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蓝蛋白生理功能及其和疾病的关系-模板
铜蓝蛋白在脂质代谢稳态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铜蓝蛋白在脂质代谢稳态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30981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7.png)
铜蓝蛋白在脂质代谢稳态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江全鑫;陈素贞;刘军力【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4(44)1【摘要】血浆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是肝脏分泌的重要蛋白质,在人体的铜离子分布和运输中扮演关键角色,并在维持铜离子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
此外,Cp还是一种亚铁氧化酶,参与人体内铁离子的代谢。
研究表明,Cp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相关疾病有密切关系。
近来研究发现,Cp也参与脂质代谢的调控过程。
脂质代谢平衡涉及体内脂质合成、脂肪水解、脂肪酸氧化、脂质运输和吸收等过程。
脂质代谢紊乱会导致人体代谢紊乱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Cp通过多种方式调控脂质代谢。
一方面,它通过亚铁氧化酶活性参与调节氧化应激,即在铁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它通过铜及含铜的代谢酶参与胆固醇、脂蛋白和脂肪酸等物质代谢过程的调控。
因此,Cp通过影响铜或铁依赖性酶和相关通路在铜和铁的稳态中发挥作用进而调控脂质代谢。
尽管已经发现Cp与脂质代谢密切关联的现象,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Cp进行脂质代谢调控的确切机制。
该综述总结了Cp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总页数】7页(P124-130)【作者】江全鑫;陈素贞;刘军力【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糖尿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相关文献】1.脂滴质量控制及其介导细胞器间通讯调控脂质稳态的研究进展2.脂联素介导的AMPK通路在冠心病脂质代谢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及中医药研究进展3.前蛋白转化酶在脂质代谢中作用的研究进展4.白藜芦醇调控脂质代谢影响肉品质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5.大蒜素对畜禽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生化简答题模板1
![临床生化简答题模板1](https://img.taocdn.com/s3/m/63569e8871fe910ef12df84c.png)
编标题号1试述测定血清铜蓝蛋白(CER)的方法及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2简述AAT的临床意义3试述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4清蛋白血症常见的原因有哪些?5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和M蛋白血症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有何特征?6请述人体蛋白质及血浆蛋白质的功能,缺乏蛋白质对机体可产生哪些影响?7血清蛋白醋纤膜电泳的五个蛋白区带各含哪些主要蛋白质?8血清白蛋白有哪些功能,测定血清白蛋白有哪些临床意义?9请述测定总蛋白六种方法的方法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10试述双缩脲法测定体液总蛋白的方法原理和方法性能。
11请述BCG法测定血清清蛋白的方法原理及其方法性能。
12哪些血清蛋白质已有国际公认的标准参考物质?可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的血清蛋白质有哪些?13血浆运输载体类蛋白质有哪些,分别可运载哪些物质?14测定血清转铁蛋白有哪些方面的临床意义?在这些方面的临床应用中还有哪些相关的生化指标?1511.简述苯丙酮酸尿症的代谢紊乱和治疗方法。
16请述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17请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
18简述2001年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9简述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上检测C肽比胰岛素好的理论依据?20影响糖代谢的激素有哪些?21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哪些?22胰岛素对糖代谢调节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3试用超速离心技术对血浆脂蛋白进行分类。
24试用电泳技术对血浆脂蛋白进行分类。
25载脂蛋白的功能26根据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方案,对脂代谢紊乱患者血清标本需进行哪些检测,才能确定其分型?27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28血清酶变化的病理机制是什么?29同工酶分析方法有哪些?30临床实验室测定酶活性浓度最常用的方法有哪些?31影响血清酶浓度变化的生理性因素有哪些?32简述钾的生理功能33引起低钠血症常见原因有哪些?34简述体内水的分布情况。
35简述体液电解质分布情况364.简述体液的交换。
375.简述钾代谢的两大平衡。
386.肾排钾的影响因素。
铜蓝蛋白偏标准
![铜蓝蛋白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2e31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9.png)
铜蓝蛋白偏标准
铜蓝蛋白一种含铜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铜蓝蛋白的正常值通常在0.20-0.60 g/L 之间,但具体的参考范围可能因实验室和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果铜蓝蛋白水平偏离标准值,可能提示某些疾病或生理状态的异常。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铜蓝蛋白偏标准的情况:
1. Wilson 病:这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导致铜在体内蓄积。
患者的铜蓝蛋白水平通常显著降低。
2. 营养不良或吸收障碍:某些营养不良状态或吸收障碍可能影响铜的吸收和利用,导致铜蓝蛋白水平偏低。
3. 肝脏疾病:肝脏是合成铜蓝蛋白的主要场所。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可能导致铜蓝蛋白水平降低。
4. 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如青霉胺、依地酸钙钠等可能影响铜蓝蛋白的合成和功能,导致其水平异常。
5. 急性炎症或应激状态:在急性炎症或应激状态下,铜蓝蛋白水平可能升高。
铜蓝蛋白偏标准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实验室检查和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铜蓝蛋白降低的健康宣教
![铜蓝蛋白降低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32dc78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7.png)
生活习惯
01
02
03
04
饮食不均衡:缺 乏铜、锌等微量
元素
过度饮酒:酒精 影响铜蓝蛋白的
合成和代谢
长期熬夜:影响 铜蓝蛋白的合成
和代谢
缺乏运动:运动 不足导致铜蓝蛋
白合成减少
3
