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
高考历史复习一轮课件_必修三_顺乎世界之潮流
2.仿行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时间: 甲午战后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 主张: 实行君主立宪 活动: 戊戌变法
结局: 失败
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1.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提 倡新学、兴民权,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 进了人民的觉醒。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 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激发了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热情。 4.直接推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A 康梁对法国启蒙思想的了解有限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 康梁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6、在中国近代,西方的思想学说并没有成功的改造中 国社会,这是由于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B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掠夺本性 C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 苏俄社会主义的反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整体感知:
中国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 危机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抉择。 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代表 不同的阶级,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提
出了挽危机的思想主张。
总体认知: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二、新文化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堂探究: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 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 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请回答:1.“亡灵”指什么? 2.这说明了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1.“亡灵”指孔子 2. 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相结合 3. 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客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考点08 顺乎世界之潮流-【高考无忧】2021年浙江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课件
郑观应和《盛世危言》
王韬和《循环日报》
维新变法思想的实践: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4、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1)动员指导维新变法运动。 (2)提出挽救民族危机,是爱国的。 (3)主张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进步的。 (4)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冲击旧文化,
具有启蒙意义。 (5)批判封建制度,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
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二)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1、背景 (1)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改良道路受挫 (2)《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谭嗣同的主要思想主张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谴责君主专制是“大盗”, 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4)严复的主要思想主张
理论宣传贡献会
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法则
的支配,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严复
梁启超 谭嗣同
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为什么转向制度层面的学习?
一、学习西方的“器物”: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一)鸦片战争前后新思想的萌发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国势渐趋衰落,矛盾日益尖锐;知识分子远离社会现实, 沉浸天朝迷梦 (2)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不同文明的碰撞
2、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1)林则徐
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报,先后编辑《四洲志》、 《华事夷言》等书籍,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思考: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原因: (1)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四 “顺乎世界之潮流”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想的“新” 1.林则徐、魏源等敢于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睁眼看世界”。 2.他们敢于抛弃陈腐观念,承认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先进,主张“师夷长 技”,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3.首开“向西方学习”之风气,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对后世思想产生了重大影 响。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但主要停留在军事技 术层面,而且没有完全付诸实践。
——《复兴之路》
思维交互: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 并论证“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这一观点。
提示: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出现;西学东渐,使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 习的新思想;晚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想进一步发展。 论证: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奉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魏源 等人认识到西方在军事技术上的先进,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 夷”的思想,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极大冲击,体现出一种叛逆性。
6.影响: (1)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2)提出通过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_爱__国__主__义__激情。 (3)要求建立_君__主__立__宪__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4)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 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具有_启__蒙__意义。
材料三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 子……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 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
“中国历代的考试制度……合乎平民政治”“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 一种很好的制度”;“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 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
第一轮第三册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3、实践结果:进行百日维新,因慈禧太后发 动“戊戌政变”而失败。
光绪帝被囚禁之地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林 旭、杨
锐、 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
4、维新变法思想在 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具有爱国性:以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 动员和指导了爱国救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进步性:改革封建制度,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 主义; 启蒙意义: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 世界,追求新思想,倡西学,特别是进化论和资 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传播,促进人民觉醒,是近 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客观上有利于革命 思想传播。
二、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清政府在面临内忧外患(列强侵略 和太平天国运动) 2、主要思想: 中学为体:坚持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 作为国家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近代科技,维护清王朝统 治。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挽救清政府统 治。 3、实践结果: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甲午战争失败,宣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思想破产。原因:其学习只是局限于西方器物 文化。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
三.维新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背景:维新思想发展原因
(1)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深重。 (2)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维新:
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
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代 表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主 张 共同点
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 康有为 论,用进化论观点论证 君主立宪制符合潮流。
⒈反对君主 专制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 ⒉主张君主 梁启超 必然,宣传民权学说。 立宪制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 ⒊变法图存 谭嗣同 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⒋发展资本 主义
2020部编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ppt课件
一、巨炮下的震撼——睁眼看世界
• 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 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
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 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 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 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探究:如何看待林则徐、魏源 的思想?
