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改性重点复习题

合集下载

聚合物改性期末复习题

聚合物改性期末复习题

聚合物改性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 高分子聚合物的改性方法多种多样,总体上可划分为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复合材料、化学改性、表面改性几大类;2 广义的共混包括物理共混、化学共混和物理/化学共混;3 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共混物是1942年投产的聚氯乙烯与丁腈橡胶的共混物;4 1964年,四氧化锇染色法问世,应用于电镜观测,使人们能够从微观上研究聚合物两相形态,成为聚合物改性研究中的重要里程碑;5 共混改性的方法又可按共混时物料的状态,分为熔融共混、溶液共混、乳液共混等;6 通常所说的机械共混,主要就是指熔融共混;7 共混物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均相体系、“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和“海-海结构”两相体系;8 在共混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破碎”与“凝聚”这两个互逆的过程;当集聚过程与破碎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分散相粒子的粒径达到一个平衡值,这一平衡值称为“平衡粒径”9 塑料大形变的形变机理,包含两种可能的过程,其一是剪切形变过程,其二是银纹化过程;10 塑料基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脆性基体,以PS、PMMA为代表;另一类是准韧性基体,以PC、PA为代表;11 对于脆性基体,橡胶颗粒主要是在塑料基体中诱发银纹;而对于有一定韧性的基体,橡胶颗粒主要是诱发剪切带;12 两阶共混历程的关键是制备具有海-海结构的中间产物,这也是两阶共混不同于一般的“母粒共混”的特征所在;13 相容剂的类型有非反应性共聚物、反应性共聚物等,也可以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14 聚合物共混物,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以塑料为主体的共混物和以橡胶为主体的共混物两大类;15 在PVC硬制品中添加CPE,主要是起增韧改性的作用;而在PVC软制品中添加CPE是用作增塑剂,以提高PVC软制品的耐久性;16 为改善共混体系的透光性,通常有两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其一是使共混物组成间具有相近的折射率;其二是使分散相粒子的粒径小于可见光的波长;17 用在PVC制品中的ACR有两种类型,其一是用作加工流动改性剂的;其二是用作抗冲改性剂的;18 共混性热塑性弹性体的形态,是以橡胶为分散相,塑料为连续相;19 碳酸钙是用途广泛而价格低廉的填料,因制造方法不同,可分为重质碳酸钙和轻质碳酸钙;20 热固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大多以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所以俗称玻璃钢;21 在橡胶工业中,炭黑是用量最大的填充剂和补强剂;22 接枝共聚物有一个主要特征是,容易和它们相应的均聚物共混;23 制备嵌段共聚物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活性加成聚合和缩聚合;24 制备IPN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布聚合法、同步聚合法和乳液聚合法;25 聚合物表面有弱边界层,其表面能低、化学惰性、表面污染等影响表面的粘接、印刷以及其它应用;26 生成表面接枝聚合物的首要条件是生成表面引发中心,即表面自由基;二名词解释1 聚合物共混: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的材料的过程;2 高分子合金: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和嵌段、接枝共聚物;而且,高分子合金材料通常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可用作工程塑料;3 海-岛结构:是一种两相体系,且一相为连续相,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就好像海岛分散在大海中一样 ;4 海一海结构:也是两相体系,但两相皆为连续相,相互贯穿;5 分散度:指“海-岛结构”两相体系中分散相物料的破碎程度,可以用分散相颗粒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来表征;6 均一性:指分散相物料分散的均匀程度,亦即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均一性可借助于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表征;7 相容性:是指共混物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8 分布混合:指分散相粒径大小不变,只增加分散相在空间分布的随机性的混合过程;9 分散混合:是指既增加分散相分布的随机性,又减小粒径,改变分散相粒径分布的过程;10 共混性热塑性弹性体:采用动态硫化方法生产的新型热塑性弹性体材料;11 动态硫化:共混体系在共混过程中的剪切力作用下进行的硫化反应;12 接枝效率:13 热塑性弹性体:这种A-B-A型和型共聚物,叫做热塑弹性体,它同时具有交联橡胶的力学性能,又具有线形热塑聚合物的加工性能;14 IPN:由两种或多种互相贯穿的交联聚合物组成的共混物,其中至少有一种组分是紧邻在另一种组分存在下聚合或交联的,叫做互穿聚合物网络;15 等离子体聚合:是指在有机物蒸气中生成等离子体,所形成的气相自由基吸附到固体表面形成表面自由基,再与气相单体或等离子体中形成的单体衍生物在表面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形成聚合物薄膜;16 填充改性: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与基体在组成和结构上不同的固体添加物;17 “软包硬”规律:粘度低的一相总是倾向于生成连续相,而粘度高的一相则总是倾向于生成分散相;三简答1 相界面可以产生哪些效应答:相界面可以产生多种效应;包括力的传递效应、光学效应、诱导效应、以及其它效应如声学、电学、热学效应等;2 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共混物形态时,可以用OsO4和RuO4对样品进行染色观察,它们的染色机理分别是什么答:OsO4主要用于染色具有不饱和双键的橡胶,与双键反应形成锇酸酯;Ru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含有醚键、醇基、芳香基或胺基的聚合物反应;3 弹性体增韧塑料的机理是什么答:目前普遍接受的是“银纹-剪切带”理论;在橡胶或其它弹性体增韧塑料的两相体系中,橡胶是分散相,塑料是连续相;橡胶“小球”可以作为应力集中体,诱发大量的银纹或剪切带;外面作用于材料的能量,可以通过银纹或剪切带的形成而耗散掉,使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明显提高;4 对于PVC等脆性基体,如何进行非弹性体增韧答:非弹性体增韧的对象,必须是有一定韧性的塑科基体,如尼龙、聚碳酸酯等;对于PVC这样的脆性基体,则需要用弹性体对其进行增韧,变成有一定韧性的基体,然后再用非弹性体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增韧改性;5 非弹性体增韧塑料的机理是什么答:当韧性基体受到外界拉伸应力时,会在垂直于拉伸应力的方向上对脆性塑料粒子施以压应力;脆性粒子在强大的静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塑料形变,从而将外界作用的能量耗散掉;6 