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1月月考试卷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B.lmoA2D2分解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熔沸点:Z>X
D.已知AGD4与EMA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A2,则A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21.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被称为没有核污染的“N2爆弹”。中国科学家胡炳成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 , 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10(其中含有 和 两种离子)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6)碳可以形成多种有机化合物,下图所示是噻吩的结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
①噻吩中所有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
②噻吩结构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③分子中的大π键可以用符号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 )。请问噻吩中的大π键表示为__________。
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每个 中含有5个原子核
C.每个 中含有36个质子D.N10结构中含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22.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用R代表),经X射线衍射测得R的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中两种阳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相同,但化学键类型相同
C
向0.1mol/L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至稍过量
先生成白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Ag++NH3•H2O= +AgOH↓、AgOH+2NH3•H2O=[Ag(NH3)2]++OH-+2H2O
D
向0.1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新疆塔城地区高二(文)上学期理综-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新疆塔城地区高二(文)上学期理综-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高一上·辽源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 .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C . 0.5molH2 约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D . NA个氧气分子与NA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16:12. (2分)(2020·安徽模拟) 2020新年伊始,我国各地人民投身到一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Cl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B . 医用口罩对微小带病毒气溶胶有滤过作用,可起到隔离作用C . NaClO易溶于水,其稀溶液可用作日常家用消毒剂D . 蛋白质受热易变性,采用高温蒸煮的方法能杀死流感病毒3. (2分)据报道,上海某医院在研究用放射性碘 I治疗肿瘤。
该核素核内的中子数为()A . 53B . 125C . 72D . 194. (2分) (2017高一上·茂名期中) 根据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A . Fe3+>Cl2>I2B . Cl2>I2>Fe3+C . I2>Cl2>Fe3+D . Cl2>Fe3+>I25. (2分) (2018高一下·吉安期末)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 形成锌-铜原电池B .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C . 证明酸性:CHCOOH>H2CO3>硅酸D . 石油的分馏6. (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 . 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D . 食物纤维在人体内不能被吸收利用,却是健康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 (2分) (2018高二上·吉林期中) 有关微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摄入的铁越多越有利于健康B . 微量元素又称为矿物质元素C . 婴幼儿或成人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D . 含量低于0.01%的微量元素,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和发育极其重要8. (2分) (2019高二下·天津期末)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淀粉、油脂都有固定的熔沸点B . 苯、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C . 石油的裂化、煤的气化都属于化学变化D . 棉花、羊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9. (2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 CCl4B . CH3COOHC . CH3CH2OHD . CaCO310.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凡是能溶于水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B . 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 . 油脂、糖类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 . 葡萄糖属于单糖11. (2分) 2011年6月28日,第五期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医学专家呼吁:过量补锌致儿童性早熟,全民补碘也是不科学的,这里的锌、碘应理解为()A . 单质B . 分子C . 元素D . 同位素12. (2分) (2019高一上·大同期末) 有下列物质:①盐酸,②氨水,③CO2气体,④SO3气体,⑤纯碱粉末,⑥酒精,⑦铜,⑧熔融的NaCl,⑨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 属于电解质的有3种B . 属于纯净物的有6种C .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3种D . 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5种13. (2分) (2017高三上·姜堰月考)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 1.0 mol•L﹣1KNO3溶液:H+、Fe2+、SCN﹣、SO42﹣B . 的溶液:K+、Ba2+、NO3﹣、Cl﹣C . pH=0的溶液:Al3+、Cl﹣、SO42﹣、CO32﹣D . c(ClO﹣)=1.0 mol•L﹣1的溶液:Na+、I﹣、S2﹣、SO42﹣14. (2分)提纯分离下述物质时,采用的方法与制取无水乙醇的方法相同的是()A . 分离硬脂酸和甘油B . 除去乙醛中少量醋酸C . 分离苯酚和苯D . 除去甲烷中少量乙烯15. (2分)生活中常用到各种消毒剂,下列有关消毒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消毒剂可帮助人们杀菌、消毒,对人体只有益处,没有害处B . 可用消毒酒精对皮肤消毒C . 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去污效果更好D . 福尔马林、药皂、碘酊、双氧水都是常用的消毒剂16. (2分) (2019高一下·扬州期末) 反应NaH+H2O=NaOH+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B .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 H2O的比例模型:D . NaOH电离:NaOH=Na++OH-17. (2分) (2019高一上·白山月考)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Na2O2能与水反应Na2O2可用来作呼吸面具B铝比铁活泼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C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与水反应时,钠熔化为小球D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A . AB . BC . CD . D18. (2分) (2019高一上·丽水月考) 下列有关萃取和分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萃取过程是化学变化B . 能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C .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 . 可以用分液将酒精和水分离19. (2分) (2017高二下·宣城期末) 化学是“五颜六色”的,下列颜色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 刚切开的钠为银白色,迅速变暗B . 浓硫酸滴在胆矾晶体表面,蓝色变白C . 小龙虾出锅“着红袍”D . CCl4加入碘水中,振荡后碘水褪色20. (2分)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 . 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6mol的电子C .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21. (2分)下列有关混合物、纯净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A . AB . BC . CD . D22. (2分)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下列现象或变化过程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 . 清晨森林中的道道光柱B . 明矾净水C . 海水的淡化D .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23. (2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A .B .C .D .24. (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 . 金刚石与石墨B . 冰水混合物C . 胶体D . 空气25. (2分)影响KCl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因素是()A . KCl颗粒的大小B . 搅拌的速率C . 水的体积D . 水的温度26. (2分)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的仪器;②不宜贮藏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査是否漏水。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PDF版,无答案)

重庆八中2023——2024学年度(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Fe-56Cu-64Ag-108第I卷(共42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向化学能转化的是A.风力发电机B.锂电池充电C.天然气燃烧D.铜锌原电池2、下列有关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Ⅰ中Mg为原电池的负极B.装置Ⅱ为一次电池C.装置Ⅲ可构成原电池D.装置Ⅳ工作时,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碳棒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温度不变),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物质),溶液能恢复到与电解前的溶液完全一样的是A.CuCl2(CuO)B.NaOH(Na2O)C.NaCl(NaCl)D.H2SO4(H2O)4、下列关于盐类水解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一定浓度的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硫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B.将Fe2(SO4)3的溶液蒸干,灼烧可得到Fe2(SO4)3固体C.明矾可以用来净水,是利用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功效D.草木灰(有效成分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是因为K2CO3与NH4Cl发生水解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5、5.6g铁粉投入到盛有100mL稀硫酸的烧杯中,2min时铁粉刚好完全溶解,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A.v(Fe)=0.5mol/(L·min)B.v(H2SO4)=1mol/(L·min)C.v(H2)=0.5mol/(L·min)D.v(FeSO4)=0.5mol/(L·min)6、下列说法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热的纯碱去油污效果更好B.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减小C.合成氨工业中常选用高温高压作为反应条件D.将充满NO2气体的注射器活塞往里推,压缩体积,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变浅7、对于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B.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C.增大物质B的浓度,v正>v逆D.加入催化剂,物质B的转化率提高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Fe3+、MnO4-、NO3-B.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Na+、ClO-、I-C.c(H+mol/L的溶液中:AlO2-、Na+、Al3+、SO42-D.常温下,-+c(OH)c(H)=1×10-12的溶液:K+、S2-、SiO32-、Na+9、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0.1mol/L -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 sp(AgCl)>K sp(AgI)B常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NaClO 和CH3COONa溶液的pH值前者的pH值比后者的大酸性:CH3COOH>HClOC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Cl的固体溶液颜色变浅FeCl3+3KSCN⇌Fe(SCN)3+3KC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SO42-10、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通直流电5min 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 。