铜蓝蛋白降低的健康影响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神经系统疾病
铜蓝蛋白降低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 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04 铜蓝蛋白的检测注意事项: 检测前避免剧烈运动、饮食 不当等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2
铜蓝蛋白降低的原因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遗传因素
01
铜蓝蛋白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铜蓝蛋
白合成减少或功能异常
02
家族性铜蓝蛋白缺乏症:一种遗传性
疾病,患者铜蓝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03
基因多态性: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
铜蓝蛋白降低的健康宣教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目录
01. 铜蓝蛋白的重要性 02. 铜蓝蛋白降低的原因 03. 铜蓝蛋白降低的健康影响 04. 铜蓝蛋白降低的预防和治疗
1
铜蓝蛋白的重要性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铜蓝蛋白的功能
参与铁代谢:铜蓝 蛋白是铁代谢的关 键酶,参与铁的吸 收、运输和储存。
4
铜蓝蛋白降低的预防和治疗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铜的食物摄入,如坚 果、豆类、全麦面粉等
A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红 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
C
B
增加富含锌的食物摄入,如 牡蛎、瘦肉、鸡蛋等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铜蓝蛋白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铜蓝蛋白_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8667ee3804d2b160a4ec00e.png)
医学检验·各论:铜蓝蛋白 >>>
相关疾病:
胆汁性肝硬化、老年人肝硬化、营养不良 性肝硬化、心原性肝硬化、妊娠合并肝硬 化、小儿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肝硬化 性肾损害、肝硬化、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医学检验·各论:铜蓝蛋白 >>>
临床意义:
(1)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患病时铜蓝 蛋白显著降低,可能由于铜过高地沉积于 肝及基底核或是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所致。 (2)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铜蓝蛋白的变化 规律尚无一致看法,从理论上讲,肝细胞 受损害时血中浓度应降低,但RUSSO等测 定54例慢性活动性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 无一例降低,反而
医学检验·各论 铜蓝蛋白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铜蓝蛋白 >>>
简介:
铜蓝蛋白又称铜氧化酶,是一种含铜 的α2-糖蛋白,分子量约为150kD,电泳 位置在α1和α2-球蛋白之间(一般把它划 为α2球蛋白)。1分子铜蓝蛋白与8个铜原 子结合,血清中约90%的铜原子与铜蓝蛋 白结合。一般认为铜蓝蛋白由肝脏合成, 一部分由胆道排泄,尿中含量甚微。
医学检验·各论:铜蓝蛋白 >>>
临床意义:
有近一半病例升高,与肝豆状核变性时截 然不同。 (3)有助于鉴别肝硬化和肝癌, 原发性肝癌时血清铜蓝蛋白高于正常的几 率为>8.3%,肝硬化时高于正常的几率为 12.6%。 (4)其他:重症感染、贫血时升 高;妊娠、口服雌性激素或某些避孕药, 胆道梗阻时也可增高;肾病综合征和营养 不良时常降低。
医学检验·各论:铜蓝蛋白 >>>
正常值: 0.21~0.53g/L,新生儿较高,至14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浆铜蓝蛋白(CP)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浆铜蓝蛋白(CP)_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073449e2f60ddccda38a0da.png)
医学检验·各论:血浆铜蓝蛋白(CP) >>>
相关检查: 维生素A(VitA)、尿铜(Cu)、尿铜蓝 蛋白、骨髓象分析、骨髓细胞增生程度、 骨髓单核细胞系统。
医学检验·各论:血浆铜蓝蛋白(CP) >>>
相关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先天性铜代谢障碍、贫血、 腰背痛、关节疼痛、黄疸。
医学检验·各论:血浆铜蓝蛋白(CP(CP) >>>
正常值:
免疫扩散法: 新生儿:10~300mg/L (1~30mg/dl)。 6个月~1岁: 150~ 500mg/L (15~50mg/dl)。 1~12岁: 300~650mg/L (30~650mg/dl)。 >12岁: 150~600mg/L (15~60mg/dl)。 尿液: 6~40μg/24h尿。
医学检验·各论:血浆铜蓝蛋白(CP) >>>
临床意义:
后等。 ⑤其他:急性精神分裂症、震颤 性谵妄、高胱氨酸尿症、妊娠、口服避孕 药。 (2)降低: ①Wilson病即肝豆状核 变性(为最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②营养 不良:肾病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蛋 白漏出性胃肠症、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 症等。 ③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 胆道闭锁症等。 ④新生儿、未成熟儿。
医学检验·各论:血浆铜蓝蛋白(CP) >>>
临床意义:
(1)升高: ①重症感染:炎症、肝炎、 骨膜炎、肾盂肾炎、结核病、尘肺等。 ②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各种 癌。 ③胆汁瘀滞:原发性胆汁瘀滞型肝 硬化、肝外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 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④甲状腺功能亢 进、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再生障碍 性贫血、心肌梗死、手术
医学检验·各论 血浆铜蓝蛋白(CP)
血浆铜蓝蛋白的作用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血浆铜蓝蛋白的作用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d945f0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7.png)
血浆铜蓝蛋白的作用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曹晓晓【摘要】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是一种多铜氧化酶及抗氧化剂.Cp不仅在维持机体铜与铁等微量元素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相关功能及疾病研究也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学者只对铜蓝蛋白是否能作为各种临床疾病的指标作了研究,但对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仍较少.本文对铜蓝蛋白基因的结构、组织表达,铜蓝蛋白及同系亚铁氧化酶家族铜、铁原子代谢,抗氧化作用及其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年(卷),期】2011(032)004【总页数】4页(P277-280)【关键词】血浆铜蓝蛋白;代谢;抗氧化剂;疾病【作者】曹晓晓【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1;K901 铜蓝蛋白的结构及组织表达1.1 铜蓝蛋白的蛋白结构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是在肝脏合成的唯一蓝色的蛋白质。
