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试卷10份合集)广东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卷10份合集)⼴东省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选择题1.下列对于美国三权分⽴理解不正确的是()A.国会、总统、最⾼法院分别⾏使⽴法、⾏政和司法权,形成三权⿍⽴之势B.每个部门都能通过某种⽅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其中任何⼀个部门滥⽤权⼒C.总统的权⼒⼒量最⼤,受到的制约和限制最⼩D.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2.禹对中国政治⽂明的贡献主要是()A.建⽴了⼀套从中央到地⽅⾏之有效的制度B.开创了王位世袭制C.推⾏禅让制D.发明了甲⾻⽂3.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
其中包括泰勒、强森、克⾥弗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根、⽼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
它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重要原则()A.中央集权B.分权制衡C.两党制D.联邦制4.美国宪法具有⼀定的民主性,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A.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B.最⾼法院对法律拥有最⾼司法解释权C.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权D.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5.元代《中庵集》卷⼗五中记载:“天⼦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
中书,所以⾏天⼦之令,⽽制裁天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这反映了元朝()A.皇权被削弱B.相权得到加强C.中书省独揽⼤权D.中书省职能专⼀6.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保》中写道:“庚⼦五⽉,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
⽽南⽅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约互保的成功。
”(⽴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约和平相处)这说明()A.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B.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C.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D.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基本肯定7.对现在英国国家元⾸伊丽莎⽩⼆世和政府⾸脑特蕾莎·梅表述正确的是()①梅的权⼒受到伊丽莎⽩⼆世的制约②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梅为⾸的内阁就⼀定要下台③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世基本⽆权否决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梅为⾸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选举A.②③④B.③④C.④D.①③8.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强调反对强权,与弱⼩、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早在1956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盏驹尊》铭文中说:“万年保我万宗。
”在另一青铜器《盏方彝》铭文中说:“万年保我万邦。
”这两段铭文主要说明A. 西周建立以后重视宗法制度B. 从商朝开始就有了分封制度C. 西周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度D. 西周时期分封制度趋于完善2.考古学家在河北临城县中羊村发现了属于战国后期赵国的墓葬群,该墓葬群采取了聚族而葬的方式,间距稠密,在2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50余座墓葬,分布整齐,排列有序。
可见当时A.社会的等级结构层次分明 B.周天子宗族礼制下移民间C.地方的宗族力量由弱变强 D.地方的宗族力量依然强大3.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 独断性和随意性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下列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高度集权C.都属于地方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D.都顺应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王刘武薨,景帝“立梁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分为五,封四侯”。
汉景帝的做法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扩大了地方王国的势力C.有利于郡县制的推广D. 结束了郡国并存的局面6.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
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A. 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B. 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 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 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7.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宗族,例应回避。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好教育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A(附答案)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好教育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A(附答案)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黑龙江实验中学期考)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
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2.(2018四川省遂宁市期末)《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C.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D.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3.(2018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期末)西汉初,刘邦把以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任命守、尉、令、丞,以统治地方。
对旧燕、赵、齐、魏、楚等地区,采取了分封制,自北而南,封立了燕、代等九个诸侯王国。
刘邦此举意在A.推动经济恢复B.延续传统制度C.吸取秦亡教训D.加强中央集权4.(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5.(2018河南省洛阳市期末)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
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中央权力逐步加强B.国家机构设置合理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中央官制日渐完善6.(2019四川省成都市)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一历史﹙文科﹚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第I卷(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各省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北河南B.湖南湖北C. 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吕氏春秋》,“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 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C消除诸子矛盾 D 实现长治久安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D.实施严刑峻法4.2018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
我国秦朝就已经确立了官员监察制度。
秦朝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 B 刺史 C 郡守 D 御史大夫5.在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应是A.分散相权,加强中央集权B.以后历朝基本沿袭的政治制度C.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6.某大学历史系在招考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
某考生的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D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新的高度7.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8.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机构精简B办事效率高C决策开放性强D皇帝乾纲独断9为了流放泰米勒,阿里斯在城中散布留言,激起人民对他的嫉妒,结果泰米勒被逐放。
