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言近代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经济结构的变动。

在19世纪末,中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传统经济体系,然而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工业出口国。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传统农业经济在19世纪以前,中国社会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的。

农业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中国社会经济的支柱。

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土地关系也十分复杂。

传统农业经济的特点是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劳动力过剩、生产水平低下等。

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人力,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导致农业收益不稳定。

农业产出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进入现代工业时代近代中国迎来了现代工业时代的兴起,这是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标志之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外国资本和技术开始进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占据了经济的重要地位,而农业的比重则相对下降。

外资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新兴的制造业和工业部门。

例如,轻工业、纺织业、钢铁业等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这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在20世纪中叶,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扮演着经济的主导角色。

这一时期,农业仍然占据经济的重要地位,但工业和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控,企业和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政府的指令来进行。

农民大多从事集体经济,农田归集体所有,而工业和服务业则由国有企业掌控。

这种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平等。

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企业经营不灵活等。

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政策。

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口岸相继开放。1845 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
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 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 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
革命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6.使中国的外交和军事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为中国培养了
一批近代化人才。
【针对练习】 2.(2012 年江苏南通期末)“(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 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 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 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
2.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 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中国原料和商品生产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相联系, 中国的出口贸易多被外商操纵,并服从于外国资本的需要,中 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继诞生。 4.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买办发展成为一个新的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
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 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
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__________后,洋纱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列强大 鸦片战争 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和“织”分离;中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评价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 资本主义萌芽 原因
自然经济的解体 洋务企业的诱导
外商企业的刺激
缺乏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受双重压迫;根本上是因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性质。
代表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企业: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特点
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后天畸形: 结构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 影响: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 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表现:
耕织分离
农产品商业化
影响:使中国经济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但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小农经济: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 济形式,属自然经济。
二、洋务企业的产生
背景: 内忧外患 军事工业(口号、代表、性质) 内容 民用工业(口号、代表、性质) 筹划海防 (福建、南洋、北洋三支海军) 培养人才 (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 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失败 原因: 顽固派阻挠、列强限制、洋务派各自 为政、维护封建制度(根本) 积极: 引进了……培养了……有利于…… 一定程度上……迈出了…… 局限:(从结果和根本目的分析)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古代中国 经济结构 变 动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 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Nhomakorabea本主义萌芽
经济部门:农业、手工业、商业 外商企业出现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仍占主导) 洋务企业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经济结构指的是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组成 的要素可以是经济形式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也 可以是经济部门如农业、手工业、商业。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标解读】1、课标阐述: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课标领会:1、要求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初步发展的原因等。

2、对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要求学生要会概述,科学归纳后,学生识记。

3、洋务运动、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命题的重点,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高度重视本节课的内容。

【本课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资本和广阔的市场,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和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目标,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地位。

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的基础知识洋务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及兴办的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民族工业出现和初步发展的概况;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

2、理解与运用①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洋务企业的影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的原因。

③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专制势力的关系及形成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理解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及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原因。

以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分析史料过程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掌握历史基本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深刻体会一些洋务派代表人物和中国实业家的爱国思想和探索精神。

③通过近代工业的起步和早期发展的艰难历程,在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重点:洋务运动的特点及评价。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详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详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详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表现。

(2)识记洋务派代表;洋务运动的内容;理解洋务企业的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和影响。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4)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文资料,设置问题,创设情境.(2)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短剧,从表演中得到启示进行问题探讨.(3)通过辩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入侵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历史短剧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讨论法、活动探究、讲练结合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新课设计:(一)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牛郎织女图》,提问“牛郎织女”实际上反映了何种经济形式?学生回答:自然经济老师问:“请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什么是自然经济?”学生答:“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老师:“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板书: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二)新授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板书)师:自然经济在我国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那是什么促使其逐渐解体的呢?其解体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现象 洋布大量进口, 传统纺织业破产
耕织分离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洋货大量涌入,物 美价廉,国货滞销
商品 市场
廉价原料 大量出口
原料 产地
逐渐依附 世界资本 主义体系
棚户区难民
破产农民流入城市 繁忙的上海码头
解读图片信息,分析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1)给农民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
2024/10/16
11
1.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洋匠进 行敲诈勒索,谋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2. 顽固派的百般阻挠和破坏。
3. 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地 方上的力量分散,又有限,难成大业。 4. 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 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结合情境再现和教材知识分析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社会经济经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不同的 经济成分、不同的产业部门及社会再生产 各方面在组成国民经济整体时相互的适应 性、量的比例以及排列关联的状况。社会 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产业 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和 技术结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思考:这两幅图的关系是什么?
英国工业革命
洋货大量涌入中国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列强的炮舰冲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洋货大量涌入,
冲击着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
材料一 松太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当 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 太布市,消减大半。
产地和商品市场。
(2)破产农民进入城市为城市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问题写
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
2.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指导思想、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3.知道洋务运动兴办的主要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名称;
3. 了解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生默写基础知识填空
教师讲解答案和易错易混的概念。
师生合作,掌握基础知识并准确理解历史概念。
基础知识运用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课堂配套练习
教学模式(“三知”教学模式)及教学过程
教学模式
目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
问题导入
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可是,结果为何却一胜一败?
教师讲解。
知识网络构建
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自我理解历史知识之间关系。
学生利用PPT所给内容,进行知识建构。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锻炼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之间关系,建立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空间性。
板书:
1.学生板演历史训练题答案。
2.学生自我建构的知识思维导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
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指导思想、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知道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名称;
理解洋务运动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默写填空、课堂讲授法、典型练习训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了解,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当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同时,认识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概述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概述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概述1. 引言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对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概述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并探讨了这些变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传统农业经济在19世纪初的中国,农业是当时经济的主要部分。

