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资料
如何介绍三峡大坝
如何介绍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中国的一项宏伟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以西、宜昌市长江南岸瞿塘峡与巫山县之间的长江上,横跨湖北、重庆两省市。
三峡大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象征。
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1994年,历时17年,于2024年6月竣工。
工程规模巨大,总长约2300米,最大坝高是185米。
大坝底宽115米,坝顶宽40米,坝身由27万多立方米混凝土浇筑而成,整个大坝重量约为1.8亿吨。
大坝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古代长城的结构。
三峡大坝以其壮丽的景色和巨大的规模,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此之外,三峡大坝还有其他的附加功能。
大坝的背后是一个人工湖,名为三峡库区。
库区面积达到1045平方公里,储水能力为395亿立方米,成为了一个湖泊旅游胜地。
人们可以在三峡湖中游船观赏风光,感受壮丽的自然景色。
三峡湖的形成也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然而,三峡大坝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它的建设导致了许多古老文化遗址被淹没,造成了环境破坏。
同时,库区的水位上涨也引起了地质灾害的担忧。
此外,大坝对鱼类迁徙和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也带来了挑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采取措施解决。
总体来说,三峡大坝是一个历史性的工程,代表了中国技术的巅峰。
它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洪灾问题,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电力供应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尽管面临一些问题和争议,我们应该认识到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为保护和改善环境继续努力。
三峡重点知识点
三峡重点知识点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位于中国长江中游。
下面将介绍三峡的重点知识点。
一、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三峡工程的核心结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大坝全长2.3公里,高185米,最大坝宽115米。
大坝的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先期工程、主体工程和后期工程。
大坝的建设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岩土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摆锤、巨型闸门等。
二、船闸三峡大坝的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闸,全长1.3公里,宽110米,深5级,每级高约20米。
船闸能承载3000吨级的船只通过,大大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船闸的建设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液压启闭、双轨电动牵引等。
三、发电机组三峡工程共有32台发电机组,每台机组容量为700兆瓦,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400兆瓦。
发电机组的建设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水轮机、发电机、调速器等。
发电机组的运行不仅解决了中国电力供应的问题,也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电力资源。
四、移民搬迁三峡工程的建设导致了大量的移民搬迁,据统计,共有140万人因此而被迁移。
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安置补偿、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保障了移民的利益和生活。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保护了三峡地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五、生态环境保护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水位变化、水质变化等。
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生态补偿、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等,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确保了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三峡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重要水利工程,其建设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移民搬迁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了三峡地区的社会和生态安全。
大三峡水电变奏知识点
大三峡水电变奏知识点大三峡水电工程是中国在长江上兴建的一座大型水电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该工程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以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由三峡大坝、左右岸电站以及船闸组成。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与大三峡水电工程相关的知识点。
1.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大三峡水电工程的核心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坝。
它位于重庆市巫山县,横跨长江,全长约2.3公里。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有三个:发电、航运改善和防洪。
它不仅可以发电,还能够提高长江的航运能力,为货物运输提供便利。
此外,在洪水季节,三峡大坝还能起到防洪的作用。
2. 左右岸电站:大三峡水电工程左右岸电站是发电的主要部分,分别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和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左岸电站建有1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3,860兆瓦;右岸电站建有12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4,251兆瓦。
这两个电站为中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3. 船闸:大三峡水电工程中的船闸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的三峡大坝左岸,是为了满足船舶的通航需求而建造的。
船闸的设计标准是5000吨级船舶的通航,可以让船只安全通过大坝进行运输。
