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15年争霸之路:仅靠抄袭可以做到吗
那一年的3Q 大战
那一年的3Q 大战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 2014年第6期文| NEW ECONOMY 宋爽劲很难想象,如今多次互掐的两家互联网公司,多年前的关系并没有像现在这般糟糕,甚至周鸿祎和马化腾曾经还私交不错。
或许正如商界信条所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第二轮的交战中,奇虎360 再次落败,而这也意味着历时四年的3Q大战终于进入尾声。
2 月24 日,最高人民法院对腾讯诉360 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做出终审判决,驳回奇虎360(NYSE:QIHU)的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而该案一审已于2013 年4 月25日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结束,奇虎360 败诉,被判罚向腾讯赔偿500 万元,并且在网站首页和其他媒体上进行道歉。
在案件宣判当日,腾讯第一时间对外发出《是结束,更是起点!》的公开信。
在公开信中,腾讯称“惨胜如败”,并表示:“这一场终审判决,是一个历史事件的结束,也将是一个行业公平竞争新的起点。
”而奇虎360 也在二审宣判后公开发出了《360 致全体中国互联网用户公开信》。
“2 月24 日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终审判决,令我们遗憾的是,360 扣扣保镖被认定侵权。
”奇虎360在公开信中写道。
同时,奇虎360 还在信中回顾了“扣扣保镖”产品诞生的初衷,并坦承:“360 扣扣保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产品,它由一个临时组成的小团队在两个星期内完成,没有充足的法务力量对它进行全面评估。
”不过,奇虎360 在信中直言,在腾讯的“抄袭+ 捆绑”发展模式的挤压下,会导致“中国互联网出现创新荒漠化”,“我们担心此判决结果将可能会鼓励腾讯进一步滥用市场地位,创业公司的创新动力将会被削弱,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根据奇虎360 截至去年9 月30 日的未经审计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奇虎360 在该季度净利润达到4446 万美元,这意味着这场官司让奇虎360损失了该公司一个季度利润的1.8%。
马化腾的炼金术
马化腾的炼金术作者:暂无来源:《经理人》 2014年第5期撒豆成兵,聚沙成塔。
中国互联网界的种“豆”高手马化腾,其识“豆”之眼力,种“豆”之耐心,育“豆”之功力,真是无人可比!当无数大企业CEO,把精力花在飞机和游艇上时,马化腾的眼睛,却天天盯着产品第一线。
文 / 曹世中2014年3月7日,腾讯控股在盘中创出646港元股价新高,市值高达12041.44亿港元,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一股。
十年磨一剑。
那只可爱的萌企鹅,带着“QQ”两个英文字母,何以大踏步成长为中国网络世界的NO.1?盘点腾讯的成长细节,探究马化腾的一系列运营谋略,便可见一斑。
撒豆成兵术撒豆成兵,聚沙成塔。
谁能想到,这些传说中古代中国人的智慧,能在网络世界日新月异的今天,在马化腾一次次播撒、一点点聚集中大放异彩,继而演变成一家现代互联网企业强大的成长基因?盘点腾讯现有产业架构中最来钱的业务单元,那一颗颗初始的“豆”,哪一颗现在不是腾讯财报中最牛逼的现金牛?在其初始业务中,这些“豆子”或不为网络同仁们看好,或屡遭同道们诟病,但马化腾坚持着做,他做对了,腾讯成功了。
我们可以略数一下,从马化腾一心种“豆”到收获,都击中了谁,击倒了谁:腾讯的棋牌游戏如今独霸网络,而中国网络棋牌游戏的创始者如联众,如曾经红极一时的中游、263,却早已烟消云散不知何方;QQ即时通讯系统,让跟进者新浪UC、微软MSN一个个步履不逮,魂断网络……中国互联网界的种“豆”高手马化腾,其识“豆”之眼力,种“豆”之耐心,育“豆”之功力,真是无人可比啊!腾讯成功不是没有理由的,眼界+坚持+用户认可,马化腾的识财聚财之道,似乎只有马云可与之一比,再无他人。
2004年6月,腾讯控股以3.70港元的价格,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十年来市值不断攀升,在香港市场创下了股价十年翻175倍的股市神话。
腾讯控股,成为中国网络股中最牛的股票。
腾讯的股票市值,一度接近2000亿美元大关,如今稳稳站在1000多亿美元之上。
腾讯边模仿边成长的创新之路
腾讯边模仿边成长的创新之路作者:烨硕来源:《创新科技》 2012年第3期说起国内互联网模仿和创新的话题,腾讯总是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千夫所指”。
但在腾讯看来,整个中国的互联网产业都是复制过来的。
马化腾曾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模仿是创新的前奏,也是最稳妥的创新,腾讯走的是“微创新”,是基于原有的商业模式、产品模式和技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革新的小步骤创新。
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腾讯拥有的产品种类最多,但也因此在业界遭受颇多关于模仿甚至抄袭的指责。
在新产品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业,腾讯常常后来居上,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腾讯的策略在于,一旦发现有新产品被市场验证有效,便迅速跟进开发出类似产品,再利用其庞大的QQ平台“后发制人”。
不过,腾讯一直声称,自己在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方面颇多创新之处。
这家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的市值仅次于谷歌和亚马逊,国内最赚钱的网络公司,对于外界不断出现的对腾讯山寨的指责,显得很是“委屈”。
