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数学 基本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非常完整版题型训练+详细答案

【精品】小学数学 基本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非常完整版题型训练+详细答案
【精品】小学数学 基本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非常完整版题型训练+详细答案

基本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1)根据学习的“路程和=速度和 时间”继续学习简单的直线上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2)研究行程中复杂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3)通过画图使较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融合多种方法达到正确理解题目的目的

一、相遇和追及

(1)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

(2)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

???÷??÷?÷?????÷?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问题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问题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

二、在研究追及和相遇问题时,一般都隐含以下两种条件:

(1)在整个被研究的运动过程中,2个物体所运行的时间相同

(2)在整个运行过程中,2个物体所走的是同一路径。

例题讲解: 教学目标:

相遇与追及问题例题讲解:

例题1、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3.5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个城市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答:相遇路程等于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得到甲乙两地路程为:

(46+48)×3.5=94×3.5=329(千米).

举一反三:

两地间的路程有255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乙两车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解答:相遇时间是:255÷(45+40)=255÷85=3(小时),

所以甲走的路程为:45×3=135(千米),

乙走的路程为:40×3=120(千米).

例题2、大头儿子的家距离学校3000米,小头爸爸从家去学校接大头儿子放学,大头儿子从学校回家,他们同时出发,小头爸爸每分钟比大头儿子多走24米,50分钟后两人相遇,那么大头儿子的速度是每分钟走多少米?

解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速度和:3000÷50=60(米/分钟),

小头爸爸的速度:(60+24)÷2=42(米/分钟),

大头儿子的速度:60-42=18(米/分钟).

举一反三:

聪聪和明明同时从各自的家相对出发,明明每分钟走20米,聪聪骑着脚踏车每分钟比明明快42米,经过20分钟后两人相遇,你知道聪聪家和明明家的距离吗?

解答:直接利用公式:(20+62)×20=1640(米).

例题3、A、B两地相距90米,包子从A地到B地需要30秒,菠萝从B地到A地需要15秒,现在包子和菠萝从A、B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相遇时包子与B地的距离是多少米?

解答:包子的速度90÷30=3(米/秒),

菠萝的速度:90÷15=6(米/秒),

相遇的时间:90÷(3+6)=10(秒),

包子距B地的距离:90-3×10=60(米).

举一反三:

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36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4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12小时,问:两车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解答:要求两车的相遇时间,则必须知道它们各自的速度,

甲车的速度是360÷4=90(千米/时),

乙车的速度是360÷12=30(千米/时),

则相遇时间是360÷(90+30)=3(小时).

例题4、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甲车先行1小时,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5小时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解答:这题不同的是两车不“同时”.

求A、B两地间的路程就是求甲、乙两车所行的路程和.这样可以充分别求出甲车、乙车所行的路程,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48×(1+5)=288(千米),

50×5=250(千米),

288+250=538(千米).

举一反三:

(1)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77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1千米,乙车先出发2小时后,甲车才出发.甲车行几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解答:甲、乙两车出发时间有先有后,乙车先出发2小时,这段时间甲车没有行驶,那么乙车这2小时所行的路程不是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的路程,所以要先求出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的路程,再除以速度和,才是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的时间.

乙车先行驶路程:41×2=82(千米),

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路程:770-82=688(千米),

甲、乙两车速度和:45+41=86(千米/时),

甲车行的时间:688÷86=8(小时).

(2)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144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2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22千米,乙车先出发2小时后,甲车才出发.甲车行几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解答:甲、乙两车出发时间有先有后,乙车先出发2小时,这段时间甲车没有行驶,那么乙车这2小时所行的路程不是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的路程,所以要先求出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的路程,再除以速度和,才是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的时间.

乙车先行驶路程:22×2=44(千米),

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路:144-44=100(千米),

甲、乙两车速度和:28+22=50(千米),

与乙车相遇时甲车行的时间为:100÷50=2(小时).

(3)妈妈从家出发到学校去接小红,妈妈每分钟走75米.妈妈走了3分钟后,小红从学校出发,小红每分钟走60米.再经过20分钟妈妈和小红相遇.从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解答:妈妈先走了3分钟,就是先走了75×3=225(米).

20分钟后妈妈和小红相遇,也就是说妈妈和小红共同走了20分钟,

这一段的路程为:(75+60)×20=2700(米),

这样妈妈先走的那一段路程,加上后来妈妈和小红走的这一段路程,就是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

即(75×3)+(75+60)×20=2925(米).

(4)甲乙两座城市相距530千米,货车和客车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客车在行驶中因故耽误1小时,然后继续向前行驶与货车相遇.问相遇时客车、货车各行驶多少千米?

解答:因为客车在行驶中耽误1小时,而货车没有停止继续前行,也就是说,货车比客车多走1小时.如果从总路程中把货车单独行驶1小时的路程减去,然后根据余下的就是客车和货车共同走过的.再求出货车和客车每小时所走的速度和,就可以求出相遇时间.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以分别求出客车和货车在相遇时各自行驶的路程.相遇时间:(530-50)÷(50+70)=4(小时)

相遇时客车行驶的路程:70×4=280(千米)

相遇时货车行驶的路程:50×(5+1)=250(千米).

(5)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366千米的两个城市对面开来,甲列火车每小时行37千米,乙列火车每小时行36千米,甲列火车先开出2小时后,乙列火车才开出,问乙列火车行几小时后与甲列火车相遇?

解答:(366-37×2)÷(37+36)=4(小时).

