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结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案例
总结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案例案例一:谷歌公司(Google)谷歌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以其创新性的产品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而闻名。
该公司非常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在多个领域展示出卓越的表现。
在环境保护方面,谷歌已经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公司自2017年起承诺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购买目标,并在2020年实现了这一目标。
谷歌投资了大量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并通过这些项目购买了巨量的可再生能源,以供应其全球数据中心和办公室的能源需求。
此举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此外,谷歌还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和教育方面的项目。
例如,谷歌启动了“Made with Code”项目,旨在鼓励女性学习编程,提高女性在科技行业的参与度。
谷歌还投资了大量的教育项目,提供免费的在线教育资源,以便让更多人获得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谷歌公司是一个以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为核心价值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投资,为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案例二:宝洁公司(P&G)宝洁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消费品公司,以其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和全球知名品牌而闻名。
该公司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展现出卓越的表现。
宝洁公司致力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他们设立了“零废弃”目标,计划到2030年实现100%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包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宝洁公司正在研究和采用创新的包装材料,并与供应链伙伴合作推动回收和再利用的实施。
此外,宝洁公司还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和公益事业。
他们通过“宝洁列车”项目为偏远地区的学童提供洗护用品和教育资源,帮助改善卫生条件和教育水平。
同时,他们还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援助,例如在灾难发生时提供紧急援助和物资支持。
宝洁公司不仅关注环境和社区,还致力于促进多元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他们一直积极招募和培养多元化的团队,并为员工提供平等的机会和福利。
综上所述,宝洁公司是一个以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社区发展和多元化工作环境为核心价值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投资,为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最新进展及启示分析
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最新进展及启示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与创新。
国内外的企业管理者们都在不断寻求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以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就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分析,并对这些进展给我们的启示进行深入探讨。
1. 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渐融合,企业在进行资源整合和配置的时候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和挑战。
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许多企业管理者开始关注如何更好地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例如“价值链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国内,一些企业也开始尝试将资源整合与战略规划相结合,构建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
2. 激励与激励机制的研究激励机制对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术界对激励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不再只停留在简单的奖金激励或者升职晋级上,而是开始从更加系统性的角度来探讨激励机制的设计。
通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使企业整体的绩效得到提升。
一些企业也开始探索基于团队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团队来促进团队协作和创新。
3. 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如何构建创新的管理模式成为了当前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国外,许多企业以谷歌、苹果等为代表,通过创新的管理模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而在国内,一些企业也开始重视创新管理模式的建设,通过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意见等方式来促进创新。
创新管理模式也需要与企业的组织文化相结合,形成可持续的创新机制,这也是当前国内外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4. 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在当今社会,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国外,一些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研究进展
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
企业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积极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对国内外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梳理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热点。
在此基础上,分析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实践路径,探讨环境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
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为企业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综述和分析,旨在推动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发展,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更是社会和环境的重要参与者。
因此,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积极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已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议题。
环境社会责任(Environmental Social Responsibility, ESR)是指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应当积极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活动。
这一概念强调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则是指企业通过一套制度和机制,来协调和规范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和长期发展。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确保公司的决策透明、公正和有效。
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及启示
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及启示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及启示一、引言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逐渐成为了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外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信息披露是CSR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对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研究现状与进展,并提出相关启示。
二、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现状1. 研究范围和对象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主要聚焦于国际化的跨国企业,特别是那些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业务的企业。
研究对象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和透明度等方面。
2. 研究方法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年报、可持续发展报告、新闻稿和其他公开资料的内容进行解读,探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意义和影响。
