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球菌培养及鉴定
淋球菌治疗方案

一、概述淋球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由淋病奈瑟菌引起。
淋球菌感染可引起男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女性宫颈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淋球菌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慢性淋病、淋病性关节炎、淋病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本文将对淋球菌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诊断淋球菌感染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 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不洁性行为、性伴侣感染等情况。
2. 临床表现:男性常见症状为尿道口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女性常见症状为宫颈充血、疼痛、脓性分泌物。
3. 实验室检查:(1)淋球菌培养:采集尿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等,进行淋球菌培养,阳性可确诊。
(2)淋球菌抗原检测:采集尿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等,进行淋球菌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
(3)淋球菌DNA检测:采集尿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等,进行淋球菌DNA检测,阳性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淋球菌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健康教育。
1. 药物治疗(1)首选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淋球菌敏感度高。
(2)次选药物: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淋球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但耐药性逐渐增加。
(3)联合用药: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患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与阿奇霉素、红霉素等联合用药。
2. 手术治疗(1)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并发症: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慢性淋病:慢性淋病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前列腺切除术、附睾切除术等。
3. 健康教育(1)性教育:普及性知识,提高患者对淋球菌感染的认识。
(2)安全性行为: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不洁性行为,降低感染风险。
(3)定期检查:鼓励患者定期进行性病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四、治疗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减量。
2. 药物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淋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抗生素选择

淋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抗生素选择淋球菌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淋球菌引起的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普遍。
淋球菌感染可以引起许多临床症状,包括尿道炎、宫颈炎、盆腔感染等。
正确的诊断和抗生素选择对于治疗淋球菌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淋球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和合适的抗生素选择。
诊断方法:1. 症状和体征观察:淋球菌感染通常会引起尿道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增多,并伴有尿频、尿急、尿不尽等尿路刺激症状。
男性患者有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及睾丸或附睾区域不适等症状。
此外,淋球菌感染也可通过妇科检查或直肠指检来观察到相关的体征。
2. 实验室检查:采集相应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是确诊淋球菌感染的关键步骤之一。
基于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 NAAT)的检测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非常高。
NAAT可以通过尿液、阴道分泌物或者其他标本中的淋球菌DNA来进行检测,并能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3. 细菌培养:虽然NAAT是首选方法,但细菌培养仍然是确诊淋球菌感染的“金标准”。
淋球菌需在含氧的恶性环境中生长,可以使用商业化培养基进行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细菌培养需要时间较长,通常需要3-5天,因此在等待培养结果期间可能需要先给予经验性治疗。
抗生素选择:1. 一线药物:基于广谱抗生素效果和安全性考虑,一线治疗药物通常选择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头孢曲松(Ceftriaxone)通常作为口服头孢噻肟(Cefixime)不可靠或无法耐受时的替代品。
喷沙宁(Ciprofloxacin)也广泛应用于淋球菌感染的治疗中。
2. 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的治疗:对于怀孕妇女,一线治疗药物通常选择头孢曲松或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而对于哺乳期妇女,则可以使用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喷沙宁。
3. 耐药菌株的处理:近年来,淋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出现了耐药性。
如果在感染区域监测到广泛的耐药菌株,建议及时调整药物选择并采用第二线治疗方案。
淋球菌快速检测方法

淋球菌快速检测方法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引起的淋病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淋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淋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帮助医务人员更快速、准确地进行淋球菌的检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传播。
淋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核酸扩增技术(NAAT)、抗原检测和培养法。
其中,核酸扩增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淋球菌的存在。
此外,抗原检测也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淋球菌的特定抗原来进行诊断,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而培养法虽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获得结果,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有限。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选择合适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首选核酸扩增技术进行检测,以获得快速而准确的诊断结果。
而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结合抗原检测和培养法进行综合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在进行淋球菌的快速检测时,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严谨的实验操作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接触感染源,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总之,淋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传播。
希望本文能对淋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有所帮助,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淋球菌快速检测方法

