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

合集下载

我国上市民营企业股权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民营企业股权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研究

财税金融■钱红光程熠琳摘要:文章以2014-2018年沪深主板上市民营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股权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股权制衡度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关键词: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股权制衡度;真实盈余管理—、弓I言近年来,上市公司频繁出现的盈余管理现象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话题o盈余管理主要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o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方式更加难以察觉,具有手段复杂、隐蔽性强等特点O在日趋严苛的监管环境下,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

该行为的存在,不仅有损于当期信息质量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公司的持续发。

,真实盈余管理界与实务界的点。

有研究表明,合理的股权结构能够对股东与管理成有监和,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现有,为主要于研真实盈余管理的题。

而,营企业在发的要,研的象为A股主上市,在股权结构股权、构持股和股权方,层研股权结构真实盈余管理的,为提高上市公司的计盈余质量提出行有的。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一)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Jensen等(1976)提出的&利益掠夺假说”:大股东占有的股份越多,在公司的话语权越强,有能计信息行。

股东公司下,而不利于公司行股和,公司的持续性发,股东管理存在“盈余合”的可能,利的信息,性股东的务信息,盈余管理的点董事和管理的委托代理关系转变为和大股东的代理关系。

基于此,提出设1o设1:股权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有监构具有积极有的监应。

股东相比,构拥有更多的资金,同时以准确获取必要的信息。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以及国家政策的力支持使构发展迅速,理念“为主”转变为“价值”。

作为专业的投团队,构为了获最大收,有能力参与公司治理,强化公司的内部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以抑制真实盈余管理。

浅析管理层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doc

浅析管理层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doc

浅析管理层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摘要】本文根据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管理层股权激励指标对会计账面盈余指标的回归模型,分析管理层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的影响,从侧面反映出管理层股权集中对盈余管理的动机,得出结论是高管股权集中度代表了股权激励制度,企业高管更倾向于企业盈余管理,表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积极的企业管理决策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企业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股权激励盈余管理管理层控制权一、引言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取决于规模的适度性。

管理层持股与股权集中作为解决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代理问题的绑定机制及措施,是公司治理实现企业价值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而且它们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公司经营绩效高低的关键因素。

股份集中于管理层或管理层作为大股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是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解决企业管理决策中不利于企业价值实现问题的措施。

因此,以股权集中于管理层指标来研究其对企业价值的实现,实际上更进一步探讨了股权集中度的规模是否适度,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企业追逐价值过程中管理层贡献的管理价值。

本文以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股份为基本股权结构研究的对象,并从管理层持股角度考察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证实高管持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具体而言,通过截面参数回归分析将2013年管理层持股的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股权集中度指标对代表企业盈余管理的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回归方程,主要以从经验数据角度验证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目的。

研究发现,企业高管尤其是总经理包含在激励计划在内的股权激励公司,高管股权集中与企业账面盈余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证实了其盈余管理程度相对大,说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积极的企业管理决策同时促成了企业价值的实现。

二、文献回顾(一)理论分析现有的文献表明,公司高管和投资者之间因代理问题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企业利润的实现,而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协调高管与投资者权责不对称的“代理”措施。

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

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

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企业薪酬差距日益显著,而不同的股权集中度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盈余管理情况。

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一直备受关注,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从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旨在解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探讨其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1. 股权集中度股权集中度指的是企业内部所有者的股权持有情况。

在某些企业中,少数股东掌握了大部分的股权,这就形成了较高的股权集中度。

股权集中度越高,控制股权的代表性就越突出,企业的治理结构也就越趋向于集中,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薪酬设定和盈余管理。

2. 薪酬差距薪酬差距指的是企业内部不同职位之间的薪酬差异情况。

在许多企业中,高管和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通常较大,这种薪酬差距会导致内部员工的不满和不稳定,甚至引发员工的动摇和离职。

以及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着过高和过分激励等问题。

股权集中度和薪酬差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高度股权集中的企业中,通常由个别股东或者股东代表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这就可能导致高管薪酬和普通员工薪酬之间的巨大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高管通常会通过自身的权力和资源来获取更多的薪酬收益,而忽视了普通员工的工资福利。