福建省2018-2019年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检测卷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论及中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谓“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该材料反映了①西周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宗法制因分封制的需要而产生③由血缘亲疏形成了宗法等级制度④西周形成了崭新的政治风格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立子立嫡之制”体现出的是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因此①正确;从“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可以看出②因果倒置;“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表明③正确;这种政治体系与商朝是不同的,因此④说法正确,本题选择C选项。
2.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悉隶三司。
”材料表明宋代的中央机构设置A. 在唐朝的基础上有所精简B. 不再设立宰相这一官职C. 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 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答案】D【解析】从“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可以看出材料描述的是宋代相权三分的状况,宰相权力被削弱,皇权得到加强,因此本题选择D想。
A选项错误,应该是在唐朝基础上有所繁化;B选项错误,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朝;C选项错误,宰相权力被削弱皇帝权力增强,这并不是一种平衡的关系。
3. 据史料记载:东汉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据此判断,东汉灵帝时A. 州成为地方行政单位B. 地方监察体系进一步完善C. 州牧是中央行政官职D. 地方管理体制有本质变化【答案】A4. 曾任首辅大臣的叶向高感慨地写道“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
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复习卷历史试题於中高一历史备课组 2018.12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
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占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 )A.西周B.秦C.唐D.清2.《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这主要说明了()A.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B.古代中国土地兼并严重 C.精耕细作提高农产品亩产量D.铁农具和牛耕被广泛推3.秦朝为了统一“西南夷”地区,开辟了“五尺道”,请问“五尺道”位于右图中的()4.汉代发明了一种既能解决地表土质疏松无法开渠,又能减少明渠在输送过程中蒸发和渗漏的渠道。
这种渠道是()第3题图A.都江堰B.郑国渠C.井渠D.水排5.某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浙江古代文明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
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①越窑的青瓷②大邑的白瓷③钱山漾的绢片④马王堆的素纱襌衣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
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刺史制B.参知政事C.内阁制D.军机处7.在中国古代,“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
”这种情形最早应该出现于()A.宋朝B..汉朝C..唐朝D.清朝8.元起朔方,固已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材料中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9.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新疆库尔勒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库尔勒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4页。
3.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认真填写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学校。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一些省份的简称有悠久的历史。
其中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这源于A. 地理特征B. 西周分封制C. 甲骨文记载D. 风俗习惯【答案】B【解析】“鲁”、“晋”均是西周时期分封制度之下的诸侯国,所以源于西周分封制,而和地理特征、甲骨文记载以及风俗习惯无关联,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钱穆指出:“在此分科考试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这一“制度”指的是A. 察举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说明所有人都有均等的参与官员选拔的机会,科举制符合这一特征,故C项正确; A是注重品德和孝廉的汉代选官制度;B出现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主要注重门第;D属于中央中枢管理机构。
3.依据雅典民主,以下哪些人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 公民克里昂的妻子B. 贵族布拉达斯的妻子C. 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D. 雅典公民克里昂【答案】D【解析】外邦人、奴隶、妇女不享有公民资格,不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故D项正确。
4.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A. 《十二铜表法》B. 《查士丁尼法典》C.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D.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答案】A【解析】公元前449年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故选A;BCD属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构成,排除。
山东省枣庄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卷(含解析)
12018-2019学年山东枣庄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3)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 )A .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 .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 .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 .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2.中国古代锁孔设计特别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 如用“一”字锁者为普通百姓,用“士”字锁者为文人士大夫,再复杂些的“上、古、山”字锁为商人常用,最复杂的是皇室和高官所使用的“古、正、尚、王”字锁。
这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深入百姓日常生活B .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森严C .商品设计着眼于不同阶层的需求D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3.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私人近侧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
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
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B .汉朝“中朝”C .隋唐三省六部D .宋朝枢密院4.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在《唐宋间的变革和宋代社会》中说:“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宜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5个小题50分)1.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在古代,把“国”与“家”密切结合起的制度是()A.王位继承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2.下表是对两汉孝廉家世可考者128人的分类统计,根据此表,对汉代察举制解读最准确的是A.体现公平公正原则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削弱了身份世袭制D.沿袭了皇位世袭制3.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4.“以一个公司作比喻的话,皇帝是董事长,宰相就是总经理,内阁是秘书部,而内阁首辅只是董事长的私人秘书。
”这说明内阁的主要职责是()A.皇帝的侍从顾问B.主持朝政大事C.替皇帝批答奏章D.管理六部官员5.关履权著在《兩宋史論》中描述宋朝“状元登第,虽將兵数十万恢復幽薊,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由此可以推断:()A.科举制在宋代地位至高无上B.宋代的武将受到压抑C.宋代文人没有民族的安危感D.统治者不重视对祖宗的祭祀6.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法制基础上,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
”材料中便利帝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法制基础”是()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7.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借尸还魂”“循环往复”“独辟蹊径”。
山东省枣庄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卷(含解析)
