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品基础知识
第一节石油简述
一、认识石油
石油是天然存在的,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石油是原油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
原油是一种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产物,在常温下,大都是呈流体或半流体的状态。
其颜色多为黑色或深棕色,少数为暗绿、赤褐或黄色,并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的比重绝大多数在0.8-0.98之间。
凝点的差异较大,有的高达30℃以上,也有的却低于—50℃。
原油,从化学组成成分来讲,是一种包含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它的化学组成十分繁杂,不同产地,甚至同一产地而不同油井在化学组成成分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二、石油的组成。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
碳含量约83-87%,氢含量约11-14%,两者合计约96-99%。
碳和氢以不同数量和方式排列,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其次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这3种元素合计含量约1-4%)以及极微量的钾、钠、钙、镁、铁、镍、钒、铜、铝、碘、磷、砷、硅、氯等10种元素。
上述种种元素在原油中都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相互结合为非烃类化合物的含硫、含氧、含氮等的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
这些非烃化合物大都对原油加工和成品油质量有不利影响,所在炼制过程中都要尽可能将它们除去。
三、石油的炼制
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和各种转化、精制等炼制工艺,加工成各种动力燃料、照明用油、溶解剂、绝缘剂、冷却剂、润滑剂和用途广泛、品种繁多的化工原材料,总称为“石油产品”。
成品油范围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润滑脂等五大类。
汽油、柴油是石油的主要产成品。
石油的加工工艺:
原油必须经过加工(炼制)才能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石蜡、石油焦和沥青等产品,这些产品称为石油产品。
原油加工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过程是将原油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
原油常减压蒸馏流程示意图
四、石油产品总分类GB498—87
分类代号
燃料 F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
溶剂及化工产品S
蜡及其制品W
石油沥青 B
石油焦 C
燃料油
大部分石油产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解释。
欧洲对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经蒸馏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残余物,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惨合物,主要用作蒸汽炉及各种加热炉的燃料或作为大型慢速柴油燃料及作为各种工业燃料。
但在美国则指任
何闪点不低于37.8°C的可燃烧的液态或可液化的石油产品,它既可以是残渣燃料油(Residual Fuel 011,亦称Heavy Fuel 011)也可是馏分燃料油(Healing 011)。
馏分燃料油不仅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燃料油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而决定燃料油品质的主要规格指标包括粘度(Viscosity),硫含量(Sulfur Content),倾点(Pour Point)等供发电厂等使用的燃料油还对钒(Vanadium)、钠(Sodium)含量作有规定.
1、燃料油的自然属性
燃料油是成品油的一种,广泛用于电厂发电、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
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
(1)粘度
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对于高粘度的燃料油,一般需经预热,使粘度降至一定水平,然后进入燃烧器以使在喷嘴处易于喷散雾化。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
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
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燃料油牌号是以50℃时的运动粘度划分的,如180cst、380cst、500cst、1000cs等,含义是指该燃料油的运动粘度不超过牌号。
