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银镜面的工艺及与实验制备银镜之比较

合集下载

镀银镜面的工艺及与实验制备银镜之比较

镀银镜面的工艺及与实验制备银镜之比较

镀银镜面的工艺发展及与实验制备银镜比较完成日期:2015.09.24学院: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一摘要本文以阐明镀银镜面的原理为基础,通过阅读文献总结出镀银镜面的起源、发展以及如今各国制镜方面的现状。

综合国内外镀银镜面的制备工艺,结合主要的步骤探讨与实验制备银镜的差别,并对实验中采用不同方法清洗器皿的效果进行比较。

二前言第一次实验中清洗玻璃仪器,每组三人采用了不同的清洗方法对增污过的试管进行清洗,并通过银镜反应的效果比较三种清洗方法的清洁效果。

课后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镀银镜面制作工艺、特点及主要步骤,并与实验制备步骤、银镜效果进行比较。

三内容1 原理生活中镀银镜面的制作原理是银镜反应,取一定量AgNO3溶液,逐滴加入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得到银氨溶液。

再加入醛类物质将Ag+还原为Ag 单质。

2 镀银镜面的发展、现状我国镀银镜面传统方法为在玻璃上由手工操作银镜镜子,由于受设备、工艺限制,操作不便且此原始方法具有生产效率低,反射率低等问题。

此后曾用镀铝镜面。

如今镀银镜面回归。

西方发达国家已将硝酸银的转化率提高到70%以上,从上片到下片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形成了生产线。

在精准操控下生产的镀银镜面具有反射率高,银层厚度均匀的优点。

其工艺为选片(优质浮法玻璃)→上片→预洗→抛光→高纯水洗涤→活化→镀银→镀铜→风干→金属固化→帘幕淋底漆→红外烘干→风冷→帘幕淋面漆→红外烘干→风冷→水冷→镜面酸洗→风干→下片→装箱[1]。

3 镀银镜面制作主要工艺叙述我国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梁中生等人研制银镜还原制剂,并对银镜生产设备及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

上片:将平板玻璃基片通过人工或机械吸盘置于上片台上送入轨道,若是浮法玻璃,必须将上表面朝上。

实践证明,浮法玻璃下表面由于有大量的锡或锡的氧化物的存在根本无法镀银;根据轨道的运行速度保持基片间留有1~3 cm的间隙,以确保玻璃基片间或玻璃银镜间不发生碰撞,同时亦确保清洗水或反应残液能及时排除而不互相干扰。

银镜材质参数

银镜材质参数

银镜材质参数1. 概述银镜是一种常见的镜面材料,它具有高度的反射率和光学性能。

银镜的材质参数是指影响其性能的各项物理参数和化学成分。

本文将就银镜的材质参数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2. 银镜的制备银镜是通过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银膜而制备的。

制备银镜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清洗与处理在制备银镜之前,需要对玻璃进行清洗和处理,以确保镀层的附着力和镜面的质量。

清洗过程通常包括去除表面污垢、油脂和有机物的步骤。

2.2 镀银将清洗后的玻璃置于含有银离子的溶液中,施加适当的电压或光照,使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并在玻璃表面生成一层银膜。

镀银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的成分和浓度,以及镀银时间和温度等参数,以获得所需的镀层厚度和质量。

2.3 保护层为了保护银膜不受机械损伤和氧化腐蚀,通常在镀银完毕后会在银膜表面施加一层保护层。

常用的保护层材料有二氧化硅、氟化物等。

3. 银镜的材质参数银镜的材质参数直接影响着其反射率、透过率、耐久性等光学性能。

下面将对几个重要的材质参数进行分析和讨论。

3.1 镀层厚度镀层厚度是指银膜的厚度,它直接影响着银镜的反射率和透过率。

一般来说,镀层厚度越大,银镜的反射率越高,但透过率也越低。

适当选择银膜的厚度,可以在兼顾反射和透过的同时,提高银镜的光学性能。

3.2 镀层质量镀层质量是指银膜的致密程度和平整度,它影响着反射光的均匀性和镜面的清晰度。

在制备银镜时,要控制好镀银的条件,以保证银膜的质量。

镀银过程中的溶液成分、浓度和镀银时间等参数都会对镀层质量产生影响。

3.3 保护层性能保护层是银膜的保护罩,它可以有效地防止银镜被机械划伤和氧化腐蚀。

保护层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银镜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保护层材料有二氧化硅和氟化物等,它们具有高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3.4 玻璃基板性能玻璃基板是承载银膜的基础材料,它的性能也会对银镜的质量和光学性能产生影响。

