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羌民族与汉中_孙启祥

合集下载

司马迁笔下的汉水流域及其汉中行踪

司马迁笔下的汉水流域及其汉中行踪

司马迁笔下的汉水流域及其汉中行踪
孙启祥
【期刊名称】《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6)001
【摘要】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对<尚书·禹贡>、<左传>、<战国策>相关内容的传述,以及实地考察研究和对社会现状分析,记述了汉水流域的山川、道路、物产及其在政治外交、商业经济、文化融和、军事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元鼎六年司马迁奉使西南夷途经汉中,弥补了其游历时"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而未至汉水上游的缺憾,为记录汉水流域充实了第一手资料.
【总页数】8页(P32-39)
【作者】孙启祥
【作者单位】宁强县人大常委会,陕西,宁强,72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1;K928
【相关文献】
1.司马迁行踪路线考 [J], 马宝记;许盘清
2.基于汉水流域对比实证分析之城市文化旅游深度体验研究——以汉中、南阳、襄阳为例 [J], 何兰;龙雨萍
3.汉水流域大学生语言规划对比研究:以陕西汉中为例 [J], 赵小庆
4.汉水流域大学生语言规划对比研究:以陕西汉中为例 [J], 赵小庆
5.“2007年中国·汉中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 [J], 采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汉时期西部氐羌介绍

秦汉时期西部氐羌介绍

秦汉时期西部氐羌介绍秦汉时,活动于西部的民族主要是氐与羌。

文献上氐、羌虽并称,两者关系却较为复杂:或认为氐、羌同源,氐出于羌;或认为氐、羌不同,习俗有异。

就文献记载而言,氐、羌二字使用并不严格,此处称氐,彼处呼羌,如白马氐、白马羌,如武都氐、武都羌,等等。

从相关记载及五胡十六国来看,氐、羌皆在“五胡”之列,且都曾建立过政权。

所以,氐、羌即便同源,却是异流发展,应属不同人群。

除“白马氐”外,关于氐人,两汉正史并无专门记载,仅在叙述“西南夷”或羌人历史时被约略提及。

白马氐所居武都土地险阻,“有麻田,出名马、牛、羊、漆、蜜。

氐人勇戆抵冒,贪货死利”(《后汉书·南蛮传》)。

魏晋以后的一些文献,如《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简单提到氐人的习俗:氐人俗能织布,善种田,编发,嫁娶与羌有相似处,等等。

关于羌人,自商代以来就不断出现于典籍、甲骨、金文中,《后汉书·西羌传》更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记录其历史的文献,学者因此建构出几乎与中国历史平行等长的羌族史。

近二三十年来,台湾学者王明珂以羌族史研究为契机,对我们所“熟知”的“羌族史”提出挑战,不仅有力冲击了既有的民族史书写“典范”,也使我们有机会反思秦汉的边疆民族问题。

本节以羌人历史的叙述为主,并提及王明珂的“边缘理论”。

通常,历史学界对“民族”的界定,主要基于以下假设:民族是一群有共同血缘、语言与文化特征的人群。

以此假设为前提,进行民族史研究:以构成此“民族”人群的内部客观特征,如体质、语言、文化等为研究对象,追溯有相同或相似客观特征的人群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经由这种溯源,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来源,及它与其他民族的宗裔分合关系,并在如此的时间深度上构成一个民族的历史。

这个基本假设及相关研究方法,从理论到实践今天均受到强烈质疑。

从当今世界各民族现况来看,共同的体质、语言、文化特征,并非构成一个族群或民族的必要因素。

譬如,以语言来说,说羌语的不一定都是羌族,羌族不一定都会(或愿意)说羌语。

[羌族的族源及历史]探寻氐羌族的历史轨迹论文

[羌族的族源及历史]探寻氐羌族的历史轨迹论文

[羌族的族源及历史]探寻氐羌族的历史轨迹论文世纪之交,何光岳先生的新作《氐羌源流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推出。

这是何先生《中华民族源流史》系列著作中的又一项重要骨干工程。

它的问世,是何先生几十年艰苦耕耘的重大收获。

这是一部关于氐羌族源流研究的开拓性学术专著。

首先,它填补了空白,第一次梳理出氐羌源流的基本脉胳。

羌族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群体,它们最早在甘青之交的黄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带繁衍生息。

后来它们向四方迁徙,与周围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族群。

其中有一支向东迁首先进入文明社会,形成炎帝族和黄帝族;一支向西南迁移,后来形成了吐蕃、苏毗、羊同及域外诸羌;还有一支则仍留居发祥地——甘青高原,由于自然条件艰苦,这一支发展缓慢,从而形成诸羌。

氐族是以繁殖培育新羊种而得名的古老民族。

它先在今河北北部的太行山麓同早已分布于此的戎、北狄、东夷、东胡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氐族族群,又向西南迁徙至甘南地区,与羌族杂居,互相融合,到汉魏时期形成了氐族。

由于氐族与汉族长期杂居,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过着农耕定居的生活,经济较为发达,文明程度也比其他少数民族要高。

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氐族加入了“五胡乱华”的行列,先后建立了前秦、仇池、后凉等国。

到唐代,氐族几乎都融人汉族。

属于氐人系统的人、白人则向西南迁人川西、滇北、滇中。

因此,氐羌族是一群人数众多,迁徙分布范围广,影响深远的古老民族,是构成中华民族的重要骨干。

氐羌族源远流长,列国分支和氐族繁多复杂,延续时间久远,要对氐羌族源流、分支、列国、诸姓氐的分布和迁徙作一纵向梳理,这绝非易事。

何先生以数十年之积累,数十万里之调查访求,在艰苦的条件下撰成《氐羌源流史》,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了氐羌族的源流、迁徙、分布、流变等过程,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有关氐羌族史,历朝留下的史料十分稀少,且分散零碎,难以搜寻。

时至今日,关于氐羌族的论著仅限于氐、羌、藏、彝及西南各民族的专史,如马长寿的《氐与羌》,任乃强的《羌族源流初探》,李绍明、冉光荣、周锡银的《羌族史》,方国瑜的《彝族史》,杨铭的《氐族史》等,这些专著无疑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doc】汉末曹刘汉中争夺战地名考辨