淋球菌快速检测方法淋球菌是一种引起淋病的细菌,它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淋球菌对于预防和控制淋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淋球菌快速检测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首先,最常用的淋球菌快速检测方法之一是PCR法。
PCR法是通过扩增目标DNA片段来检测淋球菌的方法,其特点是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通过将样本中的淋球菌DNA扩增,再进行电泳分析,就可以得到淋球菌的检测结果。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快速获得结果,还可以对淋球菌的亚型进行鉴定,对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核酸杂交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淋球菌快速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样本中的淋球菌DNA与特定的探针结合,形成杂交产物,然后通过荧光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来检测淋球菌的存在。
核酸杂交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都非常实用。
另外,免疫学方法也是淋球菌快速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淋球菌抗体来进行快速检测。
此外,荧光抗体法和免疫层析法也都是常用的淋球菌快速检测方法,它们不仅适用于临床诊断,还可以在野外条件下进行快速检测,对于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淋球菌快速检测方法有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便快速准确地获得淋球菌的检测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淋球菌的快速检测有所帮助,为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淋菌检测

结果报告
中性粒细胞内见到形态典型的成对的革兰阴性双球菌为阳性。
中性粒细胞外见到形态典型的革兰阴性双球菌为可疑。
有或无中性粒细胞但无革兰阴性双球菌为阴性。
锦州CDC
淋球菌的分离培养
培养基
一般选用营养丰富的选择性培养基,
Thayer-Martin(T-M)培养基、含抗生素的血液 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培养基应密封在塑 料袋中,于4℃冰箱贮存,时间不应超过3周。
糖发酵试验 该试验检测奈瑟球菌分解特定糖类 (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及蔗糖)而产酸的能力。 淋球菌仅分解葡萄糖,这点可与其他奈瑟球菌加以 鉴别。
方法 1.取在非选择性(不含抗生素)巧克力琼脂 或血液琼脂培养基上过夜生长的纯培养淋球菌(2 接种环),在0.4mlBSS(缓冲平衡盐指示溶液)中制 成浓厚菌悬液。
接种标本 取材后标本应尽可能及早接种,拭 子转动涂布于平皿的上1/4范围,然后分区划 线,以获得较纯的单个菌落。
锦州CDC
淋球菌的分离培养
培养条件 接种后,平皿置36℃、5~10%的
CO2 和70%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24~48小时 观察细菌的生长。
观察结果 经过24h培养后,此时没有菌生长应
第二液(碘液)染色1min,水洗。
第三液(95%乙醇)脱色至涂膜无蓝色为止,一般需10~20s, 水洗。 第四液(复红)复染1min,水洗,吸水纸吸干。
锦州CDC
直接显微镜检查
结果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视野后转换成油镜观察。淋球菌 为凹,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或深紫蓝色(四甲基对苯二胺)即为阳性反应
锦州CDC
淋球菌的鉴定—初步鉴定
淋球菌感染诊治及护理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辅助治疗
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
物理治疗:使用紫外线、红外线等照射患处,以减轻炎症反应
局部治疗:使用抗生素软膏或溶液涂抹患处,如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等
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和恐惧感,提高治疗效果
2
3
4
1
淋球菌感染的护理
淋球菌感染诊治及护理
x
01.
淋球菌感染的诊断
02.
03.
目录
淋球菌感染的治疗
淋球菌感染的护理
淋球菌感染的诊断
症状识别
尿道分泌物增多,呈黄色或绿色
01
尿道口红肿、疼痛
02
排尿困难,尿道灼热感
03
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
04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
05
发热,寒战,头痛,乏力
06
检查方法
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
4
3
5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其心理需求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焦虑和恐惧
鼓励患者与亲朋好友交流,获得社会支持
教育患者了解淋球菌感染的相关知识,消除误解和偏见
谢谢
药物治疗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等
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免疫调节剂:干扰素、胸腺肽等
中药治疗: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等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清除感染病灶,防止并发症
手术方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淋球菌的分离培养