MBS在PVC/MBS共混体系中呈现什么形态各种组分分别起着什么作用答: MBS粒子呈包含若干橡胶小球和塑料支链的“簇状结构”;其中,橡胶小球可起到增韧改性的作用,MMA可与PVC形成良好的相容性,苯乙烯形成的刚性链段则可使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7 无机刚性粒子对塑料的增韧机理是什么答:关于无机刚性粒子的增韧机理,一般认为,随着粒子的细微化,比表面积增大,与塑料基体的界面也增大;当填充复合材料受到外力时,微小的刚性粒子可引发大量银纹,同时粒子之间的塑料基体也产生塑性变形,吸收冲击能量,达到增韧的效果;8 聚合物填充改性的目的是什么答:聚合物填充改性的目的,有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有的是为补强或改善加工性能;还有一些填料具有阻燃或抗静电等作用;9 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答:热塑性弹性体是由大量的软嵌段和少量的硬嵌段组成的两相嵌段共聚物;软硬两种嵌段各有各的用处,软嵌段提供柔韧的弹性,而硬嵌段则提供物理交联点和起填料的功能;10 偶联剂分子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答:偶联剂分子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化学性质不同的两个基团,一个基团的性质亲无机物,易于与无机物表面起化学反应;另一个基团亲有机物,能与合成树脂起化学反应,生成化学键,或者能互相融合在一起;四简答1 简述共混物“均相”的概念,如何判断均相答:概括地讲,如果一种共混物具有类似于均相材料所具有的性能,这种共混物就可以认为是具有均相结构的共混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作为判定的标准;如果两种聚合物共混后,形成的共混物具有单一的Tg,则就可以认为该共混物为均相体系;2 如何判断“完全相容”、“部分相容”和“不相容”答:如果某聚合物对形成的共混物具有单一的Tg,则亦可认为该聚合物对是完全相容的;部分相容的聚合物,其共混物为两相体系;聚合物对部分相容的判据,是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物具有两个Tg,且两个Tg峰较每一种聚合物自身的Tg峰更为接近;不相容聚合物的共混物也有两个Tg峰,而且,两个Tg峰的位置与每一种聚合物自身的Tg峰是基本相同的;3 影响聚合物共混形态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的答:①共混组分之间的配比,是影响共混物形态的一个重要因素,亦是决定哪一相为连续相,哪一相为分散相的重要因素;当两相共混体系中的某一组分含量体积分数大于74%时,这一组分就不再是分散相,而将是连续相;同样,当某一组分含量体积分数小于26%时,这一组分不再是连续相,而将是分散相;当组分含量介于26%与74%之间时,哪一组分为连续相,将不仅取决于组分含量之比,而且还要取决于其它因素,主要是两个组分的熔体粘度;②对于熔融共混体系,共混组分的熔体粘度亦是影响共混物形态的重要因素;熔体粘度对共混物形态的影响有一个基本的规律:粘度低的一相总是倾向于生成连续相,而粘度高的一相则总是倾向于生成分散相;③在组分含量介于26%与74%之间时,哪一相为连续相,哪一相为分散相,将取决于配比与熔体粘度的综合影响;④粘度比、剪切应力及界面张力对分散相粒径的综合影响⑤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加工温度、相容性等4 剪切形变过程和银纹化过程有哪些区别答:在产生方向上:剪切带产生于与正应力约呈45°的斜面上,而银纹与外加应力的方向垂直;特征:剪切屈服的特征是产生细颈,而银纹化过程的特征是应力发白现象和密度的下降;密度:材料在产生剪切带时,密度基本不发生变化,而产生银纹时密度下降;形成原因:剪切带的形成是由于聚合物内部结构的不均一性或某种缺陷,银纹的产生是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均一性,造成应力集中;5 对于弹性体增韧,确定橡胶颗粒粒径的合适尺度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答:首先,要保证增韧体系中橡胶颗粒有足够多的数量,以诱发大量的小银纹或剪切带;这就要求橡胶颗粒的粒径不能太大,以保证体系中有足够数量的橡胶颗粒;其次,从诱发银纹或剪切带考虑;较小粒径的橡胶颗粒对诱发剪切带有利,而较大粒径的橡胶颗粒对于诱发银纹有利;第三,从终止银纹的角度考虑;对于脆性基体,由于橡胶颗粒还要起到终止银纹的作用,要求其粒径与银纹的尺度相当;太小的橡胶粒子会被银纹“淹没”,起不到终止银纹的作用;而对于有一定韧性的基体,可以靠剪切带的生成来终止银纹,而不需要依赖橡胶颗粒来终止银纹,橡胶颗粒的粒径就可以小一些;综上所述,对于脆性基体,橡胶颗粒要引发银纹,又要终止银纹,其粒径要大一些;对于韧性基体,橡胶颗粒主要引发剪切带,又不需要其终止银纹,橡胶颗粒的粒径就要小一些6 弹性体增韧和非弹性体增韧有什么区别答:非弹性体增韧与弹性体增韧在增韧改性剂、增韧对象、对性能的影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首先,非弹性体增韧的增韧改性剂是脆性塑料广义的非弹性体增韧还包括无机填料粒子,而弹性体增韧的增韧改性剂是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非弹性体增韧的对象,是有一定韧性的基体;而弹性体增韧的对象,可以是韧性基体,也可以是脆性基体;从增韧机理来看,弹性体增韧的机理主要是由橡胶球引发银纹或剪切带,橡胶球本身并不消耗多少能量;而非弹性体增韧则是依赖脆性塑料的塑性形变,将外界作用的能量耗散掉;从增韧剂的用量来看,对弹性体增韧体系,共混物的抗冲击性能会随弹性体用量增大而增加;而对于非弹性体增韧,脆性塑料的用量却有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可获得良好的抗冲改性效果,超过此范围,抗冲击性能却会急剧下降;以非弹性体脆性塑料对塑料基体进行增韧的最大优越性,就在于脆性塑料在提高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同时,并不会降低材料的刚性,而且可使加工流动性获得改善;而弹性体增韧体系,却会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大而使材料的刚性下降,其加工流动性往往要受到橡胶加工流动性差的影响;7 影响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因素有哪些溶解度参数:高分子间的溶解度参数越接近,其相容性越好;共聚物的组成:对于均聚物/共聚物体系,相容性与共聚物的组成有关;极性:高分子的极性愈相近,其相容性愈好;极性高分子共混时相容性一般较好;非弱极性高分子共混时相容性一般较差;极性/非极性高分子共混时一般不相容;表面张力:共混组分的表面张力愈接近,两相间的浸润、接触和扩散愈好,界面结合愈好;结晶能力:共混组分的结晶能力愈相近,其相容性愈好;非晶态高分子共混时常有理想的混合行为;晶态/非晶态或晶态高分子共混时,只有出现混晶对才相容;粘度:高分子的粘度愈相近,其相容性愈好;分子量:减小分子量,可增加相容性;8 等离子体处理聚合物表面,可以明显改善哪些性能答:1表面亲、疏水性改性:一般高分子材料经NH3、O2、CO、Ar、N2、H2等气体等离子体处理后,与空气接触,会在表面引入-COOH,-CO-,-NH2,-OH等基团,使表面亲水性增加,处理时间越长,与水接触角越低,而经含氟单体如CF4、CH2F2等气体等离子体处理则可氟化高分子材料表面,增加其憎水性;2增加粘接性:等离子体处理能很容易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引入极性基团或活性点,它们或者与被粘合材料、粘合剂面形成化学键,或者增加了与粘合材料、粘合剂之间的范德华作用力,达到改善粘接的目的;3改善印染性能: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一方面能增强被处理材料表面粗糙度,破坏其非晶区甚至晶区,使处理材料表面结构松散,微隙增大,增加对即印染/油墨分子的可及区;另一方面,表面引入的极性基团,使处理表面易于以范德华力、氨键或化学键吸附染料/油墨分子,从而改善材料的印染性能;4改善其它性能,如改善表面的生物相容性等;。