而定量分析则通过统计数据和指标的比较,对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水平和差异进行测量。
3. 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信息披露的动因与动力机制等。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新技术对信息披露的影响以及信息披露对消费者行为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等方面。
三、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启示1. 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一致性透明度和一致性是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
企业需要通过公开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确保社会和利益相关者能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评估和监督。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外信息披露的一致性,确保信息在不同媒体和渠道间的一致性。
2. 发展标准化的信息披露指标标准化的信息披露指标是保证信息质量和可比性的重要手段。
针对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建立起相关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以实现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比较与评价。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 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
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
1、同级观。
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次之分,是并列关系。
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
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
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而J.J.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沃尔玛为例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沃尔玛为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巨头之一,沃尔玛不仅需要在商品价格和服务质量上取得优势,还要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沃尔玛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未来的挑战。
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沃尔玛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核心价值观之一,并通过构建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框架来实现。
该框架包括三个方面: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在经济责任方面,沃尔玛努力为股东和要求高质量商品和服务的客户创造价值。
在社会责任方面,沃尔玛致力于为雇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
此外,沃尔玛还致力于推动社区和环境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作为一个致力于创新和实效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面采取了很多创新的做法。
一方面,沃尔玛采用可持续的供应链,以保证商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另一方面,沃尔玛采用能源和废物管理等创新方法,实现了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显著的进展。
可持续发展计划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实践,也涉及到与社群、环境等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协调。
沃尔玛非常关注社区发展,通过多样化的社区计划,包括提供学习、创业、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真正实现了与社区的共同发展。
未来的挑战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沃尔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在未来仍将面临很多挑战。
特别是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沃尔玛将更加重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持续创新和实践。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沃尔玛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其领先地位并与其他企业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是其长期的经营战略。
通过努力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沃尔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劲的品牌形象,并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社区发展和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ESG责任投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ESG责任投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ESG责任投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一、引言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剧下,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
ESG责任投资理论作为一种在金融投资领域中融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的投资方法,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ESG责任投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探讨。
二、ESG责任投资理论基础ESG责任投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环境因素(E)、社会因素(S)和公司治理因素(G)三个方面。
1. 环境因素(E)环境因素是ESG责任投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环境因素包括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如碳排放、水资源的利用、能源消耗等。
ESG责任投资理论认为,企业环境表现良好的公司更有可能在长期经营中取得成功。
2. 社会因素(S)社会因素是ESG责任投资理论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社会因素包括企业对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社区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表现可以增加企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公司治理因素(G)公司治理因素是ESG责任投资理论的核心,它关注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
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监管能力,降低违规行为的风险。
ESG责任投资理论的基础在于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纳入金融投资决策的考量范畴之中,通过分析和评估企业的ESG绩效,从而促进可持续性的投资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ESG责任投资理论研究现状近年来,ESG责任投资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
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ESG责任投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1. ESG的影响因素和评价体系研究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和指标来对ESG绩效进行评价。
其中,一些研究聚焦于ESG因素对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的影响,通过分析企业的报告和指标,量化不同ESG因素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另一些研究聚焦于ESG因素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市场行为和投资者选择的研究,探讨不同ESG因素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国内外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VS
研究展望
未来需要加强对公司治理结构具体问题的 研究,例如如何评估董事会独立性、如何 制定合理的管理层激励方案、如何建立有 效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制度等;同时, 也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公司治 理结构的差异和适用性,为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公司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研究结论的意义与价值
研究结论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方面,积极 推动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国际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经验与借鉴
跨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经验
