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合集下载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现象,其中也包括了中学生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

下面,就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1.随意发布个人信息。

许多中学生对于自己的隐私控制不够,因为他们太过年轻,对在线世界的后果认识不足,从而经常设置不当的隐私级别,随意发布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学校、生日、电话号码以及家庭住址等等。

这种行为非常危险,可能引发诈骗、网恋、猥亵等问题。

2.在网络上不尊重他人。

中学生在网络上的某些行为,例如在论坛上恶意攻击、在聊天群中侮辱他人等行为都属于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这些行为违反社交习惯,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网络暴力。

3.未经授权地获取他人资料。

许多中学生在线上觉得披露身份是非常安全的,所以他们会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他人的个人资料,例如破解他人的密码、非法获取他人的手机号码等等。

这种行为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甚至可能涉及到法律问题。

4.传播不良信息。

中学生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可能存在不良的内容,例如暴力、色情、恐怖等等,未经思考地又将这些信息传播出去,导致不良的社会心态。

二、对策1.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家长和学校应当共同加强对中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让他们了解网络上存在的危险性和不良行为的后果,让他们认识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的重要性,避免不当行为导致自己及他人的安全受到威胁。

2.建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在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时,学校还应该从思想观念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习惯。

特别是在学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时,不只要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更要挖掘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产生的心理和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网络生存观。

3.加强监管。

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监管,监督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对于发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加以制止。

学生违法的行为要及早通知警方及学校,防止不良行为继续发生。

探讨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探讨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探讨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探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娱乐和交流平台。

网络的便捷性和多样性使得中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

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网络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措施、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1.网络道德教育的需求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网络接触越来越多,网络道德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中学生中,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赌博等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还给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2.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尚需丰富虽然网络道德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仍然相对简单。

许多网络道德问题需要更深入、更丰富的教育内容来解决。

例如,网络欺凌、网络侵犯隐私等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网络交易欺诈等问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网络交易的基本规则和道德规范,网络沉迷问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防止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

3.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目前,虽然网络道德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许多中学生对网络道德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网络道德教育需要更多的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自觉性,但这一点在许多学生中还并未得到满足。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措施1.注重人文关怀网络道德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从学生内心需求出发,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网络道德问题的共鸣。

2.倡导道德规范应倡导网络道德规范,将网络道德问题与传统道德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将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等纳入道德教育范畴。

3.强调实践效果网络道德教育应强调实践效果,不仅要关注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

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期报告

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期报告

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期报告
中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存在很多网络道德问题,如网络欺凌、侵犯他
人隐私、传播虚假信息等,这些问题不仅破坏了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
也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
些问题。

首先,针对网络欺凌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律的力
量来解决。

学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课程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
责任感。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网络欺凌惩罚法律,让行为不端者承担责任。

其次,针对侵犯他人隐私问题,可通过加强隐私保护的措施,如加
强账号安全,不随意泄露自己或他人的个人信息等来解决。

在学校,应
该建立隐私保护规范,制定相关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的隐私得到
保护。

同时,也应教育学生尊重他人隐私,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最后,针对传播虚假信息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信息真实、准确的
把握,防止网络谣言的传播,以及加强媒体监管来解决。

学生在网络使
用过程中,要注意不信谣、不传谣,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对于虚假信息
进行及时甄别和辟谣。

同时,要加强媒体监管,对于传播虚假信息的行
为要予以处理和惩罚。

因此,要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
系列对策。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完善法律制度,加强隐私保护和信
息真实把握等措施来确保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平台。

然而,网络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中学生的影响。

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知识盗用、网络暴力、沉迷游戏等。

此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网络道德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知识盗用是中学生网络道德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方便,中学生在研究论文和写作业时经常搜索互联网上已经存在的资料,往往会直接复制粘贴,甚至不加修改地提交到老师。

这样的做法违反了学术道德,也剥夺了学生真正学习的机会。

应对策略:教育中学生正确处理网络资料。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

教育学生不仅要正确处理和引用他们发现的资料,还应该学会将反映自己思想和知识的言语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第二,老师应该以开放式问题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过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构建自己的思想框架,并且为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提供一些素材。