【doc】汉末曹刘汉中争夺战地名考辨

汉末曹刘汉中争夺战地名考辨2012年1月第33卷第1期襄樊学院JournalofXiangfanUnive~ityJan..20l2V01.33No.1汉末曹刘汉中争夺战地名考辨孙启祥(宁强县人大常委会,陕西宁强724400)摘要:汉末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的战场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西走马岭上,蜀汉时移置于走马岭山下的谷地.三国后期的阳安关,关口为阳平关的别称,而非位于今陕西宁强县西北的关城的别称.张鲁城位于今勉县西北咸河上游的隘垭口,并非今人所谓的白马城.张邻屯兵之地广石在汉水北岸,阳平关西北今勉县西北的隘垭口至茶店一带,决非胡三省等所谓的在"巴,汉之间".《三国志》之《法正传》,《先主传》中"定军兴势"为"定军山"或"定军山势"之误,与"兴势"无关.刘备与徐晃激战之地马鸣阁应在陈仓道上的略阳东南至勉县西北,不可能在已被多数人认可的今四川广元市境内.关键词:刘备;曹操;三国;阳平关;阳安关;张鲁城;广石;马鸣阁中图分类号:K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854(2012)01—0005—07东汉建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218_2l9年),魏王曹操和益州牧刘备展开为时一年半的汉中争夺战,是汉末三国时的一场重要战役.刘胜曹败的结局,宣告了曹操一统天下努力的失败.但是,对于这次战役中的一些地名,后世的记载,注释却有模糊,混乱以致错误之处,有必要进行梳理,研究.这些地名主要有阳平关,阳安关,张鲁城,广石,"定军兴势",马鸣阁等.本文以《三国志》,《资治通鉴》的记载为本,辅之以南北朝以后的地理和典章典籍,明清以后的地方志记述以及今人编撰的文史工具书,结合实地踏看,作一考察辨析.一,阳平关?阳安关阳平关在汉中之战中位置十分突出.《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先主次于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邰等相拒.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颐等."…主传'对于阳平关这个曹刘决战之地,自北魏《水经注》,唐代《通典》,《元和郡县志》,北宋《太平寰宇记》,《新定九域志》,《舆地广记》,南宋《方舆胜览》,《舆地纪胜》,《蜀鉴》,宋元之际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直至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都有相关记载,多数将其指向今天的陕西勉县之西,一般不载具体位置.阳平关的地形及周围环境,在《三国志》其它纪传及裴松之注所引史料中亦有记载.(建安二十年)秋七月,公(指曹操)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拒阳平关,横山筑城十余里,攻之不能拔,乃引军还.l儿武常此战乃曹刘争夺汉中之战两年多前曹操征伐张鲁时的重大事件,这也是阳平关在战争中首次"亮相".武皇帝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日:"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张鲁传'裴注引《魏名臣奏董昭表上述两段引文告诉我们,其一,阳平关在山上;其二,为守卫在关上筑有城;其三,关下两山呈南北走势,距离远,为开阔地带.将《三国志》及其裴注和有关地理典籍的记载与实地踏考对照,阳平关应在今陕西勉县西武侯镇汉水与咸河(古水,亦称白马河)交汇处之走马岭上.'收稿日期:2011—07一Ol作者简介:孙启祥(196l一),男,陕西勉县人,陕西宁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三国史.5第33卷第1期襄樊学院2012年第1期阳平关的位置在后世有变动迁徙.大约在蜀汉中后期,阳平关迁至走马岭山下的谷地.《水经注?沔水上》如此描述阳平关一带的地貌:沔水又东径白马戍南,瀑水入焉.水北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初平中,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道,用远城治,因即崤岭(杨守敬疏:此二句应为"鲁建城治,罔即峭岭"),周回五里,东临溶谷,杳然百寻.西北二里,连峰接崖,莫究其极.从南为盘道,登陟二里有余.浴水又南径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塞,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瀑水南流入沔,谓之溘口.其城西带瀑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故亦日溘口城矣.[]卷2'-2抛)引文中的阳平关,在走马岭以东的山下,显然不是当初张鲁"横山筑城"的阳平关,而与之相对的白马塞,才是原阳平关之所在.设关筑城于山上,是张鲁为防御汉廷自西北,刘璋自西南的进攻.蜀汉政权建立后,阳平关西北,西南皆在版图之内,据险防守的职能降低,于是移关于山下,便于建设和供给,应在情理之中,于是《水经注》有如是记载.阳平关自山上移置于山下的年代,当在蜀汉魏延镇守汉中后期或诸葛亮驻防汉中时.《三国志?后主传》载:"(建兴)五年春,丞相(诸葛)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此处的"阳平"即阳平关或阳平关所在地.宋郭允蹈,元胡三省,近人谢钟英,今人任乃强皆有以此"石马"为白马山即《水经注》中"白马塞"之意.①若如此,则当时白马塞和阳平关已为二地名,阳平关已自山上迁至山下.南北朝时,阳平关被称为白马城,而阳平关之名,以后逐渐西转至二百里之外(按古代道路计).今陕西宁强县西北有名为阳平关之地,乃汉末三国时关城之所在.这里唐宋元时先后设过大安军,三泉县,明清民国时属宁羌州,宁羌县.阳平关之名转入二百里之外的关城的年代,目前有二说:《辞海》,《中国历史大辞典》和近人的一些着述以"北宋改名";杨守敬,卢弼谓"近代改置".②两说皆有可商榷之处.其一,两宋时今阳平关关城之名犹在,却也开始有阳平关之称;而明代时汉阳平关之称犹存,谓"北宋改名"或"近代改置"皆不可靠.南宋中后期之史学着作《蜀鉴》中有"今大安军五里亦有阳平关,颇险要,然非旧迹也"J5之说,说明宋时已有人称关城为阳平关,但并非已"改名",因北宋《太平寰宇记》,南宋《舆地纪胜》仍称"关城仓"⑨;北宋《舆地广记》,南宋《舆地纪胜》皆云阳平关"在褒城县西",虽然此地望不一定正确,但说明这时阳平关地名还未转入三泉县.另宋人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绍兴年问知兴元府刘子羽退屯三泉县,据潭毒山防御金兵入侵的记载,陆游《剑南诗稿》记此地有潭毒关.而当今学者宋文富考证,"今天的阳平关就是潭毒关."④诚如此,或许两宋时关城,阳平关,潭毒关之名并存.而成书于天顺年间的《大明一统名胜志》既有"阳平关,在(宁羌)州北九十里,连蟠冢界,……今为驿"[5]1.∞之说,也有"白马城一名阳平关"_5j】埘之谓;嘉靖《汉中府志?舆地志》"宁羌州"下也有"阳平驿"之名,显示在明代两个阳平关仍然混称.其实,就连清代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未理清两个阳平关的关系.其二,从汉阳平关到当代阳平关,属名称演变,无"改置"之事,因而也不存在"近代改置".近代以来,汉阳平关被称为"古阳平关",显示阳平关之名已完全过渡到今宁强县境内. 阳平关在三国后期被称为阳安关或关口.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姜维表后主"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l妥维之"阳安关口"即指当年曹刘争战的阳平关,宋郭允蹈,元①《蜀鉴》卷3:"阳平关北有白马山,石当作白字之误也."卢弼《三国志集解》卷33"后主建兴五年":"胡三省日:'《水经注》沔水径自马戍南,谓之白马城,一名阳平关.又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谢钟英日:疑即石马,其地当与阳平相近."任乃强论述最详,见《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lO月)第395页.②参见[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水经注疏》卷20,第1708页;卢弼《三国志集解》卷l"武纪建安二十年",中华书局,1982年12月,第55页.③《太平寰宇记》卷133《兴元府?三泉县》有"嘉陵江东一里关城仓陌沙水西"语,《舆地纪胜》卷l91《大安军》沿革内亦有类似文字.这里的"关城仓"即后来的阳平关.④宋文富《放翁宁强芳躅探踪》,第二届四川陆游文化节陆游诗词文化研讨会论文,未刊稿.6孙启祥:汉末曹刘汉中争夺战地名考辨胡三省,近人赵一清皆如此说①.由于《三国志》的相关记载简约,更因为史迹的湮没,史料的芜杂,近现代人却多以阳安关为三国时关城,近代阳平关的别称,这个认识是错误的.此错由来已久,且影响甚广.明人已有人将汉末三国时阳平关,关城和明时宁羌州的阳平关混为一地,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将此错误做了"系统"阐述.顾氏首先将宁羌"州东北九十里"的阳平关(即今阳平关)定义为"亦日阳安关"_6J2似,而后大段引述的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关城的史事外,还有三国时,《水经注》中和南北朝时阳平关,白马城的史料和史事,说明顾氏混淆了汉阳平关,阳安关及明清阳平关的区别和联系.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日"在今陕西汉中府沔县西北"者为"汉阳平关也","今宁羌州界有阳平关,盖后代移置",分清了两个阳平关的关系,却又谓"在宁羌者为古阳安关"J5,"阳安关口在宁羌州西北一百里."∞刘琳《华阳国志校注》亦谓"关城指阳安关,即今阳平关."_8Jl《辞源》,《辞海》,《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工具书都沿用了错误的"阳安关即今阳平关"概念.《中国历史大辞典》采取模棱两可,莫衷一是的办法处理"阳平关","阳安关"词条,在"阳平关"的第2义项"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释文末尾日"旧说为阳安关"_1,对"阳安关"的释文为"即阳平关",末尾又参见"阳平关"第1,2两个义项Jl,这种以被释词注被释词的做法是辞书编辑的大忌,使人难得要领.只有对古地名注释准确度很高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的释文准确无误:阳平关,第1义项为"又名阳安关,关口,白马城,溘口城.即今陕西勉县(菜园子)西老沔县",第2义项为"一名关城.即今陕西宁强县西阳平关"ll姗;阳安关的释文为"简称关口,又名阳平关,白马城,溘15城.即今陕西勉县(菜园子)西老沔县."_】lⅢ硎阳安关,关口即曹刘争夺的阳平关,考之《三国志》,《晋书》的记载和实际地形特点,不难得出结论.其一,《三国志?钟会传》记钟会攻汉中日:"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之墓.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得府藏积谷";《晋书?