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术前访视常规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制度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制度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在接受麻醉前得到充分的访视和评估,以供应安全的麻醉服务,并降低麻醉风险,确保手术手段的成功进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需接受麻醉的患者,无论进行全麻、局麻或表面麻醉等程序,均需进行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
3. 访视与评估内容3.1 患者基本信息调查:包含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住址等信息的录入。
3.2 病史询问:认真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包含既往疾病、过敏史、手术史、家族病史等,并在记录表上进行认真记录。
3.3 身体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含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神经系统、心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的评估。
3.4 试验室检查: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需的试验室检查,包含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凝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形和麻醉的安全性。
3.5 心理评估: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形,包含焦虑程度、畏惧感等,并予以必需的心理支持和安顿。
3.6 术前准备: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所需的术前准备工作,包含禁食禁水的时间、服药调整、手术准备等,并向患者认真说明。
4.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的流程4.1 预约与登记:患者在接受手术前需提前预约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并到医院进行登记。
4.2 患者访视与评估:患者依照预约时间前往麻醉科,由专业的麻醉医生进行访视与评估。
4.3 记录与咨询:麻醉医生依据访视与评估的结果,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患者的档案中,并向患者认真解释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发症及麻醉的风险。
4.4 予以建议与引导:麻醉医生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的建议和引导,包含手术前的心理准备、术后的病愈护理等。
4.5 布置手术时间:依据患者的身体情形和手术布置,麻醉科与手术科协调,确定手术日期和时间,并事先通知患者。
4.6 随访与复诊:手术后麻醉医生定期追踪复诊患者的情况,进行术后的随访,并依据需要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引导。
医院麻醉术前术后访视记录单
医院麻醉术前术后访视记录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就诊日期:就诊时间: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麻醉医生:麻醉时间:手术医生:术前访视一、患者病史及其与麻醉的相关信息:1.疾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病等)及相关诊断资料。
2.传染病史:(包括乙肝、丙肝、HIV感染等)及相关检查结果。
3.手术史:(所做手术及麻醉方式)及有无相关并发症。
4.药物史:(包括药物过敏史、药物滥用史等),特别是对麻醉药物的过敏情况。
5.妇女月经史、孕产情况(女性患者)。
6.传染性疾病的钟特殊处理。
二、身体检查:1.一般健康状况(饮食、睡眠、体力活动),特别注意肝、肺、心、肾功能。
2.体格检查:特别注意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的相关指标。
3.运动系统的特殊情况。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血液常规、凝血功能、血型、HBsAg、血糖;若需要X光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等可安排。
四、模拟麻醉前访视:1.详细说明麻醉的患者风险、麻醉过程及并发症。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特点,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
3.询问是否有对麻醉药物过敏,是否有家族成员对麻醉药物过敏。
4.了解患者对麻醉的了解和期望。
5.术中体位及手术持续时间等特殊要求的记录。
6.预防性使用的药物和特别操作等的注意事项。
7.放松术前的准备工作。
8.心理状况及焦虑程度。
术后访视一、术后镇痛措施及效果:1.镇痛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及效果。
2.有无术后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3.术后镇痛效果。
4.术后麻醉并发症。
二、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2.术后出血、尿潴留、休克等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3.存在的心肺等特殊情况及处理方法。
三、术后病房观察:1.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的观察及特殊要求。
2.术后麻醉药物的继续使用情况及效果。
四、术后病情变化及处理方法:1.术后病情变化记录。
2.需要有相关科室的意见或治疗建议。
五、安全事件:1.术后发生的不良事件,如止血不止、呼吸困难、血糖波动等。
麻醉科诊疗守则与操作常规
广平县人民医院?麻醉技术操作规范与诊疗常规术前访视诊疗常规择期手术应在手术前一天由麻醉师到病房探视病人,急诊手术视具体情况在手术室进行访视和签署麻醉同意书。
具体内容如下:一、全面仔细阅读病历:包括心电图、胸片、造影、同位素及检验科各项常规生化检查,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有一个总体了解。
二、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
三、访视病人:(一)、首先向患者行自我介绍,向患者解释麻醉医师职责,建立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与患者交谈,进一步了解病情及重要过去史。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询问病史:必须包括主拆、要求手术原因、现病史、过去史、手术麻醉史、外伤史、个人史、家族麻醉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四)、体格检查:应对与麻醉有关的各部位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检。
(五)、交代术前禁食、禁水,术前用药,更衣,小便等情况。
(六)、与患者说明麻醉的基本过程和入室后将要进行的各种操作,术后与麻醉相关的感觉和注意事项,特别要强调具体麻醉方法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手术的要求决定而且术中可能根据病情和手术变化而改变麻醉方法。