他们靠模仿起家无可否认,但是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模仿。
他们早在2006年就率先创立了“腾讯创新中心”,建立了一整套能够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创新机制。
如今腾讯研究院拥有4 000件以上的国内外专利申请,专利资产积累超过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之总和,比肩Google、Yahoo等全球互联网巨头。
这足以证明,腾讯式的创新模式在中国的互联网大潮中可圈可点……真正的颠覆来自大家不注意的地方对于腾讯而言,创新并不是研究一个尖端技术,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一种服务形态的创新,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去体验这种创新的文化和创新的氛围。
腾讯拥有中国最大的用户群体,所以“创新创造价值”在腾讯看来最主要的是实现用户价值,只有你的创新能让更多用户用,享受你的服务,才能真正创造公司所追求的商业价值。
腾讯研究院院长郑全战表示,讲到创新时,不能只想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用户体验的创新,这些都是我们在创新时要有的视野。
马化腾 会“抄”才能赢
首页找工作填简历简历指导订阅工作马化腾会“抄”才能赢文/李乐天淘宝网新推出不到一个月的收费服务“招财进宝”的夭折,引发了马云和马化腾的一番口水大战。
“这一年半以来,我们承受了无数的压力和明枪暗箭”,也许是感慨万千,马云直接将矛头对准了马化腾。
“我自己认为挖人很累,互联网同行竞争应该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光靠挖人很难做到创新。
而现在腾讯拍拍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创新,所有的东西都是抄来的。
”“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抄袭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地抄……”王志东也发出了同样的“指责”。
如果不是因为这两位IT界重量级“大佬”的一番“指责”,恐怕很少有人会关心腾讯的业绩,然而2006年第一季,腾讯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达到5430万美元,同比增长193%,与网络游戏老大网易的收入5620万美元几乎相同。
但腾讯的总收入则高达8030万美元,同比增长115%,远远甩开了网易,居中国互联网之冠。
不可否认,在腾讯的发展历程中,确实有着太多的模仿痕迹,从早期的OICQ到最新的拍拍网,无一不散发出些许“抄袭”的味道,但当我们在梳理马化腾的成功基因时,却发现腾讯的成功不仅仅是“抄袭”那么简单。
第一部分:发现互联网的价值在业界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管理一家大企业方面,马化腾可能比不上杨元庆,但如果给他们同样的资金去创业,马化腾会远远胜过杨元庆。
虽然这种说法有偏颇的成分在内,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化腾对于市场的敏感度、对同类产品的取优补劣,在中国网络界确实无人能出其右。
换句话说,马化腾能够懂得如何把握潮流,知道该从潮流中学什么,并懂得将学到的东西进行怎样的改进。
“马总对事物判断的眼光很独到,很特别!”在今天的腾讯公司,马化腾可以充分享受到来自职员的奉承。
但平心而论,和比尔·盖茨等人相比,马化腾并不属于能够被划入天才范围的那类人。
只想当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从一开始,年轻的马化腾就和当时大多数软件工程师不同,他并不安心于埋头机房与枯燥的代码打交道,而是非常注重程序的实用性。
QQ腾讯抄袭VS创新
部分创新功能
• QQ拼音的截图、记事本、直接发送微博、表情、 剪切板等i模式
• QQ影音的小体积大功能,直接转格式,预览播放 列表,连拍,gif等等功能
• QQ软件管家的软件搬家功能,流量控制等功能 • QQ邮箱的明信片、忘插附件提示、截图发邮件,
语音视频邮件,群邮件,中转站分享等等功能
改变,为了更广阔的天空
OICQ做了另一个提前自我保护的改变, 以避免和ICQ发生法律冲突,QQ本来是网友 对OICQ的一种昵称,不料一夜之间却成了 OICQ正式的新名字。
并且在这个版本里面腾讯还做了另外一个 大动作,换上了腾讯自己设计制作的卡通肖 像。 最后的最后,是无与伦比的辉煌,腾讯变得 凶猛,成了互联网这个市场中的赢家,并且 继续着它的马太神话。
台 • 自从有了 飞信 腾讯就出 QQ手机 • 自从有了 南极星万年历 腾讯就出 QQ日历
1/8/2020
youku土豆合并了
• 三国杀某人微博:优酷土豆合并了。苹果 看了一眼安卓,蒙牛看了一眼伊利,麦当 劳看了一眼肯德基。。。欢迎接龙。。。
• 底下出现神回复:MSN看了一眼腾讯,IE看 了一眼腾讯,360看了一眼腾讯,迅雷看了 一眼腾讯,搜狗看了一眼腾讯,暴风影音 看了一眼腾讯,三国杀看了一眼腾讯,CS 看了一眼腾讯。。。
航行中,总有别样的风雨飘摇
2000年,腾讯的OICQ基本上已经占领了 中国在线即时通讯90%以上的市场,基本 上已经锁定了胜局,这时候麻烦来了。 AOL给腾讯发来律师函,要求腾讯把OICQ 改名,否则将诉诸以法庭。
2003年8月退 出了QQ游 戏再度引领 互联 网体验
腾讯 - 所获荣誉
• 2011年4月13日,2011年全球广告主大会在北京 五洲皇冠假日酒店盛大举行,获得2011全球广告 主大会中国杰出媒体贡献奖。
腾讯游戏的成功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
腾讯游戏的成功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近年来,腾讯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然而,腾讯游戏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
本文将探讨腾讯游戏是如何通过摆脱模仿,迈向创新的成功。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腾讯游戏初期,它的确以模仿为主。