鼠类Cp派生的氨基酸序列同人氨基酸序列有93%的同源性,成熟的蛋白包含19个氨基酸前导肽及1 040个氨基酸。
人的Cp是一条单一的多肽链,其由l 046个氨基酸及附着在上面4个寡糖-氨基葡萄糖组成,且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2 ku[1]。
人类Cp的结构模型是基于蛋白水解裂解、序列分析与内在同源性及二级结构参数来构建的。
通过计算机辅助统计分析,单一的多肽链可自动裂解为3组异体同形的单元,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7、50 ku和19 ku,在完整的多肽链中,3个单元分别由单个氨基酸残基包括精氨酸R、赖氨酸K连接。
每单元大约包括350氨基酸残基。
通过校准,3组单元间氨基酸序列存在高度的同源性。
每组单元又由3个不同结构及功能的结构域A1、A2、B组成。
血浆中的Cp能够结合6个铜原子,位于一、六区交界面上的3个铜原子形成一个三核铜簇,其他3个铜原子以单核形式分别存在于二、四、六区。
多肽链的氨基酸残基在三核铜簇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铜蓝蛋白
![铜蓝蛋白](https://img.taocdn.com/s3/m/1cd10ddc0c22590102029df4.png)
嘉兴市康慈医院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科室检验科申请日期实施日期项目名称铜蓝蛋白(CER)检测项目承担者查显友项目指导者查显友性质为老年恶性肿瘤诊断提供参考意义项目基本情况:1、仪器:AU58002、试剂:配套3、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4、标本要求:随机,血清、血浆特性及临床意义:CER也属于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血浆CER在感染、创伤和肿瘤时增加。
其最特殊的作用在于协助Wilson病的诊断,即患者血浆CER含量明显下降,而伴有血浆可透析的铜含量增加。
大部分患者可有肝功能损害并伴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此病是进行性和致命的,因此宜及时诊断,并可用铜螯合剂-青霉胺治疗。
血浆CER在营养不良、严重肝病及肾病综合征时亦往往下降。
铜蓝蛋白临床意义总结如下:1、增高见于:结核、矽肺、甲亢、恶性肿瘤(如白血病、霍奇金病、肝癌等)等2、降低见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等。
特别是对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有重大诊断价值。
3、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空腹静脉血,不加抗凝剂,血清管(黄盖)可行性分析及效果预测:按照浙江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此项目收费为25元/次,为医保项目,每一个人次的成本为2.2元左右,预收益为22.8元/次。
技术操作规范:1、标本:血清、血浆。
2、操作简单:立即上机检测。
检验人员经培训指导即可操作。
3、检测速度快:20分钟左右报告结果。
存在风险及处理预案:1、无论病人是否已被诊断有传染病,都应视为传染病人。
所有标本、试剂、使用中能造成伤害的所有锐器、接触过标本的仪器设备,都应视为传染源,在实验时或是在维护时都要十分小心,应彻底消毒处理,避免对人造成感染。
2、严格物品分类,检验后的废弃物分别装入不同污染袋中。
检验人员接触污物时,必须戴手套、戴口罩和洗手,减少皮肤黏膜接触,严格消毒隔离程序,避免意外损伤,必要时戴防护眼镜。
3、洗手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步骤,也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检验人员应特别重视,并认真坚持。
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的初步探讨
![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的初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88634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d.png)
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的初步
探讨
人血清铜蓝蛋白是一种铜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氧载体,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协助氧气的运输和传递。
人血清铜蓝蛋白的水平变化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人血清铜蓝蛋白的水平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
一些研究还发现,人血清铜蓝蛋白的水平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目前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确认。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检测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的变化来评估人体内的铜代谢状况,并辅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例如,在一些代谢性疾病(如Wilson病)中,铜代谢异常导致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升高,因此通过检测血清铜蓝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辅助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总之,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但是,目前对其相关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 1。
小孩铜蓝蛋白正常是
![小孩铜蓝蛋白正常是](https://img.taocdn.com/s3/m/3ea773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1.png)
小孩铜蓝蛋白正常是小孩铜蓝蛋白正常是指小孩子的体内含有适量的铜蓝蛋白,这是一种重要的血液蛋白,主要存在于肝脏、血液和神经系统中。
铜蓝蛋白能够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起到维持正常身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如果小孩子铜蓝蛋白过低或过高都会引发健康问题,需要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1.铜蓝蛋白过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铜摄入量来恢复。
一些含铜丰富的食物,如瘤胃、动物肝脏、坚果、全麦面粉、鱼类和蛋等可以作为铜的良好来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铜也不能过量摄入。
2.铜蓝蛋白过高的情况下,一般需要采用药物治疗来降低铜蓝蛋白的水平。
重要的药物主要有三种:D-靛绿、青霉胺和卡巴卡。
其中D-靛绿和青霉胺是单独或联合使用的治疗药物,能够促进肝脏排出过量铜离子,帮助恢复正常的铜蓝蛋白水平。
而卡巴卡是一种血浆交换治疗方法,适用于严重的疾病情况下。
3.针对遗传性疾病造成的铜蓝蛋白异常,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和随后的遗传咨询,以及进行适当的治疗。
一般采用肝脏移植等手术治疗,对于晚期病情更严重的小孩子,需要采用维生素B6的治疗。
注意事项:1.小孩子铜蓝蛋白的正常水平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判断。
如果发现小孩铜蓝蛋白异常,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以确定病情。
