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地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百老汇观后感
![百老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4b73cd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c.png)
百老汇观后感《百老汇观后感》自古以来,百老汇一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舞台剧表演地之一。
无论是音乐剧还是话剧,百老汇舞台上的演出总是备受瞩目和好评。
近期,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百老汇音乐剧,不禁让我对这个地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首先,百老汇独特的文化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剧院的选址、建筑风格到街上的音乐与表演,无不将我带回了一个充满艺术和热情的时代。
步入百老汇剧院,我被盛大的场景和精美的布景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舞台世界。
观众互相交流着对剧目的期待和喜爱,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其次,百老汇的演出给我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视听体验。
音乐、舞蹈、演技的融合,奇妙的舞台效果,以及华丽的服装和灯光,使整个演出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和艺术性。
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舞台的设计,都展现出了百老汇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想象力。
一个个角色通过精湛的表演,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传递给观众。
观众在剧场里不仅仅是观看,更是被剧目所吸引,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第三,百老汇的表演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欢乐和娱乐,更是启发和思考。
百老汇剧目往往不仅仅是轻松愉快的演出,更有深层次的内容和寓意。
剧本中探讨的社会问题、人性的探索,以及对爱、友情和家庭的演绎,将观众带入思考的境地。
当我看到台上的演员身临其境地诠释着剧本中的情节和台词时,我思索着这些情节对我个人的启发和触动。
在享受音乐剧的欢乐时刻,我也在思考人性、社会和情感的深沉问题。
此外,百老汇舞台剧的成功也离不开背后幕后的团队的辛勤努力。
编剧、导演、舞美设计师和演员们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他们的协作和精心策划,才能把一台优秀的百老汇舞台剧呈现给观众。
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承担着自己的任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这种团队合作和对艺术的追求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深思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责任和付出。
通过这次观看百老汇音乐剧的经历,我对百老汇有了更深的了解。
它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场所,更是一个充满艺术表达和人性探索的舞台。
纽约:百老汇永不落幕
![纽约:百老汇永不落幕](https://img.taocdn.com/s3/m/4a369c7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3.png)
纽约:百老汇永不谢幕百老汇是纽约曼哈顿区一条大街的名称,向来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中心,世界上还没有一条街道像百老汇大道那样令人充满想象。
每年,都有几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到纽约赏识百老汇歌舞剧。
其中心地带在第 42 街“时报广场”邻近,四周云集了几十家剧院。
百老汇的历史可追忆至公元 19 世纪初。
成立于公元 1810年的Park Theater 是当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第二间剧院The Broadway 在1821 年出现于百老汇大道上。
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百老汇剧院文化于1920 年开始快速蓬勃发展,1925 年这里的剧院达到 80 家。
“百老汇”演出的是比较文雅的音乐剧,多以经典剧目为主,表演基调为黑色,夸张、风趣、风趣、自然、轻松、开朗是百老汇的一向表演风格。
百老汇的特色很像电影圈的好莱坞,拥有极强的商业色彩和娱乐性,数百万美元的制作费、豪华炫目的舞台、功力非凡的超级明星,平常易懂的剧情,修建起了其音乐剧长盛不衰的骨架。
像《猫》、《歌剧魅影》等有名舞台剧,先是在伦敦西区原创,尔后在百老汇刚刚走红。
此刻,百老汇歌剧已经成为纽约市文化家产的支柱之一。
赏析百老汇歌剧成为每一个来纽约市观光、接见、旅行的人不行或缺的节目。
很多好莱坞明星大腕从百老汇的舞台艺术表演发迹后走上电影明星的道路。
此外,好莱坞明星也以能在百老汇舞台一展歌喉而感觉有幸。
与百老汇相同有名的还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此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
安德鲁出生在英国伦敦,从小喜爱音乐。
他创作的百老汇音乐剧很多都是传世之作,此中以“猫”(Cats)、“芝加哥”(Chicago)、“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Opera )”最为有名。
拿“猫”剧来说,从 1982 年 10 月开始演出到 2000 年 6 月谢幕,长达 18 年之久,演出了 7,397 场,售出剧票 3,000 万张,票房收入约3.8 亿美元,并带动邻近社区有关行业(餐馆业、酒吧业、礼物业等等)的经济增加达30 亿美元,为纽约市带来滔滔财路。
案例-美国百老汇文化艺术主题
![案例-美国百老汇文化艺术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e169f20242a8956bece4dd.png)
5、法律保护体系完善
百老汇戏剧产业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营,其运营过程中 遵循严格的
法律。剧目制作人不演员、乐队、编导都签订详细的演出合同,还要不 工会、剧场、保险公司、宣传公司、票房促销公司等签订各种契约。
6、创作主体的多样化 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存在,百老汇戏剧产业在创作上始终密切跟踪观
众的反映呾票房的销售情况,其主题不表现形式丌断収生变化。在近一
百 老 汇 剧 院
遐迩闻名的剧院,随着剧院的収展壮大,使这里的戏剧表演艺术
叏得了无不伦比的 成就,迚而使现代人每每提起百老汇,似乎都 已忽略了它的“宽街”本义,而把它同戏剧表演艺术融为一体, 使它成了世界戏剧艺术永恒魅力的象征呾代表。
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主要包括百老汇剧院,以及 与百老汇剧院群演出相关的创意、制作、表演、 宣传、售票、融资投资、法律服务、人才培训、 行业管理构成的产业群。
公演支出
除上个季度已上演的32场演出, 在2006-2007年度有35场 全新制作的演出. 制片人为这35场百老汇演出耗资1861万美元 (只包括第一次公演的费用), 以及其它运营新上映呾持续演出 的费用为7194万美元 总呾其它间接开支共9054万美元, 其总公演支出为19.8亿 美元, 相对2004-2005年度共上升10%. 此外, 上演星期数(总上 演星期数)创下历史第二, 高达1,509个星期
7
分物业定位-文化中心-借鉴案例
总结
8
THANKS
9
2、政府的管理推动了园区的顺利发展
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的収展处于自収的状态,20世纨80年代起,纽约 市政府开始下决心整治戏剧区内的经济呾社会环境,在推劢戏剧区健康 収展呾戏剧产业的振兴中起重要作用。
3、完整的产业链保证了园区创新能力的经久不衰
美国“百老汇戏剧区”的启示
![美国“百老汇戏剧区”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2628c8ca0116c175f0e48bc.png)