(2)含硫量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的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低硫燃料油。
在石油的组分中除碳、氢外,硫是第三个主要组分,虽然在含量上远低于前两者,但是其含量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按含硫量的多少,燃料油一般又有低硫(LSFO)与高硫(HSFO)之分,前者含硫在1%以下,后者通常高达3.5%甚至4.5%或以上。
另外还有低蜡油(Low Sulfur Waxy Residual缩写LSWR),含蜡量高有高倾点(如40至50°C)。
(3)密度
为油品的质量(Mass)与具体积的比值。
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砘/立方米等。
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
为便于比较,西方规定以15°C下之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
(4)闪点
是油品安全性的指标。
油品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加热至某一温度,令由其表面逸出的蒸气刚够与周围的空气形成一可燃性混合物,当以一标准测试火源与该混合物接触时即会引致瞬时的闪火,此时油品的温度即定义为其闪点。
其特点是火焰一闪即灭,达到闪点温度的油品尚未能提供足够的可燃蒸气以维持持续的燃烧,仅当其再行受热而达到另一更高的温度时,一旦与火源相遇方构成持续燃烧,此时的温度称燃点或着火点(Fire Point或Ignition Point)。
虽然如此,但闪点已足以表征一油品着火燃烧的危险程度,习惯上也正是根据闪点对危险品进行分级。
显然闪点愈低愈危险,愈高愈安全。
(5)水分
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
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6)灰分
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特别是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油浆渗入燃料油后,硅铝
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
另外,灰分还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7)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会堵塞过滤网,造成抽油泵磨损和喷油嘴堵塞,影响正常燃烧。
2、燃料油的分类
燃料油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
根据不同的标准,燃料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1)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
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
常压重油指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出的重油(俗称油浆);混合重油一般指减压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
(3)根据用途,燃料油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
前者是由直馏重油和一定比例的柴油混合而成,用于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转速小于150转/分)。
后者又称为重油,主要是减压渣油、或裂化残油或二者的混合物,或调入适量裂化轻油制成的重质石油燃料油,供各种工业炉或锅炉作为燃料。
船用内燃机燃料油是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燃料油,其主要使用性能是要求燃料能够喷油雾化良好,以便燃烧完全,降低耗油量,减少积炭和发动机的磨损,因而要求燃料油具有一定的黏度,以保证在预热温度下能达到高压油泵和喷油嘴所需要的黏度(约为21-27厘斯),通常使用较多的是38°C。
雷氏1号黏度为1000和1500秒的两种。
由于燃料油在使用时必须预热以降低黏度,为了确保使用安全预热温度必须比燃料油的闪点低约20°C,燃料油的闪点一般在70-150°C之间。
全球航运市场和船舶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船用燃料油产业亦随之不断壮大,因为海运成本是最低的,国际各大航运公司为了降低燃油成本,现在大型油轮、集装箱班轮、散杂货等船舶主机都改用可燃100 、180、380、500、700、1000 cst的燃料油,因为燃料油的成本比柴油低很多。
重油主要作为各种锅炉和工业用炉的燃料油。
各种工业炉燃料系统的工作过程大体相同,即抽油泵把重油从储油罐中抽出,经粗、细分离器除去机械杂质,再经预热器预热到70-120°C,预热后的重油黏度降低,再经过调节阀在8-20天大气压下,由喷油嘴喷入炉膛,雾状的重油与空气混合后燃烧,燃烧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五、石油成品油的特性
一、易燃性:
石油成品油具有容易燃烧的特点,因而也就潜在着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一般地说,基本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的大小是以该物质闪点的高低来评定的。