常用的玻璃基板有浮法玻璃、钢化玻璃等,它们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和透明度,在制备银镜时要选择适宜的玻璃基板。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刮伤性能研究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刮伤性能研究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刮伤性能研究绪论:镀银镜子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商业展览等领域。

然而,镀银镜子的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刮擦造成的损伤,导致表面质量下降。

因此,研究镀银镜子原片的抗刮伤性能成为了迫切的课题。

一、镀银镜子原片的表面硬度测试表面硬度是评估镀银镜子原片抗刮伤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采用硬度计对镀银镜子的表面硬度进行测试。

具体方法是将硬度计针尖垂直于镀银镜子表面,施加一定的加载力,观察针尖在镀银镜子表面滑动的情况。

通过测量针尖滑动的距离来推测镀银镜子原片的硬度。

二、镀银镜子原片的耐刮痕性测试耐刮痕性是描述材料抵抗刮痕的能力。

为了研究镀银镜子原片的耐刮痕性能,可以采用刮痕试验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洛氏硬度试验。

洛氏硬度试验可以评估镀银镜子原片的耐刮伤性能。

具体方法是将一定质量的洛氏硬度实验针在一定的滑移速度和用力下刮过镀银镜子的表面,评估镜子表面形成的刮痕情况。

三、镀银镜子原片的抗刮伤涂层研究为了提高镀银镜子原片的抗刮伤性能,研究人员将涂层技术引入到镀银镜子的制备中。

涂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镜子表面的硬度和耐刮伤性能。

例如,可以采用聚合物涂层、陶瓷涂层或纳米涂层等方法来改善镀银镜子的抗刮伤性能。

研究发现,涂层能够显著提高镀银镜子的表面硬度,并减小刮痕的形成。

四、镀银镜子原片的抗刮伤性能测试标准为了评估镀银镜子原片的抗刮伤性能,需要制定相应的测试标准。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标准可供参考,如GB/T 6739-2016《银镜片》和ASTM C1503-16《镀银平板镜》。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表面硬度、耐刮痕性和涂层抗刮伤性等方面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五、镀银镜子原片抗刮伤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镀银镜子原片的抗刮伤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原材料的质量对抗刮伤性能起到关键作用,如玻璃基材的硬度和厚度。

其次,镀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镀膜温度、镀液配方和镀层厚度等,也会对抗刮伤性能产生影响。

此外,涂层技术对于提高镀银镜子原片的抗刮伤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镀银镜子原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及应用

镀银镜子原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及应用

镀银镜子原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及应用在现代的科技领域中,镀银镜子原片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材料。

镀银镜子原片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玻璃或者其他基板上镀上一层银膜而制成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镀银镜子原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及其在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首先,我们将关注镀银镜子原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电化学性能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材料所表现出的电化学行为和特性。

对于镀银镜子原片而言,其电化学性能主要包括导电性、耐腐蚀性和电催化性。

导电性是评估镀银镜子原片电化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镀银膜在镀制过程中可以形成连续的金属银晶格结构,这种结构使得镀银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实验研究表明,镀银镜子原片具有很高的电导率,能够有效地传导电流。

这使得镀银镜子原片在电子器件和光学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耐腐蚀性也是镀银镜子原片的重要性能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镀银膜常常会暴露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湿度、酸碱等。

因此,镀银镜子原片需要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以保证其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许多研究者已经通过改变镀银膜的制备工艺和添加适当的合金元素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改善镀银镜子原片的耐蚀性,并使其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此外,镀银镜子原片还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电催化性能是指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对电流分布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镀银镜子原片常被用作电催化剂的载体,因为其表面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和良好的电子传递能力。

