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改革方案

合集下载

中小学思政课改革方案

中小学思政课改革方案

中小学思政课改革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思政课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学生,中小学思政课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中小学思政课改革方案。

1. 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中小学思政课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小学思政课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为目标,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势在必行。

2. 理念改革针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需要加强理念改革。

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3. 教材改革注重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使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同时,教材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活动认识社会问题,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培养创新意识中小学思政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创新科技领域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提高教师素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主体,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

应该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建立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

6. 引入课程评价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需引入课程评价机制。

通过定期的考核和终期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7. 加强家校合作中小学思政课改革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与教师应加强沟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协同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家庭应成为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责任单位。

8. 建立课程研究机构为了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应建立专门的课程研究机构。

该机构负责中小学思政课程的研究和改革,同时鼓励教师和学者积极参与相关研究,为思政课的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思政课是高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现实中,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为了改进思政课教学,以下是一系列改革方案,旨在提高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度。

一、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应该注重抓住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结合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增加思政课的导入环节。

可以从当前热点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可以讲述社会发展中的新技术、新经济等问题,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和立场。

二、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阐述之外,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通过这些互动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在教材选择上,我们应该注重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的教材。

教材应该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可以从多个维度解读社会问题,让学生能够形成全面的思考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案例和实例,以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思政课所涉及的理论和道德观念,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四、在课堂互动上,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重视他们的个性化思维。

在进行讨论和辩论时,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和剖析,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五、在思政课考核上,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考试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论文、实践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该注重线上线下的结合,提高思政课的授课普及率。

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教学,通过在线课堂和互动教学平台,扩大思政课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

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

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需要推出一系列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

二、课程设置优化首先,学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将思政教育纳入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公平意识。

这样的设置可以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中,使其形成全面的素质。

三、开设思政专业课程除了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学校还应开设专门的思政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党的基本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治理体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四、增加实践环节思政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讲授上,还应加强实践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学校还应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丰富的阅读资料、研讨会、报告会等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思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来开展工作。

学校应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思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

七、引入多元评价体系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对于思政教育的评价有所不足。

因此,学校可以引入多元评价体系,包括平时表现、专题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八、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之一,加强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

初中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初中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初中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初中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初中思政课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二、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注重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可以以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道德问题等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同时,还应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合作和互动来深入学习和思考。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

四、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

在思政课教学中,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注重知识的掌握,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五、教师角色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又要有良好的师德和情感。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六、学生角色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创造者。

在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发表观点,通过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该尊重他人,关心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政课教学创新与改革方案

思政课教学创新与改革方案

思政课教学创新与改革方案引言: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创新与改革方案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师培训等角度,探讨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方案和改革的思路。

1. 课程内容的创新思政课是为大学生提供思想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国情国策的教育。

在教学创新方面,我们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实际性和生动性,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确保课程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2. 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 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引入案例教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思政课的内容。

案例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思想事件、社会问题等,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思政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教材选择的创新思政课的教材选择对于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选择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教材,避免枯燥乏味的理论教材。

6. 课外活动的组织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如社会实践、主题讲座、学术讨论等,帮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 教师的培训与学习为了保证思政课教学创新和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教师培训至关重要。

学校应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和学习,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8. 学生评价和反馈学生评价和反馈是改进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依据。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评价机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案。

9. 跨学科教学的开展思政课的内容与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计划

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计划

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小学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不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

二、改革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念三、具体措施1.引入互动式教学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是老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passively接受。

新的思政课改革需要引入互动式教学,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同时,也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采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的黑板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思政课需要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趣味性。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小学生虽然年幼,但是他们同样需要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了解社会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

4.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小学思政课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引入新的教育内容传统的思政课内容往往过于枯燥,需要引入一些新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

四、评估与改进改革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改进,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师资培训为了保证思政课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强教师的师资培训,让教师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他们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六、实施时间表1.第一年:对思政课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调查和分析,以及教师的师资培训。

2.第二年:开始进行思政课的改革实施,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融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三、实施路径与方法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考核标准。

同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鼓励和表彰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课程。

2. 强化教师培训,提升育人能力开展课程思政理念与教学方法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能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3.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支撑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材、教案、课件、案例库等。

鼓励教师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6. 开展教学评价与反馈,持续改进提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提升。

思政课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思政课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思政课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思政课是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国情国力。

