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
建议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
建议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国家经贸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 》第十九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要求企业密切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以及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运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2003 年10 月已颁布实施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中的第 1 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ERP) 规范》,此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 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从以上给出的两条信息可以看出,国家要求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ERP)系统,以带动企业的管理进步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但就目前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的成本核算体系来看,还不能适应ERP 系统,下面通过对标准成本体系、MRPII/ERP 系统中成本核算以及《ERP规范》中的成本部分的介绍,说明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的必要性。
一、标准成本体系标准成本系统是为了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优其是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确切信息的缺点而研究出来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实施标准成本系统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汇总计算实际成本;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如果标准成本纳入帐簿体系的,要进行标准成本及其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控制报告。
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在标准成本中,基本上排除了不应该发生的“浪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该成本。
标准成本在计划期内保持不变,作为预计企业收入、报价、物料库存价值的计算基础。
00162会计制度设计2022年4月(含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代码 00162)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是A.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B.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C.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控制审计指导意见》2. 对会计制度的内容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是对会计制度的A.全面设计B.总体设计C.局部设计D.具体设计3. 下列不属于会计机构设计原则的是A.适应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唯一性原则D.控制性原则4. 在设计一家企业的会计核算形式时,属于逐笔记账型核算形式的是A.记账凭证核算形式B.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C.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D.凭单日记账核算形式5. 下列属于不相容岗位的是A.负责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人员B.库存现金支出审批人员和出纳人员C.制作会计凭证人员和登记账簿的人员D.财产登记和财产保管人员6. 下列不属于存货的是A.在产品B.库存商品C.半成品D.工程物资7. 下列不属于对外投资业务的是A.投资建造办公用房B.投资购买长期股权C.投资购买短期债券D.投资购买基金8. 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支出应当记入A.固定资产B.在建工程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9. 企业收到投资者购买普通股款项,对股价超出面值的部分,应当记入A.股本B.盈余公积C.资本公积D.利润分配10.以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核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是A.变动法B.品种法C.分批法D.分步法11.下列属于销售与收款业务特点的是A.销售与收款业务存在较大风险B.销售与收款业务会计处理简单C.销售与收款是与会计无关的工作D.销售与收款过程较为单一12.下列会计报表中,对报表的基本格式、编制时间、编报方法、计量单位有统一规定的是A.利润表B.采购日报表C.管理费用分析表D.销售日报表13.在我国现行的会计规范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属于A.会计行政法规B.会计规章制度C.会计法律D.会计职业道德14.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短期内可能会影响A.国家的财政收入以及投资者和员工的收益B.企业财务实力C.企业经济效益D.企业经营环境15.组织编制和执行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岗位职责应归为A.总会计师岗位B.会计部经理岗位C.财务部经理岗位D.资金管理岗位16.在会计科目表中,“资本公积”科目属于A.成本类B.资产类C.负债类D.所有者权益类17.在货币资金业务处理程序中,收取现金的业务流程部门顺序是A.①出纳部门②会计部门③业务部门B.①业务部门②出纳部门③会计部门C.①业务部门②会计部门③出纳部门D.①会计部门②业务部门③出纳部门18.材料采购验货付款业务流程的部门顺序是A.①企业内运输部门②仓库③供应部门④会计部门B.①仓库②企业内运输部门③供应部门④会计部门C.①企业内运输部门②供应部门③会计部门④仓库D.①会计部门②企业内运输部门③供应部门④仓库19.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可选择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的项目是A.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性房地产C.交易性金融资产D.交易性金融负债20.企业的专利权属于A.固定资产B.流动资产C.长期负债D.无形资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标准成本体系与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体系与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为了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企业需要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而标准成本体系作为一种常见的成本管理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本文将探讨标准成本体系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和优势。
一、标准成本体系的概念和特点标准成本体系是指企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成本构成,在工艺流程中设定标准成本,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以实现成本控制和优化的管理方法。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对比。
标准成本体系通过设定标准成本,可以对照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差异,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2. 明确责任分工。
标准成本体系要求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和个人在成本控制中的责任和义务,为成本控制提供明确的管理依据。
3. 不断优化成本结构。