第三,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外读书和夏令营等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开发学生的全面思维,提高他们的书写和思考技巧。

网络暴力是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另一个突出表现。

网络暴力指的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发表带有攻击性和恶毒性言论的行为。

中学生在互联网上经常遭受攻击和欺凌,并且常常参与到网络暴力的团体行为中。

在受害者受到伤害时,中学生往往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被攻击者甚至可能遭受到严重的精神和身体伤害。

应对策略:培养中学生的网络责任感和公民道德。

首先,学校应该对中学生进行宣传,明确告诉学生网络暴力错误行为的严重后果。

学生应有义务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地区和国家的形象。

其次,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为学生提供一个诚实守礼、公正公平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最后,学校应该建立网络备忘录和道德监督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监督,减少网络暴力行为。

中学生沉迷游戏问题也是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另一个大问题。

中学生沉迷游戏不仅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中学生们逐渐成为了网络世界的一部分。

他们在网络中获取信息、交流互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网络道德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中学生们的成长,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学生在网络上存在着较多的隐私泄露问题。

他们在社交平台、论坛、博客等地方公开了个人的隐私信息,比如家庭住址、学校信息、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给中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中学生在网络上存在着过度沉迷游戏、违规下载、传播不良信息等问题。

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违规下载盗版软件、音乐、电影等,侵犯了知识产权;传播淫秽、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损害了社会风气。

中学生在网络上存在着缺乏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的问题。

他们缺乏正确的网络使用知识,容易受到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侵害;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容易在网上留下个人隐私信息,甚至遭受网络侵犯和攻击。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加以解决。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共同合作,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不泄露个人隐私,不沉迷游戏,不传播不良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对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和违规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限制他们上网的时间和内容,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

加强技术手段和辅助工具的应用。

可以通过安装网络过滤软件、设置家长监控、加强实名注册等方式,对中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监控和引导,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接触。

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

家长应当加强对孩子的网络监督和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合理地使用网络,做到网络与现实的良好结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网络时代初中思想问题与有效德育

网络时代初中思想问题与有效德育

网络时代初中思想问题与有效德育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时代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于初中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娱乐和社交的重要渠道。

网络时代也带来了一些思想问题与德育挑战,对于初中生的思想和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如何在网络时代有效开展思想问题教育与德育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时代初中生思想问题的现状在网络时代,初中生面临着多种思想问题的挑战。

网络信息的泛滥和传播速度过快,容易让初中生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虚拟社交网络和网上游戏的普及,使得初中生更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和人际交往。

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行为也给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时代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挑战在网络时代,初中生所受到的德育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在网络时代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初中生的需求,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给初中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德育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引导。

网络时代的虚拟社交和网上游戏也使得学校和家庭对于初中生的德育引导更加艰巨。

有效德育教育对策针对网络时代初中生思想问题和德育挑战,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初中生的思想引导和教育。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信息,培养其批判思维和辨别能力,使之能够过滤有害的信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校应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制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防止网络欺凌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学校和家庭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引导。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管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其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和规范。

学校和家庭也应该加强对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教育。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其网络安全意识,防止上当受骗和迷信网络谣言。

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学生德育工作及其对策

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学生德育工作及其对策

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学生德育工作及其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时代对中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给学生带来了便利、扩展了知识的边界,但同时也存在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暴力、信息泛滥等。

因此,中学德育工作需要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制定相关对策,以促使中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首先,中学德育工作需要关注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

学校应该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的正确使用和风险的认知。

例如,在课程中设置网络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构成和应用,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道德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和道德的关注度。

其次,中学德育工作需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管理与引导。

学校应该规范网络游戏的时间和地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限制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同时,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体育、文化、艺术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多元化兴趣,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此外,学校可以开设课程或组织讲座,让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危害和负面影响,提高对网络游戏的警惕性。

第三,中学德育工作需要引导学生用好网络资源。

网络是一个宝贵的学习工具和知识库,学校应该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习讲座、网络科普活动等,提供学习网站和资源推荐,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网络资源。