这种薪酬差距可能会导致内部员工的不满情绪和工作积极性的下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1. 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账务来实现盈余或者预期盈余水平的调整,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盈余管理可能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包括恶化、美化或者避免盈余,其目的是为了欺骗外部利益相关者,或者为了满足内部管理人员的私人利益。

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薪酬差距太大可能会导致高管倾向于采取一些盈余管理手段,以满足个人利益的追求,进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薪酬差距过大也可能导致普通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下降,从而增加企业因人员流失而导致的成本和风险。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摘要】文章基于盈余管理的内在影响因素,构建盈余管理评价模型,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度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测算,构建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盈余管理影响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显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异常应计利润占非可操性应计利润的比重大;高股权集中度主要源自于控股股东所持股份的过度集中,而非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过于分散,从而对其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十分强,但非控股股东与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差;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程度越高,其盈余管理行为越严重;非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度提升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质量系数成负相关关系。

该研究为有效控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证基础。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盈余管理一、引言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股权过度集中的现象,而股东之间相互制衡能力又相对较小,从而使得公司治理中缺乏对控股股东行为的有效约束。

因此,围绕公司股权结构改革,促进控股股东行为优化,非控股股东能够理性地行使监督上市公司行为的权力将是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

2010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以控股、参股等方式参与国有股权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2012年5月23日印发《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更加明确地提出积极引入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民间投资主体可以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从而推进企业股权结构优化。

这些法律体系的构建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根据经典的企业产权理论,企业所有权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率及其管理决策层的经营理念、行为方式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那么,企业产权结构肯定也会对其盈余管理行为及其经济效应存在显著的积极或负面影响。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盈余的持续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生存,也是投资者选择投资标的的重要依据。

而内部控制质量和股权集中度则是影响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质量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一些启示。

一、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内部控制质量是指企业在管理层领导下,有关财务报告的编制、资产保护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内部控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判断。

良好的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减少企业的内部失控和风险,进而提高盈余持续性。

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持续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内部控制质量好的企业往往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产生更为稳定和持续的盈余。

反之,内部控制质量差的企业容易出现财务报告失真、内部失控等问题,导致盈余的不稳定性和不持续性。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对于提升盈余持续性至关重要。

股权集中度是指企业股东持股的集中程度。

股权集中度较高意味着企业的股东权利集中,决策权更多集中在少数股东手中。

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二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决策权更多地集中在少数股东手中,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企业的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或者意见不一致,容易出现决策推翻或者改变,导致企业盈余的不稳定性和不持续性。

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往往会降低企业的盈余持续性。

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少数股东容易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从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受到股东操控或者干扰,往往容易出现内部失控、财务造假等问题,影响到企业盈余的持续性。

论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论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论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真实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运营稳定性。

而盈余管理则是企业为了利用净利润来提高公司的信誉、股价、稳定股东关系等各种非经济目的的一种管理行为,其核心在于通过各种手段创造比正常盈利更高的盈利水平,使公司获得更多的利益。

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以下的关系:1.保障盈余管理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盈余管理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利益,但必须在合法、规范、真实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将会造成困境和负面影响。

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应该加强对财务操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财务信息与真实情况保持一致,防止出现任何错误或欺诈行为。

2.防范经营风险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加强对于财务与经营风险的有效控制,避免各种潜在风险发生,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和财务健康。

盈余管理可能会因为某些风险因素而导致企业营收降低甚至亏损,因此内部控制在防范风险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3.提升企业形象与声誉内部控制可以监督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获得股东、投资者、业务伙伴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而盈余管理通过规范、透明的方式进行,也会进一步增加外部对企业的信心,提升企业的形象声誉,从而使得更多的人愿意与企业进行合作。

4.增强运营效率与效益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优化业务流程,从而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成本,而盈余管理则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这两者相互作用,可以让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相互依存,正常、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盈余管理,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并帮助企业缓解各种风险因素,提高企业形象与声誉,增强经营效率和效益。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水平。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内部控制质量对于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股权集中度也对盈余持续性产生影响。