通过标准成本体系的运用,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并通过调整和优化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标准成本体系的优势标准成本体系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标准成本体系可以通过对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对比,发现资源利用中的浪费和不合理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通过标准成本体系,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优化供应链管理。
标准成本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对供应链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三、标准成本体系的应用实例1. 成本控制中的标准成本体系应用。
企业在制定预算和计划时,可以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成本构成,制定相应的标准成本,并将其用于成本控制和预测。
2. 产品成本核算中的标准成本体系应用。
企业可以通过标准成本体系对产品的成本进行核算,从而了解产品的盈亏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浅议标准成本制度及其应用
浅议标准成本制度及其应用[摘要]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
标准成本制度使管理人员能及时获得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间的差异信息,从而自觉地分析差异并且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
本文仅就标准成本制度体系、制定和应用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分析;成本差异1标准成本制度概述标准成本系统是为了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尤其是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确切信息的缺点,而研究出来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在现代成本会计中,标准成本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为企业提供以下依据:事前,可用来规划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并可作为分析决策的主要依据;日常,可用它来控制和调节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即时反馈给有关业务部门,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事后,可通过成本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用以评定考核企业有关部门和人员的业绩。
2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实施标准成本制度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生产特点设立成本中心,形成以职能部门集中管理为纲、以各主控工序为驻点的纵横交错的成本控制网络,发挥钢铁企业各工序联合作业的计划性和协调性,完全按照重要性原则确认各成本中责任目标。
(2)经过仔细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后制定正确的产品标准成本(成本标准)。
标准成本大致分为以下三种,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
第一种为实际标准成本,即可达到的标准成本。
第二种是正常的标准成本。
第三种是理想的标准成本。
(3)揭示实际消耗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同时积累实际成本资料并进行认真的汇总计算出实际成本,然后通过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算出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
(4)进行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5)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控制报告,评价考核各责任部门、人员的业绩。
3成本标准制定的具体方法成本标准是针对明细产品制定的,它分为数量标准(又称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
关于在我国推行标准成本制度的探讨
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96级在校研究生在学完西方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之后,就在我国推行标准成本制度展开了探讨。
现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整理如下:关于在我国推行标准成本制度的探讨 一、我国推行标准成本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我国有必要推行标准成本制度,理由是:标准成本制度在西方国家已趋于成熟,是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技术,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现行的实际成本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
主要表现在实际成本制度计算繁琐且属于事后核算,提供的信息可靠性强而相关性弱,在目前成本会计工作的重点进一步由成本核算向成本管理转移的情况下,提供这样的信息不利于管理部门进行成本预算、控制和业绩考核。
建立标准成本是企业施行目标成本和责任成本制度的基础。
没有各种产品、各道工序的标准成本,要建立目标成本和责任成本制度是不可能的。
另外,标准成本也是企业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
关于在我国推行标准成本制度的可能性,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条件已经成熟应全面推广。
因为我国会计理论工作对标准成本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已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实施办法,理论上已经成熟。
另外,标准成本制度已在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试点运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而且我国企业有进行班组核算的优良传统,为推行标准成本制度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认为条件尚未成熟,应进一步统一认识,先试点再推广。
因为企业实施标准成本制度需花费大量费用,而且人有安于现状的惰性,对新事物有抵触情绪。
因此,要在企业推广标准成本制度,需要外界力量的推动。
外界力量主要来自企业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和会计职业界。
三是认为在我国推行标准成本制度的条件远远不够成熟,可能要在十年之后。
持这种观点的同学认为,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是粗犷型的,降低成本从原材料或产成品价格上下功夫,比加强成本管理效果要显著得多。
因此,企业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积极性不高。
另外,从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上看,由于历史的原因,对标准成本制度很陌生,认为它很复杂,有畏难情绪。
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王亚敏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20年第07期摘要: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必须加强会计人员,夯实会计基础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因此,企业应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规范会计方法的选择,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和管理,重视会计人员的素质建设,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管理;问题与对策一、企业会计核算内容分析(一)企业负债核算企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在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现实义务。
