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词三首《忆江南》古诗内容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忆江南》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忆江南》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忆江南》
《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谙:熟悉。

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它的风景我曾经就很熟悉。

太阳出来,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江水就如蓝草一般碧绿。

我难道能不想念江南么?
想念江南,最想念的就是杭州。

月下在山中寺里寻找桂子观赏,躺在杭州郡衙亭子里看潮。

什么时候能再游玩一次呢?
想念江南,第二想念吴王宫殿。

饮下一杯吴酒,看成对起舞的吴国美女,就像醉酒的芙蓉一般美艳。

迟早我还会再次遇见。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篇1【原文】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1.谙:熟悉。

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诗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简析]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

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

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

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

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

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篇2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注释和译文红胜

忆江南注释和译文红胜

忆江南注释和译文红胜《忆江南》一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忆江南三首》。

1、谙: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3、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5、桂子:桂花。

6、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7、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8、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9、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10、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

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11、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译文是:其一:江南的风景是多么美丽,风景如画已经熟悉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春天来临时,太阳从河里升起,河边的花比红色更红,绿色的河比蓝草更绿。

人们怎么能不怀念江南呢?其二:杭州是江南最能唤起的追忆。

游览天竺寺寻找中秋桂子,登上郡亭,躺在上面,欣赏钱塘江起伏的潮流。

什么时候可以再去玩?其三:江南的回忆,接下来是苏州吴宫的回忆。

喝一杯吴宫的酒春竹叶,看看吴宫的歌女都像迷人的芙蓉一样跳舞。

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原文: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忆江南》为唐朝白居易晚年所作,为追忆青年时期,漫游江南,旅居苏杭所感受到的江南盛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解释及赏析,欢迎阅读!【原文】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1.谙:熟悉。

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诗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简析]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

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

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

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

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

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小学古诗《忆江南》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忆江南》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忆江南》原文译文赏析《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以前很熟悉。

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赏析】白居易以前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古诗忆江南翻译赏析

古诗忆江南翻译赏析

古诗忆江南翻译赏析《忆江南》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前言】《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词。

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注释】⑴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⑵谙:熟悉。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第一首词中,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b/597htm。

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忆江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忆江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忆江南体裁:诗题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作者:名字:白居易年代:唐代描述: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翻译: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原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译文: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原文能不忆江南?译文: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

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八九年间”。

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赏析二:思想内容《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

这首词为第一首,总写了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赏析三:艺术特色杜甫写景,善于着色。

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诸句,都明丽如画。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词三首《忆江南》白居易古诗朗诵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词三首《忆江南》白居易古诗朗诵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朗诵这首诗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忆江南白居易古诗朗诵,欢迎来参考!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忆江南: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忆江南》共3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曾:曾经。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

胜,一作“似”。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此指蓼蓝。

《旬子·劝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译诗、诗意]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

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

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赏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忆江南古诗三首

忆江南古诗三首

忆江南古诗三首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忆江南古诗三首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忆江南古诗三首一、忆江南·其一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妙,如画的风景久已熟识。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赛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二、忆江南·其二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查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观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三、忆江南·其三白居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当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当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忆江南三首二."忆江南"的诗歌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忆: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忆江南·多少恨: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三.忆江南古诗一、原文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古诗忆江南的诗意

古诗忆江南的诗意

古诗忆江南的诗意古诗忆江南的诗意【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跨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1、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2、谙(音安):熟悉。

3、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

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赏析:————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忆江南的全部古诗词

忆江南的全部古诗词

忆江南的全部古诗词(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忆江南的全部古诗词G20杭州峰会今天拉开了帷幕,杭州所展现的江南韵味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忆江南》原文赏析

《忆江南》原文赏析

《忆江南》原文赏析《忆江南》原文赏析《忆江南》原文赏析1忆江南·歌起处歌起处,斜日半江红。

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

家在五湖东。

注释篙:竹篙。

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

耐:宜,适宜。

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

五湖:指太湖。

注释篙:竹篙。

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

耐:宜,适宜。

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

五湖:指太湖。

鉴赏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短歌。

起句以悠扬的歌声,抓住读者的听觉,先声夺人,引出明丽的画面:斜日半江红。

斜日正是落日,落日的晚霞洒在江面上,碧绿的江水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诗)的瑰丽画面。

接着词人又以“柔绿的竹篙”和“黄梅细雨”点缀画面,夕阳之下,细雨,江水新涨,着一“添”字,使人似乎看到竹篙吃水加深,使撑船之人更需奋力,情绪渐渐高涨,推出词中的主人公:穿着淡黄衣衫撑篙的舟子。

他那随藕丝般微风飘动的黄色衣衫,不仅给画面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给画面增添了生气。

