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07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08年04月18日2007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做好“三个服务”,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注重推进创新,强化行业管理,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运输服务迈上新的台阶,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向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交通基础设施1.公路公路里程持续增长,村道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58.3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2.67万公里。

其中,国道13.71万公里,省道25.52万公里,县道51.44万公里,乡道99.84万公里,专用公路5.71万公里,村道162.15万公里,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37万公里、1.56万公里、0.79万公里、1.08万公里、减少0.09万公里和增加8.95万公里。

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3.8%、7.1%、14.4%、27.9%、1.6%和45.2%,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1个,提高0.2个,下降0.3个、0.7个、0.1个和提高0.9个百分点。

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显著提高。

全国等级公路里程253.5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25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0.7%,比上年末提高4.7个百分点。

其中,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38.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71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0.6%,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

按公路技术等级分组,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5.39万公里,一级公路5.01万公里,二级公路27.64万公里,三级公路36.39万公里,四级公路179.10万公里,等外公路104.83万公里,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86万公里、0.48万公里、1.37万公里、0.92万公里、21.62万公里和减少12.58万公里。

全国有铺装路面和简易铺装路面公路里程177.6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14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9.6%,比上年末提高5.5个百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2008年3月3日2007年,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深入挖潜扩能,大力提高客货运量,强化安全基础,狠抓节支降耗,增加经济效益,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客货运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货物运输。

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1.4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见图1);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3797.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42.59亿吨公里,增长8.4%(见图2)。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1.3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物周转量23536.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21.45亿吨公里,增长8.4%。

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1219万吨,比上年增加91万吨,增长8.0%;完成行包周转量260.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1.14亿吨公里,增长8.8%。

重点物资运输。

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力支持。

全国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54374万吨,比上年增运16510万吨,增长12.0%。

全国355家直供电厂库存用煤保持在合理水平,顺利完成了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

完成石油运量1531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完成化肥及农药运量8919万吨,比上年增运860万吨,增长10.7%。

完成粮食运量11245万吨,比上年增运461万吨,增长4.3%。

完成棉花运量394万吨,与上年持平。

完成集装箱运量7608万吨,比上年增运717万吨,增长10.4%。

2007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7年,各级卫生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为重点,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城乡卫生面貌发生变化,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

一、卫生资源1、卫生机构总数。

2007年末,全国卫生机构总数29.9万个,比上年减少1.0万个。

注册的医疗机构(不含村卫生室)29.0万个,其中:医院198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万个,乡镇卫生院4.0万个。

与上年比较,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妇幼保健院(所、站)、门诊部数有所增加(见表1);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数减少1.5万个,导致卫生机构总数减少。

表1 卫生机构及床位数机构数(个) 床位数(张)2007 2006 2007 2006总计29886830896937005623511779#医院19847 19246 26748292560402 #综合医院13374 13120 19713851902894中医医院2718 2665 321545 303155专科医院3276 3022 343725 32050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27054 22656 76453 41194卫生院40678 40791 763426 710308 #乡镇卫生院39836 39975 746856 696231门诊部7107 6429 10332 10405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 190557 205814 - -采供血机构535 559 - -妇幼保健院(所、站) 3051 3003 106189 99291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1365 1402 25939 2801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86 3548 - - 注:(1)本表不含村卫生室;(2)#系其中数。

大田2007年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田2007年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大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活用纸获“福建名牌产品”称号,大田石凤水泥有限公司“石凤”商标获“福建著名商标”称号;新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3家6项,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1家3项,10家企业的10个商标2007年获得“市知名商标”;大田石凤水泥有限公司通过省3A级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3家企业列入全省第一批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试点企业。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

全年举办“激情海西、和谐大田”等各种文艺晚会6场,书画、摄影展8场;举办县第二届茶文化节1次;获三明市第二届音乐舞蹈节大田分赛场文艺晚会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其中群舞《高山茶语》被选送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文艺演出,县文体局获优秀组织奖。

大田板灯龙获准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芳联堡等6处土堡正完成编写申报第七批国家级文保单位文本资料。