湖南省长沙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长沙市2024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模块测试化学试题(答案在最后)满分:100分时量: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不一定是活化分子B .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C .升高温度或者使用正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2.下列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B .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ΔH<0,ΔS>0C .已知-1322KClO (s)=2KCl(s)+3O (g)ΔH=-78.03kJ mol ⋅,ΔS=+494.4-1-1J mol k ⋅⋅,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 .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的过程3.向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21mol N 和23mol H ,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生成3NH 。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2N 、2H 和3N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B .2N 完全转化为3NH C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D .单位时间内消耗2a mol N ,同时消耗32a mol NH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与反应描述对应且书写正确的是()A .己知:+-2H (aq)+OH (aq)=H O(l)ΔH=-57.3kJ/mol ,稀2Ba(OH)溶液与稀硫酸中和:24242111H SO (aq)+Ba(OH)(aq)=BaSO (s)+H O(l)ΔH=-57.3kJ/mol222B .在25C ︒和101kPa 下,21g H 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 的热量:2221H (g)+O (g)=H O(l)ΔH=-285.8kJ/mol2C .查表知葡萄糖固体颗粒的燃烧热为2800kJ/mol ,则葡萄糖固体燃烧可表示为:61262221C H O (s)+3O (g)=3CO (g)+3H O(g)ΔH=-1400kJ/mol 2D .己知22N (g)+3H (g)2NH(g) ΔH=-92.4kJ/mol ,则在一定条件下将22mol N 和26mol H 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184.8kJ5.某同学用-150mL0.50 mol L ⋅的盐酸与-150mL0.55 mol L ⋅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讨稈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采用-10.55 mol L ⋅的NaOH 溶液是保亚盐酸完全被中和B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玻璃搅拌器,玻璃搅拌器搅拌时上下移动搅拌C .测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要随时读取温度,记录下最高温度D .若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测得的反应放出的热量数据偏大6.某科研人员提出HCHO 与2O 在羟基磷灰石(HAP )表面催化氧化生成2CO 、2H O 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HAP 的部分结构)。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该反应的△Hb= c14.对于放热反应H2+Cl2 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涉及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B.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C.断开1molH﹣H键和1mol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1mol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15.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16.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2Na+2H2O═2NaOH+H2↑B.CaCO3 C aO+CO2↑C.C+H2O CO+H2D.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17.下列变化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H﹣Cl→H+ClB.H+H→H﹣HC.Zn+H2SO4=ZnSO4+H2↑D.HCl+NaOH=NaCl+H2O18.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H=2(a﹣b﹣c)kJ/molB.N2(g)+3H2(g)?2NH3(g)△H=2(b﹣a)kJ/molC.0.5N2(g)+1.5H2(g)?NH3(l)△H=(b+c﹣a)kJ/molD.0.5N2(g)+1.5H2(g)?NH3(g)△H=(a+b)kJ/mol第II卷二、填空题19.实验题:将V1 mL 1.0mol?L﹣1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保持V1+V2=50mL).请按要求填空:(1)该实验表明此反应(填吸收、释放)能量,即:能可以转化为能,通过甲图示分析可以得出: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填高于、低于、等于)22℃;(2)根据甲图示计算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 mol?L﹣1(3)如图乙所示,在锥形瓶放置有装有水的小试管,往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时:①烧碱固体②浓硫酸③硝酸铵固体④NaCl固体,其中能使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的是.(填序号)20.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最佳候选动力源.(1)101KPa时,1mol气态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726.51kJ的热量,则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 (g)═CO2(g)+3H2(g);△H1═+49.0KJ?mol ﹣1②CH3OH(g)+ O2 (g)═CO2(g)+2H2(g);△H2═?已知H2(g)+ O2 (g)═H2O (g)△H═﹣241.8KJ?mol﹣1,则反应②的△H2=.(3)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电极,稀硫酸作电解液,一极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另一个电极通人空气.则甲醇进入极,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1.取6根铁钉,6支干净的试管及其他材料,如图所示。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创新班)化学试卷

内江六中2022—2023学年(上)高2024届第1次月考28班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Si-28S-32Ti-48Fe -56Cu-64Zn-65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4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肥皂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会形成亲水基团向外、疏水基团向内的胶束而达到去污效果B .电视和电脑的液晶显示器使用的液晶材料属于晶体,能体现晶体的各向异性C .干冰升华可放出大量热,可作制冷剂D .2022年春节部分地方燃放的“烟花”应用了某些金属原子的电子跃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是从ns 1过渡到ns 2np 6B .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 区,元素周期表中IIIB 族到IIB 族的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 .1s 22s 12p x 02p y 12p z 1违背了洪特规则,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D .22Ti 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23p 10违反了泡利原理3.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 2杂化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平面三角形B .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C .在BF 3、SO 3、NCl 3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在NH 3BH 3中,N 和B 均采取sp 3杂化,且分子中有配位键4.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 .NaCl 的电子式B .SO 2的VSEPR 模型C .p-p σ键电子云轮廓图D .NO -3的空间结构模型5.高温结构陶瓷氮化硅可通过22343SiO +6C+2N Si N +6CO 高温反应制备,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XXXX中学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我们应该号召公众从我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 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C.研发高效低毒农药, 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 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 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保护森林2、当今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困扰着人类,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利用能源实现节能减排。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4、未来新能源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数学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3kJ/mol(中和热)C.S(s)+ 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 △H= +116.2kJ/mol(反应热)7、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D.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8、化学反应2A+3B2C,开始时A的浓度为4mol/L,8分钟后A的浓度为1 mol/L,则物质B的反应速率为()A.0.75 mol/(L·min)B. 0.5mol/(L·min)C.0.25 mol/(L·min)D.0.5625 mol/(L·min)9、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增加压强C. 使用催化剂D. 升高温度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11、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C.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D.该反应ΔH2=-571.6kJ/mol12、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的最主要原理是()A.能提高反应物的活化能B.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D.改变反应的焓变13、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2 (g ) + 3H2 ( g ) 2NH3 ( g ) △H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 和3 mol H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 一定大于92.0 kJB. 一定小于92.0 kJC. 一定等于92.0 kJD. 不能确定14、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 CaCO3沉淀。
天津市塘沽一中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第一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塘沽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统练化学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CaOB. SO2C.(NH4)2CO3D. Cl22. 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 X(g)+Y(g)⇌Z(g)+W(s) △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 △H增大B. C(s,石墨)=C(s,金刚石) △H=+1.9kJ/ mol, 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已知: 2H2(g)+O2(g)=2H2O(g) △H=−483.6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molD. 已知:C(s)+O2(g)=CO2(g) △H1, C(s)+1/2O2(g)=CO(g)△H₂,则△H₁<△H₂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g水蒸气→1g液态水→1g冰, 熵依次增加B. 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迅速C. 对于气体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与活化分子百分数无关D. 可逆反应,若总键能:反应物>生成物,则升高温度不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4.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重铬酸钾溶液加水稀释溶液颜色变浅B.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C. 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升温有利于氨的合成D. 2NO2(g)⇌N2O4(g)的平衡混合气,加压(缩小容器体积)后颜色变深5. 一定条件下,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内存在下列平衡2HI(g)⇌H2(g)+I2(g)△H>0;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如仅仅改变浓度这一条件,使得体系颜色加深,则上述平衡一定正移B. 如改变体系温度,体系颜色一定发生变化C. 继续充入HI气体,则HI的转化率将减小D. 温度不变时,当体系颜色变浅,则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将减小6、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①醋酸与水能以佳意比互溶;②纯醋酸不能导电;③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常温下0.1mol/L 醋酸的pH 比0.1mol/L 盐酸的pH大;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⑥相同条件下,醋酸的导电能力比盐酸弱⑦大小相同的铁片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A. ②⑥⑦B. ③④⑥C. ③④⑥⑦D. ①②7. 温度不变时,在恒容容器a与恒压容器b中,分别充入等量的SO₂和O₂,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若a中SO₂的百分含量为p%,则b容器中的SO₂的百分含量A. 等于p%B. 大于p%C. 小于p%D. 无法判断8.