2.结果 淋球菌于培养分离后,可形成圆形、凸起、湿润、光滑、半透 明或灰色黏性的菌落,边缘呈花瓣状,直径。
第 3页
3.鉴定 (1)培养物涂片检查:有2个、4个、8个革兰阴性双球菌。 (2)生化反应:①氧化酸试验,用0.5%~1.0%盐酸四甲基对 苯二胺滴在菌落上,颜色变成紫黑色为阳性;②糖发酵试验, 适用于咽及直肠部采样的标本,以区别脑膜炎双球菌。
第 4页
4.注意事项 (1)取材时伸入尿道或宫颈的深度一定要够。 (2)标本离体时间越短越好。 (3)分离时应采用加抗生素的选择性培养基。 (4)对症状不典型的男病人,最好在晨起首次排尿前或排尿后 2~3h采取标本。
第 5页
谢谢大家!
第 6页
淋球菌的分离培养
第 1页
1.方法 由男性病人尿道取材时,可用接种环或小棉拭子伸入尿道2~4cm, 转动后取出分泌物(应略带黏膜)。从女性病人取材时,应先用温水 湿润扩阴器(不要用液状石蜡等润滑油)再用扩阴器暴露宫颈口,用 棉拭子揩去宫颈口的脓性分泌物后,再用第2个棉拭子插入宫颈管 1cm,转动并停留10~20s,让棉拭子充分吸附分泌物。标本取后立 即接种于培养基中。目前国内多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初代培养分离时应使用5%~10%CO2环境(烛缸),温度为35~ 36℃,相对湿度>80%,培养24~48h观看结果。
淋球菌初步鉴定依据

淋球菌初步鉴定依据
淋球菌的初步鉴定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菌形态特征:淋球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细长的杆状或曲杆状形态。
2. 细菌培养特征:淋球菌能够在专门的培养基上生长,如新叶状体液培养基。
淋球菌生长速度较慢,通常需要3-5天形成菌落。
3. 线粒体试验:淋球菌通常能够氧化葡萄糖产生酸,但不能氧化岛果糖。
4. 鉴定酶:淋球菌被一些特定酶产物发酵或产生的酶反应所特征化,如麦立克林试验(正反应为麦立克林试剂变红)和尿素酶试验(能产生氨气泡)。
5. 免疫学鉴定:传统上,淋球菌可通过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荧光抗体试验(IFA)等方法检测其特异性抗原。
这些初步鉴定依据可以帮助确定是否为淋球菌,但最终的确诊还需要结合其他鉴定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淋球菌耐药检测方法金标准

淋球菌耐药检测方法金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淋球菌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或阴道痒感、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越来越多的淋球菌感染病例被报告,这也引起了人们对淋球菌耐药性的关注。
淋球菌的耐药性意味着治疗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及早做好耐药性检测至关重要。
淋球菌耐药性检测方法的金标准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标准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感染者的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而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以下将介绍一种被认为是淋球菌耐药检测方法金标准的方法。
首先,淋球菌耐药性检测通常会选择使用培养法。
培养法是一种通过将分离的微生物菌株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并观察其生长情况来判断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的方法。
对于淋球菌来说,培养法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因为淋球菌在人体内的繁殖速度相对较慢,需要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才能准确检测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其次,淋球菌耐药性检测方法金标准还包括了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通过检测微生物的基因组来判断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的方法。
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淋球菌的基因组,并判断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淋球菌耐药性检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更准确地做出治疗决策。
最后,淋球菌耐药性检测方法金标准还需要考虑到药物敏感性测试。
药物敏感性测试是通过将淋球菌菌株与不同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实验观察,以确定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不同的淋球菌品系可能对同一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因此药物敏感性测试是淋球菌耐药性检测方法金标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总的来说,淋球菌耐药性检测方法金标准是一种综合性的检测方法,结合了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只有通过这样的金标准检测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淋球菌耐药性的挑战,保障患者的健康。
男性淋球菌怎么检查诊断