闪点愈高,火灾危险性愈小,闪点愈低,火灾危险性则愈大。
成品油的闪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油品蒸气与空气混合物接近火焰闪出火花并立即熄灭时的最低温度。
成品油中汽油的闪点最低,一般在(-50℃)-(-30℃)之间,在任何大气温度下均能使其挥出大量的油蒸气,只要遇到极小点燃能量的火花就能点燃。
因此,汽油的火灾危险性性最大。
其它轻柴油和重柴油的闪点在60℃-120℃之间,在正常情况下,环境温度不可能达到,但如果油品被加热或者在附近出现有足够温度的火源时,也存在被点燃而发生火灾的危险。
二、易爆性:
石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当达到一定混合比范围时,遇到火即发生爆炸。
上述混合比范围,
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最低的混合比,称为爆炸下限(低限);爆炸最高的混合比,称为爆炸上限(或高限)。
比如某汽油蒸气爆炸下限为1.7%,上限7.2%。
即当汽油蒸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上述范围,遇火将引起爆炸。
低于下限时,遇火不会爆炸,也不会燃烧,高于爆炸上限时,遇火则会燃烧。
但在石油火灾过程中,随着石油蒸气浓度的增减变化,爆炸和燃烧也是交替出现的。
某些油品,除了按石油蒸气浓度测定爆炸极限外,还有一个按温度(℃)来测定爆炸极限,也同样区分为下限和上限。
三、易蒸发:
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的原因,处在液体表面运动着的分子就会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逸出液面,变为气体状态。
这种蒸发现象尤其是轻质油品更为显著。
蒸发速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温度
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温度越低,蒸发速度越慢;
2、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流动速度快,蒸发快;流动速度慢,蒸发慢。
3、蒸发面积
蒸发面积越大,蒸发速度越快;蒸发面积小,蒸发速度则慢。
4、液体表面承受的压力
压力大蒸发慢,压力小蒸发快。
5、密度
密度大蒸发慢,密度小蒸发快。
由于石油蒸发出来的气体比重较大,一般在1.59∽4之间,它们常常飘散在空气不大流通的低部位或积聚在作业场所低洼处。
一有火花即会酿成爆炸或燃烧火灾事故,甚至造成惨重损失。
蒸发造成成量的损失,称为蒸发损耗。
损耗率的大小,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
应采取一切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蒸发的损失。
四、易产生静电
石油是导电率极低的绝缘非极性物质,当它沿管道流动与管壁磨擦和在运输过程中与船上罐、舱壁冲撞以及油流的喷射、冲击、都会产生静电。
在静电电位高于4V时,发生的静电火花达到汽油蒸气点燃能量,就足以使汽油蒸气着火、爆炸。
静电积聚程度同下列因素有关:
1、周围的空气湿度
空气中的水蒸气是电的良导体。
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大,湿度则大,输转石油时,静电职聚则小;反之,空气干燥,湿度小,静电积聚则大。
2、油料流动速度
油料在管内流动速度越快,产生的电荷越多,电位则高,流动速度越慢,产生电荷越少,电位则低。
因此,油料在管内流动速度按规定不宜超过4.5m/s。
3、油料在容器或导管中承受的压力。
压力越大,摩擦冲击越大,产生静电电荷越多,积聚静电电位越高;反之则低。
4、导电率
导电率高,静电电荷积聚则少;反之,则多。
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输油管较金属输油管积聚的静电电位高得多。
为了防止静电电荷积聚产生较高的静电电位,油库的储、输油设备,如储油罐,输油管道、油泵等,都要按照有关规定,设置良好的静电导除装置;油罐汽车、火车油罐在装卸过程中,也要有相应的静电导除装置,严格控制流速,防止油料喷溅、冲击,尽量减少静电产生。
并要对一切静电导除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和测定,保持良好的导除性能。
五、易受热膨胀
存放密闭容器的石油,由于温度升高,体积也随之增大。
当体积膨胀超过容器承受压力时,就会使容器发生爆裂,爆破,有时还伴随着爆炸声响。
这现象也称为“物理性爆炸”。
有些压力容器如锅炉的爆炸也会造成惨重的伤亡事故。
当温度突然变低,容器内体积急剧缩小,造成容器内负压,也会使容器如油罐、油桶被大气压瘪、变形以至于损坏报废。
因此,要严格执行受压容器使用规定,维护好受压容器压力表、透气阀、安全阀的有效功能。
六、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石油的毒害性因其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结合组成的烃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不饱和烃、芳香烃就较烷烃的毒害性大。
易蒸发的石油较不易蒸发的石油危害性大。
轻质油特别是汽油中含有不少芳香烃和不饱和烃,而且蒸发性又很强,因而它的危害性也就大一些。
第二节汽油
汽油,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专指车用汽油。