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由现象推出的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实验现象结论A 将0.2mol/L 的KI溶液和0.05mol/L的 FeCl₃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 AgNO₃溶液产生黄色沉淀Fe³⁺与I⁻的反应有一定限度B 用蒸馏水溶解CuCl₂固体,呈现绿色,继续加水稀释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蓝绿色[CuCl₄]²⁻+4H₂O⇌[ Cu(H₂O)]²⁺+4Cl⁻正向移动C 将装有 NO₂的密闭烧瓶分别浸泡在热水和冰水中2NO₂(g)⇌N₂O₄(g) △H<0热水中颜色深冰水中颜色浅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 向稀硫酸中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Ba(OH)₂溶液, 同时测定溶液电导率变化电导率下降说明BaSO₄为弱电解质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₂(g)+3H₂(g)⇌2NH₃(g),恒温恒压下再通入少量NH₃,NH₃的体积分数增大B.NH₄Cl(s)⇌NH₃(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C.CaCO₃(s)⇌CaO(s)+CO₂(g),压缩容器使体积减小,达到新平衡后CO₂浓度增大D.H₂(g)+I₂(g)⇌2H I(g),恒容绝热下,当压强不变时可以判定反应达到平衡10. 已知反应: mA(g)⇌nB(g)+pC(g) △H=akJ⋅mol⁻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知:m>n+p, a>0B. 图乙中c表示A的浓度,则可推断出:T₁、T₃均未达平衡状态C. 图丙纵坐标表示生成物C的平衡百分含量,E点v(底)>v(逆)D. 达平衡后,降低温度,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丁表示11. 在一定温度下,只改变起始时反应物中:n(SO₂),对反应2SO₂(g)+O₂(g)⇌2SO₃(g)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c点均为平衡点, 且b点时SO₂的转化率最大B. b点时SO₂与O₂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2:1C. 平衡常数:K b>K c>K aD. 反应速率:v b>v c>va12. 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弱电解质HCOOH HCN H₂CO₃电离常数Kₛ=1.8×10⁻⁴K.=4.9×10⁻¹⁰Kₐ₁=4.3×10⁻⁷Kₐ₂=5.6×10⁻¹¹(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结合H⁺的能力:CO23>CN−>HCO−3>HCOO−B. 2CN−+H2O+CO2=2HCN+CO2−3C. 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 和HCN 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 25℃时, 反应HCOOH+CN⁻⇌HCN+HCOO−的化学平衡常数为3.67×10⁵二、填空题13. (1) 在25℃、101kPa下, 0.5mol的液态甲醇(CH₃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₂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在25℃、101kPa下,稀强酸与稀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1mol水放出热量57.3kJ。
高中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汉铁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班)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氢能源B.充分利用太阳能C.使用含碳能源D.提高能源利用率2.下列表示化学反应2H2(g)+O2(g)=2H2O(g)过程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中,合理的是()A .B .C .D .3.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O2═SO2△H=﹣297.3 kJ/mol4.对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1最准确的理解是()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热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放出131.3 kJ热量C.1 mol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和1 mol H2,同时吸收131.3 kJ 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5.已知①NH3(g)+HCl(g)═NH4Cl(s )△H 1=﹣176kJ•mol﹣1②NH3(g NH3(aq )△H 2=﹣35.1kJ•mol﹣1③HCl(g )HCl(aq )△H 3=﹣72.3kJ•mol﹣1④NH3(aq)+HCl(aq)═NH4Cl(aq )△H 4=﹣52.3kJ•mol﹣1⑤NH4Cl(s )NH4Cl(aq )△H 5则第⑤个反应方程式中的△H5为()(单位为kJ•mol﹣1)A.+335.7 B.﹣335.7 C.+16.3 D.﹣16.36.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中的△H小于0,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已知S(s)+O2(g)═SO3(g)的反应热为△H═﹣385.5kJ•mol﹣1,说明硫的燃烧热为385.5 kJ•mol﹣1C.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的总能量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热B.已知:2H2(g)+O2(g)═2H2O(l)△H1=﹣571.6 kJ•mol﹣1,是指每摩尔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571.6 kJC.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8.已知:H2S在与不足量的O2反应时,生成S和H2O.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H12H2S(g)+O2(g)═2S(s)+2H2O(l)△H22H2S(g)+O2(g)═2S(s)+2H2O(g)△H3判断△H1、△H2、△H3三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H3>△H2>△H1B.△H1>△H3>△H2C.△H1>△H2>△H3D.△H2>△H1>△H3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的浓度表示B.在同一反应中,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相等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D.在任何反应中,反应现象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则反应速率大;反应现象在很长时间内才出现,则反应速率小10.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达平衡后,测得:c(A2)=0.58mol/L,c(B2)=0.16mol/L,c(C)=0.84mol/L,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A.2A2+B2⇌2A2B B.A2+B2⇌2AB C.A2+B2⇌A2B2D.A2+2B2⇌2AB211.已知反应3A(g)+B(g)⇌2C(g)+2D(g)△H<0,如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A与B反应时,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想使曲线b(实线)变为曲线a(虚线),可采用的措施是()①增大A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D浓度④加入催化剂⑤恒温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⑥加入稀有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A.①②③B.④⑤C.③④⑤D.④⑤⑥12.在A+B(s)⇌C反应中,若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B的转化率均增大,则反应体系应是()A.A是固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B.A是气体,C是固体或液体,正反应放热C.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放热D.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13.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只有达到平衡时才具有平衡常数B.改变外界条件使化学平衡状态改变时,平衡常数也一定改变C.对于一个确定的反应来说,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反应限度越大D.对于反应2NO2(g)⇌N2O4(g)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K1=K214.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3υ正(H2O)15.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16.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 的逆反应速率的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已知:H2(g)+O2(g)═H2O(g)△H=﹣241.8kJ•mol﹣1,若1mol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44kJ,则反应H2(g)+O2(g)═H2O(l)的△H= 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kJ•mol﹣1.2H2O(g)═2H2(g)+O2(g)的△H═(2)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它可以由绿色植物的秸秆制取,1.0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367kJ热量,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8.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重要意义.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已知:C(s)+H2O(g)═CO(g)+H2(g)△H=+131kJ•mol﹣1,则C(s)+CO2(g)═2CO(g)△H=.(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 ﹣1,H﹣H键的键能是436.0kJ•mol﹣1;N﹣H键的键能是391.55 kJ•mol﹣1.①N2(g)+H2(g)═NH3(g)△H=.②N2、H2、NH3三种分子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19.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H<0.(1)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d.扩大反应容器的体积要使生成甲醇的程度增大,即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d.扩大反应容器的体积 e.及时取走甲醇(2)在300℃,5MPa条件下,将0.20mol的CO与0.58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①在0~2min内,以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1.②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热反应,且m+n p(填“>”“=”或“<”).(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3)若容积不变加入B,则A的转化率,B的转化率.(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填“变深”“变浅”或“不变”).汉铁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氢能源B.充分利用太阳能C.使用含碳能源D.提高能源利用率【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清洁能源.【专题】化学计算.【分析】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大力开发氢能源,燃烧产物为水,不生成二氧化碳,故A正确;B.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B正确;C.使用含碳能源,可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误;D.提高能源利用率,如煤的气化和液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能源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的考查,把握能源的结构及能源的开发利用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表示化学反应2H2(g)+O2(g)=2H2O(g)过程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中,合理的是()A .B .C .D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学反应2H2(g)+O2(g)=2H2O(g)过程能量变化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据此分析图象判断;【解答】解:A、图象中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图象变化符合反应特征,故A 正确;B、图象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是吸热过程,故B错误;C、图象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是吸热过程,故C错误;D、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图象分析判断,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和反应前后能量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3.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O2═SO2△H=﹣297.3 kJ/mol【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B、有的放热反应也是需要加热的;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来回答;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回答.【解答】解:A、因为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所以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后者放出热量多,故A错误;B、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才能发生,但是它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将含0.5molH2SO4的稀硫酸即H+是1mol,与含1molNaOH即OH﹣是1mol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故C正确;D、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7.3 kJ/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热化学方程式的狮蝎、含义以及中和热的概念等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4.