在太华镇魁城村发现北宋时期银青光禄连胤墓,在太华镇万湖村发现唐代时期金紫光禄大夫连总古墓葬,这是大田境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古墓葬。

举办网吧业主等各类培训班(座谈会)8次,立案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网吧9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512片,取缔夜市图书地摊8家,收缴违规图书618册。

查处打字复印店违规印刷“六合彩”材料3起。

取缔擅自设立的游戏机室(店)3家,共处罚金6.4万元。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全县现有卫生机构61家,病床位720张,卫生技术人员636人,其中医生341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合作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进一步健全,村卫生所、个体诊所遍布全县各村。

全县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卫生执法监督得到加强。

全民健身活动持之以恒,竞技水平不断提升。

成功举办大田县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和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

以举办大田县第十届全民健身节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全县扑克(80分)升级比赛、钓鱼、羽毛球等各类比赛、活动30多场次。

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我国通信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行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总体情况初步核算,2007年累计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9360.5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电信18545.4亿元,增长27.1%;邮政815.2亿元,增长11.8%。

完成通信业务收入8051.6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电信7280.1亿元,增长10.9%;邮政771.5亿元,增长21.2%。

通信固定资产投资2322.0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电信2279.9亿元,增长4.3%;邮政42.1亿元,增长5.5%。

2007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了13.6%。

五年来,电信综合价格水平累计下降了53%。

图1. 2003-2007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情况二、电信用户2007年,全国电话用户新增8389.1万户,总数突破9亿户,达到91273.4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60.0%,移动电话用户与固定电话用户的差距拉大到18183.8万户。

表1. 2003-2007年电话用户到达数和新增数图2. 2003-2007年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一)移动电话用户2007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新增8622.8万户,达到54728.6万户。

2007年是移动电话用户增长最多的一年,其中10月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13.2万户,刷新单月增长纪录。

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1.6部/百人。

移动电话用户中,移动分组数据用户新增1217.1万户,达到15026.4万户。

移动分组数据业务的渗透率从上年底的27.5%进一步上升到30.0%。

图4. 2004年以来各月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发展情况(二)固定电话用户2007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233.7万户,达到36544.8万户,自1968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减少273.5万户,达到24859.4万户;农村电话用户增加39.9万户,达到11685.5万户。

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7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187.3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1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23.5%;国内旅游人数16.10亿人次,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24.7%;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09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旅游业总收入1095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2.6%。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稳步发展,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入境旅游人数达13187.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

其中:外国人261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香港同胞7794.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澳门同胞2318.6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0%; 台湾同胞46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47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

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2139.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 港澳同胞2929.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 台湾同胞402.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强劲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6.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

其中:城镇居民6.12亿人次,农村居民9.9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7%。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550.3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220.23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82.65元,比上年增长8.0%。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06.93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2.47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1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6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 0 0 7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 1 1.5%,四季度增长1 1.2%。

央、。

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囝1 200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力指导,深●_固圆内牛产总值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比卜年增K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 萨。

|丽'21087咱1}嘲囹新的成就。

擒一姗㈣㈣i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o ∞∞∞吣∞ot ¨枷¨Ⅲ¨㈣蚧=:一、综合 00Z0∞单位:%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 指 杯仝 圊城 市 农 村2466l 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分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 2.3%。

商品零售价 届民诮绮价格夤品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l 0亿元, 格上涨3.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其中:锒食I 盘I 禽震碡增长3。

7%;第二产业增加值1 2I 38】亿 3.9%。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 油船杆蛋元.增长1 3.4%;第三产业增加值 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鲜果 0 0 96328亿元,增长1 1.4%。

第一产业增 价格上涨2.8%。

原材料、燃料.动力 缃洒段I|J 品在精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 购进价格上涨4.4%。

农产品生产价格 家庭吐*用曲Z 扳务 医疗但健膻个人川脚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上j ;l }18,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 空J 西和庙e 烈取孰白支化川品四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韭 格上涨7.6%.莫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 上涨8,2%,二手住宅价格上涨7.4%; 上年末增加39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 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 1.1%. 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08年第06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4月)2007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经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新进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义务教育到2007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22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5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8.5%,“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