2.家长和医生需要密切观察小孩子的病情。
针对铜蓝蛋白异常,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如果使用了异常的方法和药物,可能会助长和加剧疾病,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3.注意开展适当的营养保健工作,包括增加小孩的铜摄入量、补充多种维生素等有助于增强小孩子的免疫力,通过调理饮食、睡眠、锻炼等综合措施提高体质。
4.要想更好地关爱孩子的健康与成长,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体检,以及接受专业医生的备选意见。
特别是对于小孩子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确定病情和采取适当的措施,为孩子的健康和成长保驾护航。
小孩晚上睡到半夜总是哭问题描述:小孩晚上睡到半夜总是哭,这是很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铜蓝蛋白(CER)检测及临床意义
![铜蓝蛋白(CER)检测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4ba63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8.png)
铜蓝蛋白(CE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铜蓝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又被称作铜氧化酶,也是一种转运蛋白,属于α2-球蛋白电泳片段,每分子含有8个铜原子。
肝细胞合成铜蓝蛋白期间,铜渗入到肝细胞内。
铜蓝蛋白从肝分泌后,转运到需要铜的组织内,在铜蓝蛋白分子代谢过程中,铜被释放出来。
除了转运铜,铜蓝蛋白在铁(Fe2+, Fe3+)、多胺、儿茶酚胺和多酚的氧化过程中具有催化作用。
二、铜蓝蛋白(CER)的生理功能1、铜蓝蛋白的氧化功能可以将Fe2+和Cu1+分别氧化为Fe3+和Cu2+,从而使其在体内可以进行转运与代谢;铜蓝蛋白的胺氧化酶功能可将O2氧化生成H2O或者H2O2;此外,铜蓝蛋白还可以氧化机体内的其他一些有机物(如苯二胺、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2、铜蓝蛋白调节铜的运输与代谢铜在十二指肠被吸收后,铜蓝蛋白可作为载体蛋白将铜转运到肝、肾中,与靶细胞相互作用并释放铜,这些铜被靶细胞吸收和利用。
3、铜蓝蛋白参与铁的运输铜蓝蛋白可以将Fe2+氧化成Fe3+,揭示其对体内铁平衡的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
4、铜蓝蛋白的抗氧化作用铜蓝蛋白具有清除阴离子自由基的功能;铜蓝蛋白能与血液及组织液中Cu2+结合,显著抑制Cu2+诱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此外,铜蓝蛋白还可以促进机体NO的合成,通过NO清除自由基的途径而间接发挥抗氧化的作用。
三、铜蓝蛋白(CER)的临床应用(一)增高1、重症感染:铜蓝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感染或组织损伤12~24小时上升,72~96小时达到峰值。
因此在一些炎症、肝炎、骨膜炎、肾盂肾炎、结核病、尘肺等会引起增高。
2、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各种肿瘤(临床检测食管癌、肛门癌及直肠癌等其他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铜蓝蛋白活力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人)都可能增高。
3、胆汁淤滞:原发性胆汁淤滞型肝硬化、肝外梗阻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都可引起增高。
4、其他一些疾病:急性精神分裂症(血铜蓝蛋白、C3和C4水平是急性期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意义外周生物标志物)、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铜蓝蛋白较正常对照升高,并且不随着治疗而改变)、强迫症(有强迫症状的患者铜蓝蛋白水平升高,强迫症状越典型,铜蓝蛋白水平越高)、阿尔兹海默症(AD患者的认知障碍与铜水平有关,铜蓝蛋白与认知衰退的速度有关)、震颤性谵妄、高胱氨酸尿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等。
小孩铜蓝蛋白参考值
![小孩铜蓝蛋白参考值](https://img.taocdn.com/s3/m/f38eaa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2.png)
小孩铜蓝蛋白参考值【最新版】目录1.铜蓝蛋白的基本概念与功能2.铜蓝蛋白正常值的范围3.铜蓝蛋白在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值4.铜蓝蛋白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5.铜蓝蛋白异常值与相关疾病的关系6.如何提高铜蓝蛋白水平及保持身体健康正文一、铜蓝蛋白的基本概念与功能铜蓝蛋白,又称铜离子结合蛋白,是一种含铜的蛋白质,由肝脏产生并通过胆道排出。
在炎症发生时,铜蓝蛋白具有抗氧化作用,并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多种疾病中增加,尤其是在感染、创伤和肿瘤中,对急性豆状核变性的诊断特别重要。
二、铜蓝蛋白正常值的范围铜蓝蛋白的正常值因年龄而异,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正常值为150~600mg/L,儿童的正常值为 300~650mg/L。
三、铜蓝蛋白在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值1.新生儿:10-300mg/L2.6 个月到 1 岁婴儿:150-500mg/L3.12 岁以下儿童:300~650mg/L4.12 岁以上成人:150-600mg/L四、铜蓝蛋白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铜蓝蛋白在临床上可用于肝、胆、肾等相关疾病的诊断,以及判断是否有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当铜蓝蛋白值高于正常水平时,可能表明患者患有急慢性肝炎、骨膜炎、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当铜蓝蛋白低于正常值时,主要见于肝豆状核变性、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当铜蓝蛋白低于80mg/L 时,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有力证据,数值越小诊断准确性越高。
五、铜蓝蛋白异常值与相关疾病的关系1.铜蓝蛋白升高:见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胆汁淤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2.铜蓝蛋白降低:肝豆状核变性、慢性消耗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道闭锁等均可引起铜蓝蛋白的降低。
六、如何提高铜蓝蛋白水平及保持身体健康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保持身体健康。
2.注意增强个人体质,避免感冒,调整好情绪。
3.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调理,如超重人群减重、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4.对于肿瘤患者和外科手术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饮食调理。
铜蓝蛋白
![铜蓝蛋白](https://img.taocdn.com/s3/m/65e2d00ab52acfc789ebc935.png)
含铜较高的食物:动物肝脏、肾 脏;贝类;干果;巧克力。
雌激素和避孕药可升高CER;
影响CER的病理因素
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 炎症 癌变
谢谢
Thank You!
生理特性
CER具有促进细胞生长作用;
CER具有促进细胞生长作用;
研究表明细胞生长与CER中的 铜有关系,特别能促进睾丸细胞的 生长。这一特性可能对肿瘤的生长 有一定作用?