男性淋球菌怎么检查诊断
男性淋球菌感染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疾病,很多人都不知道男性淋球菌应该怎么检查,除了做一些基本检查以外,患者也可以做分泌物涂片检查,这也是最适用于男性的淋球菌检查。
★ 1.分泌物的涂片检查
主要适用于男性。
(1)用灭菌生理盐水洗净尿道口。
(2)戴消毒手套后,用手指由阴茎根部向尿道口方向挤出脓液,用接种环或棉拭子蘸取脓液,轻轻涂于载玻片上,待其自然干燥后加热固定,做革兰染色,然后镜检。
(3)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阴性的肾形双球菌时,可明确诊断。
★ 2.淋球菌的分离培养
(1)取材:男性患者从尿道取材时,可用细小棉拭子伸入尿道2~4cm,轻轻转动后取出分泌物(应略带黏膜)。
(2)标本取出后立即接种于培养基中,目前常用加入多黏菌素的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3)初次分离应使用5%~10%CO2烛缸,培养温度以36℃为宜,相对湿度80%以上,培养24~48h看结果。
(4)淋球菌在多黏菌素B血液琼脂上经24~48h培养后,可形成圆形、凸起、湿润、光滑、半透明或灰白色的菌落,边缘呈
花瓣状,直径0.5~1.0cm,用接种环触之有黏性,如继续培养,菌落体积增大,表面粗糙,边缘皱缩。
★ 3.淋球菌的鉴定——氧化酶试验
(1)配制氧化酶试剂:0.5%~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水溶液。
(2)将溶液滴加于可疑菌落上,观察颜色变化。
也可先将试剂滴在一小张滤纸片上,然后挑取可疑菌落与之接触,观察颜色变化。
(3)菌落在接触氧化酶试剂15~20s出现红色,保持30s以上,然后逐渐变成紫色,最后呈黑色,为氧化酶试验阳性,证实为淋球菌。
淋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淋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淋病是一种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淋病的治疗和预防传播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淋病的常见检查方法。
首先是涂片检查。
医生会从患者的尿道口、宫颈口或其他可疑部位采集分泌物,然后制成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
在显微镜下,如果观察到细胞内有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且形态符合淋病奈瑟菌的特征,就可能提示淋病感染。
不过,涂片检查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尤其对于女性患者,因为女性生殖道的正常菌群可能会干扰检查结果。
培养检查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
同样从上述部位采集标本,然后接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如果培养出淋病奈瑟菌,就可以确诊淋病。
这种方法的准确性高,但培养时间较长,通常需要 2 到 5 天,而且对标本的采集和运输要求也比较严格。
核酸检测技术在淋病的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连接酶链反应(LCR)等。
这些方法能够检测出标本中淋病奈瑟菌的核酸,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即使标本中病原体数量较少,也能被检测出来。
而且核酸检测的速度相对较快,一般几个小时就能出结果。
抗原检测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通过检测标本中淋病奈瑟菌的特异性抗原,来判断是否感染。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但准确性可能不如培养和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查在淋病的诊断中应用相对较少。
主要是因为淋病感染后产生的抗体不具有保护性,而且在感染的早期往往检测不到有意义的抗体水平。
除了上述实验室检查方法,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来进行综合判断。
淋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尿痛、尿频、尿急等尿道炎症状,男性患者可能有尿道口红肿、脓性分泌物,女性患者可能有宫颈炎、阴道炎的表现,如阴道分泌物增多、脓性白带等。
在进行淋病检查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采集标本的过程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标本被污染。
其次,患者在检查前应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另外,如果一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但临床症状高度怀疑淋病,可能需要重复检查或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淋球菌检验操作方法

淋球菌检验操作方法淋球菌检验是针对人体泌尿生殖道中淋球菌感染的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通过检测尿液、分泌物或分离物中的淋球菌,以确定是否存在淋球菌感染。
以下是淋球菌检验的操作方法:1. 收集样本:根据病情,可以选择采集尿液、分泌物或分离物作为样本。
对于尿液样本,应该遵循无菌技术进行采集,尽量避免污染。
对于分泌物或分离物样本,可以使用无菌尿旁采样棉签或取样棉签进行采集。
2. 样本处理:尿液样本可以直接进行培养,而分泌物或分离物样本首先需要进行离心,去除杂质,然后将上清液用于后续实验。
3. 培养:将样本涂布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如Thayer-Martin培养基等。
这种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促使淋球菌的生长。
将涂布后的培养基在CO2孵化箱中孵育,一般在35-37度下孵育24-48小时。
4. 淋球菌的形态观察:在培养箱中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典型的淋球菌生长。
淋球菌的形态为革兰氏阴性的小杆状菌,形成典型的透明、粘稠的圆锥形粘液菌落。
在显微镜下观察淋球菌的形态特征,如形态、大小、可运动性等。
5. 淋球菌的生化鉴定:对于淋球菌菌落的鉴定,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生化试验。
首先是氧化酶试验,因为淋球菌为氧化酶阳性;其次是N脱酰胺酶试验,因为淋球菌能够产生N脱酰胺酶;然后是马刺试验,淋球菌样本在马刺培养基上会形成细长的菌落;最后可以进行特异性血清试验,检测淋球菌菌株的血清学特征。
6. 淋球菌的药敏试验:淋球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使用淋球菌培养物制备药敏试验所需的菌悬液,将之滴在已经浸透了抗生素的纸片或者培养基上,然后观察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从而确定哪些抗生素对淋球菌菌株具有抑制作用。
以上是淋球菌检验的一般操作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以防止交叉污染。
此外,结果的解读应该综合临床情况,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淋球菌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淋病实验室诊断

