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鉴赏专项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部分来自《点拨》
3.阴暗: 本课为黑暗、昏暗的意思。 阴暗、暗淡辨析: 同:二者都有“(光线)昏暗,不明亮”的意思。 异: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阴暗”可用于形容天色、心理、 脸色等,而“暗淡”多用于形容色彩、前途等。 例:(1)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暗起来。 (2)悲观者面对不利的境遇总觉得前途暗淡,而乐观者 却能从微光中走向黎明。
品析第2节诗
部分来自《点拨》
4.作者是怎样摸索祖国的大地的?有哪些典型的意象?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 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 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 特点。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冷色调的, 表达了作者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
三 记一记词义
部分来自《点拨》
1.残损:
(物品)残缺破损。 残损、残缺辨析: 同:二者都有“不完整”的意思。 异:“残损”着重强调破损。“残缺”多指事物被损
坏后缺少一部分,不完整。 例:(1)由于商品包装不好,在运输途中残损较多。
(2)断臂的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 2.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 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 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 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 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 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 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 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来自《点拨》
戴望舒(1905-1950) , 祖籍 南京, 生于杭州。1928年因发表 《雨巷》而名声大震,获得“雨巷 诗人”的称号。他是中国20世纪30 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他前期 的诗作凄婉朦胧,重象征、意象, 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 作则趋于写实、明朗,诗风变得厚 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淳朴。 诗集有《望舒草》《灾难的岁月》 等。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 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 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3.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 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 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了祖国的哪些地方?
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 ,先触摸了地图上的沦陷区,又触摸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
4.诗人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变化?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 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体验过的 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 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2.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
(1)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 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 ,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 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 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及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赏析: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
日本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
1942年,戴望舒先生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
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
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便是其中之一,寄托了一位中国文人的铮铮铁骨。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像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一、诗人内心深处的恨与爱诗人憎恨那沦陷区,“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土地支离破碎,国将不国。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用“锦嶂”来比喻百花争艳的美景,用“奇异”来形容柳枝的芳香,洋溢着喜爱、赞美之情,反衬出对祖国遭受到灾难的哀痛之情。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荔枝花本来是美丽的,可现在却是那么的孤单、残败,可见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的痛苦,一种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
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作品。
这首诗在艺术上以含蓄、温婉、深沉而细腻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非常内敛而不做作。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这一形
象,暗示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苦难,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这种内敛而不做作的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其次,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视觉效果和意象感。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以及“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等,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祖国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同时,诗人也通过“残损的手掌”这一象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注。
最后,这首诗在思想内容上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诗人通过对祖国的描绘和关注,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和忧虑。
同时,诗人也通过“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这种思想内容上的深刻性,使得这首诗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总之,《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现代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祖国和人民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内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27页PPT
版)新人教版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守纪律的。——雨果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ppt课件(精选)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 族处于危亡关头。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 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受伤致残,但始终没有屈服 《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 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在诗中,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 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 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 区的向往。
和深深的哀痛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手掌是残损的土 是破碎的
沦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陷
区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国土正遭受日寇蹂躏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诗人在狱中的想象 触摸家乡
视觉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 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 微凉; 与狱中生活形成对比
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感觉
诗人看到破碎的山河感 到心寒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触觉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 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九年级语文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原文及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原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歌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一首深情而激昂的诗篇。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为线索,描绘了他对祖国大地遭受的战争创伤的痛苦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诗歌的构思分为两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描绘了家乡湖水的微凉、长白山的雪峰的冷彻、黄河的泥沙、江南的水田等自然景象,以表达对祖国大地遭受战争创伤的痛苦感受。
这些描绘生动而真实,充满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第二部分依然是在想象中进行的。
诗人描绘了一个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这个角落里,诗人寄托了他的全部力量和希望。
这里将是太阳和春天的所在,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诗人用热烈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全诗内容坚实崇高,情绪高扬阔大,语言明朗鲜活。
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祖国的大地,用深情的语言诉说了他对祖国的痛苦和希望。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戴望舒深厚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高超技巧。
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 统 摄 全 诗 )
忧郁阴暗——凄楚忧愤
对比
祖国光明未来
温暖明朗——热切期盼
探究讨论
1.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明显不 同,请找出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体 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我们读起 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Fra bibliotek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诗人在狱中的想象
触觉 嗅觉
容的?