早期的腾讯游戏产品在设计和玩法上往往借鉴了其他成功游戏的要素,比如《英雄联盟》受到《魔兽世界》的影响,而《QQ飞车》则模仿了《摩托大战》的玩法。
这种模仿的策略为腾讯游戏赢得了大量的用户,打下了市场基础。
然而,腾讯游戏意识到,模仿并不能持续地推动公司的发展。
要想在激烈的游戏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
因此,腾讯游戏开始着手进行内部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腾讯游戏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公司提出了“技术为驱动,创新为灵魂”的理念。
这一理念引领了腾讯游戏的全新发展道路。
公司开始重点研发自己的游戏引擎和技术,力求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将创新融入到游戏的方方面面。
在技术方面,腾讯游戏推出了自己的游戏引擎——Unreal Engine 4,并不断进行优化和更新,以确保游戏的画面质量和流畅度。
这种自主研发的技术实力为腾讯游戏赢得了更多玩家的青睐。
同时,腾讯游戏开始加强对游戏内容的创新。
他们与知名游戏开发团队合作,共同打造原创的游戏作品。
比如,与欢乐互动合作开发的《原神》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款游戏不仅在视觉和音效上具备极高的品质,还在游戏的剧情和玩法创新上下足了功夫。
这种创新不仅吸引了大量玩家,也为腾讯游戏树立了优秀的品牌形象。
除了技术和内容上的创新,腾讯游戏还注重用户需求的把握。
他们通过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收集,了解玩家的喜好和需求,并据此进行游戏的优化和更新。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理念使得腾讯游戏能够更好地满足玩家的期待,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
总之,腾讯游戏的成功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离不开公司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和战略规划。
通过摆脱模仿,腾讯游戏不断进行技术和内容上的创新,从而赢得了玩家的青睐。
我坚信360绝对能把腾讯置之死地(标准版)
我坚信360绝对能把腾讯置之死地经过的我的研究,我很高兴的发现360有很大的可能能够把腾讯搞垮,360真了不起,嘿嘿,加油360!现在全国各大知名网络媒体,各大电视报刊媒体,都成功的转向360,全民一起搞腾讯吧。
谁控制了舆论,谁就基本打赢了这场战争。
到底是靠流氓软件起家的360,靠流氓手段获得了2亿的用户。
请大家记住,中国的老百姓最犯贱,腾讯好好的做自己的产品,老百姓是不买帐的,你也得流氓,还得很高义的流氓。
靠正规的商业战争行吗,不行,看看中国老百姓都使用360,金山瑞星滚吧,谁让你们不流氓呢,我知道你们想流氓,可是不会啊,老实人到底是老实人,干不出也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我可以肯定,360请了公关公司,或者本身就有这么强大的公关团队,我看到的凡是涉及360与腾讯的新闻,评论留言,绝对都是攻击腾讯,标榜360的,我在想腾讯的粉丝们呢,这个世界难道都站在360,而腾讯就这么在以前大家称道的企业,突然之间就转向了,被百姓们给放弃了?什么叫流氓,那就是流氓有很多的推广工具,比方开发了针对各大网络媒体的评论留言的群发工具软件,设计好评论语言,然后成百万上千万的群发出去了,在大战的开始,就已经抢占了最前沿的阵地,这个值得我们互联网同道们学习,打仗不都是一开始就是口水战吗?我告诉大家,我们面试看不下去了,我现在号召大家,集体抵制流氓。
腾讯为什么今天会惹人恨,那就是他树大招风,他有庞大的6亿群体。
就好像守着庞大的金矿,大家看着很不爽,非得把他搞下去,大家一起来分分这个蛋糕。
今天又有人搬出反垄断,我告诉大家的是,这个事情最终就是走向垄断,因为竞争到最后,就想打江山一样。
虽然有春秋大战,为什么有春秋,那就是要统一。
为什么很多互联网企业喜欢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就是企业都要统一。
但是我可以看到的是腾讯的统一战争是阳谋,摆到正面上的,那就是靠做产品。
借助自己平台推广自己的产品有错吗,除非你不认可不使用。
所以这些方法,我觉得腾讯可以用。
腾讯:从跟随到超越
腾讯:从跟随到超越汪杨【期刊名称】《上海经济》【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3页(P38-40)【作者】汪杨【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自1999年2月QQ上线到现在,十年间,腾讯从一个最轻、最不主流的达到了一个巅峰:2300亿港元的互联网“市值王”,2009年上半年54亿元的销售额,活跃帐户数达到4.480亿,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达到6130万。
业界对腾讯有敬畏也有愤怒。
腾讯有点像互联网界的微软,凭借着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后发制人战略,先后在休闲游戏、网络游戏、门户、电子商务等领域攻城略地。
在这过程中,腾讯的一些做法被某些同行指责为“抄袭”。
有人说,腾讯的发展史就是模仿(抄袭)史,对于这一点,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到底什么可以被定义为抄袭,又是什么可以被定义为借鉴呢?假如现在有一款成功的游戏,我们只借鉴其形式,比如使用斜45度视角,比如采用八方向移动,比如采用技能树,这只是形式而已,好像是一个框架,你可以融入自己的东西在这里面。
比如说我可以设计更丰富的职业类型,更细致的装备分类,更方便的战斗系统,等等。
我的游戏拥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故事背景,拥有独立的美术风格和人物设计,那么我们就说,这并不是一款抄袭游戏。
这种例子很多,像《十二封印》和《魔域OL》,就是一个游戏画面看起来像,但实际上却并不像的一个例子。