跨国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其股东权益保护意识较高,董事会制度健全,监事会职责明确等。
国际企业社会责任
跨国公司普遍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注重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方面,积极推动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委托代理理论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组成的,委托人将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授予代理人,但代 理人的目标和委托人的目标可能不一致,这就产生了代理问题。代理问题会导致公司的经营效率下降,因此需要设计有效的激 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来解决。
公司治理结构的能力理论
能力理论的能力理论强调了公司治理结构中企业的核心 能力、知识、资源和技能的重要性,这些因素是公司长 期竞争优势的来源。
公司治理结构的挑战
当前公司治理结构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适应全球化趋势、如何提高治理效率 、如何加强股东权利保护、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03
公司治理结构的新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的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契约理论,从本质上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利益 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最新进展及启示分析
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最新进展及启示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最新进展的探讨,分析了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在国内,企业管理模式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中,注重员工激励和团队建设;而在国外,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注重创新和灵活性,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优缺点,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启示,如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创新发展等。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企业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分析、启示、案例分析、总结、展望、研究价值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运作的基础,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成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还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更科学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国内企业管理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如国有企业改革、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激励机制等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内企业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国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主要探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如美国的管理理念、欧洲的企业文化、日本的精益生产等。
通过对国外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为我国企业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不同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科学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其中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不同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与相似性,从而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所在,为企业提供更合理的管理模式选择和借鉴。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进展方向:
1. 多元文化管理: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文化交流和管理挑战。
研究者开始关注跨国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多元文化的员工群体,并寻求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冲突解决策略。
2. 创新文化:创新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重要驱动力。
研究者对创新文化的构建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鼓励员工创新意识和行为、建立创新团队和创新网络等方面。
3. 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研究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如何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研究表明,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
4. 文化适应和文化差异:随着企业跨国扩张的增加,研究者开始关注跨文化研究,探讨员工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文化差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 企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企业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研究发现,有明确、积极的企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并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总体而言,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管理、创新文化、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文化适应和文化差异、企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企业提升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沃尔玛与社会责任
沃尔玛全球已捐款百万美元加入智利地震灾区救援沃尔玛中国今日再捐款40万元人民币号召员工广泛参与2010年33日2010年3月3日,北京讯- 今日,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沃尔玛中国)宣布向遭受强烈地震的智利灾区捐款人民币40万元,这其中包括来自沃尔玛中国,沃尔玛全球采购办及其工会及沃尔玛总部工会的捐赠。
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副总裁傅希孟(Barry Friedman)先生和中国扶贫基金会杨青海副秘书长将代表全体沃尔玛在中国员工爱心的支票交与智利驻中国大使Fernando Reyes Matta的手中,最终将通过智利大使馆直接转给智利地震灾区的救援前线。
2月27日,智利发生了里氏8.8级的强烈地震。
沃尔玛对此次灾难深表悲痛,对救援行动的进展深表关切。
沃尔玛中国立即采取了多项行动,支持救援工作。
中国管理团队在灾后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沃尔玛中国的捐助方案,以配合沃尔玛全球的救援行动,向智利地震灾区提供更多帮助。
公司还安排专人收集相关灾情,每天以内部通告的形式使更多管理员工了解灾区情况;并在总部及全国所有的沃尔玛商场要求全体员工为灾区捐款。
在即将于本月举行的全公司员工大会上,公司还将设立专门的员工捐款箱,为地震灾区筹款。
同时,公司还在积极收集关于中国汶川地震救灾的经验,准备通过沃尔玛在智利当地运营部门分享给救灾前线。
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表示:“沃尔玛中国向智利受灾群众表示诚挚的慰问,对地震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
作为一个国际企业公民,我们有责任为这次重大灾难贡献爱心与力量。
希望来自沃尔玛中国及全体员工的帮助可以为智利灾区的人民的灾后重建工作尽点绵薄之力。
”沃尔玛全球采购部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葛仪文说:“沃尔玛全球采购部门对智利人民遭受的灾难感同身受。
我们愿为与智利人民一同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此次捐款是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紧急救援部进行的。
中国扶贫基金会杨青海副秘书长表示:“智利大地震发生后,作为一家有人道主义救援宗旨的机构,我会紧急联络合作伙伴,号召社会各界帮助智利人民。
企业社会责任下的道德提升感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下的道德提升感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及商业市场的不断拓展,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部分。
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下的道德提升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几篇文献综述入手,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下的道德提升的相关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