(七)、向患家属或患者讲述真实的病情,治疗、麻醉方案、可能的麻醉病发症、可能使用的麻醉方法。
讲明术后镇痛的必要性、优缺点、可能的价格、并说明镇痛装置未列入医保项目。
(八)、住院医师请家属签署麻醉同意书,讲解所列内容的含义。
四、就有关情况与外科医生进行沟通。
五、完成麻醉前会诊记录,具体内容包括:(一)、麻醉前会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
(二)、病人疾病名称、拟施行手术名称、既往史。
(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特别是与麻醉有关的体格检查阳性体征、与麻醉有关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四)、ASA分级,拟施行麻醉方式,是否向病人及家属交代麻醉风险性和是否签署麻醉同意书。
(五)、对病人与麻醉有关的体格检查阳性体征、与麻醉有关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进行分析,就进一步处理提出建议。
麻醉前病情评估诊疗常规一、麻醉前病情分级: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一、Ⅰ级:正常健康。
麻醉科术前访视流程
麻醉科术前访视流程麻醉术前访视制度1.自我介绍,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2.仔细阅读患者病历,查看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CT 等。
3.详细询问病史,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手术麻醉史、外伤史、个人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及特殊用药史。
4.进行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有无困难气道、牙齿活动度、颈椎根据麻醉科排班表确定第二天实施麻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术前诊断、拟行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 仔细阅读患者病历,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对患者病情及重要器官功能状态作出全面评估 术前准备不完善,联系管床医生,完善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完善 ASA Ⅰ~Ⅱ级,制订麻醉方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行麻醉前准备。
ASA III 级以上,需请示上级医师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必要时早交班进行全科病例讨论。
介绍麻醉的基本过程,麻醉苏醒期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解除恐惧,寻求配合 介绍麻醉并发症和麻醉可能的意外,以及出现相关问题后的处理措施等,请求其理解并配合 介绍术后镇痛的必要性、不同镇痛方式的优缺点、镇痛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价格等 交代禁饮禁食的具体时间及注意事项 患者本人或委托人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单活动度,脊柱有无畸形,穿刺点有无感染或压痛等,心肺听诊有无异常等。
5.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术前准备不完善者继续,完善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完善者,ASAⅠ~Ⅱ级,制定初步的麻醉计划。
ASA III级以上,患者病情危重,合并症多,重大手术,需请示上级医师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必要时早交班进行全科病例讨论。
6.向患者或委托人介绍麻醉的基本过程,麻醉苏醒期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解除恐惧,寻求配合。
7.向患者或委托人介绍麻醉并发症和麻醉可能的意外,我们做了哪些相应的准备,以及出现相关问题后的处理措施等,请求其理解并配合。
8.介绍术后镇痛的必要性、不同镇痛方式的优缺点、镇痛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价格等。
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LC—057:麻醉科术前访视、病情评估和知情告知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麻醉医师麻醉前访视、病情评估及麻醉前签字的内容。
确保麻醉医师按统一规定进行麻醉前访视、病情评估及麻醉前签字。
二、工作规范(一)麻醉医师到病房查阅病历,访视患者,核对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等患者基本信息。
(二)复习病历,着重了解患者现病史、个人史、既往史、手术麻醉史和治疗用药史。
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状态。
对各种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仔细复习。
(三)对与麻醉实施密切相关的器官和系统进行重点复查。
1.呼吸系统:参阅胸部影像学资料等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道异常及胸部病变。
2.心血管系统:对患者目前心功能情况做出评估。
3.脊柱:对拟进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应明确脊柱有无病变、畸形、外伤及手术史,穿刺点临近组织有无感染,是否存在出血性疾病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
复习脊柱影像学资料等,了解脊柱的活动情况。
对有脊椎疾患(如:椎体骨折、椎间盘突出等)或不明原因的腰、腿疼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原则上禁用椎管内麻醉。
4.气管插管条件评估:术前应对所有患者气管插管条件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张口度、Mallampatti 分级、颈部活动度、甲颏距离等,并注意有无小下颌、牙齿松动、义齿、牙齿美容。
了解是否存在困难插管史等。
5.体表血管:观察颈外静脉及外周静脉,估计有无穿刺困难。
如需行桡动脉置管直接测压者,需做Allen试验。
(四)了解手术情况:访视时需向手术医师了解手术情况,包括体位、手术范围、难易程度,以及是否需要特殊的麻醉技术(如低温、控制性降压等)。
(五)病情评估分级:根据麻醉前访视结果,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合手术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及麻醉耐受力做出较全面的评估,确定患者的ASA分级,决定是否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是否需要请专科医师会诊。
(六)对新开展手术或麻醉方法、高风险择期手术、重大疑难及特殊手术的麻醉,术前必要时参与多科的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做出评估,充分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麻醉科诊疗规范
医院麻醉科诊疗规*麻醉准备与记录1、术前访视事项:〔1〕麻醉医师于术前1日访视病人,特殊病人及时会诊,以便做好术前准备。
〔2〕术前访视内容包括:1〕全面了解病人疾病和安康状况,心肺肝肾功能和各种检查结果。
2〕特殊病人术前准备是否充分。
3〕手术部位及体位要求。