聚合物改性复习题

聚合物改性复习题

1、聚合物改性的定义,改性的方法。

答:聚合物改性:通过各种化学的、物理的或二者结合的方法改变聚合物的结构,从而获得具有所希望的新的性能和用途的改性聚合物的过程。

主要方法: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复合材料、化学改性、表面改性。

共混改性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的过程。

填充改性指人们在聚合物中添加填充剂有时只是为了降低成本,但也有很多时候是为了改善聚合物的性能。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化学改性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聚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

表面改性:改善工件表面层的机械、物理或化学性能的处理方法。

2、化学改性(改变分子链结构)和物理改性(高次结构)的本质区别。

答:第二章:基本观点:1、共混物与合金的区别。

答:高分子合金不能简单等同于聚合物共混物,高分子合金是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嵌段和接枝共聚物,而且一般言,高分子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2、共混改性的分类(熔融、乳液、溶液和釜内)答:按照共混时物料的形态:熔融共混:机械共混的方法,最具工业价值,是共混改性的重点。

溶液共混:用于基础研究领域,工业上用于涂料和黏合剂的制备。

乳液共混:共混产品以乳液的形式应用。

斧内共混: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单体同在一个反应釜中完成其聚合过程,在聚合的同时也完成了共混。

3、共混物形态研究的重要性。

答:共混物的形态与共混物的性能密切相关,而共混物的形态又受到共混工艺条件和共混物组分配方的影响,所以,共混物的形态研究就成了研究共混工艺条件和共混组分分配与共混物性能的关系的重要中间环节。

4、共混物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均相体系、非均相体系(海岛结构、海海结构)答:一是均相体系。

二是非均相体系(两相体系):包括“海-岛结构”------连续相+分散相。

“海-海结构”------两相均连续,相互贯穿。

5、相容性对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聚合物化学与物理改性复习提纲

聚合物化学与物理改性复习提纲

聚合物改性:通过物理和机械方法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无机/有机物质,或将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或用化学方法实现高聚物的共聚、接枝、嵌段、交联,或将上述方法联用,以达到使材料的成本下降,成型加工性能或最终使用性能得到改善聚合物改性的三个主要目的:①克服聚合物原有的缺点,赋予聚合物某些高新的性能与功能②改善聚合物的加工工艺性能③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总之,聚合物改性就是要在聚合物的使用性能、加工性能与生产成本三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聚合物改性的主要方法:共混改性;填充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化学改性;表面改性1.共混改性:①化学共混、物理共混、物理化学共混物理共混(blend)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混合”,简单的机械共混;物理/化学共混(就是通常所称的反应共混)是在物理共混的过程中兼有化学反应,可附属于物理共混;化学共混则包括了接枝、嵌段共聚及聚合物互穿网络(IPN)等,已超出通常意义上的“混合”的范畴,而应列入聚合物化学改性的领域。

②根据物料形态分类:熔融共混、溶液共混、乳液共混熔融共混(最具工业应用价值,绝大多数)是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熔融状态后进行共混。

优点:①原料准备操作简单。

②熔融时,扩散对流作用激化,强剪切分散作用,相畴较小。

③强剪切及热的作用下,产生一定数量的接枝或嵌段共聚物,促进体系相容性。

溶液共混是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

乳液共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乳液进行共混的方法。

2.共混物形态的两大体系三种基本类型:均相体系非均相体系:海-岛结构特点(定义)两相体系,且一相为连续相,一相为分散相(更具有价值)海-海结构特点(定义)也是两相体系,但两相皆为连续相,相互贯穿。

3.聚合物共混物均相体系与非均相体系的判定依据:Tg均:两种聚合物共混后,形成的共混物具有单一的Tg;两相体系合物共混后,形成的共混物具有两个Tg。

4.分散度及均一性定义均一性和分散度比较的图2-2分散度是指“海-岛结构”两相体系中分散相物料的破碎程度,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指打得散不散。

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复习题

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复习题

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复习题第一章、1.聚合物共混改性的本意是指俩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机械掺混,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的新材料的过程。

2.聚合物的填充改性是指在聚合物机体中添加于机体在组成和结构上不同的固体添加物,以降低成本,或是使聚合物制品的性能有明显改变,即在牺牲某些方面性能的同时,使人们所希望的另一些方面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3.聚合物增强改性,是使玻璃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等具有较大长径比的填料(增强性填料或增强材料),使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有明显提高,这种方法称为增强改性。

第二章、1.接枝共聚反应的原理是什么?答:接枝共聚反应首先要形成活性接枝点,各种聚合的引发剂或催化剂都能为接枝共聚提供活性种,而后产生接枝点.活性点处于链的末端,聚合后将形成嵌段共聚物;活性点处于链的中间,聚合后才形成接枝共聚物. 2.接枝共聚方法有哪几种?阐述之。

答:接枝方法主要有三种:链转移法、活性基团引入发和功能基反应法.一、链转移法:利用反应体系中的自由基夺取聚合物主链上的氢而链转移,形成链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进行聚合,产生接枝;二、活性基团引入法:首先在聚合物主干上导入易分解的活性基团,而后在先、热作用下分解成自由基与单体进行接技共聚。

三、功能基反应法:含有侧基功能基的聚合物,可加入端基聚合物与之形成接技共聚物。

四、其他方法:大单体技术合成接技共聚物,采用大分子单体单相与小分子共聚物合成。

3.为什么说接枝共聚物俩种组分的相容性决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相态变化?答:接枝共聚物由两种不同的组份构成,这两种组份的相容性决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相态变化,如果两组份的相容性好或支链不能形成微区,接枝共聚物只有一个相态,只有一个玻璃化温度;相反,两组份的相容性不好,则表现出两个玻璃化温度。