32018-2019学年枣庄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3)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 )A .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 .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 .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 .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2.中国古代锁孔设计特别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 如用“一”字锁者为普通百姓,用“士”字锁者为文人士大夫,再复杂些的“上、古、山”字锁为商人常用,最复杂的是皇室和高官所使用的“古、正、尚、王”字锁。
这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深入百姓日常生活B .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森严C .商品设计着眼于不同阶层的需求D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3.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私人近侧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
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
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B .汉朝“中朝”C .隋唐三省六部D .宋朝枢密院4.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在《唐宋间的变革和宋代社会》中说:“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 历史(I) 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高一历史(I)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诸侯对周天子有镇守疆土、勤于王事、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唐代中后期的科举考试,重点看考生能否运用儒家理论、结合历代统治教训,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这体现了当时科举A.注重门第高低B.侧重以诗赋取士C.强调品德优劣D.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平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胜利,那就是罗马基本法律《十二铜表法》的编纂和颁布。
在这部法律中,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
此后A.罗马公民实现了权利平等B.公民依据成文法维护权利C.罗马法剥夺了贵族的特权D.平民获得制定法律的权力4.“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这一法令出自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国1875年宪法5.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费,应由中英双方商定。
这一规定A.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B.损害了中国司法主权C.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D.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6.《资政新篇》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舆论监督政府、选举政府官员,具有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
这反映出A.太平天国指导思想发生转变B.中国人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C.近代中国出现了民主制度D.太平天国性质发生了转变7.某史学家说:“中国的战败暴露了满清王朝的腐化与无能,也招来了列强争相在华修建铁路,设立工厂,划分势力范围。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共7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2.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
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3.据统计,唐代宰相共计369名,出自98个家族;宋代宰相共有134名,出自126个家族。
这说明宋代A.宗族性家族制度的形成 B.理学对伦理的强化C.分散相权方式发生变化 D.政治开放性的加强4.包拯在《请复御史里行》中说:“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
”这表明包拯A.强调科举选才标准 B.重视监察官员素质C.痛斥官员贪腐行为 D.注重维护朝廷法纪5.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执政官6.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出现了复兴,《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写道:“罗马法披荆斩棘在丛林中开辟了一条明确的、始终一贯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权威和财富是有利的。
”这反映出罗马法A.有利于加强教皇的权力 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C.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 D.是欧洲近代各国法律的源头7.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
这说明罗马法A.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C.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需要不断发展完善8.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历史学科试卷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历史学科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本卷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不包括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国家政治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交融2.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演变,总体上愈益趋向公平公正。
有古谚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最可能指的是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3.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这主要体现在A.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贯穿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始终B.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始终以郡县制为基础C.统一文字度量衡有利于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发展D.权力分化与制衡的原则对后世制度有重要影响4.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获得了大量特权,其中与右图“D”区域被割占的相关条约是A.《马关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5.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诗反映的应该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B.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C.黄海海战将士同仇敌忾歼敌D.反割台斗争中悲壮无奈的场景6.1945年8月15日12时,从日本广播电台传出日本裕仁天皇低沉的声音:“帝国政府已受旨通知英美中苏四国政府,我帝国接受彼等联合宣言之各项条件……”宣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①日本主动放弃其侵略计划②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抵抗③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④海外华人华侨的大量援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7.太平天国运动被看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以下最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A.颁布追求天下大同的《天朝田亩制度》B.颁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C.在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D.在反封建中承担起了反侵略的历史重任8.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是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试卷类型:A卷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当春节临近,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住游子回家过年和祭拜祖先的步伐。
与这种习俗和精神信仰有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2.官僚政治指机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
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推行 B.“皇帝”制度确立C.郡县制的确立 D.科举制的完善3.某电视剧呈现如下情节:关中地区发生旱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诏书,直接送工部和户部执行赈灾。
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5.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6.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黑龙江实验中学期考)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