4. 环境保护:大三峡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工程建设前后进行了植树造林和草坪种植,改善了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划分了生态保护区,保护了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此外,大坝的防洪功能也可以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5. 对经济的影响:大三峡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它能够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其次,大坝的建设促进了人员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水平;此外,大三峡水电工程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为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综上所述,大三峡水电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工程之一,拥有巨大的发电能力和重要的航运改善功能。
三峡大坝简介200字
三峡大坝简介200字三峡大坝是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的一座跨江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位于长江上游的三峡地区,距离宜昌市约40公里。
三峡大坝是中国为解决洪水灾害、促进国家发展和提供可再生能源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三峡大坝的总长度约2.3公里,高度达到185米。
它是由混凝土和土石坝组成,主要包括坝址工程、河道枢纽工程和电力厂工程三部分。
大坝轴线呈对称曲线形状,有两个大坝面,南坝面为溢流坝面,北坝面为岸坡坝面。
在河道枢纽工程中,包括船闸、水闸和发电机组,这些设施为大坝提供了洪水调节、航运和发电功能。
三峡大坝的建设开始于1994年,于2003年正式投入运行。
它的建设目标是解决长江上游的洪水灾害问题。
大坝的建成提供了巨大的洪水调节能力,可以减少下游地区洪水的威胁。
此外,三峡大坝还能提供清洁的水力发电能源,有效促进了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然而,三峡大坝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关注。
在大坝建设过程中,许多村庄和历史遗址被淹没,导致许多人失去家园和文化遗产。
此外,一些科学家担心大坝会引起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
例如,大坝可能导致水库的沉积物堆积,影响下游地区的河道流量和水质。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是中国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大坝建设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并寻找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解决方案。
参考内容:1. 三峡大坝简介及成果介绍 - 环保之窗2. 三峡大坝-维基百科3. 三峡大坝介绍- 地球百科4. 三峡工程的优缺点及问题分析 - 贾雅琪等5. 三峡大坝建设与环境影响研究 - 史淑民、黄银柱等6. 三峡大坝工程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 胡建华7. 三峡大坝开发利用水能的案例研究 - 温晓宁、李琴艳8. 三峡大坝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张耀祖、刘瑞影注意:根据指导文本中的要求,回答中仅罗列了参考内容,并没有具体的解释和论述,回答的字数也不足500字。
三峡大坝介绍和讲解
三峡大坝介绍和讲解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北省宜昌市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三峡大坝的概况。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长江三峡峡谷的西陵峡内,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20世纪工程建设的“四大发明”之一。
三峡大坝是利用长江干流中的三峡水道建成的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巨型水利枢纽工程,由截流、建设大坝、蓄水、通航等工程组成。
大坝高185米,全长约1770米。
三峡大坝的建成使长江下游水位提高了2米。
每年可向华中电网送电620亿度,是全国最大的电源项目。
三峡大坝自2001年开工建设以来,经过5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包括船闸、升船机、地下电站等共8座大型工程以及众多中小型工程,并已开始投入运行。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双线五级双曲拱坝船闸,其设计防洪限制水位为165米,通过能力为每秒96万立方米;最大通航能力为每秒50万吨;最大水头为287米;最大过闸流量为每秒66000立方米。
—— 1 —1 —。
三峡大坝的介绍和说明
三峡大坝的介绍和说明三峡大坝是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西北方向的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大坝横跨长江,于1994年动工,2006年完工,总工期为12年。
三峡大坝的主要目的是防洪、发电和航运。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全球最长的第三条河流,其流域面积广大,携带大量的泥沙。
在过去,常常发生河水泛滥,导致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峡大坝的建设被提出。
三峡大坝的主要部分包括水库、电厂和船闸。
水库是一个庞大的水体,可调节长江水位,控制洪水。
它的储水能力达到了约3.84亿亩米,可以平均控制每年一百年一遇洪水。
电厂是利用水库的水流来发电的设施。
三峡大坝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发电能力,每年可发电约8000亿千瓦时,相当于40个都城平均电量的总和。
船闸则提供了船只穿越大坝的通道,促进了长江的航运。
三峡大坝的建设有助于提供清洁能源,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保护环境。
它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增加了工业用电的稳定性。
水库的形成提供了一片湖泊,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此外,三峡大坝还改善了城市交通,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
三峡大坝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它导致了大量的水源消失,影响了上游的生态系统。
其次,大坝区域的地质条件较差,水库的堆积物对大坝的稳定性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最后,一些人认为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贪污腐败和强迫劳动等问题。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它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相信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三峡大坝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湖北宜昌三峡大坝 - 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三峡大坝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参观大坝的各个部分,了解其建设和运 行原理。还可以乘坐游船在大坝附近游览,欣赏到壮丽的三峡风光。此外,大坝附近还有一 些旅游景点,如三峡游客中心和三峡博物馆等。