本文将结合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和盈余持续性三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内部控制质量是指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有效性。

一个强大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帮助公司有效地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一个薄弱的内部控制系统则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造假、资金的浪费和滥用,从而对盈余的持续性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持续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

即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往往盈余持续性也更好。

这是因为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确保公司经营活动的合规性,有效地防范风险,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从而为盈余的持续性提供保障。

股权集中度也是影响盈余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股权集中度是指公司股东持有股份的集中程度。

如果公司股权高度集中,意味着少数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较大,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从而对盈余的持续性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之间存在着负向关系。

即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盈余持续性较差。

这是因为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可能存在着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冲突,股东可能会将公司的盈余用于满足自身利益,从而影响公司的盈余持续性。

综合内部控制质量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个内部控制质量较好且股权分散的公司往往盈余持续性较高,而一个内部控制质量较差且股权集中的公司盈余持续性较差。

那么,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内部控制质量,降低股权集中度,提高盈余持续性呢?要加强内部控制质量,公司管理者应该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要降低股权集中度,公司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通过发行新股扩大股本规模,吸引更多的小股东加入,从而降低股权集中度。

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探析

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探析

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探析【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其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管理和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可靠。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至关重要。

最后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康的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内部审计的建议。

结论强调了企业内部控制在实现真实盈余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从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等方面展开。

通过本研究可得出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重要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实践案例、改进建议、重要性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探析引言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备受关注。

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由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对薄弱,导致一些企业存在着财务造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促进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和真实。

经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目前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相对薄弱,尚有很多问题有待探讨。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深入探讨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旨在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策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企业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其对真实盈余管理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探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自身财务风险,提升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

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

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股权集中度是公司内部持有股票的分布情况,通常是指公司的高管和内部员工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

而薪酬差距是指公司内部高管和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异。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对公司盈余进行操控。

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将从股权集中度的角度探讨内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股权集中度对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

在一个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中,高管通常拥有大量的公司股票,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操纵公司盈余来提升公司股价,以便获得更大的回报。

而普通员工通常只持有少量公司股票,他们的薪酬通常是固定的,并不受盈余的影响,因此他们对公司盈余的操控意愿较低。

这种情况下,高管和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往往较大。

然后,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在一个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中,高管通常拥有更大的权力,他们更容易通过操纵公司盈余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普通员工由于持股比例较低,无法有效地制约高管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股权集中度往往会导致盈余管理的风险和隐患。

如何在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和盈余管理之间取得平衡。

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薪酬制度,合理确定高管和普通员工的薪酬水平,避免过大的薪酬差距。

公司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内部股东的持股比例,实现股权分散,减少高管对公司的控制力。

公司应加强内部监管,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盈余管理的风险和隐患。

股权集中度、内部薪酬差距和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公司应该在这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监管机制,有效地防范盈余管理的风险和隐患,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其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影响。

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作为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业绩。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探讨。

一般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而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

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结论,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假设: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二)样本与数据本研究选取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XXX年度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

样本公司涵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变量定义与测量1. 内部控制质量:采用内部控制指数进行衡量,该指数综合考虑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执行情况等因素。

2. 盈余管理: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进行衡量,通过计算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的差异来反映盈余管理程度。

3. 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杠杆比率、股权集中度等,以控制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四)分析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以内部控制质量为自变量,盈余管理为因变量,控制其他相关变量,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四、实证分析(一)描述性统计表1显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中可以看出,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差异较大,盈余管理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

表1: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二)相关性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初步支持了研究假设。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近年来,国内外财务舞弊案件频繁发生,人们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质疑。

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同时,也决定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从已有的研究以及众多的财务舞弊案件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盈余管理操纵会计盈余是企业普遍选择的一种方式,而且采用真实盈余管理进行操纵利润的企业也不断增加。

企业之所以进行盈余管理,就是为了向利益相关者展现良好的财务信息状况。

当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不能够保证实现高质量的会计盈余时,出于美化财务信息的目的,企业就会进行盈余管理。

而内部控制质量和股权结构都是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与股权结构的合理性能够分别从流程管理和顶层设计方面对盈余管理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及有效执行,不仅能够抑制盈余管理,提高盈余质量,同时也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维护企业的长远利益。