例题5、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 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行3小时后乙车从B地出发,乙车出发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5千米.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求A B两地间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题目中写的“还”相距15千米指的就是最简单的情况。画线段图如下:

由图中可以看出,甲行驶了3+5=8(小时),行驶距离为:48×8=384(千米);

乙行驶了5小时,行驶距离为:50×5=250(千米),

此时两车还相距15千米,所以A B两地间相距:384+250+15=649 (千米)

也可以这样做:两车5小时一共行驶:(48+50)×5=490(千米),

A B、两地间相距:490+48×3+15=649 (千米)

举一反三:

甲、乙两辆汽车从A 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出发后2小时,两车相距141千米;出发后5小时,两车相遇.A 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公式“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中,对于速度不变的两车,“相遇时间”与“路程和”是一一对应的.如图所示

相遇

5小时的相遇时间与A B两地的距离相对应,

(5-2)小时的相遇时间与141千米相对应.

两车的速度之和是:141÷(5-2)=47(千米/时)

A B两地相距:47×5=235(千米)

例题6、两列城铁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一列城铁每小时走40千米,另一列城铁每小时走45千米,在途中每列车先后各停车4次,每次停车15分钟,经过7小时两车相遇,求两城的距离?

解答:每列车停车时间:15×4=60(分)=1(小时),

两列车停车时间共2小时,共同行驶时间:7-1=6小时,

速度和:40+45=85(千米),

两城距离:85×6=510(千米).

举一反三:

两列城铁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一列城铁每小时走40千米,另一列城铁每小时走45千米,在途中每列车先后各停车5次,每次停车12分钟,经过7小时两车相遇,求两城的距离?

解答:每列车停车时间:12×5=60(分)=1(小时),

两列车停车时间共2小时,共同行驶时间:7-1=6小时,

速度和:40+45=85(千米),

两城距离:85×6=510(千米).

例题7、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一个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甲机每小时行300千米,乙机每小时行340千米,飞行4小时后它们相隔多少千米?这时候甲机提高速度用2小时追上乙机,甲机每小时要飞行多少千米?

解答:①4小时后相差多少千米:(340-300)×4=160(千米).

②甲机提高速度后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160÷2+340=420(千米).

举一反三:

(1)南辕与北辙两位先生对于自己的目的地s城的方向各执一词,于是两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驾车同时分别往南和往北驶去,二人的速度分别为50千米/时,60千米/时,那么北辙先生出发5小时他们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两人虽然不是相对而行,但是仍合力完成了路程,(50+60)×5=550(千米).

(2)南辕与北辙两位先生对于自己的目的地S城的方向各执一词,于是两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驾车同时分别往南和往北驶去,二人的速度分别为50千米/时,60千米/时,那么北辙先生出发3小时他们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两人虽然不是相对而行,但是仍合力完成了路程,(50+60)×3=330(千米).

(3)两列火车从相距80千米的两城背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42千米,5小时后,甲、乙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因为是背向而行,所以每过1小时,两车就多相距40+42=82(千米),

则5小时后两车相距是:(40+42×5+80=490(千米).

(4)两列火车从相距40千米的两城背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40千米,5小时后,甲、乙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因为是背向而行,所以两车5小时后的距离是:(35+40)×5+40=415(千米)。

例题8、两地相距900米,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走,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100米,当乙到达目标后,立即返回,与甲相遇,从出发到相遇共经过多少分钟?

解答:甲、乙二人开始是同向行走,乙走得快,先到达目标.当乙返回时运动的方向变成了同时相对而行,把相同方向行走时乙用的时间和返回时相对而行的时间相加,就是共同经过的时间

乙到达目标时所用时间:900÷100=9(分钟),

甲9分钟走的路程:80×9=720(米),

甲距目标还有:900-720=180(米),

相遇时间:180÷(100+80)=1(分钟),

共用时间:9+1=10(分钟).

举一反三:

八戒和悟空两家相距255千米,两人同时骑车,从家出发相对而行,悟空每小时行45千米,八戒每小时行40千米.两人相遇时,悟空和八戒各行了多少千米?

解答:要求他们各行了多少千米,那么就必须知道他们行驶的时间:255÷(45+40)=2(小

时).

悟空:45×3=135(千米),

八戒:40×3=120(千米).

例题9、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行82米,乙每分钟行83米,已经行了15分钟,还要行多少分钟两人可以相遇?

解答:根据题意列综合算式得到:3300÷(82+83)-15=5(分钟),

所以两个人还需要5分钟相遇。

举一反三:

两地相距4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5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了吗?为什么?

解答:40+5=45(千米),(40+45)×4=340(千米),

340千米<400千米,

因为两车4小时共行340千米,所以4小时后两车没有相遇.

例题10、孙悟空在花果山,猪八戒在高老庄,花果山和高老庄中间有条流沙河,一天,他们约好在流沙河见面,孙悟空的速度是200千米/小时.猪八戒的速度是150千米/小时,他们同时出发2小时后还相距500千米,则花果山和高老庄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答:注意:“还相距”与“相距”的区别.

2小时孙悟空和猪八戒走的路程:(200+150)×2=700 (千米),

又因为还差500米,所以花果山和高老庄之间的距离:700+500=1200(千米).

举一反三:

两列货车从相距450千米的两个城市相向开出,甲货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同时行驶4小时后,还相差多少千米没有相遇?

解答:所求问题=全程-4小时行驶的路程和.

路程和:38×4+40×4=312(千米),

450-312=138(千米).

例题11、甲乙两人分别以每小时6千米,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向对方的出发地前进.当两人之间的距离是l0千米时,他们走了___________小时.

解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人一共走了30-10=20(千米),

一种是甲乙两人一共走了30+10=40(千米),

所以有两种答案:(30-10)÷(6+4)=2(小时)

或(30+10)÷(6+4)=4(小时)

举一反三:

(1)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50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距90千米?

解答:两车在相距4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距离逐渐缩短,在相遇前某一时刻两车相距90千米,这时两车共行的路程应为(450-90)千米.

即(450-90)÷(40+50)=4(小时).

当两车相遇后继续行驶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又从零逐渐增大,

到某一时刻,两车再一次相距90千米.这时两车共行的路程为450+90千米,

即(450+90)÷(40+50)=6(小时).