文帝纪》云:"会直指阳安,护军胡烈攻陷关城"l 引,均说明"阳安口","阳安"和"关城"是两个地方,自"阳安口"前行才能到达"关城".且诸葛亮墓在距阳平关十里的今陕西勉县西南的定军山下,"出阳安口""祭诸葛亮之墓"顺理成章;如果"阳安口"是二百里外的关城,此祭奠就讲不通.其二,姜维表后主使张翼护阳安关口,廖化护阴平桥头(今甘肃文县东南),目的是防患未然,"以为诸围外助"…维,说明这两处属战略枢纽,而阳平关,阴平桥头确也具有汉中,陇右诸围后盾的地位,护阴平桥头是为抵御敌人从阴平道进攻,护阳平关是为阻止敌人突破汉中从金牛道进攻,而作为粮草贮备库,位于腹地的关城则不具备这些功能.其三,据《三国志?姜维传》,当钟会遣别将进攻关口时,守城的副将蒋舒开城出降,是关口陷落的重要原因.据裴注引《蜀记》,开城出降的蒋舒原"为武兴督",因"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_1J《蚤维传》引依据《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两汉三国时,关城之地不属于汉中,而先后属于广汉郡之葭萌和梓潼郡之汉寿.故尔若"留舒助汉中守"之说不误,则关口非关城,应即阳平关.其四,只要熟悉汉中地形或实地踏勘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只能对阳平关这种两水交汇,由平川进人山地的交通要道称为关口,而关城这种群山环绕之地是不宜命名为关口的.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时期"就将"阳安口"括注于"阳平关"之下.误"阳安关口","阳安关","关口"为"关城",可能缘于以下几条史料的含混和矛盾,笔者先前也曾因之以阳安关为关城的别名.其一,《三国志》之《钟会传》有"会径过,西出阳安口,……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等语,而《姜维传》有"钟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会攻乐城,不能克,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之文,且依裴注引《汉晋春秋》,《姜维传》中钟会之"别将"亦即胡烈…《姜维传》裴注引,易使人误以二传所记为一事,以为《钟会传》之"关城"即《姜维传》之"关15".但细摩原文,二传用语显有差异,所述并非一事:《姜维传》"遣别将进攻关口"之用语平和,显示关口距汉,乐二城不甚遥远,所以攻乐城(今陕西城固县南)的钟会才能"闻"关口已下,自二百里外"长驱而前"(乐城,阳平关之间约100公里);而《钟会传》中,在钟会"西出阳安口"后,必须使胡烈等继续"行前",才能"攻破关城";"攻破关城"是"关口已下"之后发生的事.其二,《姜维传》记傅佥战死之地为"关口",而裴松之注杨戏①[宋]郭允蹈《蜀鉴》卷2:"阳安关口即阳平关";[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78:"阳安关口,意即阳平关也";卢弼《三国志集解》卷28引赵一清语:"阳安口,即阳平关,亦日阳安关".7第33卷第1期襄樊学院2012年第l期《季汉辅臣赞》引《蜀记》载晋武帝诏书中有"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杨戏1专》引句,胡三省《通鉴音注》亦有"关城失守,佥亦有罪焉"l语,似乎"关VI"就是"关城",实则晋武帝诏书中的"关城"应系"关口之城"的略语而非地名,胡三省或为略语或系失误.因而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资治通鉴》均未在这里的"关城"旁加地名标号.自古至今,阳平关关址除走马岭山上,山下和宁强县西北3处外,唐代还有褒城西北之说①,属误以汉汉阳关为阳平关,在此不论.之所以出现阳安关,关城和几处阳平关的混淆,还与史籍中"张鲁城"的"位置变化"有关.二,张鲁城张鲁城作为一个地名,在曹操,刘备争夺汉中时可能还未出现;但作为一个城池,它却早已存在,且与汉中争夺战关系密切.在现在看到的史料中,最早记录"张鲁城"的是《水经注》.按照前文所引《水经注》的记载,在水右侧的山上,从北而南有两座建筑:张鲁城,白马塞(张鲁治).这个记载准确可信.所谓张鲁城,是张鲁"数害汉使","断绝谷道"后,于建安六年(201年)受拜汉宁太守,割据汉中之初为防御朝廷的征讨而建,它理应建于汉中的边缘地带;《水经注》记张鲁城位于水上游,依据《太平寰宇记》,水自源头南流四十五里至白马塞②.也就是说,张鲁城距阳平关约三四十里(与唐宋一些记载吻合,《通典》,《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等大都以"张鲁城"在西县西或西北四十里),处于汉中与武都的交界地带.建安二十年(215年),在曹操大兵压境前,张鲁之弟张卫加强防御,又在阳平关上"横山筑城十余里",而阳平关是张鲁治之所在.尽管张鲁城与阳平关之城所建时间不同,功用也不完全相同,但由于都是山上的城池,都是张鲁所筑,"张鲁城","张鲁治","白马塞","阳平关"在后世逐渐位置模糊,概念难分.大约自唐代始,典籍中张鲁城的方位逐渐变化(或日"飘忽不定"),并与其他不相干的地名搅混.《通典》卷175日:"关城俗名张鲁城,在(西)县西四十里."_jJ45唐武德八年(625年)后西县的治所由今陕西勉县西老城东南移治今老城,指张鲁城在西县西四十里,大体正确(应在西北),但以张鲁城为关城俗名,却系谬误.大概受《通典》的影响,《元和郡县志》亦日:"故关城,俗名张鲁城",方位指为"在(金牛)县西三十八里."l5_姗金牛县治所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北大安镇,以其西三十八里为关城是正确的,但以此地为张鲁城,却属"东拉西扯".人宋后,情况也不太乐观.北宋《太平寰宇记》日:"西乐城古城,甚险固,号为张鲁城,在(西)县西四十里"[16]2618,把张鲁城又与西乐城"挂了钩".南宋《舆地纪胜》卷183日:"关城俗名张鲁城,在(西)县西四十里",与《通典》同.至于《读史方舆纪要》,因将阳平关,阳安关,关城混为一谈,且地望大谬,其关于张鲁城的记载,已是非难辨.当今地名工具书收录"张鲁城"词条的有《中国历史地名词典》和《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前者的释文为"在今陕西勉县(菜园子)西白马河西岸"_】l_,所指较宽泛.后者释文为"张鲁城,即关城,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一百里阳平关镇"9Jl卯,并引所指原本非一地的《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志》的记载为据,属东拼西凑,不辨正误.今人着述大多以白马塞上的张鲁治,也就是张卫"横山筑城十余里"的阳平关,或蜀汉后期的阳平关,南北朝时的白马城为张鲁城.这种认定,不单有违《水经注》和后世地理典籍的相关记载,也与情理不合.白马塞上建有张天师堂,被称为张鲁治,何谓"治",依沈钦韩《疏证》:"按五斗米道所居,谓之治."[]卷27《校记》也就是说,白马塞是五斗米道的道场,因而建有供拜谒的张天师堂.对这样一个具有崇高象征意义的宗教中心,建有城池是可能的,但决不会是当初为割据一方,"断绝谷道"后用于防御而建的张鲁城.否则,张鲁岂不把自己的活动中心暴露在随时可能遭遇的进攻之下.白马城建于蜀汉后期,西乐城(汉城)为诸葛亮所筑,当然也不可能是当初的张鲁城.将张鲁城与白马塞明确分开的学者是今人①[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75《刘焉传》章怀注:《周地图记》日,褒谷西北有古阳平关.其地在今梁州褒城县西北.[唐]杜佑《通典》卷175('./t'1郡五》:褒城,……又有汉阳平关,在县西北,即蜀先主破魏军,杀大将夏侯妙才于此地.②[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33(山南西道一?兴元府?西县》:"溽水,源出(西县)城北四十五里独石谷,南流经县西二百步,南注汉水."8孙启祥:汉末曹刘汉中争夺战地名考辨任乃强先生,他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对此做了详尽分析梳理,不过任先生因将沮水铺指为溘口,参照点错误,使张鲁城的位置亦未能正确J3舛.揆之山川地理,张鲁城当在今勉县西北咸河上游被古人称为"沔略要隘"的隘垭口(俗名艾叶口),它起着护卫张鲁治和整个汉中的作用.勉县西北及与其接壤的略阳一带两汉时属武都郡,武都为氐人聚居区,故《水经注》有"武都氐中"之说. 三,广石广石是刘备初至汉中时曹将张邰屯兵之地.《三国志?张邰传》载:"刘备屯阳平,邰屯广石.备以精卒万人,分为十部,夜急攻邰.邰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此广石之地望,胡三省谓"当在巴,汉之间."[1]2张作耀《刘备传》据此论日:"似在今四川广元市境内"8_,这些论断是错误的.首先,按史籍描述,广石应位于汉水之北,而非汉水之南的"巴汉之间"或"广元境内".按《先主传》的记载:"(建安)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邰等相拒.二十四年,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此处的"与渊,邰相拒",明显包括前引《张邰传》中的战事.也就是说,刘备是在攻广石不下的情势下,才南渡沔水,结营于定军山,广石当然在沔水(汉水)之北.《资治通鉴》即将"刘备屯阳平关,夏侯渊,张邰,徐晃等与之相拒.备遣其将陈式等绝马鸣阁道,徐晃击破之.张邰屯广石,备攻之不能克,急书发益州兵"记在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自阳平南渡沔水"¨之前.其次,张邰屯广石拒刘备,刘备"夜急攻邰",张邰又在夏侯渊败没后自广石引兵还阳平,这些史实都显示广石当与阳平关相近,若远在巴汉之间,两军如何交战!诚如谢钟英所论:"(张)邰拒先主,自当在沔县西.胡三省谓广石在巴,汉之间,兵势便不相接."广石在汉水之北何处,《蜀鉴》谓"广石,阳平关西有矿石关."《读史方舆纪要》以"广石戍,在(沔)县西."【6J27叭按之地理,广石当在阳平关西北,亦即今陕西勉县西北的隘垭口(艾叶口)至茶店一带.刘备自正西而来,在他屯阳平关时,夏侯渊作为主帅,其大军当在靠近沔阳,南郑城的阳平关之东,张邰,徐晃据阳平关西北成掎角之势与之抗衡.《三国志集解?张邰传》"渊遂没,邰还阳平"文后注日:"或日,邰还阳平疑有误,先主已屯阳平,邰安能退至此乎?"档这个疑问的答案是:夏侯渊战死前,刘备已离开阳平关,扎营于定军山;且《三国志?郭淮传》中记张邰代夏侯渊统军后,"其明日,(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史实,也证明张邰确回到了阳平关,与刘备隔汉水对峙.四,"定军兴势"前引《三国志?先主传》"(建安)二十四年春,(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颐等"中之"定军兴势",旧本多作"定军山势".中华书局校点本大约因江南书局刻本作"兴势",且《法正传》中亦有"定军兴势",以错为正,将《先主传》改为"定军兴势",造成了新的误解."山势","兴势"之正误,其实在司马光时已经辨明,他在《资治通鉴》中明确记为"(刘备)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营于定军山."[1312157尔后,胡三省《通鉴音注》,卢弼《三国志集解》更以《三国志?黄忠传》和《华阳国志》作"定军山",以及兴势的地望与当时的战场地域不合,来纠正《法正传》"定军兴势"之误①.但是,后世仍有不察者,日刘备在定军山的兴势作营,或日在定军山,兴势两处作营.按定军山在今陕西勉县西南汉水南岸,距汉阳平关十里,这里是曹刘争夺汉中时的主要战场,也。

