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语文下学期周练试题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周练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格调
胡海
“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

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

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

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

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

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

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

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

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

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

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

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

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

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

他在《说诗啐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

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

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选自《文史知识·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他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
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

B.“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
格、道德含义决定的,“美的形式”是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

C.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格调”时,“格”指诗的格局,探讨诗的体制问题,即诗的境
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调,探讨诗的音节声调,即诗的情绪和感觉。

D.现当代学者论述审美对象具有的“格调”时,会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可以是道德评
判也可以审美评判,可能涉及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外在的风范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评论诗歌用到的术语“格调”刚开始是“格”“调”分开用的,后来把两个字连起来
用,在之后论述诗歌时既可把“格调”分开用,也可以连起来使用。

B.“格”作为诗论术语的含义很丰富,欧阳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
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指诗的总体风格。

C.“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
虽然“格调”的含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

D.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六朝古诗发
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兴寄、诗教方面要比唐诗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皎然《诗式》中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谢灵运特立独行的
品格方面讨论他的诗歌的精神境界,从音调、用词方面体会诗人的随性。

B.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格力、气象”大致对应“格”、“兴趣、音节”
大致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

C.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和境界外,还讨论崇古还是创新、重内容还是重形式和主情还
是主理的问题,这就要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

D.古代很多人十分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注重提高艺术品位,写文章时尽力表现出自
己高尚的思想境界,把人格和艺术风格统一起来,以此传播正确思想。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金陵怀古许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②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③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④。

【注释】①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兵合: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

③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

④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古都,隋唐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
移,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

金陵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

B.首联写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

“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

C.颔联描写金陵的繁荣盛况。

“松楸”,坟墓上的树木。

诗人登高而望,看到荒冢上远近
高低尽是挺拔的松楸,六朝的宫殿高高低低。

D.颈联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

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
得含蓄。

石燕和江豚,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唐汝询说:“千官有冢,六代无宫,惟馀石燕江豚,作雨吹风而己。

”在这里烘托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

E.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只有青
山和洛阳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和六朝相同。

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5.请对第三联中“拂”“吹”两个字做简要赏析。

(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完成6-8题
6.下列各句中,加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
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

.....
B.一个人要勇敢改过,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面对自己的过失,
不但不加以改正,甚至闻过则喜
....,就失去了改过的机会,不能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C.现在一些大学生制作简历时,多彩色打印,铜版纸印刷,贴艺术照,不惜工本,然而
那些华而不实的简历即使投到用人单位也不过是泥牛入海
....,起不到实际的求职作用。

D.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
....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虽说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蒸”在很大
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各种营养,更值得推崇。

B.由于自己种植有机蔬菜越来越便利,使很多小区屋顶的公共空间发展成一块块菜园,
如今菜园长满了韭菜、香菜等各种各样的蔬菜。

C.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
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玩火自焚。

D.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自己喜欢的作家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
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

8.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亚投行成立后,新任行长宣布亚投行的主要结算货币将是美元的做法非常好,①更有益于亚投行的运行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②新任行长没有把亚投行当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平台,③反而会给大民币带来更多益处,④把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能使其他国家与中国打交道时更有信心,⑤对中国充满信心,无形中会使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赖有所提升,⑥更多地使用人民币。

四、作文
2010年6月,电视剧新版《红楼梦》在全国多家电视台热播,引起巨大争议,特别是剧中“黛玉裸死”的镜头,更是引发诸多口水战。

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对经典作品进行翻拍的风潮,《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四大名著无一幸免,原著中的很多内容被改得面目全非,有人称赞说这是对经典的创新,也有人批评说这是在糟蹋经典。

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清将你的观点写成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和套作。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周练七参考答案
1.A.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表述的是“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意思是“宽泛”地讨论“格调论”,并不是说《沧浪诗话》对“格调”内容“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

2.C无中生有,“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于文无据。

3.B.过于绝对,“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的说法太绝对,原文第三段的表述是“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

4、CE
试题分析:C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

E“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

5、“拂”字是“掠过”之意,写石燕掠过云朵带来晴雨变化,“吹”为“鼓动”之意,写江
豚在江面上兴风鼓浪,把江上自然的风云晴雨的变化写作由石燕、江豚带来,用石燕、江豚象征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技巧点拨】解题格式: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答案】C
【解析】泥牛入海:泥塑的牛掉到海里。

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该词修饰“华而不实的简历”不会受到重视,使用正确。

却之不恭: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句中修饰“小恩小惠”,适用对象错误。

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指虚心接受意见。

句中形容的是不能面对自己过失的人,表意正好相反。

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在句中与“目前”表意重复。

7.【答案】C
【解析】
8.【答案】D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需要把握分句之间的关系。

根据③后“反而”一词,再通读②③两句,可判断其是转折关系;④后是“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给人民币带来益处”的原因,⑤句是④句的结果。

综合判断,应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