(2)两列火车从相距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42千

米,5小时后,甲、乙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两车的相距路程减去5小时480两车共行的路程,就得到了两车还相距的路程:480-(40+42)×5=70(千米).

例题12、甲、乙二人分别从东、西两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2小时后,两人相距54千米;出发5小时后,两人还相距27千米.问出发多少小时后两人相遇?

解答:根据2小时后相距54千米,5小时后相距27千米,可以求出甲、乙二人3小时行的路程和为(54-27)千米,即可求出两人的速度和:(54-27)÷(5-2)=3(千米),根据相遇问题的解题规律;相隔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可以求出行27千米需要:5+27÷9=8(小时).

例题13、甲、乙两地相距 240 千米,一列慢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行 60千米.同时一列快车从乙地出发,每小时行 90千米.两车同向行驶,快车在慢车后面,经过多少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火车长度忽略不计)

解答:追及路程即为两地距离240千米,速度差90-60=30(千米),

所以追及时间=240出30=8(小时)

举一反三:

(1)下午放学时,弟弟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步行回家.5分钟后,哥哥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也从学校步行回家,哥哥出发后,经过几分钟可以追上弟弟?(假定从学校到家有足够远,即哥哥追上弟弟时,仍没有回到家).

解答:若经过5分钟,弟弟已到了A地,此时弟弟已走了40×5=200(米);哥哥每分钟比弟弟多走20米,几分钟可以追上这200米呢?

40×5÷(60-40)=200÷20=10(分钟),哥哥10分钟可以追上弟弟.

(2)甲、乙二人都要从北京去天津,甲行驶10千米后乙才开始出发,甲每小时行驶15千米,乙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乙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甲?

解答:出发时甲、乙二人相距1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每小时都缩短15-10=5(千米),即两人的速度的差(简称速度差),所以10千米里有几个5千米就是几小时能追上.

10÷(15-10)=10÷5=2(小时),还需要2个小时。

(3)解放军某部先遣队,从营地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某地前进,12小时后,部队有急事,派通讯员骑摩托车以每小时78千米的速度前去联络,问多少时间后,通讯员能赶上先遣队?

解答:(6×12)÷(78-6)=1(小时).

(4)甲地和乙地相距40千米,平平和兵兵由甲地骑车去乙地,平平每小时行14千米,兵兵每小时行17千米,当平平走了6千米后,兵兵才出发,当兵兵追上平平时,距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解答:平平走了6千米后,兵兵才出发,这6千米就是平平和兵兵相距的路程.由于兵兵每小时比平平多走17-14=3(千米),要求兵兵几小时可以追上6千米,也就是求6千米里包含着几个3千米,6÷3=2(小时).

因为甲地和乙地相距40千米,兵兵每小时行17千米,

2小时走了17×2=34(千米),

所以兵兵追上平平时,距乙地还有40-34=6(千米)

例题14小明步行上学,每分钟行70米.离家12分钟后,爸爸发现小明的明具盒忘在家中,爸爸带着明具盒,立即骑自行车以每分钟280米的速度去追小明.问爸爸出发几分钟后追上小明?当爸爸追上小明时他们离家多远?

解答:

当爸爸开始追小明时,小明已经离家:70×12=840(米),

即爸爸要追及的路程为840米,也就是爸爸与小明的距离是840米,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路程差”,

爸爸出发后,两人同时走,每过1分,他们之间的距离就缩短280-70=210(米),也就是爸爸与小明的速度差为210 (米/分),

爸爸追及的时间:840÷210=4(分钟).

当爸爸追上小明时,小明已经出发12+4=16(分钟),

此时离家的距离是:70×16=1120(米)

举一反三:

(1)哥哥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哥哥每分钟走65米,弟弟每分钟走40米,有一天弟弟先走5分钟后,哥哥才从家出发,当弟弟到达学校时哥哥正好追上弟弟也到达学校,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解答:哥哥出发的时候弟弟走了:40×5=200(米),

哥哥追弟弟的追及时间为:200÷(65-40)=8(分钟),

所以家离学校的距离为::8×65=520(米).

(2)小明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回家,12分钟后小强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去追小明,结果在距学校1000米处追上小明,求小强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答:小强出发的时候小明走了50×12=600(米),

被小强追上时小明又走了:(1000-600)÷50=8(分钟),

说明小强8分钟走了1000米,

所以小强的速度为:1000÷8=125(米/分钟).

(3)小聪和小明从学校到相距2400米的电影院去看电影.小聪每分钟行60米,他出发后10分钟小明才出发,结果俩人同时到达影院,小明每分钟行多少米?

解答:要求小明每分钟走多少米,就要先求小明所走的路程(已知)和小明所用的时间;要求小明所用的时间,就要先求小聪所用的时间,

小聪所用的时间是:2400÷60=40(分钟),

小明所用的时间是:10-10=30(分钟),

小明每分钟走的米数是:2400÷30=80(米).

(4)一辆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开出5小时后,一辆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在甲乙两地的中点处快车追上慢车,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慢车先行的路程是:40×5=200(千米),

快车每小时追上慢车的千米数是:90-40=50(千米),

追及的时间是:200÷50=4(小时),

快车行至中点所行的路程是:90×4=360(千米),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360×2=720(千米).

(5)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到公园春游,每分钟走72米,15分钟以后,学校有急事要通知学生,派李老师骑自行车从学校出发9分钟追上同学们,李老师每分钟要行多少米才可以准时追上同学们?

解答:同学们15分钟走72×15=1080(米),即路程差.

然后根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可以求出李老师和同学们的速度差,

又知道同学们的速度是每分钟72米,

就可以得出李老师的速度.即1080÷9+78=192(米).

例题15、小强每分钟走70米,小季每分钟走60米,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背向走了3分钟,小强掉头去追小季,追上小季时小强共走了多少米?