“立国之役”:汉中争夺战中的“得与失”

“立国之役”:汉中争夺战中的“得与失”

封面“立国之役”:汉中争夺战中的“得与失”│文本刊全媒体记者章梦晗发自陕西汉中《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问诸葛亮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以“跨有荆、益”“外结孙权”等一系列战略为答复。

以此为据,刘备在短短十年之内迅速崛起,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

为实现“跨有荆、益”,刘备集团首先凭借赤壁之战在荆州取得立足之地。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集团占领益州,使这一战略布局有了基本成果。

但接下来能否占领汉中,决定了这一成果能否被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这也关系到未来北伐中,两路夹击中原的策略能否实现。

然而,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汉中岂能轻易占领?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就亲率大军西征,击败了割据汉中将近三十年的张鲁,占领汉中。

刘备随后也率军北上,与曹操军队在汉水一带形成对峙局面。

这场汉中的争夺战持续两年多时间,最终以曹操撤军、刘备称汉中王画上句号,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两方的“得与失”耐人寻味。

对汉中势在必得的刘备为何出师不利?战局在何处出现转机?曹操为何发出“鸡肋”之叹?称王后,汉中又是否为刘备集团实行北伐带来实质性助益?带着这些问题,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走进汉中,对话多名专家,了解“汉中之战”背后的动机、转折以及成果。

险要之地,曹刘必争如今,坐高铁离蓉向北,仅需2个多小时即可抵达汉中。

“在古代,汉中历来都是四川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必争之地。

”汉中市文史学者、汉中市档案局原局长孙启祥多年以来在研究汉中相关的历史时,都将地理作为重要载体。

据孙启祥介绍,作为四川北部屏障的汉中位于关中(今西安地区)以南,秦岭为关中的南面屏障,大巴山脉为四川的北面屏障。

而汉中就正好夹在秦岭和大巴山脉之位于陕西汉中市以西的勉县旧州镇曾因刘备在此称汉中王而被称为“兴刘寨”,后人在此立碑纪念。

(章梦晗/摄)22间,古有“天汉”之称,因其粮草丰盈,更有众多险关庇蔽,地形呈现出一种“南北胶着,东西延展”的特性。

汉水上游巴人踪迹探论

汉水上游巴人踪迹探论

中心在汉 中东部的城 固、 洋县一带。研 究巴人起源时, 汉水上游的汉中、 安康是一 个值得特别重视 的地 区。关 于巴人起 源 的论述 如不 能 实现 考 古结果 与历 史文献 记载 的 高度一 致则 难 以作 为 学术 定论 。
[ 关键 词 ] 巴人 ;巴方 ;巴 国;汉水上 游 ; 汉 中;陶 器 ;青铜 器
水流域是长江流域和上述几个地区之间的著名通道 。 ” …巴人起源于或早期活动在汉水上游 的史实 , 就
是汉 水上 游为 “ 古代 盛地 ” 的重 要证 明 。
巴是, 殷墟 甲骨文 中有“ 巴方” , 周初
有诸 侯 “ 巴 国” , 春秋 时 巴与楚 、 邓、 庸 活跃 于汉 水流域 , 战 国时秦 灭 巴置郡 。在较 长 时期 , 许 多 学者 论 证
F e b . 2 0 1 3 V o 1 . 3 l No . 1