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思政课需要进行改革与建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针对思政课建设改革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教学内容创新1. 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应成为思政课的重点教学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和实践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2. 加大思想启蒙教育力度:思政课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启蒙,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认识方法。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关注当前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思政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志愿者服务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我认同感。

二、教学方法改革1. 推行问题导向教学: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或虚拟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子白板、视频教学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定期组织师资培训和教学研讨,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2. 引进优秀人才和专家:通过引进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思政课专家和优秀人才,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拓宽教师队伍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3.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新一代思政课教师,提供持续的教育教学成长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学科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素养。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方案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方案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为了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需要,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制定了以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方案。

二、推进方法和措施1. 课程内容更新- 对现有课程进行全面的内容检视和评估,从思政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确定需要更新和改进的部分;- 引入新的思政教育内容,包括党史、思想理论、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 加强与现实社会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当前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2. 教学方法创新- 探索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推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讨论平台、互动课堂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师资培训和评估机制- 组织相关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设立定期的教学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 积极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之间的互相研究和分享经验。

4. 学生参与和反馈机制- 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活动;- 设立学生代表会议,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 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及时改进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预期效果和评价标准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预期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历史、理论和政策的了解和认同;-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参与情况和思政教育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四、总结本着适应时代需求和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教学目标(一)思政要求: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语文素养目标:通过思政教育的贯穿,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能力、文化品味、文化传承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一)思政内容:1.国情教育:关注国家发展的历程、现状和未来,了解国家战略、政策以及社会发展方向。

2.历史教育: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了解世界历史发展和变迁。

3.社会问题教育: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之道,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语文内容:包括阅读、写作、听说等语文基本功,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以及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等相关内容。

三、教学方法(一)思政教育方法:1.问题导向法: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深刻理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推动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3.活动体验法: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文化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语文教学方法:1.阅读引导法:通过精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写作指导法:通过写作指导,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讨论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一)思政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思政问题的讨论和表达,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等,综合评价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语文评价:通过作业评分、写作评价、阅读测试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文学表达能力、文化素养等。

五、教学资源(一)思政教学资源:教材、案例资料、国家政策文件、实践活动场地等。

(二)语文教学资源:优秀文学作品、教辅材料、语文学习平台等。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高校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也亟需改革创新,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才。

三、实施步骤1. 制定改革方案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成立专门的改革工作组,由教务处、思政办、教学部、学生部和相关学科教师等组成。

工作组负责研究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并征求师生意见进行完善。

2. 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需要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室边界,实现教学的全方位、多元化和个性化。

3.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方案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展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此外,还可以聘请一些社会上的专家和学者,担任客座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教学机会。

5. 强化评估机制为了确保教学改革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学质量评估和课程反馈等手段,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参考。

四、预期效果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拥有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

3.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得以增强。

4. 社会各界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可度得到提升,高校教育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学“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为指导,贯彻落实—精神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局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强化立德树人目标,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着力推动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在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每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

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全面融入思政教育,共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局面。

三、主要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全面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结合人才培养实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理想信念教育牢牢抓住学习贯彻—这条主线,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融入课程内容,要深入生动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 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成长。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诚信意识等多个层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3篇)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3篇)

第1篇摘要:思政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从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策略以及实施路径三个方面探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以期为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

实践教学改革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

实践教学改革能够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我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策略1. 创新教学模式(1)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将实践教学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2)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4. 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1)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从学生参与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简介: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焦点。

本文从教材选择、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十二个方面探讨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一、教材选择:思政课的教材选择应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同时融入当下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

可以引入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并思考个人在其中的责任与担当。

二、教学模式: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但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改革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引入小组讨论、辩论等互动式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手段:思政课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如播放影视片段、图片展示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入互联网教育资源,如在线学习平台、网络论坛等,拓宽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多样化地获取知识和信息。

四、实践教学:思政课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学以致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社区服务等,使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同时,将实践经验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评价机制:传统的思政课评价主要以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为主,忽视学生的实际行动和社会实践。

改革思政课的评价机制应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思辨能力、实践效果等因素。

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个人报告、小组作业、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成果。

六、师资培养: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宽广的学科知识和高尚的思想品质。

学校应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评估,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建立师资交流平台,促进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发展。

七、家校合作: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改革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方案

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方案

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方案
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内容专题化: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划分,每个主题
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进行深入讲解和研究。

2.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教学资源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在线
题库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4.实践教学强化: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
践中学习和体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考核方式多元化: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例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文答辩
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方面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也可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1/ 1。