•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过解放区他的感觉是什么 • 作者为何要把爱和一切希望寄托在这里 • 这一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手掌是残损的
土地是破碎的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沦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陷
区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国土正遭受日寇蹂躏
沦 北方—中原—江南—岭南—南海
陷 区
雪峰 黄河 水田 荔枝花 渔船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对 比
表达了作者对解 放区的无比向往, 因为她是民族的
希望。
延伸拓展
借鉴诗人把情感寄寓在具体形象 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的写法, 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 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 念”“悲伤”“欢欣”等)。
思念谁
你知不知道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
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 一颗一颗流成热泪
• 我们看第一句“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 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摸索这广大的 土地。”大家想想,当时诗人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他可能去摸索广大的土 地吗?
• 诗人接着又摸到了什么 • 作者选取意象非常讲究,从北到南,这说明什么 • 这些描述表明了沦陷区怎样的情景?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 再读课文第二部分 • 诗人人所说的“辽远的一角”指的就是哪儿?(解放区)诗人用什么词来形
2019年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九下《我用残损的手掌》优秀教学课件:30页精品教育.ppt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一个丁香一样地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结着愁怨的姑娘。 到了颓圮的篱墙,
在雨中哀怨,
走尽这雨巷。
哀怨又彷徨;
在雨的哀曲里,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像我一样地
消散了,甚默默地走近,
1949年3月11日,望舒怀着“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 点”的意愿,毅然带着两个女儿, 冒充押货员,乘船北上。 1950年2月28日他死在刚刚解放的生机勃勃的北京。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
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
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
2019/5/3
拓展欣赏 《雨巷》 戴望舒
2019/5/3
撑着油纸伞,独自
她飘过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像梦一般地,
撑着油纸伞,独自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彷徨在悠长、悠长
像梦中飘过
又寂寥的雨巷,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一枝丁香地,
我希望飘过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家乡春天的景色曾 思
是那么美丽迷人。 乡
视觉 嗅觉
触觉
身临其境
之 情
2019/5/3
/ 这长白山的雪峰 冷到彻骨。 /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 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 新生的禾草
/ /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 只有蓬
蒿;
/ 岭南的荔枝花 寂寞地憔悴, /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 没有渔船的苦
水……
3、找出文中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词语。 看看它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练习1无答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练习1一、阅读俄国莱蒙托夫1932年写的一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1.帆在大海的深蓝色的浓雾里一片孤孤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甚么,在这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了甚么,在那自己的故乡?波涛在汹涌着,海风在呼啸着,桅杆弓起腰来发出轧轧的声动,唉,—它不是在寻求幸福,它也不是在逃避幸福!它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它上面是黄金色的阳光!而它,不安的,在祈求着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安祥!1.本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什么?诗中“浓雾”、“波涛”、“海风”、“桅杆”、“水流”、“阳光”、“风暴”等形象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的“幸福”指的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抒发出来的强烈情感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的难题(1)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
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
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2)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
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一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
他讲的是龟克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3)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
”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
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读后感
《我用残损的手掌》读后感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我在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的课文中读到的一首现代诗歌,由著名诗人戴望舒创作。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意象和强烈的节奏感,深深地打动了我。
诗中“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描绘出了一位身处困境中的诗
人,尽管他的手掌已经残损,但他依然用它去摸索、去感受那广大的土地。
这种情感与意境的结合,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与忧虑。
诗人通过“残损的手掌”这一象征,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他描绘
了祖国在战争中遭受的创伤,用具体的意象表现出人民所受的苦难与痛苦。
这些描绘让我深感震撼,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破坏。
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即使身处困境,他也坚信只有祖国才能带来光明和新生,他呼吁人们要有责任感,积极向上。
这种信念和希望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此外,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让我印象深刻。
诗人运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视觉效果和意象感。
同时,诗歌的节奏感强烈,通过反复和排比等手法强化了情感。
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力,更加能够打动人心。
总的来说,《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充满情感、思考和艺术魅力的诗篇。
它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生命的坚韧追求。
同时,它也让我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活。
我相信这首诗将会成为永恒的经典,永远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鉴赏专
项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的是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B.“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C.《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既是诗人长期孕育的情感结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然保持着思想情感的升华。
D.《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2.对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一首新诗有关内容的解说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1925年,闻一多提前结束美国留学生涯回到祖国,在五卅反帝运动的冲击下,以饱满的激情写下了著名的《七子之歌》,《台湾》就选自其中。
B.融历史感与现实感于一体是本首诗歌的特色。
C.诗歌采用比喻和呼告的手法来抒情。
D.“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是两句催人泪下的诗句,成功地表达了台湾乳儿永远思归,祖国母亲永远心系乳儿,台湾一定会回到母亲怀抱的由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