4.嵌段共聚物有哪几种结构结构形式?答:两嵌段聚合物,三嵌段聚合物,多嵌段聚合物,放射状嵌段聚合物。

5. 从嵌段共聚物的角度说明热塑性弹性体的组成是什么?各组成的作用是什么?答:热塑性弹性体是由大量的软嵌段和少量的硬嵌段组成的两相嵌段共聚物。

聚合物改性课后习题

聚合物改性课后习题

聚合物改性课后习题1.共聚物形态可分为哪3种基本类型?P5 答:均相体系海-岛结构海-海结构2.简述均一性与分散度概念。

P10答:均一性指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可以采用数理统计来进行定量计算。

分散度指分散相颗粒的破碎情况,以分散相平均粒径来表征均匀↑均一性↑粒径↓分散度↑3.试述聚合物两相体系的配比与熔体粘度对哪一相为连续相、哪一相为分散相的综合影响。

P17 答:某一组分大于74%→连续相小于26%→分散相26%―74%与另一组分粘度比值小于1,还可能是连续相4.试述影响共混体系熔融流变性能的因素。

P23 答:剪切速率温度共混组成黏弹性5.简述弹性体增韧塑料体系中,分散相粒径对增韧效果的影响。

P28答:橡胶颗粒的粒径分布不宜过宽,过小的橡胶粒不能发挥增韧作用;过大的橡胶粒不仅影响体系中的颗粒总数,而且会对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6.简述非弹性体增韧与弹性体增韧的区别,以及非弹性体增韧的优势。

P31 增韧改性剂:脆性塑料,无机填料粒子;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增韧对象:有一定韧性的基体;准韧性基体和脆性基体机理:由橡胶球引发银纹或剪切带,橡胶球本身不消耗多少能量;依赖脆性材料的形变,将外界的能量耗散掉。

用量:抗冲击性能随弹性体用量增大而增大;脆性塑料的用量有一个范围,超过此范围,抗冲击性能急剧下降优势:提高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同时,并不会降低材料的刚性。

既增韧又增强7.对于PVC等脆性基体,如何进行非弹性体增韧?P31答:需要用弹性体对其增韧,变成有一定韧性的基体。

然后再用非弹性体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增韧改性8.简述分布混合与分散混合的概念。

P34答:分布混合:分散相粒子不发生破碎,只改变分散相的空间分布状况、增加分散相分布的随机性的混合过程分散混合:既增加分散相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又减小分散相粒径,改变分散相粒径分布的过程。

9.试述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

P36共混时间:分散粒径随共混时间延长而降低,粒径分布也会随之均化,时间过长高聚物则会降解。

聚合物改性复习题

聚合物改性复习题

聚合物改性目的: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能,降低成本>赋予高分子材料某些特殊性能。

聚合物共混: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物质的过程。

高分子合金: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和嵌段接枝高聚物•干粉共混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品种不同的细粉状高聚物在各种通用的塑料混合设备中加以混合,形成均匀分散的粉状高聚物的方法。

聚合物共混改f生:是以聚合物为改性剂,加入到基体中,采用合适的加工成型工艺,使两者充分混合,从而制得具有新颖结构特征和新颖性能的改性聚合物的聚合物改性技术。

高分子聚合物的改性: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复合材料,化学改性,表面改性。

共混改性的基本方法{广义上的}: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物理I化学改性。

共混改性按共混时物料的状态分为:熔融改性,溶液改性,乳液改性。

熔融改性:是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熔融状态后进行共混。

乳液改性: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乳液进行共混的方法。

溶液改性:是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

海-岛结构:是一两相体系,一相为连续相,另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就好像海岛分散在大海中一样。

海-海结构:也是一种两相体系,但两相皆为连续相,相互贯穿。

二相体系:海■岛结构,海•海结构,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梯度结构,阶跃结构单相连续体系:互锁或交错型相结构,海-岛型相结构。

共连续体系:海-海结构,梯度结构,阶跃结构。

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1 •力学松弛法〔玻璃化转变法,动态粘弹响应〕.2•直接观察法〔光学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儿相容性:是指共混物各组分彼此互相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1)均相共混体系:卩二(2) “海-岛”结构两相体系[20 页] 1P1P2P21 AB11 22(3) “海-海”结构两相体系PiP1nB 2P2n共混物的相界面定义:两相或多相共混体系中相与相之间的界面。

1聚合物改性习题

1聚合物改性习题

聚合物改性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聚合物共混2.乳液共混3.相容性4.聚合物填充剂5.纳米塑料6.高分子合金7.共混物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8.共混物的相界面9.“软包硬”规律10.两阶共混11.共混改性12. “均一性”和“分散度”13. 共混工艺因素14. 熔融共混设备15.塑炼16.相界面效应17.共混物形态18. “等粘点”作用19.聚合物等离子体改性11.简单混合12.亚微观结构二、判断正误并简单说明理由1.“海—岛结构”是一种两相体系,且一相为连续相,一相为分散相。

2.聚合物共混物的均相体系形态结构最好,因为均相体系共混物的性能往往超过各单组分单独存在时的性能。

3.塑料的增韧原理之一,是尽量不让塑料在受到应力作用时产生银纹,因为银纹会导致材料被破坏。

4.只能用柔性的橡胶颗粒对塑料基体进行增韧改性,刚性的粒子不能对塑料基体进行增韧。

5.共混时间、共混温度、加料顺序、混合方式等工艺因素都可能对共混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6.在两相共混组分中体积比多的一定是连续相,少的一定是分散相。

7.材料样品只有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才会产生剪切形变。

8.分散混合就是用高速搅拌机对聚合物粉末进行混合。

9.高分子薄膜都是不透气的。

10.硅橡胶是指主链以Si-O单元为主,以单价有机基团为侧基的线性聚合物弹性体。

硅橡胶耐寒性极好,耐热性则仅次于氟橡胶。

11.“海-岛结构”由于是两相体系,所以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均一体系的要差。

12.纳米粒子不但可以使聚合物基体的力学性能增强,而且可以改善粒子在基体中分散性能。

13.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过程中,纤维的表面活性越高,与基体的结合能力越强,其增强效果越好。