研究人员通过调控镀银膜的微观结构和控制镀液成分,可以进一步改善镀银镜子原片在电催化反应中的表现。

除了电化学性能研究,镀银镜子原片在应用领域中也有广泛的潜在价值。

首先,镀银镜子原片在光学器件中被广泛应用。

由于其高反射率和良好的光学透过性,镀银镜子原片可以用于制作反射镜、激光器、摄像机镜头等。

其次,镀银镜子原片还可以用于制作导电膜、电子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等。

导电性能使得镀银镜子原片成为制备导电薄膜的理想选择,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可穿戴设备领域。

制镜报告

制镜报告

关于镜子的制作方法报告2011/9/10指导老师:范欣欣作者:李骞、邱熙蒙、戴永胜,蒋蔚栋、张泽亚一、摘要我们小组讨论的是现在生活常使用的镜子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有什么特点,与本实验中的银镜有什么区别。

我们通常使用的镜子是银镜,因为银镜镜面光亮,容易与玻璃紧密契合,不易进水受潮,可以长久使用,当然也有使用铝镜的。

工业上制银镜是用转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钾钠溶液为还原液的还原剂和银氨溶液反应镀银,它对工艺要求非常高,而且流程复杂,这与实验室制银镜有很大的不同。

二、前言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远古时代人类就以水为镜,古代的镜子大多用金、银、水晶、铜、青铜等研磨抛光而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就制成了镜子。

高中时,我们就学习了银镜反应,在洁净的试管里制的了镜子,但生活中的镜子是怎样制成的呢?是否与我们在化学课上学习的银镜实验是一个原理呢?与我们化学课上制成的镜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我们学习化学就是为了服务生活。

研究生活中镜子的制法以及与实验室制法的区别,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银镜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我们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精神,激发我们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喜爱和认可。

三、内容步骤:1、上片:将玻璃基片通过人工或机械吸盘置于上片台上送入轨道;2、预洗:用玻璃专用洗涤剂将玻璃上的油污、人工手印和灰尘除去;3、抛光使用抛光剂通过盘刷的抛磨,使玻璃上表面光滑,伪镀银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与要将试管洗干净有异曲同工之妙);4、清洗用滚刷和干净的自来水去除抛光剂等杂质,用去离子水进行最少3道清洗,使玻璃基片上表面有一个洁净度非常高的表面。

5、敏化用敏化剂,一般用氯化亚锡溶液,均匀地喷在洁净度非常高的玻璃基片上,保留1min左右,使玻璃表面产生一个亚锡离子敏化层;6、活化将活化剂溶液君悦地喷涂到有敏化层的玻璃基片上,亚锡离子将活化剂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原子,使玻璃表面产生一个活化层——贵金属的薄膜,贵金属为钯或银,在后面的镀银过程催化;7、镀银根据生产线工艺技术要求,将一定量的新鲜的银氨溶液和一定量的还原液同时喷涂到有活化层的玻璃基片上,经过2到3分钟的氧化还原反应,银氨还原液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沉淀于玻璃基片表面上形成银膜反射层,反应表示式如下:Ag+R-COH→Ag↓+R-COOH。

镀银镜子的制作方法及与本实验制得银镜的对比1

镀银镜子的制作方法及与本实验制得银镜的对比1

镀银镜子的制作方法及与本实验制得银镜的对比完成日期:2011.9.24作者:杨华张喆刘晗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指导教师:余辰一、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化学镀银的制作方法、镀银镜子的特点,已经通过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制作和实验(一)中制作银镜方法的对比,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二、前言:题目背景:实验(一)中制得了银镜,现实生活中常使用镀银镜子。

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制作方法和特点是什么?与本实验制得的银镜有什么差别?讨论意义:1.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掌握查阅文献、讨论的科学方法;2.了解日常生活中银镜的制作方法与特点;3.通过日常生活中银镜制作与本实验银镜制作的对比,加深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理解。

三、内容:1.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制作方法:化学镀银法:原料及要求:1.玻璃应是平整无缺,中间无气泡的透明玻璃;2.硝酸银,含量在99.5%以上;3.氨水,浓度为25—28%;4.酒石酸钾钠(化学纯)。