影响CER的生理因素
年龄 应激 妊娠 饮食 性激素
新生儿是正常人的1/3; 1~2岁儿童高于正常人; 成年男女 差别无统计意义。 应激时血清CER增高; 正常妊娠时CER逐渐增高,一般 高于正常人2倍。大致在第8周 开始升高。
铜蓝蛋白
(CER)
铜蓝蛋白是一种含铜的蓝 色蛋白。不仅有运输铜的作用, 也是一种急性相反应物。
生化特性 生理功能 影响CER的生理因素
影响CER的病理因素
生Hale Waihona Puke 特性CER主要由肝脏合成; CER在体内的半衰期为4-5天;
CER中的铜由饮食摄取,与白蛋白结合;
生理特性
CER转运及供铜到各组织; CER能清除细胞外超氧离子根;
CER具有促进细胞生长作用;
生理特性
CER转运及供铜到各组织;
CER转运及供铜到各组织
血浆中95%的铜是以CER形式 存在。CER是一种转运蛋白,能 将铜带给全身各组织。
生理特性
CER能清除细胞外超氧离子根;
CER能清除细胞外超氧离子根;
超氧离子根是一种毒性物质, 在人体病理氧化过程中产生。既有 杀死外来细菌的作用,也能损害机 体正常细胞。
铜蓝蛋白降解
![铜蓝蛋白降解](https://img.taocdn.com/s3/m/660eb4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f.png)
铜蓝蛋白降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铜蓝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重要蛋白质,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铜蓝蛋白的降解失衡时,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铜蓝蛋白降解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生物化学过程和信号通路的调控。
本文将详细介绍铜蓝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降解过程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铜蓝蛋白,也称为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是一种富含铜的多功能蛋白质,在人体内主要由肝脏合成。
它在人体内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分布,与铜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蓝色络合物,因此得名铜蓝蛋白。
铜蓝蛋白在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功能,包括氧化铜和铁、调节血管舒缩、参与免疫反应等,可以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不可少的蛋白质之一。
铜蓝蛋白降解是指铜蓝蛋白分子在体内受到降解作用,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
铜蓝蛋白的降解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源性酶的活化等。
氧化应激是导致铜蓝蛋白降解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内氧化应激物质如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等可以直接作用于铜蓝蛋白分子,导致其结构发生损伤和功能丧失。
炎症反应也会诱导体内激素和炎症因子的分泌,进而促进铜蓝蛋白的降解。
铜蓝蛋白降解的过程涉及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和信号通路的参与。
在细胞内,铜蓝蛋白的降解主要通过赖氨酸底物的泛素化酶系统实现。
泛素化酶系统会识别铜蓝蛋白分子中的赖氨酸残基,然后将泛素分子共价连接到该残基上,标记铜蓝蛋白分子为待降解的蛋白质。
接下来,泛素连接铜蓝蛋白的复合物将会被蛋白酶体降解,最终分解为氨基酸或小肽。
铜蓝蛋白的降解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表明,铜蓝蛋白降解异常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肝病、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关联。
了解铜蓝蛋白的降解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未来,针对铜蓝蛋白降解的调控机制和干预策略的研究将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浅谈铜的生理功能、代谢吸收、过多或过少时对人体的危害
![浅谈铜的生理功能、代谢吸收、过多或过少时对人体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82bc2da70029bd64783e2c76.png)
浅谈铜的生理功能、代谢吸收、过多或过少时对人体的危害一、摘要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也是人体内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人体的许多功能。
铜可促进铁的吸收、运输及利用,与贫血有关;铜与骨骼及胶原组织关系密切,可促进生长发育;铜还能影响到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铜缺乏对机体功能影响很大然而铜过量,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由此可见,铜营养失调,体内铜缺乏或过剩时,都可引起疾病。
但是我们只要在膳食上合理搭配,通常可以保证人体对铜的需要量,一般也不会造成蓄积。
二、关键词铜生理功能代谢吸收缺乏过量三、正文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1874年Harless指出软体动物体内铜具有重要作用,1878年Ferderig从章鱼血内蛋白质配合物中将铜分离出来,并称该蛋白为血铜蓝蛋白,至1928年Hart发现铜是生物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在中国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秦汉)曾记载有6种含铜的药物,如空青、白青、曾青等,并认为这些矿物药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作用,这是中国人最早对铜是人体必需元素的认识。
铜是人体内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机体内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铜蓝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
许多关键的酶,需要铜的参与和活化,对机体的代谢过程产生作用,促进人体的许多功能。
铜对人体的益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脑的“益友”。
铜与锌、铁等一样都是大脑神经递质的重要成分。
如果摄取不足可致神经系统失调,大脑功能会发生障碍。
铜缺乏将使脑细胞中的色素氧化酶减少,活力下降,从而使记忆衰退、思维紊乱、反应迟钝,甚至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
要有一副健康灵活的大脑,是离不开铜元素这个益友的。
(2)心脏的“卫士”。
当人们将心脏病的原因单纯归咎于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时,美国科学家提醒人们:绝对不可忽视铜元素的缺乏。
铜元素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金属酶的合成,其中的氧化酶是构成心脏血管的基质胶原和弹性蛋白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而胶原又是将心血管的肌细胞牢固地连接起来的纤维成分,弹性蛋白则具有促使心脏和血管壁保持弹性之功能。
铜蓝蛋白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铜蓝蛋白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4aed6e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4d.png)
铜蓝蛋白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李天颖;李前勇;张德志;谢京君;王庆华【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4(050)008【总页数】2页(P98-99)【作者】李天颖;李前勇;张德志;谢京君;王庆华【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402460;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402460;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402460;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402460;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4024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5+2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是人和动物血液中存在的一种含铜的具有氧化酶活性的α2糖蛋白,它是由Holmberg在1948年首次发现并命名的一种金属蛋白,能结合95%以上的血清铜,外观呈现蓝色。