4〕进展必要的体格检查。
5〕进展麻醉相关的特殊体查:如椎管内阻滞麻醉查脊柱情况,全身麻醉注意口齿、气管、颈长和头的活动度等,其他如动静脉穿刺条件的判断,肿瘤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等。
〔3〕麻醉前心理干预:了解病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和对麻醉的要求,给予细心合理的解释,消除病人紧*恐惧感。
〔4〕根据病人病史和检查结果,拟定麻醉方法。
〔5〕术前准备麻醉所需用具和麻醉机。
〔6〕麻醉前准备不完善者,应向主管医师提出,完善检查和准备,假设估计麻醉有困难或高度危险时,应于手术前一日向病房和麻醉科上级医师提出,共同协商解决,必要时向医务科汇报。
〔7〕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医师应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拟采用的麻醉方法,麻醉中可能发生的意外等风险,并如实答复对方的提问,在确认病人和家属对此麻醉知情和自愿其风险的前提下签名。
2、麻醉前考前须知:〔1〕手术当日麻醉前必须检查氧气、笑气〔氧化亚氮〕、吸引器,并正确接通气源。
〔2〕全身麻醉前应检查麻醉机是否运转正常、麻醉用具齐备。
〔3〕根底麻醉、静脉全身麻醉必备气管内插管等抢救器具。
〔4〕椎管内阻滞麻醉所用麻醉包,使用前检查消毒日期。
〔5〕麻醉前首先开放静脉,保证输液通路〔小儿不合作者可在根底麻醉后行静脉穿刺〕。
〔6〕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后再行麻醉操作。
〔7〕严格无菌操作,麻醉前施麻醉者应洗净双手,防止穿插感染。
〔8〕剖腹产麻醉时备好新生儿抢救设备,便于协助产科医师进展新生儿抢救。
〔9〕气管内插管或各种穿刺两次以上均未成功者,应由上级医师接手操作,假设仍遇困难者应请示主任协助和指导解决。
〔10〕凡经术前讨论的疑难重危病人,应按集体讨论意见方案实施麻醉。
医院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医院麻醉术前访视制度医院麻醉术前访视制度是指在进行手术之前,麻醉科医生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访视和评估,以确保手术和麻醉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个制度的实施对于减少麻醉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份医院麻醉术前访视制度的范文,共计1200字以上。
一、目的:麻醉术前访视是为了确定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是否适宜手术和麻醉操作,以及明确患者对麻醉的了解和配合情况,减少麻醉相关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二、内容:2.主要疾病和手术情况:包括患者的主要疾病诊断、手术的拟施行部位和手术名称等,以便确定麻醉方案。
3.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史、过敏史、药物过敏史、家族病史等,以便评估麻醉风险和调整麻醉方案。
4.身体检查: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检查,以及心肺听诊、神经系统检查等,以便评估麻醉风险和调整麻醉方案。
5.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X光胸片等,以便评估麻醉风险和调整麻醉方案。
6.心理状况评估: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和对麻醉的恐惧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焦虑和恐惧,提高麻醉效果。
7.麻醉知情同意:向患者详细解释麻醉的目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取得其知情同意。
8.麻醉方案和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合的麻醉方案,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设备。
三、操作流程:1.约定访视时间和地点:医生根据手术时间表和患者的入住情况,与患者约定访视时间和地点。
2.完成访视记录:医生在访视的过程中,根据以上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手术情况、身体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等。
3.制定麻醉方案和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类型,医生制定适合的麻醉方案和药物选择,并注明在访视记录中。
4.麻醉知情同意:医生向患者详细解释麻醉的目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取得其知情同意,并记录在访视记录中。
术前访视制度
术前访视制度
一、访视时间
术前访视应在手术的前一天进行。
二、访视人员
进行术前访视的人员应为具备资质的手术室护士,有条件的医院可安排医生参与。
三、访视内容
1.确认手术患者信息,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手术史及特殊要求。
2.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身高、体重、营养状况、皮肤情况,还需了解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凝血等)。
3.了解手术的部位及方式,评估手术的难易程度及所需时间。
4.了解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特殊要求。
5.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告知,让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手术风险评估
根据访视情况,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麻醉风险、手术风险等。
五、知情同意
在术前访视过程中,应向患者和家属充分告知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六、术前准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确定术前的特殊准备,如特殊体位、特殊器械、特殊药物等。
七、心理支持
在术前访视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八、记录
术前访视结束后,应将访视的内容和结果进行记录,以便于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的参考和执行。
麻醉科术前访视制度
麻醉科术前访视制度
按照科内的手术安排,担任麻醉的医师应于麻醉前一天访视病人。
访视的内容包括了解病情、提出麻醉前用药和评估麻醉前准备情况、初步拟定麻醉方案、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麻醉前谈话和签字。
(一)负责麻醉的医生应亲自去详细了解病情,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特别与麻醉有关的脊柱、气道评分等情况)、辅助检查和手术步骤等,从而对病情作出评估。
(二)根据病情评估的情况,提出麻醉前用药方案和对术前准备作出评价。
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麻醉科医师应向手术医师提出建议,完善术前准备和商讨手术时机。
必要时应延期手术,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三)根据麻醉前访视后评估的情况,初步拟定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法、麻醉中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事项和术后镇痛方法等,并在《麻醉前会诊》中记录。
