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讲解

合集下载

“顺乎世界潮流”

“顺乎世界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教材分析本专题系统讲述了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时期,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追求思想解放和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西方国家以坚实的政治保障、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人“唯我独尊”、“天朝上国”的精神支柱受到极大冲。

面对着千年未有之奇变,一些有识之士站在时代的前列,睁眼看世界,深刻反省,寻求救国救民之策,涌现出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时代的弄潮儿,正是这些先进的中国人不懈地的追求推动着近代中国从器物——制度——思想艰难地发展,古老中国在痛苦中渐渐融入浩浩荡荡的世界近代化洪流中去。

《顺乎世界之潮流”》是本专题第一节内容,在世界近代化大潮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也随之发生巨变,以林则徐、魏源走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迈出了“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步,提出了一套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自强御侮、治国安邦之策,引导着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中国人的西洋观发生了重大改变。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制度的落后,于是试图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中国资产阶级阶级维新思想应运而生。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探索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希望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由此引发了一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这是一场救亡运动,也是一场政治变革,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戊戌变法虽然有流血牺牲之壮烈,但最终没能改变中国的面貌,在改良和革命的争论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二、自主学习(一)填空: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在他的主持下,《四洲志》、《华事夷言》相继问世,《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书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梁启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谭嗣同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的进化论观点增强了无数志士仁人救亡图存的信心。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2022-2023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2022-2023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特点: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 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3、代表:李大钊 A、1918年7月《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1918年10月《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1919年5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第一次在中国比较系统地
介绍马克思主义) D、在北大、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课程
3.评价 (1)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 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为洋务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3)局限: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未进行实践。
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等 3、主张(或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4、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5、主要活动: 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同:(目的) 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
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 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
课堂总结:
中国近代前期的先进思想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 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和发展 的,围绕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①变法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 ②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3.作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2)是爱国的 ——挽救民族危机 (3)是进步的 ——走资本主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 (4)具有启蒙作用 ——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5)利于传播资级革命思想
思想方面:启蒙思想传 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袁世凯在文化域 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PPT教学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PPT教学课件
材料2: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 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 原,其在此乎?
评价:
——德国首相俾斯麦
①将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②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注定了它的破产,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8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 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 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 财的是清政府
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加深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9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较表
时 间
1863—1894
企业数
119
资金额(万元)
4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序》 材料二:“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序言》
1.魏源《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表明了他们 (抵抗派)怎样的目的?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严复 译《天演论》 译 《原富》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①宣扬“物竞天择, ②变法图存、兴民权、 适者生存”的生物 设议院, 进化论思想‘宣传
社会进步理论;② 国家属于人民。
共同 主张 影响
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13
【难点突破: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

第一课_“顺乎世界之潮流”(优质课件)

第一课_“顺乎世界之潮流”(优质课件)

革 命 政 党 思 想 论 战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纲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领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报》
要不要 推翻清 政府
要不要 建立共 和政体 要不要 改变封 建土地 制度
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新 民丛报》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目的)
一个主题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的潮流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 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 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 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 “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向西方学习
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
维新派主张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制度改 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
爱国救亡运动、资 本主义改良运动
抉择—资产阶级革命派
走 向 共 和
孙 中 山
三、走向共和
1、背景:
⑴维新运动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 ⑵《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侵 华的工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 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物质和阶级基础) ⑷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 勃兴起。(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个阶段
器物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 强。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位: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 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 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 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 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 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 大。
近 一个主题 救亡图存


国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

想 解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放 历程特点: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林则徐、魏源、康 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
1898年刊行的《孔子改制 考》,着重宣传孔子“托古改制” 思想,在书中,康有为把孔子尊 为“托古改制”的教主,把“六 经”说成是孔子“托古改制”范 本。这样康有为用以证明自己的 变法主张,不但没有违背孔子的 遗教,而且是孔子改革思想的真 正继承者。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根据上述材料和前面所学知识,比较维新派与革命 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内容、目的)
▪ 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 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 ▪ 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
(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第一个资 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明确提出了政治主 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结论
如何顺应潮流并抓住机遇?个人和企业如何在顺乎世界中立足?为您提出宝 贵的建议和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考文献
引用的相关文献及数据来源。深入了解顺乎世界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
《顺乎世界之潮流》PPT 课件
欢迎来到《顺乎世界之潮流》的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顺乎世界的概念、 全球化的趋势和顺乎世界的发展现状,以及顺乎世界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趋势。让我们一起探索顺乎世界的魅力吧!
概述
什么是顺乎世界?为什么需要顺乎世界?本节将解答这些问题并介绍潮流的 定义和意义。
全球化趋势背景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趋势预测。探索全球化的背景和影响。
顺乎世界的发展现状
顺世界的总体发展现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顺乎世界对国际关系的影 响。了解顺乎世界的发展和影响力。
顺乎世界的优势和挑战
顺乎世界的优势是什么?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探讨顺乎世界的优势、挑战 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思想文化史(三)顺乎世界之潮流

思想文化史(三)顺乎世界之潮流

第8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一、“器物"层次1、抵抗派(19世纪四五十年代)——师夷长技术以制夷(1)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主要内容意义林则徐《四洲志》介绍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政治概况等内容;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开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向西方学习之先河《华事夷言》主要是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魏源《海国图志》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方列强的侵略。

(3)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背景与原因①意义: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近代中国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②局限:理论体系不完整,未能付诸于实践;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

2、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体西用(1)代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2)含义在坚持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的基础上,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以求富国强兵。

