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摘要:小学语文是实施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
如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正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广度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范畴已成为摆在普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以读为根本、与兴趣相结合、精读泛读合理搭配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本文旨在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能力出发,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这个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达到习文识字、了解文化、开展交流的目的。
一、注重教学设计,以“读”为根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然而,对话深度不同,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同。
实际上,对话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唯一重要的要素就是
“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方面,只有通过不断阅读,对课文的了解才会逐渐加深。
由整体上的感知转向理解重点字词句段,再深入了解作者的立意谋篇。
另一方面,融入感情地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立意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通过传情的阅读,尤其抑扬顿挫的诵读,更容易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下展开想象、融入情感,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目标,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
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由此观之,兴趣是引导学生热爱阅读的重要因素。
阅读体验中,凡是遇到小学生感兴趣的课文,他们往往都能认真学习、融入情境地阅读,取得良好效果,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情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选择适宜的内容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程度适当的读物。
如第一学段的低年级学生可选一些浅近的注音读物,“浅”就是浅显,学生能读懂。
“近”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便于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
如引导学生阅读童话、寓言、故事、民歌、童谣、古诗等。
第二学段的中年
级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文章、优秀诗文及趣味性强的少儿读物。
第三学段的高年级学生除了阅读叙事性作品、优秀诗文外,还可适当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议论文和浅易文言文。
这样便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会有成功的乐趣,自然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采用设疑式阅读
儿童天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利用这种天性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学方式,由学生掌握阅读主动权,比如,通过课前预先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进行尝试性阅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会思、善想,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对待学生阅读过程中碰到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脑解决,让他们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和阅读的快乐。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创设读书情境。
课上可采用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
自我表现的舞台。
课下可开展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故事会、辩论会、速读竞赛、读书笔记展览等,把个体的、小组的、班级的阅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三、延伸语文阅读课堂,认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巧设故事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爱听,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讲,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学生带到另一个境界里。
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际,教师戛然而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
”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引导学生谈自己的读书感受,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书的渴望,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关注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
四、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文为主,但不能局限于所选课文。
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上的课文好比一扇窗户,精读、学习这些课文,仅仅打开一扇通往文学殿堂的窗户,真正的美景却在窗户之外。
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我们要精读,甚至课外一些好的文章、某些词句都可以
拿来精读,正如大理学家朱熹所讲的:“凡读书,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奇强暗记,须逐句玩味;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耳。
”同时,在精读的基础上,还要多读博思、博采众长。
阅读教学就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应当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课外读物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使学生形成自我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以读为根本、与兴趣相结合、精读泛读合理搭配,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