(四)在了解病情的同时,应与病人及其家属积极沟通,取得相互的信任,从而解除他们的疑虑和紧张心理。
(五)麻醉科医师应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麻醉方法、麻醉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意外及其预防措施,经病人和 / 或家属同意后,在《麻醉同意书》上办理病人和 / 或家属签字手续。
签字
应与《手术同意书》一致。
(六)《麻醉同意书》应由病人自己签署,如病人无行为责任能力,才由监护人签署,必要时由医务科签署。
麻醉师术前访视制度
麻醉师术前访视制度术前访视是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与患者沟通,麻醉师可以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手术需求等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手术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制度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访视时间。
一般来说,术前访视应在手术前一天或当天进行。
这样可以确保麻醉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相关信息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
其次,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血压、心率等基本生理指标。
同时,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临床表现、手术前是否有过敏史等方面的信息。
然后,了解患者的麻醉史。
即患者是否曾经接受过麻醉,是否有不良反应等。
这对评估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很有帮助。
接着,了解患者的药物史。
包括患者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特别是对麻醉有潜在影响的药物,如抗凝药物、镇痛药物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麻醉师确定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
此外,还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
因为过敏反应对麻醉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事先了解患者是否对一些药物或物质存在过敏反应。
最后,麻醉师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麻醉的流程和风险,并与患者协商制定最佳的麻醉方案。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手术前的禁食禁水时间,以免术中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等问题。
总的来说,术前访视是为了确保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手术风险,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麻醉师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等情况,并与患者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提供安全、高质量的麻醉服务。
通过术前访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麻醉的效果,减少麻醉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
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麻醉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麻醉效果的满意度。
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术前讨论、术后访视和术后总结四个环节。
下面将从这四个环节入手,详细介绍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指麻醉医师在手术前一日对患者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交流。
术前访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药物过敏史等,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状况等,解释麻醉方式及可能的风险,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术前访视的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
2. 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3. 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4. 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如意识、肌力等。
5. 解释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
6. 告知患者和家属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
7. 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二、术前讨论术前讨论是指麻醉医师与外科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交流。
术前讨论的主要目的是制定麻醉方案,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麻醉效果的满意度。
术前讨论的具体内容包括:1. 分析患者的病情,确定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
2. 讨论患者的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状况等,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3. 评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4. 讨论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可能风险和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5. 确定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方案。
6. 确保麻醉医师、外科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熟悉患者的病情和麻醉方案。
三、术后访视术后访视是指麻醉医师在患者术后一定时间内对患者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交流。
术后访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评估麻醉效果,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并提供相应的术后指导。
麻醉前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