在游戏行业中使用同一个引擎的例子很多,并不能因为某些游戏使用了同一个引擎就判断它是抄袭,如果它能够做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同样认为它是一款优秀的作品。
微软是“抄袭门”的常客,例如:旗下的windows操作系统经常被苹果指责抄袭、还有微软新推出的地图软件“虚拟地球”也被指“抄袭”google的卫星地图“google earth”。
但是似乎看似凑巧的是,在微软每次“抄袭门”事件中的时候,微软就向前更迈进一步,因为他们那些被指责为“抄袭”的产品饱受市场好评为微软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利润高峰。
原因更是何在?“抄袭”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会为众人所不耻,但是往往被指“抄袭”的那一方却总是胜过“原创”,要不然“原创者”不会恼火。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腾讯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期(2000-2009)2000年腾讯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这个阶段的腾讯主要致力于在线游戏的开发和运营。
腾讯推出的《QQ》和《QQ飞车》等在线游戏迅速成为年轻人的最爱,奠定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基础。
2004年,腾讯推出著名的即时通讯软件《QQ》,它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随着《QQ》的普及,腾讯开始实现商业化运营,通过广告和会员服务获得收入。
腾讯在探索期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QQ音乐》、《QQ浏览器》等,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业务领域。
腾讯还开始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如投资韩国游戏公司NHN和日本营销公司D.A.Consortium等。
2010年,腾讯推出了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微信》,这是一个颠覆性的产品,凭借其简单易用和强大的功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用户基础。
《微信》的推出使腾讯从简单的即时通讯软件开发商转变为一个拥有移动社交、支付、娱乐等多个业务的互联网巨头。
在这个阶段,腾讯通过一系列并购扩大了公司的业务版图。
腾讯收购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京东和美国游戏公司Epic Games,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在电商和游戏领域的地位。
腾讯还加大了对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推出了支付宝的竞争对手《微信支付》,并推出了《微信小程序》等新产品。
腾讯还加大了对内容产业的投资,包括影视、音乐等领域。
第三阶段:全球科技巨头扩展期(2018至今)2018年,腾讯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开始追求全球科技巨头的地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腾讯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投资,例如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和美国游戏公司Riot Games。
腾讯还加大了对新兴技术领域的投入,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腾讯在这个阶段还注重合作与创新。
腾讯与多家国际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美国的英特尔和中国平安保险。
腾讯—从抄袭到创新
• 评价说腾讯就好像罗马军团,没特别牛的,也没 有特别差的。单个作战能力不行,团队作战能很 强”。整齐的队伍,让腾讯的产品经理磨去了棱 角,兢兢业业、按部就班的设计,也让腾讯的产 品少了几分眼前一亮,多了几分似曾相似。
抄袭已死,创新当立
• 腾讯的产品设计模式:抄袭 ->利用用户资源推广->对手收 钱的服务我免费->通过QQ其他服务收钱。
被扭曲的创新
• 腾讯的产品,用户体验不容置疑的出色,但是创新可不仅 仅是用户体验。一个花瓶它再漂亮,它还是一个花瓶。纵 观整个IT界,能把用户体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只有 Apple 一家。而且,即使是Apple,它那公认的用户体验 最佳的桌面操作系统MacOS X也在市场上被Windows轻 松击败。除了用户体验,有模式创新,市场推广、合作伙 伴、产业链建立等等太多的东西和产品的成败相关了。
•
•
如果再把历年的QQ在线人数和腾讯的盈利放在一起,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腾讯的盈利和QQ在线人数成正比关系。在平均用户消费这样的关键指标上, 腾讯10年没有进步。 腾讯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于用户数目的增长,所以一旦用户数目增长停滞, 其盈利增长也同样会停滞,这是腾讯成立近10年来前从未有过的情况。没有 了盈利增长的预期支撑,目前40倍PE的腾讯相对于5倍PE的新浪,15倍左右 PE的盛大、搜狐、网易,又有多少投资价值呢?
腾讯—从抄袭到创新
作者:王玉娇 褚学丹 闫思博
腾讯发展历程及产品