(一)领域综述道德、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是企业伦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们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Kelley等(2010)认为,道德是个人行为的准则,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和信仰。
企业社会责任则是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涉及到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贡献和关系。
而企业道德则强调了企业组织内部成员的道德责任和道德行为规范。
(二)研究综述1.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行为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笔者在阅读文献时发现,很多研究都探讨了这种关系。
例如,David等(2011)通过对欧洲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程度越高的企业,其员工的道德行为也越好。
同时,研究也发现,宣传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容易引起员工的高度认同和自觉遵守。
企业道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笔者在研读文献时发现,很多研究都表明企业道德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重要指导原则。
例如,Husted和De Jesus Salazar等(2006)的研究发现,企业道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具有显著影响。
另外,研究也表明,企业道德能够帮助企业构建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从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探讨,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如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和监管,从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估体系。
其中,许多研究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因素和评估指标进行了深入探讨。
例如,Carroll和Buchholtz(2006)提出了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势力-利益-合法性框架,该框架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多方面利益关系,能够帮助企业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估体系。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新进展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也日益认识到其对社会和环境所承担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CSR)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议题。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enterprises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o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while pursuing economic benefit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has become a widely discussed topic worldwide. This article aims to review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abroa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历程,明确了研究范围和目标。
接着,文章回顾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以及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梳理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趋势,包括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员工权益等方面的实践案例,以及这些实践对企业绩效和社会影响的作用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回顾与综述
在社会责任会计实践探索方面,学者们通过案例研究、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 方法,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 研究为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然而,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 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其次,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和披露方 法不成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操作难度。最后,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应用范 围有待拓展,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谢谢观看
3、公益性社会责任,是指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弱势群体 的权益。
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方法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有 以下几种:
1、KLD指数法,该方法是根据企业对外公布的信息,从股东、员工、客户、社 区和环境等方面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
2、GRI指标法,该方法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制定的标准,从经济、环 境和社会三个方面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 其商业运作中,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负有责任。随着全球 化的加速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本次演示旨在综述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主要观点和实践, 以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和丰富。一般认为,企业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对股东、员工、客户、社区以及环 境等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人权保障、公益捐 赠、公平竞争等多个方面。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也得到了广泛的和推进,不 少企业开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和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的需要的基础上,不损害满足后代需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长期维护整个地球生态的平衡。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有很多共性,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
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对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例如:赖艳丽等在2019年发表的《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秦永林等在2019年发表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生产效率——社会责任、劳动工资和生产效率的关系研究》、雷雪东等在2020年发表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等。
2. 国际研究现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联合国于2015年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分为17个具体的议程。
因此,国际上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例如: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在2021年发布了《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生物多样性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而缺少有效的政策约束、社会主义参与和大众意识,是导致这一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
三、未来研究1. 研究重点未来应重点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研究。
还需探究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实施情况,研究两者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2. 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可以采用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分析研究。
在实证研究中,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方法,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实施后的效果。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展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负责的义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内涵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概念和内涵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Carroll(1979)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层次,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这一理论被广泛接受并引用。
