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指导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段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指导意见)
语文学科
一、基本结构:
激情导入初读感悟研读探究质疑问难拓展迁移反思总结
二、基本步骤
第一步:通过与当堂学习相关内容的链接,借助于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前期阅读经验巧设导语,导语要具有诗意与前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提出明确且具有指导性的要求使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文章或听录音,初步认知文本,掌握基础知识。
重视朗读及朗读指导,培养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三步:通过学生自主研读、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研讨文章,重视语言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对精美词句的积累,提高对精美词句的品析能力,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第四步:根据上一环节学生的收获和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点,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品读感悟、借鉴学习。
这一学习过程,教师要掌握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技巧,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共同解决学习障碍,提升学习层次。
第五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相关知识链接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借鉴文本写作技巧,进行写作(仿写)强化训练,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和深化,实现大语文学习的目的。
第六步: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自主反思和评议,借助当堂训练,实现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升华,实现本节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的最终达成。
数学学科一、教学流程
----
---
---
---
---
---
---
---
---
二、操作程序
1、问题情景
(1)呈现问题情景。
问题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情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有利于形成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呈现方式要灵活自然。
(2)适时导出课题。
(要水到渠成,自然得体)
2、自主探究
(1)学生通过“学案导学”、自学教材、查阅资料、动手实验、问题解答、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同学间问题交流询问、求得教师点拨等方式,实现对学习目标的初步认识、理解与把握,从而形成基本概念、基本结论的雏形。
(2)学生通过同伴间交流询问、同学们对问题的展示或争辩等方式,实现与同伴、与教师的对话与沟通,从而进一步理解学习目标,当堂形成基本概念,得到基本结论。
注意:(1)此环节的本质是“独立思考下的交流合作”,要经历“个体的---小组的---全班的”这样一个逐渐浓缩提炼的渐进过程。
(2)在“自主探究”的设计上,要给学生指明自主探究的方向和要点,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注意探究的可行性、合作的必要性。
(3)引领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包括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法则、公式的归纳、发现、猜想、证明(或验证)的过程。
3、精讲点拨
在学生经历独立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抓住关键问题(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精讲精析,点名分析思路,抽取解题规律,提升思维品质。
4、当堂训练
训练内容要按照“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的原则,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通过架设“桥梁”,对课本“原题”进行整合,形成问题串、试题链。
呈现方式主要是对应训练与变式训练。
对应训练主要是对结论的直接性应用,变式训练要设计一些拓展性、应用性、引伸性问题。
注意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探索题、开放题等训练。
训练方式采取“先学后教”的策略。
要关注“弱势群体”,诊断学生错题的“病因”,及时点拨,“对症下药”,力争实现先练后讲、精练精讲。
5、当堂检测
(1)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计当堂内容“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试题,当堂检测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
(2)依据测试情况进行课堂小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①知识结构(从知识点到知识系)
②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从个例到四大数学思想)
③解题反思(从成败案例到归因分析)
④价值体验(从兴趣、信心到情感态度价值观)
6、布置作业
(1)分层次作业(内容要有层次性、适度的开放性)
(2)选择性作业(把握好两个量------数量、质量)
英语学科
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修定稿(草)》为现代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使英语课堂教学走向高效课堂成为可能。
英语课程的基本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英语课程这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性质更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
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课堂教学的两大主线为: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探究、激发思维——体现教师教学主导作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
每日英语汇报-----话题情景导入-----目标任务设计----自主合作探究-----重点难点展示----小组合作交流-----课堂所学测练-----综合知识运用-----课外作业布置
一、每日英语汇报(Everyday English)
Everyday English采取Free talk方式,由二到三名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话题来汇报讲述,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已学过的语言素材表达出来。
其他同学就汇报内容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此环节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对上一节课学生所学话题的再现,也是提高学生听、说、
读、写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话题情景导入(Topic leading -in)
新目标英语是根据话题(主题)来编写的。
教材提供了语言的结构形式和语言交际的情景和功能,它不仅呈现语言的形式,而且也重视语言的使用意义,即考虑到语言的功能、意念和话题,并尽可能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材比较重视情景(situation)或话题(topic)的提出,因此教师可通过构建情景来演示出“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和“为什么这样说”以达到导入新授之目的。
《英语课程标准》中还指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地调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即我们所常提倡的教材整合。
每节课适当地抽取中心话题,并围绕此话题展开各教学环节。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然后在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能用)。
话题情景导入可采用形式灵活的不同方式,如简笔画、语境教学法、娱乐教学法(游戏、歌唱)、多媒体教学法(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网络等)等。
三、目标任务设计(Aims & Tasks design)
新目标英语是以任务型教学来编排的,任务型教学的课堂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任务完成的情况。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而围绕此展开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讲座、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要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形式要尽量真实;
3.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