(2).大小为0.6-0.8μ m。 (3).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粉红色。 美蓝染色呈蓝色。 急性炎症期病人,细菌多在患者 分泌物的白细胞胞浆中。慢性炎症期
2、生物学特性
(1).淋球菌适宜在潮湿、温度为3536℃、含5-7%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长。生 长最适为7.2。
淋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二种: 1)直接性接触感染:成人淋病几乎全部通
过性接触感染。 2)间接接触感染:新生儿可通过母亲
产道分泌物间接感染。
二、淋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分泌物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淋球菌;
检测淋球菌核酸:
1、标本的采集
取材部位依据 年龄 性别 性接触方式
取材拭子种类 藻酸钙拭子 普通棉拭子 涤纶拭子
淋球菌培养-培养条件
淋球菌培养-观察结果
培养24小时后检查平皿,此时没有菌生长的 平皿应继续培养至48小时,仍无菌生长才可 丢弃,作出淋球菌培养阴性的报告。
对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的直径在0.5~1, 无色、灰白色的半透明菌落应作进一步鉴定。
淋球菌培养-观察结果
培养 24 小时后的淋球菌菌落
淋病实验室诊断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中心实验室
主要内容
淋球菌及致病性 淋病实验室诊断
淋病实验室诊断策略
小结
一、病原菌与致病性
奈瑟氏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菌,主要引 起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症。淋病的潜 伏期平均3-5天,淋球菌主要侵犯上皮细 胞,尤其是柱状上皮细胞。
男性:引起尿道炎,可合并前列腺炎、精囊炎、 附 睾炎。
涂片经火焰固定
革兰染革色兰: 染色:
⑴第一液(结晶紫)染30~60秒,流水冲洗数秒; ⑵第二液(碘液)染60秒,水洗;
简述淋病奈瑟菌的鉴定依据

简述淋病奈瑟菌的鉴定依据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是引起淋病(性传播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Gram-negative)的球菌,通常呈呈带有红色或粉红色的两个球状细菌组成的对称排列。
淋病奈瑟菌的鉴定主要依据包括菌落形态、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鉴定依据:1.菌落形态:淋病奈瑟菌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成典型的菌落形态。
在琼脂洋菜培养基上,淋病奈瑟菌形成类似于晶体的透明或稍微有光泽的菌落,直径通常为1-2毫米。
菌落的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这种特殊的菌落形态有助于初步鉴定淋病奈瑟菌。
2.生化试验:淋病奈瑟菌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其中常用的试验包括氧化酶试验、卟啉原试验、麦康凯氏氮源利用试验等。
-氧化酶试验:淋病奈瑟菌是氧化酶阳性的,添加氧化酶试剂后,菌落周围出现蓝色或紫色的颜色变化。
-卟啉原试验:淋病奈瑟菌可以产生卟啉原,即添加氯化亚砜试剂后,菌落周围出现红色或粉红色的颜色变化。
-麦康凯氏氮源利用试验:淋病奈瑟菌可以利用麦康凯氏培养基中的氮源来生长,这是淋病奈瑟菌与其他非致病的奈瑟菌的一个重要区别。
3.分子生物学方法:淋病奈瑟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序列分析。
- PCR:PCR是一种可以扩增特定基因片段的技术。
对淋病奈瑟菌的鉴定来说,常用的是扩增菌体中的16S rRNA基因或ompA基因。
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淋病奈瑟菌。
-序列分析:从PCR扩增产物中提取DNA,进行测序,并与已知的淋病奈瑟菌序列比对,可以进一步确认鉴定结果。
总结起来,淋病奈瑟菌的鉴定主要依据菌落形态、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这些鉴定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淋病奈瑟菌的存在,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005 淋球菌检验