解答:小强走的时间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季背向走的时间,另一部分是小季追他的时间,要求追及时间,就要求出他们的路程差.

路程差是两人相背运动的总路程:(60+70)×3=390(米)

追及时间为:390÷(70-60)=39(分钟)

小强走的总路程为:70×(39+3)=2940(米)

例题16、王芳和李华放学后,一起步行去体校参加排球训练,王芳每分钟走110米,李华每分钟走70米,出发5分钟后,王芳返回学校取运动服,在学校又耽误了2分钟,然后追赶李华.求多少分钟后追上李华?

解答:已知二人出发5分钟后,王芳返回学校取运动服,这样用去了5分钟,在学校又耽误

了2分钟,王芳一共耽误了5×2+2=12(分钟).

李华在这段时间比王芳多走:70×12=840(米),

速度差为:110-70=40(米/秒),

王芳追上李华的时间是:840÷40=21(分钟)

例题17、小王、小李共同整理报纸,小王每分钟整理72份,小李每分钟整理60份,小王迟到了1分钟,当小王、小李整理同样多份的报纸时,正好完成了这批任务.一共有多少份报纸?

解答:本题可用追及问题思路解题,类比如下:路程差:小王迟到1分钟这段时间,小李整理报纸的份数(60份),速度差:72-60=12(份/分钟).

此时可求两人整理同样多份报纸时,小王所用时间,

即追及时间是60÷12=5(分钟).共整理报纸:5×72×2=720(份)

举一反三: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向B地开出,甲每小时行38千米,乙每小时行34千米,开出1小时后,甲车因有紧急任务返回A地;到达A地后又立即向B地开出追乙车,当甲车追上乙车时,两车正好都到达B地,求A、B两地的路程.

解答: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甲开始追乙的时候两车的路程差正好是乙车已经行驶的2小时的路程,那么根据追及路程和速度差可以求出追及时间,

而追及时间正好是甲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由此可以求出A、B两地的路程,追及路程为:34CHENG52=68(千米),

追及时间为:68÷(38-34)=17(小时),

AB两地的路程为:38×17=646(千米).

举一反三:

小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小王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小李出发2小时,小王在小李的出发地点前面6千米处出发,小李几小时可以追上小王?

解答:小李2小时走:13×2=26(千米)

又知小王在小李的出发地点前面6千米处出发,

则知道两人的路程差是26-6=20(千米).

每小时小王追上小李15-13=2(千米),

则20千米里面有几个2千米,则追及时间就是几小时,即:20÷2=10(小时).

例题1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途中甲车出故障停车修理了3小时,结果甲车比乙车迟到1小时到达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解答;由于甲车在途中停车3小时,比乙车迟到1小时,说明行这段路程甲车比乙车少用2小时.可理解成甲车在途中停车2小时,两车同时到达,也就是乙车比甲车先行2小时,两车同时到达B地,所以,也可以用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来解答.

即:行这段路程甲车比乙车少用的时间是:3-1=2(小时),

乙车2小时行的路程是:40×2=80(千米),

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的路程是:50-40=10(千米),

甲车所需的时间是:80÷10=8(小时),

AB两地间的路程是:50×8=400(千米).

例题19、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同向而行,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已知甲车比乙车提前出发1小时,甲车的速度是96千米/小时,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甲车出发5小时后追上乙车,求A、B两地间的距离.

解答:由已知可求出甲、乙两车的追及时间,利用追及问题的公式求解.

追及时间为:5-1=4(小时),

追及路程为:(96-80)×4=64(千米),

AB两地间的距离为:96×1+64=160(千米)

举一反三:

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向同一个方向前进,摩托车在前,每小时行28千米,汽车在后,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4小时汽车追上摩托车,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根据题意,画出线段示意图:

追及地点乙地甲地

从图中可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就是汽车与摩托车所行的路程差.先求出汽车追上摩托车时,两车分别行驶的路程,再求出两地的路程,

即65×4-28×4=148(千米)

例题20、小明的家住学校的南边,小芳的家在学校的北边,两家之间的路程是1410米,每天上学时,如果小明比小芳提前3分钟出发,两人可以同时到校.已知小明的速度是70米/分钟,小芳的速度是80米/分钟,求小明家距离学校有多远?

解答:小明比小芳提前3分钟出发,则多走70×3=210(米).

两家之间的所剩路程是1410-210=1200(米),

两人的速度和是70+80=150(米),

所剩路程需:1200÷(70+80)=8(分钟)走完.

小明家距离学校70×(8+3)=770(米).

举一反三:

学校和部队驻地相距16千米,小宇和小宙由学校骑车去部队驻地,小宇每小时行12千米,小宙每小时行15千米.当小宇走了3千米后,小宙才出发.当小宙追上小宇时,距部队驻地还有多少千米?

解答:追及时间为:3÷(15-12)(小时),

此时距部队驻地还有:16-15×1=1(千米).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应用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过程)

相遇问题应用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甲城到乙城的公路长470千米。快慢两汽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4千米,;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2、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的是甲车每小时行的 1.5倍,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2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还相距2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A、B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走82米,乙每分钟走83米,已经行了15分钟,还要行多少分钟才可以相遇? 7、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8、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时哪辆车行的路程多?多多少?