运用能力;
4.教学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
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教学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
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合作探究(Learning by oneself)
此环节是在导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点随情景而深入,通过设置目标任务,采取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对新知识的感知、模仿。
语言教学切忌一味盲目地领读、跟读,学生一味地盲从。
教师精讲点拨,该讲的必讲,不
该讲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不讲,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自主合作探究,自我感悟。
五、重点难点展示(Importance -difficulties)
为了给学生以明确的思路,掌握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教师可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把重点难点给与展示,并给与适当点拨,再围绕此进行任务的实施。
六、小组合作交流(Cooperation-communication)
此环节意在对所学内容上口、操练、内化。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重心,是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的主流。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更是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内化提高的学习策略。
七、课堂所学测练(Exercises)
结合学案教学,针对所学内容,设计课堂训练题,训练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检测,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综合语言运用(Ability)
此环节是指新知识呈现、操练、巩固结束后,根据话题内容,合理地进行教学资源拓展,在学生熟练地对话题进行口头表达后做出的笔头训练,也是本课能力升华的展现。
九、课外作业布置(Homework)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
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
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
如果能按照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进行英语作业的设计和评价,一定能让学生在课外同样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作业形式多样,可分为:
1.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有声作业、分层作业)
2.学生参与设计作业
3.学生合作完成作业
4.创造性地批改作业
5.学生自编作业
物理学科
物理学科拟采用目标教学理论构建高效课堂。
目标教学源于当代美国学者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目标分类理论。
所谓目标教学就是以系统化、层次化、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多评价、快反馈、强矫正为手段,以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开发智力、目标达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体系。
目标教学与我区教育有深厚的渊源,我区教研室一班人从1987年开始研究、推广目标教学,对目标教学的深化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时至今天,我区在2007年将“区域推进目标教学创新列”为统领全区教科研的重大课题,又于2011年申报为山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我区物理学科区发导学设计的编制思路充分吸收了目标教学的精华,对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要进一步构建高效物理课堂,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鉴目标教学的优点,回避缺陷。
课堂教学方面:首先要借鉴目标明确,避免盲目的做法。
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核心,它制约着教与学的全过程,目标教学客观的制定了课程、单元、课时等一系列具体目标,对于教与学均起到了指示方向的作用。
目标教学把每课时目标进行细分(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加以限制说明,使目标明确具体化,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克服教与学的盲目性。
其次要借鉴及时矫正,人人掌握的做法。
目标教学旨在取得大面积丰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只是一种学习速度上的差异,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分的学习时间,都能很好的完成学习课程。
目标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手段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矫正,达到人人掌握,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要借鉴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做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教与学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
传统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发挥其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成为单边传递活动,学生只有被动接受,这既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因为缺乏信息反馈和及时矫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不到提高,目标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采用多种方法灵活运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学统一。
第四,要借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做法。
实施目标教学,要求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教学管理与评价方面:
目标教学依据布卢姆的教学评价理论,建立了目标教学的“反馈—一调控”机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
从评价领域看,它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从评价过程看,它包括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三种形式;从评价对象看,它包括对教师教和对学生学的评价。
总之,目标教学把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为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反馈矫正手段;实现了由重视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形成性评价的转变;教学评价的范围拓宽了,教育性功能增强了,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了,值得我们借鉴。
目标教学的缺陷:
目标教学显出了许多不足,比如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认知领域,把观察、感知、思维过程当成对某一概念、原理的验证手段,教学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开放度不够,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这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欲望、兴趣。
形成性评价标准是绝对评价标准,这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创造力的提高,我们在教学中要避免。
二、利用目标教学创建物理高效课堂需要关注的细节
1、要精心设计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内涵和结构的理解:第一维是“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概括总结,而技能则是与其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概括化结果,是知识的外在价值。
第二维是“过程与方法”。
过程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方法是指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
第三维是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与载体,过程与方法是中介机制,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动力机制。
制定目标要具有三个特性。
一是整体性,指知识、能力,思维的三位一体。