对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1最准确的理解是()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热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放出131.3 kJ热量C.1 mol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和1 mol H2,同时吸收131.3 kJ 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反应的热量变化和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聚集状态有关;B、反应吸热,不是放热反应;C、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解答;D、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解答】解:A、碳与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未指明物质的量和聚集状态,故A错误;B、1mol碳和1mol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故B错误;C、1mol固态焦炭与1mol水蒸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 kJ 的热量,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表达意义,注意物质聚集状态、物质的量和焓变对应,题目较简单.5.已知①NH3(g)+HCl(g)═NH4Cl(s )△H 1=﹣176kJ•mol﹣1②NH3(g NH3(aq )△H 2=﹣35.1kJ•mol﹣1③HCl(g )HCl(aq )△H 3=﹣72.3kJ•mol﹣1④NH3(aq)+HCl(aq)═NH4Cl(aq )△H 4=﹣52.3kJ•mol﹣1⑤NH4Cl(s )NH4Cl(aq )△H 5则第⑤个反应方程式中的△H5为()(单位为kJ•mol﹣1)A.+335.7 B.﹣335.7 C.+16.3 D.﹣16.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依据盖斯定律④﹣①+(②+③)得到反应⑤,据此得到反应⑤的热化学方程式和焓变.【解答】解: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反应⑤的热化学方程式和焓变,①NH3(g)+HCl(g)═NH4Cl(s )△H 1=﹣176kJ•mol﹣1②NH3(g NH3(aq )△H 2=﹣35.1kJ•mol﹣1③HCl(g )HCl(aq )△H 3=﹣72.3kJ•mol﹣1④NH3(aq)+HCl(aq)═NH4Cl(aq )△H 4=﹣52.3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④﹣①+(②+③)得到反应⑤NH4Cl(s )NH4Cl(aq )H 5=﹣16.3KJ/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侧重于盖斯定律的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中的△H小于0,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已知S(s)+O2(g)═SO3(g)的反应热为△H═﹣385.5kJ•mol﹣1,说明硫的燃烧热为385.5 kJ•mol﹣1C.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的总能量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H小于0,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C、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D、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解答】解:A、△H小于0,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S燃烧应该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故B错误;C、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D、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相关判断,燃烧热的定义,题目较简单,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热B.已知:2H2(g)+O2(g)═2H2O(l)△H1=﹣571.6 kJ•mol﹣1,是指每摩尔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571.6 kJC.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有能量变化;B.2H2(g)+O2(g)═2H2O(l)△H1=﹣571.6 kJ•mol﹣1,是指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571.6 kJ;C.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解答】解:A.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反应热,故A正确;B.2H2(g)+O2(g)═2H2O(l)△H1=﹣571.6 kJ•mol﹣1,是指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571.6 kJ,故B错误;C.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可以是分数,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能量的变化,题目侧重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8.已知:H2S在与不足量的O2反应时,生成S和H2O.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H12H2S(g)+O2(g)═2S(s)+2H2O(l)△H22H2S(g)+O2(g)═2S(s)+2H2O(g)△H3判断△H1、△H2、△H3三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H3>△H2>△H1B.△H1>△H3>△H2C.△H1>△H2>△H3D.△H2>△H1>△H3【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依据反应的能量守恒可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①2H2S(g)+3O2(g)→2SO2(g)+2H2O(1)△H1;②2H2S(g)+O2(g)→2S(s)+2H2O(1)△H2;③2H2S(g)+O2(g)→2S(s)+2H2O(g)△H3;(△H1、△H2、△H3均为负数)反应②③相比,生成气态水和生成液态水相比,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反应①②相比,②反应生成的单质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时放出热量.【解答】解:依据反应的能量守恒可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①2H2S(g)+3O2(g)→2SO2(g)+2H2O(1)△H1;②2H2S(g)+O2(g)→2S(s)+2H2O(1)△H2;③2H2S(g)+O2(g)→2S(s)+2H2O(g)△H3;(△H1、△H2、△H3均为负数)反应②③相比,生成气态水和生成液态水相比,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H3>△H2;反应①②相比,②反应生成的单质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时放出热量,所以△H2>△H1;综上所述△H1、△H2、△H3三者大小关系为:△H3>△H2>△H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应用,反应焓变的大小判断,盖斯定律的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比较的是热量数值,不是焓变,是解题注意问题,题目较简单.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的浓度表示B.在同一反应中,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相等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D.在任何反应中,反应现象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则反应速率大;反应现象在很长时间内才出现,则反应速率小【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v=以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不是即时速率,故A错误;B.同一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量不一定相同,所以用不同物种表示的速率数值可能不同,故B错误;C.根据反应速率定义: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故C正确;D.判断反应快慢应看其反应速率,有些反应几乎没有现象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反应速率再快,也观察不到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选项D易错选.10.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达平衡后,测得:c(A2)=0.58mol/L,c(B2)=0.16mol/L,c(C)=0.84mol/L,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A.2A2+B2⇌2A2B B.A2+B2⇌2AB C.A2+B2⇌A2B2D.A2+2B2⇌2AB2【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计算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利用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各物质的系数,再利用原子守恒确定生成物C组成,据此书写.【解答】解:开始A2和B2两种气体的浓度均为1mol/L,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达平衡后,测得:c(A2)=0.58mol/L,c(B2)=0.16mol/L,c(C)=0.84mol/L,故△c(A2)=1mol/L﹣0.58mol/L=0.42mol/L,△c(B2)=1mol/L﹣0.16mol/L=0.84mol/L,△c(C)=0.84mol/L,故A2、B2、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42mol/L:0.84mol/L:0.84mol/L=1:2: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A2+2B2⇌2C,根据原子守恒可知,C为AB2,即表达式为A2+2B2⇌2AB2,故选D.【点评】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确定化学计量数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原子守恒的确定C的表达式.11.已知反应3A(g)+B(g)⇌2C(g)+2D(g)△H<0,如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A与B反应时,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想使曲线b(实线)变为曲线a(虚线),可采用的措施是()①增大A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D浓度④加入催化剂⑤恒温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⑥加入稀有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A.①②③B.④⑤C.③④⑤D.④⑤⑥【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可以读出使曲线b(实线)变为曲线a(虚线)时,平衡未发生移动且反应速度加快了.方程式左右两边的系数之和是相等的.①增大A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D浓度,均发生了移动不合适,⑥加入稀有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因为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所以浓度减小速率变慢,不合适.【解答】解:根据图象可以读出使曲线b(实线)变为曲线a(虚线)时,平衡未发生移动且反应速度加快了.①增大A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D浓度,平衡均发生了移动,d的百分含量发生了改变.故不合适,⑥加入稀有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因为压强不变,体积变大所以浓度变小速率变小了,不合适;④加入催化剂速率加快了同时平衡不移动,与图象一致,⑤恒温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减小体积浓度增大,速率加快,又因为方程式左右两边的系数之和是相等,所以平衡不移动,与图象一致,所以只有④⑤合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及图象分析,注意此类图象题注意两个问题速率及平衡是否移动.当有压强影响时,必须观察方程式左右两端气体的系数之和.12.在A+B(s)⇌C反应中,若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B的转化率均增大,则反应体系应是()A.A是固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B.A是气体,C是固体或液体,正反应放热C.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放热D.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改变一个条件,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分析,在A+B(s)⇌C反应中,若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B的转化率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进行.【解答】解:A、A是固体,C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进行,B的转化率减小,若正反应吸热,则降温平衡逆向移动,B的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B、A是气体,C是固体或液体,A(g)+B(s)⇌C(l),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B的转化率增大,降温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放热,故B正确;C、A是气体,C是气体,A(g)+B(s)⇌C(g),增大压强平衡不动,B的转化率不变,降温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放热,故C错误;D、A是气体,C是气体,A(g)+B(s)⇌C(g),增大压强平衡不动,正反应吸热,则降温平衡逆向进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分析判断,反应特征和平衡原理的理解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3.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只有达到平衡时才具有平衡常数B.改变外界条件使化学平衡状态改变时,平衡常数也一定改变C.对于一个确定的反应来说,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反应限度越大D.对于反应2NO2(g)⇌N2O4(g)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K1=K2【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的物理量,对于确定化学反应,它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B、改变外界条件使化学平衡状态改变时,如果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C、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的物理量,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反应限度越大;D、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不同表达式不同.【解答】解:A、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的物理量,对于确定化学反应,它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故A错误;B、改变外界条件使化学平衡状态改变时,如果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C、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的物理量,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反应限度越大,故C正确;D、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不同表达式不同,但两者乘积为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平衡常数是表示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只与温度有关.14.