小学招生数略有增加,校数、毕业生数和在校生数继续减少。

2007年全国共有小学32.01万所,比上年减少2.15万所;招生1736.07万人,比上年增加6.71万人;在校生10564万人,比上年减少147.53万人;小学毕业生数18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58.31万人。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9%,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46%和99.52%,女童高于男童0.06个百分点。

小学教职工和专任教师略有增加,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继续提高。

全国小学教职工613.38万人,比上年增加1.3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61.26万人,比上年增加2.60万人。

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1%,比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小学生师比18.82∶1,比上年的19.17∶1有所降低。

由于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初中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略有减少,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继续提高。

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94万所(其中职业初中0.03万所),比上年减少0.15万所。

招生1868.5万人,比上年减少61.06万人;在校生5736.19万人,比上年减少221.75万人;毕业生1963.71万人,比上年减少107.87万人。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2007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

2007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

2007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2005年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

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

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

现将快速汇总的全国总人口及其结构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加809万人,年平均增长0.63%。

根据调查数据推算,2005年年末总人口为130756万人。

二、流动人口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三、城乡构成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0,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0.44。

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

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

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年,全国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市政公用设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人民居住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和提高。

一、城市(城区)建设概况 2007年末,全国设市城市655个,城市城区人口3.4亿人,暂住人口0.35亿人,城区建成区面积3.5万平方公里。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城市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6422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68%,占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47%。

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分别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总投资的46.5 %、13.3%和8.2%。

全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新增固定资产33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52.1%。

各主要设施的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是:供水日综合生产能力478万立方米,天然气储气能力432万立方米,蒸汽集中供热能力2206吨/小时,热水集中供热能力8483兆瓦,城市道路9390公里,公共交通车辆3.13万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61公里,排水管道1.1万公里,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40万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2.8万吨。

城市供水和节水 2007年,城市供水总量501.9亿立方米,全年生产运营用水量182.9亿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量62.1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量163.5亿立方米。

用水人口3.48亿人,用水普及率93.8%。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78.4升。

2007年,城市节约用水45.5亿立方米,节水措施总投资22.2亿元。

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 2007年,人工煤气供应总量322.5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总量308.6亿立方米,液化气供应总量1466.8万吨。

用气人口3.24亿人,燃气普及率87.5%。

2007年末,蒸汽供热能力9.4万吨/小时,热水供热能力22.5万兆瓦;集中供热面积30.1亿平方米。

2007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07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09年1月7日2007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加,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比上年增加707.1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

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长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42.8亿元,增长29%。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687.9亿元,增长21.3%;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14.7亿元,增长13.7%。

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2.3%、18.5%和8.5%。

分产业部门 看,八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

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

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

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

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和基础建设,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劳动就业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144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0.8%;第二产业20629万人,占26.8%;第三产业24917万人,占32.4%。

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040万人。

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0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78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4万人。

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4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6万人。

图1 2003-2007年全国就业和城镇就业人数单位:万人图2 2003-2007年全国就业人员产业构成情况单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4万人,有51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5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全国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

年末全国已有86.9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占零就业家庭总数的99.9%。

图3 2003-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单位:万人图4 2003-2007年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单位:万人图5 2003-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年末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7897所,比上年末增加447所,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4806所。

全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19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

年末全国共有技工学校2995所,在校学生3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万人。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为主题,紧紧围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构建和谐唐山”两大任务,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总量与速度、结构、效益、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开创了唐山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6.08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595.55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897.51亿元,增长16.2%。

非农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上年的10.8:58.0:31.2调整为10.3:57.4:32.3。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37734元,比上年增长13.9%。

物价呈现结构性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3%,涨幅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0%,农村上涨5.2%。

在统计的八大类价格中,食品类上涨11.7%、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6%、衣着类下降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2%、居住类上涨4.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3.3%,涨幅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2%,涨幅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0%,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7%。

