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势行功要解(武禹襄)

合集下载

名称里面有大秘密:武禹襄《十三势架·势架程序》集解(四)

名称里面有大秘密:武禹襄《十三势架·势架程序》集解(四)

名称里面有大秘密:武禹襄《十三势架·势架程序》集解(四)名称里面有大秘密一一武禹襄《十三势架·势架程序》集解(四)李新方【原文】十三势架·势架程序:懒扎衣。

单鞭。

提手上势。

白鹅亮翅。

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势。

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上步搬揽捶。

如封似闭。

抱虎推山。

单鞭。

肘底看捶。

倒撵猴。

白鹅亮翅。

搂膝拗步。

三甬背。

单鞭。

云手。

高探马。

左右起脚。

转身踢一脚。

践步打捶。

翻身二起。

披身。

踢一脚。

蹬一脚。

上步搬揽捶。

如封似闭。

抱虎推山。

斜单鞭。

野马分鬃。

单鞭。

玉女穿梭。

单鞭。

云手。

下势。

更鸡独立。

倒撵猴。

白鹅亮翅。

搂膝拗步。

三甬背。

单鞭。

云手。

高探马。

十字摆莲。

上步指裆捶。

上步懒扎衣。

单鞭。

下势。

上步七星。

下步跨虎。

转脚摆莲。

弯弓射虎。

双抱捶。

【解曰】虽说“名者实之宾也”(《庄子·逍遥游》),但名称并非不重要,名称在哲学上叫做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公孙龙子·指物论》),是说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概念表达的,每个概念都是各自独立的,并不依赖别的概念而存在,没有概念物也就不是物了,如果没有“太极拳”这个概念,太极拳也就不是太极拳了,而太极拳“凡此皆是意”(武禹襄《十三势说略》),是以意识为主导作用的拳术,故名称的问题尤为重要,如此篇《十三势架·势架程序》的标题和每个着势,一系列名称当中的确有大秘密。

此篇《十三势架·势架程序》中的“十三势”这个名称,是太极拳的三大名称之一,首见于王宗岳《太极拳释名》,这三大名称各有各的秘密:太极拳,是总而言之,追求绝对真理、知行合一的武术;长拳,是就技击特点而言,“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又有放长击远、长有馀地、兼备众长之义;十三势,是就修炼内容而言,以八卦五行为数学模型的技击全自动化的动力学系统。

太极拳论要解●武禹襄

太极拳论要解●武禹襄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後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後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後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馀。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6.四字秘诀 -
敷:敷者,运气於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发劲须沉看松静,专注一方, 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 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後发, 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5.太极拳解 -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
1.太极拳论要解 - 武禹襄
要解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 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4.十三势说略 -
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後,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

武禹襄太极拳论

武禹襄太极拳论

武禹襄太极拳论武禹襄 2011-7-8 16:28:001、简介2、十三势行功要解3、太极拳解4、太极拳论要解5、十三势说略6、四字密诀7、打手撒放8、身法八要简介武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学同乡杨露禅大架动作,后慕名至陈家沟,求长兴公教长拳,因其年岁已高〈80余岁〉,不再传拳,其子耕耘走镖山东,不在身边。

但见他求学心切,便将其介绍给陈氏同族十五世陈清萍。

陈清萍的拳架小而紧凑,加圈缠丝,是陈氏小架拳派的支流。

武禹襄学拳很下功夫,潜心专练。

在杨氏大架和陈氏小架的基础上演变成为现在的武氏太极拳。

后传其甥李亦畬(1832~1892),李再传郝为真(1849~1920),郝传其子月如、少如。

月如以教拳为业,武氏太极拳始在外传。

其特点,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缠绵。

十三势行功要解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间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太极拳解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先在心,后在身。

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动犹静,视静犹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须要从人,不要由己。

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十三势行功要解(武禹襄)

十三势行功要解(武禹襄)

十三势行功要解武禹襄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间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五字诀李亦畬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

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

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己入彼骨内。

两手支撑,一气贯串。

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

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

由己则滞,从人则活。

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毫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