同时,学校还应该教育学生要懂得辨别和过滤网络信息,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最后,中学德育工作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

学校应该与家长和社会机构建立良好的联络机制,共同促进中学生的成长。

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沟通,介绍学校的德育工作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区、社会组织合作,举办一些家长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提供更全面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对中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中学德育工作需要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制定相应对策,关注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管理与引导、引导学生用好网络资源,并与家庭和社会合作共同推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学生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代,他们生活在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世界中。

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网络欺凌、色情信息浏览、侵犯他人隐私等行为层出不穷。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到中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

一、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1. 网络欺凌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中学生在网络上畅游的时间越来越长,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人在网络上进行欺凌行为。

他们在网络上发布侮辱性语言、威胁信息,直接影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而受害者往往由于网络欺凌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杀事件的发生。

2. 色情信息浏览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色情信息。

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群体中,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往往对色情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他们在未成年的情况下接触和沉迷色情信息,无形中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3. 侵犯他人隐私问题在网络上,中学生可能会觉得“隐匿”的身份和自由的言论权给了他们侵犯他人隐私的权力。

他们可能会不经过他人同意就发布他人的隐私信息,包括照片、聊天记录等,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

二、对策1. 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中学生是未成年人,对于网络的认知和了解有限,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培养和灌输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

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应当示范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以身作则,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世界。

2. 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到网络世界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家长也应增强对孩子网络行为的监督和引导,尽量避免他们接触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网络信息。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中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旨在引起社会对此问题的重视。

在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分析部分,探讨了学生在网络上存在的道德困境和行为偏差。

通过对社交平台乱象和学术诚信缺失的分析,揭示了学生在网络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包括谣言传播和抄袭现象。

对网络暴力现象的严重性进行了分析,呼吁加强对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

提出了针对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和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秩序。

展望未来,希望能够借助科技手段,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道德意识。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对策、社交平台、学术诚信、网络暴力、分析、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中学生网络使用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流平台,但与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

学生在网络上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道德困境和行为失范,如泛滥的网络暴力、社交平台上的负面言论、学术领域的作弊现象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对策,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和自律能力,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1.2 研究意义研究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问题所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避免道德失范的现象。

通过解决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不仅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日益丰富多样的内容,青少年在网络上面临着很多道德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成长,更对社会和家庭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1.网络信息泛滥: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庞大,海量的信息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广阔的知识学习渠道,但也带来了信息过剩和混乱,使得青少年不知道该相信何种信息,造成迷茫和困惑。

2.网络依赖成瘾:一些青少年对网络沉迷成瘾,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导致学习和生活的消极影响,甚至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3.网络言语暴力: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言语暴力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威胁,让他们从小失去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和健康的社交模式。

4.网络侵犯隐私:青少年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容易在互联网上泄露个人隐私,也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二、对策研究1. 教育引导: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健康地获取所需信息。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网络防范意识,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2. 管理监管:家庭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上网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使用网络,并且严格禁止访问不良信息。

家长和老师要和青少年保持沟通,了解他们在网络上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

3. 规范引导:公共机构和网络平台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监管,规范网络言语暴力,打击网络诈骗行为,排查不良信息,尽量净化网络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上网环境。

4. 科技防护: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推广安全上网软件,加强网络身份认证系统,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防止青少年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

5. 培养能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调控能力,增强他们对网络的自控意识,提高抵抗网络成瘾的能力。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的行为举止逐渐受到关注。

青少年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现象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担忧。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背后存在诸多复杂的原因,包括家庭教育不力、学校教育不足、网络监管不完善等因素。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平台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加剧了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

为了有效应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其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监管机制、引导健康上网行为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维护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环境。

【背景介绍结束】.1.2 问题意义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稳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接触到各种信息和内容,其中不乏不良信息和有害内容,导致部分青少年出现道德失范现象。

这种失范行为主要包括网络欺凌、网络诈骗、沉迷网络游戏、网络依赖等,给青少年的成长和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网络道德失范不仅影响个人成长,更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研究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意义在于提高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促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

