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佳木斯市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佳木斯市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吹风会上表示,中国对近年来外汇市场上主要货币的剧烈波动已经感到习以为常。
B . 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学社的成员们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文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C . 喜欢石头体现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不同流俗的思想和坚若磐石的个性,当然也寄托了他向往晨夕风露、阶柳庭花、餐云卧石的生活的理想。
D . 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隐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具体而微。
2. (2分) (2016高一下·清徐期末)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 . 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C . 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D . 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盛光祖在参加完人大会议后表示,对于铁道部并入交通部的大部制改革,铁道部没有阻力,具体方案,他还不太清楚。
(2)《公务员法》第一次将我国公务员制度依法律形式予以明确,标志着中国公务员制度迈人了阶段。
(3)历史其实无处不在。
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的活的史书。
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柳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70年时光,犹如一本历史相册,记录着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加到2018年的28228元,恩格尔系数也从“贫穷”迈入“富足”区间。
在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末的7.7亿人减少至2018年末的1660万人。
数字的背后,是亿万人民生活图景的改变,是无数人________的写照。
从“一包萝卜干要吃一个星期”,到美味佳肴成为餐桌常客;从“一家人一年的布票凑一起才能做一套衣服”,到动动手指、琳琅商品就能送到家门口;从“有辆自行车就是致富的标志”,到小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70年来,百姓的生活发生着__________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__________。
每个人身边具体可感的改变,汇聚到一起,就是70年民生成就的__________画卷、人民幸福的底气来源。
物质丰富是幸福的基本保障,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近些年来,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整体处在较高位置。
幸福曲线的上扬,正在于我们没有止步于物质的改善,而是始终聚焦人民对幸福的新追求,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不仅人们在越来越鼓的钱包中收获着幸福感,而且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幸福的体验。
70年来,幸福标准不断提升,内涵不断拓展,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生动注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梦寐以求翻天覆地与日俱增磅礴B . 梦想成真日新月异日积月累恢弘C . 梦寐以求日新月异日积月累磅礴D . 梦想成真翻天覆地与日俱增恢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断寻找新的幸福增长点,能为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体验,物质带来幸福感的边际效应就会逐渐递减。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佳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满分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
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使得乡村文化遭受了无数次的劫难,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被抢、被偷、被烧、被毁,损失之惨重实属罕见。
打倒“孔家店”,立“西学”之新、破“中学”之旧,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
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曾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并实验了“乡农学校”“博士下乡”“文艺教育治愚”等诸多方案,但终因没有一个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政府,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而同样在这100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较早地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
据统计,1848年时,中国、美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0.9%、10.6%。
而到1949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是10%左右,美国已接近70%。
发达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辐射。
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运动,使得乡村经济和文化一起得以重构和振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断拉大。
【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黑龙江省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
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
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
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
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
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
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
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
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
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