自该蛋白发现以来的近70年时间,国外学者对其功能和作用展开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Wilson′s病、帕金森氏症及阿尔茨梅病等人类重要疾病的深入研究,铜蓝蛋白的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关注,为了能更好地了解铜蓝蛋白质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铜蓝蛋白质的氧化酶作用、抗氧化作用及在机体铁、铜稳态维持中发挥的生理作用。
1 氧化酶作用铜蓝蛋白属于多铜氧化酶家族成员,也是该家族成员中能结合分子氧并将其还原成水的少数重要酶类之一。
铜蓝蛋白独有的结构特征,使其能借底物的一电子氧化催化分子氧的四个电子还原成两个水分子,其反应过程见图1。
在反应过程中,铜蓝蛋白的铜原子发生一个功能单位的氧化还原中心线性排列,该功能单位内的T1位点可从底物摄取单个电子并转运到三环族上,并用获取的电子还原分子氧成水。
铜蓝蛋白分子内电子从T1位点转移到氧键位点的过程中,可消耗、氧化各种底物而不释放各种氧自由基(ROS)。
图1 铜蓝蛋白催化氧还原成水的反应过程,“S”为底物研究证实,血浆铜蓝蛋白可催化铁离子和铜离子等无机生理底物,它可氧化Fe2+为Fe3+、Cu1+为Cu2+,以利于两种金属离子在机体内的转运和代谢。
铜兰蛋白偏低的原因
![铜兰蛋白偏低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4f10b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b.png)
铜兰蛋白偏低的原因铜兰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它在人体内具有多种功能。
然而,一些人可能会出现铜兰蛋白偏低的情况。
下面将探讨铜兰蛋白偏低的原因。
铜兰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它在体内主要负责运输铜离子。
铜离子是人体内许多酶的重要成分,它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包括能量代谢、免疫反应和神经递质合成等。
因此,铜兰蛋白的正常水平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铜兰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很多种。
首先,铜兰蛋白的合成受到基因的调控。
一些人可能由于遗传原因导致铜兰蛋白的合成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其血液中铜兰蛋白的水平偏低。
这种情况在一些罕见的遗传病例中比较常见,如Menkes综合征和Wilson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铜离子在体内的代谢异常,从而导致铜兰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
一些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铜兰蛋白偏低。
例如,慢性肝病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从而影响铜兰蛋白的合成能力。
此外,慢性炎症和肿瘤也可能干扰铜兰蛋白的合成和功能。
这些疾病会导致人体内铜离子的平衡紊乱,从而影响到铜兰蛋白的正常运输功能。
一些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铜兰蛋白偏低。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主要通过食物摄入。
如果人体缺乏充足的铜摄入,就会导致铜兰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
一些长期不均衡的饮食习惯,如偏食、长期素食或肠道吸收障碍等,都可能导致铜兰蛋白的水平偏低。
一些药物和化学物质也可能干扰铜兰蛋白的合成和功能。
例如,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可能抑制铜离子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铜兰蛋白偏低。
铜兰蛋白偏低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遗传因素、慢性疾病、营养不良和药物/化学物质的干扰等。
对于发现自己铜兰蛋白偏低的人群,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纠正铜兰蛋白偏低,并维护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此外,保持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对维持铜兰蛋白的正常水平非常重要。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尿铜蓝蛋白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尿铜蓝蛋白_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e6a088e10661ed9ad51f3f8.png)
医学检验·各论:尿铜蓝蛋白 >>>
相关症状: 角膜外缘有棕绿色色素环、肝豆状核变性、 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降低。
医学检验·各论:尿铜蓝蛋白 >>>
相关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 障碍、小儿肝豆状核变性。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尿铜蓝蛋白 >>>
临床意义: 的铜沉积于组织中,特别是肝、肾、脑、 角膜等处。血中Cp明显降低。
医学检验·各论:尿铜蓝蛋白 >>>
正常值: 0.006~0.040mg/24h(均值为
0.056mg/24h)。
医学检验·各论:尿铜蓝蛋白 >>>
相关检查: 尿管型、尿丙酮、尿谷草转氨酶(GOT)、 血清铜、铜蓝蛋白、血清铁/铜比值。
医学检验·各论:尿铜蓝蛋白 >>>
临床意义:
收不良、失蛋白胃肠病、多发性硬化症、 严重贫血、急性肝炎等。 (3)用于肝硬变 与肝癌的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大部分病 例Cp明显升高,肝硬变患者大部分在参考 值内,仅小部分高于参考上限。 (4)肝豆 状核变性的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 代谢疾病,因遗传缺陷,使Cp合成代谢能 力降低,导致过量
医学检验·各论:尿铜蓝蛋白 >>>
临床意义:
(1)尿液CP水平升高:Cp具有氧化酶 的活性,能催化Fe2+氧化为Fe2+可防止脂 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的生成,在有些病理 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性及 慢性炎症疾病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各 种感染,以及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肌梗死, 手术后等;胆
医学检验·各论 尿铜蓝论:尿铜蓝蛋白 >>>
铜蓝蛋白与脑铁代谢
![铜蓝蛋白与脑铁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b168430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a.png)
铜蓝蛋白与脑铁代谢
常彦忠;钱忠明
【期刊名称】《生理科学进展》
【年(卷),期】2002(033)002
【摘要】铜蓝蛋白 (Ceruloplasmin, CP)是人体重要的亚铁氧化酶.它的主要作用是催化二价铁成为三价铁,从而促进铁与转铁蛋白结合.由于它的这一功能,过去三十年来,CP一直被认为参与细胞(包括脑细胞)铁释放.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个传统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是不完全的.新的发现显示脑内CP既有促进脑细胞铁释放也有铁摄取的作用.而且它对铁摄取作用可能比对铁释放的作用更为重要.本文讨论了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脑内CP表达异常在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的新认识.