最新版学校思政课改革实施方案

最新版学校思政课改革实施方案

最新版学校思政课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根据学院《关于开展“思政工作创新年”的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制定本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精神和—,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院课程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加强教学研究,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类、分批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爱国主义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品德修养等贯穿于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内容、教学评价,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人文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

具体目标:1.20_年下半年在有建设基础的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形成每一类型课程的示范样板,遴选20名课程思政教学“创优示范”样板。

2.20_年上半年逐步扩大课程实施范围,学生覆盖面广的人文素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改革基础好的专业课程实施第二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3.20_年下半年实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开设的所有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促使全体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

三、工作进程(一)开展第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责任部门:教务处、各系(院)、相关处室完成时间:20_年1_月_日前工作任务:1.课程申报。

课程分类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第一批课程为前期有教学改革基础的课程,具体安排如下:(1)人文素养课程。

人文素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由课程负责部门完成,每门课程确定一名主讲教师。

20_年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教务处)、体育与健康(教务处)、创业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就业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工程系)、大学英语(国际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处)、人际沟通(文化传媒系)、齐文化系列课程(稷下学院)。

思政课考核改革实施方案

思政课考核改革实施方案

思政课考核改革实施方案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重要的政治教育功能。

为了推进思政课考核改革,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制定以下方案。

一、思政课考核目标的明确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意识,培养公民素养。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促进全面发展。

二、改革思政课考试形式1.取消传统的笔试,增加开放性考核形式,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采用人机对话、场景模拟等形式的电子测试,更加灵活多样。

3.增加学生书写分析解题,开展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深层次理解。

4.鼓励学生通过参观实地调研、社会实践、心理测量等方式,进行综合性考核。

三、改革思政课考核内容1.突出基础知识核心,学生必须掌握国家根本大法和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要通过学习理论知识,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

3.鼓励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学习和思考国内外各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突出问题。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学生要学会搜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四、改革思政课考核方式1.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和参与。

2.开展期末考试前的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问题解决能力等。

3.定期开展思政课主题论文或报告,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将课外实践活动和社团工作作为考核内容之一,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五、改革思政课评价方式1.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平时表现、实践活动等。

2.采用教师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认识。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的思政课成绩和发展进行长期跟踪,并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

六、改革思政课教学模式1.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思政课教研活动整改方案(3篇)

思政课教研活动整改方案(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师生互动不足等。

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切实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特制定本整改方案。

二、整改目标1. 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 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

三、整改措施(一)优化教学内容1. 结合时代特点,更新教材内容,确保教材的科学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2. 加强教材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 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发特色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二)创新教学方法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吸引力。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加强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师生互动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

2. 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

3. 定期开展师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1.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等。

2.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非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3. 建立教师教学档案,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 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

中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及措施

中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及措施

中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及措施
一、实施方案
1.明确目标:思政课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要明确思政课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

2.优化教材: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更新思政课教材,使其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

3.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思政理论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授思政知识。

二、措施
1.制定课程标准:制定中学思政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和培养要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

2.推广优秀教材:推广和使用经过科学编写和严格审定的优秀思政
课教材,确保教材质量和内容的科学性。

3.培养教师队伍: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增强他们的专业性和教育敬业精神。

4.建设实践基地:积极与社会机构和企业合作,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加强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估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可以有效推进中学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思政素养,培养更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概述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的有效途径。

由于不同院校、不同课程的特点不同,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帮助各高校和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课程思政教育除了与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还能够推进学科的交叉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发展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创造力和创业精神,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和产业界,在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实施方案师资力量建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者,对于推动课程思政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需要建立贯穿全过程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培训方式包括线上讲解、线下交流、实践研究等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与思政的融合,学习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实现并实践。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教育的本质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具体课程的教学中。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课程思政教育方案。

例如,科技、经济类课程可以以当前国家战略和政策为主线,建立现代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概念和观念;文学类课程可以结合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发展趋势,探讨文学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案例,让学生从实际中探索核心思想,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课程思政教育评价方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需要通过评价方式得以验证。

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常用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作品评比、小组讨论、教学反思以及学生问卷调查等。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手段,使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进一步深化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

为此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多次下达文件,学院党委也提出了相应的原则要求。

2010年5月学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杭职院党〔2010〕18号),将思政课专任教师调整充实到二级院(系)。

思政课专任教师调整到二级院(系)后,努力熟悉院(系)专业建设,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岗位职责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进而形成了“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友嘉五个一工程”等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教学新载体,切实提高了实效。