化学配方:1.银液:蒸馏水(冷开水也可)2500毫升,硝酸银25克,氨水18.5毫升(经化学反应澄清为止)。

2.还原液:蒸馏水(冷开水也可)2500毫升,酒石酸钾钠25克,上液加热澄清后再放入硝酸银0.5%,药液守滤后备用。

明胶液:水1000毫升,明胶10克,隔水蒸化。

4.铁红底漆加适量香蕉水溶液。

制作方法:1.清洗玻璃:按规格裁好玻璃后,先用自来水冲洗正反两面,然后将铁红粉带水涂在要镀的一面,待干后擦去铁红粉,水洗干净。

再用微量的氯化锡溶液擦洗玻璃要镀的面。

洗后用水冲净残余的氯化亚锡。

最后用干净的水(最好用蒸馏水)冲一下玻璃。

2.镀银:将洗干净的玻璃平放在水平的木架或木条上,取银液一份和还原液一份搅拌匀倒上。

药液以不流掉为度。

约每平方米2分升左右。

待其渐渐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晾干。

干后再在上面涂一层铁红底漆或其它防锈漆液便成了镜子。

2.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特点:镜子成品成像纯正、反射率高和色泽还原度好,表面光亮平滑。

银镜生产工艺

银镜生产工艺

银镜生产工艺
银镜是一种利用银粒子镀膜的反光材料,具有很高的反射率和质量优异的特点。

下面是银镜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好玻璃基板。

选择高纯度的玻璃片,清洗干净,并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无刮伤。

然后,进行玻璃基板的预处理。

首先,对玻璃表面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接下来,进行酸洗后的清洗,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最后,进行表面活化处理,使玻璃表面更容易与银粒子结合。

接下来,进行与银粒子结合的镀膜工艺。

首先,在玻璃基板上均匀喷洒银粒子溶液。

然后,将玻璃基板放入真空室中,通过热蒸发的方式使银粒子凝结在玻璃表面形成薄膜。

在蒸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真空度来控制银膜的厚度和均匀度。

镀膜完成后,对银镜进行后处理。

首先,将银镜从真空室中取出,进行外观检查,确保镀膜均匀且无缺陷。

接下来,进行防腐处理,使用保护剂对银镜表面进行喷涂。

最后,对银镜进行包装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银镜生产的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注意工作环境的干燥和无尘,以避免对镀膜质量造成影响。

银镜广泛应用于科研、光学仪器、家具装饰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氧化性能研究及优化方案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氧化性能研究及优化方案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氧化性能研究及优化方案摘要:镀银镜子原片在使用过程中常遭受氧化影响,导致镜面出现斑点、褪色等问题。

因此,研究和优化镀银镜子原片的抗氧化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的方法,阐述了镀银镜子原片在抗氧化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1. 引言镀银镜子原片是一种多层结构的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和装饰领域。

然而,由于银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导致镜子表面出现斑点和褪色现象。

因此,研究镀银镜子原片的抗氧化性能是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质量的关键。

2. 抗氧化性能的研究现状2.1 氧化机制氧化是银镜表面发生的一种自然氧化反应,主要通过氧分子的吸附和反应生成氧化银来实现。

该反应受到温度、湿度、使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2 抗氧化涂层为了提高镀银镜子原片的抗氧化性能,研究者们通过涂层技术,将具有良好抗氧化性能的材料,如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加在银层表面,形成抗氧化涂层。

这些涂层能够减缓银的氧化速率,延长银镜的使用寿命。

2.3 添加抗氧化剂另一种提高镀银镜子原片抗氧化性能的方法是添加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能够吸收氧气和自由基,阻止银的氧化反应。

常用的抗氧化剂有亚硝酸盐、硝酸铅等。

3. 实验研究为了验证以上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3.1 比较不同抗氧化涂层的效果选取几种常用的抗氧化涂层,比较它们对镀银镜子原片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具有较高抗氧化性能的二氧化硅涂层能够延长银镜的使用寿命。

3.2 添加抗氧化剂的效果研究在制备镀银镜子原片时,添加不同类型和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添加适量的亚硝酸盐能够显著提高镜子的抗氧化性能。

4. 优化方案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优化镀银镜子原片抗氧化性能的方案:4.1 优化抗氧化涂层技术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抗氧化涂层技术,选择具有良好抗氧化性能的材料,并优化涂层工艺,提高抗氧化涂层的附着力和稳定性。