现实义务的主要表现是企业资金的逐步减少。
债务之所以被称为企业的现实债务,主要是因为在偿还债务时,债务通常是以资本支付的。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上有两种债务形式,即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主要是指还款期较长的贷款;流动负债包括短期贷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
(二)企业资产核算企业资产主要是指企业过去或由于某种原因可以控制和控制的资源。
各种资源是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利润的前提保障。
因此,企业资产需要具有企业所有权、企业控制权和企业利润的特征。
企业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资产、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等多种内容。
二、目前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一)会计核算模式过时,无法匹配企业的快速发展常见的会计模式是分散式会计管理,即各下属企业的财务人员负责各自的会计工作。
企业的财务部门将会计工作细分为多个岗位,然后安排合适的人员负责相应的工作。
在企业建立的初期,这种模式简单、高效、顺利而有效的实施可以促进初创企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企业的发展呈现出周期特征。
当企业进入成长期时,企业的管理水平越来越高,资产规模越来越大。
这种模式也暴露出了工作效率低、会计差错频发、执行力低等一系列缺点,如果企业不主动进行组织改革和会计模式的改进,就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缺乏有效监督与管理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没有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导致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执行力低下,甚至在会计实际执行中趋于形式化发展。
试论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探讨
三、 标 准 成 本 制 度 的 应 用 具 体 措 施
本控 制系统能够符合相关企业 的实际需求。为了能够高效地 进行 成本 控制 , 为 了能够 大幅度提升企业整体 的竞争力 , 为 了保证 企业 能 够获得较 好的利 润 , 我们 应该努 力建立 和健全企业 相关 方面 的 制度 和体 系。
1 1 6 6 2 2 )
际状况 , 这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企业健康 、 稳定地发展 。标准 成本 制度在 我国应用 中的不 足主 要体现 在 以下 两个方 面 。第一 , 相 当 薄 弱的企业成本管理基 础 。缺 乏一定 的成本 管理意识 , 没 有建 立 健全相 应的成本管理体 系 。在参 与管 理的过 程当 中 , 不少 企业 管 理 者存 在定额与实际 的差异 , 无法全面展开详 细地调查 , 这在一 定
仔细分 析和处理相应 的成本差 异 。差异 处理 、 标准 成本 和差异 分 析是标 准成本系统十分 重要 的组成 部分 。在具 体 的实践 过程 中 , 我们 应该在 熟练掌握 标准成本 制度理论 的基础 上 , 力 图研发 的成
顺利推 广在很 大程度上受到相关方面管 理会计 和财务会计无法 充 分协调 成本核算制约 的主要原 因在 于 : 不少企业 只关注成 本核算 ,
情 和积 极性 , 才 能促 使全 员 积极 参与 公 司相关 方 面的 生产 活动 。 在作业 长的指导下 , 班组 长对标准成本有一定 了解 的前提之 下 , 厘 清 正确的工作 思路 , 促使 全员齐心 协力努力 使工序成本 大幅度 降 低 。公 司的全体 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一定 的实践操作 能力 和理论分 析 能力 , 才能促使 标准成本 制度在 企业 中能 够发挥 出 自身应有 的 作用 。随着科技 水平的不断 提升 , 公 司的全体 工作人 员只有 在树 立全 员标准成 本意识 的基础 之上 , 将 计算机 操作知识广 泛应用 于
监督并推动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落实
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监督并推动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落实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监督并推动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落实进行探讨。
一、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定义和重要性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是指企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经营条件,通过对各项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和分配,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实现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过程。
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落实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二、监督标准成本管理体系落实的必要性1. 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监督并推动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落实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2. 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落实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3. 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监督并推动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落实,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监督标准成本管理体系落实的方法和途径1. 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对各项费用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分析,为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各项成本的审批流程和责任人,避免成本管理中的漏洞和风险。
3. 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与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工作,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监督标准成本管理体系落实的效果评估1. 成本控制效果通过监督并推动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落实,可以评估企业成本控制的效果,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和降低。
2. 生产效率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落实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通货膨胀会计的国际比较
通货膨胀会计的国际比较---------------------------------------------------------------------------------------------------------------------- 编辑整理: excel视频教程下载编辑:王菲文章来源:新浪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与特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密不可分。
会计理论与实践明显地体现着国家的特色,不同国家的会计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扩展和深化,客观上又要求各国在会计事务处理上尽量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建立标准化、具有可比性的国际会计。
本文试从分析通货膨胀会计在各国的差异开始,揭示差异的若干成因,并概述通货膨胀会计国际协调的若干进展。
一、各国通货膨胀会计的差异1.各国通货膨胀会计发展时间的先后美国早在30年代就开始提出并研究通货膨胀会计,因而,美国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居于领先地位。