只有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有效解决这一严峻问题,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

通过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找出有效的对策措施,提出改进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的建议,并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中学生开始接触和使用网络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日益突出,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中学生在网络上存在着隐私泄露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这样一来,他们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醒他们保护个人隐私,不要将个人信息随意泄露给陌生人。

中学生在网络上存在着网络暴力的问题。

有些学生在网络上进行网络欺凌,对同学进行辱骂、恶搞等行为,导致被欺负学生心理受到极大伤害。

对于这个问题,学校应建立起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欺凌行为的监管和制裁,同时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倡友爱、和谐的网络环境。

中学生在网络上经常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中,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社交和学习。

他们可能把大量时间花在虚拟世界中,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健康问题等。

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建立起家校合作的机制,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

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团,吸引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中学生在网络上可能会沉迷于不良信息的浏览和传播,如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内容。

这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应加强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使他们能够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应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关心他们的网络生活,指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学校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行为。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建立起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网络道德:问题与对策

网络道德:问题与对策

网络道德:问题与对策网络道德:问题与对策网络道德:问题与对策1网络社会一方面为人类展示了美好的"数字化生存"前景,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大量非技术网络道德问题的突显.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网络沉迷是其典型形式.与现实社会相比较,网络道德问题具有全球性、高技术性、文化差异性、控制弱化性等特点.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必须合全社会之力,诉诸政治、法律、道德、教育等手段.作者:陈万求唐忠旺作者单位:长沙交通学院,社科系,湖南,长沙,410076 刊名: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年,卷(期):20xx 13(4) 分类号:B82-058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道德:问题与对策2论文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对策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相伴而生。

当前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探索这些问题的原因,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

一、产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一)网络环境的多元化产生道德失衡。

网络信息带有多层面、多元化的特点。

有些信息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倡导的价值取向相背离,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

对于经常上网的中学生来说,经常接触多种道德评价标准,会造成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无法判断是非,道德选择能力因此下降,行为容易发生偏差,不道德行为增多。

(二)中学生抵制不良信息诱惑的能力不足。

网络信息的跨地域特征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约束。

我国在网络技术方面与西方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信息流量和流向不平等使得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可以利用信息资料的垄断优势到处传播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信仰。

中学生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学生们在网络上的活动越来越频繁。

网络世界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尤其是中学生群体。

由于对网络世界的认识有限,中学生在网络上容易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同时也容易在网络上展现出一些不够成熟的行为。

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脱节在网络世界中,中学生往往更容易表现出另一面的自己,他们可能在虚拟世界中塑造出与现实中完全不同的形象和性格。

这种脱节导致中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与现实中的行为存在差异,可能会对其人格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 对他人言行的不尊重在网络世界中,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匿名和不受实际监管而表现出对他人的言行不尊重。

他们可能会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谣言、传播不实信息等行为,严重损害他人的名誉和尊严。

3. 不良信息的获取与传播中学生在网络上容易接触到各种不良信息,例如色情、暴力、恐怖等,这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中学生也可能会因为不懂得辨别信息的真实性而盲目传播不实信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 不当的网络使用习惯中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可能会产生不当的使用习惯,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频繁使用社交平台、长时间盯着屏幕等,这会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1. 提高网络素养和自我监管能力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课程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式,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世界,明确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提高自我监管能力。

2. 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应当通过课程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教导他们在网络上要尊重他人、遵守法律、抵制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3. 加强家长监护和引导家长应当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监护和引导,了解孩子在网络上的行为和活动,指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同时也要给予关爱和支持,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包括:沉迷网络、隐私泄露、网络欺凌、侵权盗版、盗取他人账号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教授学生网络道德知识和技能。

家长可以与孩子定期进行谈话,告诉他们网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建立网络监管机制。

学校和家庭可以建立网络监管机制,监控中学生上网行为。

学校可以安装网络过滤软件,屏蔽不良信息和网站,引导学生浏览健康、有益的在线内容。

家长可以设置家庭网络,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和内容。

还需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使用规则,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进行网络攻击行为。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中学生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他们应该警惕网络诈骗、钓鱼网站等网络安全风险,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文件。