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
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
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
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类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莱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司法智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产物,对中国传统司法文明的演进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人道性、正义性更是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法家是两个影响深远的学派,其司法智慧也对司法实践影响颇巨,而且在今日仍有重要借鉴价值,可为现代司法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和制度资源。
“德主司法”是指以道德精神主导司法,它体现了儒家学派的司法智慧。
儒家道德有着丰富的内容,但大略言之,以“仁道”为核心和主流。
“仁道”,即仁爱之道,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特别是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这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
应该指出,儒家的仁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此种影响亦及于传统司法制度,如“录囚”“直诉”“赦宥”“存留养亲”“死刑覆奏”“死刑监候”等,无不体现了一定的仁道精神。
虽然封建司法制度在整体上仍然偏于严酷,但上述制度的创设却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严酷性,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情。
“德主司法”既然是让道德主宰司法,当然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或者说必须具备人道情怀,儒家经典提倡的“好生之德”就是例证,它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绝对不可嗜血成性,无视人的生命尊严,靠“刑杀”树威。
在儒家看来,一切反仁道的司法活动都应受到道义的谴责。
另外,司法人员还应当具备“敬”“慎”之类的道德素质,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地对待司法活动,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责任司法”意味着司法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出了错案必须承担责任。
在法家思想中,“责任司法”的理论源于责任行政的理论,因为当时的司法权与行政权不分家。
责任行政的理论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此,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监察制度,对行政执法进行严密的监察,对执法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一、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
师文幼警悟,家贫无书,手录口诵,过目辄不忘。
弱冠,谒许衡,与衡门人姚燧、高凝皆相友善。
陈时政十六策,丞相安童奇其才,辟为右三部令史。
丞相伯颜选为掾属,从定江南,及归,舟中惟载书籍而已。
除东川行枢密院都事,尽心赞画,多所裨益。
修府舍,发地得银五十锭,同僚分师文十锭,不受,用以修庙学及传舍,余作酒器给公用。
承制改同知保宁路事,治尚平简,反侧以安。
拜监察御史,纠劾不避权贵,上所纂《农桑辑要》书。
迁陕西汉中道巡行劝农副使,置义仓,教民种艺法。
就佥本道肃政廉访司事,黜奸举才,咸服其公。
徙山南道。
松滋、枝江有水患,岁发民防水,往返数百里,苦于供给,师文以江水安流,悉罢其役。
驸马亦都护家人怙势不法,师文治其甚恶者,流之。
大德二年,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
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
顷之,以疾家居。
擢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副使,又以疾不赴。
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遂为丰年。
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
职田米积之盈屋,曰:“我家几人,能尽食此乎!”呼贫士及细民,恣其取去。
廉访分司官前后至者,必先谒师文,称为先生。
师文在任未久,境内晏然。
奉旨撰《王勃成道记序》等文,赐银贰铤,不受。
考河南乡试归,次襄县,卒于传舍,年七十一。
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文肃。
(选自《元史·畅师文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B.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C.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D·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札,表示已经成人,但体魄还未强壮,所以称作弱冠文言文阅读答案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佳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三学段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一、古代诗文阅读(57分)(一)课内文言基础(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A.履至尊..而制六合至尊: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言论,这里指著作C.非能水.也水:游泳D.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2.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二)文言文阅读(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
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
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中者拔为将。
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太祖十年,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
十四年,以劳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
金将武仙据真定,诸城皆应仙。
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
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叛应仙。
俊方屯曲阳,仙来攻,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
及仙以众降,木华黎承制授俊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屯藁城。
俊谒木华黎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用,请备之。