 ̄ g -
孙 启 祥
( 汉中市档案馆 , 陕西 汉 中 7 2 3 0 0 0 )
[ 摘要] 汉 水上游 是华夏 文 明的盛 地 。文献记 载 、 文物 出土、 学界论 证 和 文化 传承 之 间的一 致性 , 初 步证 明 了巴人从 石 器时代 至 西周在 汉水 上 游的 延 续发展 。殷 商 时 的“巴方 ” 在汉中, 西周 时“ 汉 阳诸 姬” 之 一的 巴 国在 汉水 上游 , 春 秋 前 中期 与 楚 、 邓、 庸 结盟 或争 战 的 巴 国亦在 汉 水上 游 , 其 早 期政 治文 化
巴人 在史 前 的踪 迹渺 然难 寻 , 学 界 或谓其 为 中原 黄帝 之后 裔 , 或谓 其 承东 方太 蛑之衣 钵 , 但都 无法 确证 。

我国古代氐羌族群的原始文化形态探微

我国古代氐羌族群的原始文化形态探微

我国古代氐羌族群的原始文化形态探微
杨士宏
【期刊名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从我国古代氐羌族群的活动范围,语言特征,符号信息,文化形态,宇宙观念以及五行文化所反映的数、象、事、理等哲学思辨的特征,可以看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古代先民--氐羌族群的原始文化结构、信仰模式等同出一源,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页数】8页(P66-73)
【作者】杨士宏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甘肃,兰州,7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中国西南古代氐羌民族的融合与分化规律探析
2.先秦至隋朝羌氐两族兴衰罔论——兼论洛阳古代石刻中的羌氐族姓氏及民族融合
3.我国西南一些氐羌民族民间乐舞的人类学阐释
4.浅论氐羌、百越、白濮三大族群的源流、分布及族变情况——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
5.龙与西南古代氐羌系统民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里羌人尽汉歌——汉民族的起源与包容

万里羌人尽汉歌——汉民族的起源与包容

G O U C H E N / 钩沉A万里羌人尽汉歌—汉民族的起源与包容郭新庆汉族,是上古传 说炎帝(神农氏)和 黄帝(轩辕氏)两个 部落的后裔。

汉族别 称“汉人” “华人”“唐 人”“秦人”等。

近 代以后,“民族”一词 传人中国,“汉族”便 取代“汉人”成为这 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汉”最早是指 水。

从字源解,汉字 由“水”“或”(国的 本字)和“大”三部 分组成,合起来的意 思是“国之大水”。

这 里的“国之大水”实际上指的是汉水,也称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远古时称汉。

《孟子•滕文公上》说:尧时大水 成灾,禹治水,“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这里的汉就是汉水。

《尚书•禹贡》说:“蟠冢(b 6 zh 6ng )导漾 (W n g )东流为汉。

”是说汉水从今陕西宁强县蟠 冢山流出,初出山时称漾水,而后向东南经沔县, 向东经褒城县,合流为汉水。

汉水在今湖北武汉 汇人长江。

其人江口的汉口,古称汉皋,唐时为 夏口,也称沔口。

汉口地处水陆交通枢纽,为“九 省通衢”,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柳宗元少年时 随父经历的抗藩战事就是在这个夏口。

黄河流域,是中国华夏的发祥地。

从民族 起源说,我国上古时代华夏族起于黄河流域一 带,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史称中华。

按古人的 认知,华夏族的建国之地,居天下之中,故称中 国,而当时人把周围的其他民族地区称为四方蛮 夷。

到后来中国就成了我国的专称。

中国,在春 秋战国时也泛指中原各诸侯国。

所谓中原之地, 开始时仅指今天的河南一带。

夏以后,古华夏人 向黄河中下游扩展,包括河南、河北、陕西、山 西、山东等地,还是以北方为主。

往南去,到长 江流域,那是后来的事。

顾颉刚《中国史学人门》说:"根据古书所记载 的古代传说,上古之时,古人逐水草而居。

就有三个大的氏族部 落,进入到黄河的中、 下游流域。

一是西方来的,以‘炎帝’为 首的氏族部落;二是 东方来的夷人氏族部 落,以‘蚩尤’为首 领;三是西北来的, 以‘黄帝’为首的氏 族部落。

北朝时期关中氐族的分布与融合

北朝时期关中氐族的分布与融合

北朝时期关中氐族的分布与融合作者:徐晨来源:《民族学刊》2022年第03期[摘要]氐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民族,有特定的居住地及风俗习惯。

文章在利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碑刻资料对北朝时期关中氐族的分布与融合进行了梳理。

厘清了氐族在关中的迁徙与分布状况,指出了这一时期关中的氐族已遍布关中雍、岐、华三州。

尤以雍州地区氐族分布广泛,且活动频繁。

除传统聚居地京兆郡的长安、蓝田外,还扩散到了今咸阳的三原、礼泉、彬县、永寿、泾阳、淳化、兴平;铜川的耀州、宜君;渭南的富平等地;岐州氐族分布在传统的美阳、雍、汧、隃麋一带;华州氐族则分布在氐、羌聚居地李润堡附近及今华县地区。

并揭示出了氐族在与其他民族杂居、通婚和自由迁徙过程中,原有的风俗习惯有了改变,进而融入到了由多民族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的这段史实。

[关键词]北朝时期;关中地区;氐族;分布;融合中图分类号:C9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2)03-0130-07氐族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常与羌族并称。

从先秦起,一直分布在今四川、陕西、甘肃等三省交界处。

陕西关中地区作为氐族的外迁聚居地之一,北朝时期,氐族逐渐在与当地汉、羌等民族杂居、交往过程中走向了融合。

以往学者对这一时段关中氐族的分布与融合研究,多将重点放在渭北地区。

如马长寿先生将出土碑刻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在着重论述北朝关中渭北地区羌、胡等民族分布与融合时,对相关的氐族分布与融合情况也有过简要的提及。

[1]54-78杨铭先生在此基础上,指出北朝关中渭北氐族主要分布在三原、蒲城及蓝田等地,在与汉族或羌、胡等民族的杂居、通婚中走向了融合。

[2]95-96但整体上,对这一时期关中氐族的分布与融合研究较少,至于融合过程更是鲜有探讨。

随着近年来北朝时期关中碑刻的相继出土,为关中氐族分布与融合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条件。

据此,本文将在利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出土的碑刻资料予以较详辨析,以期揭示出北朝时期关中氐族分布与融合的大致历程,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西北民族史-羌族与氐族

西北民族史-羌族与氐族
8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周朝立国以后,把一些姜姓羌人分封到中原地区,如分封在今山东的 齐国,分封在今河南许昌、南阳一带的申、吕、许都是姜姓国。周时 进入中原的这部分姜姓羌人,历西周之世,已基本上与华夏人相融合, 成为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平王东迁以后,一些以羌人为主体的羌戎大量迁入中原地区。

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 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秦厉公时, 羌人在无弋爰剑率领下,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形成为 部落联盟。首领称酋或豪,阶级分化日趋明显。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18
羌人的社会经济和风俗习惯


(二)社会组织结构
爰剑子孙代代相承而为河湟羌人的首领,与长子继承制或
5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羌族的起源
《说文· 羊部》:“羌,西戎牧羊 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 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游 牧民族的泛称。 《史记· 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 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 西羌 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 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 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善于治水的古羌后裔,华夏族人大 禹继任部落联盟总首领。