学校可以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的警惕性。

第四,加强道德建设。

社会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的引导和监督,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学校可以设立网络道德奖励机制,表彰在网络上守法、守纪、遵守道德的学生。

也要建立网络违法行为的惩罚机制,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维护网络社会的公平、公正、正常秩序。

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监管,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道德建设,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存在不可忽视。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从网络欺凌、违法犯罪、不良信息获取等方面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网络欺凌是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一大亮点。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许多中学生在网络上经常遭受恶意言论和虚假信息的攻击。

这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对策之一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教育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应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

违法犯罪行为是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中学生可能通过网络进行欺诈、侵犯他人隐私、泄露他人个人信息等不法行为。

对此,除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外,还应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法律的约束力,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法律宣传与教育,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中学生网络获取不良信息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有些中学生可能通过网络接触到不适宜或不正确的信息,如低俗内容、违禁品交易等。

对策之一是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教育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并筛选合适的学习资料。

与家庭和学校密切合作,建立网络使用监管机制,限制中学生的浏览范围,确保他们接触正面健康的信息。

中学生网络沉迷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有些中学生可能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或其他虚拟世界中,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对策之一是加强家庭教育,引导中学生自觉控制网络使用时间,并鼓励参与户外活动和社交互动。

学校也应与家长合作,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使用管理,限制他们的游戏时间。

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网络欺凌、违法犯罪、不良信息获取和网络沉迷等。

对策应综合运用网络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网络素养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手段来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我们才能有效提升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网络时代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道德问题,其中包括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学生在网络上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网络欺凌。

网络欺凌是指利用网络平台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辱骂、威胁等行为,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甚至导致了一些严重的暴力事件。

2. 假冒身份。

中学生年龄较小,有时会自行注册其他人的账户,以达到一些不良的目的。

例如,在游戏中攻击他人、恶意评论,甚至发布不实信息。

3. 抄袭和诈骗。

网络上许多信息可以随意获取,许多中学生对此缺乏必要的界定。

他们往往没有对网络上的资料进行核实,把网络上的资料直接拿来当作自己的作业,这种行为与诈骗非常相似。

4. 不良信息获取。

网络上存在着大量不良信息,例如暴力、色情、恐怖等,这些信息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

中学生在浏览网站时,往往没有据理力争的能力,很容易被这些不良信息所影响。

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在学校,教师应该通过教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好品行、言行举止等。

同时,亲人也应该从家庭教育入手,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正确的道德观念教育。

2. 教育中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

中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判断网络上的信息是否正确。

这种能力不仅可以避免中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错误信息并且避免被诈骗。

3. 鼓励互相尊重和宽容。

在学校和家庭中,应该鼓励中学生互相尊重和宽容。

同时,中学生也应该尊重其他网络用户的隐私,不泄漏自己的个人信息,特别是关键私人信息。

4. 建立网络安全意识。

中学生需要了解网络安全意识和如何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和个人信息。

家庭和学校可以为这个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5. 提供举报机制。

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举报机制,方便中学生举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总之,网络道德问题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话题。

浅谈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

浅谈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

浅谈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极大的影响着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往方式,使当代中学生们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产生了许多值得人们关注的伦理问题。

本文着重探讨了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方法对策;德育工作20世纪以来,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文化交流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现代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智能化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作为网络主体中学生,其网络行为直接影响着网络发展状况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研究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对规范中学生网络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入手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网络道德问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大量存在并不容忽视。

归结起来可有:1、忽视甚至抛弃传统道德的约束传统道德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但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和中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出现了中学生在网络上忽视甚至抛弃传统道德、沉溺在无序的网络世界中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对自己采取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不自重自爱;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轻易地接受黄色等不健康的文化,对自己的成长不负责任。

2、法律意识淡薄,逃避和忽视法律责任法律是一个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及秩序的手段,通过宪法和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越轨行为具有重大功效。

当前,在网络社会中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

探究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探究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探究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学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