麻醉前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一、对住院择期手术患者(对非住院手术患者,按各院现行规定办理,可参阅本规范),麻醉科医师在麻醉前须访视患者。
访视一般在术前1~2日进行,对一些病情复杂或新开展的手术则宜在术前数日进行会诊,以便有时间完善麻醉前必要的准备。
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通过手术前麻醉门诊进行。
对急症手术也应尽可能在麻醉前抓紧时间访视患者。
二、麻醉科医师访视患者时应注意仪表端正、衣着整洁、态度和蔼、言行得体。
三、麻醉科医师访视患者时应明确麻醉前访视的目的。
(一)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患者精神状态、拟施手术等各种资料和情况,按照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患者基本状态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麻醉和手术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防止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方案,完善术前准备,提出麻醉前用药、选择麻醉方式、拟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包括术后镇痛方案)。
(二)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取得患者的同意和信任。
履行告知,详细地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拟定的麻醉方法、监测方法、有创操作、术后镇痛方法、自费项目、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以及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签署的麻醉知情同意书存入病历。
(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以及如何配合与手术医师取得共识(主要指危重患者,重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
四、访视时进行下列工作。
(一)仔细全面阅读病历,获得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的整体了解。
(二)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必要时应与手术医师沟通。
(三)对麻醉前准备不足者应作必要的调整与补充,对准备不当者应予纠正。
例如对漏检的必须检查的项目需补充进行检查;如因准备不足或复核时发现情况需取消预定的手术,需说明理由与术者取得共识,以减少风险从而维护患者的安全。
(四)下达术前用药医嘱。
对由术者开具处方者,麻醉科医师必须认真审阅,注意其品种和剂量,对不当者应予以纠正。
五、访视患者时应注意。
麻醉科术前访视制度
麻醉科术前访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确保患者在接受麻醉前获得全面的评估和访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后的恢复,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医务人员处方权管理方法》《医院管理方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全部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
2.本制度适用于麻醉科医务人员。
第二章术前访视的内容和流程第三条术前访视的内容1.麻醉科医务人员在术前访视过程中,必需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家族病史等。
2.麻醉科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含但不限于测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
3.麻醉科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认真沟通,了解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担心和期望,解答患者的疑问。
4.麻醉科医务人员还需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患者的畏惧和焦虑,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支持。
第四条术前访视的流程1.麻醉科医务人员应在手术日前与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及相关沟通。
2.麻醉科医务人员应提前了解手术的性质、麻醉方式以及可能的风险,并与患者沟通解释。
3.麻醉科医务人员应向患者供应术前禁食、禁水的说明,并告知患者手术当天的饮食和用药注意事项。
4.麻醉科医务人员应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手术及麻醉可能的风险进行认真解释。
第三章术前访视的目标和要求第五条术前访视的目标1.术前访视的重要目标是为了取得患者的认真信息,为麻醉方案的订立供应依据。
2.术前访视还可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订立相应的麻醉管理策略,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第六条术前访视的要求1.麻醉科医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术前访视和评估。
2.麻醉科医务人员在术前访视时应准备充分,确保访视的流程和步骤完整。
3.麻醉科医务人员应与其他科室医务人员紧密搭配,确保术前访视与手术计划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术前访视的记录和保密第七条术前访视的记录1.麻醉科医务人员应当将术前访视的内容和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包含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心理评估等。
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一、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总住院医师或相应负责医师根据手术种类,难易程度,病人状况,按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予以安排。
二、麻醉科医师于术前一天访视病人,依病历资料,既往史,全面体检结果,评估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评估其ASA分级,分析麻醉和手术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防治方法,提出麻醉前用药,麻醉选择,拟定麻醉方案。
三、术前访视如发现术前准备不充分或缺少重要检查项目应复查或补查,麻醉科医师应向手术医师提出需补充的术前准备。
为了病人的安全,麻醉科医师有责任共同决定最佳手术麻醉时机。
对确有违背麻醉原则而增加麻醉手术风险,增加并发症与病死率的手术,麻醉科医师向科主任汇报后,有权建议延期手术。
四、麻醉前讨论由访视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和麻醉方案,遇有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应作重点讨论,并将讨论情况记录在册,必要时向医务处报告、备案。
五、麻醉前讨论的重点是麻醉方案的选择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以及特殊病例的特殊处理