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

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

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

武禹襄的十三勢行功心解

武禹襄的十三勢行功心解

武禹襄的十三勢行功心解十三勢行功心解. 武禹襄: 武式太極拳創始人.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歛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妙.所謂變轉虛實也.發勁須沉著鬆淨,專注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無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靜如山岳,動若江河.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斷而復連.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旂,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可臻於縝密矣.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淨,氣歛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存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歛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似車軸.註解如下: 阿國師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歛入骨.在太極拳的演練中,務必以心行氣,務令沉著,要沉著的是心.心沉靜則氣便順應而服貼,而能與身軀結合,就如同與生俱來的一樣,非常的自然.以作用字講;心即是意,是人的知覺,為全體之主宰.而行是行使引導之謂.而氣是氣息,無形質可見,為呼吸所必需,養生之要道.以心行氣:是以心意導引丹田之元氣,使之運行轉動,故能意到氣隨.務令沉著:須於行氣時,不用大呼大吸,而用小呼小吸,凝神靜慮,屏除急躁,虛浮,並須用意而不用力.乃能收歛入骨:行功時須以深長之呼吸,使之上下推動,由推動而使丹田所積之元氣透過海底,尾閭,三關,分佈於骨骼之間收歛入骨,凝為骨髓,因而成為太極拳的內勁.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以氣運身,務令順遂,要順遂的是氣.氣順自然,身軀肢體的活動才能隨心所欲而不勉強.以氣運身;導引丹田之精氣,經過三關,運行全身,達於四肢.務令順遂;氣隨意運,務使舒暢,毫無阻滯,即氣遍身軀不少滯之謂.氣沉丹田,運行無阻,週身舒適靈活,就可無往不利,從心所欲.此段以行氣運身為主體,而"沉著"與"順遂"兩點,尤為重要.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練拳時精神要能提得起,動作才能揮耍自如,這時要注意的是虛靈頂勁的練拳要義.精神為行之本,有精神即可?發作用,週轉方能得當,自無遲重之弊.遲重即呆頓,而又沉滯,冥頑不靈,有礙於行功,須虛靈頂頸,即所謂的頂頭懸.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妙.所謂變轉虛實也.內部意識鼓蕩如能配合拳架之需要而變幻,動作才能有圓融活順,則需注意拳勢的虛實轉換要分明.意與氣之重要,前己有解釋.但變轉虛實,相聯並運,統仗意氣轉換之靈敏,方可取得圓活之妙,才能隨機乘勢,無少阻滯,因而虛實更易分析,則轉變不難清楚.凡有伸屈開合,進退轉換,曲直虛實,莫不根據輕靈貫串,圓活飄渺,致使無從捉摸.發勁須沉著鬆淨,專注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勁力的運用,不可強行運氣聚力,而要能使身體鬆柔,運用肢體的彈性勁,發揮柔行氣,剛落點的要領才能作到.這時身肢注意開襠圓襠,含胸背,沉肩垂肘,立身要中正,安舒支撐八方,不偏不倚.此為太極拳發勁之要訣:以發必有中的觀念,應有相當的準備,方可期收實效.其準備為何呢?即將身與心合運起來,體與用共同一致,則心與氣合,勁由內生,而達沉著平實的氣概.然後鬆開四肢,沉淨內氣以求完整,無分毫拙力,乘機乘勢,專注對方的重點發之,以拔其根,此由意氣方面言之.要發勁時軀幹更應特別注意,故立身須中正安舒,方能支撐八面,倘立身偏倚,不守中定之法,則精神立現渙散,而意氣亦必難於完整,沉著鬆淨更難兼顧得到,此因中盤失去中正安舒,則下盤必現浮而不實,機勢既失,而背勢頓成.必須中正不偏,上鬆下實,上輕下重,下重則有根,根基既固,乃可支撐一切,應付各方.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無堅不摧.如能作到以上的要點,則氣感將遍佈全身無微不至.以內部意氣鼓蕩而激發出來的勁道,有如百鍊鋼的威力,無堅不摧,巨大無比.行氣與運勁,名分實合.行以內者為氣,即所謂的小週天,能治自身疾病,而能運到四肢者為大週天.能運氣至身体各處用以擊敵者,名為內勁.此乃身心合運之勁.法以腹部丹田之呼吸,由意引導鼓蕩其氣,而運行於週身.然後身隨氣轉,上下前後左右,週旋活動,有如珠曲九轉,隨處可到.運轉四肢似同珠活,隨之以化,隨之以發,左右隨機,上下逢緣,理明則藝亦精.勁經百鍊而成鋼,則堅無不摧.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 靜如山岳,動若江河.在散手的應用中,外形肢體的功架要有如老鷹捉小兔的架勢,威猛,但內部神態的沉著要有捕捉老鼠的貓一樣,不慌不忙.也就是要有重如山,動作靈活如江河之勢.鶻音骨,鷙鳥也,即鷹有捉兔的長處,故用以喻其形勢.貓善捕鼠,亦係採取其姿勢.是驚學者遇敵沉著,舉動安舒,臨事不亂,量敵以進,俟機而動.有如鷹在空中盤旋伺機.貓注其穴歛神待發.一經有隙可乘,方得急轉直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收全功.然非有沉毅果決的修養,尚難語此技藝.輕浮躁動,為練拳之大戒.是人所共知的,但稍一不慎,即於不知不覺當中,流露無遺.故特提出要靜如山岳的沉著不浮,動若江河般的?定周流不息,以為習拳者應遵守之準則.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後發. 力由脊發,步隨身換.背勢則身形鬆化,五弓微曲如張弓而蓄勁,順勢時則以彈性勁發出力量,其有如放箭一般,乾粹俐落.絲毫不勉強.在動作的轉化中不斷的轉換虛實,化背勢為順勢,柔化對方之來勢,尋求順勢.柔化時以蓄勁,順勢時得以能發勁.勁道的運化要以腰為軸,力要以身肢整體發出,而步伐則要配合身體的運化,而走而化.蓄勁有收轉引化之勢,喻如張弓,愈滿則力愈足愈猛,且可使得敵落空,而我乃能順借其力,以制彼之背勢.此即張弓引滿放箭之義.欲制敵發人需以直勁,必先曲而蓄其勢,方可便利使用.且曲是鬆化人勁,人勁既被鬆化,則可隨化轉身,而得順勢並蓄得勁,乘機以發人.以上兩段都在解說太極拳與其他外家拳的主要不同點.蓋太極拳的對敵方式都是儘量避免硬碰硬的.有歌訣說"引進落空合即出",又說"妙處全憑能借力".更可與此處相輝映.力有內勁力與拙力之分,拙力出於生來本有,為有限的力量.內勁力蘊於丹田,由意氣的鼓蕩而發出,乃為無可限量之力.然非鍛鍊,則無從而生,故功能愈久,則勁力愈大.力由脊發的意思是由脊來接下盤之基,而傳而運發於兩臂兩手.因脊為人身之主幹,週身氣脈交通的要道,上自腦,下至尾閭,為精髓升降的道路,乃生理自然的現象,當勁發於丹田時,受意氣的鼓蕩,行經海底,尾閭,緣脊而升,乃達於四肢.即根於腳,而發於腿,而腰,而脊,再由脊而運發於臂再拳或掌,仍須完整一氣,才可順利從心.步隨身換者,是身動而步亦隨之,上下相隨,內外合一,切守中定之姿勢,順而?,則神舒氣暢,當可支撐八面.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斷而復連. 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如此則收了就能放,放了就馬上能收,循環不已.在這不斷的轉化中,兩方招式的往來要用手的摺疊來接來引對方的勁,而勁道的進功與退守,更有於步伐的轉換來化解.收是粘化之意,而放則是攻發,收至將盡時,在似斷而實乃轉攻轉發,所在收放之間是斷而復連的.這與蓄而後發是相同意思的.收是吸氣,以蓄其勁,乃可走化,以引敵勁於落空.而正合我的吸氣己滿,適時呼出以放之,放即是攻發,發出之勁被敵所化而處於背勢時,要能步隨身換,以鬆化敵勁,並適時的粘化以蓄勁,如此之收至盡時,似勁斷而實乃在蓄勁以轉攻轉發.如此功夫練到家,即可作到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斷而復連的極致表現.對敵攻守時兩手輾轉循環不已,謂之往復.在往復之時,兩手互相翻覆之間,必有摺疊以轉變虛實.手固然如此,兩臂兩肩以及胸腹亦復如是.凡有進退必然要有轉換,轉為轉身,換為換步,在進退之間須用身法與步法來取得順勢.摺疊與轉換有相依為用的必要,乃上有摺疊而下有轉換,以隨時取得順勢,其分量之大小,則須因勢得宜.凡有往復必須要用摺疊,凡有進退亦必須要有轉換,此為手法,身法及步法的配合,終須要一致,才能變化得宜.極柔軟,然後極堅剛. 能呼吸,然後能靈活.在往來之中,身肢能鬆柔後,才能應用彈性勁,而產生極堅剛的破壞力.身肢鬆化後,才不會遇外力則聚氣運力而滯礙,呼吸轉換得順,則動作才能夠靈活無礙.蓋柔能克剛,太極拳行功以柔為出發點,倘柔軟的功夫到家,週身輕靈貫串,以致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之境界.則可隨意繞轉旋化,雖遇堅而不易折,反有乘虛蹈隙之機,故能摧堅,此即柔中有剛.另如運勁出拳制擊之時,如能柔化身軀,鬆腰鬆跨,並利用膝腰臂之彈力,即可如"吾身有三弓,運勁如張弓,發勁如射箭"地發出極尖銳之勁道,此即所謂的"極柔軟,然後極堅鋼"之寫照,當然其破壞力是極大的.能呼吸者,為行內呼吸,其與外呼吸者祗由肺部之吐納不同.此呼吸乃經丹田之運轉,息息歸於腹部,與太極拳相配合鍛煉,久久純熟後則漸實而有力,氣聚丹成,故能提放自如,開闔便利,且呼吸與意氣,相通運用,乃是靈活之本源.