美国纽约市中心有一个“百老汇戏剧区”,这片街区坐落着密集的剧场群,上演音乐剧、话剧和少量的综艺歌舞。
仅2004年,区内观众1100万人次,区外观看百老汇剧目巡演的观众1490人次;票房收入区内7。
71亿美元,巡演收入6。
68亿美元。
全年共计营业收入14亿美元。
其中,《狮子王》从1997年首演以来至2004年已经连演7年,2776场,票房收入3亿3千7百万美元,100%上座率,戏票半年前预定一空,平均票价100美元一张,每周收入112万美元,是真正的摇钱树和印钞机。
《歌剧院的幽灵》至2004年在百老汇已连演17年,6821场,观众超1000万人次,票房收入5亿4千1百万美元。
“百老汇戏剧区”的舞台演出,能在美国强大的电影、电视、体育娱乐和最近网络的轮番冲击下,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观众人数和票房收入在20年中稳中有升,其不断发展的现象为杭州演艺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研究与借鉴的范例。
一、“百老汇戏剧区”的成功原因1、跟随美国社会的时代变化来反映现实生活,直接引起当代、现时观众的心理共鸣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媒体进步带来宣传方式和手段的更新、促销能力的增长等等是其成功的一些原因,但与杭州上演的演艺作品首先不同的是,“百老汇戏剧区”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密切关注观众的反映,密切跟踪票房的销售,以观众的需求和喜好出发,跟随美国社会的时代变化来反映美国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
如,从1975年到2003年这二十多年来,在“百老汇戏剧区”上演的畅销音乐剧的题材,大多是当代的,只有少数是以现代人眼光演绎的历史和神话动物故事,如《西贡小姐》、《歌剧院的幽灵》、《第42街》、《芝加哥》、《制作人》、《喷发胶》《开始行动》、《邪恶》以及《阿依达》、《悲惨世界》、《猫》、《美女与野兽》、《狮子王》、《女巫》等等。
2004年,美国戏剧界最高奖“托尼奖”的最佳音乐剧大奖获得剧目《可爱大街》,就是一部描写当代纽约青年人生活的真人木偶音乐剧,内容涉及政治、同性恋、一夜情、未婚同居等;获最佳灯光、最佳作曲、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旧戏重演5个奖项的音乐剧《刺客列传》,又是一部描写美国历史上9次总统被刺事件的当代题材作品。
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艺术与表演的盛宴
![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艺术与表演的盛宴](https://img.taocdn.com/s3/m/fcf979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3.png)
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艺术与表演的盛宴音乐剧在美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百老汇则是美国音乐剧文化的代表。
百老汇不仅是一个地点,更是一个象征,代表着高质量的音乐剧艺术和精彩的演出。
本文将探讨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历史、特点以及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1. 百老汇音乐剧的历史百老汇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拥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一些剧院和表演场所聚集在该区域。
在20世纪初,百老汇逐渐成为美国最重要的音乐剧中心之一。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被认为是百老汇音乐剧的黄金时代。
《西区故事》、《欢乐栈》和《音乐之声》等经典作品横空出世,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这一时期的音乐剧不仅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开始吸引全球观众。
而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百老汇音乐剧经历了一段低迷期。
不过,在80年代至今,百老汇迎来了复兴,涌现出许多令人瞩目的作品,如《猫》、《悲惨世界》和《狮子王》等,这些作品继续为百老汇增添了辉煌的一笔。
2. 百老汇音乐剧的特点百老汇音乐剧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而闻名于世,其中一些特点包括:首先,百老汇音乐剧融合了戏剧、音乐和舞蹈,呈现给观众一个多媒体的艺术表演。
从故事情节到演员的表演,再到舞台设计和音乐编排,每个元素都被精心制作,使得整个演出充满了视听的享受。
其次,百老汇音乐剧有着丰富多样的题材。
从浪漫爱情到历史传记,从音乐喜剧到社会议题,百老汇音乐剧探索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故事和主题,让观众能够在剧场中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第三,百老汇音乐剧凭借其卓越的演员和创意团队而享有声誉。
从演员的精湛表演到编舞师和舞台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才华和努力使得百老汇音乐剧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
最后,百老汇音乐剧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歌曲、舞蹈和剧情与演员互动,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这种互动性使得百老汇音乐剧成为一种全方位的娱乐形式,深受观众的喜爱。
3. 百老汇音乐剧对美国文化的影响百老汇音乐剧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同时也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文化产业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3f3282770bf78a65295491.png)
2020/1/24
2
• “百老汇”实际上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1. 地理概念,指纽约时代广场附近12个街区以内的38家剧院, 即“百老汇剧院区”;
2. 诞生于百老汇地区的艺术形式,即“百老汇音乐剧”; 3. 整个百老汇所蕴含的产业链,包括在纽约市以外的地区以演
2020/1/24
4
百老汇剧院区的观众:
2004年吸引观众1130万人; 人数每年上涨3%; 40%是纽约人,其余为游客; 性别上,64%的观众是女性
2020/1/24
5
各剧场规模大小不一,但遵循先演出创作再进行舞台、观 众席等功能设计,因此形成非常明显的剧院与剧目 之间的映射关系
► 每家剧场可容纳500到2000名观众不等,主要上演大成本、大制作的 歌舞戏剧
观众特征: 1.年龄偏大 2.较为富裕 3.受教育程度较高,对艺术文化兴趣浓厚
2020/1/24
8
著名经典剧目:
歌声魅影 猫 芝加哥 悲惨世界 …… 剧情较多地反映了时代 特征,或政治色彩强烈
2020/1/24
9
百老汇音乐剧的商业模式——巡演增加演出场次,获得 赢利之余,还可以进行市场推广
2020/1/24
11
百老汇音乐剧的商业模式——建立院线,规模运作实 现产业化运作,保证经营持续稳定发展
• 百老汇剧院区的38个剧院在财务上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大部分是商业性的剧院
1930年成立美国剧院和制作人联盟(League of American Theaters and Producers,Inc.),作为美国商业剧院业的行业协会
► 舞台布景富丽堂皇 ► 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配合声响、灯光,使得舞台表演变幻莫测 ► 表演形式融舞蹈、音乐、戏剧于一体
百老汇地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百老汇地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e9159660029bd64793e2c02.png)
标准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文案.标准一、前言在现代戏剧史上,美国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堪称无可挑剔的独特样本。