六.麻醉师应向病人家属实事求是地把拟定麻醉方法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以及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予以详细说明。
征得病人或家属理解支持,填写麻醉知情同意书,并签字生效存档。
术前访视
糖尿病 控制血糖:达稍高于正常水平,尿糖(++); 了解动脉硬化,心脑肾继发改变 防止感染 外周神经和自律神经继发功能异常 低血糖 症状:心动过速,心悸,多汗头晕,神智迟钝,恍惚,休 克惊厥 病因:酒精中毒,垂体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不全,胃肠 术后,胰岛细胞瘤,巨大肝细胞瘤 静脉输注葡萄糖 胰岛细胞瘤手术时连续监测血糖变化
强直性脊柱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也会导致气管 插管困难。 疼痛,近期损伤,肥胖,妊娠,应用麻醉性镇痛 药,-肾上腺素能药物或抗胆碱药,均可延迟胃内 容物排空或改变食管下段括肌张力,增加误吸的 机会。食管裂孔疝也增加误吸的危险。 育龄妇女应询问末次月经及怀孕的可能性,避免 麻醉药物成致畸药物。 有过敏史的病人,详细询问症状及对治疗的反应
• 脊髓损伤,烧伤病人禁用琥珀胆碱 •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影响血小板功能而导致凝 血机制异常,阿司匹林应在择期手术前至少停 药七天,其他NSAIDs也应在手术前48小时 内停药 • 抗凝药必须在手术前停用,有时华法林抗凝的 急诊病人尚需输冷冻血浆逆转其抗凝作用 • 抗生素氨基甙类,使用新斯的明对抗肌松作用 时反而增强肌松剂的阻滞作用 • 对蛋黄或者豆油过敏,异丙酚诱导时应慎用 • 单胺氧化酶治疗的病人用哌替啶会产生高血压 危象
对并存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估计 呼吸系统 .询问: 每晨起床后咳嗽。痰量,浓稠; 近期感冒 曾因呼吸道疾病住院 气促 踹息:小气道梗阻,哮踹病史 咳嗽:干咳,有痰 吸烟史:术前两周戒烟 体型:桶状胸,肥胖 紫绀,杵状指:病情重,病情长 年龄:年龄越大术后肺并发症越易发生 近期有呼吸道感染,一般需5周炎症反应方可完全恢复
1级
2级
短距离走动即出 现呼吸困难
静息时也出现 呼吸困难
医院麻醉前访视、讨论和小结制度
麻醉前访视、讨论和小结制度
一、麻醉前访视:手术前一天担任麻醉的医师应访视病人,详细了解病情,包括各项检查结果和手术步骤,以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拟定方案,并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处理作出估计,然后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
二、麻醉前讨论:可在手术前一天由主治医师和总住院医师主持讨论。
负责麻醉医师应报告病人的疾病诊断、拟行手术步骤及要求,病人的全身状况,包括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主要内科治疗过程,麻醉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等,从而估价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讨论并选定麻醉方法,制定麻醉方案;讨论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相应处理措施,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可向手术医师建议应做的术前准备和商讨手术时机。
如有特殊病例,应提前讨论并做必要的术前准备。
三、麻醉前小结:麻醉前小结在麻醉前访视的基础上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
1、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2、拟施行的麻醉方法;
3、麻醉中及麻醉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对策。
麻醉前小结由负责麻醉的医师书写,经主治医师签字后执行;对危险性较大或麻醉处理复杂的病例,应由科主任签字。
此外应向病人家属交代清楚,并办理家属签字手续。
当科主任认为必要时,还应向院部汇报。
麻醉术前、术后访视制度
麻醉术前、术后访视制度一、麻醉术前访视主管麻醉医师于术前一天到病房访视病人(急诊手术接到通知后立即前往病房诊视病人),依次进行下列工作:(一)全面仔细阅读病历,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CT、MRI及检验科各项常规生化检查,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有一个总体了解。
(二)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
(三)诊视病人:1、首先向患者或家属行自我介绍,建立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
2、与患者或家属交谈,进一步了解病情及重要过去史。
3、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询问病史:必须包括主述、要求手术原因、现病史、过去史、手术麻醉史、外伤史、个人史、家族麻醉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4、体格检查:应对与麻醉有关的各部位进行全面仔细的从头到脚的顺序的体检。
5、对患者进行亲切和蔼的安慰,消除其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6、交待术前禁食、禁水,术前用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7、与患者说明麻醉的基本过程和入室后将要进行的各种操作,术后与麻醉相关的感觉和注意事项。
特别强调具体麻醉方法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手术的要求决定。
而且术中可能根据病情和手术变化而改变麻醉方法。
(四)开麻醉医嘱:内容包括麻醉方法、术前用药的药名、剂量、使用方法、用药时间。
(五)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讲明麻醉方案,可能的麻醉风险及麻醉并发症以及处理对策,征得其同意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六)麻醉医师如对手术方案或其他手术有关问题有疑问应与外科主管医师讨论和询问,必要时写下病史记录。
(七)主管麻醉医师必须当天填好麻醉前探视记录单。
于晨会病情汇报用。
若病情特殊或麻醉方案不能确定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或没有上级医师时向二线医师汇报。
(八)对病人术前准备不足,或需作某些特殊检查应与主管医师交换意见,取得一致。
必要时可以调整手术时间,以确保病人安全。
二、麻醉术后访视麻醉实施后麻醉医师必须对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进行随访记录,访视时间为术后1-3天,对神经,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以及镇痛情况进行逐项观察,如发现并发症,应继续随防,并记录:(一)神经系统:头痛,感觉异常,意识状态(二)呼吸系统:气管插管后并发症,呼吸系统感染(三)循环系统:有无术后休克,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四)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等(五)泌尿系统:有无少尿,尿闭,血色尿或尿潴留,原因多与低血压,血型不合输血和药物损害有关,均需记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常规