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3υ正(H2O)【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B、都表示向反应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C、增大体积压强减小,正逆速率都减小,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D、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前面的系数之比.【解答】解:A、4v正(O2)=5v逆(NO),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表示向反应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物质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υ正(NH3)=2υ正(H2O),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及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等,题目难度中等,A选项中注意用不同物质的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表达方法,此为易错点.15.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研究对象必须为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影响化学平衡,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解答】解:A.可以可逆反应2NO2(g)⇌N2O4(g),正反应为体积缩小的反应,加压后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所以气体有色加深,由于增大了压强,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故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可以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选;B.对反应N2(g)+3H2(g)⇌2NH3(g)△H<0,正反应为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为使氨的产率提高,需要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着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C.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选;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且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减小K蒸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勒夏特列原理,明确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研究对象必须为可逆反应.16.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 的逆反应速率的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通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平衡状态整你分压速率相同;C、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高中二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一章】(人教版2019)A4版

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章至第二章第2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难度系数:0.65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a 11 C 12 O 16 S 32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小分子X、Y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M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属于放热反应B .由X 、Y 生成M 的总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C .反应过程中有C ﹣H 键的断裂和C ﹣C 键、O ﹣H 键的生成D .X 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Y 的结构式为O ﹣C ﹣O 、M 为乙醇(C 2H 5OH)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已知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1kJ mol −⋅,则表示正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某同学用50mL 0.50 mol·L -1的盐酸与50mL 0.55 mol·L -1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溶液是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5.氢能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是一种制高纯氢的方法,其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反应Ⅰ:422CH (g)H O(g)CO(g)3H (g)++ 11203.3kJ mol H −∆=+⋅ 反应Ⅱ:4222CH (g)2H O(g)CO (g)4H (g)++ 2H ∆反应Ⅲ:222CO(g)H O(g)CO (g)H (g)++ 1341.3kJ mol H −∆=−⋅ 已知:在5110Pa ×、298K 条件下,断开1mol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 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 键的键能。
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B.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C.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D.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B.已知:S(s)+O2(g)=SO2(g) ΔH1,S(g)+O2(g)=SO2(g) ΔH2,则ΔH1>ΔH2C.已知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则在此条件下向某容器充入0.5molN2和1.5molH2充分反应后,可放出46.2kJ的热量D.已知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则: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ΔH=-114.6 kJ·mol-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自发反应就是一定不能实现的反应B.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和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C.反应2Mg(s)+CO2(g)=C(s)+2MgO(s) 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熵增效应大于焓增效应4.反应C(s)+H2O(g)⇌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反应ΔH>0,则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B.增加H2O(g)的浓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能使反应速率加快C.保持容积不变,充入Ar使体系压强增大,可以加快反应速率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能使反应速率减小5.甲酸常被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 化学

射洪中学高2021级2022年下期第四学月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 卷 选择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C1-35.5 Mn-55Fe-56 一、选择题(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1.新能源的开发及应用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
下列选项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太阳能B.天然气C.地热能D.生物质能 2.在CH 2=CHC1分子中,C —C1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A.sp-pB.sp 2-sC.sp 2-pD.sp 3-p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B.如图是食盐晶体的晶胞:C.NH 4Br 的电子式:D.2CO 的分子模型示意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C 的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2x ,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B.价电子排布为5s 25p 2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IIA 族,是p 区元素C.ns 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n-1)p 电子的能量D.电子排布式(23V)1s 22s 22p 63s 23p 63d 34s 2违反了洪特规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Cl 2和PCl 3分子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e --稳定结构B.CaO 2和CaCl 2均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C.O 2在CCl 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D.H 2CO 3和H 3PO 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均为1,二者酸性(强度)非常相近6.徐光宪在《分子共和国》一书中介绍了许多物质,如22H O 、24H SO 、1NaC 、CO 2等。
下列有关说学校班级姓名考号法不正确的是A.22H O 为非极性分子B.24H SO 的结构式为:C.氯化钠晶胞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6D.干冰晶胞中,每个分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分子有12个 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molP 4含共价键数为4N AB.12g 金刚石与石墨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A NC.1mol/LNaCl 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 AD.261mol C H 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A 7N8.实验室检验2Ni +的反应产物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一种配合物,中心离子为2Ni +B.该物质的分子内只存在共价键和配位键两种作用力C.1mol 该物质存在20mol σ键D.该物质的分子中C 、N 、O 原子均存在孤电子对 9.对下列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A MgCl 2熔点比BeC12熔点高 MgCl 2的晶格能比BeC12晶格能大B Be 单质能溶于KOH 溶液 Be 和Al 在周期表中是对角线关系,性质相似C 稳定性:HF >HI非金属性:F >ID3CaCO 的分解温度高于3MgCO 3CaCO 式量比3MgCO 大 A.A B.B C.CD.D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晶胞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6B.硬度:金刚石>硅>碳化硅C. 熔点:Al Mg Ca >>D.干冰晶胞中,每个分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分子有12个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键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B.H 2O 的热稳定性大于H 2S ,这与H 2O 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无关C.的沸点高于是因为其范德华力更大D.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12.短周期元素W、X、Y、Z、M、N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W、N同主族,N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Y、Z分处三个连续的主族且最外层电子依次减少,Y、M价电子数相同且Y的原子序数是M的一半。
黑龙江省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1月月考试卷(II)卷