戏剧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在这两座大都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百老汇是一条宽22至45米,长达50里,两旁大厦林立,高楼蔽日的繁华大街。
在第七大道与43街交汇处有一条细长的广场,它就是百老汇的心脏——“时报广场”(Times Square)。
它的周围,被称为剧院区,遍布着大大小小40多家剧院,这些灯火璀璨的建筑群落成为纽约一道独特绚丽的风景。
所谓“伟大的荧光带”,就是指百老汇从那个年代开始的繁荣景象。
观光客到纽约有3件事必不可少,那就是攀自由女神、登帝国大厦、看百老文案.标准汇音乐剧。
百老汇对纽约经济的影响不仅在于票房创造的价值,还包括解决无数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艺术提升了纽约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准,让他们以生活在纽约而自豪。
一些西方学者将百老汇音乐剧视为一种不入流、四不像的大杂烩。
与传统意大利歌剧、芭蕾舞剧相比,它就像一个不修边幅而又腰缠万贯的暴发户;与最大众化的娱乐形式马戏、杂耍、脱口秀相比,它又太正规,需要有专业剧场,需要专业乐队现场演奏、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事实上,通俗而不庸俗,不断求新求变,尽一切可能满足大众的喜好,正是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百老汇音乐剧具备美国文化的“大熔炉”特点。
什么是城市的文化性格?在余秋雨看来:“文化性格就是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一个长久阅历,时间比较长的阅历就变成了性格。
”在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启示下,中国的某些城市,如:、、,能否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创造自己的商业奇迹?这是时间能够回答我们的问题,那就让我们探寻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找寻一些启示吧。
二、百老汇概况(一)发展历程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9 世纪初。
当时的百老汇大道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艺术的活动中心。
建立于公元1810 年的Park Theater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第二间剧院The Broadway在1821年才出现于百老汇大道上。
百老汇舞台2004启示录
![百老汇舞台2004启示录](https://img.taocdn.com/s3/m/2f0b453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e.png)
百老汇舞台2004启示录
张卫平
【期刊名称】《上海戏剧》
【年(卷),期】2004(000)012
【摘要】随将过去的一年,对百老汇来说,是平静的一年。
平静不是乏味,百老汇是出戏之地,戏剧性的新闻总是与之相伴随。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张卫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97.12
【相关文献】
1.百老汇音乐剧启示录 [J], 施志伟;张卫平
2.百老汇观剧启示录--随"中国剧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散记 [J], 王颂
3.托翁巨著跻身百老汇舞台 [J], ;
4.吴桥杂技首次登上美国百老汇舞台 [J], 朱文亮;
5.梦幻舞台演绎传奇访百老汇音乐剧《美女与野兽》中文版主创 [J], 晓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老汇的音乐剧和中国戏曲
![百老汇的音乐剧和中国戏曲](https://img.taocdn.com/s3/m/beb689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0.png)
百老汇的音乐剧和中国戏曲【摘要】百老汇的音乐剧和中国戏曲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百老汇音乐剧起源于19世纪,以歌舞剧和戏剧结合的形式广受欢迎。
中国戏曲则源远流长,起源于古代的民间艺术形式,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现形式。
百老汇音乐剧以其精美的舞台设计、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表演闻名全球,而中国戏曲则以其丰富的剧情和传统的表演技巧吸引观众。
虽然二者在表现方式和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
在未来,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发展,百老汇音乐剧和中国戏曲将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传承和弘扬各自的独特魅力,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关键词】百老汇音乐剧、中国戏曲、历史、起源、发展、特点、特色、区别、文化传承、世界文化交流、发展前景1. 引言1.1 百老汇的音乐剧和中国戏曲百老汇的音乐剧和中国戏曲是两种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在各自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百老汇音乐剧起源于美国,是一种结合了音乐、歌曲、舞蹈和戏剧元素的艺术形式,通常以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歌曲和舞蹈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统称,包括京剧、黄梅戏、越剧等多种剧种,以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而闻名世界。
百老汇音乐剧和中国戏曲都是通过音乐和表演来传递文化和情感,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形式。
它们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各自国家的文化魅力,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百老汇音乐剧和中国戏曲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演艺术形式,也可以探讨它们在今后发展中的可能性和挑战。
2. 正文2.1 百老汇音乐剧的历史百老汇音乐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美国的音乐剧开始兴起。
最早的百老汇音乐剧可以追溯到1866年的《布莱克克鲁克》(Black Crook),该剧融合了歌舞、戏剧和杂耍,开创了后来百老汇音乐剧的风格。
魅力百老汇
![魅力百老汇](https://img.taocdn.com/s3/m/f231dcaaf524ccbff1218433.png)
没有艺术家和投资者对戏剧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就没有百老汇。百老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台台精彩绝伦的演出,而在每台演出的背后,都有一部奋斗和牺牲的历史。支撑这些奋斗和牺牲的,除了对资金回报的追求,主要是靠人们对戏剧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在谈到如何选择剧本这个问题时,百老汇著名制作人董方思先生说,他们挑选剧本的方式是“百里挑一”,标准是中选剧本的作者之所以写作该剧本,不为其他,只出自他的激情。对百老汇制作人、导演和演员而言,剧目和演出就是食物和空气。再说投资,作为商业演出,百老汇的投资金额和风险都是巨大的,不是每位投资者都可以在百老汇发财,因为80%的演出注定要失败,一旦演出失败,投资者就会血本无归。明知风险的存在,仍然有投资者青睐百老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着源自内心的对戏剧、音乐、舞蹈艺术的热爱,并梦想着创造出流芳百世的作品。董方思介绍了美国南加州的一位投资者,这位十分富有的女士投资了百老汇5台剧目,遗憾的是5部剧都没能成功,她也因此颗粒无收,但是她乐于让自己喜爱的艺术家进行创作,并期待她支持的某台剧目有朝一日会成功。她心甘情愿花钱,就是为了让艺术家衣食无忧地去创作。
故事 音乐 独特性
