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知识清单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a07ec06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f.png)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知识清单一、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氧气(O₂)和臭氧(O₃)虽然是不同的物质,但它们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氢元素包含了质子数为 1 的所有氢原子,如氕(₁H)、氘(₂H)、氚(₃H)。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比如不能说“一个氢元素”,而应说“氢元素”。
二、元素的分布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其中,氧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约占 4860%;硅元素的含量次之,约占 2630%。
2、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O),其次是碳(C)、氢(H)、氮(N)。
3、大气中元素的含量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N),其次是氧(O)。
三、元素的分类1、金属元素汉字名称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和金除外),如钠(Na)、铁(Fe)、铜(Cu)等。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非金属元素(1)固态非金属元素,其名称一般带有“石”字旁,如碳(C)、硅(Si)。
(2)液态非金属元素,其名称一般带有“氵”字旁,如溴(Br)。
(3)气态非金属元素,其名称一般带有“气”字头,如氧(O)、氮(N)。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金属元素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一般不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
四、元素符号1、书写规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 H、O、C 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 Ca、Fe、Zn 等。
2、表示的意义(1)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例如,H 表示氢元素。
(2)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 还表示一个氢原子。
如果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如 2H 表示两个氢原子。
五、元素周期表1、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横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
九年级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11a3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c.png)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主备教师:XXX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化学元素的性质、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介绍等。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性质,为学习后续单元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学习掌握常见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性质;(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2)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化学元素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常见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性质;(3)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2.教学难点:(1)化学元素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普通物质和问题,引发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分组探究(20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物质的变化,挖掘物质背后的化学元素。
(学生分组,每组4-5人,各组分别负责不同的实验项目)(2)如对学生实验条件有限,可以使用课堂演示实验,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演示一组实验,其他学生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参与讨论)(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进行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所使用的各种物质背后的化学元素。
3.概念讲解与讨论(15分钟)(1)通过实验结果的总结,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并结合实例解释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交流总结实验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惑,加深学生对化学元素的理解。
4.元素周期表的介绍(20分钟)(1)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由来及其组成,梳理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bce38de6e009581b6bd9ebb4.png)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知识导学: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种类:100余种(由此组成了3 000多万种物质)。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质量分数):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3)生物细胞中前四位元素(质量分数):氧(65%)碳(18%)氢(10%)氮(3%)思考:能不能认为地壳中或生物体内含量多的元素作用大,含量少的元素作用小?有的元素虽然在地壳中或生物体中含量较少,但作用非常重要。
(4)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元素原子2、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1)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书写: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3)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见课本表4-3,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说明:(1)在国际上现在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u来表示铜元素,O表示氧元素,Ca表示钙元素。
(2)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钅”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
因此,我们可从它们的偏旁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
思考: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是否还能表示该元素?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初中九年级人教版上册化学3.3《元素》课件(人教九上)(共37张PPT)
![初中九年级人教版上册化学3.3《元素》课件(人教九上)(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36655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4.png)
练习
1、八个硫原子如何表示?六十个碳原子如何表示?
2、2P 3S 2Mg 4Fe 各表示什么意义?
离子符号的书写及表示意义: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表示为“Na+〞; 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表示为“O2-〞。 强调:电荷数为1 时,省略不写。
四、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
物质
单质
纯洁物
化合物 氧化物
。。。。
第二课时 自然界中的元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 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 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2〕知道地壳、海洋、人体、太阳中主 要元素是什么。 2、过程和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 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 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 〔2〕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化学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考试 要求B〕
2、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考试要求A〕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考试要求A〕 4、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考试要求A〕 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考试要求C〕 6、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考试要求C 〕
〔三〕学以致用 解决问题
2、〔10苏州市〕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
接影响健康,缺乏以下哪种元素易导致贫血症 〔〕
A.钙 B.碘 C.锌
D.铁
3、〔10常州市〕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说明,
人体内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以下疾病可 能与缺铁有关的是〔 〕
初三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初三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4f2c31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f.png)
特别注意
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1-20号元素; 锰、铁、铜、锌、银、碘、汞; 金(Au)、铅(Pb)、 锡(Sn)、铂(Pt)、 钡(Ba)。
1、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电子数不同
B
2、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以得出该物质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C、H
O
在某药瓶的标签上对所含的成分有如下说明:每100g药片中含碘15g,铁1.2g,镁6.5g,锌0.15g,锰0.1g。你认为上述成分是指分子、原子还是指元素?
1.书写:
检查一下
上面的第一个字母都是小写!
PART 1
元素符号表示什么?