9、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乙车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10、电视机厂要装配2500台电视机,两个组同时装配,10天完成,一个组每天装配52台,另一个组每天装配多少台? 11、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船每小时航行22千米,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甲船比乙船每小时多航行多少千米? 12、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436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对开,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甲车开出2小时后,乙车才出发,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3、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驶60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10千米。求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4、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2.5小时后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5、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3.5米,21天完工,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16、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1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237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浅谈小学数学中相遇问题的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中相遇问题的教学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小学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谈谈数学教学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应用的。 相遇问题是冀教版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四年级第一次接触行程问题的后,再次对行程类问题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的第二次教学。相遇问题是一个经典的行程问题,而行程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教学的难点,行程问题变化多端、数量关系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相遇问题的教学对于研究解决问题教学有典型意义。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形成二者之间的差异。因此,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总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形象问题过于抽象,正处于过渡时期的他们思想很不成熟,所以思考问题就会产生各样的不足,常常不能把相遇时间、地点及方向正确直观的表述出来。 本节课设计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如何辨析清楚行程问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将以前所学分裂状态的知识进行整合?我认为探讨这类课型的教学时,不妨放慢脚步,采用整体规划,分层推进,单元建模的方式,让学生细细品味行程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对行程问题的整体建构,以及对类似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建模。 一、整体规划问题教学,初步建构学生头脑的知识结构。 在小学阶段,行程问题是相当复杂的,有相向、同向、背向、有相遇、相离问题的形式,学生很容易混淆,错误频发,即使反复讲解,效果甚微。因此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先以一类问题为突破点,重点研讨,进而发散到其他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共性,区别差异,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方法,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是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可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应用题专项练习30题

相遇问题应用题专项练习30题 5.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还相距2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8、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时哪辆车行的路程多?多多少? 9、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乙车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10、电视机厂要装配2500台电视机,两个组同时装配,10天完成,一个组每天装配52台,另一个组每天装配多少台? 11、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船每小时航行22千米,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甲船比乙船每小时多航行多少千米? 12、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436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对开,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甲车开出2小时后,乙车才出发,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3、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驶60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10千米。求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4、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2.5小时后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5、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3.5米,21天完工,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16、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1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23 7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7、两地间的铁路长250千米。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8、两列火车从相距57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9、两城之间的公路长25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1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0、两地间的路程是245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1、两地间的铁路长250千米。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2.5小时后相遇。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2、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117米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13天打通。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23、两地相距33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4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 (1)开出后几小时相遇? (2)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3)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少行了多少千米? (4)开出后2.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4、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

第十八讲相遇问题 【知识概述】 行程问题是研究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运动的问题)指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温馨提示: — (1)在处理相遇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时二者发生关系那一时刻所处的状态; (2)在行程问题里所用的时间都是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非常重要); (3)无论是在哪类行程问题里,只要是相遇,就与速度和有关。 解题秘诀: (1)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运动方向(相向),出发地点(两地),出发时间(同时、先后),运动路径(封闭、不封闭),运动结果(相遇)等。 (2)要充分运用图示、列表等方法,正确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题意,迅速的找到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 ¥ 例1 东西两地相距60千米,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的速度比乙快10千米,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学大名师】由“甲每小时比乙快10千米”知,速度差是10 千米/时,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和为60÷3= 20(千米/时),因此,求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可用“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 解:甲(60÷3+10)÷2=15(千米) 乙15-10=5(千米) 答:甲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 例2A港和B港相距662千米,上午9点一艘“名士”号快艇从甲港开往乙港,中午12点另一艘“日立”号快艇从乙港开往甲港,到16点两艇相遇,“名士”号每小时行54千米,“日立”号的速度比“名士”号快多少千米 【学大名师】此题中的时间是用“时刻”替代的,只要把时刻转换成时间就简单了。换算的方法是: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解:“名士”号比“日立”号快艇先开时间: '

小学数学_相遇问题_有答案题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货车会比客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了30×2=6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车多行了60千米呢?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了80—60=20(千米),60里包含3个20,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3小时,A、B两地的路程只要用(60+80)×3就能得出。解:30×2÷(80—60)=3(小时) (60+80)×3=420(千米) 答.A,B两柏相距420千米。 练习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汽车每小行5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A、B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A每分钟行120米,B每分钟行80米。一段时间后,A离中点还有560米的路程,B离中点还有1040米的路程。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一列火车下午1时30分从甲站向乙站开出,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另一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乙站向甲站开出,当天下午6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 用第一列火车前1小时行的路程加上后来两列火车同时行的路程就可算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也可以用第一列火车行的路程加上第二列火车行的路程,得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一:60+60×2×(6—1.5—1) =60+420 =480(千米) 解法二:60×(6—1.5)+60×(6一1.5—1) =270+210 =480(千米) 答:甲、乙两站相距480千米。 练习: 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乘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艘宇宙飞船径直相向飞行,一艘飞船的速度为每分钟8千米,另一艘为每分钟12千米。 假设它们正好相距5000千米,那么在相遇前1分钟相距多少米? 3.甲、乙两飞机同时从北京和上海两地相对开出,并往返飞行。甲飞机每小时飞960千米,乙飞机每小时飞800千米。两飞机第二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行了360千米。求北京到上海的空中航线长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相遇问题最全版

实用标准文档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7.3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2千米,乙每小时走4.3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2、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6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4、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快车10小时可以到达乙地,慢车15小时可以到达甲地。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0千米,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5、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42.9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乙两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2.6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55.4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8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7、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62.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70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30千米。求A、B两城之间的距离? 8、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都骑自行车从A城同时出发,甲比乙每小时慢4千米,乙到B城当即折返,于距B城12千米处与甲相遇,那么甲的速度是多少? 文案大全

9、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1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1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再开3小时到达B地。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20千米,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5、.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先行51千米后客车才出发,结果两车正好在甲乙两地中点相遇,这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16、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3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6小时,问:两车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七讲(相遇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七讲(相遇问题)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 相遇问题 【含义】 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利用线段图分析可以让解题事半功倍。 例1: 欢欢和乐乐在一条马路的两端相向而行,欢欢每分钟行60米,乐乐每分钟行80米,他们同时出发5分钟后相遇。这条马路长()。 解: 根据公式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可以求出这条马路长(60+80)×5 =700(米)。 识别二维码看视频解析 例2: 甲乙两车分别以不变的速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已知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离A地50千米,第二次相遇地点距离B地60千米,AB两地相距_____ 千米。 解: 1、本题考查的是二次相遇问题,灵活的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2、画线段图 3、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相遇时甲行了50千米。甲乙合行了一个全程的路程。