镀银镜子原片的纳米催化性能研究及应用前景

镀银镜子原片的纳米催化性能研究及应用前景

镀银镜子原片的纳米催化性能研究及应用前景摘要:纳米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以镀银镜子原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纳米催化方面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我们发现银纳米颗粒在催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性能,表现出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此外,镀银镜子原片还具有可控制备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为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对镀银镜子原片纳米催化性能的研究,并探索其在能源领域、环境保护和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

1. 引言纳米催化技术是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催化反应技术,以其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纳米催化领域,银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已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用镀银镜子原片作为催化剂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回顾相关的研究,并对镀银镜子原片的纳米催化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2. 镀银镜子原片的制备与特性镀银镜子原片是一种表面光洁度高的材料,其制备过程相对简单。

通过将银离子还原到原子形态,并沉积在镀银镜子原片的表面上,形成银纳米颗粒。

这些银纳米颗粒具有较小的尺寸和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具有出色的催化性能。

此外,镀银镜子原片还具有高热稳定性和较好的机械强度,能够经受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为其应用提供了保障。

3. 银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银纳米颗粒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

首先,银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可以加速反应速率。

其次,银纳米颗粒呈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可选择性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此外,银纳米颗粒还能够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中心,有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

这些优势使得银纳米颗粒成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

4. 镀银镜子原片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能源领域是纳米催化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镀银镜子原片作为银纳米颗粒的载体,具有在能源转换和储存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的潜力。

例如,在光电催化领域,镀银镜子原片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光解水产氢反应,提高水分解效率。

工业镀银与银镜反应原理异同文档

工业镀银与银镜反应原理异同文档

简介电镀银(silver(electro)plating)银是一种白色金属,密度10.5g/cm (20℃),熔点960.5℃,相对原子质量107.9,标准电极电位Ag/Ag为+ 0.799V。

银可锻、可塑,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

被抛光的银层具有较强的反光性和装饰性。

银镀层很容易抛光,有很强的反光能力和良好的导热、导电、焊接性能。

银镀层最早应用于装饰。

在电子工业、通讯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中,广泛采用镀银以减少金属零件表面的接触电阻,提高金属的焊接能力。

此外,探照灯及其他反射器中的金属反光镜也需镀银。

由于银原子容易扩散和沿材料表面滑移,在潮湿大气中易产生"银须"造成短路,故银镀层不宜在印刷电路板中使用。

使用的镀银液主要是氰化物镀液。

技术1.前言由于银与许多化合物容易生成不溶性盐。

因此,银在镀液中的稳定性差,容易引起镀液分解。

由于银是电化学中的贵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镀层因此,银合金镀液种类较为有限。

已有的银舍金镀液大多数是含有氰化物的碱性镀液,然而氰化物剧毒。

鉴于上述状况,本文就安全性高的银和银合金镀液加以叙述。

2.工艺概述银和银合金镀液中含有可溶性银盐和合金成份金属盐、酸、表面活性电镀银铜基电料件剂、光亮剂和pH值调整剂等。

镀液中加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或者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旨在改善镀液性能,它们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其浓度为0.1~50 g/L。

镀液中加人光亮剂或者半光亮荆旨在改善镀层的光亮外观。

适宜的光亮剂有p.萘酚、0萘酚.6.磺酸、B萘磺酸、间氯苯醛、对硝基苯醛和对羟基苯醛等。

适宜的半光亮剂有明胶和胨等。

镀液中还加入邻菲哕啉类化合物或者联吡啶类化合物等平滑剂,旨在较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平精致密的镀层。

光亮剂、半光亮剂和平滑剂的总浓度为0.01~20 g/L。

镀液中加人辅助络合剂,旨在提高镀液稳定性,镀液中还加人隐蔽络合剂,旨在抑制从镀件金属基体上溶出的不纯金属离子共析于镀层中,同时还可以抑制镀液的劣化。

银镜的制作实验报告

银镜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银镜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温度、浓度等条件对银镜形成的影响。

3. 学习化学实验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与银氨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银镜的过程。

