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件知识点-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4)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
点是
(D)
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精品PPT
•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 是 ( )B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精品PPT
• 4.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D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课前复习
• 1、细胞外液的组成?
血浆、组织液、淋巴 •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内环境。
• 3、在370C时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
正常人的血浆pH为 7.35-7.4;5人体的正常体 温约为 30C7。
精品PPT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精品PPT
正常排汗,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
2. 气流方向经常变换,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
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
的反应;
3. 湿度太低,导致黏膜病;
4. 与外界空气几乎隔绝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
量快速上升。
精品PPT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拓展 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机
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精品机PP制T 。
三、 稳态失调的病例及其原因 (一)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 象呢? (二)稳态失调的原因(P9)
1.外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 2.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精品PPT
病例1:尿毒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全套PPT课件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 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 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 泻、酸碱中毒等。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 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体外
体内
体外
食物 消化
(营养成分) 系统
氧气 呼吸
系统
CO2和 呼吸 H2O 系统
组织液
细胞
泌尿 尿液
系统 (含氮废物水)
淋巴 血浆
内环境
皮肤 汗液
(含氮废物水)
二、对内环境稳态的认识
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 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全套PPT课
件
细胞的生活环境
问题探讨:
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 说出细胞的名称.
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 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 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
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22
练习
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D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 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 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 对稳定状态。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 发育,引起抽搐等;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 无力等症状。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新课标) PPT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巴 血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少
渗透压
特性: 酸碱度
寒冷、惊吓等刺
-
激
下丘脑
分 级 调 节 示 意 图
甲 状 腺 激 素 分 泌 的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
反
甲状腺
馈
甲状腺激素增加
细胞代谢加强
激素调节的特点
1、都是微量和高效的有机物。 2、通过体液运输,是体液调节的主 要方式。 3、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作用后被灭活,需体内不断产生维 持动态平衡
( C)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 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 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 膜产生兴奋
3. 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 懂别人讲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
促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
) 泌腺
促激素
激
及其 甲状腺 分泌
甲状腺激素
素 的激 性 卵巢 雌性激素
调
素
腺 睾丸 肾上腺
雄性激素 肾上腺素
节
胰腺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胸腺
胸腺激素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件知识点-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例题分析
• 若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 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发生变化。则下图符合这种变化的是( )
• 解析:选A 原来该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而 外来物种入侵后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导致该年龄段的个 体数大量减少,从而改变了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由增长型 向衰退型转变。
增长型年龄结构老年成年幼年稳定型年龄结构老年成年幼年衰退型年龄结构老年成年幼年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发展时期稳定时期衰退时期时间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的曲线图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属增长型
知识点——年龄组成和性别 比例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 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老年
成年 幼年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年龄结构
稳定型年龄结构
衰退型年龄结构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 群 数 量
发展时期 稳定时期 衰退时期
时间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的曲线图
• 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 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 反,应为衰退型。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性别比例
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①♀>♂ ②♀≈♂
增长快 相对稳定 增长慢
③♀<♂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 意义: • 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 和种群数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次要依据 应用: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 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 达到杀虫效果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详解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互有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循环〕3、细胞外液的成分a.水,无机盐〔 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b.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O2、CO2等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周边,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好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响了生命起源于海洋,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向的牢固,所以解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必然程度上反响体内物质代谢情况,能够解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4、理化性质〔浸透压,酸碱度,温度〕a.浸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浸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浸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浸透压。
功能:是保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计;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必然若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b.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CO2+H2O H2CO3H+ + HCO3 -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相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件(共4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正是由于血液中含有这些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才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
稳定的状态。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①对自来水的处理
②对缓冲液的处理
③对生物材料的处理
课后练习答案
• 1.D。 2.C。 3.D。 • 4.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
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 化反应的总和。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 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当内环境 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 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 动就会受影响。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 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四、思维拓展
• 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主要由氧源 (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 装置、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通信设备、应急 供氧分系统、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分系统、遥测 分系统等组成。它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呼吸用氧,并 控制服装内的压力和温度,清除航天服内C02、臭味、 湿气和微量污染等。这套生命保障系统与压力服 (给宇航员提供正常大气压)一起,在人体周围创 造适宜人生存和工作的微型气候环境,有利于宇航 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 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 易造成体内缺氧。
➢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 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 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 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 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 响身体健康。
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贝尔纳(1857年): ①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其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PPT
分析下列生理过程是否发生在内环境中
1、细胞内的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 2、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 程。 3、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 的消化水解过程。
4、乳酸和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 pH值的稳态。 5、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6、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 7、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内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即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
血浆:血液中的液体部分
血
白细胞
浆
血
血小板
细 胞
红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液
组织液是 存在于组 织细胞间 隙的液体, 又叫细胞 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
淋巴液又 称淋巴, 是指在淋 巴管内流 动的液体。
2.渗透压(37℃时约770KPa)
(1)定义: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渗透压的成因:
溶质微粒数量 溶液浓度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高低
越多 越少
越高 越低
越大 越小
越高 越低
• (4)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
•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 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a.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b.pH失调 ——酸中毒、碱中毒。 c.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 ——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d.体温失调 ——发热、中暑等。 e.病理原因可打破内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可能引起组织 水肿: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 阻塞。
高中_生物_人教新课标版_必修3_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共20张PPT)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Z 整合 核心考点
考点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
• 1.完善下图探究以下问题
• (1)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形成的关系图
• (2)三者之间的成分关系
• ① 海水组,织反液映、生了淋命巴起、源血于。浆海成洋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
•
• 2.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
的是哪种?