黑龙江省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1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2015·柳州模拟)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已知解释与结论A活泼金属Al、不活泼金属Cu和浓硝酸可以形成原电池Al作正极,Cu作负极B4Fe(OH)2(s)+2H2O(l)+O2(g)═4Fe(OH)3(s)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H<0C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Br)=5.4×10﹣13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AgCl、AgBr两种沉淀共存时,=3×10﹣3D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振荡,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H2O2>Fe3+A . AB . BC . CD . D2. (2分)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不慎将苯酚固体粉末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热水(>65℃)冲洗B . 在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时,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气泡消失,会使测定结果偏低C . 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可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缓慢旋进塞孔中D . 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硫酸溶液、氯水在实验室里均不宜长期放置3. (2分) (2018高二上·长沙期中) 将标准状况下1.68 L CO2通入含有2 g NaOH的水溶液中,完全反应并得到2 L碱性溶液.则对于该溶液表述正确的是()A . 2c(Na+)=3[c(HCO3-) +c(CO32-)+c(H2CO3)]B . c(Na+)+c(H+ )=c(HCO3-)+2c(CO32-)+c(OH-)C . 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D . 存在的平衡体系只有:HCO3- +H2O H2CO3+OH- , HCO3- H++CO32-4. (2分)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A .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上一定数量的锌块B . 银质奖章久置后表面变暗C .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D . 纯锌与稀H2SO4反应滴入少量的CuSO4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5. (2分) (2017高一上·腾冲期末) 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A . 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 . 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C . 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D . 液氨、石灰水、水银6. (2分) (2016高二下·淄川月考)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断开K,向烧杯中加入0.1mol CuO后CuSO4溶液恰好恢复到反应前的浓度和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铜棒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 . 烧杯右侧碳棒为阴极,其电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C . 反应中消耗锌的质量为6.5 gD . 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7. (2分) (2018高二上·罗湖期末) 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已知:Ksp(AgCl)=1.8×10-10 , Ksp(AgI)=1.5×10-16 , Ksp(AgBr)=7.7×10-13)()A . AgCl>AgI>AgBrB . AgCl>AgBr>AgIC . AgBr>AgCl>AgID . AgBr>AgI>AgCl8. (2分)锰锌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Zn(s)+2MnO2+2NH4+=Zn2++Mn2O3(s)+2NH3+H2O,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 . MnO2和NH4+B . ZnC . 碳D . Zn和NH39. (2分) (2016高三上·枣庄期末) 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有矿盐生成食盐,除去SO42﹣最合适的实际是Ba(NO3)2B . 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 . 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D . 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中的溶解度10. (2分)(2018·聊城模拟)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水处理剂。
济南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济南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化学与人类生活、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塑料奶瓶比玻璃奶瓶更有利于健康,且更加经久耐用B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解决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C . 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可做“未来石油”D . 秸秆的综合利用,如发酵制沼气、生产乙醇等,工艺复杂,还不如一把火烧光还田来得方便2. (2分) (2018高一下·宝坻月考) 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 . 燃烧木炭取暖B . C与CO2共热C . 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制生石灰(CaO)D .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3. (2分) (2016高二上·曹妃甸期中) 已知在1.01×105 Pa、298K条件下,2mol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 H2O(g)═H2(g)+ O2(g)△H=+242 kJ•mol﹣1B . 2H2(g)+O2(g)=2H2O(l)△H=﹣484 kJ•mol﹣1C . H2O(g)+ O2(g)=H2O(g)△H=+242 kJ•mol﹣1D . 2H2(g)+O2(g)═2H2O(g)△H=+484 kJ•mol﹣14. (2分)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P﹣P:198,P﹣O:360,O=O:498,对于反应P4(白磷)+3O2=P4O6 ,当2mol,白磷与氧气充分反应的能量变化为()A . 放热1638 kJB . 吸热1638 kJC . 吸热3276 kJD . 放热3276 kJ5. (2分) (2016高一下·眉山期中) 下列各物质中,所有原子或离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 . PCl5B . BF3C . BeCl2D . NaClO6. (2分) (2016高一下·海南期末) 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B . 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C . 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D . 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7. (2分)(2019·宝山模拟) 下列关于NH4Cl的描述错误的是()A . 含有极性共价键B . 属于铵态氮肥C . 加热分解产物是N2和HClD . 溶于水吸热8. (2分)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了下列平衡:2NO2N2O4 ,在此温度下,再向容器通入一定量NO2 ,重新建立平衡后,容器中NO2的体积分数()A . 减少B . 增大C . 不变D . 无法判断变化情况9. (2分)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 . 加少量盐酸B . 加热C . 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 . 加少量水10. (2分) (2017高二上·揭西期中) 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1. (2分) (2018高二上·兰州期中) 在燃烧2.24L(标准状况)CO与O2的混合气体时,放出11.32kJ的热量,最后产物的密度为原来气体密度的1.25倍,则CO的燃烧热为()A . 283 kJ·mol-1B . -283 kJ·mol-1C . -566 kJ·mol-1D . 566kJ·mol-112. (2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山东省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

山东省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 (2018高一上·安平期末) 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 .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 . 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 . 氯化铵、漂白粉都属于强电解质2. (2分)(2017·湖南模拟)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NH3 ,减小B . 将0.1mol•L﹣1的K2C2O4溶液从25℃升温至35℃,增大C . 向0.1mol•L﹣1的HF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1D . 向0.1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增大3. (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 . 用蒸馏水将pH试纸先润湿,可用于检验氨气C . 可用瓷坩埚熔化各种钠的化合物D . 某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4. (2分) (2016高一下·南充期末) 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B .C .D .5. (2分) (2018高二下·盘县期末) 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Li1-xCoO2 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 Li2S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 .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B . 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 . 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D . 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6. (2分)25℃时,水中存在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Kw不变B . 加入少量固体CuSO4 , c (H+)增大,Kw不变C . 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 (H+)降低,Kw不变D . 加热到90℃,Kw增大,溶液仍呈中性,pH不变7. (2分) (2016高三下·扬州开学考) 氯碱工业是一种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组合的新工艺可节能30%以上,如图是该工艺图示(电极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X为H2 , Y为Cl2B . A池为电解池,且m<nC . B池为燃料电池,且a>bD . 该工艺优点是燃料电池提供电能且能提高烧碱产品的浓度8. (2分)(2017·嘉兴模拟)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A . NaOHB . (NH4)2SO4C . Na2OD . CH3COONa9. (2分) (2017高二下·资阳期末) pH=2的HA、HB两种酸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pH 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代表酸HA,B代表酸HB。
沈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沈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7高一上·乐清期中) 下列物质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 . COB . CaOC . Fe2O3D . SiO22. (2分) (2017高一上·上海期末)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B .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C . 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D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3. (2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A .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前后是否有变化B . 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C .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化合物本身是否能导电D .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4. (2分) (2017高一上·双流期中) 从氯元素的价态判断,下列物质中氯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A . NaClB . Cl2C . HClOD . KClO35. (2分) (2018高二上·织金期中) 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R.Kirchhoff)和本生(R.W.Bunsen)研究锂云母的某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他们研究的某谱是()A . 原子光谱B . 质谱C . 红外光谱D . 核磁共振谱6. (2分)高纯度单晶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这种材料可以按下列方法制备:SiO2 Si(粗) SiHCl3 Si(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 Si+CO2↑B . 步骤①②③中每生成或反应1 mol Si,转移4 mol 电子C . 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D . 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的SiCl4(沸点67.6℃),通过蒸馏(或分馏)可提纯SiHCl37. (2分) (2015高二下·盐城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A . 图为丙烷的球棍模型:B . 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C . 某有机物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D . 的最简式为:C4H38. (2分) 0.1mol/L NH4Cl溶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c(NH4+)>c(Cl﹣)>c(OH﹣)>c( H+ )B . c(Cl﹣)>c(NH4+)>c( H+ )>c(OH﹣)C . c(NH4+)+c( H+ )=c(Cl﹣)+c(OH﹣)D . c(NH4+)+c(NH3•H2O )=c(Cl﹣)9. (2分) (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通过燃烧植物的方式开始利用生物质能B . 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人们只能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 煤中含有硫元素,大量的直接燃烧煤会引起酸雨等环境问题D . 太阳能以光和热的形式传送到地面,人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光和热10. (2分)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B . 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C . 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D . 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11. (2分) (2019高三上·蚌埠期中)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 .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B . 制备Fe(OH)2C . 实验室制备氨气D . 保存浓硝酸12. (2分) (2017高二上·宁城期末)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②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③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A . ①②⑤B . ①②④C . ①③⑤D . ③④⑤13. (2分) (2016高一下·西城期末) 下列各关系中,正确的是()A . 原子半径:O>S>SeB . 单质的化学活动性:Cl2>F2>I2C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H2Se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LiOH>NaOH>KOH14. (2分)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B .