近几年来,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现象愈演愈烈,为此,学校要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开展网络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课程,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强化中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问题;对策中学生正处于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面对不健康的网络信息,中学生往往无法有效的辨别。

网络上既有学术信息等正面信息,又有色情、恐怖等负面信息,通常这些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被混在一起,吸引着中学生的眼球,从而让中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1.网络道德认知模糊从本质上来讲,网络道德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然而,大部分中学生缺乏对网络道德的认知。

从相关的调查数据中了解到,有44%的中学生觉得在网络上,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有20%的中学生认为在网络上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无关紧要。

在反对黑客行为的调查报告中,有37%的中学生非常反对黑客行为;有37%的中学生面对网络犯罪行为呈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2.网络道德情感脆弱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部分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他们并不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当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时,从某种程度上这会导致他们与现实中的人的关系逐渐变得疏远,还会导致他们的性格孤僻,并且变得越来越冷漠。

心理专家曾明确指出:良好的道德情感,既有助于强化人的道德认识,还有助于规范人的道德行为。

对于那些道德情感比较冷漠的人而言,面对一些道德概念和道德准则,他们始终呈现出排斥的态度。

当然,他们也无法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不会考虑他人的情感。

3.网络道德信念薄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为此,“地球村”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地球村”的产生,使得人们借助网络体验,深入体验、感知世界各地的文化。

我们知道,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再加上他们的社会经验匮乏,导致他们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
据权威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

其中青少年学生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在城市,中学生的上网比例可能达到95%以上。

互联网以其交互性、开放性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网上的不良信息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质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和网上“行为偏差”,同时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造成了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隔离。

因为网络在给学生提供巨大的交流方便和自由的同时,却在物理空间上隔绝和孤立了交流主体,缺失了人际直接交往所固有的丰富的人情表达和密切的人伦关系,以至使中学生可能在虚拟的交往环境中,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真实的他人和社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数字化、非伦理化、非人性化。

他们一旦离开网络,臵身真实的社会人群,面对直接的人际交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比较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使他们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患上“电脑自闭症”,导致心理障碍和隔离。

2.网络行为的隐藏性导致了中学生道德观念的缺失。

网络世界中几乎不存在社会规范,这正好为中学生提供了摆脱社会规范束缚、松弛禁忌的机会。

中学生的道德人格尚未成熟,很容易在丧失约束的状况下放纵自己的行为,削弱道德感、责任感,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传统的道德行为是受到生活环境中的人和社会舆论监督的,是一种外在监督式的道德行为,而网络行为具有隐藏性,与生活中的行为相比较,网上行为特别具有独立性。

中学生个体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打交道,从而也就没有了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亲友为核心的熟人圈对他们行为的督促,任何人可以以任何身份与他人交流而不会立即被人觉察。

这种网络行为主体的相对隐藏性,
使中学生有机会尽情地驰骋于网络世界,自由地释放自己,而似乎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网络中到处充斥着欺诈、脏话、谩骂、攻击、发泄,这些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若在网上得到蔓延,无疑将严重扭曲中学生的人格,严重误导他们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3.网络信息的不健康性引发了中学生性观念的扭曲。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生理迅速发育进而成熟,而性心理还处在发展阶段,他们对自身生理的变化充满了疑惑,对性知识和两性关系充满了好奇。

网络上不健康的宣传方式,常常使他们获取一些不健康的性知识,加之教育的滞后,家长的忌讳,中学生的性心理、性知识跟不上需要。

这样一来,有些中学生容易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性心理和行为,不仅影响学习,还会损害身心健康。

中学生在各种性宣传的诱惑下,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抵制诱惑的坚强毅力,一旦坠入其中,后果可想而知。

4.网络内容的暴力性导致了中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网络游戏是形成中学生网瘾的主要因素,其中充满了打斗、厮杀等暴力场面,中学生在玩游戏时尽情打杀,无需法律,更无需同情弱者,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倾向严重,过分地崇尚暴力,认为使用暴力可以解决遇到的一切问题。