实验中,醛基(-CHO)被银氨溶液中的银离子氧化成羧酸,同时银离子被还原成银单质,沉积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反应方程式如下:\[ R-CHO + 2[Ag(NH_3)_2]^+ + 3OH^- \rightarrow R-COO^- + 2Ag \downarrow + 4NH_3 + 2H_2O \]三、实验材料1. 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0.5M氨水、浓氨水、5%硝酸银溶液、6M盐酸、3%葡萄糖溶液、37%甲醛溶液、甲酸钠溶液、酒石酸钾钠溶液、银氨溶液(现配)、10%氯化亚锡溶液。

2.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培养皿、石棉网。

四、实验步骤1. 配制银氨溶液: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振荡后加入氨水,直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2. 取一支试管,加入2ml银氨溶液。

3. 向试管中加入2滴葡萄糖溶液或3滴甲醛溶液。

4. 将试管放入50-70℃的水浴中加热5-10分钟。

5. 观察银镜的形成,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现象1. 银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反应,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2. 银氨溶液与甲醛溶液反应,试管壁上形成暗淡的银镜。

3. 温度升高,银镜的形成速度加快,光亮度增加。

4. 银氨溶液浓度越高,银镜的光亮度越好。

六、实验分析1. 银镜反应的原理是醛类化合物与银氨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 温度、浓度等条件对银镜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3.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浓度,以确保银镜的形成。

七、实验结论1. 银镜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可以用来检测醛类化合物。

2.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可以得到光亮的银镜。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以防银镜溶液腐蚀。

镜子镀银工艺流程

镜子镀银工艺流程

镜子镀银工艺流程
1.原材料准备:银镜的原材料主要是纯银和玻璃。

纯银需要经过提纯和铸造等工艺制成银板,玻璃则需要经过清洗、切割、磨边等工艺制成镜片。

2.镀银镀铜:将银板表面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银(铜)原子层,然后将镜片放在银板上进行真空镀银,使镜片表面形成一层银膜和铜模保护层。

3.退火、固化:将镀银后的镜片放入高温炉中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镜片表面的应力,提高镜片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第一遍耐腐蚀淋漆并烘干,第二遍防水加硬淋漆并烘干、金属原子红外固化等。

4.镜面背漆:采用优良背漆均匀涂镀,镜背漆耐腐蚀,而耐湿,防水。

5.磨边:将退火后的镜片进行磨边处理,使镜片的边像平整光滑,便于安装和使用。

6.清洗和检验:将磨边后的镜片进行清洗和检验,确保镜片表面干净、无瑕疵,并符合质量标准。

银镜的制备实验报告

银镜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银镜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观察银镜的形成过程,了解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学会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及处理。

二、实验原理银镜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实验,其原理为:含有醛基的物质在碱性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反应方程式如下:\[ R-CHO + 2[Ag(NH_3)_2]^+ + 3OH^- \rightarrow R-COO^- + 2Ag + 4NH_3 +2H_2O \]其中,R-CHO表示含有醛基的物质,[Ag(NH_3)_2]^+表示银氨溶液,R-COO^-表示生成的羧酸根离子。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石棉网、滴管、量筒、水浴锅等。

2. 试剂:5%硝酸银溶液、2%氨水、1%氢氧化钠溶液、乙醛、稀盐酸、稀硝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银氨溶液:取一支试管,加入1ml 5%硝酸银溶液,滴加2%氨水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得到浅棕色溶液。

2. 配制醛溶液: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乙醛,用蒸馏水稀释至5%。

3. 进行银镜反应:将银氨溶液和醛溶液混合,加入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碱性。

4. 水浴加热:将混合溶液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50~60℃,维持15~20分钟。

5. 实验结束后,用少量稀盐酸处理试管,倒去混合液,再用少量稀硝酸洗去银镜,最后用水洗净。

五、实验现象1. 混合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最终形成光亮的银镜。

2. 银镜呈均匀的镜面状,边缘清晰。

六、数据分析与处理1.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银镜的形成时间、光亮度等数据。

2. 分析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探讨最佳实验条件。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银镜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银镜的形成。

2. 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50~60℃,5%硝酸银溶液1ml、1%氢氧化钠溶液1滴、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加入5%乙醛3~4滴。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紫外辐射性能研究及应用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紫外辐射性能研究及应用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紫外辐射性能研究及应用绪论镀银镜子是一种常见的反射镜,通过反射光线实现成像或反射功能。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镀银镜子的镀膜往往会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而逐渐退化,从而影响其反射效果和使用寿命。