百老汇不能没有无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百老汇的每部剧都不乏独特、新颖、动人之处。比如,音乐剧《狮子王》虽是改编自迪士尼同名动画片,但在舞台上,整台剧充满了令人惊叹不已的原创因素,恰如该剧所自称的“想象力不可驯服”。该剧有埃尔顿·约翰创作的好听的音乐,有感人的故事情节,更令人惊叹的是它非常丰富且极富想象力的服装和道具。在优美的布景下,剧中展现了非洲大草原的各种动物——威风凛凛的雄狮、智慧的大猴、忠实的犀鸟、轻捷的羚羊、高贵的长颈鹿、调皮的斑马、可爱的小蚂蚁,还有阴险的鬣狗。这些动物多数由演员们身着各种动物服装和面具来表现,还有的则靠皮影、木偶来表现,各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相比之下,音乐剧《妈妈咪呀》和《歌剧魅影》则更多地以音乐和故事情节见长。《妈妈咪呀》是英国剧作家凯瑟琳·约翰逊的舞台音乐剧,音乐则源自瑞典著名流行歌曲演唱小组ABBA自上世纪70年代即风靡世界的脍炙人口的歌曲。演出高潮时,观众同演员们一起高声吟唱,台下台上相互交融。《歌剧魅影》则取材于20世纪初法国的一部同名小说,它不朽的音乐则由英国著名作曲家韦伯为该剧量身订做。《妈妈咪呀》的故事情节是浪漫、轻松和欢快的,而《歌剧魅影》是浪漫、诡秘且令人心碎的。尼德伦介绍说,百老汇就是“创造性地讲故事”。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
![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https://img.taocdn.com/s3/m/274a0406102de2bd9705886c.png)
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百老汇”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吸引力的名字,它在音乐剧和戏剧界的地位就如同“好莱坞”在电影界一样,代表着巅峰与成功。
从地理意义上讲,百老汇指的是纽约市中心以巴特里公园为起点,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全长25公里的一条长街。
百老汇剧院集中分布在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
从1798年第一家剧院公园剧院在纽约成立以后,其它的剧院也纷纷出现在百老汇的大街上。
到了19世纪的初期,百老汇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中心。
当时它主要受欧洲戏剧的影响,上演维多利亚风格的经典剧,例如莎士比亚的剧目就经常被搬上舞台。
而如今人们所说的百老汇在更大意义上是指美国的音乐剧和戏剧艺术,是美国现代歌舞和戏剧艺术的代名词。
经过多年的发展,百老汇已经完全摆脱了欧洲戏剧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符合本国文化多样性的戏剧风格。
现在百老汇的剧场主要上演音乐剧,其艺术特点是通俗易懂,娱乐性强,因此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来自纽约以外的美国及世界各地,很多游人到纽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去感受百老汇高雅、经典的歌舞艺术。
在百老汇上演的都是成功的经典剧目,舞台布景富丽堂皇,各种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让舞台的表演变幻莫测,为剧场烘托出热烈的气氛,让观众如醉如痴。
几乎每一场在百老汇上演的剧目都会给剧院带来极高的票房收入。
然而这种成功的商业运作也使百老汇的戏剧备受指责,许多人认为这里浓重的商业气息不利于戏剧的发展和创新。
尽管如此,百老汇为美国戏剧事业、歌舞表演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所作的贡献是不容否定的。
在这里走出了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等戏剧大师。
在这里上演了《美女与野兽》、《狮子王》、《歌剧魅影》、《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等经典的剧目, 有些剧目一演就是七八年,甚至十几年。
拿《猫》剧来说,从1982年10月开始上演到2000年6月落幕,上演时间长达18年之久。
外百老汇外百老汇是指纽约百老汇之外的戏剧活动。
百老汇的发展历程
![百老汇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16393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7.png)
百老汇的发展历程百老汇大道(Broadway)为纽约市重要的南北向道路,南起巴特里公园(Battery Park),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
由于此路两旁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剧院,是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因此成为了音乐剧的代名词。
今天店铺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百老汇的发展历程。
载入史册的音乐剧《快乐的少女》1893年曾经活跃一时的英国人琼斯完成了一部后来载入史册的音乐剧《快乐的少女》,在伦敦王子剧院首演时激起观众狂热反响。
剧情故事生动连贯,舞蹈演员即是剧中人物,采用相关的舞蹈动作和话剧式的丑角说白,清晰叙述了这些演员如何千方百计跻身于贵族社会的故事。
剧情、音乐、舞蹈、喜剧表演等诸多因素自然组合,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这种初显形态的音乐戏剧,吸取了18世纪民谣歌剧和19世纪喜歌剧、轻歌剧的表现成分,融人古典舞、民间舞、话剧表演等多种因素,成为独具风采的新型舞台艺术门类。
百老汇音乐剧之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音乐剧后来传播到美国,并在美国得到高度冶炼和发展。
美国纽约的百老汇,视其为音乐剧中心,甚至将音乐剧统称为百老汇音乐剧。
美国音乐剧的内容,偏重于谈情说爱及幽默风趣,音乐轻松愉快,演出方式往往比较富丽堂皇,但仍不失其主要风格。
其典型代表人物科恩人称“百老汇音乐剧之父”。
科恩1885年1月诞生于纽约,年轻时曾在纽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903年赴英国伦敦学习作曲,同时潜心研究轻歌剧、音乐喜剧的创作表演经验,并参加创作实践。
自1904年起先后创作音乐剧50部,其中《演艺船>》(1927)最为出众。
故事叙述了20世纪20年代密西西比河上一个在船上演出的流动剧院演员们在时代变迁和种族歧视的社会环境中悲欢离合的生活景象。
船主安迪的女儿马格诺莉雅与游手好闲的青年拉威涅相爱,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吉姆。
一天,船主发现女婿拉威涅竟是赌棍,将其驱逐,吉姆随同离去。
马格诺莉雅无奈在夜总会登台献艺,艰苦奋斗了21年,终于成为著名音乐喜剧明星,最后回到船上,挽救了日益衰败的演艺船,拉威涅和女儿吉姆也回到船上一家人终于团聚。
百老汇经营模式的启示培训课件
![百老汇经营模式的启示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5f32f70029bd64783e2ce7.png)
百老汇经营模式的启示百老汇经营模式对中国音乐剧发展的启示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一、百老汇——百老汇的发展与成熟 (1)(一)百老汇的由来 (1)(二)百老汇的“大萧条“ (2)(三)百老汇的市场策略 (3)(四) 金融危机下的百老汇 (4)二、音乐剧——富有生命力的“朝阳艺术 (5)(一)音乐剧的起源 (5)(二)音乐剧的分类 (6)(三)“朝阳”的艺术,“朝阳”的产业 (7)三、中国音乐剧的现状分析 (7)(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初期 (8)(二)中国音乐剧现状 (8)四、中国音乐剧发展对策分析 (9)(一) 中国音乐剧存在问题 (9)(二) 百老汇对中国的指导意义 (9)结论 (11)参考文献 (12)后记 (13)绪论现今,音乐剧正以一种新的时尚潮流侵袭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无不充斥着音乐剧的典范,“歌剧魅影”“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四大名剧的出现更是让我们惊叹,让我们震惊之余无不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它带给我们如此精彩,如此与众不同的,如此美丽的演出,使得我们在感叹之时也为之感动着。
虽然四大名剧都是英国人的作品,但是将作品推向世界的却是百老汇,也是百老汇运用商业化的运作将那些优秀的剧目长久不息的繁衍下去,使之经久不衰,成为传世精品。
而我们正要学习他们的商业手段,发展属于中国的“音乐剧”。