“藕丝风”三字把无形之风写得富有质感,“藕”字透出柔和粉嫩的色彩,造成优美的视觉效果。

最后,以“家在五湖东”收尾。

这是舟子的家乡,也是词人的家乡太仓的所在地,轻描淡写的陈述句式,却有十分丰富的意蕴,首先是说明家乡之所在,其次点《忆江南》之题,洋溢着舟子,也是词人对家乡的热爱。

全词写景如画,色彩和谐,折射出词人心灵的平静。

境界的开阔和景物的明丽,又透露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摹景抒情,诗中有画,表现了诗与画的同步造诣和审美情趣,达到了唐代诗人“诗中画趣”的优美境界。

《忆江南》原文赏析2原文: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

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诗词赏析: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

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第一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

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

忆江南翻译全文

忆江南翻译全文

忆江南翻译全文《忆江南》古诗的意思翻译:其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其二: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其三:江南的回忆,接下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什么时候能再次相逢?全诗为: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注释: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⑵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⑸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⑹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⑼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⑽早晚:犹言何日,几时。

赏析:《忆江南三首》分写江南春色、杭州秋景和苏州胜事。

三首词主旨相同而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的整体,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

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

全词五句。

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

“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春来”,互文见义。

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

白居易的《忆江南》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的《忆江南》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的《忆江南》注释及译文导读:一、《忆江南三首》原文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⑵;日出江花红胜火⑶,春来江水绿如蓝⑷。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⑸,郡亭枕上看潮头⑹。

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⑺;吴酒一杯春竹叶⑻,吴娃双舞醉芙蓉⑼。

早晚复相逢⑽!二、《忆江南三首》的注释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⑸“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桂子,桂花。

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⑹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⑼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

《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

”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⑽早晚:犹言何日,几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三、《忆江南三首》的译文其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其二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

《忆江南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江南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忆江南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忆江南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赏析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

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

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

三首《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

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忆江南》诗意及赏析

《忆江南》诗意及赏析

《忆江南》诗意及赏析原文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作者简介]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常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

也常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

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有《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

今编诗三十九卷。

[注释]忆江南: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忆江南》共3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曾:曾经。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

胜,一作“似”。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此指蓼蓝。

《旬子劝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译诗、诗意]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

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

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赏析]忆江南(全)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忆江南诗词大意

忆江南诗词大意

忆江南诗词大意古诗忆江南的诗意《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的风景很美,如画的风景早已为人所熟悉。

日出花胜火,春江青蓝,忘不掉江南。

注释:1、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2、谙(音安):熟悉。

3、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

我熟悉那里的风景。

日出时,河里翻滚的浪花比火还红,而春天,一条河的绿水仿佛浸满了蓝色的草。

人们怎么能不经常怀念美丽的江南呢?赏析: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善于着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1.《古诗词三首》3《忆江南》

1.《古诗词三首》3《忆江南》
忆江南
•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 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 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 地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 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 光吧!
白居易在杭州、苏州做刺史 三年,为官非常清廉。他带领百姓 修筑白堤,治理西湖;疏通河道, 整修山塘,短短几年,和老百姓结 下了深厚的友谊。55岁那年,白居 易因病回到洛阳,时隔十二年,江 南百姓的勤劳、淳朴和善良仍然令 他深切怀念。
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反问句)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 让人回忆吗?
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 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 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 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 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 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 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 《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 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 (江南的人)
自学指导三 多诵读、悟诗情
这首词通过对江南景象的 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景 色的赞美与怀念。
读一读忆江南的另外 两首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 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 的了解。
“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超过,胜过。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 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春回大地,百花盛开,每 当太阳升起,江边开放的鲜花 艳丽得胜似火焰。江水清净明 澈,比蓝草还要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江南古诗内容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
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以下
是小编收集的古诗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定格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双调
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词牌介绍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金奁集》入“南吕宫”。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至宋人多将其叠为双调。

晚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
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李德裕(787—849)为晚唐人,然盛唐玄宗(685—762)
时教坊已有此调名,玄宗末年崔令钦所著《教坊记》“曲名”下录有《望江南》。

王国维曾据此
以辩此调不始于李德裕,《乐府杂录》所言不确。

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后记》则说明盛唐时已
有《望江南》调作“三、五、七、七、五”者,并举天宝十三载崔怀宝赠薛琼琼一首为例,崔怀
宝《忆江南》词云:“平生愿,愿作乐中筝。

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

便死也为荣。

”其平仄、叶韵、句法均与中唐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词同。

明·杨慎《词品》卷一云:“《望江南》,即唐法曲《献仙音》也。

但法曲凡三叠,《望江南》止两叠尔。

白乐天改法曲为《忆江南》。

”陈旸《乐书》云:“法曲兴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铙、钹、钟、磬之音。

”据以上诸说,《望江南》之名始自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且既关法曲,又关教坊曲。