14.分散相总是比基体的强度和硬度高、刚度大。

15.两阶共混分散历程可以降低分散相粒径同时也能使分散相粒径分布较窄。

16.纳米塑料是由纳米塑料粉末作为原料制成的。

17.在两组分熔体粘度接近相等的区域内,容易得到具有“海—海结构”的共混物。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复习题.docx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复习题.docx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复习题一、图1和图2是某科研工作者对蛋白石填充高密度聚乙烯不同体系的的测试结果,请对 此两图进行分析,写出分析结果和其原因。

(处理剂为表面处理剂)处理剂品种对试样拉伸强度的影响201816141210864 图2 处理剂品种对试样冲击强度的影响注:目=1平方英寸(2.54cm X 2.54cm)内的孔数答:未经处理的蛋口石填充HDPE 降低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蛋口石粒径人小对 这两种性能的影响相当。

山于未经过表而处理剂处理,蛋口石不能与树脂较好地相容,两相 间粘合力小,不能很好地传递应力,故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降低。

经过处理 的蛋白右填充HDPE 能够提高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硬脂酸处理的蛋白仃比钛酸酯处 理的更能捉高拉伸强度,并1L 粒径小的效呆好;刈于冲击强度,询者效果不如后者,1L 粒径 大的更能提高冲击强度。

经表面处理剂处理后的蛋白石与树脂基体相容性好,界面相粘结力 强;硬脂酸处理的蛋匚1右和容性更好,使得其拉伸强度更高,但粘合紧密反而导致应力传递快,能量吸收少,冲击强度提高较少。

填充物粒径小,粘结紧抗拉伸能力强,但是对于钛1ZUU 曰 3UU0H蛋白石粒径1200目 3000目蛋白石粒径酸R— Si~X R— Si—0HIOH 斗叭s严…-R/'OH ——0— /H /酯处理的蛋口石,粒径小冲击强度反而低,可能是因为蛋口石颗粒分散不均匀导致。

二、一般采有PP熔融接枝MAH单体,并通过反应挤出制备PP/PA6共混物,请阐明PP 接枝MAH 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性能有何影响。

为什么?答:PA6与PP是不相容体系,其共混物一般呈现相分离的双相结构,PP粒子呈球状简单地分散在PA6基体中,并且分布不均匀,粒径大,粒径分布宽,界面粘接不良;当体系中加入增容剂后,PP粒了均匀地分散在PA6棊体中,粒径变小,粒径分布窄,PA6与PP两相界而无明显分相情况。

PP接枝MAH降低了PP在PA6中的界面张力,增加了两相的相容性。

聚合物改性习题

聚合物改性习题

(一)1.试述共混物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

2.试述均相体系的判定方法。

3.分别简述热力学相容性与广义相容性的涵义,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4.如何提高聚合物的阻燃性能。

(PS,PU,PP)。

5.如何提高聚合物的抗冲击性能。

6.如何提高PET,PC,PMMA和PVA等聚合物的透明性。

(二)7.聚合物共混改性的主要目的有哪些?8.聚合物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9.简述混合的基本方式及其特点。

10.影响熔融共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11.聚合物相容性是如何影响共混物玻璃化温度的?为什么?12.简要说明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热力学相容性与工艺性相容性的概念。

13.在不相容共混体系中,通常采用哪些手段提高共混体系的相容性?14.简述增容剂在共混体系中的增容原理。

(四)15.聚合物共混依据的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说聚合物表面张力对共混物性能影响较大?16.双组分部分相容的共混物的界面层是怎样形成的?界面层的性质如何?与相容性有何关系?17.影响共混物结构形态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18.对于两种无定形聚合物所制成的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19.说明黏度比、剪切应力及界面张力对共混物形态的影响。

(五)20.哪些因素可影响橡胶增韧的增韧效果?21.试用银纹这一现象解释橡胶增韧塑料的增韧机理。

22.试分别不同情况下阐述共混物性能与组分性能的一般关系。

23.测定共硫化结构的方法有哪些?24.在动态硫化的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中,为什么橡胶相能构成分散相,而塑料相构成连续相?这一结果对共混物性能有何影响?25.叙述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工艺过程。

聚合物共混改性课后题集答案解析

聚合物共混改性课后题集答案解析

1.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主要目的有哪些?物性(谋求新的功能提高性能):功能化、高性能化、耐久性成型加工性:流动性、收缩性、离型性、尺寸稳定性、结晶性、结晶速度、热熔融强度等经济性:增量、代用、省资源、循环利用等2.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物理共混: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机械掺混,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的新材料的过程。

化学共混:聚合物的化学共混改性是通过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改变大分子链上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种类及其结合方式的一类共混改性方法。

物理/化学共混:是在物理共混的过程中发生某些化学反应3. 简述混合的基本方式及其特点。

基本方式:分配混合(分布混合、层流混合)、分散混合特点:在混合中仅增加粒子在混合物中分布均匀性而不减小粒子初始尺寸的过程,称为分配混合。

分布混合:只改变分散相的空间分布状况,增加分散相分布的随机性。

分散相物料主要通过对流作用来实现;层流混合:是分布混合的一种特定形式,其理论基于一种假设,即在层流混合的过程中,层与层之间不发生扩散。

分散混合:在混合过程中发生粒子尺寸减小到极限值,同时增加相界面和提高混合物组分均匀性的混合过程。

4. 试述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及特点。

海-岛结构:是一种两相体系,一相为连续相,另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亦即单相连续体系。

海-海结构:也是一种二相体系,但两相皆为连续相,相互贯穿,亦即两相连续体系。

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也是一种二相体系,这种结构中没有一相形成贯穿整个试样的连续相,而且两相相互交错形成层状排列,难以区分连续相和分散相。

梯度结构:为二相体系,特殊的共连续体系(两相连续体系)其组成在空间上互为增减。

阶跃结构:为二相体系,特殊的共连续体系(两相连续体系),在极小过渡区域内,其组成在空间上互为增减。

单相连续体系:海-岛结构、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共连续体系:海-海结构、梯度结构、阶跃结构5. 影响熔融共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聚合物两相体系的熔体黏度(比值)及熔体弹性。

聚合物改性原理及应用--复习题精华版

聚合物改性原理及应用--复习题精华版

一、名词解释高分子合金: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和嵌段、接枝共混物。

等粘温度:两相熔体粘度相等的温度。

聚合物共混: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过程。

分步IPN:是将已经交联的聚合物(第一网络)置入含有催化剂、交联剂等的另一单体或预聚物中,使其溶胀,然后使第二单体或预聚体就地聚合并交联形成第二网络,得互穿聚合物网络。