总的来说,湖北宜昌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不仅。它的建设和运行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 用,也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湖北宜昌三峡大坝 - 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湖北宜昌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
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三峡地区的核心工程,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建于 1994年,历时17年才完工。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发电和航运。它不仅能有效防止长 江的洪水灾害,还能为中国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
三峡大坝的规模庞大,总长度达2300多米,最高处达185米。大坝由混凝土和钢筋构成, 具有坚固的结构和优异的抗洪能力。大坝上还设有船闸,方便船只的通行。
湖北宜昌三峡大坝 - 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三峡大坝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和生态问题。大坝蓄水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库,淹 没了大片的土地和村庄。同时,大坝也改变了长江的水流和生态系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如移民搬迁和生态恢复等。
三峡大坝的地理知识
三峡大坝的地理知识嘿,朋友!你知道三峡大坝吗?那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大家伙,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之上。
今天我就来给你好好唠唠三峡大坝那些超有趣的地理知识。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三峡大坝的时候,就被那壮观的景象给震住了。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
这地方选得那叫一个绝啊!长江在这儿呢,就像是一个天然的舞台,等待着三峡大坝这个主角登场。
你想啊,长江是咱们中国的母亲河之一,水量那是相当的大,而且地势也有高低起伏。
就像一个蛋糕,有高的地方,有低的地方,正好适合建这么个大坝来利用水力资源。
三峡大坝所处的区域,地形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两边是高高的山脉,就像两个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大坝。
这山脉可不是普通的山,它们高耸入云,山上植被茂密。
这些植被就像给山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大衣,不仅好看,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呢。
要是没有这些山的话,那建大坝可就难多了,就像盖房子没有结实的墙基一样,随时可能出问题。
咱再说说三峡大坝和水位的事儿。
大坝建成后,水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上游的水位就像坐电梯一样升高了。
这可不得了啊,以前的一些浅滩被淹没了,变成了一片广阔的水域。
这就好比原本是一个个小水坑,现在变成了一个大湖泊。
这带来了很多好处呢。
那些小小的港湾,现在可以容纳更大的船只了。
就像原本只能停小自行车的车棚,现在能停大卡车了。
好多航运公司都乐开了花,因为运输成本降低了不少。
三峡大坝对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哦。
你看,那么大一片水域,就像一个巨大的空调一样。
夏天的时候,水吸收热量,周围的温度就不会升得特别高,感觉比别的地方要凉爽一些。
冬天呢,水又释放热量,让周围不会太冷。
这就好像大自然给这个地方装了一个天然的温度调节器。
我有个朋友在三峡附近住,他就跟我说啊,以前夏天热得要死,现在好多了,感觉没那么难熬了。
我就跟他说:“这还不都是三峡大坝的功劳嘛。
”那三峡大坝周围的地理环境还有啥好玩的呢?有好多好多呢!周边有很多峡谷,那些峡谷就像大地裂开的一道道口子,幽深而神秘。
三峡基础知识点
【三峡基础知识点】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长江上,是中国最大的水电站和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三峡不仅以其壮观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三峡的基础知识点,让大家对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有更深入的了解。
1. 三峡的位置和地理特征三峡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长江上游,总长约193公里。
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
它以陡峭的峡口、险峻的山岳、碧绿的水面和奇形怪状的岩石而闻名。
三峡被誉为自然奇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2. 三峡大坝的建设和功能三峡大坝是20世纪90年代末新中国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之一,也是中国实施的一个伟大的战略工程。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是水利发电和防洪。
它是一座拥有大坝、水利枢纽和发电站等设施的综合性工程。
通过控制水流,调节水位,使长江上游的洪峰流量减小,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减轻下游洪灾;同时,大坝还发电,为中国乃至周边地区提供清洁的能源。
3. 三峡遗址和历史文化除了自然景观和水电站,三峡地区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值得一提。
三峡地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有数千年的人类文明。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古代的雕刻、书法和摩崖石刻。
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寺庙,如张家湾古民居群、宜昌古城和白帝城等。
这些古迹和文化遗址展示了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4. 旅游资源和活动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活动。
游客可以乘坐游轮游览整个三峡,欣赏壮丽的风景,了解三峡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游客还可以体验长江漂流活动,探索三峡深处的神秘之地。
三峡地区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神农架和茅坪等,提供了许多户外旅游和探险活动的机会。
5. 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和挑战尽管三峡拥有壮观的自然风光,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水库蓄水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长江水生态系统的变化、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以及河流水质的恶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峡大坝资料