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份额。

传统的农业经济采用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农业产出低下,农民生活贫困。

有限的农产品供应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3.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经济变革19世纪中叶,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西方列强侵略。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事件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权威,使中国陷入内外交困。

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掠夺性的贸易,将中国变成了被殖民和半殖民状态。

西方列强的侵略触发了中国的经济变革。

大量的外国商品涌入市场,传统产业面临巨大冲击。

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的技术和知识,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

4. 工商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工商业开始兴起,成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8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兴建铁路、煤矿和工厂,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大量的农民也涌入工厂从事工业生产。

工商业的兴起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5. 对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开放对外贸易。

中国开始与海外进行大规模贸易,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外贸的迅猛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外来资本和技术,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农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6. 殖民和半殖民经济在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被迫成为殖民和半殖民国家。

西方列强在中国租界建立了殖民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市场。

许多中国企业被迫与西方资本合作,中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控制和压迫。

7.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工商业的兴起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及其后的洋务运动。

从那时起,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其中一些变革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

第一个重大变革是农业。

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农业机械化的浪潮。

传统的手工农业逐渐被农业机械化所取代,大量农民因此失业。

同时,农业现代化导致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第二个重大变革是工业化。

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

经过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工业化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政策。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中国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许多国有企业和工厂被建立起来,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工厂工作。

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的农民失业问题。

第三个重大变革是城乡差距的加大。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加速,城乡差距也逐渐扩大。

城市地区享受到了更多的投资和资源,工人和职员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而农村地区则很少从工业化发展中受益,农民的生活水平几乎没有改善。

这导致了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加剧了城市的人口压力和社会问题。

第四个重大变革是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逐渐转向市场经济。

政府逐渐减少对经济的控制,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

这导致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革。

私营企业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市场经济也为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竞争,拉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五个重大变革是信息技术的突破。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电子商务促进了农产品和制造业产品的销售,改善了农民和中小企业的生活。

与此同时,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加速了城市的现代化和服务业的发展。

以上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一些主要变动。

随着中国不断推进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将会继续进行。

虽然这些变革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它们也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潜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5张ppt)