微观意义:表示一个氧原子
宏观意义:表示氧元素
表示一种元素 还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
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2H
我又代表什么呢?
两个氢原子
H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目录
Cu呢?
一个铜原子
铜元素
铜这种物质
课堂小练兵
中文元素名称
01
符号应该国际统一
02
外国人不懂中国符号
03
中文表示物质行不通
古代的元素符号
道尔顿以前的元素符号
道尔顿的元素符号
晕!!!
100多种元素,全用这符号表示怎么用呀?
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号叫元素符号。
练一练
练一练 B B
A.O2 B.2 Mg C.H D.N
4.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含义的是( )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6e59306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d.png)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共有118种,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元素等不同类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不同类型的化学元素。
1.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是指在常温下呈固态的化学元素,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铝、锌、锡、铅、钙等。
2.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指在常温下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化学元素,其特点是导电性能较差,多为非金属性质。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氮、碳、硫、氟、氯、氢等。
3.过渡元素:过渡元素是指位于周期表中间的化学元素,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同时具有较好的电导性能。
常见的过渡元素有钼、铁、铜、锌、镍、铬、银、金等。
化学元素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下面将根据周期表的排列顺序对化学元素进行简要介绍。
1.第1周期元素:包括氢和氦。
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具有较低的密度和熔点。
氦是一种惰性气体,常用于气体放大器和超导实验中。
2.第2周期元素:包括锂、铍、硼、碳、氮、氧、氟和氖。
碳是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常见的形式包括石墨和钻石。
氧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用于燃烧和呼吸。
3.第3周期元素:包括钠、镁、铝、硅、磷、硫、氯和氩。
铝是一种轻巧的金属,常用于制造飞机和汽车的构件。
硅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用于制造电子器件。
4.第4周期元素:包括钾、钙、钛、铁、锰、镍、铜、锌、镓、锗、砷、硒、溴和氪。
钙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元素。
铁是制造钢铁的关键元素之一5.第5周期元素:包括铷、锶、锆、钍、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锑、碲、碘和氙。
锑和碘是制药工业中常用的元素之一6.第6周期元素:包括铯、钡、镧、铪、钽、钨、锇、铂、金、汞、铊、铅、铋、钋、砹和氡。
铀是一种放射性元素,用于核能的生产。
7.第7周期元素:包括镓、锗、砷、硒、溴、氪和气。
镓是一种常用于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元素。
气是一种稀有气体,用于气体放电灯和激光器。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764f184da300a6c30c229f7d.png)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1.元素概念的理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包括三种情况:(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相对原子质量为Cl-35、Cl-37的两种原子。
(2)质子数相同,化合价价态不同的原子。
(3)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粒子。
2.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及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可能包含几种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原子,质子数不同。
(2)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也有个数,如水(H2O)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也表示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使用范围: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原子用来描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和和分子的构成。
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4)联系:只要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就是同一种元素。
原子是元素的最小的单位,元素则是原子的一个归类“集体”。
即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
2. 元素的分类(1)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红色区元素,汉字用“金”字旁表示。
(汞除外,汞是金属,常温下呈液态,由汞原子构成)(2)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黄色区元素(除稀有气体外),汉字用“气”字头、“氵”字、“石”字旁来表示,如:氧元素、溴元素、硫元素等。
①“气”字头元素组成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气体,如:氢气、氧气、氮气、氯气、氟气,这几气体都是由双原子构成,如:H2、O2、N2、C12、F2,还有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氩气、氙气,这种气体都是由单原子构成,如:He、Ne、Ar、Xe。
②溴单质常温下是液态,双原子分子构成(Br2),碘常温下是固态,由双原子分子构成(I2)。
③“石”字旁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下是固态,有的是由分子构成的,如硫、磷;有的是由原子构成的,如碳、硅。
由于它们的单质结构都很复杂,所以表示单质时用元素符号代替,如:S、P、C、Si等。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说课稿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9d61d7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f.png)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学生后续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石,也为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化学用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建立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为进一步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元素的概念、元素的分布、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等内容。
教材首先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引出元素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然后介绍了地壳中、人体中元素的分布情况,使学生了解元素在自然界和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接着重点讲解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最后对元素周期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知道了原子的构成,但对于元素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也不够熟悉。
(二)学习能力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三)学习态度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元素在地壳、人体中的分布情况。
3、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教学设计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23b0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9.png)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探究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对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化学用语的简洁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教学难点(1)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2)元素符号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图片,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提问学生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引导学生从微观粒子的角度思考,如氧气由氧分子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等。