同时思政教师全面参与学生党建团建、思想动态研判、社会实践等活动,大大推动了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同时,思政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思政教学改革与政策规定要求不相符合;2)思政课专任教师资源很难进行统筹安排;3)思政教师团队合作力量日趋弱化;4)思政教师教研活动组织开展比较困难。

思政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现结合实际,就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思政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16号)文件、中宣部教育部(教社政[2005]5号)文件以及省委省政府(粤发[2005]12号)文件精神,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育人效果,建设全面人才,为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通过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使“思政课”真正为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和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与养成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与课时安排1、《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对家庭、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问题。

全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思想道德修养内容,按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大学生由浅入深开展人生思考。

第二部分为法律部分,系统介绍我国的法律体系及法律的要求,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及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让学生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共51个学时。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共68个学时。

3、《“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在大一、大二两学年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16个学时,共64学时,合计1个学分,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四、“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改革1、党性原则:必须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教学中不容许有违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声音。

2、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思政课”既是知识课又是思想政治课,“思政课”教学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理论;又要面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在教学中要以知识性为基础,以思想性为核心,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

3、素质教育与行为养成相结合的原则: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思政课”教学要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在提高思想修养、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观念和行为习惯,做到知行合一。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国际风云变化的实际,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究实效,防止教条主义、形式主义。

5、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情况,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进考试和考核改革,不搞“一刀切”。

6、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选取上,更加突出职业素养的提升,更加注重与专业相结合,同时,根据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注重个人幸福、拜金主义倾向),强烈呼吁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以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依据,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要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要求和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点和专业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和就业方向,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的传授,通过理论课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使学生在思想素质上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并且为未来的提升和发展拓展空间。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调整各门课程间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协调好与高中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调整改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的素质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而又积极有力的作用。

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既要注意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又要注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五、推进“叠加式”实践教学(一)实践教学总体要求1、各二级院系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在注重自身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同时,关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人文素质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自觉地、有意识地在专业实习中总结、锻炼、提升。

2、让学生在专业实习中,在关注自我职业发展的同时,关注本岗位群在浙江乃至全国宏观经济、社会环境中的地位与前景,从而坚定专业思想、谋求个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让学生利用专业实习这个走出课室、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进社会的大好机会,拓展视野,关注社会,感知企业,理解民意,培养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从而在社会现实环境中加深对思政教学内容的认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实践教学实施途径配合各二级院系各个学期学生专业实习的工作方案和时间安排而实施。

各二级院系思政负责教师在专业实习基础上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布置实践教学任务、安排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实施实践教学监督检查、评定实践教学成绩。

1、实践教学任务每位学生从思政课教学角度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要求:第一,必须用规范稿纸或作业本誊写,并写明报告标题、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等。

第二,坚持原创,不得抄袭,否则以零分处理。

第三,每学期实习结束后,由各班汇总将实践报告交给二级院系思政负责教师。

报告成绩纳入思政课社会实践课成绩管理,不交报告者以零分处理。

2、实践教学主题同学们应立足自己在专业实习岗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关注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形势,放眼专业实习阶段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撰写实践教学报告。

3、实践教学管理1、实践教学按专业自然班实施管理。

由各二级院系思政负责教师安排本课程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会同各二级院系的专业实习指导老师进行管理。

2、指导教师对每个自然班有一次以上的全员指导,同时还应开展到实习点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多种其它形式的指导。

3、实习结束后,由各班收集全部实践报告交实践指导老师批改,报告成绩记入为本学期思政实践课成绩。

六、教学方法改革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1. 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运用讨论式、专题式和案例式教学法。

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推广名师大班讲授和小班辅导的教学经验。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复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相、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使“填鸭式”教学转向有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的启发式教学。

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创设出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要以校园网络为平台,拓展“思政课”的新载体。

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二级网站建设,使其成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专题教育网站。

积极开发或引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实施“绿色校园网络”计划。

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把主流思想和真实信息贯穿于网络,积极解决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网络的迅捷性、开放性、交互性优势,努力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政课”的影响力。

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要大力推进基本教材、辅助教材和电子音像类教材在内的教材体系的系列化、立体化建设。

3、构建德育活动课堂模式。

由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出德育活动主题;将活动主题提前布置给学生,把每个班学生分成小组,由各小组共同设计活动方案,任课教师批改指导并选择优秀方案在班会也即德育活动课上实施。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参加班会并做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