一、镀银镜子的制备方法1. 真空蒸镀法:将具有反射功能的材料,如银,蒸发在基片表面,通过真空环境下的物质转移形成镀膜。

2. 化学镀法:利用化学反应,在基片表面上沉积金属银,形成镀膜。

3. 磁控溅射法:利用高能离子轰击材料表面,使金属原子脱离并沉积在基片上,形成镀膜。

二、镀银镜子对紫外线的响应特性1. 镀银镜子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射率:通过实验测量,研究镀银镜子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射率变化,得出镀银镜子在不同紫外线波长下的反射性能。

2. 镀银镜子的紫外线吸收特性:利用紫外线可见光谱仪,测量镀银镜子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吸收特性,得出不同材料和厚度的镀银镜子的吸收率。

3. 镀银镜子的紫外线稳定性:通过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实验,观察镀银镜子反射率的变化,评估其紫外线稳定性。

三、改善镀银镜子的抗紫外线性能的途径与机制1. 加入抗紫外线添加剂:通过向镀银镜子的制备过程中添加抗紫外线添加剂,可以提高镀银镜子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

2. 优化镀膜的结构:调节镀银镜子的镀膜结构,如厚度、成分及层次,可以改善其抗紫外线性能。

3. 使用抗紫外线底漆:在镀银镜子的基片上先涂覆一层抗紫外线底漆,可以增强其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

四、镀银镜子抗紫外线性能的应用1. 光学领域:在太阳能电池板、护目镜、摄影器材等领域中使用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镀银镜子,可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2. 建筑领域:在建筑玻璃中采用抗紫外线镀银镜子,可以降低室内紫外线的穿透,保护人体皮肤健康。

3. 汽车行业:在汽车后视镜中使用抗紫外线镀银镜子,可以减少紫外线对车内乘员的伤害,提高驾驶安全性。

结论通过对镀银镜子原片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的研究,可以改善镀银镜子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寿命和功能。

制作银镜的新工艺与配方

制作银镜的新工艺与配方

制作银镜的新工艺与配方
李俊波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1989(000)001
【摘要】在传统的制镜工艺中,都是以硝酸银为主要原料.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硝酸银供应有限,怎样选择新的材料来代替硝酸银,以满足银镜制作生产的需要呢?经试验表明,采用硫酸银制作银镜,其镀光质量和使用效果都高于硝酸银.现将其工艺和配方技术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3)
【作者】李俊波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黄农较农八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
【相关文献】
1.移印机胶头制作的新配方新工艺 [J], 卓惠荣;邱侃
2.饲料配方的制作与配方设计技巧 [J], 谭会泽
3.优质银镜的制作 [J], 王永建;
4.利用重复银镜反应制作莱顿瓶的尝试 [J], 薛花亮;梁万兴
5.利用重复银镜反应制作莱顿瓶的尝试 [J], 薛花亮; 梁万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银镜面的工艺发展及与实验制备银镜比较
完成日期:2015.09.24
学院: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一摘要
本文以阐明镀银镜面的原理为基础,通过阅读文献总结出镀银镜面的起源、发展以及如今各国制镜方面的现状。

综合国内外镀银镜面的制备工艺,结合主要的步骤探讨与实验制备银镜的差别,并对实验中采用不同方法清洗器皿的效果进行比较。

二前言
第一次实验中清洗玻璃仪器,每组三人采用了不同的清洗方法对增污过的试管进行清洗,并通过银镜反应的效果比较三种清洗方法的清洁效果。

课后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镀银镜面制作工艺、特点及主要步骤,并与实验制备步骤、银镜效果进行比较。

三内容
1 原理
生活中镀银镜面的制作原理是银镜反应,取一定量AgNO3溶液,逐滴加入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得到银氨溶液。

再加入醛类物质将Ag+还原为Ag 单质。

2 镀银镜面的发展、现状
我国镀银镜面传统方法为在玻璃上由手工操作银镜镜子,由于受设备、工艺限制,操作不便且此原始方法具有生产效率低,反射率低等问题。

此后曾用镀铝镜面。

如今镀银镜面回归。

西方发达国家已将硝酸银的转化率提高到70%以上,
从上片到下片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形成了生产线。