但从馏分组成来看,习惯上把比煤油轻的液体石油产品都称为汽油,其馏分范围约为30~200℃,由于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经分馏和二次加工制得,和汽油馏分相似,未精制或部分精制的轻质石油馏分中石脑油,有时也叫粗汽油,车用汽油的各种性质由理化指标体同,也就是通常的标准。
车用汽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可为直馏汽油、二次加工汽油或调全汽油。
添加剂常用有提高辛烷值的抗爆剂,提高抗氧化安性的抗氧防胶剂的金属纯化剂。
汽油种类:
1、含铅车用汽油
2、无铅汽油
3、清洁汽油
4、高标准清洁汽油
一、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对燃料的要求
汽油机是以极易挥发的汽油为燃料,在气缸外的气化器中与空气混合成可燃性混和气体,进入气缸后由电火花点燃的发动机。
多用于负荷较小和要求快速起动的移动式机械。
单缸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都是大家熟悉的,汽油机压缩终了的压力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影响最大,它是由发动机的压缩比决定的。
压缩比越大汽油机的功率和经济性越好,但对汽油机的材质要求和汽油辛烷值的要求也越高。
二、车用汽油的性能(质量)要求
根据汽油机的工作条件,汽油应具备下列各种使用性能:
1、良好的蒸发性
2、良好的抗爆性,燃烧时没有爆震、噪音和早燃现象;
3、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4、良好的抗腐性,不含水分和机械杂质,对发动机和金属设备没有腐蚀作用。
1、汽油的蒸发性能
汽油必须在气化器中汽化,与空气充分混和形成均匀混合气才能在气缸中燃烧。
汽油在气化器中的蒸发完全程度、与空气混和均匀程度,都与汽油的蒸发性能有关,它直接影响到汽油的燃烧速度和燃烧完全程度,从而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
近代汽油机燃料蒸发混和时间极短,约为0.005-0.05秒,因而汽油的蒸发性能显得更为重要。
汽车在行驶中,发动机可能处于起动、低、高速运转和高、中、低负荷等不同的工作状态下。
汽油的蒸发性能必须保证发动机在不同温度下易于起动,起动后迅速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并能在不同工作状态平稳转化以及不稀释润滑油。
汽油的蒸发性能太强(即密度太小),在到达气化器前的供油管路中就会蒸发,形成气阻,使汽油不能顺利进入气化器,严重时会中断供油,使发动机停止工作;如果汽油的组分太重(密度太大),蒸发性能太差也不行。
汽油中不易蒸发的重质部分,在混和气中呈液滴状,液滴附着在导管壁上形成液膜,慢慢流入气缸中,这样使得混和气中油气含量减少,组分分布不均匀,致使发动机运转不稳定。
液膜流入气缸后,会冲去气缸壁上的润滑油,并流入润滑油箱,从而稀释了润滑油,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剧、功率下降、燃料消耗量增大等。
汽油在蒸发性能主要用馏程和蒸汽压两个质量指标来评定。
1、馏程
汽油的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表明汽油中轻组分的含量,直接影响发动机冬季冷起动和夏季气阻的产生。
我国汽油质量标准规定车用汽油的10%馏出温度不得高于75-79℃,航空汽油不得高于80℃。
发动机在冷起动时只有最轻组分蒸发形成混和气进行燃烧,10%馏出温度过高汽油机因混和气中油气过少而起动困难,起动时间增长、耗油量增加!如果10%馏出温度过低,容易出现气阻现象,使发动机容易死火,这对航空汽油尤为重要。
汽油的50%馏出温度与发动机的加速性能和变速性能密切相关。
发电机冷起动后经预热方能转入正常运转。
在预热阶段,因进气管温度低,汽油大部分以液膜状进入气缸,导致燃烧不完全,稀释润滑油。
50%馏出温度低,其轻组分较多,则发动机预热时间短,燃料耗量、润滑油的稀释程度和发动机磨损就越低。
汽油的50%馏出温度还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加速性能。
发动机加速时须开大油门,增加混和气的浓度和进气量,如果50%馏出温度过高,汽油来不及完全气化使燃烧不完全,甚至熄火。
因此航空汽油规定50%馏出温度不得大于105℃,车用汽油按牌号不同,分别要求不大于120-145℃。
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明汽油蒸发的完全程度。
这两个温度过高,发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下降。
如汽油干点高于200℃时,发动机马力显著下降,并产生爆震,磨损增加。
主要原因是干点过高的汽油,不可能完全蒸发形成混和气,以至耗油增加,功率下降,液态重组分稀释润滑油。
2、蒸汽压
汽油的馏程中规定10%馏出温度不高于某一数值,以保证汽油的起动性。
但10%馏出温度过低时,易产生气阻。
而汽油形成气阻的倾向用蒸汽压表示更为直接。
蒸汽压说明汽油蒸发性能和在发动机供油系统中形成气阻的可能性。
蒸汽压过大的汽油在炎夏或高原地区使用时易形成气阻而影响正常供油。
蒸汽压越大,密度越低,产生气阻的起始温度越低,越容易产生气阻。
汽油的饱和蒸气压大,蒸发性就大,形成气阻的可能性就大,在储运中,蒸发损耗就大。
2、抗爆性
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时不发生爆震的能力。
爆震是汽油发动机中的一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时发动机会强烈震动,并发出金属敲击声,随即功率下降,排气管冒黑烟,且耗油量增加,严重的甚至会损坏发动机零件。