第七十六章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第一节术前访视病人注意事项1. 麻醉医师见手术告知单后均应于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接到会诊单的特殊病人及时会诊,以便做好术前准备。
2. 术前访视内容涉及:(1) 全面了解病人健康状况,心肺功能,X光检查(MRI、CT)和各种实验室检结果。
(2) 特殊病人术前准备是否充足。
(3) 手术部位及麻醉方法。
(4) 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5) 根据麻醉方法进行特殊检查。
如椎管内阻滞麻醉检查脊柱,全身麻醉注意有无假牙,气管内插管门齿是否完整,颈部长度和活动度。
其它尚有动静脉穿刺的难易、肿瘤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等。
3. 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对麻醉的规定,部位麻醉必须耐心解释,消除病人恐惊。
4. 根据病人病史和检查结果,决定麻醉方法。
5. 术前准备麻醉所需用品和麻醉机。
6. 麻醉前准备不完善,应有的检查尚未进行或需要复查,以及麻醉有困难或危险时,应于手术前一日向病房提出,共同协商解决,必要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任永功)第二节麻醉记录单记录方法1. 麻醉记录单涉及术前检查,术中记录和术后随访三项内容,均应按规定期间完毕记录(术前检查,术中记录每5~10分钟记录一次,术后随访术毕后3天完毕)。
2. 记录应按表中所列项目逐次填写,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等,力求精确,文字简明扼要,记录客观详尽,字体工整洁净。
3. 术中抢救病人时,抢救措施,所用药物应具体记录。
4. 麻醉小结应于术毕完毕,最长不超过24小时。
其内容涉及:麻醉分析,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变化,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等。
5. 麻醉记录单一式两份(两联复写),一页留在麻醉科存档,一页存放于病人病历保存。
6. 术后随访内容:有无麻醉并发症,治疗通过和疗效,全麻完全清醒时间,椎管内阻滞,神经丛阻滞开始出现疼痛时间。
术后如有异常表现,记录解决方法。
7. 麻醉记录的具体填写方法可参照《现代麻醉学》有关章节。
(任永功)第三节麻醉前注意事项1. 手术当天麻醉前必须检查氧气、笑气(氧化亚氮)、吸引器,并对的接通气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麻醉科术前访视常规一、所有择期手术病人均应在术前一天访视,急诊病人亦尽可能在术前得到访视。
如若负责麻醉医生因故不能访视病人,则应委托其他医生代为访视,同时做好病人病情的交流工作。
二、术前访视的目的是了解病情、优化治疗、安慰病人、与病人家属交流等。
访视时应填妥各种必要的术前访视记录或( 和) 术前会诊记录。
三、下级医生访视病人后发现病人有潜在问题,应立即通知上级医生。
如:1.病人一般情况在ASA Ⅲ级以上2.潜在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3.重大手术4.术前准备不够充分的病人5.需要术后收住外科监护病房( SICU ) 的病人6.病人伴有罕见内科疾病,如内分泌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7.本院医务工作者或其他医务工作者8.高干、外宾或其他VIP人物9.所有一切无法确定的情况四、术前医嘱必须准确无误,书写整洁清楚。
如:1.儿童术前禁食时间2.需要重复得术前检查3.术前补液的种类、剂量、开始时间或注射速度4.哮喘病人或COPD病人支气管扩张气雾剂的使用5.需要带入手术室的药物等五、不要任意延长术前禁食时间。
一般病人术前禁食时间(见附录一)。
六、任何术前用药必须记录清楚,应包括1.药物的名称和剂量2.给药途径3.给药时间七、因病人病情需要更改手术时间,如提早或推迟手术,均应汇报主治医生以上级别的麻醉医生,同时需要和外科主刀医生商量。
停手术一般需要汇报科主任或当天在班的年资最高的医生。
八、术前判断高危病人应有术前谈话记录,记录中应明确记载与别人家属交代的麻醉危险因素,征得病人家属的同意并签字。
九、凡因病人病情原因建议手术延期举行时,麻醉科医生应及时通知外科医生,同时在病史上记录延期的原因及对进一步治疗的建议。
术前访视内容一、术前访视病人的目的1.了解病人的外科情况和伴随的内科疾病;2.建立麻醉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解除病人的紧张和焦虑;3.完善术前准备。
二、术前访视的内容(一)了解病史,重点是1.外科疾病,包括症状、诊断性检查、初步诊断、治疗及治疗效果;2.伴随内科疾病,尤其应该弄清罕见的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方案等,必要时向专科医生咨询;3.治疗药物,尤其是抗高血压药物、抗心绞痛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抗惊厥药、抗凝剂以及特殊的内分泌药物;4.过敏和药物反应,包括以下几项:(1)真性过敏:抗生素、静脉诱导药物或局麻药(2)药物不良反应(毒、副作用)(3)罕见的药物反应术前访视的基本内容了解外科手术方式一般情况(运动耐受能力、体重变化、情绪状况等)既往麻醉史目前用药情况过敏史吸毒史(烟草、毒品、大麻、酒精、镇静剂等)月经和生育史系统回顾循环系统(心绞痛、高血压、心脏杂音等)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喘鸣等)中枢神经系统(癫痫等)肝脏(黄疸、肝炎、腹水等)肾脏和泌尿道胃肠道(胃排空延迟等)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炎等)内分泌系统(糖尿病、肾上腺皮质疾病、甲状腺疾病)血液疾病(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口腔和牙齿(牙齿松动、颞颌关节紊乱等)5.麻醉史(1)既往麻醉记录包括药物反应、气道通畅度、插管难度、血管穿刺难度、麻醉后并发症。
(2)询问病人,了解是否有术后呕吐等不适。
6.家族史:家族患病情况。
7.系统回顾(二)体格检查:术前体检的重点见下表术前体检重点循环系统心肺听诊血压(必要时应检查双上臂,平卧位和立位对比)脉搏静脉充盈外周水肿皮肤颜色呼吸系统肺部听诊呼吸类型和胸廓外形中枢神经系统意识外周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的体征肝脏功能黄疸腹水震颤局麻时必须的骨性标志口腔和气道颈部活动度张口度颞颌关节活动度牙齿悬雍垂(三)实验室检查1.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2.生化检查和凝血检查(1)电解质(2)出、凝血时间(3)肝肾功能和血糖检查应根据需要决定3.心电图4.X线检查术前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的标准胸部X线检查高龄、吸烟、有肺部疾病史或怀疑有异常时心电图检查原有心脏疾病或年龄> 40岁的患者(四)病人全身状况评估目前普遍采用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制订的健康分级标准ASA病人健康状况分级1级健康病人2级有轻度某系统疾病3级有严重的某系统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尚未完全丧失工作能力4级有严重的某系统疾病,已经丧失工作能力,且经常面临生命威胁5级不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急诊病人,应在分级前加注“急”或“E”在麻醉结束后必须填写病员的ASA分级三、各系统功能评估(一)心脏情况评估(见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二)呼吸功能评估(见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麻醉)(三)肝脏功能评估1.术前肝脏功能评估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术前肝脏疾病的治疗措施等四方面。