但在70年代以前,由于美国经济上的稳定和繁荣,使它的会计实务相当稳定和保守,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后,才加强了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与实践。
英国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起步也较早,但受到重视是在英国的物价上涨率迅速上升的60年代以后。
从1971年至1974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一些有关物价变动的文告,但因文告本身不成熟或政府干预而未能实施。
1975年桑地兰兹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桑地兰兹报告《通货膨胀会计》,建议所有公司尽可能采用现行成本会计体系。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亦追随美国和英国,陆续公布了现行成本会计补充报表的试行办法。
其中,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82年公布了正式的通货膨胀会计准则,澳大利亚政府设立的有关委员会也于1982年公布了有关现时成本会计的《建议准则》。
欧洲大陆通货膨胀会计发展更为迟缓,荷兰自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使用现时重置成本会计制度,但至今尚无有关通货膨胀会计体系的完整立法。
为什么要采用标准成本核算
标准良率
在工程批过程中,可以根据其平均良率确定为 标准良率,这个标准良率是产生于研发环节, 而非制造环节,所以标准良率的高低由研发部 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良率低于或高于标准良 率,就主要由生产部门负责,当然,还要根据 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标准物料消耗(包含不良品)
BOM用 标准消耗量= 量
标准良率
在产品研发完成后,其用料、工艺、结构均已确定,决定良率的 基础也基本确定,因此,控制成本应当从研发、设计、工程环节 着手,通过优化的设计,实现成本的降低和良率的提高。
当设计发生变化,会造成标准成本的变化,或产生一个标 准成本更低的同类新产品,这是研发对成本的贡献。
差异部分分别根据情况由采购、生产、质量等 部门负责。
=
量
PPV在接收入库环节发生
IPV= ∑发票价格×采购数 —∑采购合同价格×采购数
量
量
IPV在发票入账环节发生
PPV和IPV之和就是材料成本差异,与传统的材料成本差 异相比,PPV和IPV解决了发票不及时造成本价格差异反映 滞后的问题。但合同价格必须在材料入库前确定,并尽量接
近发票价格。
标准良率
工单 产量
单位完工产品成本=
标准材料费用+材料费量差+标准加工费+加工费 差异+良率差异+材料价格差异+发票价格差异
产量
实践是复杂的,以上仅是一点个人想法,还 有待前进专家顾问和同事根据公司实际,制定 详尽方案。
标准成本的实施,需要我们制定合理的价格 标准和良率标准,需要我们维护准确的BOM, 需要我们及时维护物料的价格信息,需要我们 严格按规定操作,需要有关协作厂商及时准确 传达有关信息,需要我们定期对委外物料进行 认真盘点。
价格差异、加工费差异一方面反映物料价格 ,反映采购部门的工作成果。
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的运用
我国标准成本制度应用研究张琦【摘要】标准成本制度是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标准成本制度在企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标准成本制度不仅是企业计算损益的依据,而且为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提供了完整真实的信息,使管理者能够做出有效的决策,为企业增效益。
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和推广无疑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符合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升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制度一、标准成本制度的概念和特点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对企业成本实施全过程管理的制度,事前用来规划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为管理者决策分析提供依据;日常用来控制和调节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若发现重大问题,能反馈给有关业务部门,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纠正,以保证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事后通过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用以评定考核有关部门和人员的业绩,分清经济责任,评价工作质量和经济活动的效果。
标准成本制度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标准成本制度实行严格的标准化而且具有科学性。
标准成本基本上排除了不应该发生的“浪费”,其中标准考虑了料工费等基本耗费,既考虑了过去较长时期的实际平均数值,又考虑了要消除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异常情况,并估计到了未来的生产发展趋势。
第二,标准成本制度具有整合性和差异针对性。
标准成本项目划分到成本费用的归集、成本费用的分配和报表的输出,它们不是分散、零落地各自分成一个个互不关联的小系统,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标准成本具有一体性。
另外,针对产生的各项差异,标准成本能够有效地控制差异并分配差异,并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三,标准成本制度实施具有多样性。
标准成本制度由于具有数据处理方面的很多内容,因此应借助于计算机系统。
手动与电算化相结合,主观分析与客观分析相结合。
二、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企业会计制度不仅要具有核算、监督的职能,而且要有控制、管理的职能。
建议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
建议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12建议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国家经贸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第十九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要求企业密切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以及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经过运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10月已颁布实施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中的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此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从以上给出的两条信息能够看出,国家要求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系统,以带动企业的管理进步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但就当前中国现行会计制度中的成本核算体系来看,还不能适应ERP系统,下面经过对标准成本体系、MRPII/ERP系统中成本核算以及<ERP规范>中的成本部分的介绍,说明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的必要性。
一、标准成本体系标准成本系统是为了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优其是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确切信息的缺点而研究出来的一种会计3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实施标准成本系统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汇总计算实际成本;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如果标准成本纳入帐簿体系的,要进行标准成本及其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控制报告。
标准成本是经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在标准成本中,基本上排除了不应该发生的”浪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该成本。
浅析标准成本制度在企业中的运用
