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周刊》的杂志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槽北京——活在北京的100怕

——浅析新周刊第415期专题《新周刊》在激烈的杂志大战中,自行开创一条独特的道路,成为以城市议题设置为主的贴近生活、紧跟时代的观点类杂志。其主打栏目是专题策划,以15到40页的篇幅全方位报道具潮流性和趋势性的内容,配合以相应的封面设计和言简意赅的特大标题,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同时也成为了《新周刊》的卖点,树立了其标志性的品牌形象。以第415期为例,浅析专题《吐槽北京——活在北京的100怕》。

选题——紧跟时尚方针和社会潮流

《新周刊》在专题的制作中紧跟时尚的指标,发挥自己善于制造话题和概念的优势,与时俱进,联系时代特点来记录历史。

在这一期的专题中,以北京为话题,以“雾霾”、“北漂”、“首都”等为核心词汇,让北京的一系列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吐槽北京,乍一看专题题目,以为是以对立的角度反面报道,从而引起了兴趣。翻开一看,每篇文章实质上是以正能量的角度阐述了北京的包容和创新,又给予人思考。在我看来,《吐槽北京——活在北京的100怕》这个专题是有很大的深度,更像一本主题特定的图书,这个结论不仅是因为好的选题,更是因为有内容的铺垫。从专题内容来看,分为开篇、系列采访、微调查、结尾篇等。以《雾霾中的北京哲学》作为开篇,接着出现不同领域的知名人物或普通外国人的采访,阐述张永和、沈继光、窦文涛等,或者定居在北京的普通意大利人、美国人,他们的眼光和内心里的北京。文章朴实,真挚,给读者体会到另一种北京的味道。同时,还有篇章描写了北京其他不一样的地方,如燕郊、望京、天通苑,让读者了解到北京的另一种形态。在这些专题内容中,还有一个微调查:北京爱与恨,网罗了微博上不同网民的观点,生动有趣。另外,内容还撰写了《活在北京的100怕》,分为北京人50怕和北京客50怕,让读者特别是北京人或是身处在北京的人,都有特别深的感触,直击心灵。除了这些,还有一篇是文字影像里的北京,评出十大赞美和十大吐槽。这些影视作品是与北京有关的,或多或少会勾起读者的回忆,甚至是对北京进一步的了解。最后是以一篇《北京,离北平最远的城市》作结尾,“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是自我的面目全非,是昨天我叫北平,今天我叫北

京”,文章引发沉思。

图片——富有代表性和生活性

这一期的专题封面和图片,注重从常态的生活入手,捕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瞬间,显示出张力。《新周刊》针对专题所拍所配的图片呈现出新锐的时代意识、丰富的信息含量、强烈的风格意识。封面以红色大字为主,以浅灰色调为底,大打专题牌,简明直接表现内容,立意深远、尖锐、简洁、精神。内容插图均采用实景图片,比如2014年2月25日,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艺术家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呼吁关注空气污染;20世纪初的北京;1930年的北京大饭店招贴等,不同的插图适当的搭配在不同内容,突出了专题的主题,可以看出这个专题的视觉效果和细心程度。

板块——多元化和故事性的结合

本期的专题在板块上主要由宏观描述、访谈、调查、发展趋势构成。形式多元化,既体现《新周刊》的独家意见,同时也把普通老百姓的看法收纳其中,增强与读者的互动。采访的对象不仅仅是中国人,还涉及到其他国家,不同领域的人。这样的板块设计,不是所谓的一直说教,更丰富有趣。

我觉得,这期专题的选材《吐槽北京——活在北京的100怕》极具个性特色,一方面给读者带来了新鲜感,另一方面也给杂志的销售带来了风险性。开始看到专题题目,“吐槽北京”中的吐糟二字吸引了我,以为是发牢骚,数落北京的种种。细看才发现,原来不是,里面也蕴含了很多正能量。虽然提供了别样视角,但却容易令人难以理解其意。同时在这期专题的内容文章中,采访人物篇言辞新锐,风格犀利,但我觉得应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尽量客观理性地表达看法,说明立场,阐释观点,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尽可能展现多元意见,这样有些持不同意见的读者较容易接受。

以上是我的小小见解,可以这样说,我一直是新周刊的忠实读者,我觉得不论是专题的选题,还是其他的内容,都是非常有可读性的。我想这也是《新周刊》能在众多的杂志中能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