春秋时的义渠羌部落建立了义渠国,其领域包括今甘肃东
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后为秦所灭 。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10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11
汉魏时期的羌族的分布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从地域划分,有东羌和西羌两大类。 进入中原的东羌人已基本上与汉族融合,未进入中原的羌 人大部分分布在今甘、青河湟地区,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此时,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有若羌等羌人部落,在雅鲁 藏布江流域有发羌、唐牦等羌人部落。 汉代居住在西南地区的羌人,有牦牛羌、白马羌、参狼羌、 青衣羌和冉(马尨)羌等众多部落。 牦牛羌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清溪镇;牦牛 羌也称越嶲羌。汉越嶲郡在安宁河、金沙江以至雅砻江流 域,都是羌人聚居地。 牦牛羌以西,今甘孜州东南部有白狼等羌人部落。

唐代西南氐羌系统民族研究的开题报告

唐代西南氐羌系统民族研究的开题报告

唐代西南氐羌系统民族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唐代西南氐羌系统民族研究
研究背景:
氐羌民族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族,其分布范围广泛,尤以唐代时期在西南地区较为活跃。

西南地区被认为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氐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唐代时期,氐羌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进行唐代西南氐羌系统民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唐代西南氐羌系统进行研究,深入了解氐羌民族在唐代时期在西南地区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究其民族发展及演变的过程,为今后推动我国民族研究方向的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
1. 唐代西南地区的氐羌历史背景及分布情况;
2. 氐羌族在唐代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作用;
3. 唐代氐羌族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
4. 唐代氐羌族的政治统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5. 唐代氐羌族的消失与衰落原因的研究。

研究方法:
1. 文献调查法: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唐代西南氐羌系统的相关情况,包括文献资料、历史记载、地方志等;
2. 田野调查法:对西南地区氐羌民族的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查,以进一步了解其文化、信仰、生活状态等;
3. 比较分析法:对西南地区氐羌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区别和共性。

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对唐代西南氐羌系统民族的发展和演变有系统和深入的了解,对于推动中国民族研究方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也将为西南地区氐羌民族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意见。

汉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上)

汉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上)

汉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上)文/孙启祥【期刊名称】陕西档案【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编者按汉中,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

汉中市档案局(馆)长孙启祥长期以来潜心于汉中文化研究,出版有《汉中历史文化论集》、《陆游汉中诗词选》、《陆游与汉中研究》(主编)等多部汉中历史文化研究专著,形成了对汉中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深刻内涵的全景式描述。

提到汉中文化,人们常常说底蕴深厚、丰富多彩,但究竟如何表述,人们又往往引用2006年中央电视台对汉中作为历史文化魅力城市的颁奖词,或学者们“汉中是最早的天府之国”、“汉中是中国人的老家”云云。

其实,中央电视台的颁奖词不伦不类、多有语病,甚至定性错误,有些学者的随口恭维话也不可当真。

如果我们给汉中历史文化如此定位:“汉中是古人类生息繁衍地,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系兴衰,物富南北,开放度高,包容性强的文化名城、天府之国”,应该说比较贴切。

一、汉中文化的深厚渊源汉中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通过重大的考古发现、丰富的历史传说、辉煌的三代历史、璀璨的河山文明得以体现。

(一)重大的考古发现汉中是古人类生息繁衍之地。

文物普查资料证明,汉中的秦岭巴山之间、汉水两岸,几乎都有古人类活动的踪迹。

位于汉水南岸南郑县的梁山,属大巴山余脉,主峰海拔1035米,山势主体由古生代海相地层石灰岩构成,基岩裸露,山坡较陡,顶端略平,地质结构独特。

这里的地质由前震旦纪花岗岩和震旦纪硅质灰岩,以及第四纪砾石、砂土构成,地层中古海底生物丰富,生物群组合特征明显。

旧时“汉中八景”之一的“梁山石燕”,即为古代海底动物腕足类化石;这里还有大量大熊猫、剑齿象、羚羊等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发现,是研究古生代的理想区域,素有“袖珍地质博物馆”之称。

梁山东麓汉江谷地向大巴山过渡的缓坡丘陵地带的龙岗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汉水上游重要的考古发现。

这里北临汉江,南带濂水,近水向阳。

梁山镇以龙岗寺遗址为主的梁山石器时代遗址,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龙岗寺范围内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存的现象,在考古学上并不多见。

孙启祥《蜀道与三国》

孙启祥《蜀道与三国》

蜀道与三国孙启祥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中,有两个区域、两场战争起了决定性作用,一个是曹操、刘备、孙权在江汉流域的争夺,以赤壁之战为标志,一个是曹操、刘备对巴蜀地区的争夺,以汉中战役为标志;如果说赤壁之战造成了三国分立的形势,汉中战役则催生了三国的实际形成,起码是曹魏由“公”国到“王”国的嬗变和刘备的立国建号。

而三国鼎立的大幕,是在曹魏进攻巴蜀、灭掉蜀汉后徐徐合上的。

汉中之战和灭蜀之役,都是通过川陕蜀道展开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赤壁之战的地位、对灭蜀之役的始末研究较多、脉络清楚,相比之下,对汉中战役的认识、对蜀道与三国历史关系的研究,则关注较少。

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做点探讨。

一、蜀道与三国历史的始末1、蜀道名称始于三国时期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定义,蜀道是古代秦、蜀两国两地之间的道路,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巴蜀的道路。

而蜀道名称的出现,晚于这些道路的实际形成。

据史料记载,至迟在战国时,褒斜道、故道、金牛道等“蜀道”已经得到开辟利用,但“蜀道”之称却晚得多。

蜀道名称出现的年代,目前大抵有两说,两说皆与三国历史有关。

其一是东汉建安后期。

清代严可均编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收入了一篇署名诸葛亮的名为《黄陵庙记》的文章,其中有以东汉建安十八年(213)诸葛亮率兵溯长江入蜀为背景的“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语,但《黄陵庙记》为诸葛亮所作的真实性受到广泛质疑,严可均本人也认为“此文疑依托”[1],建安十八年出现“蜀道”一词看来靠不住。

另一说是三国时期,且于史有据。

三国初,蜀将孟达、申耽申仪兄弟以所守地房陵(今湖北房县)、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南)、西城(今陕西安康市西)降魏。

数年后,诸葛亮驻屯汉中,孟达与诸葛亮通信,又欲背魏归蜀,魏人鱼豢《魏略》记载此事说:“太和中, (申)仪与孟达不和,数上言达有贰心于蜀。

及达反,仪绝蜀道,使救不到。

”[2]《刘封传》裴注引这是“蜀道”一词在三国时出现的可靠证据。

2、通过蜀道的争战加速了三国的鼎立。

关于宁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确立后传承与发展的构想

关于宁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确立后传承与发展的构想

公共文化建设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近年来,汉中市坚持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羌族文化系统性保护,着重打好“融”字牌,让羌族文化“活”起来,积极探索推进非遗和羌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另外,自从2008年汉中市宁强县列入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后,人们的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羌族文化的抢救保护。

一、汉中羌族文化羌族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

在历史上,羌族人民用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史料记载,羌族从夏朝就开始大规模远距离地向中原地区迁徙,进一步扩大了羌人的活动范围,也更广泛地传播了羌族文化。

宁强古属梁州,东周以前为氐羌所据,秦汉为葭萌县地,唐初在阳平关设三泉县,北宋置大安军,元为大安县,明为宁羌州。

明洪武年间,羌民田九成起义失败,羌民集体遭朝廷追捕,一些不愿离开故土的羌人,隐瞒身份隐居在南山一带的深山老林里,成为现今这一带羌民的先祖。

羌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服饰饮食、民居建筑、手工技艺、民间艺术、礼仪节庆等为代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汉中羌族文化。

2008年10月14日,宁强县被列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09年,宁强县组建了羌族文化研究学会。

2021年、2022年,宁强县委、县政府积极努力争取,设编定岗新成立了宁强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中心,加强了对羌族文化的传承指导和规范管理。