浅析标准成本制度在企业中的运用作者:王元春阮卉来源:《活力》2009年第16期一、标准成本制度的概述标准成本制度(即标准成本法)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置的,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成本中心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首要问题便是制定成本中心,以衡量其绩效,分清各部门的责任。
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它有三个特点:一是要确定责任区域,二是要在一定主管控制下,三是它为最小成本责任中心。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与修订。
标准成本是针对明细产品在各成本中心而制订的,它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
(三)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作用。
1.便于成本核算;2.便于分清各成本中心的责任;3.便于成本控制;4.便于决策。
二、标准成本差异的揭示及分析(一)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价格差异+数量差异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例一:宝钢公司2003年1月A车间生产钢材400吨,使用材料2 500吨,材料单价为0.55元/吨: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吨钢材耗用6吨直接材料,每吨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 500×(0.55-0.5) =125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 500-400×6)×0.5=50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之和,应当等于直接材料成本的总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2 500×0.55—400×6×0.5=175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125+50=175元2.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例二:宝钢2003年1月A车间生产钢材400吨,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4 539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0元/吨,即每吨产品标准公式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时,按上述公式计算:工资率差异=890×(4 539/890-5) =890×(5.10-5)=89元人工效率差异=(890-400×2)×5=(890-800)×5=450元工资率差异与人工效率差异之和,应当等于人工成本总差异,并可据此验算差异分析计算的正确性。
浅析如何建立完善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
浅析如何建立完善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作者:李荣波来源:《商情》2016年第18期标准成本,是以产品设计阶段所选定的最优设计和工艺方案为基础,根据料、工、费的合理耗费,在企业现有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条件下,进行有效经营发生的成本。
它为衡量成本水平的高低提供了科学的尺度,并且为考核各部门的工作业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使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与使用其他方法不同。
其他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是产品的实际成本,即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的各种生产费用。
标准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不是产品的实际成本,而是产品的标准成本。
因此,尽管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结合在一起了,但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这是标准成本法与其他成本计算成本方法的本质区别。
作为标准成本,不仅在成本控制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企业的对外销售报价提供了有利的参考资料,因此说标准成本管理的优劣,对企业的宏观经济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精心测算,建立准确、完整的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和体系标准成本制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定期比较,揭示成本差异,按照例外管理原则分析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及时向管理层反馈,并就重大的差异事项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目标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该系统的良好运行,要注意以下3点:1、为了建立健全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就要根据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精密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科学地制定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支出。
2、认真确定各成本项目的差异及产品成本的总差异,科学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3、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降低成本的措施,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
以上三部分构成一个完整体系。
标准成本制度并不单纯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它不仅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而且也是成本控制系统的一个分支。
作为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可以把成本差异计入标准成本,以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作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它可以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后得到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有效控制成本。
会计制度设计自考2022年10月-2022年1月真题及答案-图文
会计制度设计自考2022年10月-2022年1月真题及答案-图文2022年1月全国自考会计制度设计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是()A.会计法B.会计准则C.会计制度D.会计程序2.会计制度设计的制约性是指()A.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并将其要求体现到会计制度中去B.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必须与国际惯例相协调C.会计制度设计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A.单位负责人B.会计机构、会计人员C.财务总监(总会计师)D.注册会计师4.结算类科目设置明细账应按()A.种类和品名B.单位名称或个人C.对象D.业务种类和项目5.三栏式总账是总账的基本格式,这里的“三栏”是指()A.日期栏、摘要栏和金额栏B.日期栏、凭证栏和摘要栏C.日期栏、凭证栏和金额栏D.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金额栏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会计报表主表的是()A.利润表B.利润分配表C.资产负债表D.现金流量表7.下列关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按银行存款的收、付款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笔登记B.在我国通常作为登记银行存款总账的依据C.采用订本式D.由出纳人员登记8.组织存货明细核算的口径通常不包括()A.财会部门的“会计库存”B.仓库部门的“保管库存”C.计划部门的“计划库存”D.业务部门的“可调库存”9.