三峡大坝资料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已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
长江三峡大坝,位于西陵峡中,距葛洲坝上游38公里。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每秒排沙流量为2460立方米。
排沙孔分散布置于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
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11万立方米。
水电站厂房位于泄洪坝左、右两侧,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度。
左岸的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双线E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
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诸多综合措施中的一项关键性工程。
工程建成后,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可由目前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可大大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威胁。
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847亿度的年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1/9。
三峡水库蓄水后,川江航道的通航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万吨级船队有半年时间可直达重庆,并有利于库区内发展养殖业。
三峡大坝建成后,坝前水位抬高110米,瞿塘峡和巫峡江段,水位仅分别抬高38—46米。
除屈原祠、张飞庙和少数石刻需上迁外,其它景点雄姿依旧。
随着水陆交通的改善,将增添如高岚、小三峡、神农架、溶洞群、神农溪、格子河石林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再加上两座现代奇观—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到那时,沿江两岸的仙境画廊与现代科技奇葩交相辉映,景色更加迷人。
它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多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整个项目预计2009年完工,项目总投资约2050亿元人民币。
建成后将能发电18000兆瓦,相当于18个核电站的发电量。
同时,将改善650公里长江航线的航运条件,使得我国中部地区资源运输条件得到改善。
初二三峡知识点总结
初二三峡知识点总结一、三峡的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东起湖北宜昌市西陵峡,止于重庆市巫山县瞿塘峡,全长193公里,主要包括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
三峡是中国长江三大峡谷之一,也是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地。
二、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三峡大坝是一个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49米,最大坝高181米,工程总投资超过1800亿人民币。
大坝的主要功能包括防洪、发电、航运、提高水体水质等。
大坝的建设不仅改善了长江的洪水防治能力,还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三、三峡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共有32台水轮发电机组,每台机组的装机容量为700兆瓦。
目前,三峡水电站已成为中国甚至世界上最重要的发电基地之一,每年发电能力可达到1000亿千瓦时以上。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减少碳排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四、三峡生态环境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其中有一些积极的效果,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三峡大坝的防洪功能有效减少了长江流域的洪灾风险,而水电站的建设也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了碳排放。
但同时,三峡大坝的建设也改变了长江的水质和渔业资源,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因此,保护和修复三峡生态环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五、三峡的旅游景点除了水利工程,三峡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瞿塘峡、巫山、西陵峡等。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宽阔的峡谷,是观赏风景的绝佳之地;巫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神奇的自然景观;而西陵峡则是长江三峡中最险峻的峡谷之一,能够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恢弘。
总之,三峡是中国水利工程的一个典范,它不仅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然而,三峡的建设与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保护和发展这一宝贵的资源。
三峡大坝的介绍和说明
三峡大坝的介绍和说明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三峡地区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
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上,跨越了夔州截鱼洲与湖北县的骆马湖之间。
三峡大坝是保护长江流域的环境、控制洪水、发电和改善航运条件的重要工程。
以下是对三峡大坝的全面介绍和说明。
首先,三峡大坝是一个由混凝土和钢筋构成的庞大建筑物,总长度达到2.3公里,高度达到185米。
它由两个溢流堆石坝、一个左岸的横向边缘堆石坝和由26个水闸组成的船闸组成。
这座大坝的规模之大,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其次,三峡大坝的建设目的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控制长江的洪水。
每年夏季,长江的水位上涨,容易造成洪水灾害,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峡大坝的建设使得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控制长江的水位,减少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其次,大坝的建设也有利于大规模的发电。
三峡大坝每年可生产约840亿千瓦时的电能,以满足江苏、上海等地区的用电需求。
最后,大坝的建设对航运条件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坝的船闸系统可以使船只安全地通过大坝区域,有效地提升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此外,三峡大坝的建设也给当地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首先,建设大坝涉及到大量的移民搬迁。