2022年3月31日,宁强县建成的羌族文化博览园正式开园运营。

2023年7月26日,宁强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验收,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二、物质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宁强县成立了羌族文化工作保护领导小组和羌文化研究会,撰写了《宁强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分解落实了各部门承担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项目及具体任务。

(一)服饰宁强羌族是一个极富睿智的民族,更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

氐族汉化窥探

氐族汉化窥探

氐族汉化窥探作者:刘永兴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26期摘要:氐族是中国古代史上汉化较深的民族,南北朝以后,逐渐融于汉族中。

本文以氐族政权成汉为中心,着重分析其割据巴蜀时期的政权建设。

成汉存在四十三年,达到当时氐人政权汉化的最高水平。

关键词:氐族;成汉;汉化氐族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分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的交界处。

五胡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成汉等政权,产生过较大影响。

南北朝以后,逐渐融合于汉族中。

《诗经·殷武》:“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先秦时期氐族已与华夏民族杂居并开始农耕生产,是汉化较深的民族。

西晋末年荒旱不断,氐族不得不四处流徙。

元康六年(296年),氐族首领李特率民众入蜀,随即聚众起义。

李特死后,其子李雄攻下成都,建立成汉。

永和三年(347年),成汉被桓温所灭。

成汉历五主,共四十三年。

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氐族能巴蜀、关陇一带建立政权,并维持数十年,当与其汉化改革有关。

本文尝试以成汉为中心,对巴蜀氐族的政权建设作一浅略分析。

一、王位继承在储君的选择预立上,成汉经历了较大的转变,从最初的先王指定逐渐固定为嫡长子继承制。

李雄选择养子李班为太子,遭到叔父李骧等大臣一致反对。

群臣认为舍亲就疏不仅违背人伦,还会造成国家的灾难,只有立亲子方能“防篡夺之萌”[1]。

王位继承人必须在有血缘关系的男性直系后代中选择,有嫡立嫡,无嫡立庶。

但李雄坚持立养子。

李雄死后,李越等以李班非李雄亲生为由,将其杀死。

李越等人提出庶子李期曾被先君嫡妻收养,共推李期即位。

从史书记载看,群臣从嫡庶亲疏出发默认了李期“弑主”的合理性。

说明氐人已确立嫡为正统的观念。

之后,李寿废李期自立,选世子李势为太子,在嫡的基础上加上“长”。

李势没有儿子,其幼弟李广提出立自己为“太弟”。

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既未能得到兄长的同意,还致使李广死于非命。

成汉在王位继承上,逐渐认可和接受宗法制。

汉中山河堰的源起及其名称探论

汉中山河堰的源起及其名称探论

作者: 孙启祥[1]
作者机构: [1]汉中市档案馆,陕西汉中723000
出版物刊名: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1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山河堰;萧何堰;褒水;山河三堰;山河六堰;《汉中三堰》
摘要:跻身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的汉中山河堰,创修于西汉初,有史料线索可循,也与汉初的社会背景吻合;而非鲁西奇等学者在《汉中三堰》中提出的创修于五代后蜀时期.山河堰之所以不见于两晋南北朝时地理著述,或由于史籍的疏漏,或因为这一时期堰体受到破坏,处于毁弃状态.山河堰得名于褒水又名山河水,而非由"萧何堰"讹转.山河堰有与之相联系的"山河三堰""山河六堰"等名称,"三堰"系拦截褒水次第修筑的三道堰堤,"六堰"是山河三堰与早期几座分水堰的合称.后期的山河堰主要指第二堰(柳边堰).。

居延汉简中的陕西地名研究

居延汉简中的陕西地名研究

居延汉简中的陕西地名研究
孙启祥
【期刊名称】《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42)1
【摘要】居延汉简记录了大量的古代地名。

考查这些地名,对研究古代政区因革、地名存废,乃至文化演进、制度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

载有陕西地区地名的39枚简牍中的39则简文,蕴含大量的汉代历史和文化信息。

它记录了一些县名在书写时使用通假字的史实(如祋祤写作带羽,云阳写作霣阳);大量的里名为今人提供了已经消失的古地名线索。

里名大都具特定含义,有描述性的,亦有记述性的,许多里名还被赋予道德引领的价值理念。

众多地名和戍卒档案资料显示,汉代陕西地区除上郡外大量向河西地区征调戍卒,这与史家所谓“戍卒大部分是关东人,少数是本郡人”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简文中有关法律和戍卒身份、职衔、装备的史料,有的可弥补史书记载之不足。

【总页数】9页(P76-83)
【作者】孙启祥
【作者单位】汉中市档案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87.5
【相关文献】
1.居延汉简中所见疾病的病因探析
2.《敦煌汉简》与《居延汉简》医药简中的医务制度
3.汉居延置所在置喙--以居延里程简E.P.T59:582为中心
4.释居延汉简中的“繑”
5.谈居延汉简中河西地区秋射活动的文化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1月第31卷第4期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Nov.2013Vol.31No.4氐羌民族与汉中孙启祥(汉中市档案馆,陕西汉中723001)[摘要]汉中是古代西戎、南蛮、华夏交汇杂居之地,是氐人的原始分布地和羌人的早期迁入地。

夏商之时,汉中西部即成为氐人聚居地。

西汉以后,伴随着羌人、氐人的大规模内迁和民族矛盾的加剧,汉中的氐、羌力量逐渐壮大。

东汉时,羌人在汉中的人数和势力达到极盛。

两晋南北朝,汉中逐渐成为包括氐、羌在内的非华夏族人控制的区域,氐族杨氏还在略阳建立了武兴国政权。

隋唐时,民族政策缓和,民族融合加快,氐族慢慢从汉中消失;羌族在汉中虽然一直延续至近现代,但人数甚少。

氐、羌人对汉中的文化习俗影响至深,至今仍可见遗痕斑斑。

[关键词]氐族;羌族;氐羌关系;氐羌遗风;汉中[中图分类号]K203;K29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36(2013)04-0051-07[收稿日期]2013-06-06[作者简介]孙启祥(1961-),陕西勉县人,汉中市档案馆馆长,汉中市陆游学会会长,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名誉教授,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从事汉中历史文化研究。

①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917页。

另本第1句作“氐羌,氐地羌,羌不同……”。

氐族和羌族是我国古代西部两个起源早、分布广、人口众的民族。

地处中国西部南北分界线秦岭之南的汉中,古代“西戎”、“南蛮”、“华夏”交汇杂居,与氐族和羌族都有密切关系。

近代以来,汉中已不属于羌人生产生活的重点地区,羌族人数很少。

本文试就氐、羌民族的起源、分布及其与汉中的关系进行勾勒探讨,以有助于区域民族文化的发掘。

一、氐羌关系及其概念演变在汉代之前的众多古籍中,氐羌常常以联绵词的形式出现。

《诗·商颂》云:“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竹书纪年》记成汤与武丁时,两次“氐羌来宾”;《逸周书·王会解》记周成王时,“氐羌以鸾鸟”来献;《史记·匈奴列传》有“(匈奴地域)西接氐羌”之谓;《汉书·武帝纪》武帝诏书中亦有“北发渠搜,氐羌来服”之语。

而在魏晋以后,氐、羌则以独立族名单字出现。

这种变化,引起了后世学者对氐、羌关系的不同诠释。

少数学者以氐羌为一族。

《山海经·海内经》曰:“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

”这段话可以理解成氐羌为一人,也可以理解为氐、羌是弟兄,同源同姓,氐、羌为一族。

晋人孔晁注《逸周书》“氐羌以鸾鸟”云:“氐羌,氐地之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谓之氐矣。