• 腾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是一家民营IT企业, 成立于1998年11月29日,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中国最大的互 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最广的互联网企业 之一。 • 腾讯公司在深圳注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是马化腾,其主要产 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服务产品。 • 产品:TM、QQ概念版 、QT语音 、QQ电脑管家 、QQ邮箱、QQ拼 音输入法 、QQ浏览器 、QQ音乐播放器 、腾讯视频 、搜搜 、腾讯 微博 、微信 、腾讯文学 、腾讯在线教育 。 • 网络游戏:QQ仙侠传、QQ自由幻想、QQ西游、QQ飞车、QQ堂、 NX飞行战记、轩辕传奇、T-GAME(逆战、nz)、烽火战国、QQ三 国、御龙在天、斗战神、天涯明月刀、Q游记、逆战、枪神纪
腾讯copy之王
作者:马中原这一篇是我今天晚上赶夜写的一篇,说是赶夜其实这些观点想法在我心里呆了很久,只是用笔把它写出来罢了。
我爱互联网,就像爱我自己一样,我觉得是这片空间让我这个小孩子长大了,有一个目光短浅的农村娃变成的一个有思想有认识的人。
腾讯起家是凭借这腾讯QQ客户端平台,最初的应用应该是空间。
空间最早仿照的是国外的社交模式设计的,然后腾讯在中国互联网平台不断发展壮大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这个一路仿照,没有创新的公司,从来就没有输过。
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传统的观念来说,一个公司如果它的思想和理念只源自于抄袭他不可能做大做强的,可是腾讯就是一个奇迹,一个中国互联网上的奇迹,有一个小小的企业,变成了中国互联网界首屈一指的大佬。
中国自从90年以后,互联网开始在国内大发展,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到国外去过的)开始在国内开发互联网,比如:马云、张朝阳、李彦宏这波人、、、、、、(不光只有他们几个,只是他们几个起步比较早,有比较有名罢了。
)他们的用户从建设至今,伴随着中国网民的爆炸性增长,而不断地积累壮大起来了。
记得最初中国的网民数量也就是几百万那个样子,但是很多都是集中在大学和一些科研机构里,民间或者是在企业中利用还是比较少见的,就这样建立起了中国互联网的首页。
马化腾他们这波人也是比较早的开始推出QQ这个仿照国外的ICQ而建立的社交工具,在很多人不懂得互联网的时候,他们抢占先机成为了人们眼中唯一的看点,所以在接下来的成长中,他们能够走得那么顺。
后来呢?网易开始退出来邮箱,免费的东西变得满地都是,很多做互联网的人都开始迷茫和徘徊,接下来互联网将会走向何妨呢?鬼晓得呢?他们只是痛苦的支撑着,腾讯也在这个时期不久推出了他们的QQ邮箱,这也是为了保住QQ的社交粘合度。
并不被大家看好的QQ邮箱就这样半死不活的撑到了今天。
据我的记忆,就是在2010年的时候,我在很多网站上注册的时候,QQ邮箱注册都是不被认可为合法的邮箱的,可是就是在最近的几年具体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时刻,QQ邮箱竟让成为我身边使用率最高的邮箱了,我可以使用QQ邮箱注册账号,绑定安全密码等等的功能。
【推荐下载】腾迅模仿战略的终结者何时诞生
[键入文字]
腾迅模仿战略的终结者何时诞生
一直以来,腾讯就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帝国,它善于模仿,从模仿ICQ推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OICQ开始,本站为您搜集整理了腾迅模仿战略的终结者何时诞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腾迅模仿战略的终结者何时诞生
一直以来,腾讯就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帝国,它善于模仿,从模仿ICQ推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OICQ(腾讯QQ的前身)开始,一直到QQ秀、腾讯游戏、拍拍网、团购网及财付通等,腾迅总是在一项互联网应用即将兴起的时候,就推出与之相似的产品,并基于客户端进行推广,只要腾讯进入某一个领域,就会成为杀手,凭借着它的QQ 庞大用户群和用户的黏性,就能够把对手挤到市场的边缘。
争夺市场份额,将竞争者由先驱变成先烈。
模仿战略的好处是成本低,风险小,即使没有收益,至少也不会损失多少。
更何况,在后发制人之前,腾讯可以在暗处仔细地研究对方的产品,因此腾讯在推出类似产品的时候,不仅颇有惊艳之感,而且凭借着模仿战略,腾迅不仅仅在互联网领域完成了产业多元化,也因为这些模仿项目,带来了巨大的收入。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腾迅的模仿战略走到今天,越来越吃力,更像是走进了死胡同。
一方面,对于被模仿者来说,他们的产品是他们全部的心血,所以无论如何,他们
1。
颠覆的逻辑3Q大战启示录——战争已经结束战争刚刚开始
21年1月 2世纪商韭评 oo 2 1 论
41
但费用 全到了电信运营商手里 。尽管那时 已经有
不少人 高谈 “ 内容为 王” 服务 为王” 、“ ,但提供
家公司都只相 当于腾讯 市值 的 5 。 %) 在互联 网业 内,对腾讯奇迹有一个 相当流行 的解释 :腾讯 的高成长靠 的是不断剽窃。剽 窃是
意与发 明的价值 比是 1 10 :0 ,而一个 发明与一个 创新价值 比也是 1 10 :0 。 这就是说 , 意与创新的价值 比是 11 0 0 创 :0 0 。 尽管在位公司对在野公司有如此大的优势 ,但总
带”开始基因突变。如今它 的市值超 过 4 0 0 亿美 元 , 过 e a 成为全球市值第三 的互联 网公司 。 超 B y,
发表演讲 ,主题是 “ 微创新” 微创新”不是正 。“
点 上 它 们 与 新 浪 、 搜 狐 、网 易 正 好 相 反 。 由于 互
规 的管理学概念 ,而 是~个经验性概念 。周鸿棉 联网进入 中国 ,是以 W e ( b 网页 ) 的形态被认知
在这篇演讲 中,以他 自己的公司 ,还有腾讯 、百 和接受的 ,要成为互联网的王者 ,就是成为网页 度 以及苹果公司 的实践 , 解释 了什么是 “ 微创新” 、
一
个常识是 :“ 在野 公司 ”的创意很 容易被 “ 在
“ 用” 征 ,纳 入 其 强 大 的 资 源 和 能
新并不是一 回事 ,对创新最简明 的定义是 “ 能 位 公 司 ” 免 费 够落到实处 ,产生巨大价值 的创新” 。
尤 其 是 被 认 为 不 入 流 (“ 大 门 户 ” 所 代 表 的 主 三
7 v r e C0 e
21 om cbr c
如何打败腾讯?