由于大坝区域被淹没,成千上万的居民不得不迁移到新的安置点。
其次,大坝的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坝区域的湿地和植被都发生了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不过,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努力恢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最后,三峡大坝作为中国的一项重大工程,不仅在工程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团结的象征。
它的建设为中国的水利枢纽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总而言之,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三峡地区的一座伟大工程,它的建设目的多样,既能控制洪水,又能发电、改善航运条件。
尽管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影响,但通过政府的努力,大坝区域的生态环境正在得到恢复和保护。
长江三峡大坝
长江三峡大坝长江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
它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跨越长江上的三峡地区。
这座大坝建于1994年开始,于2006年竣工。
它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建设过程、功能与影响等方面介绍长江三峡大坝。
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源于中国长期以来对洪水控制和水电开发的需求。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中国的许多重要城市,沿岸人口密集。
每年夏季,长江的水位上涨,洪水泛滥。
洪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项能够控制洪水的措施。
1980年代初,中国政府开始着手规划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
经过多次论证和调查研究后,1992年,中国政府正式批准了这一国家重要工程的建设方案。
1994年,正式进行了大坝的建设工作。
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首先,是拦河大坝的建设。
大坝是由混凝土和水泥构成的,需要巨大的施工团队和设备。
施工人员需要挖掘河床,搬运物料,并进行混凝土浇筑。
这个阶段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才能完成大坝的主体建设。
第二个阶段是建设水库。
水库是大坝背后形成的一个巨大水域,用于调节长江的水位和储存水资源。
建设水库需要导流河道的修建和堆石坝的建设。
导流河道的建设是为了使长江水流绕过大坝施工区域,保持通行的畅通。
而堆石坝则是用大量的石料填充,并用混凝土覆盖,形成可以贮水的结构。
最后一个阶段是建设发电厂。
长江三峡大坝是一座水电站,主要功能是发电。
发电厂是利用水流驱动涡轮发电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长江三峡大坝的发电厂设有32台涡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0兆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之一。
这些涡轮发电机组分布在大坝的左右两岸,利用水库储存的水能源进行发电。
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同时,也对当地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长江三峡大坝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灾害。
通过调节水库的水位,可以减少洪水的爆发频率和洪峰流量,从而减少洪水对沿岸地区的冲击和破坏。
关于三峡大坝的简介
关于三峡大坝的简介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长江三峡地区,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程。
下面将对三峡大坝进行简要介绍。
三峡大坝是长江上游的一座巨型水利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和湖南省三峡市之间,坐落在仙女山、瞿塘峡和巫山之间。
三峡大坝始建于1994年,于2006年竣工,总投资达到了1800亿元人民币。
它是由中国水利电力总公司牵头,联合中铁、中国电力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参与建设。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发电和提供航运通道。
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工程,它可以减轻下游长江流域的洪水压力,保护沿岸城市和农田免受洪水灾害。
同时,三峡大坝还能够发电,其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年发电量可达96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了一亿吨标准煤的消耗量,对于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三峡大坝还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使得大型船只可以直接通过三峡船闸,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
三峡大坝由混凝土重力坝、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船闸组成。
混凝土重力坝是三峡大坝的主体,坝顶长约2300米,最大坝高185米,它不仅可以抵御长江的洪水压力,还能对水流进行调节,确保下游的航运和供水安全。
左岸电站和右岸电站分别建在坝左和坝右两侧的山体中,每座电站各有16台发电机组,通过引水和引流方式,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各个用电地区。
三峡大坝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防洪、发电和航运问题,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效益。
大坝蓄水后形成了一个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蓄水库,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改善了下游地区的水利条件。
同时,大坝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三峡大坝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大坝蓄水后,背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植被和动物的栖息地被淹没,生态系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此外,大坝建设还导致了一些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
560 三峡大坝简介
三峡大坝简介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三峡坝区三峡大坝旅游
区内,地处长江干流西陵峡河段,三峡水库东端,控制流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始建于1994年,集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为