另外,Elkington(1997)提出了“三重底线”理论,即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责任,强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平衡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文化、领导层意识、员工参与度等,而外部环境因素则包括政府政策、利益相关者压力、社会舆论等。
研究表明,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行业属性等因素也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产生影响。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有研究表明,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也有研究认为,过度追求企业社会责任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对企业绩效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平衡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分析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有许多企业通过开展各种社会责任项目,为社会做出贡献。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可口可乐爱心校园”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提供帮助;星巴克公司通过“星巴克农场计划”,支持可持续农业发展。
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项目管理的思考——以三峡国际海外社会责任项目管理为例
“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加强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在此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在开展国际业务的同时,通过修路架桥、捐资助学等形式,在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积极践行海外社会责任,承担企业公民义务,在海外市场树立起中央企业有责任、敢担当的良好形象,既提升了企业自身的软实力,也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峡国际海外社会责任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和理念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国际”)作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主力平台及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中坚力量,在海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始终践行“善若水,润天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责任治理、责任培训、责任融入和责任考核,完善组织管理框架、强化制度建设、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力。
一、以制度为抓手不断规范管理流程制度是一切项目管理的指导性纲领,通过制度规范各层级管理界面,加强与上下级、海内外各单位联络,三峡国际确立了一套“统筹规划、归口管理、分类实施、专业运作”的管理模式。
2018年,三峡集团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了社会责任项目管理办法,三峡国际在此基础上制定本单位制度,以梳理不同层级管理界面。
同时,本着服务业务一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三峡国际总部指导各海外子公司根据所在国税务法律具体情况,制定各自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海外社会责任项目管理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合规性。
巴基斯坦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专门的纳入电价成本的公益捐赠项目管理办法,巴西市场制定了针对税费返还政策项下的公益捐赠项目管理办法。
二、以建立完善组织框架为依托,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三峡国际建立并形成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归口管理部门、项目执行单位、专职岗位人员的管理体系。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CSR)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特别是在西方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从最初的道德义务和慈善行为,逐渐演变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本文旨在从概念演进的视角,对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评价。
我们将回顾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揭示其内涵和外延的变迁。
我们将分析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主要流派和观点,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三重底线理论等,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和互补关系。
我们将总结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以期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的梳理和评价,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和内涵,还可以为企业制定和实施社会责任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CSR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CSR)理论的研究历程中,其起源与发展紧密地伴随着对企业与社会关系认知的深化。
本节将追溯CSR理论的起源,并探讨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进的过程。
CSR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与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企业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还应当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他强调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也需要对社区和公众负责。
20世纪50年代以后,CSR理论开始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随着环境问题、劳工权益等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认识到,企业不能仅仅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应当积极回应社会的期望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展及启示王昶周登2012-12-18 10:12:55 来源:《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3期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过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本文首先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演变历程,然后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企业社会表现与企业绩效等方面;最后,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整合模型,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演变,概念定义,评价方法,企业绩效一、引言自1953年哈佛研究者Howard Bowen提出“商人的社会责任”概念而来,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争议。
即使到了70年代末,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还依然被商业界嘲笑为一个笑话和一个矛盾(Lydenberg,2005)。
直到90年代末,CSR的思想才被政府、公司、非政府组织及个人消费者普遍认可。
目前,接近90%的财富500强企业不仅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其组织目标的基本要素,还每年公开披露公司CSR履行情况,并积极推动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运动(Boli和Hartsuiker,2001)。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直到2006年被视为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元年。
企业社会责任现已成为学术期刊、报纸,甚至人们日常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热门术语之一。
综观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文献,目前国外研究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SR的概念与维度、CSR的评价方法、CSR的影响因素以及CSR 与企业绩效等几个方面,本文将对此进行评价。
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演变历程(一)20世纪50-60年代:CSR概念提出阶段多数研究者认为,Bowen(1953)是真正第一次尝试将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论化。
Bowen的《商人的社会责任》认为,商人的社会责任是指按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1]。
