并求解;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并求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不等式;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例题,总结解题方法;3.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际问题,用于导入和练习;2.准备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让学生尝试用不等式来表示这些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例题的解法。
例题可以选择教材中的题目,也可以自编。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并求解。
3.操练(10分钟)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题可以包括教材中的题目,也可以是老师自编的题目。
完成后,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分析解题过程中的优缺点。
4.巩固(10分钟)老师再次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不等式来表示这些问题,并求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案设计
9.2.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发现数量关系,利用不等关系解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与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感知不等式和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体会其中渗透的类比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的思路,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不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1、回顾1)练习:某童装店按每套80元的价格购进40套童装。
如果要获得800元的利润,那么每套童装的售价是多少元?(利润=销售价-进价)2)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思路:2、学习例题例2 去年某市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与全年天数(365)之比达到60%,如果明年(365天)这样的比值要超过70%,那么明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比去年至少增加多少?思考:1)去年某市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2)用x表示明年增加的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则明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3)明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与全年天数(365)的比用式子表示为4)比值超过70%用什么符号表示?让学生总结:对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思路,归纳出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的思路。
3、练习1)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 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 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2)某工程队计划在10天内修路6km.施工前2天修完1.2km后,计划发生变化,准备提前2天完成修路任务,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修路多少?4、小结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思路:5、拓展延伸某单位计划在新年期间组织员工到某地旅游,参加旅游的人数估计为10~25人,甲、乙两家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且报价都是每人200元,经过协商,甲旅行社表示可以给予每位游客七五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以先免去一位游客的旅游费用,其余的游客八折优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学生在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之后,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本节内容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产生背景,进一步通过探究、交流、合作,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太会运用不等式进行解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产生背景和应用。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能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性质、解法及应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解答。
3.的黑板:提前准备好黑板,方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示例: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100元,现在打8折,问小明实际支付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性质、解法及应用,引导学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二课时)说课稿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反馈:
1.让学生自我总结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点,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并探讨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5.最后,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看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设计一系列基础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掌握。
2.分组讨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合作找出解决方案,并分享解题过程。
3.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人教版)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二课时)。在本节课中,学生在学习了9.2.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是学生从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到实际应用的重要过渡。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在于,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探究式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能力发展,问答教学法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物模型:使用模型来展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场景,如购物中的价格比较等。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
1.首先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与方程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9.2.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
2.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购物问题中,我们会有“价格大于等于零”这样的不等式呢?
3.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发现: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面对复杂问题时不轻言放弃。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同时,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能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
3.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能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同时,我将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说课稿 9.2 第3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9.2 第3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2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正确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提高学生自我认知。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评价。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我还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一位学生乘坐公交车,票价为2元,学生手里有1.8元,问学生能否乘坐公交车?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与不等式组的关系。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不等式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等式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解决不等式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本节课通过设计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公交车票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与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生活情境的导入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9.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安徽)
-能够将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价格问题等。
举例:重点讲解如何通过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的条件转化为不等式进行求解。
2.教学难点
-不等式性质的灵活运用,特别是乘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方向的改变;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不等式,以及如何处理多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解题思路,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4.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态度,养成规范的解题步骤和验算习惯,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掌握其解法步骤;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不等式。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比较数量、计算范围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 9.2 第4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9.2 第4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对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将方程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及应用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优惠券的使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这个问题。
通过讨论,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商品原价100元,打折后不超过80元,求打几折?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课题:
《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第2节的内容。
二、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内容解析
不等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本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不等关系,完成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列出不等式进行讨论求解,进一步发展和加强符号化、模型化的思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列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如何抽象出隐含在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数量关系中的不等关系,列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规范的书写解题过程;解决问题时需要分类讨论的思想.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四、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根据数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的思想.
2.目标解析
达到目标的标志是: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明确数量关系中的不等关系;二是能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规范的书写解题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
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两种业务:“全球通”月租费30元,每分钟通话费0.2元;
“神州行”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4元(两种通话均指市内通话).如果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选择哪种通讯业务比较合算?
师生活动
学生自己寻找方法,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2
某学校计划购实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商店了解到同一型号的电脑每台报价均为6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甲商场的优惠条件是:购买的电脑超过10台,超出的部分每台优惠20%;乙商场的优惠条件是:买的电脑超过15台,超出的部分每台优惠25%.学校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大的优惠?
师生活动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直观地表示上述问题,指导基础较差的同学,师生共同完善表格,书写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建模的过程,并体会分类讨论思想.在师生共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给学生展示完整的解题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规范的表达的习惯。
课堂练习
1.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
2.一艘轮船从某江上游的A地匀速驶到下游的B第用了10小时,从B第匀速返回A第用了不到12小时,这段江水流速为3千米一小时,轮船往返的静水速度V不变,V满足什么条件?
3.某单位计划购买若干台电视机,现从两家商场了解到同一型号电视机每台报价均为3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
甲商场的优惠条件是:第一台按原报价收费,其余每台都打八折;乙商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都打八五折。
如果你是单位领导,你将选择哪家商场更能节省开支呢?
4.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出3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原价8折优惠;在乙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出2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原价8.5折优惠.设顾客预计累计购物x元(x>200).试比较顾客到哪家超市购物更优惠?说明你的理由.师生活动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再与同学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参与讨论,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进行指导,指导书写解答过程,对板书的过程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学生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有条理地思考和规范的书写解题过程,加深印象.
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1)解题的步骤是什么?最关键是哪一步?
(2)不等式的应用与方程的应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本课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课后作业
1.一部电梯最大负荷为1000kg,有12人共携带40kg的东西乘电梯,他们的平均体重x 应满足什么条件?
2.某校师生要去外地参加夏令营活动,车站提出两种车票价格的优惠方案供学校选择,第一种方案是教师按原价付款,学生按原价的78%付款;第二种方案是师生都按原价的80%付款,该校有5名教师参加这项活动,试根据参加夏令营的学生人数,选
择购票付款的最佳方案.
3.某商场画夹每个定价20元,水彩每盒定价5元.为了促销,商场制定了两种优惠办法:一是买一个画夹送一盒水彩;二是画夹和水彩均按九折付款.章老师要买画夹4个,水彩若干盒(不少于4盒).问:哪种方法更优惠?
4.为了保护环境,某企业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A、B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
经预算,该企业购买设备的资金不高于130万元.
(1)请你计算该企业有几种购买方案;
(2)若企业每月产生的污水量为2260吨,为了节约资金,应选择哪种方案购买?
目标检测:
1.老张和老李购买了相同数量的种兔,一年后,老张养兔数比买入种兔数增加了
2只,老李养兔数比买入种兔数的2倍少1只,老张养兔数不超过老李养兔数的2
3.一
年前老张至少买了多少只种兔?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某单位要制作一批宣传资料.甲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20元,另收设计费
3 000元;乙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30元,不收设计费.该单位选择哪家公司制作能获得更大的优惠?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数据分类讨论问题,会规范的书写解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