【总页数】5页(P101-105)
【作者】常彦忠;钱忠明
【作者单位】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系,香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系,香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42;R338
【相关文献】
1.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铜蓝蛋白评价炎性状态及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J], 贺政新;张丽娜;安黎云;陈晶
2.营养补充对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组织铜蓝蛋白及血清铁等铁代谢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 [J], 曹建民;田野;赵杰修;金丽;郑弘溶;李进挺;赵宁宁
3.肺炎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触珠蛋白、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金耀建;温怀凯
4.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头孢克肟对细菌性肠炎患者C反应蛋白、铜蓝蛋白、触珠蛋白及α1酸性糖蛋白的影响研究 [J], 何嗪;黄国栋;武艳;魏武;葛善飞;游宇
5.改进血清铜蓝蛋白凝胶电泳—血清铜蓝蛋白氧化酶活性的邻联茴?… [J], 孟峻;李金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蓝蛋白生理功能及其和疾病的关系1 铜蓝蛋白的研究概况铜蓝蛋白( EC 1. 16. 3. ) 又称铜氧化酶,是Holmberg 和 Laurell 于 1948 年首先从人血清 a2 -球蛋白中纯化出的一种外观呈蓝色的含铜糖蛋白,命名为铜蓝蛋白( Ceruloplasmin,Cp),随后人们陆续在其他哺乳动物和鱼类中发现了 Cp 的存在,而植物中也存在结构及功能相似的其他多铜氧化酶家族的成员 ,真菌中有 Cp 的同源基因 Fet3. 因此,Cp 是广泛分布于各种真核生物中的一种含铜氧化酶,具有催化多种底物如铜、铁以及其他有机底物的氧化功能。
脊椎动物中 Cp 合成于肝脏并参与生物体铁的代谢,也在胚胎以及神经系统发育中起作用; 在医学上 Cp 是各种炎症、感染及肿瘤疾病的标志性蛋白; 与人类Wilson病、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等有十分密切的。
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2 铜蓝蛋白的结构人的 Cp 基因位于 8 号染色体,基因定位3q23 - q25,基因长度为65 kb,包含 19 个外显子。
人的 Cp 蛋白是一条单一的多肽链,由1046 个氨基酸和附着在上面的 4 个寡糖一氨基葡萄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32 kDa. 二级结构测定表明,Cp 肽链中的β - 片层和无规卷曲约各占50% ,几乎没有α - 螺旋结构。
单一的多肽链可被蛋白酶水解为 3 组异体同形的单元,相对分子量分别为 67 KD ( 480 个氨基酸残基) 、50 KD( 405 个氨基酸残基) 及 19 KD ( 159 个氨基酸残基) ,在完整的多肽链中,3 个单元分别由单个氨基酸残基精氨酸 R、赖氨酸 K 连接. Cp 有 6 个紧凑的结构域能够结合 6 个铜原子,位于一、六域交界面上的 3 个铜原子形成一个三核铜簇,其他 3 个铜原子以单核形式分别存在于二、四、六域( 图1) . 三核铜簇不仅对于 Cp 的催化活性有着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 Cp 结构的稳定.3 铜蓝蛋白的组织合成与分布脊椎动物 Cp 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的,其他如大脑、胎盘、卵黄囊、乳腺及睾丸的支持细胞也可独立合成 Cp. 在肝细胞的内质中首先合成前铜蓝蛋白( apo-cemloplasmin) ,进而在高尔基体中与Cu 结合形成全铜蓝蛋白( holo-cemloplasmin) ,随后 Cp 从肝脏经胆汁转运并由其他组织器官摄取. 正常生理条件下,肝铜储备的增加可引起 Cp浓度持续性的增加,当铜储备量缺乏时会引起 Cp浓度的显着降低。
脑内合成的 Cp 主要为磷酸肌醇锚定形式( glycosylph-osphatidyIinositolanchored Cp,GPI - Cp) ,结合在星形胶质细胞膜上. 研究发现雌激素可增加 Cp 的合成,怀孕期动物雌激素浓度升高时,Cp 的浓度可增加 3 ~4 倍.铜蓝蛋白主要在分布于血清当中,上述合成部位也有一定分布,在不同物种中这种分布可能会有差异。
4 铜蓝蛋白的生理功能4. 1 铜蓝蛋白具有氧化酶功能铜蓝蛋白本身属于多铜氧化酶家族,具有氧化酶的功能,可在其单铜离子中心接受底物电子,并将之转移到多铜离子中心,以便分子氧结合并将其还原成水. 在此过程中,金属离子如铜和铁离子都可以作为其底物,铜蓝蛋白可以将 Fe2 +和 Cu1 +分别氧化为 Fe3 +和 Cu2 +,从而使其在体内可以进行转运与代谢( 图 2) . 在体内,铜蓝蛋白的胺氧化酶作用可将分子氧氧化生成水或者过氧化氢,对机体内的其他有机底物如苯二胺有胺氧化酶作用[11],对邻苯二酚及其类似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 - 羟色胺及色氨酸等具有邻苯二酚氧化酶的作用。
4. 2铜蓝蛋白调节铜的代谢铜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p 在铜的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铜在十二指肠被吸收后,由铜转运蛋白相关蛋白( 铜蓝蛋白、白蛋白、铜转运蛋白、某些铜复合物及组氨酸等低分子量蛋白)转运到肠上皮细胞,经过血液循环迅速进入肝、肾中。
铜的分子伴侣 ATOX1 ( ATPases-ATP7A andB) 将铜原子传递给肝肾细胞合成的 Cp[13]. 结合铜的 Cp 是血清中铜的主要载体,当铜蓝蛋白到达靶细胞表面时,会与其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释放铜,这些铜被靶细胞吸收和利用。
通过铜蓝蛋白对铜离子的结合和释放,实现了铜在机体内的分布。
除此以外,铜对机体 Cp 的合成和代谢也有调节作用,例如,加铜螯合剂培养的 C6 神经胶质细胞阻碍了 GPI - Cp 的表达并导致细胞中 Cp 的减少,说明铜能调节 Cp 的合成。
Gitlin D 等发现 Cp的半衰期为 5. 5 d[14],机体内未结合铜的 apo -Cp 其半衰期为 5 小时,表明铜能调控 Cp 的代谢。