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 . 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该处理过程中仅发生了化学变化D .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15. (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将一定量KAl(SO4)2溶液和一定量Ba(OH)2溶液混合,沉淀的质量恰好最大时:Al3++2SO42﹣+3OH﹣+2Ba2+=2BaSO4↓+Al(OH)3↓B . 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Cl2:2MnO4﹣+16HCl=2Mn2++6Cl﹣+5Cl2↑+8H2OC . 0.1molCl2和100mL1mol/LFeBr2反应:3Cl2+2Fe2++4Br﹣=6Cl﹣+2Fe3++2Br2D . 用Al(OH)3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Al3++3H2O16. (2分) (2018高二下·新余开学考) 下面是某学生利用数据分析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 . 根据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可以比较相同状况下气体密度的大小B . 根据甲烷和乙烷的熔点,不能比较二者晶体中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C . 比较同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推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D . 根据液体密度的大小,可以判断液体的挥发性的强弱17. (2分)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 . 3种B . 4种C . 5种D . 6种18. (2分) (2016高二上·广水期中)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 . 反应物的浓度B . 反应温度C . 使用催化剂D . 反应物的性质19. (2分) (2016高二下·河北期末) 在t℃时,将ag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1 ,质量分数为ω,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 ×100%B .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C . 溶液中c(OH﹣)= mol•L﹣1+c(H+)D .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20. (2分) (2016高二上·岐山期中) 已知有热化学方程式:SO2(g)+ O2(g)═SO3(g)△H=﹣98.32kJ/mol 现有4molSO2参加反应,当放出314.3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 . 40%B . 50%C . 80%D . 90%21. (2分) (2018高二上·河北期中)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 . 装置①中,一段时间后左边烧杯SO42-浓度增大B . 装置②中滴入酚酞,a极附近变红C . 用装置③炼铜时,c极为粗铜D . 装置④中发生吸氧腐蚀22. (2分)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后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取出袋内的液体,分别与①碘水;②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③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为()A . 显蓝色,无红色沉淀,显黄色B . 不显蓝色,无红色沉淀,显黄色C . 显蓝色,有红色沉淀,不显黄色D . 不显蓝色,无红色沉淀,不显黄色23. (2分) (2017高二上·荆州期中)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Y (g)+Z(s),以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A . X的分解速率是Y的消耗速率的2倍B .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C . 单位时间内生成l mol Y的同时分解2 mol XD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24. (2分) (2016高二下·河北期末) 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它无色、无臭,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 . NF3在潮湿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C . 若反应中生成0.2molHNO3 ,则反应共转移0.2mole﹣D . 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25. (2分) (2018高一下·南阳月考) 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①KOHNa2SO4AlCl3②Na2CO3Ba(OH)2H2SO4③HClNa[Al(OH)4]NaHSO4④Ca(OH)2Na2CO3BaCl2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④二、填空题 (共5题;共40分)26. (10.0分)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A、O2和O3B、 C和 CC、CH4和CH3CH2CH3D、金刚石与石墨E、氕、氘与氚F、正丁烷和异丁烷G、16O、17O和18OH、CH2ClCH3和CH3CH2ClI、和J、和(1)________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2) ________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 ________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4) 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 ________组表示的是同一物质.27. (8分)平达喜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它的化学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碳酸盐.取该碱式盐2.65g,加入2.0mol•L﹣1盐酸使其溶解,当逐滴加入盐酸至42.5mL时,开始产生CO2 ,加入盐酸至45.0mL时正好反应完全.若在上述碱式盐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过滤,沉淀物进行干燥后重1.74g.请计算该试样中:(1)碳酸根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3)写出该碱式碳酸盐的化学式________.28. (10.0分) (2018高一下·北京期末)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周期中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沈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沈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 (共14题;共42分)1. (3分) (2018高二下·陆川期末)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 . 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 . 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 . 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 ,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2. (3分) (2018高二上·玉溪月考) 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n(Y)n(M)①7000.400.100.090②8000.100.400.080③8000.200.30A④9000.100.15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实验①中,若 5 min时测得n(M)=0.050 mol,则0至 5 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mol·L-1·min-1B .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C .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D .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 >0.0603. (3分)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 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曲线①代表滴定HCl溶液的曲线B . A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mol•L﹣1C . 在相同温度下,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D . D点溶液中:c(Cl﹣)=2c(OH﹣)﹣2c(H+)4. (3分) (2016高二下·南阳期末) 已知反应CO(g)+2H2(g) CH3OH(g) △H=QkJ•mol-1 ,在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与2molH2 ,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如下表。
沈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沈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1题;共62分)1. (2分) (2015高二下·大丰期中)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油脂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③葡萄糖、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④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为异构体⑤加热、紫外线、酒精、福尔马林、饱和硫酸钠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具有可逆性⑥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⑦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 ,不是同分异构体,且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⑧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⑨淀粉、棉花、羊毛、蚕丝、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 . ②③⑤⑦B . ②③④⑥⑧C . ①②④⑨D . ④⑥⑦⑧2. (2分)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的是()A . 葡萄糖和果糖B . 蔗糖和麦芽糖C . 甲醛和乙醛D . 葡萄糖和蔗糖3. (2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月考) 有关油脂和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都能溶于水B . 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 都可以水解D . 都含有C,H,O三种元素4. (2分) (2016高三上·丰台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蔗糖与麦芽糖都具有还原性,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 .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C . 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最终生成氨基酸D . 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前者的饱和程度更高5. (2分) (2016高二下·岐山期末) 硫酸在下列反应中,只起催化作用的是()①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③油脂的水解反应④淀粉的水解反应.A . ①④B . ②④C . ③④D . ②③6. (2分)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A . 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B . 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 .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不同7. (2分) (2019高三上·山西期末) 一定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继续取代生成CH2Cl2B . 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继续水解生成乙醇C . 乙烯、苯均能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 . 蛋白质和油脂属于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8. (2分)(2015·沙市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明矾可用作除去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混凝剂B . 棉花、羊毛、腈纶和涤纶都属于合成纤维C . 使用青霉素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D . 利用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可制取肥皂9. (2分)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 . 蛋自质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C . 油脂、纤维素、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D . 油脂、纤维素、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10. (2分)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②根据是否含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③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将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④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⑤根据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⑥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 . ①②③B . ③④⑤C . ①②④D . ①③⑤⑥11. (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变性蛋白质不能食用B . 可用甲醛浸泡海鲜C . SO2可以用来增白食品D .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12. (2分) (2020高三上·长春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氮元素组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B . 可以用溴水鉴别C . 用甲苯分别制取TNT、邻溴甲苯和苯甲酸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取代反应D . 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13.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剂和防腐剂B . 淀粉在人体中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而被吸收C . 多吃含钙丰富的豆腐可预防骨质疏松D .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鱼肝油可预防坏血病14. (2分)关于维生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B . 按溶解性的不同,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C . 维生素可为人体提供能量D . 脂溶性维生素不易排泄,容易在体内积存,主要积存在肝脏中15. (2分) (2019高一上·张家界期末)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名词,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A . 氧化物B . 单质C . 分子D . 元素16. (2分)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 . 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 . 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D . 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17. (2分)(2018·闵行模拟) 关于 N说法错误的是()A . 质子数为7B . 中子数为7C . 质量数为14D . 相对原子质量为1418. (2分)维生素在人体内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患夜盲症的人,缺乏的维生素是()A . 维生素AB . 维生素BC . 维生素CD . 维生素D19. (2分) (2017高一上·桂林开学考) 在除杂过程中要尽量除去杂质,那么,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且最后过量物质可以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