据此可知 A .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 .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 C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 .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2.(2018四川省遂宁市期末)《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 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C .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 D .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3.(2018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期末)西汉初,刘邦把以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任命守、尉、令、丞,以统治地方。
对旧燕、赵、齐、魏、楚等地区,采取了分封制,自北而南,封立了燕、代等九个诸侯王国。
刘邦此举意在 A .推动经济恢复 B .延续传统制度 C .吸取秦亡教训 D .加强中央集权4.(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2018-2019上学期高一历史好教育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一)解析版附后
2018-2019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一)解析版附后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湖南中学月考)《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
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
”该论述A.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B.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C.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2.(2019湖北省孝感市应城一中联考)早期社会主义者相信能说服特权者为了大众而放弃自己的权力,鼓励工人组成工会,以便穷苦人之间能够自助,终结不公正的制度。
据此可知,早期社会主义者A.看到工人阶级主体意识觉醒B.缺乏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抨击C.其改造社会的方案不切实际D.承认工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3.(2018北京朝阳区中学月考)下图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幅漫画。
根据所学知识,对其理解准确的是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
A.马克思领导着第一国际 B.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C.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 D.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4.(2018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阶段性检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西方引发了一股“马克思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
这一现象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A.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C.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大力提高经济的国有化程度5.(2019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
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联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的热议。
影响今天中国人这种行为观念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禅让制2.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说明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3. 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
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 强化君主专制B. 加强思想控制C. 加强中央集权D. 防止诸侯割据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
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
”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A.中央的派出机构 B.皇帝的顾问机构C.地方的自治机构 D.中央的并列机构5. 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利,只不过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
明清的“乡试”,实际上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
根据以上材料,科举制的确立A. 扩大了统治社会基础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 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D. 选才标准越来越公平6.明太祖时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此后,仅避本省,不限南北。
清朝时,明确规定荐举中要“避乡”、科举中要“避亲”、任官中要“避籍”。
这些做法旨在A.密切南北联系B.防范结党营私C.实现权力制衡D.保证地域公平7.《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追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普通班)历史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礼记,礼运》把夏朝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夏朝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A.禹死后启继位B.建立武装C.设置官职D.制定刑法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3.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创立了()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皇帝制4.《韩非子》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这一政治构想的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例行文化专制政策5.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这个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 明初结束了实行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
此后,六部的运行方式是( )A.直接对皇帝负责B.听命于殿阁大学士C.隶属于军机大臣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7.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B.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民主制度的影响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地理环境左右8.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
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政治前提是()A.雅典是城邦小国B.雅典公民参政热情高涨C.国家发放参政津贴D.法律强制公民参政9. “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垦利区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模拟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这说明A.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B.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C.国家权力分配完全依靠宗族血缘关系D.周王通过多样化的分封稳定政治秩序2.周天子分封时,既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同时又要给于受封者颁赐礼器,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室的这些规定A.旨在传播周王朝先进的文化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C.凸显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规范了诸侯的日常生活行为3.《皇明祖训》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朱元璋此语意在说明明初A.加强中央集权的紧迫性 B.废除丞相制度的合理性C.设立内阁制度的有效性 D.中央官职制衡的必要性4.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5.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
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中央权力逐步加强 B.国家机构设置合理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中央官制日渐完善6.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7.上海《申报》作为19世纪末国内五家中文报纸之一,十分关心台民斗争动态,除了转登台民公告,译载外文报道,专门发了大量有关台民抗日活动的评论。