在此我想提出煉呼吸與盤拳架,執先執後的問題.也就是何者為優先的問題.雖然在"行功心解"上,己把外形的功架排在前面,而把心解(即內修)排在後面,同時很多前輩及先進者,都有提到形法功解的練太練拳之優先順序,並有很多說明和訓示.但在目前還是常被外界誤解為,太極拳是以煉氣為主的一種運動.我用運動來表示,是很多人把太極拳當作養生運動來練,而沒把它當武術來對待.所以我在教拳時常有初習者,一來就問呼吸要如何作,才能氣沉丹田.我也看很多太極拳的愛好者,在練太極拳時把呼吸當作第一優先來練.說他們在練太練拳不如說他們在練氣功,一直試著在導氣,完全不去注意外形功架之完整,以及動作之流暢,以致拳不像拳,練習多年,亦不見進步,談武術更是避之為恐不及,殊為可惜.但如果這樣,他們沒壓力又不受苦.而且可以練得很高興時,至少他們也得到了一些運動,對健康還是有益的,我們又何需把它點明,大家來爭論.所以我對此雖覺得可惜外,還一直保持著欣賞和鼓勵的態度,希望有一天他們來問我,為什麼太極拳這麼難練,為什麼一直沒進步.哈!哈!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在招式互換當中,呼吸要崇尚自然,不要特意去調息,甚至去導引它,才能使招式的動作變幻靈活無礙.而勁是要以柔化蓄儲才會增長的.氣存在於宇宙間,亦存於人体的小宇宙中,能善加調養,而又善於運用者,則可成聖為賢.對外成大功,立大業,對內可延年益壽,能摧堅振弱.但在鍛煉時要正當順宜而不可勉力而為.蓋練拳時,要心平氣和,依據呼吸,以意導氣存養於丹田氣海之中,運行於筋骨脈絡之間,溫存覆育,以達水火既濟的功用,久而久之,乃成堅固之資,意動氣隨,隨心所欲.練氣最忌勉強而為,硬提硬導是永不會成功的,說不定還會轉化為乖戾瞋暴之氣,其為害之大,就不言可喻了.勁須曲蓄,而後纔能達到有餘不盡的境界.曲是曲折,循環盤紆的意思,其有如河流之灣灣曲曲,深遠而流長,方可以成其滔滔不絕的蓄勁.太極拳的奧妙就是,其一舉動莫不渾如球形,處處成圈,以腰如車軸,活若車輪身隨轉,隨屈就伸,斷而復連,圓無邊際,使人難於捉摸.然非藝高者,不易到此境地.所謂”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全不費工夫”.心為令,氣為旂,腰為纛.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可臻於縝密矣.在所有的招式轉幻中,心是主帥,是司令的,氣是傳令旗,而腰是主活動中心,由心意而直接命令腰部而發動招式轉換的動作,則將可達到上面所說的各式功能.其中要知道氣是傳令的工具而己,是直接傳達的,是不具備自主的功能的,否則則動作將有滯礙之虞的.這是所謂的運氣則滯的道理.在練拳時,要先把招勢耍開來,動作要開展舒暢,然後等到功夫有了基礎後,再來求動作的靈敏度,而達到緊湊,反應快.如此則動作才能達到縝密無疏,反應快而正確之功夫.萬法唯心,以心為人生的主宰,心為令,即全身四肢百骸無不受其指揮調遣,唯命是從.而復以氣為傳達的使者,稱之旗,亦即前人所謂的令旗,傳其命令於實行戰? 為主的腰,乃名以為纛.以此譬喻,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身使臂的要素作用.在行功之始,必須週身舒展鬆開,如肩,腰,胯,膝,腳,掌拳,腕,肘等關節,均應不著絲毫的拙力,處處含有用意行氣,運轉柔軟如綿的神態,力求動作大方舒展,如行水流雲般的順暢,綿綿不斷.開展的拳架可培養出雄厚的長勁,俟功架完整,呼吸順暢後,則可在散手的演練中,去練習開合變換虛實,斷而復連的緊?之反應功夫.其是以軍隊作戰,來譬喻身体的動作,其不是學就會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它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演練,而且有其一定的方法.軍隊傳令先要講求系統之完整無缺點,並經一段時間的模擬,以確保整個團隊無失誤後,才能在實戰中隨機應變,以應付瞬息的變化.而我們練太極拳當中,也不是一夕可成的,必先從基本拳架練起,先把功架練好,等動作流暢舒展開後,再從散手的練習中學習各種攻防技巧的緊?動作,週而復始,久練則達練勁入骨,而達到縝密之功夫.太極拳的練習階段也有形法功解區別說法,意思也是要由外而內,由開展再求緊湊的說法.不可基本功未練好,就要練對打應用招式,拳架演練未純熟,就要練內勁導氣這類的.以免枉費功夫.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在推手與散手對峙中,除了上述的注意要點外,另又有提到:對方不動,我也不動,對方一小動,我己感覺得到其企圖,而先制敵於先機.在動作上,有似鬆而不是鬆,動作將展開而好像又蓄勢不動,勁像是斷了,但意識又時時注意到對方的動態的,讓對方末測高深,束手無策,無從著手.彼不動,己不動:是以逸待勞,靜以觀變.但須沉著以蓄勁,待機而應變,為捨己從人的要訣.而彼微動,己先動者是彼一微動,而我即有知覺而先發制人,順其勢,乘其機,而爭取主動.似鬆非鬆:即將收未收,是柔中有剛,同時也使敵不清我之動向,以免被反制.將展未展,即將放未放,是開展中存有緊湊及誘敵之意.勁斷意不斷者,是勁雖未發出,而意仍貫串不捨,此即不丟不頂,沾連粘隨之曲蓄,有餘不盡,待時乘機的主意.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淨,氣歛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存心.另,又有這麼的提示:意在先,身在後,腹部要放鬆,不要緊張,則氣能沉著,神態舒爽,,輕鬆愉快,但不可鬆懈,隨時注意著對方的動作與意圖.先在心,後在身:這與前述的"心為令,氣為旂,腰為纛",是類似的,只不過在前面是在說明外形功架的開合的動態表現,而這裡要說明的是內在精神的狀態.相同的都是在說明心是全身的主宰.身体的動向都是受心意的指使.有所行動,如影隨形,是心為主動,而身是被動的.腹鬆淨:是腹內須鬆開沉淨後,在無絲毫拙氣拙力的身体狀況之下,才能引發騰然先天之氣由丹田升起,全身精神凝聚在肢體上,而似氣歛入骨,此時神志既須舒暢,身體更直安靜,時刻留意存心,更不可放縱.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在整個的對峙中,隨時都要能總動員起來,一動要全身一致的行動而產生整體勁來,要靜也要全部靜下來,不可鬆散,凝神靜氣,高深莫測.身体和精神狀態都一樣,不動則己,如有一處要動,則週身上下無不隨之而動.同樣的一處要靜下,也一樣都要隨之靜下,全身整是完整一氣的.動時全身總動員才能發出勁道來,靜時全身凝神靜氣才能明查秋毫.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歛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在上半身的運動要能以身使臂,勁道要透過脊骨傳送出來的,如此則精神定,表現在外的是中正舒坦,氣怡神靜的樣子.在盤拳架或推手練習之時若只用雙手的舞動,就能用到拙力而無法發揮其內勁,必須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身使臂,勁道透過脊骨而由兩臂發出,如此內外上下週身一致才能得真正的勁力.運用內勁的演練才能達到內心沉著,全神貫注,氣不散亂有如捕鼠之貓.在外顯示出的是中正舒坦,氣怡神靜的樣子,讓人有莫測高深的感覺,似若捕兔之鶻.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至於腳步則要像貓之舉步樣的步步為營,落地無聲似的既輕且快,而運勁時則要像抽絲般的小心邑邑,處處留神,不要有斷勁.貓的行動,是靈活不浮,既輕且快,落地無聲,而又步步踏實,有仿傚的價值.我們在盤拳架時也要注意這基本的要領,倘若要起左足向前移步時,要先將身体的移置右腿,把重心放在右腳上,然後再起左腳向前移動,等左腳著地後再配合身体的運動而移動身体的重量.此時身体的重心在右足上,而左腳是可前可縮的.此即所謂的中定.以氣運身,乃為運勁,是由丹田發出的內勁,每逢伸屈開合之時,須要全神關注,動作靈敏,活潑並均勻,處處留神,狀似抽絲.切忌時緊時鬆,忽斷忽續.而呆板沉滯的弊病,更應留意袪除,方可綿綿不斷,一氣呵成.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此時全身最在意的是,精神要提得起,而不是去運氣,如一運氣則動作就產生了滯礙的現象.運氣的結果,則發不出勁道來,而呼吸自然,其元氣必充足,所以氣以直養而無害,其勁才最好的勁,是純剛的.太極拳的全部意義,是以精神意氣為主幹,骨肉為輔佐.不在氣,是在精神.在氣則滯的氣是後天以力運出之拙氣,浮躁及瞋怒暴發之氣,其氣必不順.在動作當中,氣如不順,則週身必板滯不靈,兩足即現虛浮而失其重心,如此狀態所發之勁,必不完整而有種不過力道的感覺.所說有氣者無力,概此氣為後天用力運出之拙氣也.若能發自丹田先天之氣,其是由鬆淨之呼吸鼓蕩運育之元氣,其氣必充順,清和而暢達,氣暢達即通行無阻,週身舒適靈敏,則可無處不可蓄勁,無處不可發勁,而顯得威猛剛強的樣子.此均有助於善養其氣的成果,乃有"養氣者純剛"之喻.上述也在說明一般俗稱用力運氣的氣功之氣,和太極拳由鬆淨發自丹田之氣的不同.另個人意見.這可能是賣爪說爪甜的講法,當然由用力運氣之外家功夫,固然有其僵硬不夠靈活的缺點,但那是只在初期的時候的表現,如能經過長期的鍛煉,也可達到練勁入骨的境界,所以如從年青時就開始接受訓練的人,其成功之機會也是暪大的.只不過一個中年人是否能通過其長期的鍛煉而不傷其身者,值得探討.所以我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學武術時,當年青時,就有兩個選擇,不論從外到內或由內而外,都是可以的.但如果年過三十,我想練太極拳就是第一選擇了! 否則如果還逞強著,想去練外家拳,我想可能會練拳不成反傷身,那就得不賞失了.氣如車輪,腰似車軸.如此,氣以直養而無害,才能像車輪似的活潑無礙,而腰就像車軸似的居於勁道的活動中心似的地位,即是以心為令,氣為旂,腰為纛,動作才能轉換得靈.氣之流轉運行,猶如車輪,喻其形圓活靈敏,隨屈就伸,方圓並用,所謂"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真是透澈了當的比喻.腰似車軸者,因為腰係全身之樞紐,發勁之主宰者,故又稱之為纛.腰動則先天之氣,似若車輪,隨著腰而旋轉,這就是"氣遍全身不稍待"的明證.。