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07.31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32.23万人,比上年减少2.54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3.65万人,增加7.9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1.43万人,增加2.45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经济日报/2008年/2月/29日/第003版综合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9%。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2%,二手住宅价格上涨7.4%;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净增加1040万人,新增加120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

全年税收收入4944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11813亿元,增长31.4%。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公顷。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7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7年)

20 年 ,全 国工业 固体 废物产 生量 07
1.亿 吨, 7 6 比上年增加 1. 工业 固体废 5 %; 9 物综合利用率为 6 . 比上年提高 1 个 2 %, 1 . 9 百分点。 截至 2 0 年底 , 07 已建各种类型、 不同级 别 的自然保护区 2 3 个 ,总面积 118 8 51 5 8. 1
20 年 ,全 国环境污染 治理 投资 为 07
上 年 减 少 17 。 废 水 中 氨 氮 排 放 量 .%
38. 亿元 ,比上年增加 3. 37 6 2 %,占当年 O G P的 1 6 D . %。其 中 , 3 工业污染源污染 治 理投资 524 5 . 亿元 , 比上年增 加 1.%; 42 建
全 国环境 统计公
环 境 保 护 部
20 0 7年 , 在党 中央 、 国务 院 的正确 领
(0 7 ) 20 年
年 减 少 66 .%。 烟 尘 排 放 量 966万 吨 , 8.
导下 , 各地 区 、 各部 门深 入贯 彻落实科 学 发展观 ,把污染减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 采取综合 措施 , 加快 污染治 理 , 推动力 度
3 . 氨氮排放总量( 万吨 )
1 24 3 .
其 中: 工业氨氮排放量
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
3. 41
9. 8 3
六、 自然 生态保 护
1 自然保护区个数 ( ) . 个
23 51
4 .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5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
6 .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 %)
二、 废气 排放 及 其治理
9. 1 7 8。 2 0
4. 91 26 . 4 81 24 . 10 0 38 2. 1 96 8. 6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0905人次,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外国人8472人次,比上年增长8.4%。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07.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全年旅游总收入1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旅游外汇收入413.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5%。全市共有涉外星级饭店41家,客房出租率59.2%。
八、 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2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06亿元,增长18.6%。其中,税收收入7.92亿元,增长27.6%。税收收入中,增值税1.80亿元,增长44.9%;营业税2.23亿元,增长13.7%;企业所得税0.60亿元,增长72.5%;个人所得税0.31亿元,增长2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合计38.66亿元,增长32.8%。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95亿元,增长39.2%;教育支出7.63亿元,增长42.0%;科学技术支出0.42亿元,增长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6亿元,增长28.1%。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92752万元,增长29.7%。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6241万元,增长26.9%;寿险保费收入76511万元,增长30.3%。保险赔付支出42540万元,增长44.9%。其中,财险赔付支出9993万元,增长16.0%;寿险赔付支出32547万元,增长56.8%。
九、 教育和科学技术
9.3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382.45
15.7
包装机械

277
-45.1
1-11月,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4.6,比上年提高45.1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9.07亿元,增长25.7%;实现利税30.31亿元,增长2.36倍,其中利润13.41亿元,和上年相比扭亏增盈17.08亿元。在全市利税总额中,地方企业实现利税20.87亿元,增长43.9%;实现利润12.16亿元,增长61.2%。亏损企业亏损额0.85亿元,增长1.0%。

统计局公布07年GDP最终核实数据GDP同比增长13%

统计局公布07年GDP最终核实数据GDP同比增长13%

统计局公布07年GDP最终核实数据 GDP同比增长13%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了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

按不变价格计算,GDP比上年增长13%,比初步核实数据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关于2007年GDP数据最终核实结果的公告
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按照GDP核算程序,国家统计局根据2007年有关统计年报和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在初步核实数的基础上,对2007年GDP数据进行了最终核实。

结果如下:
经最终核实,2007年GDP现价总量为257306亿元,比初步核实数增加了777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比初步核实数提高了1.1个百分点(详见附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

图表:200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9%。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2%,二手住宅价格上涨7.4%;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

图表:2003-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图表: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净增加1040万人,新增加120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