从第一次相遇后到第二次相遇,甲乙合行了两个全程的路程。由于甲乙速度不变,合行两个全程时,甲能行50×2=100(千米)。 4、因此甲一共行了50+100=150(千米),从图中看甲所行路程刚好比AB两地相距路程还多出60千米。 所以AB两地相距150-60=90(千米)。 识别二维码看视频解析 例3: 欢欢和乐乐在相距80米的直跑道上来回跑步,乐乐的速度是每秒3米,欢欢的速度是每秒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跑道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时,在这段时间里共相遇过 _____ 次。 解: 1、根据题意,第一次相遇时,两人共走了一个全程,但是从第二次开始每相遇一次需要的时间都是第一次相遇时间的两倍。(线段图参考例2。) 2、根据“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得到,欢欢和乐乐首次相遇需要80÷(3+2)=16(秒)。 3、因为从第一次相遇结束到第二次相遇,欢欢和乐乐要走两个全程,所以从第二次开始每相遇一次需要的时间是16秒的2倍,也就是32秒,则经过第一次相遇后,剩下的时间是600-16=584(秒),还要相遇584÷32=18.25(次),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共相遇过18+1=19(次)。 识别二维码看视频解析

小学相遇问题大全

行程问题 【知识要点】 行程问题是专门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应用题.主要的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 行程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相向而行: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2.相背而行:速度和×时间=相背路程; 3.同向而行:速度差×追击时间=追击路程. 【例题精讲】 例1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02米,每秒行20米;另一列长83米,每秒行17米。两列火呈在双轨线上相向而行,从两车相遇到车尾离开共要用多少秒? 例2 一列客车通过860米长的大桥需要45秒,用同样的速度穿过610米的隧道需要35秒。求这列客车行驶的速度及车身的长度。 例3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甲车行了全程的75%,乙车超过中点16千米。已知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4千米。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4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5 小张、小王、小李同时从湖边同一地点出发,绕湖行走,小张速度是每小时5.4千米,小王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他们两人同方向行走,小李与他们反方向行走,半小时后小张与小李相遇,再过5分钟,小李与小王相遇,那么绕湖一周的行程为多少千米? 例6 甲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两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行驶,2小时后,乙汽车回原地取东西,并在原地停留半小时后追甲汽车,问距原地多少千米处追上甲车? 例7 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甲走到一半时,乙将速度提高一倍,结果两人在距离B地1200米处相遇,并且最后同时到达,那么两地相距多少米? 例8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80千米处相遇;各自到达对方处后立即返回,第二次在离A地50千米处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遇问题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相遇问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1、一列客车、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在某处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50公里,货车每小时行42公里,且货车每行驶3小时要停1小时,问两地的距离? 分析与解:客车18小时行了50×18=900公里, 货车在中途停留了18÷(3+1)≈4小时,所以货车行了42×(18-4)=588公里 两地的距离为900+588=1488公里 也可这样理解,货车中途停留的时间为18÷(3+1)=4次余2小时,即客车行了50×4=200公里 两车共行了(50+42)×(18-4)=1288公里 两地相距1288+200=1488公里 2、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公里,甲、乙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AB间距离为45公里,求甲的速度? 分析与解:速度和45÷5=9公里,速度差1公里,所以甲速为(9+1)÷2=5公里 3、甲乙两地相距288公里。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2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多少公里? 分析与解:相遇时,汽车行的距离是拖拉机行的2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

的正好是拖拉机行的距离288÷(2+1)=96公里 4、从甲城到乙城,大客车在公路上要行驶6小时,小客车要行驶4小时,两辆汽车从两城相对开出,在离公路中点24公里处相遇。甲乙两城的公路长多少公里? 分析与解:由题设可知道,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所以大客车与小客车的速度比为2:3,这样全程可看成3+2=5份,小客车比大客车多行3-2=1份;而小客车比大客车多行24×2=48公里。 所以甲乙两城的公路长尾48×5=240公里。 5、王明回家,距家门300公尺,妹妹和小狗一齐向他奔来。王明和妹妹的速度都是每分钟50公尺,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钟200公尺。小狗遇到王明后,迅速返回朝妹妹跑去,遇到妹妹后又迅速返回朝王明跑去,这样小狗用同样的速度不停往返在王明宇妹妹之间,当王明与妹妹相距10公尺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公尺?分析与解:由题设可求得当王明与妹妹相距10公尺时他们走的时间即(300-10)÷(50+50)=2.9分 这段时间小狗跑了200×2.9=580公尺。 6、两列对开的火车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从看到乙车从一边开过去,共用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公里,乙车每小时行36公里,乙车全长多少公尺?(注1公里=1000公尺) 分析与解:由题设可知道,甲车每分钟行45000÷60=750公尺,乙车每分钟行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相遇问题

数学教案-相遇问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理解三量的含义。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迁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理解并叙述速度和、相遇时间及路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走路,比如今天我们就从我们学校出发共同来试验二小上课。我们走的是同一段路程,你们是坐车来的,用了20分钟就到了,老师是骑车来的,用了25分钟才到。这里面有没有数学问题呢? 师:在走路中涉及的数学问题,主要就是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三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速度×时间=路程) 师:你能根据这个关系式编一道题吗?(板书算式) 2、汇报作业:(小组)

边表演边讲解 二、新课: 1、师:同学们遇到这么多情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两个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行走最后相遇的这种情况。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出题 小明和小红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他们每天都约好早上7:30从家出发,4分钟后两人正好在学校门口相遇。小明每分走50米,小红每分走60米,你知道小明家离小红家有多远吗? (1)学生说已知条件,师在黑板上画图。 50米 4分钟相遇 60米 小明家学校小红家 ?米 师:(介绍学具:绿色纸条表示什么?小明的速度粉色纸条表示什么?小红的速度这条线段表示什么?路程) (1)先用学具演示,两人从同时出发到相遇的过程。 (2)通过演示,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3)说说每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吗? 3、小组演示,讨论。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经典例题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经典例题 单次相遇 快车与慢车的路程差等于离中点的距离的2倍。 路程差÷速度差=时间路程和=速度和ⅹ时间 例题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辆车在离两地的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2x2÷(56一48)ⅹ(56十48)=832千米 答:东西两地的路程是832千米。 例题2: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2小时,这时甲车行了全程的88%,乙车距A地还有120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 5小时两车合走一个全程,据此推算7小时两车应合走1.4个全程.由题意知1.4个全程=88%全程十全程一120 相当于0.48个全程的距离为120千米。 得:全程=250千米.