然而在奉行股东利益到上的时代,Friedman(1962)提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CSR是威胁到自由企业社会基础的破坏性学说。
在而后的二十年中,就企业是否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很多讨论,如Fitch (1976),Murry(1962)对于Bowen提出的CSR的内容和过程进行了补充和发展,而Levitt(1958)则对Bowen文章中的基本假设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等。
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多侧重从企业伦理视角探讨商人或企业要不要社会责任,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Keith Davis,1960;Eells和Walton,1961;McGuire,1963)。
(二)20世纪70年代:自身利益框架阶段“自利”理论框架出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研究者们研究的视角开始转向探讨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Wallich和McGowan(1970)在《企业社会政策的一种新解释》一文中指出,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与其社会表现相一致;同时指出,在没有证明CSR和股东利益相一致的情况下,CSR的争论会持续下去[2]。
这一时期研究者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与企业根本利益相冲突,健康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公司和股东长远的利益(Davis,1973;Ackerman,1973;Moyer,1974;Fitch,1976;Murray,1976;Elkins,1977;Keim,1978)。
但确切的说,“自利”模型只是新的理念,它并没能在“社会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之间构建出清晰、具体的理论框架。
(三)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中期:企业社会表现框架这一时期,Preston(1975)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取决于社会政策,CSR 的范围比法律法规要广,但比广泛的社会问题要窄;同时认为,企业与社会之间仍缺少普遍接受的一个理论范式,CSR的具体内容和过程也不够明确[3]。
为此,Carroll(1979)开创性地提出了CSP四层次模型,即CSR应该包括社会所希望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4]。
随后,Wartick和Cochran(1985)对Carroll(1979)模型的重要补充,提出CSP应该包括社会责任的原则、社会响应的过程和相应的政策这三个方面的内容[5]。
Wood(1991)更是将相关的经济理论与CSR向结合,提出了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模型。
在这一时期,研究者们试图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表现模型,界定CSR的内容,并尝试把原来相对独立的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战略响应整合在一起。
但这些模型仍然难以测量和实证检验[6]。
(四)20世纪90年代:利益相关者框架阶段20世纪80年代战略管理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为CSR的测量和检验打开了方便之门。
1984年,Freeman系统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
在这一框架下,社会利益与经济目标的区别不再重要,因为核心问题转变为企业的生存问题。
而企业的生存不仅受股东影响,还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7]。
1995年,Clarkson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CSR的研究中,着重指出只有准确区分利益相关者问题和社会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分析和评估企业的社会绩效[8]。
Wood和Jones(1995)指出,利益相关者才是对“公司应该为谁承担责任”问题的最好回答。
原来泛泛而谈的公司社会责任现在可以通过它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得到明确,从而可以通过对相关利益者利益的衡量来判定公司社会责任的表现[9]。
此后,Jones(1995)、Berman(1999)等人开始尝试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构建CSR模型;Rowley(1997)还进一步结合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关系的CSR模型,以此来预测对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及企业的反应。
Lee (2008)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股东至上”原则的修正,现已成为研究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核心理论[10]。
(五)21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框架本世纪以来,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解决了CSR测量的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测量与检验成为研究者们讨论的中心议题。
此外,也有研究者尝试探讨CSR与资本市场的反应(Richardson,1999)、竞争优势(Porter和Kramer,2006)、消费者反应以及对优秀员工吸引力(Laszlo,2003;Schuler和Cording,2006)等问题。
在实践中,随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概念进一步融合,CSR概念中包含了对股东的经济责任,而企业绩效进一步扩展到包括非财务绩效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已被视为改善企业业绩底线的战略性资源,有利于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Porter和Krammer,2002;McWilliams 和Siegel,2001;McWilliams,2006)。
企业社会责任逐渐被纳入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维度尽管近年来有关CSR的维度和相关概念依然层出不穷(Swanson,1995;Wood,1991;Rowley和Berman,2000),但它们的基础和核心是一致的,即企业履行CSR是一个核心的商业原则,企业不仅具有经济和法律的义务,而且还有承担超出这些义务之外对社会的责任(Bowen,1953;McGuire,1963:Sethi,1975)。
纵观国外CSR的定义,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层次责任观(Levels of Responsibility Theory)。
Catroll(1979)认为,CSR是整个社会希望企业履行义务的总和,并提出了一个被学术界广泛采用的CSR四维模型,即CSR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等四个抽象的范畴,并可以看成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其中经济责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1997年,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斯顿(John Elkington)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经济责任也就是传统的企业责任,主要体现为提高利润、纳税责任和对股东投资者的分红;环境责任就是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就是对于社会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责任。
企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时必须履行上述三个领域的责任。
第二,社会契约观(Integrative Social Contracts)。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自成立起便与社会之间形成了契约,既包括法律契约,也包括那些隐性契约,以此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契约包含着一个社会固有的假定和期望,规定了企业有义务遵守其与社会达成的契约,为社会和经济的改善尽自己的义务(李淑英,2007)。
Wartick和Cochran(1985)认为CSP是指在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社会反应过程和社会政策相互联系下解决社会问题的结果[5];Wood(1991)指出CSP包括商业组织在社会责任原则、社会反应过程、政策、方案以及可观察到的产出各自的特征所关系到的公司的社会关系[6];第三,利益相关者观(Stakeholder Theory)。
Clarkson(1995)认为CSP就是企业管理和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股东、客户、供应商等)的能力。
欧盟把社会责任定义为“公司在自愿的基础上把对社会和环境的关切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它们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8]。
世界银行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
与此同时,研究者们提出并检验了一些与CSR相关的维度。
Ernst&Ernst (1978)对财富500强披露出的社会责任进行跟踪研究,归纳出CSR的六大范围:环境(污染控制、产品改进、环境治理、废旧物回收)、机会平等(种族、妇女、弱势群体、地区平等)、员工(安全与健康、培训、个人咨询)、社会(公益活动、健康、教育与文化)、产品(安全、质量)以及其他(股东、信息公开等)[11]。
Isabelle等(2002)通过对美国和欧洲国家CSR调研,得到了CSR的11个维度:①社会:艺术与文化建设、赞助教育、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②顾客:产品/服务质量和安全;③员工:平等的机会、健康和安全;④股东:创造利润承诺、信息公开、公司治理;⑤供应商:机会公平[12]。
Subroto (2003)列出的企业应该承担相应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顾客、商业伙伴(供应商和竞争者)、社区、环境、股东等[13]。
Jarues(2003)指出了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认为企业应该对顾客、股东、员工、社区、供应商以及竞争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