武禹襄拳论

武禹襄拳论

武禹襄拳论1、十三势行功要解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2、太极拳解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

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先在心,后在身。

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动犹静,视静犹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须要从人,不要由己。

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黏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

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

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乃能八面支撑。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博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收即是放,连而不断。

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后能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宜曲蓄而有余。

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3、太极拳要论解曰:先在心,后在身。

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静犹动,视动犹静。

十三势行功注解

十三势行功注解

太极拳学习:注解武禹襄的《十三式行功心解》 武禹襄传世论文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身法八要》、 注解武禹襄的《十三式行功心解》 【武氏原作】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随,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之谓)。

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

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能呼吸,然后能粘依。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

彼微动,己先动。

”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

腹松气敛入股。

”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

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

无气者纯刚。

气若车轮。

腰如车轴。

【洪公浅释】(行功是对坐功而言) 原文: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随,乃能便利从心。

我国讲养生的书,多以气为主,现在亦叫气功疗法,可见气血虽然并重,没有气是不行的,只要气流通舒畅,血的新陈代谢机能自然健全。

以心行气,就是用理想行气,气沉着,就是中气,于人有益,气浮了,就是横气,于人有害。

气常沉着,就能收敛到骨髓里边,人便健壮。

用气运动身体,不用拙力,处处顺遂,则身体骨骼全是柔和的,自能动作便利,从心所使。

这里讲内里的气如何运行,和外边的形体如何运行,是内外的关系。

原文: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编者按: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

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有文炳然。

虽未能以科名显,然以才干和志向为当道所器重,频受邀,均以老母在堂辞却。

武禹襄终生研究太极拳,及至到老,病卧床榻,犹为侍疾者讲论拳术,娓娓不倦。

武禹襄传世论文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身法八要》、《十三势说略》等。

被后世尊为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作者:武禹襄注释:杨澄甫[以心行气。

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注:心是精神意气之总称。

乃指走架时一拳一动以精神为主动驱使其气,即每一开合之中,开时必须意气达于手指,合时必须意气通于脊背,而后至足跟。

在如斯线路中,将全身之筋伸直行之,则自然沉着而有缠劲,其气就自然而收敛入骨髓矣。

[以气运身。

务令顺遂。

乃能便利从心。

]注:用功既久,气能随意而运动,则身之运动为意之运行,其根乃在心(精神意气)。

因以心行其气也,所有屈伸起落,务须曲线缓和,毋使身手内发生棱角之病,是之为顺遂。

如此则身可从气,而气可从心矣。

[精神能提起。

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注:使目平视,两头略拔,则谓虚灵顶劲,精神自然而连带提起矣,亦即头顶上有棚劲之谓也。

头顶上有掤劲,则可减去身之重量,其转动自然轻灵,而无迟重之虞矣。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妙,所谓变动虚实也。