”木华黎然其言,以俊为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号其众为匡国军,兵、民之事,一委于俊。
二十年,仙果杀都元帅史天倪,据真定叛。
俊以孤军居反侧间,战士不满千人。
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
俊呼语之日:“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仙惭而去。
久之,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乃纳史天倪弟天泽为帅。
太宗四年,会诸军围汴。
明年,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
金兵夜出薄诸军于水,俊力战死之。
时年四十有八。
俊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待亲故皆有恩意。
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
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_______,一气呵成。
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件__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强烈的个性。
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B . 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C . 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 . 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B .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 .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D .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 .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 .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 .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6·江苏模拟) 材料概括分析题。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 (6分) (2017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曹文轩当限制在一定结构中所进行的有条理、有层次、有主次等各种关系的理论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说:“这,便是一个体系。
”“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这几个字很重要,它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
不管有多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
结构可能是显性的,从理论展开的格式上就可以看出;也可能是隐性的,即表面上看来,这些理论是松散的,随便慨叹的,但在这些理论的深处沉着一种将它们勾结在一起的结构,使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它的引力之外。
当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为完美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必定是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或者说它是暗含着一种结构的。
这个事物只要一失去联系,逸出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对它无约束能力,这个事物便不再是完美的。
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同时只有一个中心点,或一个终点)。
由于庞大的理论是建设在一个点上的,那么在众多的观念中,则必然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若干观念是由于一个根本观念生殖出来的)。
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而是分别在若干个点上进行理论阐述,结果是:观念众多,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体系者与非体系者,在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处于两个等级。
前者的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而后者的知识只有无数个不接壤的点,虽然这些点也有许多是闪光的。
当点未转化成线时,就意味着那个人在知识方面还很稚弱和生疏。
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并不难,难的是有一条线——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
但许多人发昏,常去贬低线者,而颂扬点者:“哦,思想家!”殊不知点与线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人们被星星点点的格言迷乱了。
那些只有星星点点思想的思想家们甚至在短期内被人认为是超出创造着体系的思想家们之上的。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XX名校高中2018-2019学年语文《15份试卷合集》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doc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经典之所以对世世代代的人类都有重要意义,是因为它总是包含了深刻的思想。
深刻的思想,只有在文明成熟之后才会产生。
只有达到成熟心智,才会有深刻的思想。
简朴粗陋的语言,根本无法表达深刻的思想。
“经典”一词古已有之。
《汉书•孙宝传》载汉末大臣孙宝之言:“周公上圣,召公大贤。
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
”这里的“经典”,就是现在一般对“经典”的理解:具有永恒意义、堪为后世典范的著作。
刘知几的《史通》更直截了当地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不过,我们对“经典”概念本身,就像对其他许多重要概念那样,还没有深入的开掘和阐发。
西文中相当于汉语“经典”的有两个词。
一个是Canon,另一个Classic,前者原指基督教的教规,延伸为一般的规范和准则、公认的原著,尤其是经典原著。
Classic的意思是第一流的、高质量的、堪称典范的、有持久重要性的著作。
这些意思在中国的“经典”一词中已包括。
“经”和“典”都有“常道”、“准则”的意思,“典”还有“制度”、“法则”的意思。
如《尚书•尧典》中有“慎微五典,五典克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有“有典有则,遗厥子孙”。
现在,有些人往往就根据这些定义来论述何为经典。
有人提出,经典必须具备四个特点:一、经典应该具有内涵的丰富性;二、经典应该具有实质的创造性;三、经典应该具有时空的跨越性;四、经典应该具有无限可读性。