增容剂:指在共混的聚合物组分之间起到增强相容性和强化界面粘结作用的共聚物。

相容性:指聚合物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

等粘点:聚合物共混中两相熔体黏度相等的一点。

动态硫化:指共混体系在共混过程中的剪切力作用下进行的硫化反应。

热塑性弹性体:是由大量的软嵌段和少量的硬嵌段组成的两相嵌段共聚物。

接枝共聚反应:在某聚合物主链上接上一些侧支链,其结构单元的结构和组成与主链不同,这样的化学过程。

熔融共混: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融融状态后进行的共混。

IPN:是由两种或多种互相贯穿的交联聚合物组成的共混物,其中至少有一种组份是紧邻在另一组分存在下聚合或交联的。

反应性共混体系:是指在不相容或相容性较差的共混体系中加入(或就地形成)反应性聚合物,在混合过程中(例如挤出过程)与共混聚合物的官能团之间在相界面上发生反应,使体系相容性得到改善,起到增容剂的作用的体系。

相界面:两相或多相共混体系与相间的交界面。

分散度:指“海-岛结构”两相体系中分散相物料的破碎程度。

均一性:指分散相物料分散的均匀程度,亦即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

二、思考题1、高分子聚合物的改性方法包括哪些?2、如何通过玻璃化温度判断复合材料是均相还是单相体系?(一个还是两个Tg峰)3、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并简述各自的特点?1、单相连续结构,一相连续,可以看作是分散介质,又称为基体,另一相分散在连续相中,称为分散相,又称为相微区;2、两相连续结构,两组分构成连续相;3、两相交错或互锁结构,没有一相形成贯穿整个试样的连续相,而且两相相互交错形成排列,难以区分连续相和分散相。

聚合物共混改性 考试重点

聚合物共混改性 考试重点

第二章P4 共混的概念狭义的共混改性: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物质的过程。

宽泛的共混改性包括:物理共混、化学共混、物理/化学共混。

P5 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按共混时物料的状态分:①熔融共混: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熔融状态后进行共混。

②溶液共混: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

③乳液共混: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乳液进行共混的方法④釜内共混: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单体在一个聚合釜中完成其聚合过程,在聚合的同时也完成了共混。

P9 关于相容性的基本概念(热力学、溶混性、广义相容性)热力学相容性满足热力学相容条件(ΔGm<0),达到分子程度的混合溶混性(相当于完全形容)把具有均相材料性能作为判据的相容性。

广义的相容性共混物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

第四章P47 分散性分散状况的定量表征:①整体均匀性和分散度的区别:总体均匀性是指分散相颗粒在连续相中分布的均匀性,即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分散度是指分散性颗粒的破碎程度②总体均匀性表征参数及影响:对于总体均匀性,可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的表征;分散度则以分散相均匀粒径来表征混合指数I可以反映共混样品中分散相组分分布的总体均匀性,I趋近于1作为达到理想的均匀性的判断依据。

不均一系数K C:K C愈小,就表示分散相分散的均匀性愈高;随着共混的进行,K C会逐渐减小,并趋向于某一极限值。

第五章P90、91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δ:聚合物的表面张力是随溶解度参数的增大而增大的相互作用能密度(越小越好)P92 界面层概念:对于相容的聚合物组分,共混物的相界面上会存在一个两相组分相互渗透的“过渡层”,通常称为界面层P93 界面张力和界面层厚度与聚合物相容性的关系:溶解度参数接近的体系,或者B参数较小的体系,相容性相应的较好,界面张力较低,界面层厚度也较厚。

P95 相容剂分类第六章P114 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概念P115 剪切形变的特征剪切带形成原因:未改性—结构缺陷或不均匀而造成的应力集中改性—分散相粒子诱发剪切带特征:产生细颈,密度不变。

聚合物共混改性简答题

聚合物共混改性简答题

聚合物共混改性简答题1.试述聚合物共混的概念。

答:聚合物共混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机械掺混,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而且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及其他性能得到改善的新材料的过程,这种混合过程称为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所得到的新的共混产物称为聚合物共混物,简称共混物。

2.共混物的形态学要素有哪些?答:1. 分散相和连续相;2. 分散相的分散状况;3. 两相体系的形貌;4. 相界面。

3.简述分散相颗粒分散过程的两种主要机理。

答:液滴分裂机理:分散相的大粒子,分裂成两个较小的粒子,然后,较小的粒子在进一步分裂,这一过程不断重复,直至平衡。

细流线破裂机理:分散相的大粒子,在拉伸应力下变形为细流线,细流线再在瞬间破裂成细小的粒子。

4.依据“液滴模型”,讨论影响分散相变形的因素。

答:(1)Weber数:We很小时,σ占据主导作用,形成稳定的液滴。

“液滴模型”认为,对于特定的体系和在一定条件下,We可以有特定的Wecrit,当We < Wecrit,液滴稳定;Weγ γ>Wecrit,液滴会变得不稳定,进而破裂。

:↑→We ↑→D ↑。

(3)粒径:大粒子易变形。

(4)连续相黏度:ηm↑→We ↑→D ↑(5)界面张力:σ↓→We ↑→D ↑(6)熔体弹性:(7)流动场:对于牛顿流体,拉伸流动比剪切流动更能有效地促使液滴破裂。

ηm<<ηd,拉伸流动起主导作用。

(8)两相粘度比:5.依据“双小球模型”,讨论影响分散相破碎的因素。

答:K值的影响:剪切应力(外力)、分散相内力与分散相颗粒破碎分散密切相关。

增大τ或降低Fr可以促进分散相颗粒的破碎。

K值超过某个临界值时,粒子破碎。

K决定于——外力,内力r*值的影响:r*取决于分散相熔体颗粒的伸长变形能力,即分散相聚合物的性能,与共混时熔体温度有关。

初始位置(分散相粒径)的影响:初始距离(粒径)大,易于破碎。

分散相颗粒的破碎分散过程,亦是分散相粒径自动均化过程。

聚合物改性试卷

聚合物改性试卷

聚合物改性一、解释概念1、单相连续结构:2、相界面:3、嵌段共聚:4、分步IPN:是先合成交联的高分子材料1,再用含有引发剂和交联剂的单体2使之溶胀,然后使单体2就地聚合而制得。

包括逆-IPN,完全IPN,半IPN,渐变IPN,Millar IPN.5、分散程度:二、填空题1、按增溶剂与基体的作用形式可将增溶剂分为和。

2、刚性粒子(RF)主要包括:和。

3、交联对聚合物的物理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交联密度增大,和,、、上升。

4、按照网络形态,可以将IPN分为、、。

5、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一般分为、、。

6、按照相的连续性,可将两相高分子共混物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7、影响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主要因素有:、、等。