]注:每一动作其身手均有主宾之分,如能随机换意,互为主宾,意之所至,气即随之,是之谓灵。

意左则左为实,意右则右为实,能如意而倒换之,意气不滞住某一点,是为活。

内中顺遂,是之谓圆。

能保顺遂以倒换,亦即虚实之变化也。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注:头顶悬起为调整身之中正法。

中正者,必须不偏不倚,不俯不仰。

如有偏倾,只能支撑他之一方有棚劲,失去其余之七方矣。

故气向下沉,则意不浮躁,而身体安定舒展,自然中正不偏。

能得中正,何方来何方即可支撑之,故无论如何变化之动作,而身体均须中正内行之也。

历史转变的决定性突破:武禹襄《十三势架·势架程序》集解(三)

历史转变的决定性突破:武禹襄《十三势架·势架程序》集解(三)

历史转变的决定性突破:武禹襄《十三势架·势架程序》集解(三)历史转变的决定性突破一一武禹襄《十三势架·势架程序》集解(三)李新方【原文】十三势架·势架程序:懒扎衣。

单鞭。

提手上势。

白鹅亮翅。

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势。

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上步搬揽捶。

如封似闭。

抱虎推山。

单鞭。

肘底看捶。

倒撵猴。

白鹅亮翅。

搂膝拗步。

三甬背。

单鞭。

云手。

高探马。

左右起脚。

转身踢一脚。

践步打捶。

翻身二起。

披身。

踢一脚。

蹬一脚。

上步搬揽捶。

如封似闭。

抱虎推山。

斜单鞭。

野马分鬃。

单鞭。

玉女穿梭。

单鞭。

云手。

下势。

更鸡独立。

倒撵猴。

白鹅亮翅。

搂膝拗步。

三甬背。

单鞭。

云手。

高探马。

十字摆莲。

上步指裆捶。

上步懒扎衣。

单鞭。

下势。

上步七星。

下步跨虎。

转脚摆莲。

弯弓射虎。

双抱捶。

【解曰】多年来,对于太极拳的起源之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是因为对于什么是太极拳的问题还没有弄清楚,实际上大家所争论的,或被认为是“源头”的都是早期太极拳,都离不开早期太极拳的三大特点:一、都没有提出“太极拳”这个名称,更没有“十三势”之名;二、都没有留下直接运用太极学说总结技击经验之有关拳理拳法的文字;三、都没有体现太极拳主要技击特点的记载。

是故早期太极拳都是经验太极拳,从早期的经验太极拳到现代的科学太极拳之历史转变,从戚继光开始,戚继光的拳经32势为这个历史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王宗岳率先在理论建设上取得突破,而武禹襄的十三势架是决定性的突破,并与李亦畬等太极拳家最后完成了这个历史转变,使太极拳真正成为“英雄所向无敌”(王宗岳《太极拳论》)的高功夫。

当然,我们研究太极拳历史转变中的这个决定性突破,决不是为了谁先谁后的无谓之争,而是为了每个习练者学好练好太极拳的自身需要,因为十三势的秘密就是太极拳的全部秘密,弄清楚十三势的秘密,实际上更是每个习练者在太极拳的学习进程中的决定性突破。

对于十三势的秘密,可以用《老子》的几句话来简单概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而万物归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