一体,是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当今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建筑之一。
三峡大坝主要由挡水泄洪主坝体、发电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建筑组成,坝体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长2309.47米;另外还有一座供电
变电所与坝体相连,坝顶海拔高度为883米。
其中三峡大坝工程包括
建筑物高程185米以下135米和157米部位所有建筑物的水工主体部
位(砂石系统、混凝土系统、发电系统)等;右岸大坝还包括潘家湾
高程143米部位的对外公路、油库等建筑物的水工主体部位。
三峡大坝景区主要包括坛子岭景区、185观景平台、截流景区三大区域。
坛子岭景区是三峡工程旅游主入口,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
全景的最佳位置,也是三峡大坝旅游区中唯一上得去的地方;185观景平台海拔200米,是坐享其成观赏高峡平湖的绝佳之地;截流景区则
是以葛洲坝小江鱼嘴为界分为两部分,左岸为截流公园,右岸为三峡
截流纪念园。
三峡大坝的建成使得长江水位提高了近百米,形成了烟波浩渺的三峡
水库。
它不仅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抬高了上游水位,增加了下游
湖泊面积和湖泊水量,同时它也带来了极大的发电效益,使风、水、火、核并举的中国电力发展战略得以实现。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三峡工程是中国的骄傲。
它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由三峡大坝、左岸电站和右岸电站组成。
三峡工程不仅具有巨大的发电能力,而且也对防洪极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三峡工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1.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三峡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位于湖北宜昌市,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长江的水位和防洪,同时也能发电。
大坝的设计寿命为100年,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三峡电站三峡电站由左岸电站和右岸电站组成。
左岸电站位于宜昌市,有16台8千兆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3.3万兆瓦。
右岸电站位于湖北神农架境内,有12台7百兆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8.4万兆瓦。
三峡电站的年均发电量超过1.1万亿千瓦时,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水文学效应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上游的水位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调节,进一步确保了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
同时,它还能够提供大量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这种水文学效应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生态环境保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
建成后,三峡大坝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促进了水生态系统的建立和恢复。
同时,三峡工程还推动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项目,为保护中国的自然环境作出了贡献。
5. 旅游资源开发三峡工程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参观三峡大坝和电站,了解大坝建设和电站运营的相关知识。
此外,游客还可以乘坐游船沿长江游览,欣赏美丽的三峡风光。
三峡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
总结:三峡工程作为中国的国家级重点工程,不仅具备巨大的发电和防洪功能,而且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三峡工程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对这个伟大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峡大坝的知识
三峡大坝的知识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其混凝土浇筑量达到了2800万立方米。
大坝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坝基开挖最低高程为4米),坝顶宽度15米,底部宽度一般为126米。
大坝的轴线全长2309.47米,从右岸非溢流坝段起点至左岸非溢流坝段终点。
三峡大坝的各坝段布置从右至左依次为:右岸非溢流坝段、右厂房坝段、纵向围堰坝段、泄洪坝段等。
三峡大坝是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也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景观。
该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9米,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
该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并于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长江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三峡大坝的建设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的一项伟大成就,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的标志性项目。
大坝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政府和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卓越的智慧和技术实力。
同时,三峡大坝的建设也引发了一些环境和生态问题,如水库移民、库区生态影响等。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制定移民安置政策、加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等,以保障三峡大坝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三峡大坝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大坝的壮观景象和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人类智慧和自然力量的伟大结合。
三峡大坝将继续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政府也将继续加强对大坝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安全、稳定、可持续的运行,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
三峡大坝的建设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实力,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三峡重要知识点