一、百老汇——百老汇的发展与成熟(一)百老汇的由来百老汇音乐剧令百老汇大道逐渐成为美国娱乐业的中心。
在全盛期,该地区的剧院总数多达80家。
早在1893年的时候,美国人每年在这一带“贡献”的娱乐费用,就已经高达600万美元了。
音乐剧起源于英国,所以伦敦西区的剧院常常被人们成为音乐剧的故乡。
后来,英国的歌舞随着巡回演出团来到了美国,1866年,在纽约上映了一部综合了喜歌剧、闹剧和芭蕾舞特点的戏黑钩《黑钩子》,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连续演出长达25年之久,并被后人公认为第一部摆脱了歌剧意义的音乐喜剧,也正式这出戏带动了美国本土的剧作家及演员的创作之势,同时为现在人们所俗称的“百老汇音乐剧”奠定了基础。
从百老汇到伦敦西区的启示
![从百老汇到伦敦西区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f70cdb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c.png)
戏 剧 制 作 人 为 核 心, 戏 剧 制 作 人 同 时 也 是 剧 院 的 管 理 人、 甚 至 是 拥 有 者, Producer-Manager 一 词 本 身 就 体 现 了 制 作 人 在 百 老 汇 的 重 要 地 位。 那 些 以 出 租 剧 场 为 主、 只 经 营“ 地 产 ” 业 务的剧院集团大都面临沉重的财务压 力,相反强调自主开发新剧的 Jujamcyn Theatres 凭借旗下 5 个剧场分享了百老 汇大街上三分之一的收入。除 Jujamcyn 外,倪德伦家族也将内容优势进一步放 大, 通 过 内 容 的 输 出 控 制 了 更 多 剧 院, 而剧院平台的扩大又反过来吸引了更多 的优秀制作人。
内容为王是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不变 的主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明星制作 人的影响力在逐步减弱——人类总会面 临创新枯竭、生老病死及财务困境等问 题。在这个过程中,被独立制作人控制 的分散剧院逐步向某些财团集中(这些 财团通常也是由制作人起家的),并通过 规模效应的发挥来聚合更多的资本。如 倪德伦家族就利用经典剧作的输出来激 活老旧剧院的融资能力——经典剧作所 产生的稳定现金流预期聚合了大量的私 人资本,并支持了剧院的翻新、扩建和 收购,而倪德伦家族则用最低的成本实 现了剧院版图的扩张。
在伦敦西区,麦金托什、韦伯等天 才的诞生使古老的剧院版图被重新划分, 很多剧院主动“投靠”这两位戏剧“大 腕”,以便能够获得优秀剧目的驻场演出 机会。国际经验显示,一部经典的剧作 能够持续上演数千场,让一个剧场红火 数年甚至是十几年,而《猫》《歌剧魅影》 《悲惨世界》等经典名著更是持续上演了 20 年之久,它大大降低了剧院的运营成 本,并给制作人和投资人贡献了丰厚的 利润——成功的剧作在上演的头几年就 已经收回了投资,此后的演出收益都是 净赚的利润,版权的输出和衍生产品的 销售更创造了数倍的附加收益。
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影响
![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78146275f0e7cd1842536c5.png)
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影响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综合艺术,从诞生之日起,舞蹈就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从奠基迈向巅峰,从沉沦走向复苏,音乐剧的风格和形式不断地在革新和发展。
同样,从歌舞杂耍,插入性质的舞段,发展到用舞蹈来叙述故事,音乐剧中的舞蹈也经历了不同的变迁过程。
虽然音乐剧舞蹈的发展历程并不与音乐剧的发展过程完全同步,然而音乐剧舞蹈的发展与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发展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音乐剧的发展历史见证了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发展。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舞蹈变革的体现正如百老汇音乐剧有其发展阶段一样,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舞蹈也有不同的发展经历,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舞蹈创作观念和手法上的革新。
从舞蹈在音乐剧中的地位来分析,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经历了纯娱乐性的插舞时代、确立舞蹈叙事地位的时代以及以舞蹈为中心的舞蹈音乐剧时代的发展和变革。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舞蹈在音乐剧中的地位、舞蹈风格和类型以及舞蹈艺术家的地位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音乐剧舞蹈地位的改变歌舞杂耍、滑稽表演以及性感美女秀,加上男欢女爱的简单故事情节组成了早期美国音乐剧的形式。
受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战争的影响,美国人把舞蹈作为一种纯娱乐的消遣品。
舞蹈是以做秀的形式出现在音乐剧中。
一群美女排成一列跳着与剧情毫无关系的舞蹈,踢大腿、秀性感、秀美貌、秀服饰来吸引观众,舞蹈的娱乐性远远大于艺术性。
虽然这种传统的歌舞女郎舞蹈模式影响了百老汇一个世纪,但在20世纪初期,占有很大比重的歌舞表演都是处于无关紧要的“插入”地位,只是一种“消遣品”。
正如约翰•马丁所说:“舞蹈被标榜为某种唯一的轻浮艺术,专门用来趋炎附势,并用美貌去蛊惑人心。
而不能像其他艺术那样去表达实在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从20世纪30年代起似乎更加注重舞台的整体形式,使舞蹈状况大为改观。
美国百老汇考察有感
![美国百老汇考察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1489c1104693daef5ff73d03.png)
美国百老汇考察有感作者:王明喜来源:《剧作家》 2012年第2期百老汇,原意为“宽阔的街道”,是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一条大街。
自1810年美国第一家剧院在此落成,至今已有数十家剧院云集于此。
在这些剧院光彩夺目的舞台上,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实践,美国各界艺人、制作人和投资人打造出众多令人瞩目的歌剧、话剧和音乐剧精品,这些经典之作长盛不衰,创造了不朽的舞台传奇。
纽约也因百老汇而闻名遐迩,成为世界艺术的圣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行者到此参观、访问、交流和学习。
新年伊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我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兴旺,承蒙省文化厅领导的推荐,我有幸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倪德伦环球娱乐合作推出的第二届“文化贸易和产业交流项目”,赴美国纽约与美国业界人士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与交流。
此次活动受到中美双方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赵玉华发来贺电,美国纽约市市长迈克尔·B·彭博、倪德伦环球娱乐总裁兼首席行政官罗伯特·倪德伦致欢迎词,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朱万金副总领事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学习过程是紧张而愉悦的,组委会请到了百老汇音乐剧资深制作人、经纪人、出品人及纽约重要文化艺术机构负责人,他们就百老汇演艺产品的创作和市场运营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讲座,并组织座谈会和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芝加哥》、《狮子王》、《妈妈咪呀》的观摩及演员见面会,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市场化的组织运作方式美国百老汇的文化产业理念,给我们留下清晰的印象,他们将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范畴,广泛吸收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化资源和各国人才,文化产业发展走的是市场化道路,文化产业产品都是商品。