8、表征分散相分散状态的两个指标是:和。

9、由于高分子材料、、、等特点,是的高分子材料存在难以润湿和黏合等问题。

10、弹性体增韧主要研究对象是增韧基体。

11、银纹和裂缝不同,内部有物质填充,质量不等于零。

三、判断题。

1、将聚碳酸酯和聚丙烯共混是为了降低成本。

()2、采用玻璃化温度转变法分析相容体系共混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

()3、两相共混的时候,粘度低的一相总是生成连续相。

()4、采用刚性粒子增韧塑料,填充量越多,增韧效果越好。

()5、两种高分子之间混溶性增加,相界面厚度越来越小。

()四、简答题1、增溶剂都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2、简述同步IPN的制备方法?3、将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的目的是什么?4、造成聚丙烯表面印刷性能不好的原因有哪些?五、讨论题1、PVC性能的优缺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共混来改善。

2、聚乙烯、乙丙二元胶等主链大分子中不含双键,无法用硫来交联,但可以与过氧化异丙苯等过氧化物共热而交联,试以聚乙烯为例,写出化学反应式,解释交联机理。

3、以具体实例说明弹性体增韧、非弹性体增韧、无机离子增韧机理。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复习题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复习题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复习题一、图1和图2是某科研工作者对蛋白石填充高密度聚乙烯不同体系的的测试结果,请对此两图进行分析,写出分析结果和其原因。

(处理剂为表面处理剂)注:目=1平方英寸(2.54cm×2.54cm)内的孔数答:未经处理的蛋白石填充HDPE降低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蛋白石粒径大小对这两种性能的影响相当。

由于未经过表面处理剂处理,蛋白石不能与树脂较好地相容,两相间粘合力小,不能很好地传递应力,故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降低。

经过处理的蛋白石填充HDPE能够提高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硬脂酸处理的蛋白石比钛酸酯处理的更能提高拉伸强度,并且粒径小的效果好;对于冲击强度,前者效果不如后者,且粒径大的更能提高冲击强度。

经表面处理剂处理后的蛋白石与树脂基体相容性好,界面相粘结力强;硬脂酸处理的蛋白石相容性更好,使得其拉伸强度更高,但粘合紧密反而导致应力传递快,能量吸收少,冲击强度提高较少。

填充物粒径小,粘结紧抗拉伸能力强,但是对于钛酸酯处理的蛋白石,粒径小冲击强度反而低,可能是因为蛋白石颗粒分散不均匀导致。

二、一般采有PP 熔融接枝MAH 单体,并通过反应挤出制备PP/PA6共混物,请阐明PP 接枝MAH 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性能有何影响。

为什么?答:PA6与PP 是不相容体系,其共混物一般呈现相分离的双相结构,PP 粒子呈球状简单地分散在PA6基体中,并且分布不均匀,粒径大,粒径分布宽,界面粘接不良;当体系中加入增容剂后,PP 粒子均匀地分散在PA6 基体中,粒径变小,粒径分布窄, PA6与PP 两相界面无明显分相情况。

PP 接枝MAH 降低了PP 在PA6中的界面张力,增加了两相的相容性。

形态结构:从反应过程可知,通过PP 和MAH 熔融接枝和MAH 和PA6的酰胺化反应,生成了PP 和PA6的A-B 型嵌段共聚物,同时在线生成了增容剂,细化了粒子结构,增强了相容性。

性能:使共混物具有PA6的高强度和高模量,又具有PP 的抗湿性和尺寸稳定性,韧性提高。

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改性试题

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改性试题

聚合物共混改性考试试卷一、判断题:对的(√),错的(×)(本大题共17小题,每题1分,其中13题4分,共20分)1.最早的聚合物共混物出现于1912年,是Hancock将天然橡胶与古塔波胶混合制成雨衣。

()2.最早投产的聚合物共混物是在1942年的PVC/NBR。

()3.1942年Dow化学公司出售的Styralloy-22,首次使用了“聚合物合金”这一术语。

()4.银纹和裂纹的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

()5.只有少数聚合物对是完全相容或部分相容,大多数是不相容的。

()6.1960年提出了银纹核心理论。

()7.1964年OsO4染色技术研究成功,可用透射电镜(TEM)直接观察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8.在相同的剪切力场中分散相的大粒子比小粒子容易变形,大粒子比小粒子受到更大的外力。

()9.界面层的形成:第一步是两相之间的相互接触,第二步是两种聚合物大分子链段之间的相互扩散。

增加两相的接触面有利于链段扩散,提高两相之间的粘合力。

()10.界面层的厚度主要取决于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 还与大分子链段尺寸、组成以及相分离条件有关。

()11.基本不混溶的聚合物,链段之间只有轻微的相互扩散,因而两相之间有非常明显和确定的相界面。

( )12.随着两种聚合物之间混溶性增加,扩散程度提高,相界面越来越模糊,界面层厚度越来越大,两相之间的粘合力增大。

完全相容的两种聚合物最终形成均相,相界面消失。

( )13. Cox 和Leal 研究了牛顿液体珠滴在剪切作用下形变和流体力学的稳定性,以稀乳液为模型,悬浮液滴的粘度ηi 与连续介质粘度η0之比为λ=ηi /η0 和参数ak.0/γην=, 所以:A). λ和k 越大,液滴就越难破碎。

( )B).k 与界面张力系数ν成正比,ν与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有关,两种液体的混溶性越小,ν就越大。

( )C).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两种聚合物的混溶性越小,则所得共混物分散相的颗粒就越大。

聚合物共溷改性原理考试试题

聚合物共溷改性原理考试试题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考试试题何涛高材081一.填空题1.共混改姓的主要方法有熔融共混、溶液共混、乳液共混、釜内共混。

2.共混过程的实验研究方法有流变学方法、形态学方法。

3.相界面的效应有力的传递效应、光学效应、诱导效应。

4.根据表面改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与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干法改性、湿法改性、气相改性法、加工现场处理法。