然后提出问题:在这些物质中,氧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从而引出元素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1、元素的概念通过对不同物质中氧原子的分析,指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强调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举例说明,如氧气和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但不能说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元素。
2、元素的分布展示地壳、生物细胞、大气等中元素的含量图表,让学生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介绍人体中必需的元素,如钙、铁、锌等,以及元素缺乏可能导致的疾病。
3、元素符号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如大写字母表示一种元素,小写字母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以常见元素为例,如氢(H)、氧(O)、碳(C)等,让学生练习书写。
阐述元素符号的意义,包括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九年级化学组成物质的元素
![九年级化学组成物质的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3aeaf400a76e58fafab00335.png)
A
B
C
D
13、某药瓶的标签上对所含的成分有如下说 明:每100克药片中含碘 15克,铁1.2克,镁6.5克,锌0.15克,锰0.1 克,这里成分指的是 ( B ) A、分子 B、元素 C、单质 D、化合物
5、贫血的病人体内可能缺铁,这里的铁是指( C) A、铁原子;B、铁分子;C、铁元素;D、铁离子。
阅读:人体中元素的作用
1. 元素的种类; 2.物质的分类; 3.元素的分布。
3.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B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BC (1)代表混合物的是_________ A 。 (2)代表单质的_______ D (3)代表化合物的是_______ AD 。 (4)代表纯净物的是______
16、隐型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H2O2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D. 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 构成的
1. 硫酸(H2SO4)中含有 [A ] A.三种元素 B.一个氢分子 C.二个氢元素 D.四个氧原子
16.N60属于 A、化合物 B、混合物 C、单质 D、有机物
(
C
)
1、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 混合物的是 (B ) A 矿泉水、冰水混合物 B 甲烷、石灰水 C 氮气、硫酸铜晶体 D 一氧化碳、氧气
9、下图“ ” 表示氧原子“ ”表 示氢原子。根据此图、试分别从物质 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 说出一种观点。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14a815f20c22590102029ddf.png)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见元素,会书写它们的名称与符号;
2、了解原子序数(即质子数)1~20 所对应的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学分类的的依据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物质基本组成的统一性,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内容要点
1、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
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0 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 余种。
2、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compound)。
铜、氮气、氩等都是单质(elementary),氧化镁、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等都是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是化合物。
3、认识氧化物。
4、了解元素在地壳、人体中的分布情况。
探究学习:
1.查找资料,了解某些微量元素的来源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对某些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3.查阅资料,了解地核中主要含有的元素。
元素组成物质
![元素组成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2a1ca4f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f.png)
元素组成物质一、氢元素氢元素是最简单的元素,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氢元素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电子数为1。
氢元素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是地球上最轻的气体。
氢元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和大多数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
二、氧元素氧元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占地壳的质量的49.2%。
氧元素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是地球上第三轻的气体。
氧元素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细胞呼吸的必需品,参与能量的产生。
此外,氧元素还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氧气供应和医疗领域。
三、碳元素碳元素是生命的基础,所有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碳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低,但在生物体中的含量较高。
碳元素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因此可以形成复杂的有机分子。
碳元素广泛存在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也是制造钢铁和合成塑料的重要原料。
四、铁元素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四丰富的元素,占地壳质量的5%。
铁元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铁元素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制造钢铁、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
此外,铁元素也是人体内的重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负责运输氧气。
五、铜元素铜元素是一种红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铜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但是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和通信领域。
此外,铜元素还具有抗菌性能,因此常用于制造抗菌材料和医疗器械。
六、氮元素氮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五丰富的元素,占地壳质量的0.03%。
氮元素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是地球上第二轻的气体。
氮元素广泛存在于空气中,占空气体积的78%。
氮元素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组成部分。
此外,氮元素还被用于制造化肥、炸药和冷冻食品等。
七、金元素金元素是一种黄色的贵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金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低,但由于其稀有和珍贵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珠宝、货币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56e92d3edd36a32d73758173.png)
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如:
Cu 、Ca 、Ne、Na、Mg、 Mn等
(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思考: 元素符号O表示的意义?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宏观含义), 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含义)。
想一想: (1)元素符号N、Cu、Fe、C表示的意义? 表示氮元素 表示氧元素
N
一个氮原子 Fe
H2O H2O2
四氧化三铁 Fe3O4 五氧化二磷 P2O5 高锰酸钾 KMnO4
镁
硫 铁
Mg S
Fe
碳酸钙
盐酸
CaCO3 HCl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的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下列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 。 水、氧化铜、双氧水、高锰酸钾、碳酸、氯化钠、 大理石、碳酸钙、氧气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碘 ? 氟? 钙? 铁 ? 锌?