在影响产品价格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生产成本水平B.国家价格政策第1页C.商品供求关系D.计划利润率水平10.下列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采用成本法B.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须采用权益法D.投资企业的投资额占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比例低于20%时,须采用成本法11.下列选项中,应计提折旧的是()A.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B.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C.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12.实施责任会计的首要问题是()A.建立业务手续制度B.建立内部结算制度C.建立内部转移价格制度D.设置责任中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浅谈标准成本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浅谈标准成本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作者:杨丽丽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23期摘要:标准成本系统是用以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怎样控制所投入资源的价格和数量,关键不在于事后如何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而在于把成本的事前计划、日常控制和最终产品成本确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据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标准成本系统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关键词:标准成本;成本中心;改善提案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13-02成本是企业生存之根,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竞争能力的优劣。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结合企业经营实际,中信锦州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自2009年12月开始推行标准成本。
在推行标准成本过程中,公司先后召开了数次标准成本会议,逐渐明确了标准成本工作的思路与方向,建立了标准成本管理体系。
通过这一年多来的推进,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丰富了管理会计中有关标准成本的内涵。
一、标准成本含义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等条件,通过事前精确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目标成本。
主要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
标准成本是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
在标准成本中,基本上排除了不应该发生的浪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该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作用标准成本应用到管理中就称为精益成本,精益成本把以前成本管理的“成本+利润=售价”变成为“售价-利润=成本”。
也就是以用户市场上能接受的售价减去确保企业必要的利润等于只能用这些成本去制造。
这样就把售价这个与用户的外在矛盾转化成降低成本的企业内部矛盾。
因此做好标准成本是一个成功企业的必经之路。
建立和运用标准成本的意义归纳为四点:(1)有利于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运用标准成本进行预算的编制和分解,能使各项预算指标更加符合生产实际,消除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人为不利因素,进一步提高预算完成准确率。
试论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探讨
试论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探讨作者:冀风来源:《南方企业家》2018年第08期摘要: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增加企业获取的利润,使得企业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本文先是概述了标准成本制度,并且详细阐述了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标准成本制度;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概念与特点标准成本指的是单位产品生产的预估成本,企业在特定条件的基础上,预测可实现的成本目标,需通过实地调查、精确分析和技术测定等进行确定,以对实际成本进行评价,对工作效率进行衡量。
标准成本制度指的是以标准成本为中心的作业指标、技术指标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编制的一种制度,能够有机统一企业成本中的反馈控制、前馈控制与核算功能,属于成本控制系统的一种。
标准成本制度方便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企业决策以及理清责任等,普遍具备科学性、整合性、差异针对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
标准成本杜绝浪费现象,并考虑了基本耗费,不仅参考了平均数值,还排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标准成本制度有机结合成本费用归集、报表输出以及成本费用分配等,将其统一成一个整体,在面对企业生产的差异时,会根据差异进行针对性分配,并积极查找差异原因。
标准成本管理的内容多样化,可依靠计算机系统完成,以简化财务人员的工作步骤,降低工作量。
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标准成本编制缺乏合理性由于现阶段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短,实际经验严重不足,再加上国内经济环境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异性,导致我国标准成本编制中存在多种不合理现象。
例如:未规范与统一企业的成本代码,导致各个企业之间的代码差异性明显,无法实施统一管理。
由于预算口径方面也未能实现统一,因此其差异性也很明显。
而且,标准成本制度在应用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极容易出现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不协调,需要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优化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建议
1.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紧迫性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成本管理是资金管理的基础,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竞争能力的优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深入运行和加入WTD的压力,国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面对全球化经济浪潮日趋激烈的竞争,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成本管理粗放、风险控制失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高投入、高耗费为代价,以财务预算为核心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和效益普遍不佳的现实,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这些对企业力口强科学管理、规范经营运作、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成本管理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企业自身利润和职工群众的利益,同时还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经营实际,不断强化企业成本战略,适时建立和推行适宜的成本管理制度,促进企业成本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研究和探索加强财务管理新途径,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创新和发展,加强成本管理显得尤为迫切。