三峡重要知识点一、三峡概述三峡是指长江上的三个峡谷,分别是西陵峡、瞿塘峡和巫峡。
三峡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全长约193公里。
三峡地区因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二、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
其建设始于1994年,于2003年竣工。
三峡大坝总长约2.3公里,最大坝高约18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于防洪、发电、航运和水资源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三峡工程的功能1.防洪功能:三峡大坝可以有效地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它可以储存大量的洪水,并在洪峰期间通过泄洪方式控制洪水的流量,降低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2.发电功能:三峡大坝拥有32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
这使得三峡电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能够满足中国中部地区的电力需求。
3.航运功能:三峡大坝船闸的建设使得长江航运在三峡地区更加安全和便捷。
大坝船闸的设计使得大型船舶可以通过,促进了长江水上交通的发展。
4.水资源调节功能:三峡大坝可以调节长江流域的水资源。
它可以在丰水期储存水资源,以供旱水期使用。
这对于长江流域的灌溉、供水和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三峡工程的影响1.环境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大坝建设导致了大面积的水库蓄水,淹没了大量的土地和村庄,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
此外,三峡大坝对鱼类迁徙和洄游也带来了挑战。
2.经济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大坝建设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三峡电站的发电能力为中国中部地区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3.文化影响: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岳阳楼、白帝城等。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这些文化遗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大坝建设过程中,一些历史建筑被迁移或保护,以保留历史文化的瑰宝。
五、三峡旅游三峡地区的壮丽风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三峡大坝的科普知识
三峡大坝的科普知识三峡大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位于长江上游,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建筑工程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三峡大坝,下面将通过几个步骤来科普三峡大坝的相关知识。
一、三峡大坝的概念三峡大坝是建在长江上游的一座水坝,其主体工程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全长约 2.3公里。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长江水流,防洪、发电,以及改善航运条件。
二、三峡大坝的建设历程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1994年,历时17年才正式完工。
整个建设过程中,先后有数十万建设工人和技术人员共同开展施工工作,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3.1 调节长江水流三峡大坝可以通过调控上下游的水位,达到控制长江水流的目的。
这不仅可以改善灌溉条件,还可以保证下游城市不受到洪水的侵袭。
3.2 防洪三峡大坝还是中国重要的防洪设施之一,可以防止汛期上游大量水流注入长江而引起洪灾。
经过多次水灾的洗礼,三峡大坝在防洪方面的作用被充分体现。
3.3 发电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其前期规划是设计有26台水轮发电机组,之后又增加至32台。
全年发电能力可达2400亿度,相当于70个亿度的热电厂发电能力。
3.4 改善航运条件三峡大坝的建成使得长江航运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航道深度增加,来往的船只也越来越多,成为了长江流域经济交通的重要支撑。
四、三峡大坝的环保问题三峡大坝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环保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围绕三峡大坝的生态系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减少。
而电站发电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和气候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高度关注。
五、总结三峡大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工程,在其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通过科普三峡大坝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奇迹,并明确三峡大坝在长江流域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工程水库移民最终可达百万,是世界上水库移民最多、工作也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
三峡大坝是重力坝,重力坝的意思就是每一个坝块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保证自己的稳定。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的破坏性没有什么作用。如果真的发生了核战争,那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战争一般都有预警,可以提前把水库的水放干,核武器的破坏作用也就有限了。
●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10万立方米/秒,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总水头113米的船闸,是世界上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三峡升船机的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总重11800吨,最大升程113米,过船吨位3000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向国家缴纳大量所得税。
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它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多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整个项目预计2009年完工,项目总投资约205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能发电18000兆瓦,相当于18个核电站的发电量。同时,将改善650公里长江航线的航运条件,使得我国中部地区资源运输条件得到改善。