氧化汞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HgO
O2
H2O
CO2
汞原子 和氧原 子
氧原子
氢原子 和氧原 子
碳原子 和氧原 子
上述物质 的分子构成有什么共同点 ?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 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 A B C D E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 子质量 6 6 12 6 7 13 6 8 14 7 7 14 8 8 16
金属单质
单质
纯净物 物质 混合物 (多种物质)
(一种元素)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一种物质) 化合物
(多种元素)
其它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的化合物。
沪教版化学九年《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5968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4.png)
沪教版化学九年《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
20沪教版化学九年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中学九年级化学学案编写人:冯XX年月日课题
3.3组成物质的化学兀素班级姓名组别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兀素的存在,形成兀素的概念,知道兀素的简单分类。
2.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单质、化合物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学法指导讲解练习小结中考考点
1、兀素的定义分类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1、,因此兀素的种类是由决定的。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2、兀素与兀素的本质区别:
3、兀素符号的书写要求是,记忆以下兀素的兀素符号:1淀粉+氧气,由此可推断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1.4市售的“脑黄金(DHA)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主要成分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25H50COOH,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一个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见元素,会书写它们的名称与符号;
2、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
3、学会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并且懂得如何查找、提炼相关信息。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学习,并且懂得如何在因特网上查找相关知识;
2、通过交流、讨论进行自主学习;
3、认识科学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物质基本组成的统一性。
课型:
网络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查阅有关资料,完成课本P70表格“你已经知道什么”。
【新课】:
【引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元素打交道,你知道吗?预习了没有?看课本70页,我们一起交流表3-2的内容
学生交流
过渡:你们通过各种渠道,已经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很好,今天让我们一起在因特网上继续查寻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大家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相关内容,开始。
【板书】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板书】一、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生:网上查询
教师:好,下面我们一起交流查寻的内容,大家可以相互补充。
学生发言、交流。
过渡:(先肯定同学们的讨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只讨论到这,通过交流,大家知道了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又非常密切。
那么,什么是元素呢?请看课本70-71页的内容。
学生看书
【板书】二、元素及元素符号
1、什么是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
问:什么是元素?生:回答。
师:如何来表示元素呢?生:回答。
师:请你来写出以“C”开头的元素符号,另一位同学写出以“M”开头的元素符号。
任意选中其中的一个符号,问:该符号有什么意义?生:回答。
师:元素符号宏观上表示这种元素,微观上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果要表示这种元素的几个原子,只要在这种元素符号的左边写出具体的阿拉伯数字就可以了,如:举1-2例。
过渡:同学们知道现在已知的元素有多少种吗?把课本翻到147页元素周期表,说说看,该表共有多少种元素?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什么位置,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什么位置?它们的名称各有什么特征?
过渡:组成物质的元素总共只有一百多种,而同学们知道构成我们大千世界的物质的种类却有几千万种,元素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比如:氧元素不仅可以组成氧气(O2),还可以组成臭氧(O3),一种元素就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了,那不同种元素相互组合的情况可想而知。
谁愿意来写一下你知道的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学生:板演
教师:想想看,如果让你来给这些物质分类,你怎么分类?
【板书】三、物质的分类
单质
纯净物氧化物
物质化合物
混合物
总结:今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东西,学以致用,请看练习。
练习:
1、在某药瓶的标签上对所含的成分有如下说明:每100g药片中含碘15g,铁
1.2g,镁6.5g,锌0.15g,锰0.1g。
你认为上述成分是指分子,还是指元素?
2、Prasad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篇报道中写到:在伊朗锡拉兹地区发现了一个村落,该村大多数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粗糙而干燥的皮肤、嗜睡且有食土癖(几乎每天吃1磅土)。
此病被称为伊朗村病,你觉得该村人得此病的原因是什么?
3、小明平时很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身体很瘦弱,常年脸色苍白。
一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看上去好象摔的不是太重,却造成腿部骨折。
请你帮小明一起分析:他可能体内缺少什么元素?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些什么?
4、上个世纪,我国内地很多地方的人都患了一种叫“大脖子病”的特殊疾病。
医学专家们调查研究发现,沿海地区患此病的人数量极少。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了预防这种疾病,你知道现在人们通常是怎么做的吗?
5、结合今天上网查询的内容,回家后请同学们以今天查询的资料为线索,围绕“元素”为主题(具体标题自拟)继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写一份档案材料(准备放入化学档案袋)。
注:学生网上查的相关资料已退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