• ①抗体 ②糖原 ③胰岛素 ④氨基酸 ⑤呼吸酶 • 提示 ②和⑤。
命题突破
• 1.(2015·江苏卷)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
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 A.Na+浓度
B.渗透压
• C.K+浓度
D.O2浓度
• 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组成及区别。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 __较_少__。
• ③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 (3)几种常考细胞的内环境
细胞 红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细胞(如肝细胞)
内环境 血浆
___血__浆__和_组__织__液_____ ___淋__巴__和_组__织__液____
• 答案 D
• 1.内环境的成分 • (1)内环境的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 • ①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
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 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 ③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尿素等。 • (2)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胃、肠腔中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一二章人体稳态及调节复习(42张PPT)
泌尿
“肤循泌消吸”
【解题思路】
3、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图
【解题思路】
4、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
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
水肿,下列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大量饮水,尿量增加
C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要点记忆】
7.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 使靶细胞或靶器官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8.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能提高肾 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9.体温平衡决定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有机 物的氧化放能,热量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散热, 其次呼气、排尿、排便等。 10.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 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1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 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解题思路】
6、根据成分判断体液种类的方法
(1)根据K+和Na+的多少判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中K+浓度远大于细胞外液,而Na+正好相反,细胞 外液中的Na+浓度远大于细胞内液。
(2)根据蛋白质含量判断血浆—— 血浆中含蛋白质较多,所以蛋白质含量较多的细胞外液为血浆。
目
录
第一章 人体内环境及稳态
【解题思路】
5、穿膜问题分析
(1)葡萄糖经过的 膜层数至少为: 进、出上皮细胞 (两层)+进、出毛 细血管壁细胞(两 次)(四层)+进组 织细胞(一层)=7 层。
【解题思路】
高考生物必修3《稳态和环境》知识梳理
必修3《稳态与环境》复习知识梳理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2)体液的组成:(3)内环境:①概念:相对于人体生活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练习:写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组织细胞:组织液 (2)血细胞:血浆(3)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②主要组成之间的关系:(如上图)③功能: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调节机制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调节途径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4)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体液 (内环境)【特别提示】①稳态不是绝对稳定,而是相对稳定。
②稳态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起辅助作用,另外,免疫调节也起作用。
③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二、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的来源: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例题分析
• 若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 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发生变化。则下图符合这种变化的是( )
• 解析:选A 原来该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而 外来物种入侵后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导致该年龄段的个 体数大量减少,从而改变了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由增长型 向衰退型转变。
③♀<♂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 意义: • 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 和种群数量 • 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次要依据 应用: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 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 达到杀虫效果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 种群特征在生产中的应用 • (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 成的。 • (2)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从而控 制人口数量的增加。 • (3)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 成的,不能单纯地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 (4)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 例来降低出生率。
发展时期 稳定时期 衰退时期
时间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的曲线图
• 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 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 反,应为衰退型。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性别比例
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①♀>♂ ②♀≈♂
增长快 相对稳定 增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 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老年
成年 幼年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年龄结构
稳定型年龄结构
衰退型年龄结构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 群 数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