二.选择题1.共混物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不包括( D )A.均相体系 B 海-岛结构C 海--海结构D 共混体系2.热力学相容条件是混合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 A )A.小于零 B 大于零 C 等于零D 不确定3.影响熔融共混过程的因素不包括(B )A 聚合物两相体系的熔体黏度B 聚合物两相体系的表面张力C 聚合物两相体系的界面张力D 流动场的形式和强度4 熔体黏度调节的方法不包括(B)A 温度B 时间C 剪切应力D 用助剂调节5 共混物形态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A 连续相和分散相祖分的确定B 两相体系的形貌C 相界面D 分散相的物理性能6 聚合物共混物的使用性能影响要素不包括(A )A 结晶时间B 结晶温度C 结晶速度D 结晶共混物的结构形态7 影响热力学相容性的因素不包括( B )A 相对分子质量B 共混组分的性能C 温度D 聚集态结构8 影响聚合物的表面张力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B )A 温度B 压强C 聚合物的物态D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9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C )A 各组分的性能与配比B 共混物的形态C 温度D 外界作用条件10填充体系的界面作用机理不包括( D )A化学键机理B 表面浸润机理C 酸碱作用机理D增韧剂机理三.判断题1.大粒子比小粒子难变形(×√)2.剪切应力,分散相内力这两个因素与分散相颗粒的破碎分散密切相关(√)3.在分散相的破碎分散过程中,分散相颗粒会发生伸长变形和转动(√)4.在聚合物共混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分散过程与集聚过程这一对互逆的过程(√)5.熔体弹性较高的组分倾向于成为分散相(√)6.塑料基体层的厚度,与弹性体粒径的大小是密切相关的(√)7.表面张力和表自由能都是由于表面力场的不平衡所致(√)8.共混的形态包括:分散性的粒径及分布、分散相粒子的空间排布、聚集状态与取向状态等(√)9.共混物的熔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10.银纹化过程,包括银纹的引发、增长和终止三个阶段。

聚合物改性复习题

聚合物改性复习题

主要复习题1.在聚合物共混物中,控制分散相粒径的方法有哪些?2.写出共混物熔体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式,并画出共混物熔体的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

3.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与哪些因素有关?4.PVC/ABS 共混体系的制品较纯PVC和纯ABS制品具有哪些优越性?5.简述共混物形态研究的染色法、刻蚀法及低温折断法三种制样方法。

6.PET、PC、ABS、PPO、POM、PPS、PES、PSF、PP、PE、BR、PMMA、CR、CPE分别代表什么聚合物?7. PVC、CPE、MBS、NBR、SBS、TPU、ABS、EPDM、PC、PET分别代表什么聚合物?8. 鉴于PE对烃类溶剂的阻隔性差,为提高PE的阻隔性,可采用PE/PA共混的方法,简述其阻隔原理。

9.简述在PP/PE共混体系中,PE使PP冲击性能得到提高的机理。

10.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请简述之。

11.聚合物填充改性的主要填充剂品种有哪些?12.什么是结晶性聚合物和非结晶性聚合物?指出PS, ABS, PC, PO,PA, PET, PSF, PAR, PBT, POM, PPS这些聚合物品种中哪些可归属于结晶性聚合物品种?13.如何区分两相共混物中不同相之间的相容性?14.工业上应用最广的硅橡胶为甲基硅橡胶,简述它的制备原理并写出它的化学反应式。

怎样解决甲基硅橡胶的力学性能较低和耐油性差的问题。

15.PET/PBT共混,对于PET而言,可以使结晶速度加快。

对于PBT而言,在PET用量较高时,可提高冲击性能。

请画出其共混物T g 及T m与组成的关系曲线图。

16.写出以双酚A与二氯二苯砜为原料制备末端为羟基聚砜的化学反应式?17.简述以苯为基础原料制备尼龙6的主要生产工艺。

18.写出末端为二甲基胺的硅氧烷与带有羟基末端的聚砜为原料制备聚砜-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的化学反应式。

19.解释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分散相分散状况表征的“均一性”与“分散度”这两个术语,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释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分散相分散状况表征的“均一性”与“分
散度”这两个术语,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主要针对“海-岛结构”两相体系的形态。

为了表征分散相分散状况,需要引入两个术语:均一性与分散度。

“均一性”是指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分散度”则是指分散相颗粒的破碎情况。

对于均一性,可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分散度则以分散相平均粒径来表征。

P10关系???
2、PVC/ABS 共混体系的制品较纯PVC和ABS制品具有哪些优越性?答: ABS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具有冲击性能较高、易于成型加工、手感良好以及易于电镀等特性。

PVC则具有阻燃、耐腐蚀、价格低廉等特点。

将PVC与ABS共混,可综合二者的优点。

P53
3、怎样区分硬制PVC制品和软制PVC制品?在硬质PVC制品中添加
氯化聚乙烯(CPE)后,对制品的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P48
4、EPDM、CR、IIR、NR和SBR分别代表什么橡胶?
答:EPDM--三元乙丙橡胶;CR--氯丁橡胶;IIR--丁基橡胶;NR--天然橡胶;SBR--丁苯橡胶。

P69
5、热固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手糊成型、缠绕成型、喷射成型、拉挤成型、层压成型。

P86 6、在聚合物共混物中,控制分散相粒径的方法有哪些?
答:P36
7、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P15
8、简述共混物形态研究的染色法、刻蚀法及低温折断法三种制样方
法。

答:P9
9、PVC、CPE、MBS、NBR、SBS、TPU、ABS、EPDM、PC、PET、PPO、
POM、PPS、PES、PSF、PP、PE、BR、PMMA、CR分别代表什么聚合物?
答:练习二。

PES--聚苯醚砜;PSF--聚砜;BR--1,2-聚丁二烯橡胶;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R--氯丁橡胶。

10、简述在PP/PE共混体系中,PE使PP冲击性能得到提高的机理。

答:P57
11、聚合物填充改性的主要填充剂品种有哪些?
答:P78
12、怎样区别结晶性聚合物和非结晶性聚合物?
答:P47
13、解释聚合物非弹性体增韧机理,并画出脆性塑料对韧性基体的增
韧机理图。

答:P31
14、写出共混物熔体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式,并画出共混物熔体的
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

答:P23
15、PVC/ABS 共混体系的制品较纯PVC和纯ABS制品具有哪些优越
性?
答:同2
16、工业上应用最广的硅橡胶为甲基硅橡胶,简述它的制备原理,并
写出它的化学反应式
答:甲基硅橡胶由聚二甲基硅氧烷硫化得到的橡胶。

具体自己查,反正我是没查到。

17、鉴于PE对烃类溶剂的阻隔性差,为提高PE的阻隔性,可采用
PE/PA共混的方法,简述其阻隔原理,并附图说明。

答:P59
18、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请简述之。

答:P108
19、聚合物填充改性的目的是什么?
答:P78
20、有哪些方法可以对塑料进行增韧改性?
答:P25
21、在两相共混物体系中,由于分散相颗粒的粒径很小,具有很大的
比表面积。

分散相颗粒的表面,亦可看作是两相的相界面。

如此量值巨大的相界面,可以产生哪几种效应?简述这几种效应。

答:P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