三峡大坝建在三斗坪中堡岛,建成后其雄伟壮观的大坝长达2335米,高达70米以上,犹如一座横跨长江上的“水上长城”。
三峡工程建设大事记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明确指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工作。”
三峡大坝建成后,坝前水位抬高110米,瞿塘峡和巫峡江段,水位仅分别抬高38—46米。除屈原祠、张飞庙和少数石刻需上迁外,其它景点雄姿依旧。随着水陆交通的改善,将增添如高岚、小三峡、神农架、溶洞群、神农溪、格子河石林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再加上两座现代奇观—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到那时,沿江两岸的仙境画廊与现代科技奇葩交相辉映,景色更加迷人。
据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中称,即使水坝被突然炸溃,对于下游大城市威胁也不大。
溃坝后,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阻滞,江水从库上游流到大坝处,少说要两天的时间。而且,从三峡到宜昌江面上有3个大的转弯,每个转弯处都是很高的山峰,可以有力地缓冲水流。到宜昌以后,江面变宽,水流骤缓。宜昌附近有长江的几条小支流,可以容纳一部分水流。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可以阻挡一部分水流。从宜昌到荆州有长江几条比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进入荆江分洪区后,还可通过分洪减轻中游武汉、九江等大城市压力。
了浩瀚的
●三峡工程的兴建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最广泛的关注,是首次经过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投票表决的水利工程。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2.7─3.3万立方米,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诸多综合措施中的一项关键性工程。工程建成后,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可由目前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可大大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威胁。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847亿度的年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1/9。三峡水库蓄水后,川江航道的通航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万吨级船队有半年时间可直达重庆,并有利于库区内发展养殖业。
的最终投资总额预计在2000亿元左右。
三峡工程综合效益: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具有巨大的综
合效益。
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
●三峡工程包括两岸非溢流坝在内,总长2335米。泄流坝段483米,水电站机组70万千瓦×26台,双线5级船闸+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土石方挖填量约1.25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643万立方米,钢材59.3万吨(金结安装占28.08万吨),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为了得到三峡工程万一遭核武器袭击而溃决后的水灾影响范围的准确数据,水利部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试验,试验表明,大坝溃口在宽度为1000米、700米、400米3种不同情况下,在宜昌测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多次溃坝实验结果表明,三峡万一溃坝,对下游地区的破坏作用有限。
负责保护三峡大坝的防空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的基本工作是以三峡大坝为圆心,从里到外按陆军防空部队、空军防空部队、空军航空兵循序进行疏散配置。其任务分配是:高中空由空军航空兵主要负责,中低空由空军、陆军的防空部队负责。 组成防御的主要兵器大致有:地空导弹,各种类型作战飞机,单兵对空导弹,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等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
●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堤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宜昌以下长江枯水航深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跟踪监测发现,备受关注的三峡大坝导流底孔裂缝在挡水后,没有出现变形。采取了5道防线处理过的大坝上游表面浅层裂缝,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专家表示,随着时间推移,混凝土抗压能力会更强,到了175米水位后,三峡大坝也完全可以安全运行
三峡工程建设资金来源
三峡工程所需投资,静态(按1993年5月末不变价)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库区移民工程400亿元)。动态(预测物价、利息变动等因素)为2039亿元。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前)约需195亿元;二期工程(首批机组开始发电)需3470亿元;三期工程(全部机组投入运行)约需350亿元;库区移民的收尾项目约需69亿元。考虑物价上涨和贷款利息,工程
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关于三峡工程之最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我国和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
●三峡工程从首倡到正式开工有75年,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从四十年代初勘测和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全面系统的设计研究,历时半个世纪,积累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已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
长江三峡大坝,位于西陵峡中,距葛洲坝上游38公里。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每秒排沙流量为2460立方米。排沙孔分散布置于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11万立方米。水电站厂房位于泄洪坝左、右两侧,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度。左岸的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双线E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
●三峡工程深水围堰最大水深60米、土石方月填筑量170万立方米,混凝土月灌筑量45万立方米,碾压混凝土最大月浇筑量38万立方米,月工程量都突破世界纪录,是水利施工强度最大的工程。
●三峡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秒,是世界水利工程施工期流量最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