2.标准成本管理模式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纷纷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有助于加强自身成本管理和降本增效的成本管理方式。
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的计划成本法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成本管理法和标准成本管理法。
成本管理包括目标成本测定、分解、控制、分析和考核几个基本环节。
2.1标准成本管理模式标准成本制度是伴随着泰罗标准化作业管理理论而产生的,是企业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利用已发生的生产技术和财务资料测定的一种预计成本而非实际发生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主要包括成本标准制定、标准成本控制、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差异账务处理四个环节,将成本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
成本中心是成本费用发生、归集和管理的基本单元,根据成本目标确定的原则,结合企业组织机构和生产工艺特点,设立成本中心。
标准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有效应用
标准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有效应用标准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有效应用一、标准成本概念分析标准成本法是西方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因此也被称为标准成本会计。
标准成本管理是指根据过去的经营管理,预先设定一个成本标准,再用此标准与实际发生的成本加以对比,核算其中存在的成本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是一种加强企业成本控制,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
该方法的重点是需要根据标准成本来核算和登记产品成本的整个运行轨迹及结果,从而对成本做出控制策略[1]。
标准成本最初只是会计系统之外的一种独立的计算工作,其制定的依据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技术與经营管理水平来评价,标准成本根据其制定依据不同分为理想与正常标准成本,其中正常标准成本是企业最常用的一种。
二、在企业中应用标准成本管理的优势(一)企业成本管理具有依靠的标准随着标准成本知识的不断完善,标准成本管理的技术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看重了标准成本管理的优势,并将其视作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在当前的企业成本管理中,由于实际成本法的操作性较强的因素,其已经被广大企业所认可和应用,但是随着其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实际成本法存在的缺陷也逐渐被人们重视,例如,实际成本法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科学程度也不够完善。
在标准成本方案的制定中,不但考虑到了直接生产材料及人工成本,其他预期可使用的材料和成本,还结合了实际生产中费用的分摊。
制定一个完整的标准成本方案。
需要涉及财务、销售、制造、采购等多个部门的力量,使得其更具科学性,更具参考价值,对成本的精细化更加充分,使得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
(二)成本核算更加简便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核算法后,可在很多环节减少成本核算工作,让成本核算变得更加简便。
此外,标准成本法在实际的核算中,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值独立设置一栏,而其内容的登记时可以按照标准成本进行记录,在制作报表时便不用等待费用成本的确定结果,可提前进行制作,从而减少了财会部门工作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国家经贸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第十九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要求企业密切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以及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运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2003年10月已颁布实施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中的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此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从以上给出的两条信息可以看出,国家要求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系统,以带动企业的管理进步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但就目前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的成本核算体系来看,还不能适应ERP系统,下面通过对标准成本体系、MRPII/ERP系统中成本核算以及《ERP规范》中的成本部分的介绍,说明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的必要性。
一、标准成本体系标准成本系统是为了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优其是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确切信息的缺点而研究出来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实施标准成本系统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汇总计算实际成本;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如果标准成本纳入帐簿体系的,要进行标准成本及其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控制报告。
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在标准成本中,基本上排除了不应该发生的“浪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该成本。
标准成本在计划期内保持不变,作为预计企业收入、报价、物料库存价值的计算基础。
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在制定时,无论哪个成本项目,都先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当于我们常说的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由于种种原因,产品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不符,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为标准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实际成本高低取决于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标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所以其成本差异可以归结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与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类,既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可以分为耗费差异、能量差异。
由于成本差异的公式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再列举,有关财务管理或管理会计书籍里面讲的比较详细。
由于标准成本系统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因为不能直接从目前的财务会计系统提取数据(财务系统的数据需进一步的提取、加工),目前在国内的应用效果并不好,不少企业根本就没用。
有的企业将标准成本作为统计资料处理,并不记入账簿,只提供成本控制的有关信息。
但是,把标准成本纳入帐簿体系,不仅能够提高成本计算的质量和效率,使标准成本发挥更大功效,而且可以简化记账手续。
