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维新变法——学西方君主立宪制
1、背景:
(1)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 的狂潮,使民族危机加重。 (2)洋务运动的开展,使早期资产阶级维新 思想பைடு நூலகம்生,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 (3)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使民族资产阶级 力量不断壮大,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 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维新: 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
三个阶段
器物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制度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 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必修Ⅰ: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之恨。‛ 谭嗣同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
三、走向共和——学西方共和制
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 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 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 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 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 一个高明的医生,但后 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 所济有限‛,而‚医国‛ 比‚医人‛更重要。从 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 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谭嗣同




特点: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
洋务派观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
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 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 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 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
国家富强。
地位: 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意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
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评价
(1)进步性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社会历史 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他们开一代风气之先河,成为近代 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对于后人探索救国之 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2)局限性 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没有也不可能冲破封建 主义的藩篱。向西方学习是肤浅。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 剧,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2)读书人大多埋头在经书中,远离社会现实。统治者 也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3)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批满怀爱国热忱 和经世之志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 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必修Ⅱ: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 1课
导语
顺乎世界之潮流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千年未有之变局
“(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 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 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 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1842年5月1日,大清帝国道光皇帝在北京收 到浙江前线的一封奏折,据说可以审讯俘虏 了。于是道光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咭(英吉利)距内地水程,据称有七万里, 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
林则徐(1785 年—1850年)
《华事夷言》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 看法
林则徐开近代中国由爱国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 养兵练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 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 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 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 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 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西学东渐‛
向西方学习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变法中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 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 了103天的变法维新,宣告失败。 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当时的中国,资产 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维新派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
林则徐、魏源
(地主阶级抵抗派)
维新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相同
学西方的 根本目的 学西方的 内容
归纳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 西方富强的深层 原因,自由是最 基本的价值,西 方所说的民主是 捍卫自由的一种 手段。”
中国第一启蒙思想家
4、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 (1)维新思想是爱国的。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强烈的爱国 主义激情。 • (2)维新思想还是进步的。维新派要改革封建制度,建立 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 意义。 • (3)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 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 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的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 启蒙意义。 • (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 革命思想的传播。
内容: A、要不要革命 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性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影响: 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 渐深入人心,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准备,壮大了 革命的阵营,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改良派在论战中角色的转变。 改良 保皇
三、走向共和——学西方共和制
1、共和方案提出的背景 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在中 国的受挫 ⑵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
2、民主共和思想的代表人物 孙中山 章太炎
邹容
三、走向共和
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
(1)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
三民主义
具体主张
暴力推翻清王朝
革命 理想
独立 民主
富强
驱除鞑虏 民族主义 恢复中华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权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民 (政治革命) 主共和国 核心 民生主义 核定地价,国民
(社会革命)
共享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时间: 1905—1907年
阵地: 《新民丛报》(维新派)——《民报》(革命派)
“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何以推为一国之 主?” “该国制造鸦片卖与中国,其意但欲图财, 抑或另有诡谋?”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当时的中国处于一种 怎样的状态?
以天朝大国自居,夜郎自大,闭目塞听,愚 昧无知而又固步自封,不愿与先进的西方文化进 行交流,导致国力越发衰微。
一、睁眼看世界——学西方先进技术
4、影响
(1)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 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指导了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 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口号;形成“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教训: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昭示着洋务运动 的失败,同时也说明了地主阶级由于自身阶级的 局限性,使其无法引导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李鸿章 师夷长技以自强 目的: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上师尧舜三代, 外采东西强国,立 宪法,开国会,行 三足鼎立之制,则 中国之治强,计日 可待。” “时诸侯皆祭天 地,孔子定为天子 祭天地。”
康有为(1858~1927)
近代中国思想 家,资产阶级改良 派代表人物。曾先 后七次上书光绪帝 请求变法维新,以 挽救民族危机。领 导“百日维新”这 一政治改革运动。 主张由光绪亲政, 实行西方式的君主 立宪制,反对用暴 力革命。 维新变法第一人:康有为( 1858~1927)
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 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
“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 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 不可制也。” “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 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 犹如鱼躺在干河上,白来送死”。 “大黄、茶叶、湖丝等类,皆中国宝贵之产。外国 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
5、结果
1894年,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听到《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领导了“公 车上书”,使得维新思想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1898年,面 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康有为第六次上书。光绪帝采 纳,颁布《定国是诏》, “戊戌变法”由此展开,但因顽固 势力反对,不久便夭折,史称“百日维新”。
2、早期维新思想
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代表人物:王韬 、郑观应
主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 主立宪制;
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办新式学校。 评价: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②没有付诸实践。
3、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思 想 主 张 人 物 康有为 ①1898年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 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西方的先进技术 爱国救亡运动 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走资本主义道路 西方的政治制度 爱国救亡运动、资 本主义改良运动
性质
①“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
孔子系易,以变易为义。‛ 康有为
②“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
③“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1)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3)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 定的关系。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变法改革。
“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 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 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不变亦 变……变则通,通则久”。 ——梁启超《变法通议》 ”朝士即有言西法者,不过称其船 坚炮利制造精奇而已;所采用者, 不过炮械军兵而已,无人知有学者, 更无人知有政者。自甲午东事败后, 朝野乃知旧法不足恃,于是言变法 者乃纷纷。 梁启超(1873~1929) —— 《戊戌政变记》
2、睁眼看世界的倡导者
代表 林则徐 魏源 著作 《四洲志》 《海国图志》 评价 近代睁眼看 世界第一人 器物 技术 特点
地 主 阶 级 抵 抗 派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1)主动了解外国情况,重视收 集西方信息; (2)组织编译西方书报,如《四 洲志》、《华事夷言》等。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 世界地理志。

维新变法理论 ②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 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托古改制)
梁启超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 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大胆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谴责专制君主是 ‚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封建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 决裂。 翻译《天演论》。宣扬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进化论)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重要著 作,1898年刊行。该书指出孔子以前 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 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 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把 孔子奉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 功了。皇帝是旧中国地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 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fú )《中国近代史》
1894年兴中会誓词“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 立合众政府”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2)共同理想: 邹容《革命军》 (3)确立: 1905年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 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4)传播: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5 )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
同盟会 纲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