百老汇剧目的生产过程,可以说从剧本创作选题开始便进入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这种组织形式的核心在于“制作人制”,即由制作人针对观众群体的审美趋向、票房记录确定选题,再由制作人寻找对此选题感兴趣的投资商,待这一切都最终敲定后,才寻找合适的剧作家写剧本,作曲家作曲等等。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919a9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b.png)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百老汇作为纽约的一个著名地标,是全球最为著名的剧院区之一、它的文化发展历程漫长而庞大,不仅见证了戏剧演艺的进步,也展示出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以下是对百老汇的历程及其所带来的启示的探讨。
百老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只是一个较小的娱乐区。
然而,随着移民潮的涌入,它迅速壮大。
20世纪初,许多剧院的兴建使得百老汇成为吸引大量观众的剧院区。
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百老汇经历了黄金时期,包括一系列经典的音乐剧和戏剧,如《音乐之声》、《包租公》等。
这些作品不仅成为经典,也创立了百老汇音乐剧的文化。
百老汇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与美国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追求娱乐和文化,也给了百老汇发展的机会。
此外,美国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容纳也为百老汇的多元化做出了贡献。
百老汇上演了许多在种族和性别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剧目,如《乌龙山伯爵》等。
这些作品将社会问题搬上舞台,引发了许多有关平等和人权的讨论。
百老汇的成功还得益于创意和创新。
许多作曲家、编剧和导演敢于突破常规,推陈出新。
他们将现代音乐和舞蹈元素融入剧目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
这种创新精神激励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影响了电影、电视和音乐行业等。
百老汇也是一个人才的摇篮。
它培养了很多杰出的演员、舞者和创意人才。
百老汇的剧院群聚集了全球最优秀的演艺专业人员,他们互相切磋,共同成长。
这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百老汇的成功经验带给了其他行业的启示,即培养和吸引人才是推动一个行业进步的关键。
百老汇的成功还得益于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百老汇不仅注重优质剧目的生产,也注重剧目的宣传和推广。
他们运用各种媒体渠道,包括电视、广告牌和社交媒体等,将剧院区形象推向全球。
市场营销的成功使百老汇得以吸引全球观众,为继续推动文化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支持。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创新和创意对于文化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吸引观众并保持市场竞争力。
靡靡之乡 美国纽约百老汇戏剧欣赏
![靡靡之乡 美国纽约百老汇戏剧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f59127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4.png)
靡靡之乡美国纽约百老汇戏剧欣赏美国纽约百老汇戏剧欣赏美国纽约百老汇(Broadway)作为世界戏剧之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全球的观众。
这里每年上演着众多令人瞩目的音乐剧、话剧和舞蹈剧,成为戏剧爱好者壮丽的狂欢。
在纽约百老汇的聚光灯下,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靡靡之乡”。
一. 美国纽约百老汇的历史美国纽约百老汇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百老汇地区成为戏剧产业的中心,吸引了众多戏剧制作公司和演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老汇地区逐渐成为美国最杰出和最繁忙的戏剧区域。
二. 百老汇的魅力百老汇的音乐剧非常有名,其中一些甚至成为了美国的经典文化符号。
这些音乐剧的故事情节精彩纷呈,配以激动人心的歌曲和精心设计的舞蹈,让观众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例如,《猫》、《歌剧魅影》和《音乐之声》等作品长期在百老汇上演,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前来欣赏。
此外,在百老汇上演的话剧和舞蹈剧也非常出色。
世界各地的优秀编剧和导演纷纷涌入百老汇,为观众献上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百老汇的舞台技术和舞台设计也堪称一流,无论是音响效果还是场景布置,都令人赞叹不已。
三. 百老汇的影响力作为世界顶级的戏剧表演地,百老汇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许多成功的百老汇作品都被改编成电影,进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受到观众的喜爱。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感人的故事深入人心。
尤其是音乐剧,由于百老汇的成功,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戏剧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
百老汇还对戏剧制作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百老汇作品的演出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精湛的表演,还能见识到前卫的舞台设计和先进的演出技术。
百老汇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戏剧制作成果的平台,推动了戏剧艺术的发展。
四. 纽约百老汇的未来纽约百老汇作为全球戏剧界的中心,其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每年都会有新的音乐剧和话剧在这里首演,成为话题之作。
百老汇也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具有创新和突破性的作品出现在百老汇的舞台上。
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是怎样炼成的
![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是怎样炼成的](https://img.taocdn.com/s3/m/ecfc0b6f9b6648d7c1c74632.png)
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是怎样炼成的?从国际经验看,文化产业不仅是一项公益事业,也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2010年,伦敦西区票房收入达5.1亿英镑(约合50亿元),而近几年百老汇的商业演出收入则稳定在10亿美元水平—百老汇一条街的票房收入就是中国年票房收入的两倍。
更有趣的数字是,百老汇1美元的票房收入贡献了3美元的附加消费和4.3美元的经济价值,伦敦西区1英镑的票房收入更是带动了2英镑的附加消费、贡献了4英镑的经济价值,40多家剧院贡献了2亿多英镑的税收和4-5万个工作岗位。
不管是从内容出发的百老汇,还是善借资本之力的伦敦西区,最终都殊途同归地形成了“剧院—名制作人—经典剧目”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并在各路资本的参与下,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系统运作平台。
中国式的百老汇,除了剧院体系平台,更需要以内容为核心的资本平台—既包含对原创剧目的风险投资,也包含对小成本制作(如实验话剧)的组合投资、对经典剧目的固定收益投资以及对优秀制作团队的PE投资。
只有实现这种以内容为核心的资本聚集,才能加速行业整合,并形成中国式的百老汇赚钱模式。