(3)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实践①创办军用和民用工业②派遣留学生③筹划海防(5)结果:以失败而告终(6)评价①进步性:冲击了保守观念,传播了西学;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②局限: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仅限于器物层次。

3、抵抗派与洋务运动思想主张的异同比较1、改良派(19世纪90年代)——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①政治:甲午战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③思想:早期维新思想(2)目的:变法图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3)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5)评价①意义: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动;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提高了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热情;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第一章:认识世界潮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潮流的定义和特点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1.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潮流的概念和定义分析世界潮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探讨世界潮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世界潮流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世界潮流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二章:探索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位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地位和角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影响力和机遇2.2 教学内容:分析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地位和角色探讨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影响力和机遇介绍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地位和角色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影响力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三章: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一些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和方法3.2 教学内容:探讨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的重要性介绍一些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和方法分析具体的发展策略案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发展策略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策略3.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四章: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一些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探讨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的重要性介绍一些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具体的培养意识案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意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培养意识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顺应世界潮流的方法4.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五章: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一些应对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探讨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的重要性介绍一些应对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具体的应对挑战案例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应对世界潮流的挑战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应对挑战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应对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5.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六章: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全球化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特点6.2 教学内容:分析全球化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特点和趋势介绍全球化背景下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特点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七章:科技创新与world trends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分析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介绍科技创新领域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技创新领域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7.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八章:文化多样性与world trends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分析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介绍文化多样性领域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化多样性领域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8.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九章:可持续发展与world trends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探讨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介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典型世界潮流现象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世界潮流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9.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十章: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与挑战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使学生认识到未来世界潮流的挑战10.2 教学内容:分析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探讨未来世界潮流的挑战介绍应对未来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和策略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未来世界潮流的趋势和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世界潮流现象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应对未来世界潮流挑战的方法10.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和第七章中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潮流和科技创新与世界潮流的内容,需要重点关注全球化对世界潮流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在世界潮流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探究:如何看待林则徐、魏源所倡 导的新思想?
1)作为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他 牢一笼们方的,面思面带对想,现有启实鲜,迪明着放的人眼寰们时挣球代脱,变去闭化关重锁新的国认印的识记
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一2)方但面是又他保们都留是着地浓主厚阶级的知封识建分纲子,常色彩
因此,他们的思想具有有保存和维护封建 统治作用。
中共“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

1、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出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2、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
大 思想文化层面的过程;
特 3、从学习西方到“以俄为师”的转变,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 导语
点 主动选择的过程。
4、学习西方思想的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过程,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 洲志》、《华事夷言》等;
③仿制西方战舰;
林则徐 (1785—1850 年),福建侯 官(今福州)人
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 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 学习西方的先河。
(2)魏源
突出贡献 A.《海国图志》 B.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 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 以制夷而作。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8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
民族危机严重;变革意识;接触西方较早,认识到西方某 些方面的进步与先进;经世致用思想;社会矛盾尖锐等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雾派里;看顽花固派)
(一)抵抗派·萌发新思想
——“睁眼看世界”
1、背景(原因):
(1)清朝腐朽;
(2)西方侵略;
维新派:倡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 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四 学 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 地主阶级学“器物”(先进科技)
个 习 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学“制度”
阶历 段程
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 中国人是一个奇怪的民族,他们对一切变革都很冷 漠。 ——戈登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 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 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 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 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 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 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 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海国图志·序》
《海国图志》的地位如何? 魏源为何要编这本书?
魏源贡献之二——师夷长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兵法。”
——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
a.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 战胜敌人。
b.长技? 军事武器及技术 C.观念发生的变化? 鄙夷到师夷
3、意义
①积极: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迈出了向西方 学习的第一步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师夷长技 以制夷
维新(改良)思想 民(主三共民和主思义想)民学主思科想 新民马主列主主义义革(命毛时泽期东思想)
洋务思想(中体西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过渡 时期
1840
(3)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4)在抵抗侵略的过程中,地主阶级的开明人物最先认识到西 方坚船利炮的威力 (直接原因)
2、代表人物及思想 (1)林则徐——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这两本书分别 有怎样的历史 地位和价值?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见,书打探上西)方情报;

国 义联

和军 亥
团侵 革
运华 动战


新文化运中共成立
国 民 大 革 命



日本侵
华土地革战抗日争 命战


资本输出为主运动商品输出为辅
解中 放华 战人 争民
共 和 国 成 立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
专题内容分析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四大特点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与繁荣, 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地主阶级
(
三 个 阶 级
)
学 习 者
资产阶级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始终伴随论战。
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 抵抗派 洋务派
新思想的 洋务运动 萌发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新文 维新派 革命派 化运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动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师夷长技 以制夷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 自强
”君主立 宪制
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民主科学 马克思 新道德 主义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历史现场】 《海国图志》的遭遇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 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 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 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 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 左右。
1860
1900 1910 1919
1949


边 中甲



战三 太平次天
争元 里
国运鸦动 片


先进中国人不断抗争和探索引领中国 英

疆法 危左 战 机宗 争 洋务棠收运动
复 新 疆
走上列艰强难侵而华深又给重伟大中的的华灾民民难族族复带兴之来路 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戊戌变法午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
②局限:对西学认识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实践
• 火轮者,至拙之船也,洋船者,至蠢之器也。 —— 王闿运
•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善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 在历技史艺每。前进—一—步倭,都仁是何等的艰难,
• 中思国维人定心势有一旦万形不成可,能是者何,等的一难闻以修改造变铁。路、电报、痛 心疾首,群起阻拦,至有以洋人机器为公愤者。 — —郭嵩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