后白居易依此调作《忆江南》三首,因第一首首句云“江南好”,故又名《江南好》。

此外,因
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故又名《春去也》。

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故又名《望江楼》,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句,故又名《梦江南》《望江梅》。

宋代常有将两首《忆江南》分作上下阙,成为一双调者。

如王安石词九首,每首第一句均为“安阳好”,见《全宋词》卷九十八,故此调亦名《安阳好》。

张鎡则以此调作《梦游仙》多首,见《全宋词》卷二百八十一。

其《纪梦》一首有“飞梦去,闲到玉京游”之句,故此调又名《梦
游仙》《步虚声》等。

古诗品读
《忆江南》全首五句,最要注意的是末了一句。

这里举皇甫松的两首作比较。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画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开头“兰烬”指灯花。

灯残了,屏风上画的红蕉颜色也黯淡了,是说已是夜深时候。

下三句
写梦境:在梅雨时节听画船的笛声,十四字概括地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光景,真象一幅名画。

但是
不无缺憾的是,这十四字若作为一首七绝的后半首,是韵味无穷的好诗;但作为《梦江南》,后
面着一句“人语驿边桥”,便嫌全首情景不集中,难免“蛇足”之讥。

这个调子的结构同《浣溪沙》一样,最忌末了拖一个孤另另的尾巴。

皇甫松另一首却写的恰好: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这词开头写夜景,后三句写梦境,和前首作法全同。

其所以胜过前首的,是末句紧接上两句,构成一个美好意境。

“双髻”以局部见全体,写出整个美人的形象。

“桃花柳絮”和笙声似无必
然的联系,不同前首的笛声和雨声密切相关,但它的意境是相通的。

唐人郎士元有一首《听邻家
吹笙》七绝说: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无数花。

不见吹笙之人,而想象笙声出于无数碧桃之下,这是以碧桃之艳形容笙声之美,以色写声,
是艺术意境之所谓“通感”。

这词以“桃花柳絮满江城”作背景,写吹笙的人,也有同样艺术效果。

并且它用一个旖旎风光的回忆场景,反点第三句的“惆怅”,手法意象更曲折幽美了。

《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皇甫松这两首是写“梦”,温庭筠有一首是写“望”,也是晚唐词里的名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
白苹洲。

这是写一个女子盼望她的情人而终于失望的心情。

她希望眼前过去的船只,必有一只是载她
的情人归来的,然而望到黄昏,依然落空。

于“过尽千帆”句之下,用“斜晖脉脉”七字作烘托,得情景相生之妙。

“过尽千帆”是写眼前事物,也兼写情感,含有古乐府“天下人无限,慊慊独
为汝”的意思。

清代谭献词:“红杏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

”也同此意。

“斜晖脉脉水悠悠”不仅仅是景语,也用它来点时间,联系开头的“梳洗罢”句,说明她从
早到晚,已是整整望了一天了。

也兼用它来表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斜晖脉脉”可以比喻她对情人的脉脉含情,依依不舍。

“水悠悠”是指无情的他,象悠悠江水,
一去不返。

“悠悠”在这里是形容无情,如“悠悠行路心”,是说象过路的人对我全不关心。


样两面对比,才逼出下文“肠断白苹洲”的“肠断”来。

若仅作泛泛景语看,“肠断”二字便没
有来路,并且使全首结构松懈,显不出这末句“点睛”的作用。

我以为,就这一词看,应如此体会,就温庭筠这一作家的人事部作品风格看,也应如此体会(温词手法都很精深细密,与韦庄清
疏之作不同)。

这词字字精炼,陪衬的字句都有用意:如开头的“梳洗罢”,也不是虚设之辞,含有“女为
悦己者容”的意思。

古时人采苹花寄相思,末句的“白苹洲”,也关合全首情意。

这好象电影中
每一场景每一道具,都起特写的作用。

末了五字必不是泛泛填凑。

但是若不体会上句“斜晖脉脉
水悠悠”七字情景交融之妙,则末句也会成为孤零零的尾巴,这样就辜负作者的匠心了。

前人对这个调的末句,大概有承上、总结、转折、伸明等几种作法。

“双髻坐吹笙”是承上,“肠断白苹洲”是总结,至于作转折的,如杨慎《咏雪》:
晴雪好,万瓦玉鳞浮。

照夜不随青女去,羞明应为素娥留。

只欠剡溪舟。

末句忽作怅望不满之辞,却有不尽之意。

他另有一首《咏月》,也同此作法:
明月好,流影浸楼台。

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

只是欠传杯。

末句伸明本意的,比如王世贞的一首: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

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

家在五湖东。

“柔绿”十四字是美句,末着“家在五湖东”五字,意韵更足,是伸明也是补足,在这个调
子里,似乎更胜于李煜的“花月正春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