1)作为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一他方们的面思带想有,鲜启迪明着的人时们代挣脱变闭化关的锁印国的记
牢笼,面对现实,放眼寰球,去重新认识 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一方2)面但又是保他们留都着是浓地厚主阶的级封知建识纲分子常,色彩
因此,他们的思想具有有保存和维护封建 统治作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 【史料补充】 洋务运动,又称中封自学建强为制运体度动:和,儒坚是家持指纲中1常国9世名的纪60至90年代
清政府在面临内忧外患(列强侵教略作和为太国平家天的国根运本功。)的形势下,掀 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自西救学改为良用运是动采。用洋西务方派近主要成员有奕 欣、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代左科宗技棠,等挽人救。清他王们朝“。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为主导思想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北洋、 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同时发展近代教育,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无产阶级(1919五四后) 传播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对比中西方近代前夕的历史,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 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 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据你所知说说明清时期: •大臣见到皇帝该怎样?说明什么? •一位商人经商积累了资金,他将会投资于什么? •一位商人想远涉重洋去英国贸易,可能吗?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复习教案(5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复习)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认识和掌握财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2)经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过要点叙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期间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指引学生正确评论历史人物。
(2)“情境—体验 -研究 -感悟”教课模式。
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讲堂教课,教师创建详细的情形,指引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虑、合作学习、逐渐研究。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近代中国人民敢于面对现实、突破樊篱、放眼全世界、研究救国之路的开辟精神与创新勇气,建立为复兴中华,勤苦念书,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
(2)体悟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样因素在经济全世界化的时代背景之中,不论任何个体、任何民族或任何国家都没法在自我隔断中实现一支独秀,进一步养成开放的学习心态与世界意识。
【教课要点】: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思想和财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主张【教课难点】林则徐、魏源思想和财产阶级维新思想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教课方案】学生看书填写一、前驱者研究的历程(知识梳理)阶门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作用层次级地主教充完美,因是复,先学生稳固基。
基本形成知框架。
二、先者的窘境和努力(史感悟)通原三个史,探中国思想革展及影响。
【史 1 】《海国志》的遭受据 ,当国内有士百万余人,有能力此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但是却极罕有人真地和会中的深刻内涵。
相反,多保守的朝廷官吏的声却迎面而来, 更有甚者主将《海国志》付之一炬,在他眼中无疑成了一本犯上作乱的籍。
受到无端非的《海国志》最在国内的印刷数有千册左右。
——周英杰 :《 <海国志 >的孤寂与荣光》佐久象山(日本有名新思想家)在到《海国志》“以夷制夷”的主后,不由拍案感触:“呼 ! 予与魏 ,各生异域 ,不相姓名 ,⋯⋯而其所亦有暗合者,真可国外同志矣!”在魏源思想的引下,佐久象山在思想上了从排挤西方人到展与西方的关系的重要化,他主从全世界的形出思虑日本的方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考点46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考点46 顺乎世界之潮流考纲考情一、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b)1.林则徐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华事夷言》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这些书籍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
书中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微点拨 地主阶级三个派别对西学的态度及目的二、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b)1.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托古改制)。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3)严复:1898年,翻译的《天演论》出版。
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
其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守旧不变、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2.影响: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1)维新思想是爱国的——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2)维新思想是进步的——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微点拨康有为采用“儒表西里”“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维新思想,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托古改制”体现了康有为思想的灵活性、策略性和妥协性。
三、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出现的背景加试——(c)1.民主共和思想(1)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人民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讲 “顺乎世界之潮流”
1.(2013·重庆·7)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
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
”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
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演论》D.《资政新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据材料信息可知书中提供了抵御外侮的方法,而且这一方法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此可知这部著作应该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四洲志》中没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天演论》主要讲述生物进化理论,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资政新篇》虽是中国人提出的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其中没有提出抵御外来侵略的方法。
因此符合题意的是B 项。
2.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
”这一观点意在说明()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的忠实代表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基本属于旧时代范畴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林则徐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林则徐维护旧时代的意义,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其思想主张基本属于旧时代范畴。
3.(2013·福建·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
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
评论认为《劝学篇》()A.顺应时代潮流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据题干中“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可知是认为《劝学篇》顺应时代潮流,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因此正确答案选A。
高考历史人民江苏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四 第30讲“顺乎世界之潮流”
想的内容及评价
文化冲突与整合;注意本讲知识与中国同一
2.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 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 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时期政治史、经济史的横向联系。 3.从热点角度看,西学东渐部分,应注意一些 思想家的周年纪念。
考点一 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
1.背景 (1)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 (2)读书人与统治者沉浸在“_天__朝__上__国__”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解析 据材料“以中国之伦理纲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和“中国遗其体而求 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可知两 者都认同向西方学习,故 A项正确,不合题意;两者都认同向西方学习,洋务思潮 和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前者是洋 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后者是对洋务运动的批评,故C项正确,不合题意;后者认识 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看到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早期维新派提出 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不合题意。 答案 B
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解析 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郭嵩焘“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 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的确超越了“1876年”的主流思想,故C项正确。 虽然郭“常写信给李鸿章”,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故A项错误;“劝 其扩大留学范围”,报告日本“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并不等于 推崇西方体制,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 动势力公开勾结,一位驻外使节的人事调整并不能说明“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 化”,故D项错误。 答案 C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人民必修3