北洋海军章程
北洋海军军旗
4. 在教育方面,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 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 近代教育的先河。
5.结果--失败 (1)标志: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2)失败的根本原因: 只单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彻底变
革封建制度;
6.积极意义
★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要 1、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2、陈启沅在广东开设继昌隆缫丝厂
企业:3、朱其昂在天津经营贻来牟机器磨房
3、特点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
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 ,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 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 不过721.5万元。
市场、劳动力。 (3)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注意: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只 是开始解体,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 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
二、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为了维护 封建统治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 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一场地主阶级自 救运动。 1、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处于 内忧外患的形势;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
纺织分离
纺纱、织布两种纺织业工序中,纱和布又可同时作为 独立商品。在近代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飞梭和珍妮机被 发明以来,纺和织的质与量都得到了质的飞跃。19世纪70 年代,在中国的洋纱价格比土纱价格低三分之一。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农民经过仔细斟酌,发现买纱织布比自己纺纱织布成本低得 多,于是绝大多数农户开始放弃纺纱这道传统工序,而改用进口 洋纱织布。这一过程被称为“洋纱取代土纱”的过程。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洋务企业
类 创办人 型 军 曾国藩 用 李鸿章 企 左宗棠 业 崇 厚 民 李鸿章 用 企 张之洞 业 代表企业 性质
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天津开平煤矿 上海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官办”的封 建性质的企业
“官督商办” 的带有资本主 义性质的企业
7.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 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辛亥革命——剪发辫,改称呼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 D.新文化运动——中共诞生
的大宗商品,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但在
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
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这说
明中国近代
A.工业化的进程缓 慢 B.小农经济欣欣向荣 C.市场结构殖民地 化
2.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
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 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 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 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D.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
第10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 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15年会: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强调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变动济 侵 略
倾销商品
耕与织分离 农民、手工 业者破产
机器大 生产
洋务经济
瓦解
自然经济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精品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精品课件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晨光1865科技· 创意产业园 金陵机器制造局 诞生于1865年
《盛世危言》1894年成书
郑观应(1842年-1922年)
情境一:
1842年,郑观应出生于广 东省香山县,从他记事起,家 乡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市场上 出现大量价廉物美的洋布…… 土布鲜有人问津。
郑观应家庭合照
李 鸿 章
地 方 中 央
奕 张 之 洞
左宗棠
2、内容
天津 天津机器制造局 ④1867年 崇厚
A 创 办 军 事 工 业
安庆内军械所 ①1861年 曾国藩 安庆 上海 江南制造总局 ②1865年 李鸿章 福州
福州船政局 ③1866年 左宗棠
2、内容
开平
B 创 办 民 用 工 业
开平煤矿 ②1877年 李鸿章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材料2: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类别 1843年 1860年 增长
生丝
茶叶
1400担
13万担
69000担
153担
48倍
11倍
——刘克祥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
1、材料2反映了列强什么经济侵略方式? 2、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大量掠夺原料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情境二: 1858年,郑观应应科举未中,弃学从商来 到上海,次年进入英商宝顺洋行任职。1860年 他听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北京被占 领,皇帝出逃承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861 年,一股来自南方的势力围困了上海。 回忆:北京被谁占领? “来自南方的势力”指什么?
材料1:“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 业;…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 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列强大量倾销廉价商品 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 大量经济特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之一。

从20世纪初起,中国的经济结构经历了多次转型和调整。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些变动,包括工业化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服务业的崛起。

首先,工业化的推进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显著标志。

20世纪初,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工业部门相对较弱。

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逐渐推动工业化进程。

从1990年代开始,中国建立了一大批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部门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推进,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农业部门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逐渐下降。

其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方面。

中国是农业国家,农业在中国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但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率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引进新技术、加强农业科研和提供农业支持政策,中国农业取得了显著进展。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农业生产结构也逐渐优化调整。

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也得到了加强,农民收入逐渐增加。

最后,服务业的崛起也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服务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和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各类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教育和医疗等领域迅速兴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

工业化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服务业的崛起是这一变动中的重要方面。

这些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中国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含义: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

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

自然经济在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社会里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表现[来源:学#科#网](1)使中国家庭“纺”与“织”,“织”与“耕”分离,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来源:学科网]列强操纵中国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3、原因:(1)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4.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二、洋务运动1、含义: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3、概况(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在中央是奕,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

这些人中李鸿章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4)旗号: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后期打出“求富”旗号。

4、实践(1)创办军事工业。

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近代军事工业的三个特征(封建衙门式企业)。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清单--2024高三上学期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清单--2024高三上学期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点一: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1.含义: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国内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①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分离);②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③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④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且日益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4.影响:(1)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推动了中国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4)外商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知识点二:外资企业的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1.时间:鸦片战争后2.地点:通商口岸(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3.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前数量较少,且为非法,诞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取得合法地位,外国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增多。

4.实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富有侵略性.知识点三: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的创办(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材料经十营:方除式了:“官官办办和”衙的门军式工管产理业—外,此时出现了另一
种类型的企业,以传统的盐官政办为、模官式督,商即办“、官官督商商合办”。 它办们中最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 织布局和电报总局。这些企业的资本来自私人资金,虽 然官资府金作来为源赞:助政人府也出会资在—一开始提供部分资金或日后须
洋洋销布棉”、者,洋,“棉 十 闽思棉“ 室 产考花其 而 之:价质 九 土既。布洋跌美”…布 必…,因涌 将不其此入 带能价,出、 来复“口无 什廉江。纱 么,浙”民之可 问间棉纺题之 布、?买 不洋 复布 畅、
材料二: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 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 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生产民用品, 销售于市场, 获取利润。
资本主义
封建性
[思考点维一升华] 洋务运动中军事和民用工业的性质不同 (1)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 式是封建衙门式。虽然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 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 (2)民用工业: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产品作为商 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雇佣劳动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 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务 阶段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

性旗 号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求富

指导 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在不改变封 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军 事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安徽)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上海) 工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福建) 崇厚 天津制造局(天津) 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 学案》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1)鸦片战争后,涌人中国东南沿海。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产品。

2.表现(1)洋纱取代土布,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与“织”分离。

(2)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与“耕”分离。

(3)中国的丝、茶日趋。

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促进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

二、洋务运动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的局面。

(2)“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2.代表(1)(2)地方:、李鸿章、、张之洞等。