如何打败腾讯?四、腾讯靠什么成功?很多人对腾讯的成功很不屑,认为无非就是命好,起了个大早,赶上了时候,走狗屎运而已。
我也一度这么认为,因为,腾讯无论是哪项业务,其实都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但就是这么多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整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个强大的QQ帝国。
但当我今天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觉得,如果真想打败腾讯,我们就必须重视腾讯,必须看到他的强大、卓越之处。
1.坚持、执着看一个企业是否有潜力,可以从它低谷时候的表现来判断。
起了个大早,确实可以算是腾讯的成功因素,所以,后面的人再怎么做即时通信,也做不过腾讯。
但是,即使腾讯起得那么早,他也不是当时唯一一个做即时通信的,当时,同时做即时通信的好几个,都死掉了,只有腾讯坚持下来了。
事实上,在大家都看不到未来的时候,能屏住呼吸,坚持住,活下去,这是优秀企业和一般企业最大的区别,尽管在开始的时候大家很难看到这点,但一旦你把它作为竞争对手来研究,你就必须研究他当年卓越的因子。
在古罗马的角斗场中,判断某一个角斗士是不是最终的胜利者,并不是看他杀了多少个人,而是看他是不是最后剩下来的那个人。
对企业而言也是如此,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最终的胜利者,不是看它曾经有多风光,而是看它是否在大浪淘沙的竞争中活下来。
我们今天看腾讯有多优秀,不妨先看看腾讯当年有多艰难。
从1999年腾讯开发出“QQ”开始,适合中国国情的QQ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
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腾讯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2000年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腾讯,当时,腾讯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
整个公司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还要时刻避免露出马脚。
为了给客户留下很有实力的印象,那时马化腾的名片上从来不印“总经理”的字样,而只带“工程师”的头衔。
腾讯 边模仿边成长的创新之路
哪怕是 一个 看来 最 主要 的是 实现用 户价值 , 只有你 的 据挖 掘更 是腾讯 的天然优 势 ;
平 台“ 后发制人” 。
对 不过 , 腾讯一直声称 , 自己在商业模式 创新能让更 多用户用 , 受你 的服务 , 能 细微 的产 品及功 能优化 , 腾讯海 量用 户 享 才 和产品设计方 面颇多创新之处 。这家在全 真正创造公 司所追求 的商业价值 。 球 互联 网公 司中的市值仅次于谷歌和亚马
步 革 新 的小 步 骤 创 新 。
在 中国互联 网公 司中 , 腾讯拥 有 的产 品种类最 多 , 但也 因此在 业界遭 受颇 多关
《 l
真 正 的颠 覆来 自大 家不 注意 的地 方
对 于 腾 讯 而 言 , 新 并 不 是 研 究 一 个 创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腾讯是中国最知名的互联网大公司之一,成立于1998年。
在过去的十年中,腾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并给人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阶段是2009到2013年,这个阶段是腾讯快速发展的时期。
当时,腾讯在社交媒体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出了QQ、微信等一系列产品,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腾讯也搭建了强大的生态系统,收购了许多游戏公司和互联网服务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这个阶段,腾讯不仅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还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将其产品推向全球。
不过,腾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监管部门对其进行的反垄断调查,以及竞争对手的崛起。
第二个阶段是2014到2016年,这个阶段是腾讯转型的时期。
腾讯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智能硬件、在线教育、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腾讯还与许多国际公司合作,包括美国的微软和日本的任天堂,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在这个阶段,腾讯还大力投资了许多初创企业,支持创新创业,并参与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略收购。
腾讯的转型之路并不容易,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和盈利模式的改变。
第三个阶段是2017到2019年,这个阶段是腾讯全面发展的时期。
腾讯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自己的核心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在社交媒体领域,腾讯不断改进微信和QQ的功能,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体验。
在游戏领域,腾讯依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并继续推出一些热门游戏。
腾讯还开始拓展其他领域,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
腾讯还加强了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包括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的战略合作。
在这个阶段,腾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问题,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在过去的十年中,腾讯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
腾讯在社交媒体领域的成功让人印象深刻,它的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腾讯的创新与转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公司能够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让先行者为自己埋单——腾讯创新与模仿的平衡术
起创办了腾讯 ,并很快推出 了完全中文
旧 了许多适合 中国用户需求的 O C I Q。 鸯 讯很容易就被 人认为是几乎没有什 么创 【 己 非就是模仿模仿再模仿…~ 以致据说现 p 国互联 网的创业者们在拿着他们 的创新
寸 ,VC都 会 问 同一 个 问题 :如 果 腾 讯 进 你们 怎 么 办 ? 堂 主 ” 马 化 腾 似 乎 并 不 在 意 这 些 。 从 某
司而言 ,辨 别什么 是合适 的创新 并使之成功商 业化 , 是比创新本身更为重要 的能力。
外的各类创意 ,经筛选公布于 内部的创新平台 , 过员工投票与公司管理委员会的选择 ,最终确 定
“ o l 也承认它不是第一个做搜索 的公司 ,竞 的项 目,由创 新中心负责将可行 的项 目从创意变 Go g e
维普资讯
封面专题
让先行者为 自己埋单
腾讯创新与模仿的平衡术
在 创新爆 炸的互联 网领域 ,通过建立起一 个从创新信 息输入 到创新体验 生产再 到商业模 式的强大的模仿 型创新平 台,腾讯 可以把 来 自 个 角落 每 的无数创新信息 ,既快又好又有利地转化 为一流的互联 网体 验 ,从 而将
一
的人永远不会急于根据风 向变化来调
个 以色列人所创 ,在 19 年被美 国在线 他不能把握风 向的速度对 他造成什么影1 98