《申报》这些报道与评论可以用来说明A.社会舆论对反割台斗争的支持和关注B.《申报》直接推动反割台斗争的兴起C.世界主要国家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行径D.清政府鼓励民众支持台湾救亡运动8.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
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
”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A.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B. 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C. 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D. 中国准忝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9.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一场理性的革命,因为当革命初具话语权不久,革命党人便已采取暴力与和平兼备的方法来争取实现预期目的,从而减少因战争带来的破坏力,下列史实最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A.同盟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 C.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清帝退位10.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与国民党合作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1.下图是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的部分目录。
其中,空白处的标题应是A.英国的炮舰政策 B.清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C.西方国家的携手 D.朝局之变及时势的认识12.《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之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这一规定A.破坏了近代中国司法主权 B.造成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便利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D.导致了洋货倾销中国内地13. 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
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
这次会议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14.据文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
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
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机器制茶业兴起 B.海关关税的降低C.国内政局的变动 D.国际茶市的扩大15.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与俄国二月革命的教训对无产阶级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两者的共同启示是A.工人阶级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B.应采取较为严厉的新闻政策C.无产阶级可以发动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16.下图是1950~2000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
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A.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B.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C.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17.“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
”这里的“它”是指A.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18.下表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B.中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C.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D.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19. 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数以10亿计或许是全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材料的主旨是A.提倡美国与中国结成友好同盟 B.讽喻新中国的孤立无援C.主张各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 D.认为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无益的20.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
该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A.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共识 B.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21.在冷战过程中,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由于越战的拖累和旷日持久的冷战,美国经济日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在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对其亚洲盟友以支持,促成了“四小龙”的腾飞。
从中可以看出A.亚洲经济发展冲击两极格局 B.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C.亚太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D.两极格局影响世界经济22. 1960年,第二十一届联大通过公约宣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
1970年塞内加尔第一任高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提“发展权”概念,并立即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支持。
1974年,第二十九届联大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各国实现发展权的首要任务。
这反映出A.联大是实现发展权的基本保障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确立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3. 1971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1/4,美元汇率大跌。
1973年美元再度贬值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
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
20世纪70年代日本垄断的亚洲开发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
这说明A.国际金融体系呈现三足鼎立局面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C.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D.经济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24.不结盟运动各成员国充分平等,成员国无须承担义务,会议决议和宣言经过讨论协商以一致同意形式通过,1973年成立的协调局只是协商机构,不具领导和指挥效能。
可见,不结盟运动有利于A.促进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B.提升第三世界的国际地位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D.推动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第II卷本卷包括25、26、27三个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对外商战”和“对内振商”的内外夹击下,商人主导了1904~1911年间的“收回利权运动”和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
1910年,日本和美国的实业团主动向中国商会提出访华要求,并经中国商会的邀请来华访问。
1915年,中国实业团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
北洋政府认为中国实业团访美“虽系国家交际上应有之酬酢,亦国民外交上难得之遭逢。
”在抵制“二十一条”活动中,商人团体上书北京政府,宣布“举国商民誓不承认”。
巴黎和会期间,民间经济外交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基于主动参与外交的价值认同,上海成立了“中华民国全国各界联合会”。
——摘编自于文浩《近代中国民间经济外交观念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封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简称贸促会)于1952年5月应运而生。
1956年4月,国际商会亚洲与远东事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委员会邀请了台湾商会代表,贸促会副秘书长舒自清向会议提出抗议,并且决定不参加会议。
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贸促会已同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以及亚非等国建立和发展了民间贸易联系,同意大利、智利、奥地利的有关组织相互在对方首都都设立了商务代表处。
与此同时,中国贸促会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商会或工商会,同已与中国建交各国的贸易团体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商会“继续为国家的外交、外经贸战略服务”。
——摘编自成亚曼《新中国商会外交的特点与成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民国初年的民间经济外交相比,新中国成立后商会外交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