同样,股权结构的合理性也能够对大股东与管理层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降低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根据这一分析,本文分别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权结构调节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1)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明显的呈负相关关系。

(2)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呈U型的关系,即过度分散的股权和过度集中的股权都会加大真实盈余管理的可能,而当股权相对集中时,股东之间能够相互制衡并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从而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

(3)在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相对更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

(4)股权集中度的加入降低了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内部控制质量与股权结构对降低盈余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作者:杨文洁来源:《财讯》2019年第24期摘要:本文采取规范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股权集中度的高低是否会影响内部控制质量和盈余持续性的关系。

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盈余持续性正相关,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会加大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持续性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盈余持续性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程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中国上市公司2016年内部控制白皮书》中显示,2016年,我国A股的上市公司中有近92%的公司披露了其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表明大多数公司都已建立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已有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公司有很大的影响,而盈余持续性作为衡量公司盈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很有必要,同时股权集中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指标。

探讨这三者的关系,对公司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盈余持续性欧美国家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股票市场的蓬勃兴起促使大量学者开始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尤其是出于长期投资的考虑,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盈余持续性给予不同的定义。

Lipe(1987)将盈余持续性界定为公司长期盈余序列中当期未预期盈余所占的比重。

Kormendi R 和 Lipe R 定义盈余持续性为本期盈余在未来期间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持续或增长。

张兰萍(2006)研究指出盈余持续性代表了影响本期盈余的交易或事项对未来期间盈余影响的时间长短及稳定程度。

关于盈余持续性的动因,学者们进行了诸多研究,但并未取得一致结论,Sloan (1996)、Dichev and Tang(2009)、孙世攀(2011)、潘征文(2012)等研究发现,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包括破产概率、财务重述、盈余管理、会计谨慎性、审计质量、公司规模、资本密集度等。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而处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又具有明显的信息方面的优势,因此管理者可能为了追求某种利益,就有动机有能力进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的行为。

上市公司往往利用盈余操纵来实现包装上市、规避摘牌和配股、增发等目的。

这些盈余管理行为的滥用严重影响着投资者利用会计盈余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效果、弱化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甚至干扰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

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及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来源于公司内部的治理问题。

股权结构被认为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而作为公司股权结构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兴起并蓬勃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中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股权制衡度较低是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的一个显著特征。

这些问题都将会加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因此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已有的研究表明,现实中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行为不再只是依靠应计项目利润操纵进行,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修饰会计报表信息,主要包括利用价格折扣或放宽信用条件操纵销售收入、降低酌量性费用以及过度生产以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等方法,这些手段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但是目前大多数关于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多是集中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角度出发,并且多是研究股权集中度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

因此本文选择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角度出发,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希望能够从新的视角丰富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合理、制衡的股权结构,规范资本市场有所贡献。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不断被曝出财务舞弊案件,这些会计丑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

而我国内部控制相关法规体系的日渐完善,为内部控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依据。

盈余管理的概念很早就得到了西方理论界的关注,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很多西方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在我国重现,并且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使其更加具有复杂性。

近年来,从许多被查处的案件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上市公司都倾向于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操纵盈余信息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但是运用盈余管理的手段操纵盈余,容易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影响整个资本市场。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公司治理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程度不仅能有效制约高管和控股股东进行盈余管理的能力,更加能够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效率。

现代的公司治理研究表明,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对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监控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及盈余管理水平。

因此,本文认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本文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检验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然后在检验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基础上考虑公司的股权结构因素,看不同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否有影响。

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能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此外,与国有公司相比,非国有公司中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降低作用更明显。

而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比例、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也会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控制权比例过高以及存在两权分离情况下,会降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向关系。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内部控制质量(ICQ)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管管理系统、内部审计以及预算系统等方法,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维护公司的财务健康。

研究表明,ICQ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影响公司盈余持续性。

股权集中度(CED)是指少数股东控制了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公司的权力决策集中在少数股东手中。