图表: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282亿美元全年税收收入4944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11813亿元,增长31.4%。

图表:2003―2007年税收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图表: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2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

图表: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470亿元,增长23.2%;上缴税金1661亿元,增长18.5%。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015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增产0.7%,其中,夏粮产量11534万吨,增产1.3%;早稻产量3196万吨,增产0.3%;秋粮产量35420万吨,增产0.6%。

图表: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全年棉花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产1.3%。

油料产量2461万吨,减产4.2%。

糖料产量11110万吨,增产11.4%。

烤烟产量239万吨,减产3.9%。

茶叶产量114万吨,增产10.9%。

全年肉类总产量6800万吨,比上年减少3.5%。

其中,猪肉减少9.2%;牛、羊肉分别增长6.1%和5.8%。

全年水产品产量4737万吨,增长3.3%。

全年木材产量6974万立方米,增长5.5%。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7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6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7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8%;集体企业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增长2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7.5%;私营企业增长26.7%。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6.3%,重工业增长19.6%。

图表:2003―2007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9%,纺织业增长16.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6.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1.5%。

6大高耗能行业比上年增长18.9%,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7.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3.4%。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8%。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农村投资19825亿元,增长19.2%。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7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中部地区34283亿元,增长33.3%;西部地区28194亿元,增长28.2%。

图表:2003-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1%;第二产业投资51020亿元,增长29.0%;第三产业投资64928亿元,增长23.2%。

图表:2007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8010亿元,增长32.1%。

商品房竣工面积58236万平方米,增长4.3%。

商品房销售面积76193万平方米,增长23.2%,其中商品住宅69104万平方米,增长24.7%。

图表: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0411亿元,增长17.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799亿元,增长15.8%。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5040亿元,增长16.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352亿元,增长19.4%;其他行业零售额1818亿元,增长4.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8.3%,肉禽蛋类增长40.9%,服装类增长28.7%,汽车类增长36.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5%,日用品类增长26.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2.6%,通讯器材类增长8.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3.6%,家具类增长43.2%,化妆品类增长26.3%,金银珠宝类增长41.7%,中西药品类增长25.1%。

图表:2003-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六、对外经济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其中,货物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货物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

出口大于进口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图表:200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图表: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图表:2003-200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全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7871家,比上年减少8.7%。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48亿美元,增长13.6%。

其中,制造业占54.7%;房地产业占2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5.4%;批发和零售业占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7%。

图表:2007年部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1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3%;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8亿美元,增长26.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649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图表:200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图表:200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2.1亿吨,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7.8亿吨,增长12.6%。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1179万标准箱,增长21.5%。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69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6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534万辆,增长20.8%。

民用轿车保有量1958万辆,增长26.7%,其中私人轿车1522万辆,增长32.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361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15亿元,增长11.8%;电信业务总量18545亿元,增长27.1%。

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836万门,总容量达到5.1亿门。

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36545万户。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4859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1686万户。

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623万户,年末达到54729万户。

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127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8389万户。

电话普及率达到69部/百人。

互联网上网人数2.1亿人,宽带上网人数1.63亿人。

图表:2007年我国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361亿元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31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

其中,外国人2611万人次,增长17.6%;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576万人次,增长2.9%。

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旅游人数5472万人次,增长9.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亿美元,增长23.5%。

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4095万人次,增长18.6%。

其中因私出境3492万人次,增长21.3%,占出境人数的85.3%。

国内出游人数达16.1亿人次,增长15.5%;国内旅游总收入7771亿元,增长24.7%。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3万亿元,增长21.1%;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0万亿元,增长12.2%。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万亿元,增长15.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8万亿元,增长16.4%。

图表:2007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图表: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72534亿元全年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3.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085亿元。

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3.3万亿元,增加8699亿元。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7万亿元,增加7147亿元。

全年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8432亿元,比上年增加2838亿元。

其中,发行A股(包括增发及可转债)283只,配股7只,筹集资金7728亿元,增加5264亿元;发行H股共14只,筹集资金704亿元,减少2427亿元。

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数量由上年末的1434家增加到1550家,市价总值3271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