十三势行功心法

十三势行功心法

十三势行功心法十三势行功心法十三势者:行拳先要做到心静,心静则”松” 如果要松,那么就要把心里的一切问题都摆脱,例如烦恼,忧伤,牵挂,包括所有”欲”的思维都要摆脱.所谓之:欲能改变人的行动,求能改变人的理智!所以心一定要”心无杂念”所谓:杂能生乱,静能生安,安能生稳,稳能生顺!所以”松”要从”心”做起.心静则神明,心静意合形自合!皆为此意也!十三势者:行拳松而不软,松要松得沉,沉肩坠肘,肩沉劲注腰,肘坠力拨根,坐胯脚生根!所以松要松得很彻底,把所有的骨头.皮肤.肌肉都要松开!能松才能刚!如何能松上面已经说明了,请认真体会!不足之处请多多包涵!十三势者:劲的所在,劲的所在是”意”,这个意已经包括了”心”古语云:”力从心打万斤重” 这当然不是说:意动身不动的意思,这是说:拳要动意要随,所谓之,拳未到意先到,拳不到意亦到,但劲力的起源是在脚,例如右肩靠势:未靠之前我脚下是”右弓步”,但靠出去的同时脚下已经转成了”左弓步”但在转换步法使靠势时,是有一个圆形的表现,这个”圆”的表现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整体的.包括:脚底,脚面,脚根,脚尖,小腿,膝,胯,腰,身,最后达到肩来完成肩靠势!这个圆的转换幅度不宜过大,幅度太大就会产生一种长劲的概念!具体的说:靠劲在靠之前是腰蓄而待发,右靠势的腰蓄是:肩要让腰来带动回拉也就是往右后拉动而蓄劲,就像一根竹子被拉紧一样蓄着!在蓄足的时候脚下转换方向送腰达肩去完成靠势,脚下转换的方式:应该用脚尖来移动方位,如果用脚根来移动就会产生一种失重的显现!脚下转换的幅度是越小越好,越细越足,右转左的同时右脚要瞬间伸直顶腰冲肩把所有的劲都顶到肩上把对手给靠出去或靠倒在地!十三势者:形的重要,当然形是外象很多人不太注重形的本意,形虽是不重要,但正确的形还是必要的,形要处处体现个”圆” 要想处处有圆的表现那么它的所在就不能走”平劲”这个平劲是指没有”弧形”的带引.这个弧形又要如何表现呢?例如手上的弧形,每个动作肘尖都是向地下的,如果肘尖和手臂拉平了就表现不出弧形了!手上的弧形该如何表现呢?解:它的弧形是由腰来引动肩来完成的,动的不在大臂和小臂,动的是腰和肩,用腰来转动肩膀的引动力来拉动大臂和小臂,此时还须有个手掌的弧形,这个弧形的表现也是一样,在腰,肩引动了手的几个关节的同时也要用肘关节来带动腕关节走弧形,这样肘关节一引腕关节一转就完成了手上的弧形了!手的弧形上面解释的还是不太清楚,简单几句吧!肘尖向内走时腕就向外走,如果腕向里走时那么肘就要向外走!(因文字水平有限解释的不得当请多多包涵)脚下的弧形就是腰的带动,转腰换虚实一转腰时脚必动,脚动要走个圆,紧记:脚走圆不在脚下动,动的是腰.膝.胯,用腰来带胯再由胯来引动膝走个弧形!注:上面上下两处的弧形是整体的,腰一动全身百骸都动的!请认真体会!十三势者:眼神的表现,眼不可以只看手,眼要随身而动,身到那里要就要跟到那里,眼看要从近到远,再从远到近,从缥缈的眼神到迷惘的眼神,迷惘的眼神是随形而动的,永远都注视的对手的,也就是”佛”的眼神,这个迷惘的眼神在没有习惯时感觉是很模糊很缥缈视线不清,当然这个眼神要有一个”意”的所在,太极本就是意,用意去看用心去搓摸!这个眼神一定要配合意来使用,心的静意的清是可以看透一切的事物!而上面说的”迷惘” 这就像你看到一样你很喜欢的东西一样看到了入迷,已经失去了方向一样,只有专著的注视它,它走你走,它不动你不动.这种形式在文字上比较难表达出来,具体的上面也说明了!(也许是本人的水平问题,表达不好,请多多指教)十三势者:行功心态的表现:行拳不一定要心求功夫,有求必有失,我们的功夫都在无意中求吧!心态要无求无欲,一切都要随自然而行,强求无过是身外之物,失的可是内在问题!心态要宽容,不必去强求一样,自然的去行拳,用意去领悟拳势的本意和概念!用心去强求是远远不够的!十三势者:行拳发力的表现:太极虽是慢柔之术,但发力动作还是有的,我们发的是自然力,不是拙力,而自然该如何去发?这就是一个问题,自然的力发自心内和整体的配合,整体的配合就是在弧形的表现,上面已经注解了弧形的表现,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主要的自然力还是在腰间而发!发力的不是用手去猛然发力,所以说”先天之力脊背生”!十三势者:行拳的呼吸与气:这个呼吸很多人都说要配合什么什么,才能练成内功,何为内功?不可思议!呼吸本是人的生命之源.控制了呼吸,那里还有气可言,呼吸畅通才是真正的养气之道,太极拳以慢来补足气的缺乏,用自然的行拳方式来做到呼吸畅通,所谓:”气神畅通脉相连”所以说呼吸是自然的,该怎么呼吸就怎么呼吸,不需要去控制它的一呼一吸!一切自然而行!十三势者:虚实的分清:该怎么分清虚实呢?首先要分清了外虚实,重心虚实,手足虚实,劲的虚实,这里开始说虚实的注解吧!虚实,我们虚时也要有实的存在,如果一虚就空那就不是阴阳相济了!虚是为了实而虚的,虚时应该有五分的实,虚是用来做一种承受的能力,这个虚要配合松才能做到一种承受力,如果不去配合松就不可以做到承受力了!被击打的地方要虚下来,虚就要松,软似棉花,那怕千斤重!开始已经说到了,虚里有五分实,那就是:软似棉花,弹如球了!这就是虚里实的概念!这个虚里实该如何去应用呢?注解:软似棉花,弹如球,这里说的是,虚是要配合松和引化还有就是随,处处虚实不能空!被击的时候我们要松沉,松为化劲,沉为蓄劲,蓄劲而待发,拳论也说到,边化边打,这虚实也就是如此,虚了就要化,化了就要打!而打也不能打个”全实” 打个全实就不符合了!拳论也说了”独阳不长” 实里也要有五分虚,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打的同时,我们还是要带有虚,有虚才能有防,所谓攻防兼备!为什么要实里带虚呢?那就是为了防,你打人家,人家不一定就站着给你打吧?你能打人家,人家就能还击,所以实里有虚才能防之!虚的概念上面已经注解了,就不多说了!现在再说整体的虚实:其实外虚实也就是一个整体的,太极本是一个整体的圆形,就太极图里已经可以看出了,阴阳鱼里黑中有白,白中也有黑,所以说这个虚实是分不开的,都是一个整体化的.如果硬要把它分开了就不行了,所以它整体的虚实还是在腰,腰是主宰那么虚实的主宰也就在腰!用腰来转换变化虚实,所以虚实要在腰来分,正确的说,虚实是分不开的!那里都有虚也有实,实里有虚,虚里有实,你说那么是虚,那里是实呢?所以说呢,这个虚实是一个整体,处处都是虚实,根本就不可以分开!不过虚实的作用和应用还是需要去领悟和体会的,上面已经注解了虚实的应用和作用了。

读经典《十三势行功心解》释义(二)

读经典《十三势行功心解》释义(二)

读经典《十三势行功心解》释义(二)《十三势行功心解》又有称之为《王宗岳先生行功论》或称为《打手要言》。

有人认为它是武禹襄所作,又有人认为是陈微明改编前人之文而成的。

不过它不是王宗岳所作则应予肯定。

究是何人原作,或经后人多次增删成文则应由武术史家继续探索,不宜凭空定论。

不过它总是前人从运动实践中得出的心得体会,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的理论总结,文章比较松散,而条理性、逻辑性都不强,似是学习心得体会的笔记;但全文对指导太极拳走架、推手都极有价值,学习太极拳的人应该好好研读。

又日,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临敌时,如对手不动,自己也不要妄动,要以我之静待彼之动。

当观察到对手稍有动机,我则动于彼先,先发制人——也可称'后发先至'。

用劲不可僵硬,要放得松些。

劲松,打击力会强些;但又不可松软。

因此,发劲要'似松非松”。

又要含蓄,如动作要舒展,却又不是完全的敞开,要注意上下左右配合的严密。

当某一种劲法完结之后,用劲的意念犹未断绝,即不可用短促的断劲,用劲意念要绵长。

运动时,动作之先就要有该动作的意念,由意念引导肢体的动作,即由内及外,知其所止。

动作时腹内放松,不可挺腹或收腹;呼吸要自然,气势应收敛沉稳,精神集中而舒泰,形体舒展、安详恬静。

这是要经常记住并用以指导锻炼的准则。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有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又日,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已先动。

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尤其应该记住动作时一动俱动,手、眼、身和步法协调一致,不可脱节。

当一个架式完成,一静俱静,身手步同时完成动作到达定点,形成一个完美的姿势。

肢体动作的往来,不应先由手或脚所主动,而是由内在的意气所牵引而动。

好像产生劲力的内气来自腰间背脊,并不浮躁于体表。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武禹襄《十三势说略》2009-11-10 12:59:07| 分类:拳经拳论| 标签:武禹襄沈寿太极拳论 |字号订阅武禹襄《十三势说略》沈寿点校每一动,唯手先著力,随即松开。

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

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致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沈寿校记:一、本篇转採自[李本]。

杨式传抄各本,其篇名大都作《太极拳论》,而把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论》题作《山佑王宗岳太极拳论》,以资区别;其中[许本]则干脆把王著称作《太极拳经》。