CED可能对ICQ产生影响,因为少数股东能够干预公司决策,包括决策与财务报告相关的问题。

同时,CED可能会降低公司管理的透明度,给ICQ带来挑战。

因此,本文研究了CED与ICQ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这种关系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中国A股市场2010年至2019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质量和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我们发现CED与ICQ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这意味着,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可能越低。

这种关系可能是因为少数股东对内部控制质量的监督不到位,导致公司管理的不透明性增加,进而影响ICQ。

此外,少数股东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干扰公司内部控制,从而降低ICQ。

其次,我们发现ICQ与盈余持续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意味着,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强。

这种关系可能是因为ICQ的提高能够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减少会计作假和财务舞弊的可能,从而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和盈余持续性。

总之,本文研究了CED、ICQ和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可能越低;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持续性有正向影响,起到中介作用。

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公司管理和财务报告的特点,为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参考。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实证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逐渐成为影响公司治理、经营决策和财务报告的重要因素。

真实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调节利润的一种手段,其行为的背后往往与公司的股权结构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期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目标,如提高股价、满足盈利预测等,通过调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方式来调节利润。

而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其对于企业决策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股权结构的企业,其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三、研究假设基于前人研究及现实观察,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一: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即股权越集中,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

假设二:不同股权性质(如国有股、民营股等)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为公开财务报告、数据库及相关研究报告。

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五、实证分析(一)变量定义与度量1. 因变量:真实盈余管理。

采用应计项目、现金流等指标来衡量。

2. 自变量:股权结构。

包括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等指标。

3. 控制变量: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等。

(二)模型构建根据研究假设和变量定义,构建以下回归模型:REM = α + β1CONC + β2NATURE + γCONTROL + ε其中,REM代表真实盈余管理,CONC代表股权集中度,NATURE代表股权性质,CONTROL代表控制变量,α、β1、β2、γ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1. 描述性统计:对样本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真实盈余管理进行描述性统计,了解样本的基本特征。

股权集中度及性质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股权集中度及性质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发 现 股权 集 中程 度 与 真 实盈 余 管理 程 度 呈 U型 关 系 ; 且相 对 于 国有
控股公司而言, 非 国 有控 股 公 司 真 实盈 余 管 理 水平 较 高 。
关键 洲 : 持股比例 第一 大股 东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引 言
假设 1 : 第 一 大 股 东 持 股 比 例 与
股权 集 中度及 性质 管理 羡系磉
口刘 婉 立 王 婷 ( 北 方 工 业 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 院 北 京 1 0 0 1 4 4 )
摘要 : 本文以 2 0 0 9 — 2 0 1 1 年我 国 A股制造业上 市公 司为研 究对象 ,
通 过 实证 分 析 股 权 集 中度 及 性 质 与 真 实 活动 盈余 管理 之 间 的关 系 ,
司所 处 的监 管 环 境 不 同 ; 剔 除 上 市 不
足 三 年 或 数 据 异 常 和 数 据 缺 失 的 上
市公 司 。 经 过 筛选 并 对 所 有 样 本 构 造 平 衡 面板 数 据 后 , 最终获得 了 5 1 5家 上 市 公 司的 1 5 4 5个 观测 值 。样 本 数 据 来 源 于 国 泰 安 数 据 库 和 上 市 公 司
益, 公 司 的 控 制 权 将 由 管 理 者 实 际 掌
值 ,然 后 用 当年发 生 的实 际数 减 去其 正 常值 , 即可得 其异 常值 。 三 个 回归方 程 的残 差 项 £ 、 - q 和 8 。 即分 别 为异 常
经 营 活动 现金 流量 、 异 常生产 成 本 、 异 常酌 量性 费用 , 分别 用 A C F O、 A P R OD
本文 以我 国 2 0 0 9至 2 0 1 1年 间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我国上市公司数量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不断增多,由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良的公司治理等原因,包括盈余管理在内的很多问题慢慢暴露,成为阻碍上市公司发展的严重瓶颈。

盈余管理主要是对会计利润、财务报表进行操纵,其动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动机和契约动机,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主要有变更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等。

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影响重大,而高管薪酬和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研究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对上市公司采取措施有效降低盈余管理行为是比较有意义的。

