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体制机制政策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体制、机制、政策的区别
一、制度、体制、机制、政策的内涵
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
制度按照性质和范围总体可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规章制度三个基本层次。
根本制度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如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
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具体组织机构,如外交、金融、税收、政党、军事、司法、教育、科技、保障制度等。
具体规章制度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具体工作部门规定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规则,如公务员考试制度、学位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等。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
例如国家领导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
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
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
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
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制度和体制可以互相转化。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
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
从广义上讲,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
总之,靠制度制约体制与机制,同时,体制与机制又对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
政策具有以下特点:①阶级性。
是政策的最根本特点。
在阶级社会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从来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
②正误性。
任何阶级及其主体的政策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③时效性。
政策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条件和国情条件下,推行的现实政策。
④表述性。
就表现形态而言,政策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外化为符号表达的观念和信息。
它由有权机关用语言和文字等表达手段进行表述。
作为国家的政策,一般分为对内与对外两大部分。
对内政策包括财政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军事政策、劳动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
对外政策即外交政策。
政策是国
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
二、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别
制度、体制和机制处于社会有机体结构的不同层面,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定、特点和功能定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制度位于社会体系的宏观层面和基础层面,侧重于社会的结构;体制位于社会体系的中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形式;机制位于社会的微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运行。
举例来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类型属于制度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采取的形式(如股份制、承包制、国有制等)属于体制问题,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运作、如何发挥作用,属于机制问题。
又如,民-主的类型属于制度问题(是原始民-主还是资本主义民-主或社会主义民-主等),民-主的形式是体制问题(是普选制还是代议制或代表大会制),民-主的具体做法属于机制问题(如程序民-主、票决民-主、协商民-主等)。
社会制度作为社会基本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规定着社会的基本结构,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形态得以区分的根本标志。
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每一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特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具有阶级性,归根到底是为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统治服
务的。
而体制和机制则是中性的,不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只是在与不同社会制度相结合时才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
也正是因为如此,体制和机制才能与不同的制度相结合。
同一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有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同经济制度也可以实行相同的经济体制,有相同的经济运行机制。
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体制和机制具有易变性。
一定社会制度一旦确立,将一直贯穿于这个特定社会发展的始终,其质的规定性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一旦发生根本性改变或被废止,则意味着这个社会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
体制和机制则是易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社会的体制和机制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三、制度、体制、机制的关联及其相互作用
(一)制度决定体制,并通过体制表现出来
制度与体制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按照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制度对体制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决定性,它规定着相应体制的基本内容、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
一个社会究竟选择和采取什么样的社会体制,首先是由其基本制度决定的,其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制度这样或那样的制约。
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变化方
向,无论选择何种经济体制,都不能背离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
同样,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规定着这个国家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和行为规范。
随着社会基本制度的改变,社会体制也会随之发生相应改变。
另一方面,正如内容离不开形式并通过形式表现出来一样,制度的表现和实现也离不开体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体制是制度的外壳,制度是体制的实质和灵魂。
任何制度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体制,也都有其特定的实现方式即机制。
不通过一定的体制和机制,制度就无以表现自己。
不采用这种体制,就要采用那种体制。
比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社会历史情况,采取相应的体制形式,要么采用国有制,要么采用集体所有制,要么采用股份制、承包制、租赁制乃至别的什么体制。
离开了这些体制形式,公有制就不可能存在。
(二)体制受制于制度,又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体制作为制度的表现形式,其形成和发展受制度的规定和制约,并服从和服务于制度。
但是体制一旦建立起来,又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起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将制度的原则规定具体化,使之更符合实际和更易于实施。
体制是制度与现实的连接点和结合点,它的确定和选择,既要服从和体现制度,又必须着眼于当前的社会现实,根据现实社会的不同情况,将制度的原
则规定和目标要求细化和具体化为一些具体的规定、规范和准则,因而更贴近现实,更有利于制度的贯彻实施。
二是促进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
在体制的选择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形式得当,既符合制度的要求,又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作用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另一种是形式不当,存在某种缺陷,或者是没有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而相应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这时,就需要抛弃或改革过时的、有缺陷的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体制,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体制,促进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
(三)机制既离不开制度和体制,又有助于制度和体制的运行与实现
机制隶属于并内含在制度和体制中,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与某种制度和体制结合在一起,因而也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受它们的制约和影响。
不同的制度和体制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同样的机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体制下,其表现形式和运作过程、方式是不完全一样的。
另一方面,无论制度还是体制,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才能有效运行和更好地发挥作用。
因为任何制度或体制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只有以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即形成一定的机制),才能维持制度或体制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在现实社会中,制度或体制要发挥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往往需要建立许多个机制共同起作用,形成若干“机制丛”。
而每一
个机制的形成,又需要若干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样,制度和体制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目标就借助机制的作用而具体化、细化和现实化了,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更容易落到实处。
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自组织性。
在机制内部,各组成部分和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任何一个因素和环节的变化,都会引起或受制于其他因素和环节的变化;同样,其他因素和环节的变化,也会影响或受制于这个因素和环节的变化,从而使系统整体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
当某一要素的变化不符合系统整体的要求及其功能的发挥时,系统就会借助自身机制自动进行调节,以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
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和满足于社会基本制度的优越性和体制的设计,对机制的作用重视不够。
实际上,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甚至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比如,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不但需要好的制度和体制,还必须有一套好的机制。
没有一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民-主很难落到实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制度、体制和机制虽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但也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同一体制也可以表现不同制度,如同样是民-主政体,可以是资本主义的,也可以是社会主义的,甚至在古希腊,也
存在过民-主政体。
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或阶段究竟采取什么样的体制,不仅受制于该社会的基本制度,而且受制于当时当地的其他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生产力的具体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社会主体的选择等等。
机制与制度和体制的非对应性更为明显,特定制度和体制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机制来实现和运作,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文章来源:/html3/1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