: 收 购 。 同 年 底 ,2 岁 的 马 化 腾 与 大 学 元 7
一
看第二名 ,或者第三名 ,如果发现第二,
出调 整 加 速 并 接近 自己 , 他就 会 按 对 手
统 产 品创 造 层 面 上 的 创 新 不够 ,而是 创 ;
这 种误解反而能为腾讯争取 到更多 的 数 以万计的用户本身就是创新的主体 ) 来的混乱 ,因此 ,对一家渴望在 比赛中]
中国企业先模仿后超越的案例
中国企业先模仿后超越的案例《中国企业先模仿后超越的案例》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国企业在不断崛起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模仿他人的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
然而,有一些中国企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成功地实现了从模仿到超越的转变。
本文将通过深入探讨中国企业在不同领域中的先模仿后超越的案例,以期能够对这一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中国企业在IT行业的案例1. 小米科技小米科技成立于2010年,最初以模仿苹果公司的产品和营销战略而闻名。
然而,随着小米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其智能手机在国内外市场上逐渐超越了苹果公司。
通过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小米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多元化业务的科技巨头,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者。
2. 腾讯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起初以模仿美国的AOL即时通讯软件为主要业务。
但随着腾讯在社交、游戏、金融等领域不断进行创新,其产品和服务已经远远超越了AOL的范畴,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巨头之一。
三、中国企业在制造业的案例1.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海尔集团最初以模仿国外品牌的产品和管理模式起步。
然而,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海尔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受尊敬的家电品牌之一,并领先于其他国际大牌。
2. 联想集团联想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模仿国外的计算机产品,但随着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联想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PC厂商,并且在服务器、存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就。
四、总结与展望以上列举的案例仅仅是中国企业在不同领域中模仿后成功超越的几个例子。
这表明,中国企业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先模仿后超越的方式走向全球舞台。
个人观点:中国企业先模仿后超越的案例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科技创新和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现象。
这表明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和成长潜力,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讯15年争霸之路:仅靠抄袭可以做到吗?导语:一家生于草莽,没有爹,没有党的关怀,没有北大清华的水草滋养的企业,到底是怎样的魔法在十五年间做到市值千亿美元,比肩四大银行的规模,位列全球互联网四强的?任何科技行业的领导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必然是创新能力,一旦失去这种能力,失败就将不可避免。
腾讯亦然。
很多童鞋看到这里大概会发出一声冷笑:“腾讯不是只会抄袭?”但是一家生于草莽,没有爹,没有党的关怀,没有北大清华的水草滋养的企业,到底是怎样的魔法在十五年间做到市值千亿美元,比肩四大银行的规模,位列全球互联网四强的?仅靠抄袭可以做到吗?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15年前,看看腾讯的创新之路吧。
1,QQ是如何打败ICQ的?1996年,ICQ诞生,瞬间风靡全球,到1998年的时候,这款软件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
而在这一年,ICQ嫁入豪门,成为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集团AOL公司的旗下资产,有钱有人气,地位不可撼动。
1999年,QQ推出,只有两个员工,也就是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蜗居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半年时间而成。
这时候的QQ仍然很粗糙,但是中文界面使得QQ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如果仅仅如此的话,QQ不可能获得后来的成功,因为这个时候市场上已经相继诞生了一批同类型的通讯软件:PICQ、TICQ、GIC 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QQ凭借以下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迅速在同类型软件中杀出重围——首先,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而QQ的用户资料存储于云服务器,在任何终端都可以登录聊天。
其次,ICQ只能在好友在线时才能聊天。
QQ首创离线消息发送功能,隐身登录功能,可以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头像。
第三,ICQ通过来自给企业定制的即时通讯软件获利,而QQ坚持通过面向消费者的免费服务寻求商业化机会。
可以说,QQ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他和ICQ的根本区别,在于互联网理念和软件理念的差别。
互联网理念打败软件理念,这不是如今最流行的观念吗?但在15年前,小马哥就已经领悟到了。
市场永远是精明的,他只把回报奉献给用户体验最好的创新产品:到2000年的时候,QQ已经一统江湖,成为即时通讯市场上的王者。
2,QQ群是如何打败聊天室的?在QQ崛起的年代,上网=聊天室+新浪新闻+电子邮件。
名头最响的有新浪、网易、碧海银沙等聊天室,最高峰的时候,网易聊天室的一个房间就有几万人同时在线。
火爆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聊天室,多少人在网上做着偶遇“轻舞飞扬”的梦。
俱往矣。
聊天室的没落,在于这种用户关系是陌生人之间的,太不稳定,而QQ创新推出的QQ 群,可以查看聊天记录,可以自行定义好友名,将QQ从早期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真实的用户关系。
这个时候,美国的AOL网络集团市值达到1630亿美元,站在巅峰时刻,旗下的AIM 即时通讯软件集成了ICQ的功能,也推出了聊天室的功能,并且拥有2000万的用户。
但是,AIM软件和AOL聊天室的功能是分开的,这使得AOL聊天室只能成为陌生人的聊天工具,并且,使用这两个软件的服务,还是要收费的:登陆AOL聊天室,每月要支付19.95美元的月费。
如今看来,这真是愚蠢的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时代,软件为王的时候,又是如此的天经地义。
而美国的社交网站Myspace在2003年上线,Facebook直到2004年才上线,比2002年推出的QQ群诞生晚了1-2年。
可以说,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商业成功的社交网络,不是FACEBOOK,而是腾讯的QQ群。