”①此类文字俱有氐羌为一之义。

此外,徐松在补注《汉书·西域传》中亦有“盖氐与羌为一”[1]之说;《后汉书》中亦有氐、羌种属雷同的文字,故吕思勉、童书业有“盖‘羌’其大名,‘氐’其小别”之论,认为“羌族散布甚广……最进步者为氐”[2]232,“盖氐、羌故同族”[2]229,“氐者羌之一支也”[3],并以汉晋时西域的大月氏等部落和西南的巴人、賨人等部族为羌人。

吕、童二先贤笔下的羌族,乃广义的“西羌”、“羌戎”概念,非后世狭义的羌民族概念①。

①《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云:“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又云:“白马氐者,武帝元鼎六年开,分广汉西部,合以为武都”,似乎广汉的白马羌亦即白马氐。

但马长寿先生通过对《后汉书》的有关纪传、李贤注和《华阳国志》的考证后说:“白马羌在广汉郡之缴外,即边塞之外,而不在广汉郡的内部。

……在广汉郡西北边塞之外,有两种白马羌:一是武都郡的白马羌。

……二是蜀郡的白马羌。

……然武都郡的白马羌实际就是武都郡的参狼羌。

……武都郡的主要部族是白马羌。

羌道之参狼羌和白马氐为邻,故亦称为白马羌”,白马氐和白马羌是两个概念,并非互称。

②郝懿行《山海经疏笺》(巴蜀书社据还读楼校刊本影印,1985年5月版):“‘互人’,即《海内南经》‘氐人国’也。

‘氐’、‘互’二字盖以形近而伪,以俗‘氐’正作‘互’字也。

”③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氐》(中华书局,1963年2月版):“‘氐’作‘互’,为六朝、隋、唐间通行之别体,如‘底’作‘’、‘纸’作‘’皆是,敦煌写本中即不少见。

”④《史记·西南夷列传》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

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

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

其外西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雟、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自雟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

自笮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

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

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后人对文中结语“皆氐类也”,系综西南夷而言之,抑但综冉駹东北之白马诸国而言之有不同理解。

《魏书·氐传》:“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主后一说;清陈焕《诗毛氏传疏》云:“《西南夷传》夜郎、滇、邛都、冉駹、白马,皆氐类也”,主前一说,似乎西南夷皆氐类(李文即依此说)。

从原文层次、语气和对习俗归纳,结合《后汉书》、《华阳国志》、《通典》、《太平御览》的相关记载来判断,氐类应是就“冉駹以东北”而言,“皆巴、蜀西南外蛮夷”才是对整段叙述的归结。

当代学者基本如此理解。

部分学者以氐羌为同源之二族,即早期的氐羌为一族,后来才分化出氐族。

持此观点者认为,除氐羌以联绵词形式出现屡见于早期史籍外,《山海经》、《国语》、《后汉书》的相关记载似乎表明氐、羌人皆炎帝后裔。

《山海经·大荒西经》曰:“有互人之国,人面,鱼身。

炎帝之孙,名曰灵恝。

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郝懿行考证“互人”即“氐人”②,顾颉刚进一步考实其说③;而《国语·晋语四》有“炎帝以姜水成。

……炎帝为姜”的记载,《后汉书·西羌传》又曰“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后世氐人领袖又多姜姓者。

如此,则氐与羌同出于炎帝,二族同源。

以“‘氐’与‘羌’可分而实不易分”[4]68的顾颉刚也认为,氐羌“二族同源而异派”[4]65,“即氐在东而羌在西,二族各作自北而南之纵贯式的发展也。

”[4]67李绍明20世纪60年代初的论文《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指出,氐和羌在汉魏以前众多史籍中的并称混用,说明“其最初原为一族”,在历史发展中因各具特点,“到后来衍变为不同的族”,“氐人从羌人中分化出来,并发展为单独的一个族。

”[5]20年后,李绍明与人合著的《论氐族的族源与民族融合》亦持氐羌“二者是同源”[6]的观点。

岑仲勉《氐族源流蠡测》[7]、商志《氐羌同源的探讨》[8]即以氐羌同源而异流,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9]、耿少将《羌族通史》[10]亦持此说。

但李绍明前后两文均以西南夷“皆氐类也”为前提,值得商榷④。

一些学者力证氐、羌为异源之二族。

持此观点的胡昭曦、黄烈等学者认为,自殷商以降,氐人和羌人都居住在中国西部地区,其具体疆界的区划不明确,不少地方氐、羌错居,“因此,历史文献上就出现了氐羌并提的现象”[11],而晋人孔晁“氐羌,氐地羌,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谓之氐矣”之说,是以“氐羌”为一个族名,以氐羌即早期氐人;若此,《山海经》“先龙是始生氐羌”之说,“就不能看作氐、羌两族同源的证据,而只是氐族先祖的一个传说了”,“氐出于羌是后来的说法”[12]。

古代羌的称号,有一个由泛称到专称、由中原而西移的过程。

在周代之前,“羌”如同“戎”、“夷”,是涵盖面宽的泛称,“氐羌是广义羌人中的一部分”[12]。

入周以后中原诸羌一部分被华夏征服同化,一部分退入汧、陇及以西地区,羌之称号遂在中原湮没无闻,西方诸部落被中原人泛称为羌或戎。

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氐人称号开始出现,此时“羌”的概念已更西移并作为专称,专指河湟地区为中心的诸部落。

到了战国以后,氐与羌才在中原人的概念中明确分为两个族,“汧陇地区原有氐羌诸部落乃专称氐,河湟地区诸部乃专称羌”[12]。

羌人的生活方式更接近北方游牧型的民族,而氐人更接近南方农耕型的民族。

尽管氐羌互有影响,但从根本上说,他们是不具多少共同点的两个民族。

马长寿发展完善了胡昭曦、黄烈等人的理论,论证了氐与羌在原始分布地、自称及他称、语言、服饰、经济、文化、习俗诸方面的不同,得出“氐与羌自古以来便是两族,不能混而为一”[13]的结论。

杨铭《氐族史》[14]、王宗维《氐源新探》[15]、段丽波《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源流史》[16]即持氐羌为异源之二族说。

氐人、羌人在汉中的分布活动,似乎也印证着这个事实。

由于氐羌关系的复杂性,上列各说在学界目前仍存争议。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17]和王钟翰《中国民族史》[18]等综合著作均“同源而异流”、“异源之二族”两说并采;而《汉语大词典》中“氐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19]的解释,则是氐羌为“异源之二族”观点定型化的反映。

从学界的争议和论辩中不难看出,氐、羌概念都有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宽泛到具体、由广义到狭义的过程。

我们今天说到“羌”,是狭义的“羌人”和“羌族”,指我国56个民族之一,这些民族,按照斯大林的说法,是“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0],而两汉时所谓“西羌”,泛指西北的多种族别,不是单一的民族;两汉以后的“氐”,也是一个具有后世民族性质的概念。

但是,先秦时期却非如此,是突出其地域、部族特点的一个概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些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二、氐人在汉中的分布及兴衰氐族为汉中故有之民族。

氐族来源于西戎,即《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魏略·西戎传》[21]中“乃昔所谓西戎在于街、冀、豲道者也”①。

关于氐人的分布,《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亦曰:“自冉駹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

”冉駹在今四川茂县。

后世考证,秦汉以远,氐人活动在“冉駹以东北”西起陇西、东至略阳(今甘肃秦安县)、南达岷山以北的地区,包括渭水、汉水、嘉陵江、岷江、涪江诸水源头。

氐人部落众多,因服色和地域而异,有青氐、白氐、白马氐、清水氐、略阳氐、隃麋氐等称谓。

《太平寰宇记》谓兴元府在先秦时“氐虏接畛,又为威御之镇”[22]2610,当时的兴元府不包括今天的略阳,而略阳(兴州)“战国时为白马氐之东境”[22]2642,可见汉中是氐人原始分布地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