在精准操控下生产的镀银镜面具有反射率高,银层厚度均匀的优点。

其工艺为选片(优质浮法玻璃)→上片→预洗→抛光→高纯水洗涤→活化→镀银→镀铜→风干→金属固化→帘幕淋底
漆→红外烘干→风冷→帘幕淋面漆→红外烘干→风冷→水冷→镜面酸洗→风干
→下片→装箱[1]。

3 镀银镜面制作主要工艺叙述
我国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梁中生等人研制银镜还原制剂,并对银镜生产设备及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

上片:
将平板玻璃基片通过人工或机械吸盘置于上片台上送入轨道,若是浮法玻璃,必须将上表面朝上。

实践证明,浮法玻璃下表面由于有大量的锡或锡的氧化物的存在根本无法镀银;根据轨道的运行速度保持基片间留有1~3 cm的间隙,以确保玻璃基片间或玻璃银镜间不发生碰撞,同时亦确保清洗水或反应残液能及时排除而不互相干扰。

敏化:
用敏化剂,一般用氯化亚锡溶液,均匀地喷在洁净度非常高的玻璃基片表面,保留1 min左右,亚锡离子进入玻璃的硅氧网络中与氧结合,使玻璃表面产生一
个亚锡离子敏化层。

活化:
将活化剂溶液均匀地喷涂到有敏化层的玻璃基片上,亚锡离子将活化剂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原子,使玻璃表面产生一个活化层——贵金属的薄膜,贵金属为钯或银,在后边的镀银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一般活化剂为氯化钯和硝酸银。

镀银:
根据生产线工艺技术要求,将一定量的新鲜的银氨溶液和一定量的还原液同时喷涂到有活化层的玻璃基片上,经过2~3 min的氧化还原反应,银氨还原液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沉淀于玻璃基片表面上形成银膜反射层,反应表示式如下:
Ag +R-COH→Ag↓+R-COOH (1)
根据我国银镜标准要求,玻璃基片表面上银附着的含量应≥700 mg/m ,且均匀分布。

镀铜:
将铜液(硫酸铜溶液)和还原剂(铜还原液或还原铁粉水溶液)同时均匀喷涂于银层上, 产生均匀的铜层,反应表示式如下:Cu +Fe= Cu↓+Fe (2)铜层既是银层保护层亦是反射层的补充层,同
时亦是银层和漆层的桥梁层,根据我国银镜标准要求,玻璃基片银表面上铜的附着量应在200 mg/m 左右,且均匀分布。

烘干:
镀铜后的玻璃基片用去离子水将残留的铁粉、硫酸铜及反应残液冲洗干净,再用风刀吹去大部分残留去离子水,进入60~90 ℃烘箱中,将玻璃基片上的残留去离子水完全烘干,同时,通过加热,银层和铜层更加致密,与玻璃基片的结合更加牢固。

淋底漆:
通过淋漆机将面漆均匀地涂布于底漆表面,面漆不含铅可与人直接接触。

根据我国银镜标准要求,面漆的厚度应≥20 ,底漆和面漆之和应≥50mm[2]。

4 镀银镜面区别比较
生活中制镜厂的镀银镜面制作需要经过上述的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得到的镀银镜面镀层均匀,使用寿命长。

而实验中制备过程只发生了银镜反应,没有经过后期的加工,易耗损。

三种清洗方法中自来水润洗实验后并无银镜出现。

稀硝酸浸洗有一定的效果,但得到的银镜较灰暗,镜面效果不好。

用去污粉刷洗的效果最好,可形成较光亮的银镜。

因为是实验室制备,所以银镜的厚度较薄,易除去。

四结论
1 生活中镀银镜面工艺较为复杂,形成的银镜较牢固,镜面光亮。

2 本实验制备的银镜的问题一是因为清洁程度不佳;二是因为没有经过后续添加保护层,烘干等步骤。

五参考文献
[1]梁水生,刘惠民.玻璃镜子生产工艺的发展[ J ].玻璃. 1999, (02).
[2]梁中生,杨晨,裘建军.玻璃银镜生产工艺技术[ A].玻璃.2010.09(00-05).
六小组分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