同时,由于金钱是他们上网所必需的,为了获取钱财他们可能不择手段,无所顾忌。

再加上上面提到的黄色网站的不良诱惑,使个别中学生在这些网毒的危害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此外,网络的虚拟性也会导致如黑客行为、盗用他人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产生原因
1.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不可控制性及无政府性等特征,使得网络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不易管理,导致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存在着大量含有淫秽、暴力、恐怖等内容的不良信息,容易误导未成年人的思想及行为。

这种特殊环境将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在道德意识上,网络的掩蔽行为和虚拟性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温床,产生那种否认道德存在,随心所欲,把自己当成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的道德误判;在道德规范上,由于网络言论可以不必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传统道德规范的功能发挥受到明显限制,冲击了中学生在真实世界接受到的道德规范;在道德行为上,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活动和交往场所,在网络构建的虚拟社区,人们可以轻松地运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行为,而对于缺乏自控能力和社会道德意识的人而言,出现不道德之举在所
难免。

2.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在发展和发育的高峰期,表现为敏感、脆弱、易幻想,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十分旺盛,追求虚无缥缈的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同时渴望自我独立,追求自我实现,寻求自我认同。

但是,他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又尚未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自制力也不强,所以导致他们一方面很容易沉溺于网络,在网络中寻找自我、实现自我,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到网上消极因素的影响,在各种网毒的侵蚀下,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逐渐背离道德和法律。

3.教育内容的缺失和教育体制的滞后性。

在家庭中,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课余生活不够关心,忽视孩子的心理成长,与孩子缺乏心灵沟通,使他们容易产生孤寂感,因而孩子只能通过网络寻找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从而沉迷于网络。

而许多家长自身又缺乏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无法正确有效地引导和监督子女上网,从而使他们在网络上失去约束。

在学校中,传统的德育一般把学生封闭在校内,在教室里开班会、讲道德,这种封闭型的德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冲击和广阔的信息化环境的影响。

即使是在计算机和网络课程中,学生学的也大多是技术理论,很少探讨道德问题,网络德育对学生而言基本上处于“道德任意”状态。

三、中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对策
1.坚持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原则。

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如何站在时代的高度,加强教育,积极应对,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是疏导与规范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学生对网络的钟爱和沉迷,对学生网上道德问题不能“堵”,而要“疏”。

中学生正处于摆脱依赖、独立性增强的时期,只强调纪律规范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强调约束纪律规范又管不住自己。

教师要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对于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自己编一些小型游戏玩,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又有利于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再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是教育出发点一致性的原则。

有的教师说“黑客是搞破坏的,要打击”,有的教师说“黑客是英雄,了不起”,学生在不同的教育影响下必然产生困惑,从而丧失自己的网络道德判断。

所以,教师需要统一认识,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的观点必须统一,内容必须连贯。

2.确立恰当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现阶段的网络道德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传统道德教育,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

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要强调传统的“慎独”和“节制”教育,强调自我约束的锻炼,正确认知自己的各种情欲,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合理情趣,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第二,价值观教育,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加强与科技相关的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技术发展的无限性,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减少网络上瘾、网络孤独以及其他网络社会问题的产生。

第三,网络法律法规教育,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

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进行网络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网络法律法规,自觉自愿地认同和遵循法律法规。

3.开拓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方法。

根据网络道德呈现主体性和参与性增强的特点,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

这些方法包括:第一,案例教育法。

教育者精心选择学生身边的典型的网络伦理和不道德行为的正反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方法。

它具有典型性、现实性等特点,因而更具说服力。

第二,互动教育法。

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站,借助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在师生之间形成双向网上互动。

第三,说服教育法。

教育者利用个人的人格魅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导网络上瘾的学生,放弃虚拟网络生活,恢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生活。

第四,行为制约法。

将道德教育中某些道德规范转化为行政规定和法规,制定网络文明公约,并借以规范和约束学生言行,这是养成良好网络行为习惯和道德作风的重要保障。

总之,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影响着今天中学生们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

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途径是多样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只有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网络伦理的特点,富于人性,富于个性,才能取得成效。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教育、引导中学生学会自律,规范自身网络道德行为,这是做好新时期中学生德育工作所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