3.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初步实现 1912年1月1日,_中__华__民__国_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 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
♨温馨提示:中国向西方学习,争取资本主义近代化的 过程,大体经历了器物技艺——社会制度——文化心理三个层 次的依次递进;或者说,经历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渐 递进。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 近代化的序幕,A项错误;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 长技以制夷”,B项错误;D项指的是辛亥革命。
答案:C
走向共和
1.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兴__中__会____”的秘密誓词中, 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答案:B
维新变法思想 1.产生背景
(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师夷长 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__务__运__动__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 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成为康、梁资产阶级维新 思想的先声。
(3)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 的壮大,为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2010·佛山二模)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学习中国近代 史后,画了一幅漫画(见右图),你认为该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 是( )
A.鸦片战争前 B.19世纪四十年代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19世纪九十年代
解析:注意图中的文字“经学难抵洋枪洋炮”,说 明了鸦片战争后萌发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指鸦片战争是 中国国门被打开,封建主义难以抵挡西方资本主义的进攻。 答案为B项。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3.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7.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8.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的:⑴直接目的:
⑵根本目的:
3、代表人物:
4、实践:洋务运动
三、维新思想
1、背景:
2、目的:⑴直接目的:
⑵根本目的:
3、实践:
四、民主共和思想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效果上,没有形成向西方学习的强大思潮,只局限于统治阶级上层少数人;
实践上:没有进行一定规模的政治实践;
活动的特点:维护封建统治,因而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
备注
第2页共4页
【课堂检测】
1.阅读以下当时人们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2、目的:⑴直接目的:
⑵根本目的:
3、代表人物及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轮复习 顺乎世界潮流ppt课件
⑵为19c90年代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作了思想理 论上的准备。
——缺陷: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最更新版没整理有ppt 付诸实践。
16
二、资产
阶级的探 索(一—)—、政 治(资产2制)阶度维级新思想的成熟——维新变法:
1维、(新背1派)景—政:治: —君主立
宪: 1(9世2)纪经末,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最新版整理ppt
1
一、专题基础知识梳理
一个目标
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富强
一个主题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最新版整理ppt
思想文化
2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
地主阶级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资产阶级
维新派: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 革命派: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最新版整理ppt
8
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 世界的第一人?
(1)收集西方国家的信息 ; (2)编译西方的书籍和报纸 ; (3)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立新式海军 的主张。
最新版整理ppt
9
一、地主 阶级的探
(索物(代二表—1))人—地、物器主阶级抵抗派
(及1其)林思则想徐 主①张代:表作:《四洲志》。。。《华事夷言》。。。
器物 制度
资产阶级 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 民主和科学 思想
无产阶级(1919五四后) 传播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最新版整理ppt
3
考点1 “顺乎世界潮流”
考试说明:
1、新思想的萌发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的《海国图志》 2、维新思想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共49页文档
Hale Waihona Puke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谢谢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人民一轮复习强化作业精炼:第讲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选择题1.(2013·珠海模拟)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等信息可以排除A项,再根据“最初觉醒”,应指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新思潮萌发,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2013·海安中学模拟)“故自昔惟意大里亚足以纲纪西洋。
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
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
”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A.重视商业D.重视宗教的作用C.重视军事实力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魏源的记述,可以看出英吉利的发展得益于“不务行教而专行贾”,这说明了商业的重要性,故选A。
3.(2013·天津新华中学)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
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学。
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
”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A.林则徐B.郑观应C.张之洞D.康有为[答案]C[解析]“信奉儒家”“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应该是指地主阶级改革家即洋务派代表张之洞。
林则徐并没有创办“现代化事业”。
4.(2013·陕西西安一模)1921年《学艺杂志》之《文学与国家关系》一文中写道:“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不可也。
数典而忘祖,舍田而耘,立见其败。
2013年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
②作用:为当时的
抗英斗争
提供了参考。
2.魏源: 海国图志 ①魏源:编撰《 》, 师夷长技以制夷 阐述“
” 的思想。
②意义:迈出了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
高三历史组马洪亮
考点梳理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考点梳理3: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及主张 孔子改制考 》, 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 打着
②梁启超:发表《 变法通议 》,主张 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 君主立宪 ;认为变法是历史的必然。
③严复:翻译《天演论 》,用 生物进化 理论宣传维新思想。
2、历史作用: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请回答: (1)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语言体现了作者这样的精神? 西方的军事技术比中国先进;探索、爱国、勇敢等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含义是什么,目的是什 么?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长处抵御西方侵略; 维护清朝统治;
高三历史组马洪亮
史料研读3: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译著数量之巨、种类 之多、范围之广,为所罕见。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和顽固守旧 的社会风气,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最大 历史功绩 ——《中国通史》 材料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 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陈独秀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
高三历史组马洪亮
材料三:林则徐在广州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 学,引进西方的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 技熟、胆壮、心齐”的新式水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 剧,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2)读书人大多埋头在经书中,远离社会现实。统治者 也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3)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批满怀爱国热忱 和经世之志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 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二、维新变法——学西方君主立宪制
1、背景:
(1)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 的狂潮,使民族危机加重。 (2)洋务运动的开展,使早期资产阶级维新 思想产生,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 (3)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使民族资产阶级 力量不断壮大,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 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维新: 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重要著 作,1898年刊行。该书指出孔子以前 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 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 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把 孔子奉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 功了。皇帝是旧中国地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 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fú )《中国近代史》