高管薪酬就是高管为公司提供服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补偿,而高管薪酬差距是关于高管薪酬公平性的问题,高管薪酬差距包括内部差距和外部差距。

锦标赛理论认为,随着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加大,会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高管会通过正当途径努力工作提高公司业绩,减少盈余管理。

根据公平理论,比起普通员工,高管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强的能力,所以更加关注公平性问题,高管获得不公平的感知时会直接影响他们工作的动机和行为。

本文研究之一就是关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

股权集中度作为股权结构的量化指标,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股权比较分散时,股权相对制衡,单一股东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所有股东对高管进行监督的积极性高,监督效果比较好,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比较小;而股权高度集中时,中小股东主要是以获得资本利得为目的的短线投资,广大中小股东监督的积极性减弱,此时主要靠大股东进行监督,鉴于对监督成本的考虑,实际上大股东监督效果也会降低,因此随着股权集中度提高,对高管的监督减弱,管理层可能有了更大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

本文的研究之二就是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在以上两个研究之后,考虑到我国股权集中度比较高的治理结构,本文还就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是否会抑制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指标选取上,将前三高管薪酬平均值与其他高管薪酬平均值之间的差额取自然对数作为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的衡量指标;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并利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得出操控性应计利润,以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

内部控制质量股权集中度与盈余持续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对于保持经营稳定、增加股东信任、最终提高企业价值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是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的一种制度、方法和措施。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风险,从而达到保护股东利益的目的。

因此,内部控制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家企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内部控制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司的风险管理,而且关系到企业的股权集中度。

股权集中度是指公司的最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

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股东对于公司的信任将会不断提高,股东之间的利益争夺也会变得更加和谐,股权集中度也会得到有效的保持。

相反,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较差,那么股东对公司的信任将会降低,股东间的利益争夺也会变得更加激烈,股权集中度也会得到很难的保持。

同时,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的盈余持续性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盈余持续性是指企业能够持续获得正常的盈利水平的能力。

如果内部控制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公司的稳定经营将得到有效的保障,企业的盈余持续性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反,如果内部控制质量较差,那么公司的稳定经营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企业的盈余持续性也会得到降低。

除此之外,内部监督机构的设置也是影响内部控制质量和股权集中度的重要要素之一。

如果一个公司在内部控制上设立了独立的审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机构,那么这些机构会为股东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信息,从而增加股东对公司的信任。

相反,如果一个公司在内部控制上缺乏独立的监督机构,那么最大股东的行动将会受到更少的监督和控制,股权集中度也会更容易受到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
在现代企业制度之下,经营权和所有权相互独立,这样一来委托代理关系应
运而生,然而在信息方面,由于管理者们能够掌握到更多的公司信息,这样便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管理者们就很有可能利用这一优势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来达到他们想要的某种目的。

盈余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运用会计的政策和方法来进行盈余的操纵;与之不同
的是真实盈余管理,它主要是以构造真实的交易活动来实施盈余的操纵。

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管理者们根据资本市场监管环境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

已有研究表明SOX法案实施后,监管人员和审计人员更容易发现应计盈余管理,而相对隐蔽的操控销售和生产等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不容易引起审计人员的注意[1]。

真实盈余管理更大程度的影响企业的生成、经营、投融资等系列活动,
对企业管理造成的风险也最大。

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管理层陆续从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这是因为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来操纵盈余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2008年和2010
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陆续出台,对促进了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得以提高。

从此,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公司治理和治理机制又是影响内部控制制定和完善的关键节点,
因此,股权结构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股权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着委托代理的监督效果,所以公司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内部控制的效率。

股权结构包括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本文以股权集中度为研究对象。

股权集中度和内部控制是真实盈余管理的重要方面。

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之间会有怎样的内部联系?这种联系会不会是影响内部控制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研究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期望能够找出真实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

本文以沪深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2012年-2016年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

结果表明:(1)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显著降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显著影响了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效
果;(2)相对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内部控制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比股权集中度较低的公司更为显著。

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本文的相关政策建议,并叙述了本文研究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