2002年8月份发布的QQ新版本,新增QQ群功能,好友手机绑定,摄像头绑定,手机通讯录保存在云服务器,手机资料中新增好友手机类别、品牌、型号等信息。
这些功能,让QQ迅速转型成为真实的社交网络平台,而QQ号也成为了人们的网络身份证。
2003年以后,QQ推出QQ秀形象、群相册、QQ空间等功能,不断深化满足了用户的潜在社交需求,使得其人气一直保持旺盛。
3,QQTM是如何打败MSN的?MSN1999年开通即时通讯服务,依靠微软的雄厚资本和WINDOWS的操作系统平台绑定,到2001年的时候就已经打败了AOL,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即时通信平台。
到2003年的时候,MSN已经拥有3亿用户,在几乎所有的重要市场上成为第一,只差一个:中国。
这一年,踌躇满志的MSN开始大规模杀入中国市场,开始了与QQ的交锋。
凭借免费绑定策略,高富帅的品牌形象,强大的hotmail邮箱和MSN新闻网站服务,很快就在商务通讯市场上占有了一块地盘。
此时的腾讯,形势岌岌可危:QQ秀刚刚推出,还没实现盈利,人才匮乏,为了生存,不断卖身融资:40%的股份卖给了海外投资者,换回200万美元发工资,而国内的投资者,根本没有人愿意买。
2003年,腾讯推出企业版QQTM,正面迎击MSN。
此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完美细致的用户体验,一点一点的挽回了高端用户的心:UDP方式传送文件速度更快,文件断点续传,文件直接拖放窗口,共享文件夹,屏幕截图,好友分组,聊天记录备份和快速查询,短信互通,视频会议,网络硬盘,软键盘密码保护,个人名片……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都是QQ首先推出,而MSN或者跟进,或者没有的,忽然有一天,大家发现,白领们的工作沟通工具已经悄悄的又换回了QQ,而MSN已经悄无声息的成为无人关注的龙套。
4,QQ游戏是如何打败联众的?2003年的时候,联众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他的创始人鲍岳桥是UCDOS的开发者,中国软件行业最早的技术大牛人。
在联众的最辉煌时刻,他拥有2亿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1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0万,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架设有服务器,这样的规模貌似是不可动摇的。
2003年,QQ游戏推出第一个版本,拥有打牌升级、四国军棋、象棋三个游戏。
鲍岳桥上去玩了一下,觉得不过尔尔,于是决定将研发重心投入到新的项目“联众新世界”中去,原有系统不再更新。
2004年,联众嫁入豪门,成为韩国最大的网络游戏集团NHN旗下子公司,大量的韩国网游资源可以移植过来,无论是产品、资金,还是人才,都是腾讯无法比拟的。
而且这个时候,进入休闲游戏市场的不止是腾讯一家,还有网易、盛大、金山这些自主研发游戏的大佬们。
但在这一年,QQ游戏逐渐后来居上,实现了对强者的超越,超越的逻辑在于:A,联众精力转向大型游戏市场,休闲棋牌游戏不再更新,一些BUG长期存在,导致老用户的流失。
B,腾讯快速更新迭代,以更精美的界面,更人性化的操作细节取胜。
我举个例子,首先是界面。
在2005年的斗地主版本中,QQ可以自定义用户角色形象,侧边栏显示玩家历史战况,背景清爽。
联众角色形象定义要收费,否则就是个空白,背景丑陋,广告一堆,侧边栏是无关紧要的系统消息,毫无美感可言。
再看操作人性化。
联众自动找座位功能要收费,否则就要自己去慢慢找,有时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位置却坐不下来,弹出提示说其他会员不愿意和自己玩(理由多多啊,有嫌级别低的,有嫌网速慢的……),真是无语。
QQ可以自动加入,自定义查找意气相投的网友,而这些都是免费的。
正是这些微创新,在细节上击败了联众游戏。
5,腾讯网游是如何打败盛大的?2001年,盛大引入韩国网游传奇,火爆全国,正式建立了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
2002年,网易自主研发的大话西游二获得成功,2003年梦幻西游再次大受欢迎,从此成为自主研发网游领域的老大。
2003这一年,腾讯也开始进军游戏市场,但是直到2007年为止,腾讯的大型游戏一直没有什么作为。
原因何在呢?不但腾讯没有作为,作为网游模式创立者的盛大,在此后几年引入了大量韩国大作,几乎全部折戟沉沙。
这不得不让人反思。
我认为这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盛大的成功,首先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的,但是产品上并没有任何改进,大量采取拿来主义,随着国内本土研发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任何缺乏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都必将被市场淘汰。
盛大如此,九城如此,早期在大型网游市场上的腾讯也是如此,即使他拥有火爆人气的社交网络平台。
2006年,韩国网游市场上枪战射击游戏开始兴起,“突袭OL”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据网络评测认为,此款游戏“真实的枪械数据、人体物理学向CS看齐、地图设计十分精美和优秀,并且《突袭OL》的每一张地图都具备了很强的可玩性。
”这款游戏也很快被引入国内市场,只可惜并未能风光多久。
在射击游戏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还是CS这款老牌游戏,他优秀的操作体验,绝佳的平衡性,不是哪个随便进入的游戏能撼动的。
2007年,腾讯以极低的价钱从韩国一家不入流的小公司那里买来了CF穿越火线这款游戏。
其开发者Smile Gate公司只是一家33个人的小公司,至今只制作出了CF一款游戏,研发实力实在有限,推出后在韩国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在2012年停止了运营,退出市场。
其实这一年的腾讯,已经通过QQ秀和棋牌游戏赚到了第一桶金,不但买回了CF,还买了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等一大堆的网游。
但是这一次,腾讯已经意识到,不是有流量就有一切的,失败的产品在哪里都是个死。
腾讯对买回来的大批泡菜游戏从新回炉打造,细致打磨。
CF在经过一年的深度开发后,才推出市场。
请注意,CF在2008年3月推出后,到2010年2月,两年的时间推出了22个版本,平均每个月推出一个新版本,多种多样的模式、角色、枪械,不断优化的操作体验,在道具收费模式下相对最合理与平衡的体系,最终使他赢得了广大玩家的肯定。
此后,腾讯自主开发或者引入的韩国网游大量获得成功,正是通过这种研发微创新的复制,2010年,腾讯打败盛大,登顶网游市场第一的宝座。
从此,中国网游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格局变化:那些只会引入国外大作,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纷纷衰落,QQ炫舞取代了劲舞团,QQ飞车打败了跑跑卡丁车,巨人的进击啊。
另一方面,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自主研发网游企业,网易,畅游,巨人,越活越滋润。
2009年腾讯推出QQ西游,被网易打得满地找牙。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腾讯网游的成功,是产品创新的成功,而那些相对平庸的作品,即使同样具有QQ这个平台的导流,照样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无情嘲笑。
这个规律其实在腾讯身上反复的上演着:QQ浏览器,QQ影音,SOSO搜索,拍拍网购,QQ杀毒,财付通,SOSO地图,因为只有模仿,缺乏创新,始终只能甘当市场的配角;QQ邮箱在早期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将张小龙这个技术天才网罗帐下,才获得突飞猛进的成功。
腾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他一旦找到了创新的魔法盒,那他就将脱胎换骨,黄袍加身。
6,微信的创新和未来。
2010年,移动互联网呼啸而来,腾讯在所有互联网巨头中第一个转身。
大象的转身是如此的轻盈而迅速。
从2011年1月推出到年底,微信在1年的时间里更新了11个版本,平均每个月迭代一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