4、影响
(1)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 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指导了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 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口号;形成“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教训: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昭示着洋务运动 的失败,同时也说明了地主阶级由于自身阶级的 局限性,使其无法引导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林则徐(1785 年—1850年)
《华事夷言》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 看法
林则徐开近代中国由爱国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 养兵练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 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
“(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 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 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 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1842年5月1日,大清帝国道光皇帝在北京收 到浙江前线的一封奏折,据说可以审讯俘虏 了。于是道光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咭(英吉利)距内地水程,据称有七万里, 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
李鸿章 师夷长技以自强 目的: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上师尧舜三代, 外采东西强国,立 宪法,开国会,行 三足鼎立之制,则 中国之治强,计日 可待。” “时诸侯皆祭天 地,孔子定为天子 祭天地。”
康有为(1858~1927)
近代中国思想 家,资产阶级改良 派代表人物。曾先 后七次上书光绪帝 请求变法维新,以 挽救民族危机。领 导“百日维新”这 一政治改革运动。 主张由光绪亲政, 实行西方式的君主 立宪制,反对用暴 力革命。 维新变法第一人:康有为( 1858~1927)
三、走向共和——学西方共和制
1、共和方案提出的背景 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在中 国的受挫 ⑵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
2、民主共和思想的代表人物 孙中山 章太炎
邹容
三、走向共和
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
(1)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
之恨。‛ 谭嗣同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
三、走向共和——学西方共和制
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 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 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 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 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 一个高明的医生,但后 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 所济有限‛,而‚医国‛ 比‚医人‛更重要。从 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 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归纳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 西方富强的深层 原因,自由是最 基本的价值,西 方所说的民主是 捍卫自由的一种 手段。”
中国第一启蒙思想家
4、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 (1)维新思想是爱国的。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强烈的爱国 主义激情。 • (2)维新思想还是进步的。维新派要改革封建制度,建立 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 意义。 • (3)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 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 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的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 启蒙意义。 • (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 革命思想的传播。
必修Ⅱ: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 1课
导语
顺乎世界之潮流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耐寻味的历史细节——千年未有之变局
谭嗣同
介
严
复
介
特点: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
洋务派观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
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 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 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 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何以推为一国之 主?” “该国制造鸦片卖与中国,其意但欲图财, 抑或另有诡谋?”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当时的中国处于一种 怎样的状态?
以天朝大国自居,夜郎自大,闭目塞听,愚 昧无知而又固步自封,不愿与先进的西方文化进 行交流,导致国力越发衰微。
一、睁眼看世界——学西方先进技术
三个阶段
器物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制度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 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必修Ⅰ: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早期维新思想
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代表人物:王韬 、郑观应
主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 主立宪制;
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办新式学校。 评价: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②没有付诸实践。
3、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思 想 主 张 人 物 康有为 ①1898年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
1894年兴中会誓词“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 立合众政府”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2)共同理想: 邹容《革命军》 (3)确立: 1905年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 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4)传播: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5 )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
同盟会 纲领
三民主义
具体主张
暴力推翻清王朝
革命 理想
独立 民主
富强
驱除鞑虏 民族主义 恢复中华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权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民 (政治革命) 主共和国 核心 民生主义 核定地价,国民
(社会革命)
共享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时间: 1905—1907年
阵地: 《新民丛报》(维新派)——《民报》(革命派)
2、睁眼看世界的倡导者
代表 林则徐 魏源 著作 《四洲志》 《海国图志》 评价 近代睁眼看 世界第一人 器物 技术 特点
地 主 阶 级 抵 抗 派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1)主动了解外国情况,重视收 集西方信息; (2)组织编译西方书报,如《四 洲志》、《华事夷言》等。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 世界地理志。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 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 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 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 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西学东渐‛
向西方学习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变法中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 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 了103天的变法维新,宣告失败。 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当时的中国,资产 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维新派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
林则徐、魏源
(地主阶级抵抗派)
维新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相同
学西方的 根本目的 学西方的 内容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
国家富强。
地位: 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意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
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评价
(1)进步性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社会历史 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他们开一代风气之先河,成为近代 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对于后人探索救国之 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2)局限性 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没有也不可能冲破封建 主义的藩篱。向西方学习是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