高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至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佳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三学段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一、古代诗文阅读(57分)(一)课内文言基础(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A.履至尊..而制六合至尊: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注hslx3y3h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9.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5分)10.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
(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15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5分)(1)杜甫一生漂泊,老病孤愁,《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便是这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2)孟子多次在文中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其中有一条谈要发展学校教育,传播尊老爱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正反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强调学习要专一,其中的反例是,,。
(4)的错误态度。
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
狼奶姜春荣那年冬天,大雪封山。
嘎古的老婆怀孕三个月,长了满脸的脓疙瘩。
不仅脸上长,嘴里也长,只能吃流食,吃了还差不多全都吐出来。
请了郎中来看,说是火气,不碍事,多半怀的是男娃。
嘎古快有儿子了,心里高兴。
有人给出了个偏方,套头母狼来,喝狼奶,研碎拉拉草根蘸着狼奶擦脸擦身子,没多久疙瘩就能消了去。
嘎古是远近闻名的猎手,打狼可是他的长项啊。
当晚,他就擦起了猎枪。
一连下了四天的大雪。
雪一停,嘎古装着狼套子、狼夹子,带了双筒猎枪出门了。
近几年狼越打越少,有时候在山里行走一天,也碰不上一只狼。
这不,嘎古背了三天的干粮,快吃完了却仍没看到狼的踪迹。
嘎古并不灰心。
他打了好几只兔子,回家剥了皮可以给老婆炖着吃。
黑龙江佳木斯18-19学度高一下三校年中联考试题-语文(缺解析)
黑龙江佳木斯18-19学度高一下三校年中联考试题-语文(缺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请按照题号将题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受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受。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能够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基本上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假如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特别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确实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只是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那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那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确实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关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能够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尽管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所谓家国天下,乃是以自我为核心的社会连续体。
每一个自我都镶嵌在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之中,从自我出发,逐一向外扩展,从而在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的连续体中获得同一性。
中国的古代社会政治关系,不是用以契约为核心的法来调节,而是以伦理性的礼乐制度构成基本的社会框架。
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来自西周的分封制。
天子封诸侯为立国,诸侯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卿大夫为立家,进而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度。
所谓家国天下,就是由这种宗法分封制联为一体的卿大夫、诸侯与天子。
天子代表天下(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国),诸侯代表列国(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卿大夫代表采邑(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家乡);家国天下之间,通过层层分封与效忠而形成血缘——文化——政治共同体,既是亲戚,又是君臣,如同一个大家族。
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但家国一体却在大一统的秦汉体制中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到汉武帝之后,法家的郡县制与儒家的礼乐制合流,董仲舒提出的“三纲”思想成为两千年中华帝国的意识形态核心,宗法家族的父子、夫妇伦理与国家的君臣之道高度同构,王朝的政治关系是家族伦理关系的放大,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
家国与天下,是肉身与灵魂的关系。
天下代表了至真、至美、至善的最高价值,这一价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通过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肉身,这些制度是由将伦理与政治合为一体的名教、典章制度和风俗组成,由此,天下价值不远人,就在人间的礼法秩序与日常生活之中。
离开了家国的肉身,天道将沦为无所依傍的孤魂。
另一方面,宗法秩序的正当性、国家秩序的合法性,无法自证其身,只能从超越的天下意识,从更高的天命、天道、天理中获取。
家国对于中国人来说之所以神圣,之所以具有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乃是因为它是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
在以自我为出发点的家国天下连续体之中,家国不过是中介物,最重要的乃是自我和天下这两极。
天下在古代中国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含义:一个是普遍的宇宙价值秩序,类似于西方的上帝意志,与天命、天道、天理等同,是宇宙与自然最高之价值,也是人类社会和自我的至善所在;另一个含义是从小康到大同的礼治,是人类社会符合天道的普遍秩序。
前一个天下,因为作为价值体等同于天命、天道、天理,所以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自我便可以与其沟通,孟子有“天民”之说,此说以后为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发扬光大。
一个人的内心因为先天拥有良知,可以直接与天理打通,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自我与天下有直接的通道,不必经过家国的转手。
后一个天下,乃是现实世界中的文化伦理秩序,个人若要与天下打通,必须经过“齐家治国”,才能达致“平天下”,因而家国成为从自我到天下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而与出世的佛教、向往天国的基督教不同,儒家的个人良知之实现,必须通过在家族与王朝的公共事务之中从事道德实践。