为了同时提供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和实际成本资料,标准成本体系的账务处理可以这样进行:(1)、“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等存货科目登记标准成本。
通常的实际成本系统,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流转过程,使用实际成本记账。
在标准成本系统中,这些账户该用标准成本记账。
(2)、设置成本差异账户分别记录各种差异,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等。
在要登记“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等存货账户时,要将实际成本分离为标准成本和有关的成本差异,分别接入存货账户和差异账户。
(3)、各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
期末成本差异反映成本控制成果,在期末对成本差异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结转本期损益,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或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效率低和浪费造成的,应当在本期损益中反映。
二是调整销货与存货成本法,在会计期末将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
这种方法会增加一些分配工作量,有些差异计入存货成本不一定合理,如闲置能量差异是一种损失,并不能在未来换取收益,作为资产计入存货成本明显不合理。
二、标准MRPII/ERP中的成本核算在标准MRPII/ERP系统中,成本会计采用标准成本体系,同生产计划与控制密切结合,体现了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
成本计算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来计算产品成本的,按照产品结构,从最底层的采购件到中间层的半成品再到最终的完工产品,其成本计算通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层层向上累加,最终得出完工产品成本。
间接费用的分配根据工作中心的实际工时或设备台时,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直接分配到工作中心完成的生产作业上,而不是集中在完工产品层进行分配。
这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量大,手工很难做到。
在标准MRPII/ERP系统中,有三种成本类型,即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和模拟成本,标准成本是预先制定的物料的标准成本,通过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对物料的实际成本进行账务处理,同时作为企业预计收入、报价和存货计价的依据。
实际成本是根据实际材料、实际人工和实际制造费用通过滚动计算的方法计算的物料的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设定的会计科目,系统自动进行账务处理。
模拟成本通过软件的模拟功能在产品设计、产品结构、工艺路线、材料代用等发生改变时对物料成本的一种模拟。
三、我国《ERP规范》中的成本部分内容我国《ERP规范》中的成本部分规定了标准成本体系、实际成本体系,而没有要求计划成本体系。
上面介绍了标准成本体系、标准MRPII/ERP系统中成本核算以及我国《ERP规范》中成本部分的内容。
下面分析说明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的必要性。
1、现行会计制度适合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
我国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入账,按照计划成本进行存货成本核算的企业,对存货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应单独核算;领用或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按照计划成本核算的应按期结转其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由于在存货及成本核算中存在计划成本核算体系,由于各种成本差异是按类别而不是按个别进行核算,差异的分摊本身就不准确,因为各种存货的差异额不同,而分摊时是按金额比例计算的,这样就导致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
实际上,计划成本体系的应用就是为了解决在手工会计核算模式下对于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的数据计算困难而采用的一种变通方法。
在MRPII/ERP系统中,存货的计价核算完全由系统自动计算,可任意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完全失去意义。
在成本计算方面,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企业的产品种类多、产品结构复杂,由于存在手工计算困难的问题,成本计算很难根据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合理确定成本对象、准确实时地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
而间接费用的分配是定期(按月)结算的,并不随着工票按物料分别实时记录,这种计算方法计算的产品成本是不准确的。
实际上,手工核算和MRPII/ERP系统在数据处理能力和方法上差别很大,会计制度应该不断完善以适应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2、从国内目前应用实施的MRPII/ERP软件来看,现行会计制度已制约着我国企业ERP 系统的实施和开发。
目前在我国应用实施的MRPII/ERP系统主要有国外软件和国内软件。
国外的软件由于应用普及的时间早,软件比较成熟,在系统中使用标准成本体系(其成本计算见前面的介绍)。
对于国外软件,由于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存货可以用其标准成本计价,所以在软件实施中不能很好实现成本信息和科目信息的集成,使国内购买国外ERP软件的企业在实施中产生一些困难。
对于国内MRPII/ERP软件来说,由于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存货可以用其标准成本计价,软件是按照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研究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成本核算方法也和我国的会计制度出入不大,不具有标准成本体系,也就是说,会计制度影响着国内软件的发展。
我国《ERP规范》中的成本部分规定了在我国实施的MRPII/ERP软件应具有标准成本体系,如果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不进行修订,将影响我国MRPII/ERP的研究开发。
3、标准成本体系的实际意义标准成本体系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市场的竞争要求企业必须准确计算产品的成本,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由于标准成本体系在成本标准的制定、账务处理等方面稍复杂一些,在手工会计条件下,应用起来困难一些,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MRPII/ERP系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将直接面对国际上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的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及时从技术上、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上进行跟进和创新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否则必将被淘汰。
因此,财政部门应考虑对现行会计体系加以改革,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标准成本体系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要将其纳入会计核算体系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会计界的同仁们共同努力。
但首先要做的是财政部门要将标准成本体系纳入现行的财务核算体系,解决好使用标准成本体系的存货的计价、会计科目的设置、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问题等,这样我国的ERP软件企业就可以对现行的软件进行升级改造,以达到和《规范》同步,企业也可以对现行的核算流程进行转变以适应实施MRPII/ERP的需要。
本文只是在研究MRPII/ERP理论时结合目前会计核算体系的感想,希望会计界、ERP 软件界提出不同的意见。
本文参考了陈启申教授的《MRPII企业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一书,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