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来表示。
燃料的辛烷值是在规定的条件下的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的。
它等于与其抗爆性相同的标准燃料中含异辛烷值的体积百分数。
标准燃料由正庚烷和异辛烷按不同比例掺合而成。
人为在将正庚烷的辛烷值定为0,异辛烷定为100。
如标准燃料由85%的异辛烷和15%的正庚烷烷组成,这个标准燃料的辛烷值就是85。
汽油的牌号就是以其辛烷值的含量而定的。
如果97号汽油,即指其辛烷值不小于97。
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
3、评价汽油安定性的方法和指标。
1)碘值
碘值越大,不饱和烃含量多,汽油越易被氧化,越不稳定。
2)硫含量
汽油中的硫化物易氧化促使油品变质,并会引起设备腐蚀等问题。
因此必须减少硫在汽油中的含量。
3)酸度
汽油中不安定组分氧化而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分解生成有机酸。
因此,汽油储存中酸度的增长是汽油变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4)实际胶质
实际胶质是100ml液体燃料在条件下所含胶质的mg数,用mg/100ml表示。
实际胶质通常表明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在进气道和进气阀上可能生沉积物的倾向。
使用实际胶质小于10mg/100ml汽油的汽车发动机,无故障行驶的里程是无限的。
4、机械杂质和水分。
机械杂质是指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汽油中的机械杂质能破坏汽化器正常工作,引起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堵塞量油孔、喷嘴和滤清器,造成供油不畅或供油中断;杂质进入发动机气缸会增加积炭,造成气缸磨损。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
汽油中含有水分时,会加速汽油的氧化,并溶解抗氧防胶剂,从而使汽油的安定性降低;水分会引起金属的锈蚀;水在低温下易结冰堵塞油路,妨碍汽油的正常供给;汽油燃烧时,存在水分会降低汽油的发热量。
所以汽油中不允许含有机械杂质和水分。
三、汽油规格和技术指标
1、抗爆性
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时不发生爆震的能力。
爆震是汽油发动机中的一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时发动机会强烈震动,并发出金属敲击声,随即功率下降,排气管冒黑烟,且耗油量增加,严重的甚至会损坏发动机零件。
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来表示。
燃料的辛烷值是在规定的条件下的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的。
它等于与其抗爆性相同的标准燃料中含异辛烷值的体积百分数。
标准燃料由正庚烷和异辛烷按不同比例掺合而成。
人为在将正庚烷的辛烷值定为0,异辛烷定为100。
如标准燃料由85%的异辛烷和15%的正庚烷烷组成,这个标准燃料的辛烷值就是85。
汽油的牌号就是以其辛烷值的含量而定的。
如果97号汽油,即指其辛烷值不小于97。
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
2、馏程
馏程测定法(GB255-77)又称恩氏蒸馏。
在标准条件下,蒸馏试油所得的沸点范围称为馏程。
馏程的意义在于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别不同的燃料,同时还可用来表示燃料中轻重组分的相对含量。
要求测出汽油的初馏点、10%、50%、90%馏出温度和干点,各温度反映了不同条件下汽油的蒸发性能,与汽油的使用性能密切相关。
3、初馏点和干点
在加热蒸馏的过程中,其第一滴冷凝液从冷凝器末端落下的一瞬间所记录的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它表示燃料中最轻成分的沸点;其最后阶段所记录的最高气相温度称为终馏点,也称为干点,它表示燃料中最重成分的沸点
4、饱和蒸气压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适当的试验装置中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液面蒸气所显示的最大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它被用来说明汽油蒸发能力大小和在汽油管道等进油系统中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以及储运过程中损失轻质馏分的倾向。
汽油的饱和蒸气压大,蒸发性就大,形成气阻的可能性就大,在储运中,蒸发损耗就大。
5、实际胶质
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航空汽油、喷气燃料的蒸发残留物或车用汽油蒸发残留物中的正庚烷不溶部分称为实际胶质,以毫克/100毫升表示。
实际胶质是指油中已经存在的一种胶质,它具有粘附性,常被用来评定汽油或柴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
从实际胶质的大小可判断油品能否使用和继续储存,一般而言,实际胶质较大的燃料应尽早使用,否则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