淋球菌发酵葡萄糖,不发酵其它糖。因此,只有葡萄糖管的PH下降,颜色由紫色变黄。其它糖管颜色不变。几种奈瑟菌的糖发酵反应情况见下表。
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淋球菌+---
脑膜炎球菌++--
干燥球菌+++-
I型黄色球菌+++-
II型黄色球菌++--
III型黄色球菌++--
黏液球菌++++
卡他球菌----
6.1.4[注意事项]
6.1.4.1涂片厚薄要均匀,革兰氏染色正确,必要时做阴性和阳性对照。
6.1.4.2陈旧的培养物,涂片颜色结果不典型,应取新鲜培养物。
6.1.4[临床意义]
典型革兰氏阴性双球菌表明可能为淋球菌,但必须进一步做试验鉴定。
6.2氧化酶试验
6.2.1[原理]
淋球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氧化酶。往培养基上生长了24小时—48小时的菌落上加氧化酶纸片(0.5%—1%新配制的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或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水溶液),淋球菌菌落的颜色可变成紫红乃至黑色。
(2).用5支70mm*10mm小试管,在1—4管中分别加入20%经过滤灭菌的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乳糖溶液各0.05mL。第五管不加糖(对照管)。
(3).每管加0.1mLBBS。
(4).每管加0.05mL悬液,充分混匀。在37摄氏度水浴箱中孵育4小时,观察结果;
我室主要是用商品试剂盒糖管:直接用接种针挑取单一菌落接种于每支糖管,于规定时间内观察结果(紫色变成黄色为阳性)。
[注意事项]
(1).用于糖发酵试验的糖纯度要高(尤其是麦芽糖中含葡萄糖必须<0.25%)。最好用分析纯试剂。麦芽糖中若混入葡萄糖,可产生使人误解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球菌培养关键
取材部位准确 女性病人标本:取宫颈内膜分泌物 男性病人标本:取尿道口脓性分泌物
培养基预温 立即接种 最好床边接种 合适的培养基 CO2培养
淋球菌鉴定
分泌物 直接涂片染色
初步报告
分离培养 可疑菌落
生长特性
涂片染色
生化反应
平板生长特性
经24h~48h的培养后,可形成圆形、凸起 、湿润、光滑、半透明或灰白色菌落,似 露水珠,易乳化,直径为0.5mm ~1.0mm 。
葡 萄 糖
麦 芽 糖
乳 糖
蔗 糖
硝酸盐还 DNA 巧克力平皿上特
果
原
酶
点
糖
- 淋病奈瑟菌 - + - - - -
-
- 光滑,灰白色,透明
- 脑膜炎奈瑟 菌
- ++ - - -
-
- 光滑,灰,无色,透 明,个别淡黄
+ 粘膜奈瑟菌 + + + - + +
+
-
黄绿,光滑
d 卡他布兰汉 + - - - - -
+
+ 灰白→棕色、易 乳化
分泌物
小
直接涂片染色
结
革兰阴性细 胞内双球菌
未见革兰阴性 细胞内双球菌
男性确诊 女性(其 他标本)
分泌物培养 (巧克力色平板)
可疑菌落(菌落形态、阴性双球菌、 氧化酶阳性)
涂片染色 生化反应 DNA检测
免疫荧光
Hale Waihona Puke 淋球菌对外环境变化颇为敏感,对寒冷和干 燥抵抗力很弱。因此,为了保证培养有足够 的成功率,取材后应立即接种,标本离体时 间越短越好。 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5℃~37℃,超过38.5℃ 或低于30℃便生长不良。因此,孵育的温度 要恒定。 淋球菌为需氧菌,但最初从人体分离时,为 促进生长,需用5%二氧化碳环境培养。
后遗症:不育、不孕、异位妊娠
淋球菌感染
淋病是由奈瑟淋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系 统感染。 不仅可引起男性尿道炎、女性宫颈或尿 道炎,还可经血行播散引起菌血症。 临床表现因感染的人群不同,部位不同 而有差别