二是客观性,指目标制定的层次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统一,既体现大纲要求,又切合学生学情,并有一定弹性,三是可测性,指目标可以操作,这要对目标表述行为化,对行为产生的条件和标准有明确的说明.同时要做到三个有利:有利教师钻研教材和处理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达标的信心,有利于以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
在制定中要注意到:知识与技能是可测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可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可悟的。
2、要精心复备导学设计
首先,要对区发导学设计精心复备,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设计是否科学,语
言表述是否准确。
其次要关注导学设计的学生预习部分是否祥实可用,是否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填加、删减,让学生进行高效自学。
其次要关注导学设计的课堂使用部分。
重点看问题设置是否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针对此部分,教师要充分预设教学方式、方法,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第三、要仔细推敲导学设计的习题设置,哪些需要当堂完成,哪些用于反馈测试,哪些用于课后巩固要进一步明确。
3、要注意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的创生性。
教学需要有目标设计,但三维目标不能只靠预设,而是要充分认识其创生性。
在很多时候,具体的三维目标需要在课程实施中、在师生互动中创生的,三维目标不应该是凝固的、统一的目标。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用专业的慧眼洞察学生的表现,在变化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去寻找教育目标和教育机会,不断地去确立、调整及实施目标。
要寻找恰当的教育时机和方式。
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常常是在师生交往、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即时进行的。
我们的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内心世界,善于寻找点点滴滴的、可能拨动和震撼学生心灵的机会。
这就需要真正的“以生为本”的教育,而教材以及其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载体。
这也就是我们研究探讨三维目标和高效教学的现实意义。
三、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大致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或阶段:目标认定、前提补偿、达标教学和矫正深化。
各单位可依据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结合目标教学的理论,创设个性教学模式。
结合区内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实际,和区发物理导学设计的使用,推荐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一)、以标导学,感知内容
教师下发编制的导学设计(也可直接使用区发导学设计),将学习内容在导学设计的自主学习部分呈现。
学生根据导学设计,首先认定知识目标,明确要求,然后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对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边看边思,反复推敲,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并做出标记,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
在自学基础上,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此环节建议在课下进行,也可以课上进行,但时间不可过长。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师指导组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充分讨论和准备的基础上在组内或班内进行交流展示,在学生交流(或展示)过程中教师注意对本节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收集与分类,以便于教师进行精讲点播.
(三)、精讲点拨、质疑释疑
针对共性问题和教师精选的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思考,开质疑释疑,让学生经历“分析”、“评价”、“创造”等高维度的认知过程,追求高效率教学。
(如可以利用实验进行的探究性问题,应该用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进行推理和验证)。
注意捕捉师生互动时的课堂生成,即时激励学生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
(四)、当堂训练、反馈矫正
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并对学生分层提出要求,及时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
对于思维含量高的问题开展生教生活动,由小组长调控管理。
教师巡堂指导,对学生作业进行尽量多的面批。
教师及时订正出现问题的知识点。
注意: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以边梳理知识体系边进行有关的练习、讲评等活动,达到及时巩固之效;也可以先梳理后进行有关练习、讲评活动;还可以先提供一些层次渐进的练习,在练习的讲评活动中梳理知识体系。
要根据实际内容进行安排。
(五)、分层作业、预习新知
分层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同时让学生预习下节新知识,只有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新知预习,才能学生找出理解上的难点,教师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点播教学,学生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当堂训练,形成良性循环,预习新知,是整个课堂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
以目标教学理论为指导,构建高效课堂,要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要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要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导向。
要让学生多感悟、体验、思索,多经历高维度认知过程。
化学学科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上有鲜明的特点,在目标上,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究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在目标要求上,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制定明确具体的化学教学目标,是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应该对传统的目标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精心的设计好每一节课,但是还要必须继承传统目标教学的优秀“基因”。
目标导向和反馈矫正,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精心编制的学案和当堂达标习题来逐步落实;对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我们可以用一个个学习任务的形式出现在学案导学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逐个掌握并提高;对于能力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高层次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特定课堂环节来完成,如用质疑释疑、拓展感情、互动交流、学生展示、反馈矫正、课堂反思等环节来落实。
初中化学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情景—激情质疑—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具体应用—反馈评价—课堂反思
操作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研究主题:
有意义的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实现,脱离具体情景的学习往往导致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
教师要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生动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背景材料、模型、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途径创设问题情景。
情景中可以包含分解了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的等。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出问题,进行新授课的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
教师应尽可能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问题的形式可以是思考题的形式,也可以是学案。
但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适宜的难度、合适的梯度。
教师还应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