二、[澄本]把本篇题名为《禄禅师原文》,并将《太极拳释名》一文列在篇后,作为全文下半篇。

禄禅即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

由于武禹襄原从杨禄禅学太极拳大功架,因此,后人猜度此文为杨氏口述,武氏笔录所致。

但后来[杨本]出版时,其篇题重又改作《太极拳论》,与此前出版的[微本]、[徐本]取得了一致。

[万本]有目录“杨谱”和“宋谱”各一篇,其正文内容完全相同。

但前者既无篇名,也未署作者姓名;后者前半篇名句下有夹注,篇名作《太极拳论解》,并伪托说这是道号玉虚子的张三丰所传之论说。

[图本]信从[宋谱],别题本篇为[张三丰著《太极拳用功要旨》]唐豪则据[郝本]《打手要言》篇末的署名,考定本篇为武禹襄所著。

注释:文中提到各本分别为[李本]:李亦畬(1832-1892)著《廉让堂本太极拳谱》[许本]:许禹生著《太极拳势图解》1921年出版[澄本]: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1931年出版[杨本]: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1934年出版[图本]:吴图南著《太极拳》1931年出版[微本]:陈微明著《太极拳术》1925年出版[徐本]:徐致一著《太极拳浅说》1927年出版[万本]:万县兴隆街裕兴昌印[郝本]:李亦畲赠郝和藏本。

太极内功究竟怎么练?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二)

太极内功究竟怎么练?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二)

太极内功究竟怎么练?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二)太极内功究竟怎么练?一一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二)李新方【原文】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解曰】威震江湖二百年的太极内功到底是怎么练的?这是太极拳传世以来,武林人士一直都在苦苦追寻而不得其解的问题,更是近些年来练武的和不练武的人都热议的问题。

实际上,武禹襄这篇《十三势行功要解》早已作出明确回答:“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这是太极内功的第一大秘密。

首先,太极内功练的是意。

“以心行气”,这里的心,即心法,也就是常说的练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用意也就是用心。

心指的是思维器官“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练太极内功不只是用肢体来练,更主要的是用心来练,默识揣摩。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以心行气”的气,不是指呼吸之气,但也离不开呼吸之气。

按照中国传统修炼方法,气有几个不同概念。

气,《说文解字》云:“云气也”,也就是空气,呼吸之气。

氣,水谷精微之气,后天真气,饮食消化吸收后产生的营养物质,也就是现在营养学研究的问题。

炁,先天真气,生命活动的能量物质,原动力,元气,是与生俱来的,随着年令的增长和后天消耗而逐渐减少,故为内功修炼的实质和重点。

机,是对炁的自动化摄取和调控程序,这个后面再深入研究。

在内功修炼中还有风火药三个最重要的隐语。

药,即炁,是用火来炼的,火是意念,而风是用来助燃的,即用呼吸来加强意念。

同时,气、氣、炁在实际修炼又是分不开的,炼的是混元气,武林中有句话:“炼成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无人敌“。

其次,太极内功之气是下沉的。

武术,不论是长拳短打,内家外家,还是踢打摔跌拿的不同实战技法,还是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总离不开用自身的平衡破坏对方的平衡,如果自己站都站不住,任何高着、妙着、绝着,或力量大都是不起作用的。

要达到自身的平衡,就离不开降低重心,也就是沉的问题,但沉有三种不同境界。

武禹襄:《十三式行功要解》及简介

武禹襄:《十三式行功要解》及简介

武禹襄:《十三式行功要解》及简介十三势行功心解武禹襄以心行气,务使沉着,乃能收敛人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後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作者简介::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

禹襄曾祖静远以武痒生授卫千总职;祖父大勇,弱冠游武摩;父烈,邑摩生。

长兄澄清,举人,官河南舞阳县知县;次兄汝清,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

伯仲三人受家教,均习武。

禹襄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有文炳然。

虽未能以科名显,然以才干和志向为当道所器重,频受邀,均以老母在堂辞却。

同乡人杨露禅赴河南温县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十有余年,备极精巧。

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彼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

后赴温县赵堡镇,从陈清平学习太极拳,精妙始得。

此后勤加钻研。

禹襄长兄澄清从河南舞阳县盐店得到一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转交给禹襄。

太极拳本为民间秘传,传承无可考。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短短不足五百字,是当时仅有的太极拳理论文章。

禹襄比照参悟,结合实践,常招来力大者与之较技,检验实际效果。

杨露禅曾把其子杨班侯送到禹襄处念书。

禹襄对班侯的评价是“读书不甚聪敏,习拳颇领悟。

”所以名震北京的班侯之拳技,除了得之父传外,也曾受教于禹襄。

武禹襄终生研究太极拳,及至到老,病卧床榻,犹为侍疾者讲论拳术,娓娓不倦。

太极内功“运气”的秘密: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十)

太极内功“运气”的秘密: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十)

太极内功“运气”的秘密: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十)以气运身,务顺随,乃能便利从心太极内功“运气”的秘密一一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十)李新方【原文】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解曰】“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祖师这里讲的是太极内功第九大秘密一一运气的秘密,亦即太极内功与其他修炼之法的根本不同之处。

“运气”一词的含义很多,这里专指以气运身的练功之法,如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唤铁》:“ 太白山有隐士郭休,字退夫,有运气绝粒之术”,北宋秦观《自警》诗:“同人有志觅长生,运气休粮徒有益”。

“以气运身,务顺遂”,顺遂,典出北宋曾巩《礼部尚书制》:“威仪度数之详,声音律吕之别,莫不属焉。

精微之至,所以统和天人,顺遂万物,其体可谓大矣”,这里的顺遂,是说练太极拳的运气之法,一定顺遂气的特性,即人体生命运动的气化规律,则气的运动才能够顺遂人的意志。

太极拳以外的其他修炼之法,多把气运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意守某个丹田,还有铁掌功、铁头功、铁腿功、铁布衫等之类,很明显,是不符合人体生命运动之气化规律的。

《行气玉佩铭》1975年长沙马王堆的藩王墓葬中发现的《行气玉佩铭》云:“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

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

顺则生,逆则死”。

《灵枢经·决气》亦云:“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前文讲过,太极内功的修炼之法是气敛入骨,炼神还虚,使人的肢体和内藏,特别是心脑功能得到全面提高,并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乃能便利从心”,便利,典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人生百体坚彊,手足便利,耳目聪明而心圣智,岂非士之愿与”?而太极拳要求一动无不动,劲由内换,知人而不为人知,对“便利”所达到的程度,远非一般人所能想到的,只有在“以气运身,务顺遂”的条件下才可以做到的。

十三式行功心解

十三式行功心解

十三式行功心解十三式行功心解----武禹襄【武氏原作】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随,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之谓)。

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

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能呼吸,然后能粘依。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

彼微动,己先动。

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

腹松气敛入股。

”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

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

无气者纯刚。

气若车轮。

腰如车轴。

[洪公浅释](行功是对坐功而言)原文:以心行气,务而令沉著,实乃能够发散入骨。

以气运身,务而令顺随,实乃能够便捷从心。

我国讲养生的书,多以气为主,现在亦叫气功疗法,可见气血虽然并重,没有气是不行的,只要气流通舒畅,血的新陈代谢机能自然健全。

以心行气,就是用理想行气,气沉着,就是中气,于人有益,气浮了,就是横气,于人有害。

气常沉着,就能收敛到骨髓里边,人便健壮。

用气运动身体,不用拙力,处处顺遂,则身体骨骼全是柔和的,自能动作便利,从心所使。

这里讲内里的气如何运行,和外边的形体如何运行,是内外的关系。

原文:精神能够图伦区起至,则并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高悬也。

人的精神在脑部,从外形来讲,以百会穴为主,精神振作,则全身轻利,如同顶上有绳悬起来的一般,这是讲顶劲的,是全身上下的关系。

解析《十三势行功心解》与《打手要言》之谜

解析《十三势行功心解》与《打手要言》之谜

解析《十三势行功心解》与《打手要言》之谜作者/李秒丰⊙编辑/张宏婉太极拳论中的《十三势行功心解》(简称《心解》)与武禹襄的《打手要言》(简称《要言》)有异有同,人们的说法也各异,着实让太极拳圈中的人迷惑。