3.活动(1)创办军事工业①目的:以“”为旗号。

②企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设立的、崇厚经营的天津。

(2)创办民用企业求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北洋福建①目的:以“_”为旗号,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②企业: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的和,张之洞设立的和湖北织布局。

(3) 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_、南洋和_三支海军。

(4)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4.结局: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2)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对外国的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4)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受丰厚利润的刺激。

(3) 受_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产生(1)时间:19世纪(2)地区:在沿海(3)人物:官僚、地主和商人。

3.代表(1)上海的发昌机械厂;(2)广东南海的;(3)天津的。

4.影响: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生产方式产生了。

重点突破1..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曲折发展的理解与认识《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之后有了比较快的发展,1912—1919年出现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此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工业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

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工业经济。

认识: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工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它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其主要特点有: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轻工业为主,小工厂多,大工厂少,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中国的民族工业虽然较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③中国的民族工业是趁欧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压迫的空隙发展起来的,因而这种发展只能是暂时的、畸形的。

有的工业产品服从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反映·了它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依赖性。

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兴旺的景象,只是昙花一现。

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为同一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②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③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主要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④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

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2. 洋务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比较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经营的天津制造局。

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以后),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立的轮船招商局,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洋务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采用机器生产,都属于近代企业。

但是军事工业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拨,大权掌握在封建官僚手里,管理机构是封建衙门式的,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而不面向市场。

而民用工业的经费既有清政府调拨,更多的是民间投资,经营方式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产品直接面向市场,正是民用工业的创办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3 洋务运动的评价积极方面: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利于中国生产技术的进步。

创办近代企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刺激作用。

派遣留学生和设立新式学校,有利于培养一批近代实用人才,有利于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购买或生产的一批武器装备了清军和近代海军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

总的来说,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工业)近代化,军事近代化和教育近代化,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消极方面:洋务运动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管理腐朽,生产效率低下。

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

民用工业主要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困难,不能为社会求富。

4. 19世纪中期,在中国出现的近代企业类型及其影响首先,要明确近代企业当中“近代”的含义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企业。

依据这一标准衡量,19世纪中期在中国出现的近代企业有外国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种。

《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便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了一些近代企业,这些近代企业的设立损害了中国的经济主权,方便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并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初,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于是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洋务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洋务企业的创办,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科技人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防力量和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19世纪60、70年代,由于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分解着中国自然经济,扩大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再加上洋务运动的诱导和示范,以及通商口岸外商企业的刺激,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引起了中国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为中国新的抗争与探索奠定了基础。

[典例解析]例1(09年福建卷)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此题为逆向选择题,C项显然不是该时期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的原因,它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逻辑。

答案:C。

例2、(09年全国卷Ⅰ)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鸦片战争)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析:本题结合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未结束,说清政府当时“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明显不和史实,故首先排除A答案。

《天津条约》是英国强加给清政府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当时对英国等西方列强更多的是畏惧心理,而不是崇拜心理,也不能简单理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其实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蛮夷”观念和“天朝上国”规制就受到冲击,答案B符合题意。

例3.2008·全国Ⅰ卷)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

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

”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B.徐继畬C.郑观应D.严复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

根据题干中近代“中英战争”,可断定其为鸦片战争。

C项郑观应是19世纪60年代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代表人物,D项严复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这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均可排除。

鸦片战争刺激了“新思想的萌发”,其代表人物涉及到A项姚莹和B项徐继畬。

姚莹的《康輶纪行》,属边疆史地专著,是考察“中国西南各地”后写成的,对英法历史有所阐述,但关注重点在康藏地区,与题干“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等明显不符,可排除。

徐继畬的《瀛环志略》详细、完整地介绍了世界各国史地情况,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冲破封建思想樊笼,可以证明中国“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因而B项为正确答案。

例4.(2008·全国Ⅰ卷)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耶松船厂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根据题干中“官、商”等信息可判断该企业为官督商办类型的洋务企业。

C为民族工业,D为外商企业,均可排除。

A为官办军事工业,B为洋务派最早、规模最大的民用工业,二者均为洋务企业。

“工商食官”的传统决定官办军事工业不可能让私人涉足,可排除A,所以选B。

例5.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

下列关于该阶段工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用企业B.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C.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D.民用工业的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解析:此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起步阶段的资金来源,涉及了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从深层次考查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化不同时期,中国是怎样解决资金问题,以及中国今天的引进外资和清政府时期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不同。

A选项错在时间上,民用企业的出现易于军事工业;B选项不全面;C选项即洋务运动的资金来源于政府。

答案:D。

例6.清代采用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

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钱,按市场比价折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

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1两白银=1000文铜钱)。

鸦片战争之前以及战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持续攀升至1300文、1400文、1600文甚至更高,出现空前的银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