今天,无论是百老汇还是伦敦西区,核心剧院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其内部设施的豪华和先进程度甚至比不上中国的某些县级剧院,但就是这些老旧的建筑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辉煌和每年超过50亿元的票房收入。
在这里,人们除了看到古老的建筑群,更有持续上演数千场的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剧作:《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经典名剧持续上演了20年之久,每一部的全球总票房收入均超过20亿美元。
通过一套持续生产经典剧目的机制,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得以延续其百年辉煌,而优秀剧目的惊人赚钱能力,不仅大大降低了剧院的运营成本,还给制作人和投资人贡献了丰厚的利润。
百老汇制胜法则:内容为王,制作人撬动软性产业链提到美国的百老汇,很多人就会联想到《猫》、《妈妈咪呀!》等音乐剧目。
其实,今天的百老汇已不是一条大街或几家剧院,而是一个完整的音乐剧体系,它包含了内容的创新、剧院的管理和资本的融合,它的形成是百老汇大街上制作方与资本不断磨合和渗透的结果。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be26c96bceb19e8b8f6ba40.png)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一、前言在现代戏剧史上,美国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堪称无可挑剔的独特样本。
戏剧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在这两座大都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百老汇是一条宽22至45米,长达50里,两旁大厦林立,高楼蔽日的繁华大街。
在第七大道与43街交汇处有一条细长的广场,它就是百老汇的心脏——“时报广场”(Times Square)。
它的周围,被称为剧院区,遍布着大大小小40多家剧院,这些灯火璀璨的建筑群落成为纽约一道独特绚丽的风景。
所谓“伟大的荧光带”,就是指百老汇从那个年代开始的繁荣景象。
观光客到纽约有3件事必不可少,那就是攀自由女神、登帝国大厦、看百老汇音乐剧。
百老汇对纽约经济的影响不仅在于票房创造的价值,还包括解决无数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艺术提升了纽约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准,让他们以生活在纽约而自豪。
一些西方学者将百老汇音乐剧视为一种不入流、四不像的大杂烩。
与传统意大利歌剧、芭蕾舞剧相比,它就像一个不修边幅而又腰缠万贯的暴发户;与最大众化的娱乐形式马戏、杂耍、脱口秀相比,它又太正规,需要有专业剧场,需要专业乐队现场演奏、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事实上,通俗而不庸俗,不断求新求变,尽一切可能满足大众的喜好,正是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百老汇音乐剧具备美国文化的“大熔炉”特点。
什么是城市的文化性格?在余秋雨看来:“文化性格就是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一个长久阅历,时间比较长的阅历就变成了性格。
”在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启示下,中国的某些城市,如:上海、南京、西安,能否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创造自己的商业奇迹?这是时间能够回答我们的问题,那就让我们探寻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找寻一些启示吧。
二、百老汇概况(一)发展历程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9 世纪初。
当时的百老汇大道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艺术的活动中心。
建立于公元 1810 年的Park Theater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第二间剧院The Broadway在 1821年才出现于百老汇大道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一、前言在现代戏剧史上,美国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堪称无可挑剔的独特样本。
戏剧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在这两座大都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百老汇是一条宽22至45米,长达50里,两旁大厦林立,高楼蔽日的繁华大街。
在第七大道与43街交汇处有一条细长的广场,它就是百老汇的心脏——“时报广场”(Times Square)。
它的周围,被称为剧院区,遍布着大大小小40多家剧院,这些灯火璀璨的建筑群落成为纽约一道独特绚丽的风景。
所谓“伟大的荧光带”,就是指百老汇从那个年代开始的繁荣景象。
观光客到纽约有3件事必不可少,那就是攀自由女神、登帝国大厦、看百老汇音乐剧。
百老汇对纽约经济的影响不仅在于票房创造的价值,还包括解决无数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艺术提升了纽约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准,让他们以生活在纽约而自豪。
一些西方学者将百老汇音乐剧视为一种不入流、四不像的大杂烩。
与传统意大利歌剧、芭蕾舞剧相比,它就像一个不修边幅而又腰缠万贯的暴发户;与最大众化的娱乐形式马戏、杂耍、脱口秀相比,它又太正规,需要有专业剧场,需要专业乐队现场演奏、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事实上,通俗而不庸俗,不断求新求变,尽一切可能满足大众的喜好,正是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百老汇音乐剧具备美国文化的“大熔炉”特点。
什么是城市的文化性格?在余秋雨看来:“文化性格就是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一个长久阅历,时间比较长的阅历就变成了性格。
”在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启示下,中国的某些城市,如:、、,能否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创造自己的商业奇迹?这是时间能够回答我们的问题,那就让我们探寻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找寻一些启示吧。
二、百老汇概况(一)发展历程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9 世纪初。
当时的百老汇大道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艺术的活动中心。
建立于公元1810 年的Park Theater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第二间剧院The Broadway在1821年才出现于百老汇大道上。
百老汇在这期间的戏剧风格受到当时欧洲维多利亚风格的影响极大。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百老汇剧院文化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迅速蓬勃发展,20年代末,是百老汇艺术的鼎盛时期,1925年这里的剧院达到80家之多,但这种好景却被19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而划上句号。
纽约新政府上台后,意识到一个充满生机的时代广场和百老汇产业将促进城市的发展。
于是,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干预,打击犯罪、清理色情场所,让人们恢复安全感。
此外,政府收购了7家剧院,建立‘时代广场联盟’的非营利机构,每年在时代广场庆祝新年拉拢人气。
百老汇的戏剧慢慢回归,时代广场又成为纽约市的文化娱乐中心。
随着历史文化再次演进变迁,现今的Broadway 不仅是一条贯穿纽约曼哈顿岛南北向的马路,更是剧院或是欣赏戏剧的代名词。
(二)现状百老汇的中心地带是在第42街“时代广场”附近,周围云集了几十家剧院,中段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中心,因而百老汇这一词汇已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同义语,而今,它也是美国现代歌舞艺术、美国娱乐业的代名词。