为廓清疑惑,特作解析,与同好共研。

笔者受朋友之托,在对姚馥春、姜容樵(以下简称姚姜)合著的《太极拳讲义》中王宗岳古拳谱释义进行白话校注时,古拳谱引起了笔者的兴趣,特别是《心解》与《要言》之异同,引起了很多思索。

因孙禄堂先生与姚姜二先生为好友,著《讲义》时同在上海,交往甚密,孙先生乃郝为祯(郝和,字为真)亲传,为开合太极,在《讲义》中说明,并未提及《要言》之事。

“关于太极拳者,无不搜罗殆尽”(《姜序》)。

不可能不向孙请教,孙亦不可能不说,《讲义》所述不同,唯“开合”而已。

而孙氏拳谱中所列拳论亦无《打手要言》,《十三势行功心解》仍为《心解》。

今大多把《心解》亦列入武禹襄名下,似觉不妥,二者不仅有同,而且有异,应慎而待之。

为解心疑,笔者又查阅了很多资料和参考书,特别是对顾留馨先生的《太极拳研究》、《太极拳术》进行了深研细读。

并反复与他家拳谱中所载拳论及其他有关资料比照分析,更觉姚姜得于乾隆年间的古拳谱弥足珍贵,其体例均未见于他谱,以古谱早于武氏所得之王宗岳谱。

日本武术家、著名的中国武术研究家松田隆智先生1979年12月写的《中国武术史略》一书中对《太极拳讲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研究中国各派太极拳术的重要文献之一”。

在历史上,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发现与传承,对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各派太极,尽管套路不一,架式有别,然其要旨、劲意归一,内质相合,这不能不说是太极拳论的伟大贡献。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经著名的太极拳研究专家唐豪先生考证,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作于清乾隆年间,与姚姜所得古谱记载的时间相吻合。

姚姜民国以前在姚先生家乡河北遵化,同学太极于保定汤土林先生,并得谱于汤先生。

汤为定县许占鳌先生之高足弟子。

十三势行功要解 武禹襄

十三势行功要解 武禹襄

十三势行功要解武禹襄以心行气,务沉着, 乃能收敛人骨。

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

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曲中求直,蓄而後发。

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

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

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

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全体大用诀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凉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咧成。

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宏。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招法成。

胸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招法灵。

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漆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漆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锤下靠为锋。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借力打人与能量守恒定律: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三)

借力打人与能量守恒定律: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三)

借力打人与能量守恒定律: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三)李新方【原文】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解曰】不仅是太极拳,任何武术,到了高级阶段都是借力打人,如清代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武林高手甘凤池,就是能够借力打人的,“凤池尝语人曰: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清史稿·甘凤池传》)。

太极拳更把借力打人发展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对方虽有千斤之力,自己只用四两就足够了,并为当代许多人亲身感受或亲眼所见,但对于还没有直接接触到的人来说,仍然很有几分神秘感,也许有人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这里,武禹襄祖师早已给出了科学的解答:“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意气须换得灵”,讲的是通过意识的运用,而对能量进行灵活地转换。

这里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气。

气是什么?用现在的通俗语言表达,就是能量。

现代物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宇宙中只有能量,物质是能量的封闭状态;物质在信息的作用下,可以产生能量;而能量在信息的作用下,可以生成新的物质,而在生命科学中,这个信息就是人的意识,所以太极拳练的是用意不用力,不用力而有力,那力是从哪来的?是借来的,也就是通过转换来的,古人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而万物归一,对现代物理学前沿的东西早已讲尽了。

人体也是一种能量的封闭状态,但块头大,不论是脂肪多还是肌肉多,不一定能量就比普通人多,就像一部机器,体积大不一定功率就大,这就是古人讲的气和形的关系,“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危矣”(《灵枢经·寿夭刚柔》),要达到“气胜形”,就要通过意的作用,输入信息,才能产生超越形体的能量。

但只靠自己产生的能量打人,能量再大也不算高手。

真正的高手要善于调用总能量,也就是借力打人。

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而任何一种转换,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也就是意的作用。

技击的全自动化程序: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十一)

技击的全自动化程序: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十一)

技击的全自动化程序: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十一)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身)为驱使技击的全自动化程序一一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十一)李新方【原文】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解曰】霍梦魁师祖《技击四境》云:“以着打人,第一境也;以法打人,第二境也;以意打人,第三境也;以神打人,第四境也……”,这里所谓“以神打人”,也就是各家武术所共同追求的技击的全自动化,但练武之人,大多追求了一辈子还是觉得可望而不可及,而祖师这里讲的“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正是技击的全自动化程序,是太极内功的第十大秘密,当你真正读懂了这段话,就等于输入了技击的全自动化程序秘码,“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李亦畬《五字诀》),懂劲了,实现了技击的全自动化。

祖师这段话,以兵法论拳法,集中体现了太极拳科学而哲学,技术而艺术,拳法而兵法的学术特点,正如《孙子兵法·势篇》云:“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是说指挥大兵团作战,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无非都是部队的编制和指挥机构的问题,就是作为单兵作战技术的武术,也是同样的道理,即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集中调动和使用全身的动力势能,轻松自如地战胜敌人。

“心为令”,是心君是决定行动的,只负责下达作战的命令,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管了,就像现代高智能电子产品,使用的时候只需轻轻地点一下按纽,全部工作都交给全自动化程序来完成。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是说心就是身体这个王国的国君,神明是从心君发出的,但心君本身不是神明,故学太极拳还没有进入高级境界之前,心君虽下达了命令是不管用的,故“学技自法始,兼于著,而后专于意,意久自神”(霍梦魁《技击四境》,太极拳以用意为长期修炼的重点,就是不断为技击的全自动化程序加速。

《孙膑兵法》: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气为旗”,《孙膑兵法·延气》云:“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徙合军,务在利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是说带兵打仗,最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凝聚和调动士气的问题,如果士气的问题解决不好,“十万豼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兵再多,体力再强壮也是乌合之众,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而解决士气的问题,在训练和作战时都离不开旗帜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势行功要解武禹襄
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间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五字诀李亦畬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起初
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要刻刻留
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

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

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己入彼骨内。

两手支撑,一气贯串。

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

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

由己则滞,从人则活。

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毫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

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

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

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

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

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

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

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

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

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

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

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

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

力从人借,气由脊发。

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

合便是收,开即是放。

能懂开合,便知阴阳。

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