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护民族传统文化记忆中实现中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301106 10历史潘莉莉
在守护民族传统文化记忆中实现中国梦
——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为分析视角到目前为止,我想或许有很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不少人包括我都还在追梦的路上。什么是“梦”?我理解的梦是即有所思,梦的内容体现的是抱负,反映的是追求。同样的,“中国梦”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百年的回响,千年的积淀,十四亿人的向往。那我们向往的是什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听起来固然美好,可我们要知道实现这个梦最坚实的支撑点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只有复兴民族传统文化,世界才能够真正地正视中国,了解中国,中国梦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响应,有了世界的支持,中国梦才是真正可预期的。如果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那么这个梦恐怕也只能是被窝里的海市蜃楼。
为此,守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它里面蕴含着的中国精神就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本文就是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为分析视角论证传统文化和中国梦实现的联系。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动力
近30余年来,空前未有的大变革让中国人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大范围迁徙流变。一代、两代、三代的中国人,离开自己的故乡,在外面的世界打拼、奋斗,寻求机会、财富和成功。而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在当今一些人心目中,也变得平淡,不复记忆中的厚重。可他们又失去了什么?
以前的中国人都是安土重迁的,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由此我们看出中国传统社会最注重亲情,重人伦,敬祖先,有着浓厚的伦理观念。很多传统节日的诸习俗都深刻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敬祖意识,体现在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春节祭祖,清明扫墓,重阳节登高……人民通过种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了对祖先的思念,中国人骨子里的家族血缘观念是抹不去的。其次注重亲情,中国人最讲究团圆了,最能表达这点的除了中秋的月饼,还有就是非春节莫属了。春节,在外的人都会带着一年的收获回家;新年里亲朋好友间互相串门走动,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还有精忠报国思想,在清明与端午两大节日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清明扫墓
的习俗来自于寒食节,而寒食节相传与春秋时期介子推有关,介子推“割股”给处于困境中的公子重耳充饥,这里体现了“忠”与“义”两种文化精神。而端午节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代表着真、善、美,是爱国和忧民的化身,对屈原的纪念体现出一种赤诚爱国的文化精神。
那么这些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观念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人们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感及对文化同根性的认同。中国有许多俗语,如:“一人有难,众人帮忙”、“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凝聚力的表现;海外华侨回国祭祀祖先及在异国、异地的游子叶落归根等行为则是传统节日中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亲情,也有利于激励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前进、发展、强大。也就是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这些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不仅仅为了守护民族传统记忆,也是为实现中国梦提纲强大的动力,使中国更有凝聚力。
我希望现在的中国中国人能停住匆匆的脚步,回顾、追念那些曾被我们疏远、遗忘的家庭、先辈、家族的足迹,希望在血脉的追忆和凝聚中,重建我们个人、家庭、家族的心灵家园。
二、在传统节日文化的“和”中实现中国梦
这里的“和”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庄华峰老师说的人自身的和谐,归结起来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节、冬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比如元宵节和中秋节;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最近,中国常提一个词“环境保护”,十八大也把建设美丽中国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二)和谐人事:对人情的呼唤
亲戚,朋友、邻里之间,在节日期间互相馈赠礼品,比如元宵的灯,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重阳的花糕,礼尚往来,更是情深意浓,千百年来,传统节日已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
并且中国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在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玩秋等活动中,人们放松心情,找回童真,发现乐趣。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体现出骨肉情深或天伦之乐,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三)和谐身心:对生命的关怀
今天,人们的一些心理疾患,抑郁,狂暴,不快乐,幸福指数低,多是由竞争压力大、物质过剩、过度消费、享乐主义造成的。传统节日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治疗这些疾患的一贴药剂。回归传统节日,也就是在仪式上回到昨天,使自身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中国梦是一个和谐的梦,要在和谐之中复兴中华民族,这就更需要用传统文化来使浮躁的中国人安心建设和谐社会。
三、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祭祖和信仰
最后我谈谈关于祖先崇拜和信仰问题,我觉得祖先崇拜具有重要的文化社会功能。
祖先崇拜,乃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种重要机制。肉身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的消逝是令人恐惧的。如果死亡是一了百了,那生命就没有任何意义。而不能感受到生命之意义的个体,必然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进而对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任,社会秩序将因此而溃散。
对于并不信仰绝对的上帝的中国人来说,祖先崇拜让必死的肉身获得了永恒性。祖先崇拜意味着人们相信,自己的生命是从遥远的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又将向着未来传承。这样,个体就突破了当下时间的局限,置于从过去到未来的永恒的时间之流中。个体生存因此而具有了意义:个体的肉身承载着家族的价值,这个环节的缺乏意味着家族价值传承的中断。因此,个体必善待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呈现出饱满的形态,这是祖先和子孙共同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