更进一步地研究发现,无铜结合的 Cp 是一种变构蛋白,与铜结合时会导致其沉降率及电泳动度特性发生改变,但二级结构不变; 这种变构活性不仅可以使其从肝细胞内质中释放,而且还可使其不受到胆汁所造成的酸性环境的破坏,在后续过程中,该结构仍可与铜相结合,说明脱铜铜蓝蛋白的结构也会影响铜的代谢[15].4. 3 铜蓝蛋白参与铁的代谢Cp - 转铁蛋白系统( ceruloplasmin-ferroportinsystem,Cp - Fpn ) 是细胞内铁的主要输出途径[16]. 铁在体内的跨膜运输需要特定的蛋白质载体即铁转运蛋白( Ferroportin,Fpn) . 虽然有许多蛋白参与细胞铁的吸收,但目前被确认的细胞铁输出系统只有 Cp - Fpn 系统。
哺乳动物体内由小肠吸收 Fe2 +,然后以 Fe3 +的形式贮藏; 之后 Fe3 +再次被铁释放蛋白还原为 Fe2 +进入血液循环; 血浆中的 Cp 利用其亚铁氧化酶活性将 Fe2 +氧化成能与 Fpn 结合的Fe3 +,Fe3 +结合 Fpn 后被转运至靶细胞,经内吞后进行代谢或贮存。
研究表明,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的以 GPI 锚定形式的 Cp 能促进铁从神经细胞中输出。
而在 Cp 基因缺失的小鼠,在状内皮细胞和肝细胞中铁输出过程发生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铁的沉积。
另外,具有Cp 缺陷基因和患有遗传性 Cp 缺乏症的个体铜水平正常,但铁代谢严重失调[17 -18]. 这些都说明 Cp在铁转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4. 4 铜蓝蛋白具有抗氧化作用Cp 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抑制由亚铁离子介导产生的活性氧; 同时,Cp 还可以进一步利用抗氧化作用,减少体内金属毒性,避免组织损伤及机体功能障碍。
有研究发现,Cp 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具有类似于超氧化物歧化酶对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功能; Cp 不仅能与血液及组织液中Cu2 +结合,具有显着抑制 Cu2 +诱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而且还可有效拮抗 Cu2 +诱发的红细胞水解[19]. 当氧化应激毒物三硝基甲苯( TNT) 进入小鼠体内,经还原产生的 O2 -可由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生成 H2O2,一般情况下 H2O2可与 Fe2 +发生Fenton 反应 ( Fe2 ++ H2O2→ Fe3 ++ OH-+OH+) ,但当 Cp 存在时可通过其铁氧化酶活性竞争利用上述反应环境中的 Fe2 +并将其氧化为Fe3 +,于是 Fenton 反应被消除,抗氧化作用得以实现[20]. 此外,Cp 在体内还可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促进机体 NO 的合成,通过 NO 清除自由基的途径而间接发挥抗氧化的作用[21].5 铜蓝蛋白与疾病5. 1 铜蓝蛋白与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 aceruloplasminemi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上 Cp 基因的突变引起的疾病[23]. Cp 基因的错义突变使 Cp 的亚铁氧化酶的活性丧失,致使 Fe2 +无法氧化成 Fe3 +,进而不能与铁转运蛋白( Fpn) 结合进行铁的输出[17]. 同时,也会引起神经系统中 Fe2 +大量沉积和 Fe3 +缺乏,从而造成神经细胞因营养缺乏和自由基累积,导致组织损伤以致最终引起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17]. 尽管 Cp 因错义突变会导致其铜结合能力缺失,如 D58H,G631R,Q692K 和 G969S 等突变[24]; 但仍有一些突变体残存部分亚铁氧化酶活性,能与 Fpn 相结合,但比野生型 Cp 结合 Fpn 效率低( I9F,Q146E,F198S,W264S,A331D,G606E,G876A) ; 在一位年轻的杂合的重度锥体外运动失调患者身上发现了 Cp R701W 突变,该突变导致Cp 不能结合铜,但是当含铜的谷胱甘肽或含铜的三磷酸腺苷酶( Ccc2p,为 ATP7B 的同源基因) 与其一起表达时,Cp R701W 可以产生 holo - Cp 并使 Fpn 分子稳定,但这种稳定状态需要一定的 Cp活性水平才能维持[25],说明如果参与金属结合的ATP7B 基因不受损伤,Cp 基因的活性可以恢复。
Cp R701W 也会造成大量活性氧的产生,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治疗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的关键是有效地进行铁清除,通过注射静脉含 Cp的血浆和去铁胺,可使肝中铁的浓度下降。
5. 2 铜蓝蛋白与 Wilson 疾病威尔逊氏病( WD,肝豆状核变性) 归因于ATP7B( 位于 13 号染色体上) 的突变,它编码一个 ATP 依赖型的铜跨膜运输蛋白,该蛋白主要负责将铜转运到两条途径中,一条途径用来与 apo- Cp 相结合形成 holo - Cp; 另一条是将肝中多余的铜随胆汁排出肝脏,因而 ATP7B 功能的缺陷不仅会影响 Cp 的合成,还导致铜在肝脏和脑等器官中积累. 研究发现,ATP7B 基因突变热点在不同人群之间有显着差别。
在西方患者中主要是3207 位的碱基C→A 的点突变导致组氨酸被谷氨酰胺所替代,而在中国主要的基因突变位点则是第八外显子上的2333 基因G→T 的点突变,使精氨酸被亮氨酸所取代[26].传统的 WD 病理学认为 ATP7B 突变会造成铜从细胞排出障碍,从而发生肝铜过载、肝细胞凋亡以及铜溢出到脑脊髓液中,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氧化损伤[27]. 但也有其他的病理学理论指出,在星形胶质细胞中 ATP7B 障碍可能导致产生受损Cp 进而导致 Fe 的流出[17],情况类似于遗传性 Cp缺乏症[28]. 威尔逊氏病必须进行药物终身治疗,严重者可以进行肝移植。
5. 3 铜蓝蛋白与其他相关疾病Cp 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使它具有一定的抗炎效应,因而被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外科创伤或者感染时 Cp 的浓度将会加倍。
许多病理条件下 Cp 可以升高,如 1 型和2 型糖尿病、严重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