所谓致良知中的“致”,不仅是对天理的领悟,更是对天理的践行。
(节选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家国天下推崇自我至上,并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中获得同一性。
B.自西周的分封制而来的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在后来的历史中已不复存在。
C.天下代表的最高价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依托于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
D.自我与天下有直接的通道,人们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就能达致“平天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揭示了家国天下的内涵,接着阐明了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之间的关系。
B.文章借助具体的历史事实,论述了家国天下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C.通过“天下”两种含义的辨析,论证了家国天下连续体之中天下和自我的重要。
D.文章开头和尾部都引用孟子的言论,突出了“孟子推重家国天下”这一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只重视伦理性的礼乐制度,一贯无视以契约为核心的法律制度。
B.董仲舒“三纲思想”提出后就成了中国封建帝国的意识形态核心,政治伦理化更明显。
C.中国人认为家国是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觉得它具有神圣而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
D.儒家“致良知”是在从事家国事务的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不只是对天理的领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迷失头发稀少,却梳得纹丝不乱,抹了发蜡后飘出的是雪花膏的香味,两个肿眼泡像熟透了的柿子,短袖衬杉扎在藏青色的长裤里,那只仿猪皮的人造革包仿佛不肯松手似的握得好紧,不晓得里面装了些什么。
这是“丁老七”给我的第一印象。
他也就五十岁出头的年纪,乍看上去,一副基层领导的派头。
我是在陶瓷厂的包装车间见到他的,此时,刚打响上班铃。
许多先他进厂的老同事都跟他打招呼:“丁老七,眼睛都睁不开啦!”而其他人则称他为“老七师傅”,或叫他“丁师傅”。
然后,大家叽叽喳喳,说东讲西,一天的工作就宣告开始了。
“丁老七”方才还在挤眉弄眼和大家开玩笑,转眼间,像变魔术一般,就换上了白色围裙,坐上了绞草凳。
我注意到,他的那双手与众不同,巴掌极宽大,像蒲扇,如胡萝卜样粗的手指已经变了形,想来定与职业有关。
他绞草动作之熟、速度之快,令我目不暇接。
按镇上民间的叫法,陶瓷包装称之为“绞草”。
几乎所有瓷器都是用稻草来包装的,故在每年的秋收后,便可见到远乡四邻的农民一车车将禾秆运到镇上来卖钱。
通常绞草的程序并不复杂,以包碗为例:十只为一摞,先做草把子,把碗理整齐置于草把子上,用草结两头扎紧,再用禾秆卷筒,又扎一次较宽的草结,起到美化效果,最后用篾打几道箍,别上写有品名等级的标识,便算完了。
手艺好的师傅绞的草,无论怎么扔都不散,就是从二层楼高丢下去,里面的瓷器也准保不会破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神。
一直以来,绞草师傅是受人尊重的,颇有几分威风。
更何况,彼等前辈里还出了个在镇上赫赫有名的郑子木,此公在清嘉庆年间为争取绞草工人的生存待遇,视死如归地穿戴起衙门大堂上烧得通红的铁靴铁物,用生命换来罢工胜利,也为这个行业刷了金。
从那以后,全镇的故草工人都系一条白围裙,以示水久的祭奠。
车间主任对我说,“丁老七”是包装界响当当的一号入物,早在六十年代技术等级评定时,最高级为八级,就评上了七级半。
于是,大家都不叫他的大名,直接就叫他“丁老七”了。
他的徒子徒孙加起来数都数不清。
逢年过节,照行规,徒弟们都会买些烟酒糕点上门去孝敬自己的师父。
尤其是在过年时,徒弟们前脚跟后脚地去拜年,他老婆酒槽冲鸡蛋都忙不过来。
在那个漫长的夏天,作为厂团委的挂点单位,我天天都去包装车间,-来二去,我与“丁老七”混得滚熟,中午吃饭就端碗过去陪他闲扯。
直到那时候,我才弄清楚陶瓷行业分工细、派别多,干纹草这行的属杂帮,以南昌人为主。
“丁老七” 才八岁便入了这一行,从南昌乡下到镇上时,连草结都打不紧,要不是师父庇护,早被老板赶跑了。
一个八岁的小孩讨口饭吃实在艰难,好在他勤快,肯吃苦,绞草行的活做了个遍,最后没有哪样不懂、哪样不通。
师父师娘都喜欢他,师满后按规矩本可另立门户,他却情愿留在师父身边打下手,领的钱不多,但他倒心甘情感。
后来师父做了老板,他也没离开。
“不跟你吹牛,我是跑过大码头的。
”他炫耀地说。
他把橱里的那只仿猪皮的人造革包拿出放在腿上,取了一个信封出来,从里面倒出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都是在上海、武汉等地的留影。
照片里的“丁老七”穿戴齐整,一幅风华少年的姿容。
在把信封放回包里时,他又掏出“劳动模范”奖章、“先进生产者”奖状,还有一本《毛主席语录》,翻看扉页,上面有赠送者的签名。
“ 丁老七”得意地说:“不晓得他是哪个吧?跟你说,原来他是我们厂的军代表,好有名,老八路,后来调去北京了!”掰着指头算算,“丁老七” 在这一行干了四十多年。
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最出风头的就是为前来厂里_①_的首长表演。
那次他把餐具、茶具、酒具等大大小小、形态不一的物件混在一起包,不到半个钟头就完成了。
然后,他让两个徒弟将包好的这一挂瓷器从一米多高向下丢,摔在地上,然后开包_②,竟无一件破损。
首长竖起大拇指,直夸他技艺高超。
“丁老七” 一讲起这段,便摊开来与众不同的一双宽大巴掌,眯着一对肿眼泡,沉醉在昔日的荣光中。
可到后来,“叮老七” 竟然被废了。
听说陶瓷包装实行革新,用纸箱、泡沫取代禾秆,打包机、泡沫板占据了包装车间的显眼位置。
“丁老七” 对此极为排斥,添了许多无名之火,上班后他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那种叫设备的庞然大物,他钟情的是禾杆,是篾条。
好多人都劝他要看开些,要跟上时代,英雄总还会是英雄。
可他不为所动,鼻子一哼,说“老子不做了!”于是跑到厂劳资科办了买断工龄手续,自己选择了下岗。
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在厂里见到过“丁老七”。
又过了几年,我在镇上报社门口看见一个保洁员,穿了件环卫工人的黄红相间的马甲,口袋里插了农大山泉。
可就里装的是自泡的茶水,泛着啤酒样的泡沫。
那人左手拎着可翻动的垃圾箱,右手握把夹垃圾的铁火钳,时不时停下脚步望一眼擦身而过的车水马龙,目光游离飘忽、木讷呆滞。
乍一眼,我几乎没有认出这是曾经熟识的“丁老七”。
(取材于梅坚《瓷器入物》)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考查检查B.枧察检查C.视察检验D.考查检验5.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老七”给作者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在作者看来他“ 一副基层领导派头”,官腔十足,缺少工人的朴素与热忱。
B.“丁老七”并不是丁师傅的本名,人们之所以这么称呼他,是在表达对丁师傅高超的“绞草”技艺的钦佩与赞许。
C.陶瓷厂用纸箱、泡沫代替禾秆,用打包机取代“绞草”工人纯手工劳作,这场包装革新遭到了“丁老七”的抵触。
D.“丁老七”从受人尊重的绞草师傅变为一名环卫工人,对“丁老七”这一人生际遇,作者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
6.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题目“迷失”的含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由、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