实验室鉴别淋球菌
直接涂片:取尿道或宫颈脓性分泌物涂 片,作革兰染色,镜下可见大量多形核 白细胞,细胞内可见数量不等的革兰阴 性双球菌。涂片对女性检出率低,有假 阴性,必要时应作培养。
T-M培养基是在GC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血 红蛋白(1%)、抗生素(万古霉素3g/ml、粘 菌素7.5g/ml和制霉菌素12.5g/ml)和淋球菌 增菌剂,使绝大多数杂菌被抑制而淋球菌 菌落长得较大,在乎皿中几乎呈纯培养, 从而大大提高了由子宫颈、尿道,尤其是 咽和直肠部位分离出淋菌的阳性率。
淋球菌培养条件
淋球菌形态
致病性
传染方式:成人 性接触 初生婴儿 患病母亲产道感染 致病物质:菌毛 外膜蛋白PI:中性粒细胞受损 外膜蛋白PII:黏附 外膜蛋白PIII:阻抑抗体活性 IgA1酶:破坏粘膜局部抗体
所致疾病
男性——急性淋菌性前尿道炎 女性——淋菌性宫颈炎、尿道炎 初生婴儿——脓漏眼 发展: 男性——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 、附睾炎等 女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
平板生长形态
镜检形态
从菌落上取材作涂片,革兰染色后可见 到菌的大小及染色的深度有差异,排列 也不一致,呈典型革兰阴性双球菌。
镜检形态
镜检形态
来自泌尿生殖道符合初步鉴定标准的分 离株,一般可诊断为淋球菌,准确率达 98%。 对于菌落形态不典型的分离株,来自咽 部、眼睛或其他泌尿生殖道外部位的分 离株,应作确诊试验。
淋球菌培养及鉴定
黄景维 2014-10-31
什么是淋球菌?
淋球菌即淋病奈瑟菌,属于奈瑟菌属。
共同点:革兰阴性球菌、单个或成双排 列、无芽孢、无鞭毛、有菌毛 触酶试验(+) 氧化酶试验(+) 不同点:对糖分解能力、硝酸盐还原能 力和DNA合成酶
淋球菌形态
淋球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双球菌,呈卵 圆形或肾形,成对排列,直径约0.6—0 .8~m,常位于多形核白细胞的胞浆内 ,慢性期则在细胞外。 生长适宜温度为37℃—38℃,淋菌不耐 热,干燥环境存活1—2小时,55℃5分钟 立即死亡,附着在衣裤和卧具上的淋菌 最多只能生存24小时,一般消毒剂易将 其杀死。
鉴定试验
氧化酶试验 糖分解试验(葡萄糖、麦芽糖、蔗糖) 30%过氧化氢试验
鉴定依据
形态染色典型:革兰阴性球菌 培养特性:光滑、湿润、易乳化菌落 生化反应:氧化酶阳性、仅分解葡萄糖 (麦芽糖、乳糖、蔗糖、果糖均不分解 )
奈瑟菌属鉴定
生长
产酸
菌名
巧克力 或血琼 营养
脂 琼脂 (22℃) (35℃)
淋球菌培养条件
淋球菌的营养要求较复杂,所用的培养 基中应含有动物蛋白及细菌生长所需的 各种因子。目前国内常用的是血液琼脂 或巧克力琼脂。 国外常用的培养基有Thayer-Martin(TM)培养基、NewYork City(NYC)培养基 和Martin-Lewis(ML)培养基等。
T-M培养基
细菌培养:标本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 ,可出现典型菌落,氧化酶试验阳性, 镜检可见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还可用检测淋球菌DNA,直接免疫荧光 试验协助确诊。
淋球菌培养
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菌,为实验室确诊 淋病提供依据。(培养法为确诊淋病的 金标准) 淋球菌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 能力,以便准确有效利用药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