病人肝功能的术前评估方法病史黄疸肝炎输血上消化道出血以往麻醉史酗酒、吸毒或滥用药物体格检查肝脏和脾脏的大小、位置蜘蛛痣腹水心脏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动脉血气分析治疗纠正凝血功能异常脱水(白蛋白)利尿(速尿和/或甘露醇、多巴胺)2.根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肝脏损害的程度,通常采用Child分级系统。
Child-Pugh肝脏损害分级异常肝功能评分123腹水无轻度中度至重度神经症状无轻度中度至重度血清胆红素< 2 mg/dl2-3 mg/dl> 3 mg/dl 血清白蛋白> 35 g/L28-35 g/L< 28 g/L PT(%)7040-7040A级:5-6分,B级:7-9分,C级:10-15级对于黄疸的病人,应该区别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血清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血清转氨酶正常增加正常或增加碱性磷酸酶正常正常增加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延长正常至延长血清蛋白正常减少正常至减少3.了解肝功能损害对其它脏器功能的影响(1)慢性肝硬化后的循环功能改变慢性肝脏疾病的循环功能改变心排血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容量增加血压和心率无改变门静脉血流量下降肝动脉血流量正常或减少肾脏血流量正常或减少可能出现心肌病理改变慢性肝脏疾病的病人表现为循环高动力状态,可能与高血糖素和其它扩血管物质的作用有关。
(2)呼吸系统慢性肝脏疾病,肝硬化晚期的病人,常常伴有气体交换障碍和呼吸功能不全。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改变的病人常有中枢性过度通气,造成低碳酸血症;而大量的腹水造成双肺底肺不张,加之肺内分流增加,可引起低氧血症。
(3)泌尿系统肝功能不全可引起继发性肾功能不全,水、钠潴留,造成腹水和全身水肿增加。
临床上常用利尿剂减少腹水和全身水肿。
肝肾综合征好发于门脉高压和大量腹水的病人,临床表现类似于低血容量所造成的肾功能不全。
一旦肝功能不全得到纠正,则肾功能不全立即改善。
(4)血液和凝血功能慢性肝脏疾病后血液和凝血功能改变贫血(血容量增加、营养不良、上消化道出血和溶血)血小板减少(脾功能亢进、骨髓抑制)PT和PTT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Ⅲ、Ⅲ、Ⅲ和Ⅲ减少)白蛋白合成减少4.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术后肝功能不全可以是轻度的肝脏酶系升高,也可能是暴发性的肝功能衰竭。
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如下。
(1)手术因素:包括手术创伤、麻醉、输血、感染等因素。
与麻醉有关的肝功能损害如下表与麻醉有关的肝功能不全低氧血症贫血低血压低血容量心排血量下降大量使用缩血管药物麻醉药物作用(如氟烷)(2)非手术因素:包括术前原有肝脏疾病术后加重,术后肝炎以及术后药物治疗损害了病人的肝功能。
部分病人出现“良性术后肝内胆汁郁积”,主要原因见下表。
良性术后胆汁郁积(BPIC)胆红素负荷增加(溶血)大量输血血肿吸收溶血性贫血肝细胞损害病毒性肝炎术前肝脏疾病术后加重肝脏缺血药物作用(吸入全麻药、抗生素)胆汁郁积肝内胆汁郁积(感染、药物)肝外胆汁郁积(胆管损伤、胰腺因素、胆道结石)(四)肾功能评估1. 肾功能评估应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术前应该了解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区别糖尿病、肾小球肾炎或多囊肾所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在急性疾病期间应推迟进行外科手术。
病人术前肾功能评估方法病史症状和体征(多尿、口渴、少尿、水肿和呼吸困难等)治疗药物(利尿药、抗高血压药、K+、洋地黄和肾脏毒性药物)透析治疗(透析计划、透析前后体重及透析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格检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体征高血容量和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包炎和心包积液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慢性贫血凝血肝内障碍胃容量和酸度增加,胃排空减慢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糖耐量下降,Ⅲ型高脂血症和甲状腺肝内异常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改变动静脉瘘的位置,静脉通路和动脉压监测的部位实验室检查肾功能检查尿检查(比重、尿渗透压、电解质)血BUN和Cr血肌酐清楚率血电解质测定血液学检查(常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总蛋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心包和肺部检查)2. 按照病情轻重,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分为四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第一期储备功能降低期内环境稳定,生化指标正常,无临床症状第二期肾功能病情期Cc r为正常的25-30%,中度氮质血症和贫血,夜尿和多尿第三期肾功能衰竭期Cc r为正常的20-25%,重度氮质血症,酸中毒,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严重贫血,头痛,乏力,呕吐第四期尿毒症期Cc r < 20%,BUN 80-100 mg%,伴有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多器官功能不全3. 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诱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老年病人,肾功能代偿但GFR已经减退原有慢性肾脏疾病若Cc r> 50 ml/min 无特殊若Cc r25-50 ml/min 早期肾功能减退,围手术期保持肾脏血流量若Cc r< 20 ml/min 病人已经存在肾功能不全,需要血液透析心功能不全或需要心脏手术需要血管造影或进行血管手术严重创伤和烧伤低血容量(休克、感染、肝硬化等)恶性高热四、建立麻醉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信任关系1.消除病人对外科手术和麻醉的恐惧,应该坦率地和病人谈及术后的疼痛,告诉病人术后缓解疼痛的方法或术后准备采取的镇痛措施;2.征求并尊重病人对麻醉的选择;3.交代术前注意事项:如禁食时间、术前是否需要停用某种特殊的治疗药物等;4.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术前应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治疗或锻炼,对于术中、术后需要病人配合的治疗措施,亦应在术前访视时交代清楚;5.与病人家属详细叙述麻醉经过,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必要的描述。
麻醉的主要并发症一般并发症恶心、呕吐穿刺部位浅表出血咽喉疼痛牙齿损伤角膜擦伤头痛严重并发症外周神经损伤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肺不张和肺炎肝肾功能不全脑卒中药物过敏输血反应死亡五、术前用药(一)术前用药目的1.解除病人的紧张和焦虑;2.缓解穿刺或其他操作时的疼痛;3.有利于麻醉诱导的平稳;4.减少口腔和气道分泌物;5.预防自主神经反射;6.减少胃液容量和酸度;7.减少麻醉药的用量;8.预防或对抗过敏反应;9.镇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