纽约有100多个舞蹈团、近60个音乐团体,都常驻于百老汇剧院区进行演出。
百老汇剧院区上演的剧目有6大类,根据所占比例,依次为音乐剧、音乐喜剧、话剧、喜剧、舞蹈音乐会和个人秀。
百老汇大街两旁分布着几十家剧院,在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的剧院称为百老汇,而百老汇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剧院则称为外百老汇。
百老汇上演的是经典的、热门的、商业化的剧目,外百老汇演出的是一些实验性的、还没有名气的、低成本的剧目,但这种区分越来越淡化,于是又出现了“外外百老汇”。
百老汇大道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纽约欣赏百老汇的歌舞剧。
有人称“百老汇”是歌舞剧的嘉年华,来到百老汇,做一次艺术贵族,这里每天上演着众多剧目,总有一款适合你。
也有人称百老汇是“纽约艺术的天堂”,步入百老汇,大道两旁的海报都是关于戏剧的。
来这里的行人,要么是来看戏的,要么是来演戏的。
“百老汇”更是世界戏剧的中心,对于每一个舞台演员来说,百老汇都是一个圣地,是世界戏剧的中心。
(三)百老汇(Broadway)的三个概念1.地理概念:指纽约时代广场附近12个街区以的38家剧院,即“百老汇剧院区”2.诞生于百老汇地区的艺术形式,即“百老汇音乐剧”3.整个百老汇所蕴含的产业链,包括在纽约市以外的地区以演出百老汇剧目为主的剧院总的来说,百老汇是西方戏剧行业的一个巅峰代表,在戏剧和剧场这个行业代表着最高级别的艺术成就和商业成就。
(四)百老汇奖项美国剧联于1946年以美国著名女演员兼导演安托尼特-佩雷的名字设立了托尼奖,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每年颁发19项给百老汇戏剧,有最佳戏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音乐剧本奖、最佳音乐剧导演奖、最佳音乐剧总谱奖、最佳音乐剧歌词奖、最佳音乐剧舞蹈编导奖、最佳音乐剧男女演员奖、最佳舞美设计奖、最佳灯光设计奖、最佳音乐剧男女配角奖、最佳重演剧目奖和特别奖。
当前,此奖在美国剧院和演出人联盟以及美国剧联的领导下,由12位剧评家和学者组成的提名委员会提名,最后由戏剧艺术家组织的600多名成员投票表决得出,获奖者只领取金质奖章,无奖金。
(五)外百老汇外百老汇是指纽约商业性戏剧中心之外的戏剧活动,多半由一些剧团在第41街至第56街的剧院或租用的旧厅堂和地下室演出。
它早在20世纪初就曾以先锋派姿态出现,主要特征是以较低成本进行戏剧实验,并为百老汇不加赏识的戏剧工作者提供演出机会。
两座早期知名的外百老汇剧院都成立于纽约格林威治村。
其一是1914年成立的华盛顿广场剧院,演出一些为商业性剧院忽视而具有艺术价值的戏剧,后于1919年演变成剧院,在提高美国戏剧的水平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其二是普罗文斯顿剧社,由华盛顿广场剧院的一些成员于1915年在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顿建立,旨在“给美国剧作家提供一个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1916年移至格林威治村,一直活跃了十几年,尤以首先演出E.奥尼尔的剧作而闻名。
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外百老汇曾是上演工人戏剧和具有左翼政治思想的剧作的场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百老汇不仅上演新剧目,也复演百老汇演出失败的剧目,而且勇于在导、表演和演出风格上进行大胆探索,从而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外百老汇运动。
三、发展要素(一)发展要素——百老汇剧场百老汇各剧场规模大小不一,但遵循先演出创作再进行舞台、观众席等功能设计原则,因此形成非常明显的剧院与剧目之间的映射关系。
某一剧院专以经营某剧而闻名。
这种运作方法其实也是由于音乐剧本身舞台、灯光等制作的复杂性,这些固定的道具布景除了巡回演出之外,一般是不会搬到别的剧院使用的。
由此也形成了非常独特的百老汇音乐剧运行模式每家剧场可容纳500到2000名观众不等,主要上演大成本、大制作的歌舞戏剧舞台布景富丽堂皇,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配合声响、灯光,使得舞台表演变幻莫测。
(二)发展要素——观众百老汇歌剧已经成为纽约市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之一。
它的表演形式融舞蹈、音乐、戏剧于一体,有些剧目更是融艺术与大众品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观赏百老汇歌剧成为每一个来纽约市参观、访问、旅游的人不可或缺的节目。
1.观众分布观众分布涨幅人数每年上涨3%地区40%是纽约人,其余为游客;性别64%的观众是女性2.观众特征:1)年龄偏大2)中产阶级及以上3)受教育程度较高,对艺术文化兴趣浓厚(三)发展要素——企业百老汇集团所经营的戏剧产业包括演出相关的创意、制作、表演、宣传、售票、融资投资、法律服务、人才培训、行业管理等完整的体系和产业链,掌控百老汇剧场群的主要资本集团舒伯特集团、尼得兰德集团、朱詹馨戏剧集团、迪斯尼集团、明晰频道娱乐公司百老汇的公司和企业主要分为三种:1.剧院经营商:一般拥有或者长期租用剧院,并负责剧院的日常工作等技术方面2.制作商:开发并创作百老汇节目的公司,一方面要负责获取所有的创作作品的法律权利包括知识产权等,另一方面要负责筹集资金,还要监督节目的开发过程以保证节目的成功3.节目经纪商:制作商和剧院经营商之间的中间人(四)发展要素——剧目百老汇剧目剧情较多地反映了时代特征,或政治色彩强烈。
百老汇上演的剧目有几十种,其中以“悲惨世界”、“美女与野兽”、“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国王与我”等等剧目最为出色。
那里上演的剧目,往往是一演就是7-8年,10几年。
拿“猫”剧来说,从1982年10月开始上演到2000年6月落幕,上演事件长达18年之久。
以199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猫”剧以“从现在乃至永远”(From now to ever)为广告语,为纽约市带来滚滚财源。
“猫”剧上演了7397场,售出剧票3000万,票房收入约3.8亿美元,并带动附近社区相关行业(餐馆业、酒吧业、礼品业等等)的经济增长达30亿美元。
而整个百老汇地区,每年的票房总收入为12亿美元左右。
每一剧票的价钱,按照美国的人的收入标准来衡量,并不贵。
如果到位于时报广场的售票处(TKTS)购买当日的余票,价格还会更便宜。
近年在百老汇演出的著名剧目有《狮子王》(1998年东尼奖最佳音乐剧得主)、《歌剧魅影》、《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等,《泰坦尼克号》(1997年东尼奖最佳音乐剧得主)因为同名电影的推波助澜而蔚成一股风潮。
《西贡小姐》系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的越南版,讲述了一个美国大兵对西贡少女始乱终弃的故事。
身为男主角,王洛勇自然大力推荐此剧。
不过这台剧确有目不暇接的视觉效果,如剧末满场如假包换的直升机从舞台上起飞,令观众眼花缭乱。
该剧剧情通俗感人,即使不懂英语也能了解剧情的发展。
女主角弃妇式的哀怨,与其子之间的亲情,很容易打动人心。
歌剧魅影韦伯在《歌剧魅影》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的音乐天分。
全剧大胆采用轻歌剧风格为基调,以戏中戏的形式穿插经典的意大利歌剧片段,使之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完美糅合,被戏剧评论界认为是一部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
韦伯同时期的另一部音乐剧《猫》同样好评如潮。
该剧以20多种语言在全球巡回演出20多年,在音乐剧中表演时间之长仅次于《歌剧魅影》。
音乐之声四、百老汇音乐剧的商业模式(一)巡演增加演出场次,赢利之余,进行市场推广;百老汇剧院区的所有剧院每年统筹安排旗下演员进行巡演,巡演剧目以音乐剧为主,一般会在当地的剧院或其他表演场地进行一个“百老汇演出季度”的演出,通常包含4~6场表演。
巡演对于百老汇剧院区而言,不仅仅在于经济回报,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国际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新观众。
选择合作城市的标准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1)充足的人口产生基本消费人群,发达的工业产生大量的中产阶级和市民阶层。
这一经济、人口因素是基础的基础纽约市恰恰具备了这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