例题3: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乙车的1.5倍,3小时后两车相遇,这时甲车超过中点45千米,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优质解答 乙的速度::(45×2)÷3÷(1.5-1) =90÷3÷0.5 =60(千米); 甲的速度:60×1.5=90(千米) 答:甲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例题4: A车和B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然后,它们又各自按原速原方向继续行驶3小时,这时A车离乙地135千米,乙车也离甲地13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回答: 两车5小时相遇之后又行驶3小时,那么这3小时两车走的路程之和就是全程的3/5。A距离乙还有135千米,B距离甲还有135千米,总共还剩下135+135=270千米这270千米就相当于全程的1一(3/5)=2/5 270÷(2/5)=675千米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一) 指两运动物体从两地以不同的速度作相向运动。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是:相遇时间=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和; 相隔距离(两物体运动时)=速度之和×相遇时间; 甲速=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相遇时间-乙速 例一: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了30×2=6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货车会比客车多行了60千米呢?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了80—60=20(千米),60里包含3个20,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3小时,A、B两地的路程只要用(60+80)×3就能得出。解:30×2÷(80—60)=3(小时) (60+80)×3=420(千米) 答.A,B两柏相距420千米。练习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汽车每小行5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A、B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A每分钟行120米,B每分钟行80米。一段时间后,A离中点还有560米的路程,B离中点还有1040米的路程。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例二:一列火车子下午1时30分从甲站向乙站开出,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另一列

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乙站向甲站开出,当天下午6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用第一列火车前1小时行的路程加上后来两列火车同时行的路程就可算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也可以用第一列火车行的路程加上第二列火车行的路程,得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一:60+60×2×(6—1.5—1) =60+420 =480(千米) 解法二:60×(6—1.5)+60×(6一1.5—1) =270+210 =480(千米) 答:甲、乙两站相距480千米。 练习: 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乘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艘宇宙飞船径直相向飞行,一艘飞船的速度为每分钟8千米,另一艘为每分钟12千米。假设它们正好相距5000千米,那么在相遇前1分钟相距多少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米? 3.甲、乙两飞机同时从北京和上海两地相对开出,并往返飞行。甲飞机每小时飞960千米,乙飞机每小时飞800千米。两飞机第二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行了360千米。求北京到上海的空中航线长多少千米? 例三:刘辉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王强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如果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线路出发去海洋馆,当刘辉行了30千米,到达海洋馆后,马上从原路返回,在途中和王强相遇。问从出发到相遇共经过多长时间? 【思路】作图分析:此题虽然两人的出发点相同,但从分析结果来看仍然是相遇问题。由刘辉从出发行了30千米到达海洋馆可知一个单程为30千米,由上图可看出两人所走的总路程为两个单程:30×2=60千米。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优秀教案

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运用模拟表演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物体”“两个地方”:“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结果相遇”等关键词的含义,逐步提炼形成相遇问题,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运用画图策略引导学生整理信息,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而自主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应用意识及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之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画线段图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速度和×时间=总路程”这一数学模型。 教具、学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寻找信息 1.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学生回顾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过渡:运用旧知继续来学习关于路程的实际问题 (出示情景图) 仔细观察,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千米,小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5千米, 这些信息里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吗?把你不明白的地方说出来。 老师有不明白的地方,我们来看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 (课件演示)“同时”“相向”“相遇”(找生说一说) 2.出示关键词: 除了这几个词,你还知道其他类似的词吗?(老师这里还有其他几个词,我

们一起来看一看。) 相向同时相遇相距相背 现在我们找2个同学到前面来模拟演示。(听师口令:同时—相向—相距—相遇(拥抱)—相背) (师解释每个词的意思。)这些词我们都理解了,下面我们接着学习新课。 二、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1.感知情境 谈话:刚才同学们发现了有关大小货车行驶情况的信息。我们上节课提到“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2.分析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是什么意思? 预设:大货车行驶路程+小货车行驶路程,就是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小结:求“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实际是求大货车4小时走的路程+小货车4小时走的路程。 谁愿意说给大家听?(把你的理解说给同位听) 我们知道大货车的时间和速度,那路程你会不会求?小货车呢? 三、探索解决方案 过渡: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请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探究提示 探究提示: 1. 画一画,用线段图整理信息和问题; 2. 算一算,根据线段图独立列出算式; 3.议一议,在小组内交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 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想法好,方法多。 1.构建相遇问题的图形模型 (教师巡视,小组合作活动) 展示:我们来看这个小组的成果 在以后的学习中线段图经常帮助我们分析,理解题意。老师在每个同学的帮助指导下,画了一个标准的线段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六年级数学:相遇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相遇问题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理解三量的含义。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迁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理解并叙述速度和、相遇时间及路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走路,比如今天我们就从我们学校出发共同来试验二小上课。我们走的是同一段路程,你们是坐车来的,用了20分钟就到了,老师是骑车来的,用了25分钟才到。这里面有没有数学问题呢?