内蒙古自治区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内蒙古自治区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8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氢氧化铁溶胶、含塑化剂的白酒、含有细菌的矿泉水均具有丁达尔效应B . 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D .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产生PM2.5的主要原因之一2. (2分) (2019高二上·内蒙古期末) 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 2H2(g)+O2(g) = 2H2O(1) △H= -285.8kJ/molB . 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C . 2H2(g)+O2(g) = 2H2O(g) △H= -571.6 kJ/molD . H2(g)+1/2O2(g) = H2O(1) △H= -285.8kJ/mol3. (2分) (2015高二上·兰州期末) 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 . 920kJB . 557kJC . 436kJD . 188kJ4. (2分) (2018高二上·嘉兴期中) 某溶液可能含有Al3+、NH4+、Fe2+、Na+、CO32-、SO42-、Cl-、NO3-中的若干种,若在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并得到X溶液,对X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忽略水的电离,且原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5mol • L-1)()A .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Fe2+、SO42-、Cl-B . 原溶液中可能含有NO3-和Al3+C . 白色沉淀C可能是Al(OH)3D . 沉淀B可能是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5.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高二上学期化学1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已知AgCl和AgBr的溶解度分别为S(AgCl)=1×10﹣4、S(AgBr)=8.4×10﹣6 ,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硝酸银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 . 只有AgBr沉淀生成B . 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C . AgCl沉淀少于AgBr沉淀D . AgCl沉淀多于AgBr沉淀2. (2分)(2018·益阳模拟) 用0.010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该滴定实验不需要指示剂B . 该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C . 滴定管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D . 若滴定终止时,仰视读数,所测H2C2O4浓度偏高3. (2分) (2019高二上·重庆期末)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 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SO3为电解质B . 一切钾盐、钠盐、硝酸盐都不发生水解C . 硫酸酸性强于醋酸,但CaCO3难溶于硫酸,可溶于醋酸D . pH=5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4. (2分) (2017高二上·湛江期末)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A .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B . 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C . 镀锌铁比镀锡铁更耐用D .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加快反应速率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B . 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强C . NaHSO4在水溶液里及熔融状态下均可电离出Na+、H+、SOD . NH3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够导电6. (2分)如图,将两烧杯用导线相连,Pt、Cu、Zn、C分别为四个电极,当闭合开关后,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 Cu极附近OH﹣浓度增大B . Cu极为原电池负极C . 电子流向是由C极流向Pt极D . 当C极上有4mol电子转移时,Pt极上有1mol O2生成7. (2分) (2017高二上·临川期中) 在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 -+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加入水时,平衡逆向移动B .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 . 加入少量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不变D .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正向移动8. (2分)(2018·吉林模拟) 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如淀粉)和废气NO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 . 质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B . 与X相连接是用电器标有“+”的接线柱C . M电极反应式:(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D . 当M电极微生物将废水中16.2 g淀粉转化掉时,N电极产生134.4 L N2(标况下)9. (2分)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 向NH4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溶液中c(Na+)>c(SO42﹣)>c(NH4+)>c(H+)=c (OH﹣)B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 , NaHCO3混合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c (H+)C . 已知酸性HF>CH3COOH,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Na+)﹣c(F﹣)<c(K+)﹣c(CH3COO﹣)D . 在0.1mol/L 的Na2S溶液中 c(H+)+c(HS﹣)+c(H2S)=c(OH﹣)10. (2分) (2019高三上·江西期末) 某学习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下图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K与M、N均断开,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质量变大B . K分别与M、N相连时,铁均受到保护C . K与M相连时,每转移1mol电子Fe表面生成32gCuD . K与N相连时,碳棒上产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11. (2分)(2016·江西模拟)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 水电离的c( H+)=1xl0﹣13 mol/L的溶液中:K+、Na+、SiO 、SOB . 1.0 mol/L的CH3COOH溶液:K+、Fe3+、NO 、Cl﹣C . 在c(OH﹣):c(H+)=1×1012的溶液:NH 、Ca2+、C1﹣、K+D . 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Na+、CO 、NO 、SO12. (2分) (2018高二上·中山期末)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盐桥中吸附有饱和K2S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Cu2++2e-=CuB . 甲烧杯中溶液的血红色逐渐变浅C . 盐桥中的SO42-流向甲烧杯D . 若将甲烧杯中的溶液换成稀硝酸,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13. (2分) (2017高二上·辽宁期末)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图1中,铁钉易被腐蚀B . 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出现C . 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D . 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14. (2分) (2018高二上·惠州期末) 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正确的是()A B C D正极Zn Ag Cu Cu负极Cu Cu Zn Zn电解质溶液CuCl2H2S04CuSO4FeCl2A . AB . BC . CD . D15. (2分)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NaB溶液的pH=8,c(Na+)-c(B-)=9.9×10-7 mol/LB . Na2CO3溶液中,2c(Na+)=c(CO)+c(HCO)+c(H2CO3)C . pH相等的①NH4NO3、②(NH4)2SO4、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大小顺序为:①>②>③D . 10 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则所得溶液体积V(总)=20 mL16. (2分) (2019高三上·南昌期末) 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常温下用0.100 mol·L-1盐酸分别滴定10.00 mL浓度均为0.100 mol·L-1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常温Kb[(CH3)2NH·H2O]=1.6×10-4]。
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d点溶液中:c(H+)=c(OH-)+c[(CH3)2NH·H2O]B . a点溶液中:c[(CH3)2NH2+]>c[(CH3)2NH·H2O]C . 曲线①代表滴定二甲胺溶液的曲线D . b、c、e三点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点17. (2分)(2018·曲靖模拟)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 .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C . 氢氧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18. (2分) (2019高三上·衡阳月考)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已知电离平衡常数:CH3COOH>H2CO3>C6H5OH >HCO3- ,其中不正确的是()A . 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 b.C6H5ONa c.NaHCO3 d.NaOH,则四种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d<b<c<aB . pH=4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C . 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c(H+)D . 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19. (4分) (2016高一下·重庆期中)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1)H3PO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则H3PO2为________ 元酸.(2)H3PO2是中强酸,写出其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3)H3PO2和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Ag,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①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②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4)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三、计算题 (共1题;共4分)20. (4分) (2018高二上·新疆期中) 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已知如表数据(25℃):(1)25℃时,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NaCN溶液b.Na2CO3溶液 c.CH3COONa溶液d.NaHCO3溶液(2)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4)对于醋酸溶液和醋酸钠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稀释醋酸溶液,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稀释醋酸钠溶液则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减小b.升高温度可以促进醋酸电离,而升高温度会抑制醋酸钠水解c.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液中,醋酸促进醋酸钠的水解、醋酸钠也促进醋酸的电离d.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液中,醋酸抑制醋酸钠的水解、醋酸钠也抑制醋酸的电离(5)25℃,已知pH = 2的高碘酸溶液与pH = 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酸性;0.01 mol/L 的碘酸或高锰酸溶液与pH = 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