师:在走路中涉及的数学问题,主要就是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三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速度×时间=路程) 师:你能根据这个关系式编一道题吗?(板书算式) 2、汇报作业:(小组) 边表演边讲解 二、新课: 1、师:同学们遇到这么多情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两个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行走最后相遇的这种情况。 板书课题: 2、出题 小明和小红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他们每天都约好早上7:30从家出发,4分钟后两人正好在学校门口相遇。小明每分走50米,小红每分走60米,你知道小明家离小红家有多远吗? (1)学生说已知条件,师在黑板上画图。 50米 4分钟相遇 60米 小明家学校小红家 ?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相遇问题带答案

1.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列火车每小时行86千米,乙列火车每小时行102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6+102)×5=940千米或者86×5+102×5=940千米 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经过2小时后两人相遇,问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0÷2-6=4千米或者(20-6×2)÷2=4千米 3.王明和妹妹两人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明每分钟行110米,妹妹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明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妹妹后,立即回头向王明跑去,遇到王明再向妹妹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明和妹妹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要求狗跑的路程,必须知道狗的速度和狗跑的时间,狗的速度是每分钟500米,狗的时间其实就是王明和妹妹相遇的时间。 相遇时间/狗跑的时间:2000÷(110+9=)=10(分钟) 狗跑的路程:500×10=5000(米) 4.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由相隔18千米的两地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其实两人真正相隔的是(54-18)千米 (54-18)÷(7+5)=3小时 5.甲乙两艘舰由相距418千米的两个港口同时相对开出,甲舰每小时行36千米,乙舰每小时行34千米,开出1小时候,甲舰因有紧急任务返回原港,又立即起航与乙舰继续相对开出,经过多少小时两舰相遇? 其实两艘军舰行驶的总距离是(418+36×2)千米 (418+36×2)÷(36+34)=7小时 6.甲地到乙地快车每小时行32千米,慢车每小时行18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可在距中点35千米的地方相遇,甲乙两地相距是多少千米?? 35×2÷(32-18)=5小时——相遇时间 (32+18)×5=250千米——甲乙距离 1、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经过18小时两车途中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75+69)×18=2592千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 城需要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要12小时,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480÷6=80千米480÷12=40千米 480÷(80+40)=4小时 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经过5小时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00÷5-75=65千米 4、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18÷(5+4)=2小时2×14=28千米 5、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行的路程是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相遇问题最全版

实用文案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7.3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2千米,乙每小时走4.3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2、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6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4、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快车10小时可以到达乙地,慢车15小时可以到达甲地。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0千米,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5、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42.9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乙两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2.6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55.4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8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7、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62.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70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30千米。求A、B两城之间的距离? 8、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都骑自行车从A城同时出发,甲比乙每小时慢4千米,乙到B城当即折返,于距B城12千米处与甲相遇,那么甲的速度是多少? 标准文档

9、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1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1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再开3小时到达B地。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20千米,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5、.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先行51千米后客车才出发,结果两车正好在甲乙两地中点相遇,这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16、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3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6小时,问:两车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有答案题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有答案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了30×2=6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货车会比客车多行了60千米呢?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了80—60=20(千米),60里包含3个20,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3小时,A、B两地的路程只要用(60+80)×3就能得出。解:30×2÷(80—60)=3(小时) (60+80)×3=420(千米) 答.A,B两柏相距420千米。 练习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汽车每小行5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A、B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A每分钟行120米,B每分钟行80米。一段时间后,A离中点还有560米的路程,B离中点还有1040米的路程。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一列火车子下午1时30分从甲站向乙站开出,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另一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乙站向甲站开出,当天下午6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 用第一列火车前1小时行的路程加上后来两列火车同时行的路程就可算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也可以用第一列火车行的路程加上第二列火车行的路程,得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一:60+60×2×(6—1.5—1) =60+420 =480(千米) 解法二:60×(6—1.5)+60×(6一1.5—1) =270+210 =480(千米) 答:甲、乙两站相距480千米。 练习: 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乘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艘宇宙飞船径直相向飞行,一艘飞船的速度为每分钟8千米,另一艘为每分钟12千米。 假设它们正好相距5000千米,那么在相遇前1分钟相距多少米? 3.甲、乙两飞机同时从北京和上海两地相对开出,并往返飞行。甲飞机每小时飞960千米,乙飞机每小时飞800千米。两飞机第二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行了360千米。求北京到上海的空中航线长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应用题课件_1119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应用题课件 篇一:小学数学相遇问题 第十八讲相遇问题 【知识概述】 行程问题是研究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运动的问题)指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数量关系: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 相遇时间=速度和 速度和× 相遇时间=路程 温馨提示: (1)在处理相遇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时二者发生关系那一时刻所处的状态; (2)在行程问题里所用的时间都是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非常重要);

(3)无论是在哪类行程问题里,只要是相遇,就与速度和有关。 解题秘诀: (1)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运动方向(相向),出发地点(两地),出发时间(同时、先后),运动路径(封闭、不封闭),运动结果(相遇)等。 (2)要充分运用图示、列表等方法,正确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题意,迅速的找到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 例1 东西两地相距60千米,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的速度比乙快10千米,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学大名师】由“甲每小时比乙快10千米”知,速度差是10 千米/时,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和为60÷3= 20(千米/时),因此,求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可用“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

解:甲(60÷3+10)÷2=15(千米) 乙15-10=5(千米) 答:甲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 例2 A港和B港相距662千米,上午9点一艘“名士”号快艇从甲港开往乙港,中午12点另一艘“日立”号快艇从乙港开往甲港,到16点两艇相遇,“名士”号每小时行54千米,“日立”号的速度比“名士”号快多少千米? 【学大名师】此题中的时间是用“时刻”替代的,只要把时刻转换成时间就简单了。换算的方法是: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解:“名士”号比“日立”号快艇先开时间: 12-9 =3(小时) 从“日立”号开出到与“名士”号相遇的时间:16-12=4(小时) “日立”号速度:(662-54×3)÷4-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